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默生
高考语文 人物篇:爱默生作文素材

语文:高考作文素材:人物篇——爱默生爱默生拉尔夫·瓦尔多·爱默生(RalphWaldoEmerson,1803~1882),美国散文作家、思想家、诗人和演说家。
他被认为是美国19世纪最伟大的人物之一,他的人本主义思想和自立主张对美国人民和美国历史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
林肯曾高度赞扬他的思想,称他是“美国精神的先知”、“美国的孔子”。
文学批评家劳伦斯·布尔在《爱默生传》说,爱默生与他的学说,是美国最重要的世俗宗教。
爱默生1803年5月出生于马萨诸塞州波士顿附近的康考德村,1882年4月27日在波士顿因肺病逝世。
他出身牧师家庭,自幼丧父,由母亲和姑母抚养他成人。
曾就读于哈佛大学,在校期间,他阅读了大量英国浪漫主义作家的作品,丰富了思想,开阔了视野。
毕业后,曾执教两年,之后进入哈佛神学院,担任基督教惟一的神教派牧师,并开始布道。
1837年8月31日,爱默生在美国大学生联谊会上发表了《论美国学者》的著名演讲,这一演讲轰动一时,对美国民族文化的兴起产生了巨大影响,被誉为是美国“思想上的独立宣言”。
爱默生的著作大多是散文,主要作品包括《随笔》(1841)、《随笔:第二辑》(1844)、《代表人物》(1850)和《英国人的性格》(1856)等作品。
爱默生的散文写作非常有特色,文章注重思想内容而没有华丽的词藻,行文犹如格言,哲理深入浅出,说服力强,且有典型的“爱默生风格”。
有人这样评价他的文字——“爱默生似乎只写警句”。
这种风格和爱默生阅读广泛有关,也和他每年都写下的厚厚的笔记有关。
爱默生的传记作者小罗伯特·D·理查森说,爱默生不是一个系统的读者,但他是浏览和做综合笔记的天才,他是矿工们所说的高速鉴别机,通过对书籍资料广泛的挖掘,筛选最精华的部分。
Ww散文写作让爱默生进入了以蒙田为代表的经典随笔作家的行列,但按照爱默生最初的想法,也许他更钟爱的是自己诗人的这一角色。
爱默生自然哲学家

爱默生自然哲学家爱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是19世纪美国的一位哲学家、文学家和演说家。
他以自然哲学的观点和思想在当时的美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爱默生作为一位自然哲学家的思想和对社会的影响。
爱默生的自然观爱默生的自然观可以追溯到康德、尼采等欧洲哲学家的思想,但他将这些思想与美国大陆的大自然结合起来,形成了独特的观点。
他认为自然是神圣的,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
他主张通过近距离观察和体验大自然来获得真理和智慧。
他相信人们应该与自然保持联系,以获得心灵的平静和开放。
爱默生的自然观对于当时的美国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
19世纪美国正经历工业革命和城市化的浪潮,许多人感到与自然的联系被断裂。
爱默生的观点鼓励人们重新回归自然,并对传统的文化和社会制度提出了挑战。
爱默生的个人发展在描述爱默生自然哲学家的思想前,了解其个人经历对我们理解他的观点和影响也十分重要。
爱默生出生于1803年,毕业于哈佛大学,之后担任过神职人员,在此期间他参与了各种学术和文化活动,结识了许多知识分子。
他于1832年辞去圣职,在接下来的几年中进行了一次欧洲之行,这对他的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欧洲之行期间,爱默生与许多知名的哲学家和作家进行了交流和学术争鸣,这加深了他对于自然哲学的兴趣和研究。
他回到美国后开始了一系列的演讲和写作活动,这些活动使他逐渐成为了美国哲学和文学界的重要人物。
爱默生的自然哲学观点爱默生的自然哲学观点主要体现在他的作品《自然》中。
他认为自然是一部宏伟的大书,其中包含着无尽的智慧和真理。
他主张人们应该亲自体验自然,并从中汲取人生的启示。
他相信人与自然之间存在一种神秘的联系,只有通过亲身体验才能理解这种联系的奥秘。
爱默生的自然观点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反对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滥用和破坏。
他认为人们应该以敬畏的心态对待自然,并保护大自然的美丽和完整性。
他的这种观点对于当时的美国来说,尤其是面临着环境破坏和资源浪费的问题的社会起到了积极的影响。
拉尔夫 沃尔多 爱默生

美国思想家文学家诗人
01 早年经历
03 人物评价
目录
02 文学生涯
基本信息
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1803年5月25日-1882年4月27日),生于美国波士顿。 美国思想家、文学家、诗人。爱默生是确立美国文化精神的代表人物,是新英格兰超验主义最杰出的代言人。美 国总统林肯称他为“美国的孔子”、“美国文明之父”。代表作品《论自然》,《美国学者》。其中《论自然》 被认为是新英格兰超验主义的圣经,而《美国学者》被誉为“美国思想文化领域的独立宣言”。他的哲学思想吸 收了欧洲唯心主义先验论,发展成为超验主义。
他的第一任妻子是埃伦·塔克,她在20岁时因罹患肺结核,于1831年2月8日过世。
