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婴幼儿生理学知识

合集下载

第2章节婴幼儿生理学知识 (1)

第2章节婴幼儿生理学知识 (1)

第2章节婴幼儿生理学知识您的姓名: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无机物(主要是钙盐)赋予骨骼弹性,有机物(主要是蛋白质)赋予骨骼硬度。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2.成人骨组织的无机物约占1/3,有机物约占2/3;婴幼儿骨组织的无机物和有机物则分别占1/2.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3.婴幼儿的颅骨骨化尚未完成。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4.婴幼儿期,脊柱生理弯曲已经形成,并完全定型。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5.在婴儿期,髋骨还不是一个整体,容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位移。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6.保育员在组织活动时,不要让婴幼儿从高处跳到坚硬的地面上,以免使未愈合的胸骨出现变形.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7.运动量太大或太小都有可能造成足弓塌陷.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8.婴幼儿的骨骼肌发育特点要求保育员在安排婴幼儿一日生活的内容时要动静交替,避免让婴幼儿长时间保持相同的姿势,注意让婴幼儿适时休息,以免造成过度疲劳。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9.婴幼儿肺的弹力组织发育较好,血管丰富,但整个肺脏含气少而含血多,肺泡数量较少,故易于感染且炎症也易蔓延。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10.婴幼儿喉部淋巴组织丰富,易患扁桃体炎。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11.为了保护婴幼儿的呼吸道,要为其选择适合其音域特点的歌曲和朗读材料,唱歌、朗读的场所空气要清新,避免尘土飞扬,温度、湿度要合适,中间适当休息。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12.让婴幼儿经常锻炼,可以加强婴幼儿心肌的收缩能力,使每次心跳可以搏出更多时血液,从而增强心脏的功能。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13.婴幼儿的血管比成人短,血流量大,供氧充足。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14.婴幼儿的年龄越小,其心率越快,且节律不稳定.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15.婴幼儿的血压较成人高,年龄越小,血压越高.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16.保育员要让婴幼儿在运动前做好准备活动,剧烈运动后不宜马上喝大量开水,以免增加淋巴系统的负担.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17.婴幼儿乳牙的牙釉质薄,牙本质松脆,牙髓腔较小,易生龋齿.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18.婴幼儿的骨骼弹性小,硬度大,容易因不正确的姿势或其他原因导致骨骼变形。

育婴师第二章 基础知识

育婴师第二章  基础知识

育婴师第二章基础知识第一节0—3岁婴儿解剖及生理发育特点一、婴儿生长发育的过程(一)发展的定义是指个体从有生命开始,受遗传、环境、学习等因素影响,进行有顺序的、连续的、阶段性的、渐进的、有方向性的、由分化到完整的生理、心理变化的过程。

