中国传统节日的神话故事
传统节日的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

传统节日的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传统节日是我们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
这些节日往往伴随着各种传说和神话故事,通过这些故事,人们传承和传播着自己的历史、价值观和信仰体系。
本文将介绍几个与传统节日相关的传说和神话故事,展示其中的美妙和神秘。
春节的传说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被称为中国的新年。
一个与春节相关的传说是关于“年兽”的故事。
相传古代有一种凶恶的怪兽,名为“年兽”,每年大年三十夜时,年兽会出来伤害人畜,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困扰。
然而,一位勇士却成功驱逐了年兽,人们为表示庆祝,开始在新年到来之夜放鞭炮、喜庆。
这个故事象征着人们驱逐坏运气,迎来新的开始。
中秋节的神话中秋节也是中国传统节日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这个节日相关的一个著名神话故事是“嫦娥奔月”。
据说,古代有十个太阳,它们每天轮流上天照耀大地,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困扰。
于是,一位名叫后羿的英雄射下了九个太阳,挽救了人间。
他的妻子嫦娥得到了仙丹,飞上了月亮,并在那里生活下来。
每年的中秋之夜,人们都会仰望月亮,寄托对嫦娥的思念之情。
端午节的传说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据说,在古代,屈原是一位忠诚的大臣,他为了挽救国家而投江自尽。
人们为了纪念他,在屈原投江的那一天划船下河,并撒下粽子以免鱼虾将屈原的尸体吞食。
这个传说后来演变为一项传统的竞技活动,人们竞相划龙舟,并享用粽子,以表达对屈原的敬意。
万圣节的传说万圣节是西方国家的传统节日,起源于古代凯尔特人的庆祝活动。
与万圣节相关的传说是关于“南瓜灯”的故事。
传说中,一个名叫杰克的人是一个醉鬼和捣蛋鬼,常常愚弄人们。
当他死后,他无法进入天堂也无法进入地狱。
于是,他被迫在黑暗中徘徊,只有一个从南瓜中雕刻出来的灯笼可以为他照明。
人们为了纪念杰克,开始在万圣节时制作南瓜灯。
结语传统节日的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是我们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这些故事,我们可以了解到我们的历史、信仰和价值观。
除夕夜的传统民间神话传说

除夕夜的传统民间神话传说在中国,除夕夜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之一。
在这个特殊的夜晚,有许多传统的习俗和神话传说与之相关。
让我们一起来探索一些关于除夕夜的传统民间神话传说。
神话传说一:年兽的故事根据传说,在古老的时代里,有一种凶猛而恐怖的生物,被称为年兽。
每到除夕夜,年兽就会离开深山,来到人们的村庄抓捕和吞食人类。
人们为了自保,便开始在除夕夜放鞭炮和挂红灯,希望这些噪音和红色能够吓跑年兽。
据说,年兽害怕红色和噪音,所以这些举动可以保护村庄的居民,使他们免受年兽的伤害。
神话传说二:投桃报李在中国的农村地区,有一个有趣的习俗,称为“投桃报李”。
根据传说,在除夕夜的子夜,桃树会开花,桃树的花瓣会飘落到地面上。
那些幸运的人们,可以在第二天早上在地上找到这些桃花瓣。
而这些桃花瓣被他们捡到后,可以用来祈求来年的好运。
幸运的人会将桃花瓣带回家中,插在家里的花瓶里,以示好运之意。
神话传说三:年之初神话中国的传统神话中,有一位神态威严的神祇,被称为“年”。
根据传说,年是一年之初的使者,他担负着传递新年的消息的重要任务。
每到除夕夜,年都会骑着一匹龙,降临人间,以祝福人们度过新的一年。
人们为了迎接年的到来,会在家门口贴上红纸,写上吉祥的祝福语。
这样,年就会带着美好的祝福继续他的旅程,带给每户人家幸福和吉祥。
神话传说四:除夕夜的月亮除夕夜的月亮在中国文化中有着特殊的意义。
传说,除夕夜的月亮非常圆满,象征着团圆和祥和。
人们在这个夜晚会一起赏月,并向月亮祈愿。
根据传统的神话,如果你在除夕夜仰望月亮并许下心愿,你的愿望会得到月亮仙子的祝福,实现在新的一年。
除夕夜的传统民间神话传说源远流长,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这些传说不仅代表了人们对未来的希望和祈愿,也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信仰。
在今天的除夕夜,虽然人们的生活方式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但对于这些传统的神话传说,人们仍然心存敬畏和热爱。