1832年,一次与教会干事关于圣餐服务的管理权争执及关于公众祈祷的疑虑让他辞职了。1832年以后,爱 默生到欧洲各国游历,结识了浪漫主义先驱华兹华斯和柯尔律治,接受了他们的先验论思想,对他思想体系的形 成具有很大影响。
签名在1832年至33年间,爱默生到欧洲旅游,这段经历记载在《英国人的性格》(English Traits) (1856年)中。在旅途中,他遇到了威廉·华兹华斯、柯尔律治、约翰·斯图尔特·密尔和托马斯·卡莱尔。
文学生涯
论文集
人物影响
论文集
1840年爱默生任超验主义刊物《日晷》的主编,进一步宣扬超验主义思想。后来他把自己的演讲汇编成书, 这就是著名的《论文集》。《论文集》第一集于1841年发表,包括《论自助》("Self-Reliance")、《论超灵》 ("Over-soul")、《论补偿》、《论爱》、《论友谊》等12篇论文。三年后,《论文集》第二集也出版了。这 部著作为爱默生赢得了巨大的声誉,他的思想被称为超验主义的核心,他本人则被冠以“美国的文艺复兴领袖” 之美誉。
散文家:爱默生(美国)人物简介

爱默生对欧洲文学的影响
01
爱默生对英国文学的影响
• 对英国浪漫主义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 对英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02
爱默生对法国文学的影响
• 对法国浪漫主义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 对法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03
爱默生对德国文学的影响
• 对德国浪漫主义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 对德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 国际文学界的奖项
• 以爱默生的名字命名
• 表彰杰出的世界作家和哲学家
⌛️
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
Docs
05
爱默生的生平与作品年表
爱默生的生平大事记
1821年进
入哈佛大
学
1829年成
为牧师
1840年代
辞去牧师
职务
1882年去
世
• 美国马萨诸塞州康
• 学习神学、古典文
• 在波士顿的圣保罗
• 专注于写作和演讲
• 美国马萨诸塞州康
科德市
学和哲学
教堂任职
• 成为美国文学和哲
科德市
• 出生于一个牧师家
• 对欧洲浪漫主义文
• 对美国文学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02
爱默生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
• 被认为是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 对世界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03
爱默生的作品和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 对美国文学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 对世界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03
爱默生的思想与哲学观念
爱默生的超验主义思想
超验主义的基本概念
• 对美国散文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爱默生文学的智者

爱默生文学的智者爱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是19世纪美国最著名的思想家和作家之一,他被誉为“爱国者之父”和“美国文学智者”。
他的作品集中展现了他对自然、社会和人类精神的独到见解。
本文将从他文学作品中挑选几个典型的例子,探讨爱默生是如何通过他的智慧和洞察力来影响人们的思考和行为。
首先,爱默生通过对自然的观察和思考,表达了他独特的见解和智慧。
在他的著名散文《自然》中,他强调人与自然的密切联系。
他认为,自然是我们最深层次的灵感和启示的源泉。
他通过描绘自然的壮丽景色和景观,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敬仰之情。
他写道:“太阳升起,星星闪烁,山间流泉悠然流淌,这一切展现了上帝的伟大和智慧。
”爱默生的这种智慧和对自然的热爱,激励着读者去探索和欣赏自然之美。
其次,爱默生的作品中充满了对人类内心世界的深刻洞察。
在他的散文集《自我追求》中,他强调了个人的独立思考和自由意志的重要性。
他认为每个人都有能力发展自己的独特才能和潜力,并坚持自己的价值观和信仰。
他写道:“不要追随他人的意见,而要找到自己内心的声音,并紧随其后。
”爱默生对人类本质的理解和关怀,让读者深刻思考自己的生活和人生意义。
此外,爱默生的作品中还融入了对社会问题的深思熟虑和见解。
在他的论文《独立演讲》中,他呼吁人们摆脱传统和约束,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独特之处。
他认为,个体的进步和自由是社会进步的基石。
他写道:“每个人都应该有机会追求自己的梦想,为自己的价值和事业奋斗。