(二)婴儿发展变化的特征大小的变化如脑重量的变化:刚出生350克,1岁950克,6岁时1200克,接近成人的1400克。

再如心理方面的语言能力、记忆力的不断提高。

比例的变化旧特征的消失乳牙脱落,囟门闭合新特征的获得心理功能的发展,如好奇心、想象力的发展。

生理上出现恒牙等。

(三)发展任务婴儿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有:学习走路。

学习食用固体事物。

学习说话。

学习控制排泄机能。

学习认识自身器官和有关性别的行为学习与人交往和控制情绪。

学习判断是非。

完成生理机能的稳定。

形成社会与个体的简单概念。

(四)婴儿发展的主要特点年龄越小,生长速度越快。

新生儿(0—1个月)以天为单位计算;1—3个月以周为单位计算;4—6个月以3个月为单位计算;6—12个月以半年为单位计算、1—3岁以年为单位计算。

婴儿生长发育具有一定的顺序和方向,不能越级发展。

如动作发展的“首尾原则”。

婴儿时期要完成从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变。

体现的是婴儿社会化的过程。

如,微笑——本源性微笑与社会性微笑(无选择到有选择)。

(五)年龄阶段的划分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将儿童期定为0—18岁。

具体划分为:乳儿期(0—1岁),婴儿期(1—3岁),学前期(3— 6岁),学龄期,少年期和青年期六个阶段。

0—3岁统称婴儿期。

具体分为新生儿期(0—1个月),乳儿期(0—1岁),婴儿期(1—3岁)。

儿童的每个年龄阶段都有相对稳定的、独立的特点。

如,新生儿期主要是适应外界生活的时期,每天都会有变化;乳儿期是需要成人照料较多的时期;婴儿期是学习走路、说话,开始独立活动的时期。

二、婴儿解剖及生理发育特点(一)呼吸系统——气体交换站婴儿呼吸系统解剖特点上下呼吸道的分界线为:喉部环状软骨下缘。

2020初级育婴员理论知识培训课件第2章婴幼儿生长发育基础知识

2020初级育婴员理论知识培训课件第2章婴幼儿生长发育基础知识

5、年龄阶段的划分: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将儿童期定为0~18岁 我国根据生活条件和教育情况分为胎儿期 乳儿期、婴儿期、学前期、学龄期、少年期、 青年期。
埃里克森的人格八阶段理论
1、婴儿前期(0—2岁)信任感—怀疑感 希望品质 2、婴儿后期(2—4岁)自主感—羞耻感 意志品质 3、幼儿期(4—7岁)主动感—内疚感 目标品质 4、童年期(7—12岁)勤奋感—自卑感 能力品质 5、青少年期(12—18岁)角色统一性—角色混乱 诚实品质 6、成年早期(18—25岁)亲密感—孤独感 爱的品质 7、成年中期(25—50岁)繁衍感—停滞感 关心品质 8、成年后期(50岁以后)完善感—失望感 智慧品质
肺泡
呼吸系统
鼻:鼻腔短小而窄,鼻粘膜柔嫩并富有血管, 感染时鼻粘膜充血肿胀,导致呼吸困难或张口 呼吸。 鼻窦:新生儿上额窦和筛窦极小,额窦2-3 岁才出现,蝶窦3岁才与鼻腔想通,由于鼻窦 黏膜与鼻腔相连续,鼻窦口相对大,故急性鼻 炎常累及鼻窦,发生鼻窦炎。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呼吸系统
泪管和咽鼓管:鼻泪管短,开口接 近于内呲部,瓣膜发育不全,因此 鼻腔感染易侵入结膜囊引起炎症。 咽鼓管较宽,短而直,鼻咽腔开口 较低,故咽部炎症易侵入中耳引起 中耳炎。
一、婴儿期的年龄段划分
1、儿童期:0—18岁
新生儿期 2、儿童期: 婴幼儿期
学龄前期 6个阶段 学龄期
少年期 青年期
婴儿期的年龄段划分
新生儿期(0—1个月,适应外界生活
婴儿期
乳儿期(0—1岁,成人照料、 信任感的获得)
婴儿期(1—3岁,学会走路、
说话、独立)
5、年龄阶段的划分:
胎儿期:从受精卵形成到胎儿出生为止, 一般为40周,胎儿的周龄即为胎龄。母亲妊 娠期间如受外界不利因素影响都可能影响胎 儿的生长,导致流产,畸形或宫内发育不良。

第二章婴幼儿生理学知识课件

第二章婴幼儿生理学知识课件

第二章婴幼儿生理学知识课件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了解婴幼儿生理学的基本概念,掌握婴幼儿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

2. 熟悉婴幼儿的生理功能特点,提高对婴幼儿护理的认识。

3. 掌握婴幼儿常见疾病的预防与处理方法,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婴幼儿生理功能特点的理解与掌握。

教学重点:婴幼儿生长发育规律、常见疾病的预防与处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婴幼儿生理模型、多媒体设备、PPT课件。

2. 学具:笔记本、教材、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婴幼儿成长照片,引导学生关注婴幼儿生理特点,引入本节课内容。

2. 知识讲解:① 婴幼儿生长发育特点:介绍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如身高、体重、器官发育等。

② 婴幼儿生理功能特点:讲解呼吸、循环、消化、泌尿等系统特点。

③ 常见疾病的预防与处理:分析常见疾病的原因、症状及预防措施。

3. 实践情景引入: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并展示婴幼儿护理中的实际案例,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 例题讲解:分析教材中的典型例题,巩固所学知识。

5.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习题,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板书设计1. 婴幼儿生长发育特点2. 婴幼儿生理功能特点3. 常见疾病的预防与处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婴幼儿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

