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 上册第四单元第16课 三国鼎立课件(共20张PPT)精品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第16课 三国鼎立 课件(共24张PPT)

曹操在镇压黄巾起义中,不断发展自己的力量,曹 操占据河南一带,实力也不弱。曹操出生在官宦世家, 曹操的父亲曹嵩是宦官曹腾的养子,曹腾历侍四代皇帝, 有一定名望,汉桓帝时被封为费亭侯,曹嵩继承了曹腾 的侯爵,在汉灵帝时官至太尉。
思考:曹操的势力何以发展壮大?
材料一:曹操多谋善断,很有眼光。在人们都为汉朝的命运担忧时,曹操迎合人心, 于196年去洛阳,迎献帝到许,用皇帝的名义向其他军阀发号施令.
招揽人才,重用人才
第三次: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7年)《举贤勿拘品行令》: 昔 伊挚、傅说出于贱人,管仲,桓公贼也,皆用之以兴。萧何、曹参,县吏也,韩信、 陈平负污辱之名, 有见笑之耻,卒能成就王业声著千载。吴起贪将,杀妻自信,散金求官,母死不归,然在魏,秦人不敢东 向,在楚则三晋不敢南谋。今天下得无有 至德之人放在民间,及果勇不顾,临敌力战;若文俗之吏,高才 异质,或堪为将守;负辱之名,见笑之行,或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其备举所知,勿有所 遗。(《 三国志•魏志•武帝纪》注引《魏书》)
东汉末年到三国鼎立,这段时期是乱世,乱世造英雄,这一时期 产生了很多英雄豪杰,本节课我们将学习这一课的内容
一、官渡之战
1. 背景:
材料一:经“光武中兴”到105年,全国人口达5300万,可东汉末年,只剩下760万。
材料二:铠甲生虮(ji)虱,百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 断人肠。 ——曹操《蒿里行》
延津 乌巢
粮
袁绍自恃兵多粮足, 袁军人心动摇,不战而 继续南下,与曹军 乱, 7万人全军覆没。袁 在官渡僵持。 绍带 800骑兵逃回。 曹 操 官渡
曹军立刻东调,前往白马 解围,此地袁军几乎全军 覆没。
曹操得知袁军粮草在乌巢, 鉴于敌强我弱,曹操只 率五千轻骑,伪装成袁军, 能撤退至官渡一线设防。 直达乌巢,烧毁袁军粮草。
思考:曹操的势力何以发展壮大?
材料一:曹操多谋善断,很有眼光。在人们都为汉朝的命运担忧时,曹操迎合人心, 于196年去洛阳,迎献帝到许,用皇帝的名义向其他军阀发号施令.
招揽人才,重用人才
第三次: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7年)《举贤勿拘品行令》: 昔 伊挚、傅说出于贱人,管仲,桓公贼也,皆用之以兴。萧何、曹参,县吏也,韩信、 陈平负污辱之名, 有见笑之耻,卒能成就王业声著千载。吴起贪将,杀妻自信,散金求官,母死不归,然在魏,秦人不敢东 向,在楚则三晋不敢南谋。今天下得无有 至德之人放在民间,及果勇不顾,临敌力战;若文俗之吏,高才 异质,或堪为将守;负辱之名,见笑之行,或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其备举所知,勿有所 遗。(《 三国志•魏志•武帝纪》注引《魏书》)
东汉末年到三国鼎立,这段时期是乱世,乱世造英雄,这一时期 产生了很多英雄豪杰,本节课我们将学习这一课的内容
一、官渡之战
1. 背景:
材料一:经“光武中兴”到105年,全国人口达5300万,可东汉末年,只剩下760万。
材料二:铠甲生虮(ji)虱,百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 断人肠。 ——曹操《蒿里行》
延津 乌巢
粮
袁绍自恃兵多粮足, 袁军人心动摇,不战而 继续南下,与曹军 乱, 7万人全军覆没。袁 在官渡僵持。 绍带 800骑兵逃回。 曹 操 官渡
曹军立刻东调,前往白马 解围,此地袁军几乎全军 覆没。
曹操得知袁军粮草在乌巢, 鉴于敌强我弱,曹操只 率五千轻骑,伪装成袁军, 能撤退至官渡一线设防。 直达乌巢,烧毁袁军粮草。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6课《三国鼎立》课件(共36张PPT)

中国历史纪年表(部分)
(约前2070年——约前1600年) (约前1600年——前1046年)
(前1046年——前771年) (春秋时期) (公元前770~前476年)
(战国时期) (公元前475~前221年)
(前221年——前207年)
(前202年——9年) (25年——220年)
第16课 三国鼎立
袁绍骄傲轻敌,听不进正确意见。
赤壁之战中军事上居于优势 的曹操为何会失败?
