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合集下载

2024年医疗纠纷工作总结样本(3篇)

2024年医疗纠纷工作总结样本(3篇)

2024年医疗纠纷工作总结样本新闻背景。

某月某日某时,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发生了一起严重的伤害案件,导致一人不幸遇难,另有三人遭受重伤。

针对这一恶性事件,____学第一医院迅速向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发去慰问函,对残害医务人员的恶劣犯罪行为表示了强烈的愤慨与谴责。

同月某日下午,____学第一医院副院长牛俊奇在其办公室内,与一位同仁就“哈医大事件”进行了深入交流。

“死者的遭遇令人深感悲痛,但更令人痛心的是部分社会成员对此事件所持的态度……”牛俊奇副院长将刚刚收到的短信内容念给在场的记者听。

他进一步指出,近年来,医患之间的纠纷与矛盾频繁见诸报端,病患家属到医院滋事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社会上一些人的冷漠与指责,让广大医务人员感到心寒。

“在地震、非典等灾难来临时,是医护人员挺身而出,冲在一线挽救人民的生命,他们中的许多人因此染病。

那时,人们称赞他们是‘白衣天使’。

但在日常的医疗过程中,一旦发生医患纠纷,人们却往往将矛头指向医生,这是极其不公正的。

”牛俊奇副院长说。

他强调:“医生和患者的共同敌人是疾病。

没有哪位医生不希望自己的患者能够康复。

但受限于当前的医疗技术水平和条件,医生并非万能,无法做到包治百病。

与其他行业一样,医疗行业也存在其局限性和不确定性。

”关于医患之间信任缺失的问题,牛俊奇副院长认为:“医患关系本应是建立在平等和信任的基础之上的。

但在现实中,由于部分患者对医生期望过高,而在未达到预期治疗效果时又容易产生失望和不满,这种不信任感逐渐打破了原有的和谐。

医生为了规避风险,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书写医疗文书以保留证据,这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他们在治疗疾病上的精力。

”针对医疗行业中存在的不正之风,牛俊奇副院长表示:“虽然收红包、收回扣等不正当行为只是少数现象,但它们对医疗行业形象的损害却是不可估量的。

多数医生都在辛勤工作、默默奉献,为患者的健康付出巨大努力。

因此,我们必须对这类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和整治。

震惊全国的艾滋病第一案

震惊全国的艾滋病第一案

震惊全国的艾滋病第一案作者:筱禾来源:《检察风云》2014年第10期案件背景2005年末,19名因在黑龙江北安建设农场职工医院输血而被感染艾滋病的患者,向法院提起了3000余万元的赔偿请求,引发全国媒体的关注,央视《东方时空》栏目对此进行了专题报道。