让我们在这个特殊的夜晚,传承这些神话故事,与家人朋友共度团圆之夜,祈求来年的好运和幸福。
关于过年的神话传说

关于过年的神话传说过年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一个充满神话和传说的节日。
在中国的各个地方,有着许多关于过年的神话传说,这些传说不仅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也让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关于过年的神话传说。
1. 年兽的故事年兽是过年的重要角色之一,它是传说中的一种怪兽,据说会在除夕夜出现,破坏人们的家园,吞噬小孩和牲畜。
为了避免年兽的侵袭,人们开始在除夕夜贴窗花、挂红灯、放鞭炮等,以驱逐年兽。
据说,年兽最怕红色和响声,所以人们在过年时都会穿上红色的衣服,放响鞭炮,以此来驱赶年兽。
2. 飞天舞龙的传说飞天舞龙是中国传统舞蹈的一种,它起源于古代的祭龙仪式。
据传说,古代的黄帝曾经率领百姓祭祀龙神,但是龙神并没有出现。
于是,黄帝让人打造了一条巨龙,然后让人们在龙身上跳舞,以此来祈求龙神的降临。
结果,龙神真的出现了,于是人们开始在年节时跳舞,以祈求好运和丰收。
3. 祭祀祖先的传说过年时,人们会在家中祭祀祖先,以此来表达对祖先的感恩之情。
据传说,古代的人们认为祖先是可以保佑自己家族的,所以他们会在年节时祭祀祖先,以求祖先保佑自己家族平安、健康和富足。
这个传统一直延续到现在,成为了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4. 祈福的传说过年时,人们还会到庙宇或者家中祈福,以求得健康、平安和好运。
据传说,古代的人们认为祈福可以得到神灵的庇佑,所以他们在年节时会到庙宇祈福,或者请道士来家中祷告。
这个传统至今仍然存在,成为了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5. 拜年的传说过年时,人们会互相拜年,以表达对朋友、亲戚和长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据传说,古代的人们认为拜年可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也可以传递祝福和吉祥。
这个传统至今仍然存在,成为了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之,过年是一个充满神话和传说的节日。
这些神话和传说不仅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也让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
希望大家在过年时可以更加深入地体会这些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
春节的神话故事

春节的神话故事春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也是全球华人瞩目的盛会。
这个节日有着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和传统习俗,其中不乏许多与神话故事相关的元素。
以下将为您讲述几个与春节相关的神话故事。
神话故事一:年兽的传说据传,在远古时代,每逢腊月的大晚上,一种可怕的怪兽,名叫年兽,会出现在村庄里,害怕它的村民们只能躲在家中,生活异常困苦。
然而,有一只十分聪明的神兽,它变成了一位老人,告诉村民们年兽怕红色和火光,并教给他们用舞狮和鞭炮来驱赶年兽。
从那时起,每逢春节,人们就会在大街小巷上舞狮子、放鞭炮,以此迎接新年的到来,同时也抵御年兽的侵袭。
神话故事二:神笔马良传说中,有一位名叫神笔马良的小男孩,他有一支神奇的画笔,只要他用画笔画出的东西,都能变成真实存在的物体。
一年,他在春节期间,画了一幅美丽的春联,春联上有出门迎春、合家欢乐等吉祥的字句。
神笔马良的春联因此成了家家户户春节的装饰品,也给人们带来了好运和吉祥。
神话故事三:嫦娥奔月嫦娥奔月是中国古代的一个著名神话故事。
相传,远古时代,天宫中有十个太阳,使得人间酷热无比。
于是,英雄后羿射下了九个太阳,拯救了人间。
他因此得到了神仙赠送的不死药,但后羿的妻子嫦娥误食了不死药,她飞上了月宫,并嫁给了月神。
每年农历正月十五这一天,人们在庆祝春节的同时,也会赏月,寄托对嫦娥的思念之情。
神话故事四:年年有余除夕夜,人们会吃一种名为“年糕”的食物,这个习俗源自于一个古老的神话故事。
相传,有一位名叫“年”的怪兽,每到除夕夜就会出现,吃掉人们的财富和货物。
后来,有一位老人想出了一个办法,他煮了一个又一个的年糕,诱使年怪吃饱而离开,人们就能够安全地度过除夕夜了。
因此,人们在春节期间吃年糕寓意着希望来年生活丰足、富裕。
春节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故事与习俗相互交织,充满着神奇和传承的力量。
这些神话故事在春节期间的庆祝活动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也成为人们传颂的经典。