1.组成联军,战略得当
孙、刘 2.采取火攻,战术得当
3.利用气候、地理条件
客观:官兵来自北方,不习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曹操
水战,水土不服。
主观:因实力强大而骄傲自满; 松懈、轻敌;战术失误。
动 脑 筋:
你从曹操在官渡之战和赤 壁之战一胜一败的不同结局中 吸取了什么经验教训呢?
多方面延揽人才,使
江东的统治日益巩固。
第16课 三国鼎立
官渡之战与赤壁之战对比表
名称
时间
交战 双方
结果 影响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200年 208年
为统一北 曹操—袁绍 曹操胜利 方奠定了
基础
曹操—孙刘
曹操失败
为三国鼎立 局面的形成
奠定了基础
第16课 三国鼎立
三、三国鼎立
1、三国建立的背景:
赤壁之战以后,曹操转而经营关中, 扫平关中的割据势力,完成了北方的统 一;刘备得到两湖大部分地区,又占取 四川、云贵地区:孙权把他的统治范围 延伸到福建、广东、胡南、湖北。这样, 三个军阀的势力相当,但任何一方又都 不具备统一全国的条件。
意义: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
刘备简介
刘备:祖先是西汉宗亲,
(约前2070年——约前1600年) (约前1600年——前1046年)
(前1046年——前771年) (春秋时期) (公元前770~前476年)
(战国时期) (公元前475~前221年)
(前221年——前207年)
(前202年——9年) (25年——220年)
第16课 三国鼎立
袁绍骄傲轻敌,听不进正确意见。
赤壁之战中军事上居于优势 的曹操为何会失败?
1.组成联军,战略得当
孙、刘 2.采取火攻,战术得当
3.利用气候、地理条件
客观:官兵来自北方,不习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曹操
水战,水土不服。
主观:因实力强大而骄傲自满; 松懈、轻敌;战术失误。
动 脑 筋:
你从曹操在官渡之战和赤 壁之战一胜一败的不同结局中 吸取了什么经验教训呢?
多方面延揽人才,使
江东的统治日益巩固。
第16课 三国鼎立
官渡之战与赤壁之战对比表
名称
时间
交战 双方
结果 影响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200年 208年
为统一北 曹操—袁绍 曹操胜利 方奠定了
基础
曹操—孙刘
曹操失败
为三国鼎立 局面的形成
奠定了基础
第16课 三国鼎立
三、三国鼎立
1、三国建立的背景:
赤壁之战以后,曹操转而经营关中, 扫平关中的割据势力,完成了北方的统 一;刘备得到两湖大部分地区,又占取 四川、云贵地区:孙权把他的统治范围 延伸到福建、广东、胡南、湖北。这样, 三个军阀的势力相当,但任何一方又都 不具备统一全国的条件。
意义: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
刘备简介
刘备:祖先是西汉宗亲,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6课 三国鼎立课件(共16张PPT)

启示:骄兵必败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三国鼎立的形成
1、魏、蜀、吴三国的建立 2、魏、蜀、吴三国经济的发展
220年,曹丕 自称皇帝, 国号魏,定
都洛阳。
魏
蜀 221年,刘备称 帝,国号汉, 史称蜀汉,定
都成都。
吴 222年,孙 权称王,国 号吴,定都 建业。
三国的治理与开发
曹魏重视农耕
翻车
屯田
魏国修建许多 水利工程,北 方的生产明显 恢复和发展起 来, “家家丰
重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难点: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时间 交战双方 战争特点
结果 作用
官渡之战
公元200年 袁绍和曹操 以少胜多 曹操胜利 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基础
思考:曹操为什么能打败袁绍
统一北方?