(2)举例说明婴幼儿生理功能特点。

(3)论述婴幼儿常见疾病的预防与处理方法。

2. 答案:(1)婴幼儿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包括:身高、体重、器官发育等。

(2)婴幼儿生理功能特点如:呼吸频率快、心率快、消化系统功能不完善等。

(3)常见疾病的预防与处理方法:如感冒、肺炎、腹泻等疾病的预防与处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阅读相关书籍、参加实践活动,深入了解婴幼儿生理学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婴幼儿生理功能特点的理解与掌握。

2. 实践情景引入环节的设计与实施。

3. 作业设计中的题目和答案的准确性与深度。

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婴幼儿生理功能特点的理解与掌握1. 呼吸系统:婴幼儿呼吸频率快,潮气量小,容易出现呼吸困难。

第2章_婴幼儿生理学知识

第2章_婴幼儿生理学知识

第2章_婴幼儿生理学知识第2章婴幼儿生理学知识一、产前期产前期是指孕期至分娩前的一段时间,约为40周左右,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指孕期的前三个月,也就是胎儿器官形成的时期;第二阶段是从孕期的第四个月到第六个月,此时胎儿开始有呼吸和吞咽功能;第三阶段是从孕期的第七个月到分娩前几周,此时胎儿开始成熟并且体重逐渐增加。

二、婴儿期婴儿期是从出生后的第一个月开始,到满一岁为止。

在这一阶段,婴儿的身体发育迅速,主要特点如下:1. 生理活动逐渐规律化。

婴儿的睡眠、吃奶、排便等生理活动逐渐形成规律,有助于健康的生长发育。

2. 颅骨逐渐硬化。

在出生后的几个月内,婴儿的颅骨逐渐硬化,头部的形状也逐渐固定下来。

3. 视觉和听觉逐渐发展。

婴儿在出生后的几个月内,视觉和听觉的功能逐渐成熟,可以准确地辨别母亲的声音和面孔。

4. 动作能力逐渐提高。

婴儿在出生后的几个月内,脖子的肌肉逐渐强壮,可以抬头看物体;手部和脚部的运动能力也逐渐提高,可以抓住物体并进行简单的探索。

三、幼儿期幼儿期是从满一岁开始,到三岁为止。

在这一阶段,幼儿的身体发育进一步完善,主要特点如下:1. 肌肉发育逐渐强化。

幼儿的肌肉逐渐发展壮大,动作灵活,可以进行各种体力活动。

2. 语言发展迅速。

幼儿在这个阶段,语言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可以进行简单的交流和表达。

3. 建立独立性。

幼儿在这个阶段开始独立行动和思考,具有一定的自理能力。

4. 社交能力提升。

幼儿开始能够与周围的人进行互动,学会分享和合作。

四、学龄前儿童期学龄前儿童期是指从三岁到入学前的阶段。

在这一阶段,儿童的身体和智力发展迅速,主要特点如下:1. 智力发展迅速。

学龄前儿童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和记忆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可以进行简单的数学和语言学习。

2. 社交能力进一步提升。

学龄前儿童开始能够与同龄人进行更复杂的互动,学会合作和解决问题。

3. 增强对外界的认识和理解能力。

学龄前儿童对周围的事物和环境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开始培养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兴趣。

第二章婴幼儿生理学知识

第二章婴幼儿生理学知识
2)捏住鼻翼10分钟。 3)用湿毛巾冷敷鼻部和前额。 4)若不能止血,可用纱布卷、消毒药棉等塞鼻。 5)止血后短时间内不可用力揉搓鼻腔,不可捏鼻,也
不做剧烈运动,避免再出血。 6)如无法止血或婴幼儿经常出血,应去医院检查。
实用文档
了解鼻翼的位置
•↗
实用文档
耳咽管的特点及保育
• 特点:耳咽管短、粗、平直,易患中耳炎(中
的摄取。 • 坚持户外运动,刺激骨骼的发育
实用文档
各部分的骨骼的发育特点及保育
一、颅骨要经过闭合过程 特点:颅骨骨化尚未完成。后囟门6-8周闭合,
前囟门闭合的时间1-1.5岁。 保育方法: • 注意囟门的清洁卫生,及时清理头皮表面
的积垢。 • 注意保护前囟门的安全,远离尖锐、具有
伤害的物品。
实用文档
不要养成在脸上和鼻孔乱抠的习惯
面部、口、鼻周围的皮肤血管很丰富, 静脉与颅内静脉相通。面部长疖子一定不 能挤压,以免细菌挤进静脉,进入颅内, 引起感染,危害生命。
二:鼻易出血区 特点:在鼻中隔的前下方,鼻粘膜柔嫩,血
管密集,表浅。
实用文档
保育方法:详见意外事故处理。
鼻出血处理方法:
1)安慰婴幼儿不要紧张,让婴幼儿安静坐下,用口呼 吸,头略向前低,防止血液逆流进入口腔咽喉。
实用文档
四、骨盆未成长一块完整的骨骼
特点:成人骨盆是一块完整的骨骼。婴幼儿 的骨盆是由若干块骨头借助软骨连接在一 起。25岁才成为一块完整的骨骼。
保育方法: • 不得过早穿高跟鞋。 • 不要让幼儿从较高的地方跳到坚硬的地面
上。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 髂(qià) 腰部下面腹部两侧的骨,左右各一, 下缘与耻骨、坐骨联成髋骨