总结春节的神话故事为这个传统节日增添了更多的神秘和魅力。
传统节日的传统信仰和神话传说解读

传统节日的传统信仰和神话传说解读传统节日是人们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按照一定的习俗和仪式庆祝的重要活动。
这些节日往往约定俗成,代代相传,包含着丰富的传统信仰和神话传说。
这些信仰和传说不仅是人们对自然、生命、命运等问题的思考,也是沟通人与自然、社会与文化的纽带。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一些常见传统节日的传统信仰和神话传说进行解读,以加深理解和认识这些节日的深刻内涵。
一、春节的传统信仰和神话传说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中国传统信仰和神话传说最为集中的节日之一。
春节的传统信仰主要包括对祖先的崇拜和追思,以及福神、财神、灶神等神明的信仰。
人们在春节期间会进行祭祖、放爆竹、贴对联等一系列活动,以表达对神灵和祖先的敬仰和祈福之意。
此外,春节还有诸多与神话传说相关的习俗,如舞龙舞狮的传说源于南方古老部落对龙神的崇拜,舞狮则是祈求丰收和辟邪的方式。
二、清明节的传统信仰和神话传说清明节是中国传统的祭祀节日,也是对逝去亲人的追思和纪念的重要时刻。
清明节的传统信仰主要包括对先人的崇拜和祭祀,以及对鬼神、阴间世界的信仰。
人们在清明节会扫墓、祭奠,以表达对已故亲人的思念和敬意。
与传统信仰有关的神话传说有不少,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孟子梁惠王上》中所描绘的孟子拜祭梁惠王的故事。
这个故事通过孟子对王墓的参拜,强调了人们应该尊重先人、敬畏神灵的价值观。
三、端午节的传统信仰和神话传说端午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起源于古代对伟大诗人屈原的纪念和怀念。
端午节的传统信仰主要包括对屈原的追念和崇拜,以及驱邪护身的神明信仰。
人们在端午节会划龙舟、吃粽子,以表达对屈原的敬意和追思之情。
与传统信仰有关的神话传说有不少,最为著名的是屈原投江的故事。
这个故事通过屈原自杀来唤起人们对国家团结、正义和传统文化的警醒与思考。
四、中秋节的传统信仰和神话传说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是对丰收和团圆的庆祝。
中秋节的传统信仰主要包括对月亮的崇拜和祭拜,以及家人团圆的美好愿景。
传统节日故事

传统节日故事春节,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传统习俗。
关于春节的故事,最为人熟知的莫过于《年》这部神话传说。
相传在古代,有一只名叫“年”的凶恶怪兽,每到除夕夜就会出现,吞食人畜,令人们生活不得安宁。
后来,人们发现“年”最害怕红色、火光和响声,于是便在除夕夜贴红对联、点燃爆竹,以驱赶“年”,并且在门上贴上“福”字,以求新年平安幸福。
从此以后,每年的除夕夜,人们都会举家团聚,共度团圆之夜,这便是中国春节的由来。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
在清明节这一天,人们会到郊外踏青,祭扫祖先,悼念先人。
而关于清明节的故事,最为人津津乐道的莫过于《伍子胥挥泪》。
相传伍子胥是春秋时期吴国的大臣,为了报效国家,他倾尽心血,助吴王夫差一统天下。
然而,当他在吴国遭受排挤和诬陷之时,他深感愤慨和无奈,最终挥泪辞别吴国,走上了一条漫漫流亡之路。
在清明节这一天,人们会通过祭扫祖先,反思先人的忠诚和牺牲,以及对家国的忠诚与热爱。
端午节,又称龙舟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
端午节的故事源远流长,其中最为著名的便是《屈原投江》。
相传战国时期,楚国大夫屈原因遭人陷害,被放逐到汨罗江边,感到无法忍受国家的沦亡和自己的孤独,于是抱石投江,以身殉国。
为了不让鱼虾吃掉屈原的尸体,百姓们纷纷划船、放龙灯、投米入水,以此来防止鱼虾伤害屈原的尸体。
端午节的习俗由此而来,人们在这一天会划龙舟、吃粽子,以纪念屈原的爱国精神。
中秋节,又称月圆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
关于中秋节的故事,最为著名的莫过于《嫦娥奔月》。
相传古代有十日丈夫后羿射下了九个太阳,挽救了人类,得到了王母娘娘赐予的不死药。
后羿不忍心看到人们因争夺不死药而伤亡,于是将不死药交给妻子嫦娥保管。
然而,由于王母娘娘的威胁,嫦娥最终飞上了月宫。
每年的中秋节,人们都会赏月、吃月饼,共度团圆之夜,以纪念后羿和嫦娥的爱情故事。
以上便是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故事,这些故事不仅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更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春节中国传统节日中的民间传说与神话故事