(1)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 ,重用人才 (2)经济上,实行屯田,重视农业 (3)战术得当 (4)袁绍不善用人,骄傲轻敌
三国鼎立
目标导航
1、掌握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的历史作用,以及曹操 统一北方的原因,赤壁之战失败的原因
2、通过对历史事实和文学艺术作品中描述的情节的 比较,提高对历史事实和文学作品的分辨能力。
3、理解三国鼎立是由分裂走向统一的重要过渡。曹 操、诸葛亮作为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 了解对我国历史进步所起的重要作用。
三
魏
国
鼎
立蜀
吴
221年 刘备 成都 222年 孙权 建业
足,仓库盈 溢” 。
蜀国的治理与开发
蜀国的丝织业兴旺,蜀锦行销三国。
孙吴开发江东
吴国船只
吴-青瓷羊
吴国造船业发达,促进了海上交通的发展。 吴国的船队曾到达夷洲,加强了内地与台湾 地区的联系。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三国鼎立的形成
1、魏、蜀、吴三国的建立 2、魏、蜀、吴三国经济的发展
220年,曹丕 自称皇帝, 国号魏,定
都洛阳。
魏
蜀 221年,刘备称 帝,国号汉, 史称蜀汉,定
都成都。
吴 222年,孙 权称王,国 号吴,定都 建业。
三国的治理与开发
曹魏重视农耕
翻车
屯田
魏国修建许多 水利工程,北 方的生产明显 恢复和发展起 来, “家家丰
重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难点: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时间 交战双方 战争特点
结果 作用
官渡之战
公元200年 袁绍和曹操 以少胜多 曹操胜利 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基础
思考:曹操为什么能打败袁绍
统一北方?
(1)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 ,重用人才 (2)经济上,实行屯田,重视农业 (3)战术得当 (4)袁绍不善用人,骄傲轻敌
三国鼎立
目标导航
1、掌握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的历史作用,以及曹操 统一北方的原因,赤壁之战失败的原因
2、通过对历史事实和文学艺术作品中描述的情节的 比较,提高对历史事实和文学作品的分辨能力。
3、理解三国鼎立是由分裂走向统一的重要过渡。曹 操、诸葛亮作为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 了解对我国历史进步所起的重要作用。
三
魏
国
鼎
立蜀
吴
221年 刘备 成都 222年 孙权 建业
足,仓库盈 溢” 。
蜀国的治理与开发
蜀国的丝织业兴旺,蜀锦行销三国。
孙吴开发江东
吴国船只
吴-青瓷羊
吴国造船业发达,促进了海上交通的发展。 吴国的船队曾到达夷洲,加强了内地与台湾 地区的联系。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 第16课 三国鼎立 课件(共23张PPT)

战争特点
结 影 果
响 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合作探究
曹操打败袁绍统一北方的原因?
①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 ②经济上:开荒屯田。 ③军事上:军事才能出众。 ④招贤纳士,重用人才
龟虽寿 ——曹操
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
曹操统一北方后天下形势
曹操
刘备
孙权
三顾茅庐
曹
二十多万人
赤壁
大战 刘
五万 人
孙、刘联军
孙
赤 壁 之 战
时 间 公元208年 曹操和孙刘联军 以少胜多 曹操失败 为三国鼎立局面形 成奠定了基础 交战双方
战争特点
结 果
影
响
合作探究
曹操赤壁之战战败的原因?
