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束表面处理

合集下载

电子束扫描铝合金表面纳米陶瓷化

电子束扫描铝合金表面纳米陶瓷化
e pe me . T e 2mm c r c a e , t e omplx c m p un nd t n w ph s r en r td. At t s m e t e t r m e n x r nt h i eami ly r h c e o o ds a he e a e we e g e ae he a i , he e hi g m
Ab t a t T e s r c a d e sa d w a e it n e o l mi u a ly we e b t mp o e y me n f s a n n l cr n b a sr c : h u f e h r n s n e r ssa c fau n m l r oh i r v d b a s o c n i g ee t e m. I t i a r o o n hs
mir s o e S c o c p , EM n a d EDS Th u a e h d e s a d fit n we r o e a c l y r e e me s r d T e fl w n e u t r r m h . e s r c a n s n c i a fc r mi a e w r a u e . h ol i g r s l we e f f r r o s o s o te
X/ N W e - o ip
( c o l f Me h nc l& E e t nc E gn eig S h o o c a ia lcr i n ie rn , o
G in U i r t fE et nc T c n l y ul 4 0 4 hn ) ul nv s y o l r i eh o g ,G in 5 1 0 ,C ia i ei co o i

高压脉冲电子束在模具表面处理中的应用

高压脉冲电子束在模具表面处理中的应用

文章 编 号 :6 1 94 20 )8 0 2 2 17 —02 (06 0 —0 3 —0
夼 乖 出 乖 缔 五 }
Ap lc to o l e El c r n Be m c no o y p ia i n fel s e t o a Te h l g l
i od S ra e T e t e t n M l u f c r am n
烟气 脱 硫 等在 工业 上 的应 用 最 为 广 泛 . 具 的 表 面 处 理 技 模
0 引言
14 98年德 国物理 学家 S i ra H发明了第一台电 tg w l K. ee d
术, 是通过表面涂覆 、 表面改性 或复 合处 理技术 ,力 状 态 , 化 组 以获 得 所 需
表面性 能 的系统 工 程 . 目前 在模 具 表 面 处 理 上 , 丸 、 喷 挤
子束加 工设 备 ( 要用 于焊 接 ) 经过 几十 年 的发展 , 主 . 目前 全世界 已有几 千 台这样 的设 备应 用 于核工 业 、 空工业 、 航 宇航工业 、 精密 加 工工 业及 重 型机械 制造 等 工业领 域 . 电 子束加工技术是 利用电子束 的能量对 材料进行 加工 , 电能 通过 聚焦用于穿孔 、 焊接 、 面改性 、 表 熔炼 、 镀膜 、 物理 气相 沉淀 、 雕刻 、 铣切 、 割 以及 电子束 曝光等 加工过 程 中 , 切 其 中电子束 焊接 、 打孔 、 电子 束 曝光 、 物理气 相沉 淀 、 电子 束

孔 、 面硬化处 理等 工艺 应 用很 普遍 , 表 而将 电子 束 发散成 均匀光斑 , 并加 以脉 冲电压 , 用于模 具 的表 面抛光处 理 , 以 达到要求 的表 面精 度则是一种模 具表 面处理 的新 工艺 .

