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第六章第一节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湘教版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一节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教案(新版)湘教版

过程:
选择几个典型的东北地区案例进行分析,如三江平原的农业、大兴安岭的森林资源等。
详细介绍每个案例的背景、特点和意义,让学生全面了解东北地区的多样性。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案例对实际生活或学习的影响,以及如何应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东北地区的未来发展或可持续利用方向,并提出创新性的想法或建议。
学习者分析
1. 学生已经掌握了相关知识:在八年级地理课程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掌握了中国的地理区域划分、气候类型及其影响因素等基础知识。他们对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概念有了初步的理解,能够识别和使用地图等地理工具。
2. 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普遍较高,对探索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特点充满好奇心。在能力方面,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需要在实际案例中进一步锻炼。在学习风格上,学生倾向于通过图像、实例和互动交流来学习,对实践活动和合作学习有较高的参与热情。
- 确保实验器材的完整性和安全性,提前进行测试和检查,避免在课堂上出现意外情况。
4. 教室布置:
- 根据教学需要,将教室划分为不同区域,如教师讲解区、学生讨论区、实验操作台等。
- 在教室墙壁上张贴与东北地区相关的地图、图片和知识点海报,营造地理学习氛围。
- 设置小组讨论区,配备白板或黑板,方便学生记录和展示讨论成果。
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我计划在今后的教学中采取以下改进措施和建议:
1. 增加实地考察和实验活动,让学生能够亲身体验和观察地理现象。
2. 提前提供讨论主题的背景资料和研究问题,帮助学生更好地准备和参与讨论。
3. 鼓励学生在课堂展示和小组讨论中主动参与,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湘教版八下第六章认识区域:位置和分布 东北地区主要知识点总结

第六章认识区域:位置与分布东北地区第一节: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1、地理位置与范围:(1)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简称东北三省),78.8万平方千米。
(2)位于中国东北部,地处东北亚的核心位置,东、北两面与朝鲜及俄罗斯为邻;西接内蒙古自治区,南连河北省,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南邻渤海和黄海,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2、地形特征:东北地区的地形以平原、丘陵和山地为主,地表结构大致呈半环状的三带:外围是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和鸭绿江等流域低地,中间是山地和丘陵,内部则是广阔的平原。
东北地区是山环水绕3、气候特征:东北地区属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短暂。
东北地区自南向北跨暖温带、中温带(大部分)与寒温带,冬季南北气温差异明显。
降水多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较多,地表积雪时间长,是中国降水较多的地区。
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递减。
4、河流:主要河流有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等;河流有两次汛期,春汛和夏汛导致春汛的原因:春季气温回升,积雪融化,河流水位上涨。
第二节: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1、人口分布:(1)东北地区人口分布不均。
中部和南部平原地区人可多,工业和交通运输发达的地区人可多,其中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人口较为稠密。
北部山区人口较少。
(2)东北地区是中国少数民族的主要分布区之一。
主要少数民族有满族、蒙古族、回族、朝鲜族等。
满族在东北地区分布较广,是东北地区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
吉林省较多鄂伦春族、鄂温克族、赫哲族2、城市分布:(1)东北地区是中国城市密集、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区域。
城市主要集中在交通线沿线地区(铁路运输占主要地位),特别是哈大线(哈尔滨—大连)、滨洲线(哈尔滨—满洲里)、滨绥线(哈尔滨—绥芬河)沿线地区。
京哈线(2)哈尔滨:职能:东北地区北部的中心城市和重要的铁路枢纽。
工业部门:机械、医药、食品、石油化学、亚麻纺织、甜菜制糖等工业部门地位突出。
(黑龙江)(3)长春:职能:东北地区中部的中心城市,是中国著名的汽车制造基地。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认识区域 位置与分布第一节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课件

轻松尝试应用 1.读东北地区图,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植被垂直变化明 显的是( D )。 A.甲 B.乙 C.丙 D.丁
下图示意我国某平原的自然环境特征,据此完成第2~3题。
2.推断该平原位于( A )。 A.东北地区 B.西北地区 C.华北地区 D.长江中下游地区
3.该平原年降水量小于800毫米,但属于湿润区,其主要原因是 ( C )。 A.三面环山,地形闭塞 B.地势低洼,常年积水 C.气温较低,蒸发较弱 D.河流众多,水源充足
例2造成长白山脉植被垂直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海陆因素 B.地形地势 C.纬度位置 D.洋流
答案:B 解析:长白山脉植被的分布与气温、降水的垂直变化有直接 关系,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因地形因素,迎风坡与背风 坡的降水也不同,由于不同植被对水热的需求不同,所以植被 从山麓到山顶发生垂直变化。