①长途行军,兵士疲惫。 ②曹军不习水战,水土不服。 ③船舰相连,骄傲轻敌。 ④孙刘联军采用正确的战略战术。
吴
孙权派卫温率 船队到达夷洲 ,这是大陆与 台湾联系的最 早记录。 吴国造船业发达,促进了海上交通的发展。
本 课 小 结
东 汉 末 年
袁绍
官渡之战 (200年)
军 阀 混 战
曹操(统一北方)
赤壁之战 (208年)
曹操
三 魏 国 鼎 蜀 吴 立
孙刘联军
真 金 不 怕 火 炼
1、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 础的战役是( C ) A、赤壁之战 B、城濮之战 C、官渡之战 D、巨鹿之战
三国鼎立
220年,曹丕 称帝,国号魏 ,定都洛阳。 魏 吴 221年,刘备称帝 ,国号汉,史称蜀 汉,定都成都。 蜀
222年,孙 权称王,国 号吴,定都 建业。
发展概况
曹魏重视农耕 魏 发展农业生产
屯田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 第16课 三国鼎立 课件(共20张PPT)

曹操 治世之能臣 乱世之奸雄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七年级上册
第 16 课
三 国 鼎 立
看图说史:地图反映东汉末年局势如何?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曹操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
一、曹操与官渡之战
匈 奴
袁绍曹操刘璋 Fra bibliotek表袁术
一、曹操与官渡之战
曹操(河南) VS 袁绍(河北)
3-4万人 10万人
不是英雄,不读三国; 若是英雄,怎么能不懂寂寞。独自走下长 坂坡,月光太温柔,曹操不罗嗦,一心要 拿荆州。 用阴谋、阳谋,明说、暗夺,淡薄。
东汉末年分三国,
烽火连天不休。 儿女情长被乱世左右, 谁来煮酒。 尔虞我诈是三国,
说不清对与错。
纷纷扰扰千百年以后, 一切又从头。
曹操
字孟德,我国古代 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 诗人。
学生阅读课文,结合材料,完成表格
材料一:晋书·食货志》载:“郡国例置田官,数年之中,所在积粟,仓 廪皆满。”而到曹魏后期“自寿春到京师,农官兵田,鸡犬之声,阡陌相 属。每东南有事,大军出征,泛舟而下,达于江淮,资食有储。”昔日荒 凉残破的局面已为繁荣富庶的景象所取代。 材料二:百室离房,机杼相和,贝锦斐成,濯色江波,黄润比筒,籯金所 过”。库存锦、绮、彩、绢尚“各二十万匹” “蜀锦之盛,当在蜀汉之 世”;“蜀中工业之盛,较之中原各地,实有过之而无不及也”。 材料三:“孙吴时期,孙休曾在建安郡侯官设典船校尉,又称曲郍都尉、 曲那都尉,负责率领刑徒造船。 其战船有的上下五层,有的还能容纳士 兵三千人。
怎样评价曹操?
说起曹操,“很容易就联想 起戏台上那一位花面的奸 臣,但这不是观察曹操的 真正方法.其实曹操是一 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 一个英雄。” 依你之见 呢?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 第16课 三国鼎立【】(共24张PPT)教育课件

弄
五
分
钟
就
弄
完
所
以
最
后
通
常
变
成
我
自
己
弄
。
但
这
样
做
有
一
个
不
好
的
后
果
就
是
当
你
真
–
■
电
:
“
色
情
男
女
是
你
和
尔
东
口
罗
其
实
不
是
•
■电 你是 否有 这样 经历 ,当 你 在做 某一 项工 作和 学习 的 时候 ,脑 子里 经常 会蹦 出各 种 不同 的需 求。 比如 你想 安 心 下来 看2 小时 的书 ,大 脑会 蹦出 口渴 想 喝水 ,然 后喝 水的 时候 自 然的 打开 电视 。。 。。 。。 , 一个 小时 过去 了, 可 能书 还没 看2 页。 很多 时候 甚至 你自 己 都没 有意 思到 ,你 的大 脑 不停 地超 控你 的注 意力 ,你 就 这么 轻易 的被 你的 大 脑所 左右 。你 已经 不知 不觉 地 变成 了大 脑的 奴隶 。尽 管 你在 用它 思考 ,但 是你 要明 白你 不应 该隶 属于 你的 大脑 , 而应该 是你 拥有 你的 大脑 ,并 且应 该是 你可 以控 制你 的大 脑才 对。 一切 从你 意识 到你 可以 控制 你的 大脑 的时 候, 会改变 你的 很多 东西 。比 如控 制你 的情 绪, 无论 身处 何种 境地 ,都 要明 白