当时,记者亲赴北安,对这起号称中国艾滋病第一案的案件进行了采访。

今天重新回顾该案的来龙去脉,记者对其中细节仍然记忆犹新……悲从喜生,生孩子顿陷病痛困扰黑龙江建设农场始建于1956年,位于小兴安岭南麓,北安市境内。

记者从哈尔滨来到建设农场,在一间狭小的平房里,采访了当事人之一的于明贺。

28岁的于明贺和妻子李晓红都是农场职工,两人1997年结婚,不久,李晓红怀孕了。

于明贺喜上眉梢,对她照顾得更加无微不至。

李晓红快临产时,于明贺主张去农场以外的大医院生孩子。

李晓红认为,当地的建设农场职工医院也是一级甲等医院,连外科手术都能做,接生孩子应该没问题,去外面的大医院要花很多钱,有点犯不上。

而且,住在农场附近的女人都选择在这家医院生孩子,没见过有谁出过事。

再说,这家医院坐落在农场场部西侧,离他们家只有百米之遥,两三分钟就能走到。

于明贺见妻子的话有道理,妥协了。

1998年1月8日,李晓红住进了建设农场职工医院妇产科。

下午,她出现临产症状。

医生检查后说,她骨盆狭窄,子宫内羊水不足,顺产有困难,最好做剖宫产术。

于明贺同意。

下午2点,李晓红被推进了手术室。

随着手术室的门“咣当”一声关上,于明贺的心也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

直到40分钟后里面传出婴儿的啼哭声,他绷紧的神经才松弛下来。

不一会儿,护士把婴儿抱出来,说是男孩。

于明贺望着儿子粉嘟嘟的小脸,笑得合不拢嘴。

他问:“我妻子怎么样?”护士没有回答他,抱着孩子匆匆去了婴儿室。

于明贺顿时忐忑不安:孩子平安降生了,妻子却半天没有从手术室出来,这是怎么回事?手术室的门终于开了,一个医生走出来,表情严肃地告诉于明贺:“病人子宫和胎盘粘连到一块了,引发大出血,现在必须要做子宫切除术。

术前及输血前患者血清梅毒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术前及输血前患者血清梅毒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作者 简 介 : 义 龙 ,0岁 , , 主任 技 师 , 士 。研 究 方 向 : 李 5 男 副 硕 临床 实验 方 法 学。
加 重 。m 与 人 体 血 脂 含 量 密 切 相 关 , 测 体 内 监 FA水平 , F 将有 助于判 断高脂 血症 、 肥胖症 及预 测肥 胖发 展趋 势 。超 重/肥 胖 患 者减 轻 体 重 、 少腹 内 减 脂 肪堆积 , 于降低 FA水 平及 改 善胰 岛 素代 谢 有 对 F
维普资讯
C i a an, v 2 O , 11 N 5 hnJLb Dig Ma ,0 8 V0 2, o.
而血 浆游离 脂 肪酸 (F A F )是 联 系 肥胖 和胰 岛 素抵 抗 或高胰 岛素血 症 的重 要环节 。肥胖 的一个显 著病 理学特征 就是脂 肪细胞 和脂肪 组织 体积增 大。纠正 FA代谢 异常对 肥胖 和 2型糖 尿病 的防 治有 十分重 F

在本 次试验 中 ,F F A含量 与 B I M 呈正 相关 , 有力
与 肥胖 、 2型糖 尿病及 心血 管并 发症 之 间 的联 系 , 同
地提示 了肥胖 人 群 I R的产 生不 仅 与脂 代谢 紊 乱 有
关, 而且 随着 脂代 谢 紊乱 所 致 脂毒 性 程 度 的加 重 而
时也能 为这类疾 病 的治疗 提供一 种有效 途径 。
验。E IA法和 T P L S P A法均阳性者判断为梅毒螺旋体抗 体阳性标本 , 并对其进行 甲苯胺红( R S ) 验。结果 T UT试
例术前 及输血前患者 中, 共检 出梅毒感染者 33例 , 7 占待检测人群 0 9 %。结论 .9
关键词 : 前 ; 术 输血前 ; 梅毒抗体
中 图 分 类号 : 466 R4 .2 文 献 标 识码 : A

医院输血安全管理现状分析与对策

医院输血安全管理现状分析与对策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Progress in Modern Biomedicine 2009Vol.9No.15医院输血安全管理现状分析与对策曹龙宇1苏长兰1李美慧2刘矣航2(1黑龙江科技学院医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27;2哈尔滨医科大学卫生管理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86)摘要目的:通过对某省七家三级医院输血科管理现状调查,了解医院在输血管理制度的制定与实施、技术操作的规范性、输血流程的安全性、输血科人员配置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明确今后医院输血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并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旨在为医院及政府职能部门制订有关医院输血安全相关策略提供科学的佐证。

方法:1、文献法:对CNKI 、维普数据库近五年相关文献进行系统回顾;2、现场调查:对某省7家三级医院输血安全管理现况调查。

结果:所调查的7家医院输血安全管理制度知晓率较低,储血冰箱未按照正确的时间进行监测,医务人员对病人输血反应观察不到位,输血前医患沟通较好,输血差错自愿报告系统超过60%的医院尚未建立,输血不良事件发生后,只有14%的医护人员愿意主动上报,输血科医务人员30岁以上的不到30%,专科以下学历占66%,专业背景37%为检验专业,无学历的占8%。