春节中国传统节日中的民间传说与神话故事春节,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承载着丰富多彩的民间传说与神话故事。
这些故事既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们在春节期间流传的重要内容。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些与春节相关的中国民间传说与神话故事。
一、大年夜的年兽传说春节的最后一天,人们会进行庆祝活动,其中一项重要的活动就是大年夜的年夜饭。
相传,在古代,有一种可怕的怪兽叫做“年兽”,每年夏天它都会出现,食人兽性凶猛,能吃掉许多人和动物。
人们也发现,年兽特别害怕红色和火光。
于是,人们开始用红色灯笼、红纸窗花和鞭炮来驱赶年兽。
二、关于年味的传说在春节期间,人们会张贴福字和春联,蒸年糕、包饺子等。
有一个关于福字背后的传说:相传有一个名叫“福”的神仙,他身形矮胖,面容和蔼可亲。
他总是住在人们家的前门,保佑这个家庭平安和幸福。
很多人相信,只要贴上福字,就能祈求到福神的保佑。
此外,吃年糕象征着新的一年步步高升,饺子的吃法也有象征辞旧迎新的寓意。
三、元宵节的传说春节期间的第15天,是中国传统的元宵节。
相传,元宵节是由汉朝时期的一位仙人发明的。
他是解决天空上的十个太阳炎热难忍的人,他发明了点燃烟火和吃元宵的方法。
因此,人们在这一天都会制作元宵并点燃烟花来庆祝。
四、年神话故事中国的年神话故事中,有许多关于年的传说。
最有名的故事是《神话传说中的“年”》。
相传,年是一个有长腿、大嘴巴、锋利爪子的怪兽。
年每年都会在除夕夜出现,吞吃村庄的人民和动物。
村庄的长者发现只有用红色的灯笼和鞭炮才能把年吓走。
因此,人们每年都会在除夕夜上挂灯笼、放鞭炮,以驱逐年的到来。
五、舞狮传说舞狮是春节期间非常重要的一项活动。
传说有一条邪恶的蛇,每年春节都会出来害人。
有一次,一只勇敢的狮子击败了邪恶的蛇,人们为了纪念狮子的英勇而开始表演舞狮。
当狮子舞动时,人们敲锣打鼓,以驱逐邪恶,迎接幸福。
综上所述,春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融合了丰富的民间传说与神话故事。
这些瑰丽的传说和故事传承至今,且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为春节增添了独特的色彩。
农历8月15有关的神话故事。

农历8月15有关的神话故事。
农历8月15是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Mid-Autumn Festival),该节日有许多与神话故事相关的传说以及民间故事。
以下是其中一些:
1. 嫦娥奔月:相传古代有十个太阳同时升起,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困扰。
后来,神射手后羿射下了九个太阳,拯救了人们的生活。
为了表示感激,王母娘娘赐给后羿一颗长生不老药。
后羿决定将药藏起来,因为他不想离开妻子嫦娥。
然而,后羿的学徒潘会出于贪婪,想要偷取长生不老药。
为了保护药物,嫦娥偷吞了它,并飞上了月亮,成为月宫守护神。
2. 后羿射日:相传后羿在射下九个太阳之后,一天意外得到了王母娘娘赐给的一张神弓和一包无穷箭。
后羿决定利用这些神器射掉唯一剩下的太阳,以保存人们的生活。
后羿饱受虚荣心和感激之间的矛盾,最终还是决定射掉太阳,并以英雄的形象被人们传颂。
3. 月宫探访:相传每年的中秋夜,嫦娥会离开月宫并降临到人间。
在这一晚,人们可以欣赏到明亮的圆月,同时也有机会与嫦娥相遇。
在月宫附近的湖泊或河流旁边,嫦娥的倩影会在月光下出现,给人们带来安慰和希望。
这些神话故事都与中秋节有关,人们在庆祝中秋节期间,会通过赏月、吃月饼以及举行家庭团聚活动来纪念这些传说中的故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传统节日的神话故事
1.过年的传说
中国古时侯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它长得很凶猛,一到除夕就爬上岸来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村里的人们就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的伤害。
有一年除夕,乡亲们又忙着收拾东西往深山里逃,这时,来了一个白发老人,他对一老婆婆说:“只要你让我在这里住一晚,我就能将"年"兽驱走。
”众人不信,老婆婆劝其还是上山躲避的好,老人坚持留下,众人见劝他不住,便纷纷上山躲避去了。
当"年"兽象往年一样准备闯进村肆虐的时候,突然传来白发老人然响的爆竹声,"年"兽混身颤栗,再也不敢向前凑了,原来"年"兽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大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哈哈大笑,"年"兽大惊失色,仓惶而逃.