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 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 援而不可图也。
——《隆中对》
三顾茅庐
诸葛亮在对策中,相当周详地描绘出了一个魏、 蜀、吴鼎足三分之势的蓝图。刘备后来就是基本上按 照这个政治方案建立了蜀汉政权,形成了天下三分的 政治局面。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第16课 三国鼎立 (共29张PPT)

经济: 屯田制,促进经济发展
二、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的背景、时间、交战双方、战争特 点、结果和影响: 背景: (1)曹操挥师南下,准备进而消灭南方的割 据势力,统一全国。 (2)刘备派诸葛亮联络孙权共谋抗曹之计。
(3)孙权、刘备联合迎战曹军。
天下形势示意图
看图说史
三顾茅庐
赤 壁 之 战
时间 交战双方 战争特点 结果 影响 公元208年
二、快速抢答(第二关)
1、东汉末年“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是谁? 2、说出东汉末年的两次以少胜多的战役。
曹操
官渡之战、赤壁之战 错,三国鼎立形成于222年,曹操已经死 4、221年蜀国的建立者是诸葛亮,对吗? 了 错,蜀国是刘备建立的
5、三国时期的夷洲是指今天的什么地方? 3、曹操生活在三国时期,这句话有没有错误? 为什么?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第16课 三国鼎立
滚滚长江东逝水 三国英雄显威名
你知道哪些有关三国的故事?
•万事具备,只欠东风 •三顾茅庐 •桃园三结义 •欲擒故纵 •过五关斩六将 •大意失荆州 •单刀赴会 •三英战吕布 •挥泪斩马谡 •巧摆八卦阵 •煮酒论英雄 •割须弃袍 •锦囊妙计 •舌战群儒 •……
曹操是不是三国 时期的人物?
三国鼎立
三、三国鼎立 1、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原因和过程: 原因: (1)赤壁之战以后,曹操转而经营关中,扫平 关中的割据势力,完成了北方的统一;(北方) (2)刘备占领了湖北、湖南的大部分以后,又 向西南发展,占取四川、云贵地区。(西南) (3)孙权把他的统治范围延伸到福建、广东, 一边又抢夺了刘备在湖北、湖南的势力范围。 (东南)
A
)
A、赤壁之战
C、官渡之战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16课 三国鼎立 (共18张PPT)

时间 交战双方 结果 影响
200年
曹操、袁绍
曹操以少胜多 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基础
参战方兵力 袁绍——约10万人
官 渡 之 战
袁 绍
公元200 年Hale Waihona Puke 夜袭乌巢, 烧毁袁军粮 草
曹操——2万人
曹操赤脚迎许攸
官渡 之战
乌 巢
曹
官渡之战
操
官渡之战曹操 以少胜多打败 了袁绍,之后 彻底消灭了袁 绍的残余势力, 统一了北方, 结束了北方长 期以来的割据 战乱局面。
1.组成联军,战略得当
孙、刘
2.采取火攻,战术得当 3.利用气候、地理条件
学 史 使 人 明 智
你从曹操在官渡之战和赤壁之 战一胜一败的不同结局中吸取了什 么经验教训呢? 1、应保持谦虚谨慎的作风,骄 傲自满必然失败; 2、团结可以战胜强大的敌人。
阅读教材P76页,完成下列表格 政权名称 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
三国鼎立
袁绍出身于世家大族,在 军阀混战中,利用自己的地位 和势力,成为当时最大的军阀。 占有今河北、山西和山东东部, 兵多粮足,有10万兵力,他轻 在镇压黄 视曹操,很傲慢,不虚心采纳 巾起义的过程 部下的建议;统治黑暗,军心 涣散。 中,形成形成
群雄并起的局 面,在这些割 据势力的连年 征战中,袁绍、 曹操两大集团 逐步壮大起来。
曹操 袁绍
曹操
207年,曹操基本统一了北方,当他得胜还朝途经渤海边时, 留下了豪情满怀的诗句——
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 ——《龟虽寿 》
当时已经53岁的曹操,他的“壮心” 到底是什么呢?他将遇到的对手会是何 许人也?