结论:医院输血安全管理存在许多问题:管理制度知晓率低、执行不到位,储血过程未按相关要求进行监测,输血科医务人员过于年轻化,学历层次较低,专业背景单一。

建议医院应根据存在的问题,采取应对策略。

关键词:输血安全;管理现况中图分类号:R45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6273(2009)15-2892-03Analysi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Hospital Blood Transfusion Safety ManagementCAO Long-yu 1,SU Chang-lan 1,LI Mei-hui 2,LIU YI-Han 2(1Heilongjiang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ospital 150027;2Health Management Institute of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 150086)ABSTRACT Objective:According to the investigation of blood transfusion departments among seven tertiary hospitals in a certain province,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many deficiencies to be improved,such as the establishment and implementation of blood transfusion management system,the normative technical operations,blood transfusion security,personnel allocation and so on.This sur-vey made clear the importance on the future safe management of blood transfusion in hospitals and put forward corresponding manage-ment countermeasures.This article aimed to provide the scientific basis for hospitals and government functional departments to carry out relevant tactics for blood transfusion security.Methods:1.Literature method:Based on a systematic literature review of the CNKI,VIP database during past five years.2.Field survey:Investigated the situation of blood transfusion departments of seven tertiary hospitals in a certain province.Results:Among the seven investigated hospitals,the awareness rate of clinical blood transfusion management system was low,blood stored refrigerators were not monitored regularly,the observation of transfusion reaction from medical staff was not enough,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medical staff and patients was good before the blood transfusion.Over 60%of hospitals have not built the voluntary reporting system of blood transfusion error,only 14%medical personnels would report after the adverse effects of transfusion happened.In the blood transfusion departments,less than 30%of medical staff were over 30years old,66%of medical staff were under junior college,37%were major in test laboratory,and 8%of the medical staff had no formal education back ground.Conclu-sion:There were many problems in the blood transfusion safety management of hospitals:The awareness rate of clinical blood transfusion management system was low,the implementation was not in place,blood storage process was not monitored in accordance with relevant requirements.The personnels in the transfusion department were rejuvenation and also low level of qualifications.The professional back-ground of medical staff was unitary.In conclusion,hospitals must take corresponding strategies according to the existing problems.Key words:Blood transfusion security;Management status;Countermeasures Chinese Library Classification(CLC):R457Document code:A Article ID:1673-6273(2009)15-2892-03作者介绍:曹龙宇,男,(1954-),副主任医师通讯作者:苏长兰,女,(1962-),副主任技师电话:0451-842637280451-88036327E-MAIL :suchanglan@(收稿日期:2009-05-28接受日期:2009-07-10)前言输血治疗作为重要的治疗手段,是其他方法无法替代的,但是近年来输血所引起的疾病也在日益增长,主要是由于血液在储、运、使用等环节中的操作不当所致,所以,社会、医生、病人和公众对输血安全更加敏感和关注[1]。

输血不良反应记录单、反馈单

输血不良反应记录单、反馈单
4.对症处理□







1.核对输血申请单,血袋标签,交叉配血报告单
2.配血使用方法:盐水介质法□;凝聚胺法□;抗人球蛋白法□;微柱凝胶法□;
其他
3.核对受血者及献血者ABO血型、RhD血型。用输血前受血者与献血者血标本、输血后受血者血标本、血袋中血标本,重测ABO和RhD血型、不规则抗体筛选及交叉配血试验(盐水介质和非盐水介质)





发热□发绀□呼吸困难□两肺布满湿罗音□
黄疸□腰背痛□酱油色尿□咯大量血性泡沫样痰□
寒战□荨麻疹□颈静脉怒张□
休克□皮肤充血□伤口渗血不止□
其他




临床处理程序
1.立即停止输血,保留静脉通路,同时观察剩余血外观□
2.采患者血及血袋中剩余血(最好和血袋一起)送输血科检测□
3.留取反应后第一次尿送检□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输血不良反应记录单
(黑龙江省肿瘤医院)
输血不良反应记录单
20年月日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病历号
临床诊断
输血史
有□无□
不良反应
有□无□
妊娠史
孕产
输入血液品种
输入量
输血时患者是否处于全麻状态
是□否□
献血者与受血者的关系
一级亲属□二级亲属□无亲属关系□