第二章婴幼儿生理学知识课件

第二章婴幼儿生理学知识课件

第二章婴幼儿生理学知识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第二章婴幼儿生理学知识,具体内容包括:婴幼儿的生长发育特点、生理功能及其护理要点。

涉及的教材章节为第二章第一节至第三节。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婴幼儿生长发育的基本特点,掌握生理功能的基本知识。

2. 学会针对婴幼儿生理特点进行合理的护理,提高护理质量。

3. 培养学生的爱心和责任感,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婴幼儿生理功能的特点及其护理要点。

2. 教学重点:婴幼儿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生理功能的基本知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婴幼儿生理模型、挂图、PPT课件等。

2. 学具:笔记本、教材、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婴幼儿图片,引发学生对婴幼儿生理特点的兴趣。

(1)婴幼儿生长发育特点(2)婴幼儿生理功能特点(3)婴幼儿护理要点3. 实践情景引入:邀请学生扮演家长和婴幼儿,展示一些日常护理场景,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护理要点。

4. 例题讲解:解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问。

5.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婴幼儿生长发育特点2. 婴幼儿生理功能特点3. 婴幼儿护理要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婴幼儿生长发育的基本特点。

(2)列举婴幼儿生理功能的特点及护理要点。

2. 答案:(1)婴幼儿生长发育的基本特点:生长发育迅速,生理功能不断完善,免疫力逐渐增强等。

(2)婴幼儿生理功能特点及护理要点:消化系统敏感,需注意饮食卫生;呼吸系统易感染,需保持空气流通;心血管系统发育不完全,避免剧烈运动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能否掌握婴幼儿生理学知识,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不足之处。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阅读相关书籍,了解婴幼儿心理发展特点,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2.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和例题讲解。

第二章婴幼儿生理学知识

第二章婴幼儿生理学知识

第二章婴幼儿生理学知识婴幼儿生理学知识是研究婴幼儿生长发育、生理功能和行为特点的科学。

它涉及到婴幼儿的营养、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生殖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婴幼儿生理学知识进行详细的阐述。

一、1.1 婴幼儿生长发育特点婴幼儿生长发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到遗传、环境、营养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从出生到两岁,婴幼儿的身体结构和功能发生着显著的变化。

在这个阶段,生长发育的主要特点有:1. 身高和体重快速增长:婴幼儿身高和体重的增长速度非常快,特别是在出生后的前几个月,每周可以增长几百克甚至上千克。

这是由于婴儿骨骼、肌肉和脂肪的迅速发育所导致的。

2. 脑发育迅速:婴幼儿大脑的发育也非常迅速,尤其是在出生后的头几年。

这是因为大脑的神经元数量在出生后会迅速增加,而且神经元之间的连接也在不断建立和完善。

这对于婴幼儿后来的学习、认知和行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 免疫系统逐渐成熟:随着婴幼儿的成长,他们的免疫系统也会逐渐成熟。

这使得他们能够更好地抵抗各种病原体,保护身体健康。

二、1.2 婴幼儿生理功能特点1. 消化功能:婴幼儿的消化功能相对较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胃容量小:婴幼儿的胃容量相对较小,需要经常进食以满足营养需求。

(2)消化酶分泌不足:由于消化酶的分泌不足,婴幼儿对某些食物可能难以消化和吸收。

因此,在喂养过程中要注意选择适合婴幼儿的食物。

2. 呼吸功能:婴幼儿的呼吸功能虽然已经基本发育完善,但仍然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1)保持呼吸道通畅:婴幼儿的呼吸道较短且较细,容易受到堵塞。