官渡之战
依附于荆州割据势力的刘备
200年
曹操、袁绍
曹操以少胜多 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基础
参战方兵力 袁绍——约10万人
官 渡 之 战
袁 绍
公元200 年Hale Waihona Puke 夜袭乌巢, 烧毁袁军粮 草
曹操——2万人
曹操赤脚迎许攸
官渡 之战
乌 巢
曹
官渡之战
操
官渡之战曹操 以少胜多打败 了袁绍,之后 彻底消灭了袁 绍的残余势力, 统一了北方, 结束了北方长 期以来的割据 战乱局面。
1.组成联军,战略得当
孙、刘
2.采取火攻,战术得当 3.利用气候、地理条件
学 史 使 人 明 智
你从曹操在官渡之战和赤壁之 战一胜一败的不同结局中吸取了什 么经验教训呢? 1、应保持谦虚谨慎的作风,骄 傲自满必然失败; 2、团结可以战胜强大的敌人。
阅读教材P76页,完成下列表格 政权名称 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
三国鼎立
袁绍出身于世家大族,在 军阀混战中,利用自己的地位 和势力,成为当时最大的军阀。 占有今河北、山西和山东东部, 兵多粮足,有10万兵力,他轻 在镇压黄 视曹操,很傲慢,不虚心采纳 巾起义的过程 部下的建议;统治黑暗,军心 涣散。 中,形成形成
群雄并起的局 面,在这些割 据势力的连年 征战中,袁绍、 曹操两大集团 逐步壮大起来。
曹操 袁绍
曹操
207年,曹操基本统一了北方,当他得胜还朝途经渤海边时, 留下了豪情满怀的诗句——
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 ——《龟虽寿 》
当时已经53岁的曹操,他的“壮心” 到底是什么呢?他将遇到的对手会是何 许人也?
官渡之战
依附于荆州割据势力的刘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荆州
曹军
孙刘联军
在官渡大战中以少胜多的曹操,为什么在赤壁之战以多败少?
曹军来自北方,士兵疲惫,水土不服,且部习水战。 曹操骄傲不满。 孙刘联军战术正确。
当时统一的条件尚未成熟。(根本原因)
三、三国鼎立
220年,曹丕自称皇帝,
国号魏,定都洛阳。
魏
蜀
221年,刘备称帝,国号
汉,史称蜀汉,定都成 都。
造船业发达,发展海外贸易。曾派卫温及船队 到达夷洲,加强了台湾与内地的联系。
你眼中的曹操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请用相关史事加以说明)
*曹操戎马一生,统一北方,对北方经济的恢复和 发展具有积极作用,符合人民的愿望,这是推动历 史进步的一面。 *当然,曹操的性格也有另一面,即凶残、奸诈, 但我们认为他统一北方之大业是最主要的,所以我 们评价曹操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
一、官渡之战
1、背景: 军阀割据,长期混战 2、战役
战役
官渡之战
时间 地点 作战双方 特点
公元200年 官渡
曹操VS袁绍 以少胜多
结果
曹操胜利
影响 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
邺
袁绍
延津
黎阳 白马津 白马
官渡
乌巢
曹操
官渡之战中,曹操为什么能以少胜多?