发生时间
输血期间□输血后(h/d)转归:治愈□死亡□
4.观察血袋剩余血的物理性质
5.取血袋剩余血直接涂片或离心后涂片检查,找污染细菌

护士对输血相关知识掌握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护士对输血相关知识掌握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出 2 0份 , 0 回收 2 0份 , 收率 为 10 。 0 回 0% 输血 与其 他临床治疗一样 , 其基 本要 求是安全有 效。一定条件下 , 血在 取得 输
治疗效果 的 同时 , 可能 引起不 良反 应 , 严 重者可 导 致并 发 症 的 发生 , 至危 及 生 甚 命 。在保证输血 产生预期疗效 的同时 , 尽 可能减少不 良反应 和并发症的发生 , 轻 减 其严重程 度 。保证 输血 安全 有效 与护 士 的操作有直接关 系 , 血液成分 的保护及 合 理的输人方 法是 影响输 血效 果 的重要 因
结 果
经审查 , 均为有 效问卷 , 有效 率 为 10 0 %。 本 问卷经专家评 价内容效度 , 并根据专 家 意见作 了修 改。同时 , 通过预调查 。 统计学处理 : 用人工方法分别计算 各 选择项 目的正确率 。
性 的功能 。输血器连续使用 5小时 以上 ,
部分血液成分在过滤器黏着沉淀 , 不仅影 响滴数 , 可繁殖细菌 , 还 细胞破坏 、 纤维蛋 白析出可诱 发弥’ 睦血管 内凝血 , 需要 漫 故 更换新的输 血器 _ 。如持续 使 用 1个 输 2 J 血器 , 输血 中的微 粒进入 人 体 内, 不仅 达 不到治疗 的 目的还会加 重病 情。需要 大 量输血的患者 , 在输血过程 中应特别 注意 更 换输 血器 。 护士对新鲜冰冻血浆的融化 、 融化后 的保存温度掌握情况 : 新鲜 冰冻 血浆使 用
不 断轻轻震 荡为佳 , 保存期为 3~5天 , 正
7 00 5 0 4宁 夏 医 科大 学 附 属 总 医 院 ( 川 ) 银
调查对象 : 资料来源于 宁夏银川 市三
所三级 甲等 医院的 1 4个科 室 ( 括血 液 包 内科 、 儿科 、 肾脏 内科 、 消化 内科 、 呼吸 内

γ射线对红细胞辐照时机及辐照后保存的研究分析

γ射线对红细胞辐照时机及辐照后保存的研究分析

γ射线对红细胞辐照时机及辐照后保存的研究分析曹荣祎;苏适;于洪敏;齐哲;刘凤华【期刊名称】《中国实验诊断学》【年(卷),期】2015(000)012【总页数】5页(P2082-2085,2086)【作者】曹荣祎;苏适;于洪敏;齐哲;刘凤华【作者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输血科,黑龙江哈尔滨 150001;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输血科,黑龙江哈尔滨 150001;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输血科,黑龙江哈尔滨 150001;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输血科,黑龙江哈尔滨 150001;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输血科,黑龙江哈尔滨150001【正文语种】中文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TA-GVHD):是指患者自身不能清除输入血液中有活性的淋巴细胞,其在患者体内增殖,将患者的组织器官作为靶目标进行免疫攻击、破坏的一种致命性输血并发症[1]。

现在普遍被接受的是用γ射线对血液制品进行照射,辐照血是预防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TA-GVHD)的唯一有效方法[2,3]。

随着输血医学的发展,对输血诊疗技术的掌握,辐照血液制品的应用在逐步的增加[4,5]。

但是至今为止,国内外对辐照血液的质量和要求并无统一的标准,到底什么标准的剂量既可以预防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TA-GVHD),又可以保持血液的正常功能,目前尚不明确。