三束加工的名词解释

三束加工的名词解释

三束加工的名词解释三束加工(triple-beam processing)是一种先进的制造技术,主要应用于材料加工和表面处理领域。

本文将从三束加工的定义、工作原理和应用前景等方面进行详细解释。

一、定义三束加工是指利用三束能量进行材料加工和表面处理的一种高效技术。

其中的三束指的是激光束、等离子束和电子束,它们通过相互作用实现对材料的微观形态和性质进行控制和改变。

二、工作原理三束加工系统由激光束发生器、等离子束发生器和电子束发生器组成,通过控制这三个能量束的频率、功率和时间等参数,实现对材料的加工和表面处理。

具体工作原理如下:1. 激光束:激光束通过高能量光子的作用产生瞬间高温,使材料表面迅速熔化或蒸发。

这种热源可用于雕刻、切割和钻孔等加工,也可用于表面深度改性和纳米结构调控。

2. 等离子束:等离子束是通过加速带电粒子产生的高速离子流。

当等离子束与材料表面相互作用时,会发生碰撞和电离,产生复杂的化学反应和能量传递。

这种能量束可用于表面硬化、合金沉积和陶瓷涂层等处理。

3. 电子束:电子束是通过加速带负电荷的电子产生的高速电子束流。

电子束与材料相互作用时,会发生电子与原子间的碰撞和电离,从而引起材料基因的改变。

电子束广泛应用于改性材料制备、电子雕刻和微纳加工等领域。

三、应用前景三束加工技术的出现,将会给传统的材料加工和表面处理带来革命性的改变。

其主要应用前景如下:1. 新材料研发:通过三束加工技术,可以精确控制材料的微观形态和晶体结构,从而实现新材料的研发和优化。

这对于改善材料的力学性能、导电性能和光学性能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2. 高效制造:三束加工技术具有高效、精确和可靠的特点,可以实现复杂零件的快速加工和表面处理。

在制造业中广泛应用该技术,将大大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3. 环境友好:相比传统的化学涂层和腐蚀处理方法,三束加工技术更加环境友好。

它能够减少有害废气和废液的产生,同时还可以节约能源和原材料的使用,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电子束表面处理

电子束表面处理

3、电子束表面合金化及熔覆
(1)改性过程
电子束表面合金化是将合金粉末涂覆在金属表面上,然后
控制电子束与表面的作用时间,使表面涂覆层熔化,基体材料 的表面薄层也微熔,形成表面局部区域的冶炼得到新的合金, 从而提高工件表面性能。
(2)合金原料
一般选择W、Ti、Mo等元素及其碳化物作为合金化原料提高
材料耐磨性;选择Ni、Cr等元素则可提高材料的抗腐蚀性能; 而适当添加Co、Ni、Si等元素能改善合金化效果。
经电子束10次轰击后的低倍扫描 电镜形貌,处理后的表面呈快速熔 凝的典型形貌特征,并且出现了大 量的火山坑,这种特殊形貌是金属
在脉冲束流处理下的特有形貌。
图b为同一样品的高倍形貌, 熔化的表面上可见一些很小的空 洞和缺陷,它们可能来自于未能 完全熔化弥合的钛颗粒。
图c所示的是经电子束20次 轰击后的低倍扫描电镜形貌, 可以看出火山坑的密度明显 降低,样品表面变得更加平整。 这是由于多次的表面重熔及 火山喷发更加彻底地清除了 表面的夹杂物。 图d为同一样品的高倍 形貌,可看出表面存在一 些微裂纹,这表明合金层在 冷却过程中受到了拉应力 作用,而最终在室温下存在 很高的残余应力。
电子束表面处理
周婷婷
主要内容
• 电子束表面处理原理及设备
• 电子束与激光束技术的对比 • 及设备
1、原理
高速运动的电子具有波的性质,当高速电子束照射到金属 表面时,入射电子能深入金属表面一定深度,与基体金属的原 子核及电子发生相互作用。由于入射电子与原子核的质量差别
(3)实例
张可敏[3]等人采用强流脉冲电子束对316L不锈钢 表面进行钛合金化处理,实验用俄产Nadezhda-2型 强流脉冲电子束源,脉冲电子束合金化处理参数如下: 加速电压27keV,能量密度3J/cm2,脉宽1.5µs,脉冲 间隔10s,脉冲次数分别为10次,20次。