”爱默生对社会自由和个人权利的抱负,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思考和行动的指导。
综上所述,爱默生文学作品中的智慧洞察力,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思考和行为。
他通过对自然的赞美、对人类内心世界的探索以及对社会问题的关怀,塑造了他作为一个智者的形象。
他的作品提醒我们,关注自然,追求个人的独立和自由,以及为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的重要性。
作为读者,我们可以从爱默生的智慧中获得灵感,并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不断成长和进步。
爱默生美国文豪励志提倡个人主义思想

爱默生美国文豪励志提倡个人主义思想在19世纪美国文学史上,有着许多杰出的作家。
其中,爱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无疑是一位极其重要的文豪。
他以其深入而独特的思想观点和对个人主义的坚定提倡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对爱默生的美国文豪地位及其励志个人主义思想进行探讨。
第一部分:爱默生美国文豪地位的确立爱默生生于1803年,在他的一生中,他扮演着多重角色——一位作家、演说家、教育家以及社会活动家。
他的著作涵盖了广泛的主题,如自然、人性、独立思考等。
这些著作不仅影响了当时的美国社会,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爱默生最著名的著作包括《自然》(Nature)、《人的理性及选举》(The American Scholar)和《个人主义》(Self-Reliance)等。
这些作品中的思想独到而深刻,使他成为19世纪美国文学的重要代表人物。
第二部分:爱默生的励志个人主义思想1. 自我实现与独立思考爱默生主张个体要追求真实的自我实现,并鼓励人们独立思考。
他认为每个人都有独特的才能和个性,应该追求自己内心的激情和天赋。
他在《自然》中写道:“谁想成为一个人类?谁就要拒绝一味跟随,而是要勇敢地表达自己的独立思想。
”2. 强调个体责任与勇气爱默生坚信,个人应该拥有自己的责任感,并为自己的信念而勇敢地奋斗。
他在《个人主义》中写道:“一个坚定的人从不依赖他人的力量,他所依赖的只是自己的思想和行动。
”他认为,只有勇往直前,个人才能实现真正的成功与成就。
第三部分:爱默生的影响和美国文化的发展1. 鼓舞人心的励志力量在爱默生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一股强大的励志力量。
他的思想观点激励着人们追求自己的梦想、实现个人价值,并在困难面前坚持自己的信仰。
他的作品对美国文化在19世纪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 个人主义的崛起与社会影响爱默生的个人主义思想对美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强调每个人都应该独立思考、追求自我实现,这为美国的个人自由主义和民主理念提供了哲学基础。
Ralph Waldo Emerson

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
人物简介
主要作品 主要影响
名言警句
人物简介
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 (Ralph Waldo Emerson, 1803年—1882年),生于 波士顿。美国思想家、文 学家,诗人。爱默生是确 立美国文化精神的代表人 物,美国前总统林肯称他 为“美国的孔子”、“美 国文明之父”。
爱默生出身牧师家庭,自幼 丧父,由母亲和姑母抚养他成 人。曾就读于哈佛大学,在校 期间,他阅读了大量英国浪漫 主义作家的作品,丰富了思想, 开阔了视野。毕业后曾执教两 年,之后进入哈佛神学院,担 任基督教唯一的神教派牧师, 并开始布道。
主要作品
1835年,爱默生和其他志趣相投的知识分子创立 了“超验俱乐部”,直到1840年,爱默生用化名出版 了他的第一本小品文《论自然》(Nature)。
简陋的拱桥边下河水流淌, 旗帜迎着四月的微风飘扬, 从戎征战的农夫, 在此打响了声震全球的一枪。 敌人早已死去, 征服者正在安息; 时光把桥梁的残骸扫入了 那缓缓流向大海的暗淡江河小溪。 我们今天奉献上一座石碑, 在碧绿的岸上,在深沉平缓的河边; 愿人们的缅怀重现他们的伟绩, 直至我们的子孙,永远。 激励英雄拼死搏击、 换来儿辈自由的神灵啊, 嘱咐时光和自然慷慨保存下来 我们为英雄、为你竖起的这座丰碑。
Unless you try to do something beyond what you have already mastered, you will never grow. 如果你不尝试自己能力之外的事情,你永远不会成长。
1837年爱默生以《美国学者》为题发表了一篇著 名的演讲辞,宣告美国文学已脱离英国文学而独立, 告诫美国学者不要让学究习气蔓延,不要盲目地追随 传统,不要进行纯粹的摹仿。另外这篇讲辞还抨击了 美国社会的拜金主义,强调人的价值。被誉为美国思 想文化领域的“独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宣言”。