所以来探讨γ射线对红细胞辐照时机及辐照后保存的研究分析,现报道如下。

1.1 仪器与材料新鲜全血取自健康志愿者,枸醛酸抗凝,湖北省八峰药化股份有限公司宜昌分公司的一次性去白细胞采输血器(规格:400 ml三联袋,Ⅲ号抗凝液)和一次性塑料转移袋(规格:50 ml),加拿大诺迪安Gammacell 3000 Elan血液辐照仪(放射源为137Cs),美国 Medica公司的Easylyte PLUS电解质分析仪,上海分析仪器总厂的722型可见光分光光度计,Roche公司的2,3-DPG 试剂盒,南京建成公司的 ATP试剂盒,北京瑞尔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血浆游高血红蛋白试剂盒。

浅谈医科大学设置输血医学学科的必要性

浅谈医科大学设置输血医学学科的必要性

180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Cardiovascular Disease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2018 年 8月 C 第 6 卷第 24 期Aug. C 2018 V ol. 6 No. 24·医学广角·浅谈医科大学设置输血医学学科的必要性于天为,霍小娣,李玮馨(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内蒙古自治区肿瘤医院输血科,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20)【摘要】输血医学是医科大学中的重要学科,在传统教学中,属于临床检验的范畴,往往受到忽视。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医科大学开始设置输血医学学科,培养输血医学学科人才。

基于此,本文结合医科大学设置输血医学学科的目的进行分析,了解其必要性。

在输血医学学科的建设过程中,不断提升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和专业技术能力,从整体上提高输血治疗的服务水平。

【关键词】医科大学;输血医学学科;教学创新【中图分类号】R55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8.24.180.02输血是临床医疗工作的重要环节,将全血或血液成分输送给患者,用于补充血容量和增加机体抵抗力的作用。

输血是挽救患者生命健康的有效途径,但是输血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风险,对于血液及其成分的采集与应用有着十分严格的要求[1]。

目前,在临床医学研究中,输血是一门重要的学科,与生理学、免疫学、遗传学以及临床医学等有着紧密的联系,并在疾病的临床诊疗中得到应用,拓展新的治疗方向和思路。

在医科大学的教育教学当中,设置输血医学学科,研究内容涉及到疾病防治、干细胞移植和基因治疗等多个方面,医学生能够在学习血液知识的同时,不断巩固和提高其专业水平,培养素质更为优秀的医疗人才。

1医科大学设置输血医学学科的目的1.1 输血医学专业知识的巩固在医科大学的教育教学中,主要将生理学、免疫学、遗传学以及临床医学作为重点内容,而对于输血学的重视程度不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及复发。
10. 大量输血的影响

大量输血后(24小时内用库存血置换病人全部血容 量或数小时内输入血量超过4000ml)可出现:


低体温、
碱中毒、 暂时性低血钙、
高血钾、
凝血因子异常等变化。
第三节
自体输血
自体输血

回收式自体输血——收集到的体腔内的积血或手术过程中 的失血,经抗凝、过滤后再回输给病人(外伤性脾破裂、
3. 溶血反应

治疗措施包括:


1. 抗休克:输液+激素;
2. 保护肾功能:

可给予5%碳酸氢钠静脉滴注,使尿液碱化;
使用甘露醇等药物以加速游离血红蛋白排出; 严重时可考虑行血液透析治疗。

3. 血浆交换治疗:以彻底清除人体内的异型红细胞及有害 的抗原抗体复合物。
3. 溶血反应

延迟性溶血反应(delayed hemolytic transfusion reaction,DHTR)——输血后7-14天,发热、贫血、黄 疸、血红蛋白尿。 预防 1.加强输血、配血过程中的核查工作。
胸腹腔开放性损伤超过4小时或血液在体腔中存留过 久;
第四节
血液成分制品
蛋白 血浆,贮于 -18 ℃或-36 ℃ 4 ℃下溶解 冷沉淀
离心
血小板及除 Ⅷ因子以外 的凝血因子
血浆+ 70%血小板 新鲜全血 +CPD-A 离心6h
6. 输血相关的急性肺损伤