高能束表面改性技术

高能束表面改性技术
*
国内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激光相变硬化工艺的应用开发在车辆、机械、矿山、模具等方面也有许多成功的实例并建立了生产线,例如对汽车或拖拉机汽缸套内壁进行激光相变硬化处理,使汽缸套的使用寿命成倍提高。
*
激光合金化与激光熔覆
激光合金化与熔覆是同一种类型的工艺,它们的区别仅在于,激光合金化所形成的合金层的成分是介于施加合金与基体金属之间的中间成分,即施加合金受到较大或一定的稀释。而激光熔敷则是除较窄的结合层外,施加合金基本保持原成分很少受到稀释。 这些区别可以由被施加材料、施加合金成分、施加形式及量和激光工艺参数的改变来达到。
#2022
*
电子束表面处理的特点
2.电子束表面改性工艺
1)电子束表面相变硬化
电子束表面相变硬化也称电子束表面淬火,是用高能量的电子束快速扫描工件,控制加热速度为103~105℃/s,使金属表面薄层被快速加热到相变点以上,此刻工件基体仍处于冷态。随着电子束的移开和热传导作用,表面热量迅速向工件心部或其他区域传递,高速冷却(冷却速度达108K/s~1010 K/s)产生马氏体等相变,在瞬间实现自冷淬火。
01
扫描速度太慢,会导致金属表面温度超过熔点,或者加热深度过深,不能自冷淬火。扫描速度太快,则可能使表面达不到相变温度。功率密度则受激光器功率和和光斑尺寸的影响,功率密度太小,表面得不到足够的热量,不能达到所需的相变温度。
02
*
常用的黑化处理方法有磷化法、碳素法和熔覆红外能量吸收材料(如胶体石墨、含炭黑和硅酸钠或硅酸钾的涂料等)。其中磷化法最好,其吸收率可达80%~90%,膜厚仅为5μm,具有较好的防锈性,激光处理后不用清除即可用来装配。
*
3)电子束表面合金化
电子束表面合金化与激光表面合金化有些相似,将某些具有特殊性能的合金粉末或化合物粉末如B4C、WC等粉末预涂敷在金属的表面上,然后用电子束加热,或在电子束作用的同时加入所需合金粉末使其熔融在工件表面上,在表面形成与原金属材料的成分和组织完全不同的新的合金层,从而使零件或零件的某些部位提高耐磨性、耐蚀性、耐高温氧化的特种性能。

强流脉冲电子束处理CuCr50(Cr)合金的组织及性能

强流脉冲电子束处理CuCr50(Cr)合金的组织及性能

强流脉冲电子束处理CuCr50(Cr )合金的组织及性能袁嵩 1 谭云飞 2* 张永伟 3 方略 3 李晓燚 3 周来 3 陈曦 3 朱春明 3 杜彬 3(1.海装驻西安地区第二军事代表室 陕西西安 710025;2.重庆理工大学重庆 400054;3.重庆长安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重庆 401120)摘要: 对强流脉冲电子束 (HCPEB )处理表面镀Cr 膜的CuCr50合金的显微组织、物相组成、导电性及耐腐蚀性能进行了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CuCr50(Cr )合金经不同次数的强流脉冲电子束表面处理化后,在Cr 相上产生了一些微裂纹;随着照射次数的增加,Cr 相裂纹增加;当照射30次以后,在合金的表面出现了大小和形状不同的熔坑;强流脉冲电子束处理后合金的电导率几乎不变;当照射1次和10次,耐腐蚀性提高3倍以上,当照射30次以上,耐腐蚀性能显著降低。

关键词: 强流脉冲电子束 CuCr50(Cr )合金 耐蚀性 显微组织中图分类号: TG178;TG66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2-3791(2023)24-0086-05Micro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CuCr50(Cr) Alloys Treated byHigh-Current Pulsed Electron BeamsYUAN Song 1 TAN Yunfei 2* ZHANG Yongwei 3 FANG Lue 3 LI Xiaoyi 3 ZHOU Lai 3 CHEN Xi 3ZHU Chunming 3 DU Bin 3(1.The Naval Equipment's Second Bureau of Military Representative office in Xi'an, Xi'an, Shaanxi Province, 710025China; 2.Chongq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hongqing, 400054 China; 3.Chongqing Changan IndustryCo., Ltd., Chongqing, 401120 China)Abstract: This paper studies the microstructure, phase composition, conductivity and corrosionresistance of CuCr50 alloys coated with Cr film treated by high-current pulsed electron beams (HCPEB).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are some microcracks on the Cr phase of CuCr50 (Cr) alloys after surface treatment with different times of high-current pulsed electron beams. Cr phase cracks increase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times of irradiations, and after 30 times of irradiations, there are craters with different sizes and shapes on the surface of alloys. The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of alloys is almost un‐changed after the treatment of high-current pulsed electron beams. Corrosion resistance is increased by more than three times with 1 and 10 times of irradiations. and corrosion resistance is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after more than 30 times of ir‐radiations.Key Words: High-current pulsed electron beam; CuCr50(Cr) alloy; Corrosion resistance; MicrostructureDOI: 10.16661/ki.1672-3791.2306-5042-8717基金项目: 重庆市技术创新与应用发展专项重点项目(项目编号:CSTB2022TIAD-DEX0019)。