爱默生资料

爱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1803-1882)是美国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演说家、励志先驱,被称为―美国精神先知‖、―美国的孔子‖(林肯语),―确立美国文化精神的代表人物,就像雨果对于法国或是托尔斯泰对于俄国,爱默生确立了美国模式‖(约翰逊)。
旅居美国大半生的才女张爱玲一生只翻译了一册美国人的书,那就是―爱默生选集‖,她曾说过:―爱默生的作品即使在今日看来,也仍旧没有失去时效。
‖历史上,众多励志大师如戴尔·卡耐基、拿破仑·希尔、奥格·曼狄诺等曾经受到了爱默生―第一个论点依靠自我,尊重自我‖思想的影响和启发。
―依靠自我,尊重自我,独立自助,祟尚个性‖,这是美国精神的的突出特征,也是美国企业文化的精髓,美国社会的迅猛发展与美国个人才智的充分展现,正与这种精神息息相关。
Historically, many inspirational artists such as Dale Carnegie • Napoleon • Hill, Ogg • Man Dinuo so Emerson has been "to rely on self, respect f or self," thinking of the impact and inspiration. "Relying on self, respect for self and independent self-help, pursues individuality", which is the spirit of the prominent features of the United States, is the essence of American culture, American society an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dividual―美洲大陆的懒散智力,将要睁开它惺松的眼睑……我们依赖旁人的日子,我们师从它国的长期学徒时代即将结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merson’ major works【爱默生主要作品】
• Emerson gradually moved away from the religious and social beliefs of his contemporaries, formulating and expressing the philosophy of Transcendentalism in his 1836 essay, Nature. Following this ground-breaking work, he gave a speech entitled "The American Scholar" in 1837, which Oliver Wendell Holmes, Sr.(老奥利弗· 温德尔· 霍姆斯) considered to be America's ―Intellectual 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 (被誉为美国思想文化 领域的“独立宣言”)
Emerson’ influence 【爱默生的影响】
His essays remain among the linchpins of American thinking, and his work has greatly influenced the thinkers, writers and poets that have followed him. When asked to sum up his work, he said his central doctrine was "the infinitude of the private man." Emerson is also well known as a mentor and friend of fellow Transcendentalist Henry David Thoreau.
Life and education
• Emerson was born in Boston on May 25, 1803. • The young Ralph Waldo Emerson's father died from stomach cancer on May 12, 1811, less than two weeks before Emerson's eighth birthday. • Emerson's formal schooling began at the Boston Latin School in 1812 when he was nine. • In October 1817, at 14, Emerson went to Harvard College and was appointed freshman messenger for the president. • He graduated on August 29, 1821, when he was 18.He did not stand out as a student and graduated in the exact middle of his class of 59 people.