第二天,当人们从深山会到村里时,发现村里安然无恙,这才恍然大悟,原来白发老人是帮助大家驱逐"年"兽的神仙,人们同时还发现了白发老人驱逐"年"兽的三件法宝.从此,每年的除夕,家家都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灯火通明,守更待岁.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过年".
2.元宵节的传说
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之子刘盈登基为汉惠帝.惠帝生性懦弱,优柔寡断,大权渐渐落再吕后手中.汉惠帝病死后吕后独揽朝政把刘氏天下变成了吕氏天下,朝中老臣,刘氏宗室深感愤慨,但都惧怕吕后残暴而敢怒不敢言.
吕后病死后,诸吕惶惶不安害怕遭到伤害和排挤.于是,在上将军吕禄家中秘密集合,共谋作乱之事,以便彻底夺取刘氏江山.
此事传至刘氏宗室齐王刘囊耳中,刘囊为保刘氏江山,决定起兵讨伐诸吕随后与开国老臣周勃,陈平取得联系,设计解除了吕禄,"诸吕之乱"终于被彻底平定.
平乱之后,众臣拥立刘邦的第二个儿子刘恒登基,称汉文帝.文帝深感太平盛世来之
不易,便把平息"诸吕之乱"的正月十五,定为与民同乐日,京城里家家张灯结彩,以示庆祝.从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个普天同庆的民间节日--"闹元宵".
3.清明节的传说
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为逃避迫害而流亡国外,流亡途中,在一处渺无人烟的地方,又累又饿,再也无力站起来。
随臣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点吃的,正在大家万分焦急的,随臣介子推走到僻静处,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煮了一碗肉汤渐渐恢复了精神,当重耳发现肉是介子推人自己腿割下的时候,流下了眼泪。
十九年后,重耳作了国君,也就是历史上的晋文公。
即位后文公重重赏了当初伴随他流亡的功臣,唯独忘了介子推。
很多人为介子推鸣不平,劝他面君讨赏,然而介子推最鄙视那些争功讨赏的人。
他打好行装,同悄悄的到绵山隐居去了。
晋文公听说后,羞愧莫及,亲自带人去请介子推,然而介子推已离家去了绵山。
绵山山高路险,树木茂密,找寻两个人谈何容易,有人献计,从三面火烧绵山,逼出介子推。
大火烧遍绵山,却没见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后,人们才发现背老母亲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树下死了。
晋文公见状,恸哭不。
装殓时,从树洞里发现一血书,上写道:“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为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
第二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发现老柳树死而复活。
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并晓谕天下,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4.端午节的传说
战国时代,楚秦争夺霸权,诗人屈原很受楚王器重,然而屈原的主张遭到上官大夫靳尚为首的守旧派的反对,不断在楚怀王的面前诋毁屈原,楚怀王渐渐疏远了屈原,有着远大抱负的屈原倍感痛心,他怀着难以抑制的忧郁悲愤,写出了《离骚》、《天向》等不朽诗篇。
公无前229年,秦国攻占了楚国八座城池,接着又派使臣请楚怀王去秦国议和。
屈原看破了秦王的阴谋,冒死进宫陈述利害,楚怀王不但不听,反而将屈原逐出郢都。
楚怀王如期赴会,一到秦国就被囚禁起来,楚怀王悔恨交加,忧郁成疾,三年后客死于秦国。
楚顷衰王即位不久,秦王又派兵攻打楚国,顷衰王仓惶撤离京城,秦兵攻占郢城。
屈原在流放途中,接连听到楚怀王客死和郢城攻破的噩耗后,万念俱灰,仰天长叹一声,投入了滚滚激流的汩罗江。
江上的渔夫和岸上的百姓,听说屈原大夫投江自尽,都纷纷来到江上,奋力打捞屈原的尸体,纷纷拿来了粽子、鸡蛋投入江中,有此郎中还把雄黄酒倒入汪中,以便药昏蛟龙水兽,使屈原大夫尸体免遭伤害。
从此,每年五月初--屈原投江殉难日,楚国人民都到江上划龙舟,投粽子,以此来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端午节的风俗就这样流传下来。
5.七夕的传说