临床表现:急性呼吸困难、严重的双侧肺水肿及低氧血症, 可伴有发热和低血压。

这些症状常发生在输血后1-6小时,诊断需要排除心源性
呼吸困难。及时有效的处理后,48-96小时内症状将明显
改善;肺部X-ray多在4-7天消散。

预防措施:不采用多次妊娠供血者提供的血浆。
7. 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3. 受血者患自身免疫性贫血时,其血液中的自身抗体也 可使输入的异体红细胞遭到破坏而诱发溶血。

3. 溶血反应

诊断: 1. 抽取静脉血离心后观察血浆色泽,若为粉红色既证明有 溶血; 2. 尿潜血阳性及血红蛋白尿也有诊断意义。 治疗:

当怀疑有溶血反应时应立即停止输血,核对受血者与供血 者姓名和血型。

(3)与输血操作不当有关的如空气栓塞、肺微栓塞等;
晚期并发症:

主要指输血传播病毒性肝炎、艾滋病、疟疾、梅毒、丝虫病、黑热病、回
归热,以及输血致敏等;
1. 发热反应(发生率约2%-10%)

临床表现 发生在输血开始后15分钟到2小时内。临床表现为畏寒、 寒颤和高热,体温可达39-40℃,同时可伴有出汗、头痛、恶心、呕 吐及皮肤潮红,少数反应严重者还可出现抽搐、呼吸困难、血压下降, 甚至昏迷。 原因 1.免疫反应:常见于经产妇或多次接受输血者; 2.致热原:所使用的输血器具或血液制品被致热原(如蛋白质、死菌 或细菌的代谢产物)污染。

1. 发热反应

治疗 发热反应出现后,先分析可能发生的原因。对于症状 轻者可减慢输血速度,严重者应停止输血。注意对症处理, 寒颤者可肌注异丙嗪或哌替啶。 预防 应强调控制致热原,对于多次输血者应输注不含白细 胞和血小板的成分血。

2. 过敏反应(发生率在3%左右)

临床表现
多表现为皮肤局限性或全身性瘙痒或荨麻疹,
治疗 病人只表现为局限性皮肤瘙痒或荨麻疹时,可口 服抗组胺药物,同时严密观察病情发展;反应严重者应立 即停止输血,皮下注射肾上腺素(1:1000,0.5-1ml)和静脉滴 注糖皮质激素,合并呼吸困难者应作气管插管或切开,以防 止窒息。 预防 1.对有过敏史病人,在输血前半小时服用抗过敏药和静脉输 注糖皮质激素; 2.对IgA水平低下或检出IgA抗体的病人,应输注不含IgA的 血液或血制品, 3.有过敏史者不宜献血,献血员在采血前4小时应禁食。

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transfusion associated graft versus host disease,TA-GVHG) 此病是由于有 免疫活性的淋巴细胞输入有严重免疫缺陷的受血者体内, 输入的淋巴细胞成为移植物并增殖,对受血者的组织起反
应。
7. 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临床症状有发热、皮疹、腹泻、骨髓抑制及感染,发展恶 化可致死。


2.严格按照输血的规程操作。
4. 细菌污染反应

临床表现


若污染的细菌毒力小、数量少时,可仅有发热反应;
若细菌毒力强、数量多,输入后可立即出现内源性休 克和DIC。病人可有烦躁、寒战、高热、恶心、呕吐、 呼吸困难、发绀、腹痛和休克,也可以出现血红蛋白 尿、急性肾衰、肺水肿等表现。

原因 由于采血、贮存环节中无菌技术有漏洞而致污染。

除生理盐水外,不向血液内加入任何其他药品和溶液,以
免产生溶血或凝血。

输血时及输血后应严密观察病人,检查体温、脉搏、血压 及尿液颜色,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

输血后血袋应保留24小时,以便必要时化验。
第二节
输血的并发症及其防治
输血的并发症及防治
早期并发症:

(1)与血液质量有关的为发热反应、过敏反应、溶血反应、污染反应; (2)与大量快速输入库血有关的是心脏负荷过重、出血倾向、橘橼酸中 毒、高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氨中毒、体温过低;
异位妊娠破裂、血管手术时的失血回输)。

预存式自体输血——适用于择期手术病人估计术中出血量
大需要输血;