因此,要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吸入异物。

(2)防止窒息:婴幼儿在睡觉时容易发生窒息,尤其是在仰卧位时。

因此,要确保婴幼儿在睡觉时保持侧卧位或俯卧位。

三、2.1 营养与生长发育的关系营养是影响婴幼儿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

合理的营养搭配可以为婴幼儿提供足够的能量和营养素,促进身体的正常发育。

以下几点值得注意:1. 母乳喂养:母乳是最适合婴幼儿的营养来源,因为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课件
保育方法: • 动静结合,避免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 • 在锻炼大肌肉的同时,要注意小肌肉的训
练。(穿珠、拾豆、系扣子、使勺子和筷 子等)
精品课件
婴幼儿运动系统保育小结
• 培养婴幼儿坐、立、行的正确姿势。婴幼 儿生活用品的准备和使用要得当。
• 多进行日光下的锻炼,日光的锻炼是婴幼 儿骨骼生长的“营养素”。
精品课件
关节的发育特点及骨骼
特点:
婴幼儿关节附近的韧带较松, 关节窝较浅,过度牵拉,容易脱臼。如
牵拉肘(即小儿桡骨小头半脱位 )
• 保育方法:
臂。
避免用力牵拉,提拎幼儿的手
精品课件
• 肘关节:当受到强大外力作用时,容易发 生脱臼及造成牵拉肘
• 足弓:骨化尚未完成,足底肌肉、肌腱和 韧带发育不完全,运动量不合适,易导致 足弓塌陷,形成扁平足。运动量大,足底 肌肉因疲劳而松弛,运动量小,足底肌肉 得不到锻炼,也不会强壮。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 髂(qià) 腰部下面腹部两侧的骨,左右各一, 下缘与耻骨、坐骨联成髋骨
• 髋骨:组成骨盆的大骨,左右各一,形状不规则, 是由髂骨、坐骨和耻骨合成的。通称胯骨。髋骨 为人体腰部的骨骼,共左右两块。幼年时,髋骨 分为髂骨, 坐骨和耻骨以及软骨连接。成年后, 它们之间的软骨会骨化,成为一个整体,即髋骨。 左髋骨、右髋骨、骶骨、尾骨以及它们之间的骨 连接一起构成骨盆。髋骨与股骨构成髋关节。髋 骨是全身最大的不规则扁骨。
二、腕骨未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全骨化
特点: 新生儿的腕骨是软骨组成,7岁左右腕骨才有比较明显的 骨化,8块腕骨骨化中心依次出现,10~13岁腕骨的骨化才 完成。
保育方法: • 婴幼儿使用的玩具宜轻不宜重 • 婴幼儿从事手部的游戏不宜过于细腻,时间不宜过长。
(折纸、用剪刀、写字、绘画) • 不能强迫幼儿搬运幼儿力所不能及的重物或从事成人的劳
注:人皮肤里的7-脱氢胆固醇,经日光中的紫外线照 射后可以变成维生素D,维生素D可以帮助钙沉积在 骨骼上。如果只吃钙不同时摄取维生素D,钙将无法 吸收。
• 全身锻炼要全面、均衡、多样化。 • 注意运动的安全。
精品课件
呼吸系统
呼吸系统简介: • 鼻:是呼吸道的开始部分,也是嗅觉器官。 • 咽:是呼吸和消化系统的共同通道。 • 喉:是呼吸通道也是发音器官 • 气管与支气管:气管与支气管管壁内覆盖
• 培养婴幼儿良好的体姿。 • 婴幼儿的生活用品应该符合健康的要求。
精品课件
四、骨盆未成长一块完整的骨骼
特点:成人骨盆是一块完整的骨骼。婴幼儿 的骨盆是由若干块骨头借助软骨连接在一 起。25岁才成为一块完整的骨骼。
保育方法: • 不得过早穿高跟鞋。 • 不要让幼儿从较高的地方跳到坚硬的地面