很久以前,有一个跟着哥嫂过活的孤儿,既聪明又勤快,可嫂嫂仍嫌弃他,鳘不亮就赶他上山放牛,大家都叫他牛郎,向年后,哥嫂和牛郎分了家,狼心的嫂嫂只给他一间破划房,一头老牛。
从此,牛郎白天放牛,砍柴,晚上就和老牛同睡在那间破划房内。
一天,牛郎赶牛走进了一片陌生的树林,这里山青水秀、鸟语花香。
牛郎见到九个仙女驾着祥云落在河的草地上,然后脱去五彩霓裳,跳进清澈见底的河水里,牛郎盯着一个最年轻是美丽的仙女。
科看入了神,这时老牛突然说话了:“她是天上的织,只要拿走五彩霓裳,她就会做你的妻子。
”牛郎悄悄地沿着树从,悄悄拿走了织女的五彩霓裳。
天近午时,其它仙女纷纷穿起五彩霓裳,驾着祥云而去。
唯独找不到五彩霓裳的织女留下了。
这时,牛郎从树要后走出,请求织女做他的妻子织女见牛郎忠厚老实,勤劳健壮脉脉含羞的点点了头。
牛郎织女喜结良缘后,男耕女织,互敬互爱。
两年后,织女生下一男一。
然而天帝
闻知织女下嫁人间,勃然大怒。
七月初七,王母奉旨带着天兵天,捉了织女,悲痛欲绝的牛郎在老牛的帮助下,用萝筐挑着儿女追上天去。
眼看追上了,王母拨下金簪一划,牛郎脚下立刻出现一条波涛汹涌的天河。
肝肠寸断的织女和挑儿女的牛郎,一个在河东一个在河西,遥望对泣哭声感动了喜鹊,霎时无数的喜鹊飞向天河,搭起一座鹊桥,牛郎织女终于可以在鹊桥上相会了,王母无奈,只好允许牛郎织女每年的七月初七在桥上相会一次。
6.中秋节的传说
相传,远古的时候,天上出现了十个太阳,烤得大地冒烟,海水枯竭,老百姓眼看无法再生活下去。
这件事惊动了一个叫后羿的英雄,他登上昆仑山顶,远足神力,拉开神弓,一口气下了九个多余的太阳,解救百姓于水火这中。
不久,后羿娶了个美丽的妻子,叫嫦娥。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娘娘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扔下妻子,只好将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
不料,此事被后羿的门客蓬蒙看见,蓬蒙等后羿外出后便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当机立断,取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
嫦娥吞下药后,身体立刻飞离地面,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后羿回来后,侍女们哭诉了一切。
悲痛欲绝的后异,仰望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她惊奇地发现,今天晚上的月亮特别圆,特别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
后羿忙命人摆上香案,放上嫦娥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的嫦娥。
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肖息后,纷纷在月下摆上香案,向善良的嫦九祈求吉祥平安。
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7.重阳节的传说
东汉时期,汝河有个瘟魔,只要它一出现,家家就有人病倒,天天有人丧命,这一带的百姓受尽了瘟的蹂躏。
一场瘟疫夺走了恒景的父母,他自己也差点儿丧了命。
恒景病愈后辞别了妻子和乡亲,决心访仙学艺,为民除掉瘟。
恒景访遍名山高土,终于打听到东方一座最古老的山上有一个法力无边的仙长,在仙鹤指引下,仙长终于收留了恒景,仙长教他降妖剑术外,又赠他一把降妖剑。
恒景废寝忘食苦练,终于练出了一身武艺。
这一天仙长把恒景叫到跟前说:“明天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来作恶,你本领已经学成该回去为民除害地”仙长送了恒景一包茱萸叶,一盅菊茯酒,并且密授避邪用法,让恒景骑着仙鹤赶回家。
恒景回到家乡,下百初九的早晨,他按仙长的叮嘱把乡亲们领到了附近的座山上,然后发给每人一片茱萸叶,一盅菊花酒。
中午时分,随着几声怪叫瘟魔冲出汝河,瘟魔刚扑到山下,突然吹来阵阵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气。
瘟魔戛然止步,脸色突变,恒景手持降妖剑追下山来,几在合就把温魔刺死剑下,从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风俗年复一年地传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