曹操 胜 袁绍 败
①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取得 政治优势。
随堂训练
D 3、在下列人物中最先称帝的是( )
A、刘备 B、孙权 C、曹操 D、曹丕
随堂训练
4、230年,孙权派卫温将军率万人船队到达夷州即今天
B 的( )
A、海南岛 B、台湾 C、澎湖列岛 D、辽东半岛
•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特长。一个人做某些事会比其他事做的更好。但许多人从未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事情,其根本原因往往是他们没有进行足够的思考。如果你对一切都 随遇而安,那总是会有一天你会后悔莫及的。心,只有一颗,不要装的太多。人,只有一生,不要追逐的太累。心灵的愉悦,来自精神的富有;简单的快乐,来自心态 的知足。家,很平淡,只要每天都能看见亲人的笑脸,就是幸福的展现。爱,很简单,只要每天都会彼此挂念,就是踏实的温暖。幸福并不缥缈,在于心的感受。爱并 不遥远,在于两心知的默契。人与人之间,尊重是相互的,心与心相交,尊重是必须的,尊重,是一个人教养,体现在做人做事,尊重,是一个人的人品尊重,让人与 人走近。人无所舍,必无所成。心无所依,必无所获。自己的路只有自己去走,自己的心还须自己去度。能抓住希望的只有自己,能放弃自己的也只有自己。能怨恨嫉 妒的是自己,能智慧温暖的还是自己。心中有岸,才会有渡口,心有所持,才能行之安然。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想法、做法、活法。理念不同,做法不同,活法就不同, 我们没必要去干涉别人,影响别人,甚至攻击别人。他好,不会嫉妒,不会报复;他不好,不去打击,不去鄙视。人人都有自尊,人人都有苦衷,生活中没有谁,不希 望自己活得更好,走得更顺。学会理解、尊重与帮助。每一个优秀的人,都有一段苦逼的时光。或许是因为一份学业,一份工作,一段爱情,离开了爸爸妈妈,去了一 座别的城市。当你倦了厌了时,想想你的父母正在为你打拼,这就是你必须坚强的理由。不管发生什么,记住不是只有你一个人在努力不要轻易放弃。一个人在外面, 很不容易,没啥,拼的就是坚强!每一个闪光的人,都在不为人知的地方默默努力。穿越孤独,战胜恐惧,完善自己。可以流泪,可以休憩,可以抱怨,但绝不放弃。 酸甜苦辣,阴晴圆缺,都会途经,也都将过去。内心的宁静,是最有力量的修行。佛说,人的痛苦,源于追求了错误的东西。常常,我们苦苦的追逐,又执着的放不下。 殊不知,有些不甘放下的,往往不是值得争取的,有些苦苦追逐的,往往不是生命需要的。我们要做的是让心静下来,心静下来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的是什么,让心静 下来,静观自在。人,要么像辣椒一样有脾气。要么像白菜一样有层次。要么像莲藕一样有心眼。可我做不到!我就像一根甘蔗,直,不会拐弯抹角,一就是一,二就 是二。虽然这样的性格吃不开,容易得罪人,但我还是喜欢这样的自己,不虚伪,不算计别人,喜欢做真实的自己,我相信傻人有傻福。人的善良一定要有底线,大度 要讲原则,道德讲底线。你不发脾气,别人就以为你没脾气,你不争取,别人就会占尽你的便宜。宁愿你有点心机,也不要活得太单纯。不要别人跟你说几句好听的, 你就不管不顾地对人家好,到头来辜负了自己的一片好意。生活是自己的,你的每一天,每一份快乐,都得靠自己去感受,去捕捉。改变别人是事倍功半,改变自己是 事半功倍。相信自己,美好的生活从改变自己开始!自信,是走向成功的伴侣,是战胜困难的利剑,是达向理想彼岸的舟楫。有了它,就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有了它, 就走上了义无反顾的追求路。诚信是人最美丽的外套,是心灵最圣洁的鲜花。人有见识,就不轻易发怒。宽恕人的过失,便是自己的荣耀。青春赚的钱,难赚回青春; 生命赚的钱,难买回生命;幸福换来的钱,难换回幸福;爱情索取的钱,难索回爱情;时间挣来的钱,难挣回时间。即使用一生得到全世界的钱,全世界的钱也买不回 你的一生,请记住金钱不是万能的。