My opinion: 对时间流逝的惋惜其实是惶恐于失去自我的转喻,1851年的爱默生已经奠定了他的超验 主义领袖地位,但是无论对于谁来说,“消除那些使自我失去自己的隐蔽和阴暗的东西” 都是一个永远不会结束的过程,时间是自我的基石,也是自我的深渊,在克服一次“沉 沦”之后将面临新的“沉沦”。 (选自 Great Short Poems 《短诗精萃》 Edited by Paul Negri – A Dover Thrift Editions Book ) 爱默生1851年的诗作,当时他48岁。评论家和读者均认为这是他写的最好的一首。就 连他自己也认为是这首最好。
Emerson’ Writing Style 【爱默生写作风格】
Emerson wrote on a number of subjects, never espousing fixed philosophical tenets, but developing certain ideas such as individuality, freedom, the ability for humankind to realize almost anything,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oul and the surrounding world. Emerson's "nature" was more philosophical than naturalistic: "Philosophically considered, the universe is composed of Nature and the Soul."
Collections Essays: First Series (1841) (《论文集》第一集 12篇) ―Self-Reliance‖ (论自助) ―Compensation‖ (论补偿) ―The Over-Soul‖ (论超灵) ―love‖《论爱》 ―friendship‖ 《论友谊》 and so on. Essays: Second Series (1844) (《论文集》第二集) "The Poet" (Essays: Second Series) Poems "Experience" (Essays: Second Series) "Concord Hymn" "Politics" (Essays: Second Series) "The Rhodora" Poems (1847) 《诗集》 "Brahma" Representative Men (1850) 《代表人物》 "Uriel" English Traits (1856) 《英国人的特性》 "The Snow-Storm (poem)" The Conduct of Life (1860) May Day and Other Poems (1867) 《五月节及其他诗歌》 Society and Solitude (1870) Letters and Social Aims (1876)
李珂
The introduction of Ralph Waldo Emerson
拉尔夫· 瓦尔多· 爱默生
——introduced by 李珂
Directory【目录】
1、Emerson’s introduction 【爱默生简介】 2、Emerson's major works 【爱默生主要作品】 3、Emerson’ Writing Style 【爱默生写作风格】 4、Emerson’ influence 【爱默生的影响】 5、The evaluation of Emerson 【评价爱默生】
• In 1826, faced with poor health, Emerson went to seek out warmer climates. He first went to Charleston, South Carolina, but found the weather was still too cold. He then went further south, to St. Augustine, Florida, where he took long walks on the beach, and began writing poetry. • After 1832, Emerson traveled to European countries to get to know the romanticism pioneer Wordsworth and Coleridge, and accepted their transcendentalist thought, which has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formation of his system of thought. 【1832年以后,爱默生到欧洲各国游历,结识了浪漫主 义先驱华滋华斯和柯尔律治,接受了他们的先验论思想, 对他思想体系的形成具有很大影响】
The order of thuction of Ralph Waldo Emerson 2、Emerson’s Essays 方丽 3、Nature 鞠明兴 4、Nature 张佰承 5、Self-Reliance 曾勇鹏 6、The American Scholar 樊增增 7、 Society and solitude 孙海云 8、 Natural History of the Intellect 段忆芮
• Emerson and his friends often organized “Transcendentalism Club”. In 1840 , Emerson served as the editor-in-chief of the Transcendentalism publication "sundial", to promote Transcendental Ideas. 【爱默生经常和他的朋友组织“超验主义俱乐部”,1840年爱 默生担任超验主义刊物《日晷》的主编,宣扬超验主义思想】
Ralph Waldo Emerson (1803 – 1882)
Days Daughters of Time, the hypocritic Days, Muffled and dumb like barefoot dervishes, And marching single in an endless file, Bring diadems and fagots in their hands. To each they offer gifts after his will, Bread, kingdoms, stars, and sky that holds them all. I, in my pleached garden, watched the pomp, Forgot my morning wishes, hastily Took a few herbs and apples, and the Day Turned and departed silent. I, too late, Under her solemn fillet saw the sco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