第一节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学习目标
重点难点
1.运用地图描述东北地区的地 理位置
1.运用地图认识区域地理
2.在地图上找出东北地区的主 要地形区和河流
位置 2.东北地区的地形和气候
3.了解东北地区的气候特征 特征
一、位置与组成 把下列地理事物的名称填在上图中正确的位置。 1.省级行政区域单位: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 2.边缘海:渤海、黄海。
答案:填图略。
二、地形 1.地形区: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辽东丘陵。(把 名称填在上图中相应位置) 2.山脉: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脉。(把名称填在上图 中相应位置)
答案:填图略。
3.地形特征:地形以 平原 、丘陵和山地为主,地表结构大 致呈 半环 状的三带;外围是黑龙江、 乌苏里 江、 图们江和鸭绿江等流域低地,中间是 山地 和 丘陵 ,内 部则是广阔的平原。
(名师整理)最新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下册第6章第1节《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精品课件

返回
长白山天池
长白山天池
农闲时,东北人喜欢唱起二人转。
雪雕
雪雕
雪雕
雪雕
雪雕
冰雕
冰雕
冰雕
冰雕
东北大秧歌
东北大秧歌
东北大秧歌
土地资源丰富
全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
商品率达60%以上
占全国商品粮总量的1/4以上
学习了本课后,你有哪些收获和感想? 告诉大家好吗?
思维导图
2)读图6-10分析东北地区7月份平均气 温的分布特点
3)读图6-11图分析总结东北地区年降 水的分布特点
4)阅读“东北地区的森林资源”了解 东北地区的植被都有哪些类型?
学有所获测评:
吉林雾凇
林海雪原
气候类型及特征
哈尔滨
针阔叶混交林
针叶林
大 兴 安 岭 之 冬
植被类型
红松王1 993年被发现,1996年3月29日 被省命为省级重点保护古树,树高35.5米, 胸径1.24米,三人才能合抱,材积15.39米, 今年已有四百八十多岁了。
光读书不思考也许能使平庸之辈知识 丰富,但它决不能使他们头脑清醒。
—— 约·诺里斯
推荐观看 《地理中国》《江河万里行》 《远方的家》《舌尖上的中国》
更多的去了解祖国各地不同区域的自然 地理差异和风土人情。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温故而知新
1.东北地区的位置? 2.东北地区的范围?
3.东北地区的地形类型? 4.东北地区的地势特征?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东北地区气候类型及特点 2)了解东北地区的森林资源 3)以长白山植被垂直变化为例,
说明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 作用与影响
自学指导:
八年级地理下册6.1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教案(新版)湘教版

在案例分析环节,我选择了几个典型的东北地区自然环境案例进行分析。学生对这个环节比较感兴趣,他们在小组讨论中能够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并与同伴进行交流。我觉得这个环节不仅提高了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也培养了他们的合作精神。
针对这些问题和不足,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改进。例如,在案例分析环节,我将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和数据分析能力的培养。在课堂展示与点评环节,我将引导学生更多的进行思考和讨论,以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板书设计
①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
-纬度位置:位于我国东北部,属于中温带地区
-海陆位置:东临黄海、渤海,西接内蒙古高原
-工业发展: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工业发展对自然环境产生重要影响
-环境保护:如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保护东北地区的自然环境
2.东北地区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目标:让学生了解东北地区的基本概念、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特点。
过程:
讲解东北地区的定义,包括其地理位置、气候类型等基本信息。
详细介绍东北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如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等,使用图表或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
3.东北地区案例分析(20分钟)
目标: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东北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性和重要性。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东北地区自然环境的短文或报告,以巩固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
1.知识掌握:学生将掌握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特点,如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以及与其其他地区的相对位置。他们将了解东北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包括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等,并能够描述其形成原因。
湘教版八下第六章第1节《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课件

(3)长白山脉有美丽的天池,天池的成因是( B )
A.地壳运动 B.火山喷发
C.流水侵蚀 D.风力侵蚀
缺点:纬度较高,热量不足, 农作物只能一年一熟。
分要素 识环境
地形
气候
自
然
河流
环 境
土壤
植被
……
分要素 识环境
➢ 说一说,如何来描述某地的地形特征?