该休息的时候要休息,该放松的时候要放松,快乐生活才是最给力的。人这一辈子,不可能事事如人意,遇到困难和烦心的事情; 要学会自己化解,要时时拥有快乐的心境和乐观的心态。前行路上,遇见烦恼的时候,不妨学说三句话,第一句话:“算了吧”;第二句话:“不要紧”;第三句话: “一切都会过去的”。没有过不去的事情,只有过不去的心情;心若晴朗,人生便没有雨天。别人拥有的,不必羡慕;只要努力,时间都会给你。总想赢者必输,不怕 输者必赢。令狐冲说:“有些事情本身我们无法控制,只好控制自己。”考前两个月就是冲刺。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更快、更高、更强。领先就是金牌成功的母亲是失 败,成功的父亲是汗水面对目标,信心百倍,人生能有几次搏?面对成绩,心胸豁达,条条大陆通罗马。如果敌人让你生气,那说明你还没有胜他的把握,如果朋友让 你生气,那说明你仍然在意他的友情高考试卷是一把刻度不均匀的尺子:对于你自己来说,难题的分值不一定高。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就只能是背影 。没有 平日的失败,就没有最终的成功。重要的是分析失败原因并吸取教训。能冲刷一切的除了眼泪,就是时间,以时间来推移感情,时间越长,冲突越淡,仿佛不断稀释的 茶。不怕考不上,就怕不敢考。积一时之跬步,臻千里之遥程在冷峻的雪山上很多朝圣者倒在半路上 。学习与坐禅相似,须有一颗恒心。时间太瘦,指缝太宽调节好 兴奋期,学习一浪高一浪名列前茅是银,日新月异是金怨言是上天得至人类最大的供物,也是人类祷告中最真诚的部分不必每分钟都学习,但求学习中每分钟都有收获 人非要经历一番不同平时的劫难才能脱胎换骨,成为真正能解决问题的人。务须咬牙厉志,蓄其气而长其志,切不可恭然自馁也��
吴
222年,孙权称王,
国号吴,定都建业。
三、三国鼎立
国名 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
魏
220年 曹丕
洛阳
蜀
221年 刘备
成都
吴
229年
孙权
建业
三国鼎立形成的时间: 229年
三国鼎立形成的标志: 229年,孙权称帝,吴国建立
三国经济发展与开发
魏国
重视农业生产,大力兴修水利(翻车)
蜀国 吴国
在诸葛亮的治理下,发展经济经济,发展民族 关系,加速西南地区的开发。蜀锦名扬天下
图示小结
东
曹操(官渡之战 统一北方) 魏
汉
末
赤壁之战
年
军 阀
刘备 ( 208年)
联合抗曹
蜀
西 晋
混
战
孙权
吴
随堂训练
C 1、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的战役是( )
A、赤壁之战 B、城濮之战 C、官渡之战 D、巨鹿之战
随堂训练
A 2.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战役是( )
A、赤壁之战 B、三顾茅庐 C、官渡之战 D、巨鹿之战
②经济上:实行屯田制,发展经济。 ③军事上:发展军事实力。 ④重用人才。
用人多疑,骄傲轻敌,听不进正确 意见,治军不严。
二、赤壁之战
战役 时间 作战双方 力量对比
赤壁之战
公元208年
曹军
孙刘联军
兵力20余万
兵力约5万
特点
以少胜多
战术 不习水战,连接船舰 水火齐攻
结果
曹军大溃,北撤
影响
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导入新课
2、知识抢答: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谁? 罗贯中 桃园三结义的兄弟是谁? 刘备、关羽、张飞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第16课 三国鼎立
曹操诗中描绘的是一个 怎样的景象?
东汉末年经济凋敝、人 口减少和百姓生活困苦 的社会现实。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 原因在于东汉末年州牧郡守拥兵割据、战乱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