电子束表面改性技术的研究及应用探讨

电子束表面改性技术的研究及应用探讨

电子束表面改性技术的研究及应用探讨电子束表面改性技术是现代材料科学中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该技术是通过向材料表面注入电子束,使原有的结构发生改变,从而达到增强材料性能的目的。

这种技术主要应用于材料表面的微观结构改变和材料性能的改善。

今天我们来探讨一下电子束表面改性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一、电子束表面改性技术的研究电子束表面改性技术是金属表面改性的一种有效方法。

电子束表面改性技术的原理是通过电子束的加速器将电子束加速到一定的能量后,注入到材料表面,使其发生结构变化。

电子束注入后,材料表面上的晶体会发生位错、变形等变化,从而改变其物理性质。

电子束表面改性技术的研究主要针对对材料表面的改变进行研究。

目前主要的研究方向有以下几个:1. 电子束注入量的控制电子束注入量的大小对材料的性质改善有重要的影响。

过度注入会造成材料的熔化或蒸发,导致严重的损坏。

因此,需要通过精确的控制电子束的注入量,以达到材料表面的最佳改性效果。

2. 电子束的能量电子束的能量对材料表面的改性效果有显著影响。

通过调节电子束的能量,可以改变材料表面的晶体结构,从而提升材料的性能。

3. 电子束注入时间和速度电子束注入时间和速度也对电子束表面改性技术的效果有重要的影响。

一般来说,注入时间和速度都需要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以避免材料表面的熔化、蒸发或其他形变等问题。

二、电子束表面改性技术的应用电子束表面改性技术的应用不仅局限于材料改性,还可以应用于其他领域。

以下是其主要应用领域:1. 电子束表面改性技术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电子束表面改性技术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它可以用于制造各种支架、引擎和其他重要部件。

电子束表面改性技术可以提升这些材料的性能,降低摩擦系数和阻力等,大大提高了安全性和寿命。

2. 电子束表面改性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电子束表面改性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也很广泛。

它可以用于制造人造骨骼植入物、心脏支架和其他医疗器械。

电子束表面改性技术还可以增强这些材料的生物相容性,从而减少排异反应的几率。

电子厂常用的五种表面处理工艺

电子厂常用的五种表面处理工艺

电子厂常用的五种表面处理工艺电子厂作为一个高精密制造工业,需要对产品表面进行各种特殊的处理,以达到防腐、防潮、提高产品质量等目的。

以下将介绍电子厂常用的五种表面处理工艺。

一、化学镀铜技术化学镀铜是利用电化学原理,在表面涂上一层均匀的铜层。

对于电子制造行业来说,广泛应用在印刷电路板(PCB)的制造过程中。

化学镀铜越来越受到重视,因为它不仅能够提高电路板的导电性,而且还能增强电路板的抗腐蚀能力。

二、防氧化镀层技术电子元器件在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氧化现象,导致电路不工作或者工作不稳定。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电子厂采用防氧化镀层技术。

这种技术采用稀有金属或者其他合金材料进行表面处理,使电子元器件长时间处于无氧环境中不会氧化,从而提高了其使用寿命。

三、阳极氧化技术阳极氧化是一种将金属表面转化为表面微孔或多孔氧化膜的技术。

它广泛应用于轻工、机械、电子等领域,用于增加表面硬度、耐磨性、防腐性等方面。

该技术可以增加优质金属表面的耐磨性和硬度。

四、电镀技术电镀是在金属表面上沉积一层金属膜以改变金属表面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而达到提高抗腐蚀能力的目的。