地形类型构成
地
形
地形分布状况
45状况
起伏状况
沿45°N东北地区地形剖面图
分要素 识环境
1 找出东北地区的主要山脉和平原,说出东北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
陆
日本:岛国,有利于发展海上交通,渔业等海
位
洋事业及同海外各国的交往;
置
中国:海陆兼备,东部深受海洋影响,降水丰
沛,有利于农业生产;沿海地区有利于发展海
交通运输 经济发展 农业生产
洋事业及同海外各国的交往;西部深入亚欧大
陆内部,邻国众多,有利于发展边境贸易。
读地图描位置
(2)比较东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海南岛的纬度位置差异,简要说明 纬度位置对这三个区域农业生产的重要影响。
夏季风带来
的雨水补给
俄
积雪融水
罗
补给
斯
图1 东北地区的植被分布
图2 哈尔滨
图3 松花江某水文站多年平均径流量 朝
水文特征:河流含沙量较小;结冰期较长;流量季节变化大;有春汛鲜
和夏汛。
分要素 识环境 理清要素联系
地形
气候
结冰期 汛期 流量
河流
植被
黑龙江蜿蜒流淌
黑龙江原为中国内河, 仅次于长江、黄河,为第三 大河流。清代,沙俄迫使清 政府签订不平等的《中俄瑷 珲条约》《北京条约》,上 中游被划为中俄两国界河。 200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和 俄罗斯联邦签署最后边界协 定,将两国国界以黑龙江为 基本界限划清。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教案设计_6.1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第六章认识区域:位置与分布第一节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教学设计情境导入播放地理中国《白山黑水》视频片段,引出本课课题——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观看视频,整体感知东北地区。
利用多媒体播放视频。
通过视频,引出课题。
创设有效的教学情景,活跃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兴趣。
展示目标学生集体朗读学习目标,整体感知本节课内容。
利用白板展示学习目标,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回顾旧知学生回顾描述某个地区地理位置的方法。
利用白板展示知识要点,温故知新。
【活动一:自主学习】利用白板一、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1.自主学习东北地区位置:阅读课本P24图6-1、图6-2,2.海陆位置:3.纬度位置:【活动二:合作探究】学生独立思考,举手回答问题。
并在图上指出题目中地理事物。
学生独立完成问题,个别学生分享答案。
学生在图中描出表示东北地区范围的经纬线。
动画展示东北地区的范围及行政区划图。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思考、总结、概括,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自信心;培养学生读图习惯。
当堂消化知识,提高课堂效率。
利用白板培养比较日本、中国、蒙古海陆位置差异,举例说明海陆位置对这三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
以四人小组讨论。
派代表回答。
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总结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小组合作能力。
【活动三:欣赏东北】展示东北地区特色地形例如东北平原、松花江、龙江第一湾景观图片及老师在东北地区的照片。
学生直观感受,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利用白板展示图片,学生直观感受东北地区的自然景观。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地理来源于生活,最终回归生活。
回顾旧知【温故知新】描述地形一般包括哪些方面?学生回顾,个别回答。
温故而知新,回顾旧知,找到描述地形的方法,突破难点,利用白板展示图片,加深印象,巩固已学知识。
二、东北地区的自然环境【活动三:师生合作】1.主要地形类型:展示东北地区地形分布图。
2.地形分布格局:展示东北地区找出东北地区主要的山脉和平原并在图中标记,并归纳东北地区主要地形类型。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6.1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材料二 东北山河分布图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
地理事物名称。
地形区A.