上。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五、胸骨:婴幼儿胸骨骨骺还没有完全愈合, 胸骨柄、胸骨体、胸骨剑突三部分链接不 牢固,20-25岁才能愈合成一个整体。
• 保育要点: • 正确姿势 • 预防幼儿呼吸道疾病及维生素D缺乏。
精品课件
骨连接的发育特点及骨骼
骨连接是指骨与骨之间的连接,关节是 骨连接的主要方式。保育员要特别注 意婴幼儿肘关节及足弓
保育员基础知识
精品课件
内容
• 婴幼儿各系统的生理卫生 • 婴幼儿的膳食和营养 • 婴幼儿的疾病预防 • 婴幼儿常见护理技术和意外事故处理
精品课件
婴幼儿各系统的生理卫生
• 运动系统 • 呼吸系统 • 循环系统 • 消化系统 • 泌尿系统 • 皮肤 • 内分泌系统 • 神经系统 • 感觉器官
精品课件
• 保育要点:1、锻炼要适当,运动量适度 • 2、给婴幼儿提供合适的鞋子
精品课件
• 扁平足
精品课件
婴幼儿骨骼肌的发育特点及保育
特点: • 婴幼儿肌肉容易疲劳(水分多,蛋白质、
无机盐、脂肪少,肌纤维细,肌肉力量跟 能量储备差) • 大肌肉群发育早,小肌肉发育晚。(颈部 跟躯干肌肉先发育,然后四肢肌肉。四肢 大肌肉先发育,四肢远端小肌肉后发育)
鼻塞正确处理方法
• 1 如果是由于鼻腔分泌物造成的阻塞,可用棉棍 将分泌物轻轻地卷拨出来。若是干性分泌物,应 先涂些软膏或眼药膏,或用棉棒蘸水,滴在宝宝 的鼻孔里,一定要适量,使其变得松软,不再粘 固在黏膜上时,再用棉棍将其拨出;也可让宝宝 哭闹一会,等泪液浸湿鼻痂,使鼻痂变软,再用 手轻轻把鼻痂拽出。
的摄取。 • 坚持户外运动,刺激骨骼的发育
精品课件
各部分的骨骼的发育特点及保育
一、颅骨要经过闭合过程 特点:颅骨骨化尚未完成。后囟门6-8周闭合,
前囟门闭合的时间1-1.5岁。 保育方法: • 注意囟门的清洁卫生,及时清理头皮表面
的积垢。 • 注意保护前囟门的安全,远离尖锐、具有
伤害的物品。
精品课件
着有纤毛的黏膜,能分泌黏液,粘住空气 里的灰尘和细菌。 • 肺:位于胸腔内、心脏的两侧。是气体交 换的场所。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婴幼儿呼吸系统的特点及保育
• 鼻腔的特点及保育 一、鼻腔: 特点:鼻腔短小、狭窄,黏膜柔嫩,容易感
染和鼻塞。 保育方法: 1、擤鼻涕的正确方法: 2、鼻塞的正确处理:
精品课件
运动系统
运动系统是 由骨、骨连接和骨骼肌三部分组成。
一、婴幼儿运动系统的特点及保育 • 骨骼的发育特点及保育 • 骨的化学成分:水、有机物、无机物。
婴幼儿骨骼特点:蛋白质多、钙磷少。柔软,弹 性大,硬度小,受压容易变形弯曲。骨折容易出 现 青枝骨折现象
精品课件
保育方法:
• 培养婴幼儿形成正确的姿势。 • 注意婴幼儿钙、磷、维生素D等营养物质
动。(桌子、运动器材) • 应适当锻炼幼儿的掌、指骨。(撕纸、捏泥)
精品课件
三、脊柱生理弯曲尚未定型
特点:4个生理弯曲(前颈曲、胸后曲、腰前曲、骶 后曲),有缓冲震荡、平衡身体作用。弯曲形成 时是不固定的,只有到生理成熟期,生理弯曲才 完全固定。脊柱骨化21岁才能完成。
• 3个月会抬头,出现前颈曲。 • 6个月会坐,出现胸后曲。 • 1岁会走,出现腰前曲。 保育方法:
• 2 用温热毛巾敷于鼻部,鼻黏膜遇热收缩后,鼻
腔会比较通畅,黏稠的鼻涕也较容易水化而流出
来,这样可缓解鼻塞。在热敷时一定要保持动作轻
柔。
精品课件
鼻塞正确处理方法
• 3 妈妈们可试着给宝宝变换体位:左侧鼻塞时向 右卧,右侧鼻塞向左卧,可使鼻塞减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