稀释式自体输血——一侧采血,一侧输液。
自体输血禁忌症

血液已受污染(胃肠道内容物、消化液、尿液)者; 血液可能沾染到肿瘤细胞; 肝、肾功能不全者; 严重贫血者; 原有出凝血障碍者; 有脓毒症或菌血症;
症病人,由于输注的速度过快、量过多而引起的急性心衰 和肺水肿。输血中或输血后突发心率加快、呼吸急促、发 绀或咳粉红色泡沫痰,有颈静脉怒张、静脉压升高,肺内 可闻及大量湿罗音。

治疗
预防
立即停止输血,吸氧,使用强心剂、利尿剂以除
对有心功能低下者要严格控制输血速度和输血量,
去过多的体液。

严重贫血者以输注浓缩红细胞为宜。

2.输血速度 通常采用重力点滴输入。成人一般控制在
5-10ml/min;老年人或心功能较差者要调节到较低的速
度1 ml/min;小儿10滴/分钟左右。但为了防止室温下引 起细菌繁殖,每次输血不应超过4小时。但急性大失血时,可
加压快速输血。
注意事项

输血前必须仔细核对病人和供血者姓名、血型和交叉配合 单,并检查血袋是否渗漏,血液颜色有无异常及保存时间。



3. 溶血反应

临床表现 典型的症状为病人在输注十几毫升血型不 合的血后,立即出现寒颤、高热、呼吸困难,腰背酸痛、 头痛、胸闷,休克,随之出现血红蛋白尿和溶血性黄疸, 严重者可出现肾功损害。
原因 1. 输注血型不合的血液;

2. 输入有缺陷的红细胞(血液储存、运输不当,血液中 加入高渗、低渗性溶液或对红细胞有损害的药物等);

失血量超过50%且大量输入库存血时,还应及时
补充某些特殊成分如白蛋白、血小板及凝血因子 等。
2. 贫血或低蛋白血症

多因慢性失血、红细胞破坏增加或白蛋白合成不足
导致。根据病人临床表现和检验结果输注浓缩红细
胞以纠正贫血;补充血浆或白蛋白治疗低蛋白血症。
3. 重症感染

全身性严重感染或脓毒症、恶性肿瘤化疗后致严重骨
严重者可出现支气管痉挛、血管神经性水肿、会厌水肿, 甚至过敏性休克、昏迷、死亡。

原因 1. 过敏体质病人对血中的蛋白类物质过敏,或过敏体质的
供血者随血将其体内的某种抗体转移给病人,以IgE为主。

2. 病人多次输注血浆制品时,体内产生多种抗血清免疫球 蛋白抗体,以IgA为主。
2. 过敏反应


根据2000年卫生部输血指南建议, Hb>100g/L 不需要输血; Hb<70g/L 可输入浓缩红细胞; Hb为70-100g/L 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决定是否输血。 对于可输可不输的患者尽量不输。
输血技术

1.输血途径 经周围静脉穿刺是常用的输血途径。在病
情危重、急性大出血经周围静脉穿刺困难时可行中心静脉 置管或静脉切开输血。

有形成分--细胞成分 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无形成分--非细胞成分 血浆-- 血液加入抗凝剂后,经过静止、 离心等方法所得到的液体部分
血液的理化特性

色泽 比重
动脉血鲜红,静脉血暗红 全血:1.050~1.060
血浆:1.025~1.030

渗透压
晶体渗透压;胶体渗透压


酸碱度
血容量
pH :7.35~7.45
5000ml左右
血液的生理功能

输送O2和CO2 ,在肺和机体组织间进行气体交换 输送养份到组织,从组织带走代谢产物 输送激素、维生素和各种药物等


维持渗透压、酸碱度以及电解质平衡
保持体温恒定
防御微生物或异物入侵
有效的凝血和纤维蛋白溶解机制等
血液细胞成分的生理功能


红细胞——向机体组织运送O2 ,带走CO2
输 血 Blood Transfusion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症医学科
概述
血液

Ⅻa

内源性 凝血系统
外源性 凝血系统
Ⅺ、Ⅸ、Ⅷ ⅩⅩa
Ⅴ、Ⅶ、Ca2+
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 凝血酶形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