电子产业中使用最多的是电镀锡、电镀钴、电镀银等电镀工艺。

例如,电子印刷板通常先经过镀铜,然后再进行镀金、镀锡、镀铅等表面处理工艺。

五、热处理技术对于电子产品来说,热处理技术往往在金属模具、模具工作表面处理以及金属钎焊等工艺中广泛应用。

热处理可以改变金属材料的结晶状态,使其在工作温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疲劳性能、耐磨性和抗腐蚀性。

总的来说,电子厂常用的五种表面处理工艺是化学镀铜、防氧化镀层技术、阳极氧化技术、电镀技术和热处理技术。

这些工艺在电子产品的制造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提高了产品质量,增强了产品的耐用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5 电子束表面薄层退火
当电子束作为表面薄层退火热源使用时,所需要的功率 密度要较上述方法低很多,以此降低材料的冷却速度。对于 金属材料,此法主要应用于薄带的表面处理。另外,电子束 退火还成功地应用于半导体材料上。
3. 电子束表面处理的发展前景
近些年电子束表面处理从宏观性能的改变到微观作用 机理的研究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入发展,有学者通过数值模 拟的方法分析电子束处理过程的温度场、浓度场和应力场 的分布及变化。电子束处理后改变了表层金属和合金的微 观结 构,可以获得过饱和固溶体等非平衡结构,从而达到 提高材料表面性能的目的。
2. 4 电子束表面非晶化处理
将电子束的平均功率密度提高到 106 ~ 107W/cm2,作用时 间缩短至 10-5 s左右,使金属在基体与熔化的表层之间产生很 大的温度梯度,在停止电子束照射后,金属表面快速冷却速 率(107~ 9 / s)远远超过常规制取非晶的冷却速率(103~ 6 / s),所 获非晶的组织形态致密,抗疲劳及抗腐蚀性能优良。
2. 2 电子束表面重熔处理
电子束重熔可使合金的化学元素重新分布,降低某些 元素的显微偏析程度,从而改善工件表面的性能。由于电 子束重熔是在真空条件下进行的有利于防止表面的氧化, 因此电子束重熔处理特别适用于化学活性高的镁合金、铝 合金等的表面处理。
2. 3 电子束表面合金化
一般选择 W、Ti、B、Mo 等元素及其碳化物作为合 金元素提高材料耐磨性;选择 Ni、Cr 等元素可提高材料 的抗腐蚀性能;而适当添加 Co、Ni、Si 等元素能改善合金 化效果。
通过控制电子束处理参数以及不同的处理工艺, 可以 达到不同的表面改性效果。可将目前的电子束表面改性技 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电子束表面相变强化、重熔处理、合金化、熔敷、电子束 表面非晶化处理、薄层退火。
2. 1 电子束表面相变强化
针对有马氏体相变过程的合金,其工艺过程关键是控 制参数: 电子束斑平均功率密度在104 ~ 105 W/ cm2 加热速度为103~ 105℃/ s 冷却速度可达104 ~ 106 / s 电子束快速熔凝造成过饱和固溶强化形成超细化马氏体, 硬度增大,表面呈残余压应力,从而提高了材料的耐磨性。
电子束表面处理技术简介
材料1502 2015146子束的热源作用使材料表层成分和组织结构发 生变化, 提高力学性能,延长服役寿命。 主要优点是设备功率大、能量利用率高、加热和冷却 速度快、定位准确、参数易于调节。
2. 电子束表面处理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国外:俄罗斯TOMSK与德国、日本合作,致力于脉冲电 子束系统电物理特性原理探讨、技术改造及电子束与各种材 料相互作用特性研究。 国内:从俄罗斯引进相关设备,开始了强流脉冲电子束 在金属材料表面改性中的研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开展了大 量赝火花脉冲电子束铁电薄膜制备等的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