,
邻国B.
,
海 洋C.
,
山脉D.
,
(1)A:三江平原 B:俄罗斯 C:日本海 D:小兴安岭(4分)
(2)A地区因为
,而成
为世界上纬度最高水稻产地。与我国南方稻米相比,东
北大米营养丰富、品质较好的原因是什么?
(2)我国是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夏季全国普遍高温
开垦后建有许多大型国营农场,变成了“北大仓”,成为国 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但生态平衡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
应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促进农、林、牧、渔全面发展,以防涝为主,旱 涝兼治,搞好农田水利建设,建立沼泽景观和珍稀物种的自然保护区
2008年,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选为中国十大“新天府”之一
(1)三江平原是我国最大的沼泽分布区,结合所学知识,从地形、 气候、土壤层等方面简析三江平原沼泽的形成原因。
长白山
大兴安岭
东北平原
第二板块 自然环境 (一) 地形特征
学习目标二:能够结合图文分析东 北的地形特征(重点)。
二、地形特征
自主学习二
根据图6-6(东 北地形分布图), 找出东北地区的主 要山脉和平原,说 出东北地区的主要 地形类型。
1、地形类型 东北地区以平原、丘陵 和山地为主。
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不临海,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该国对外贸易 的发展。
比较东北平原、长江中下 游平原、海南岛的纬度位 置差异,按照要求完成表 中的内容。
我国温度带 划分
主要农作物
农作物熟制
东北平原
长江中下游 平原
海南岛
中温带 亚热带
热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究一:东北地区“地理位置”探究
探究二:东北地区“自然环境”探究
学会探究
步骤二
(2)根据思维导图 推导结论
步骤一
(1)寻找思维导图: 要用哪些地图、哪些 资料、哪些知识点来 推出结论
合作探究
要求二
(2)将各小组成员 的学习成果汇总到 小组长,讨论总结 出结论,最后派代 表回答。
要求一
(1)按平时的学习 小组为单位,分工合 作,成员小组尽可能 地寻找思维导图、资 料等。
植被的分布受地形、气候、土壤等自然地理要素的影 响。由于植物的生长对地理环境的依赖性很大,因而对 其生长的环境往往有明显的指示作用。在一定程度上, 植物是自然环境的一面“镜子”。读图完成下列任务。
越往高处走,气温越低, 植被当然就不同了!
植被的这种垂直变化,也 与降水有关……
(1)从山麓到山顶,植被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想一想,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2)长白山东南侧年降水量可达1 000毫米以上,而西北 侧仅为600~700毫米。议一议,为什么同一座山体两侧的 降水量会有明显不同? (3)玲玲所在的一侧是山体的东南侧,还西北侧?说出 你的判断依据。
探究切入点之——
东北地区在中国的位置
东北地区的范围及行政区划
探究切入点之——
读图,判断哪一幅图表示的相对位置,哪一幅 图表示的是绝对位置。
绝对位置
相对位置
探究切入点之—— 学生分组探究: (1)比较中国、日本、蒙古三个国家海陆位置差异, 举例说明海陆位置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2)比较东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海南岛的纬
夏
春
秋
冬
第一节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自 主 学 习
知识点三
气候特征
1.气候类型及特征:东北地区属________ 温带季风气候,冬季 ____________ ,夏季温暖短暂。东北地区自南向北跨暖温带、 寒冷漫长 中温带与寒温带,冬季南北气温差异明显。东北地区的 ________ 降雪 夏 季;冬季________ 降水多集中在____________ 较多,地表积 雪时间长,是中国降雪较多的地区。
沿45°N东北地区地形剖面
东西两侧高,中间低; 东边为低地
读图,归纳东北地区的地势特征。 南北两侧高,中间低; 南边和北边为低地
沿125°E东北地区地形剖面
探究切入点之——
玲玲说,三江平原是由黑龙江、松花 江和乌苏里江冲积而成的。她说得对吗? 说一说你们的判断依据。
三江平原 松嫩平原 辽河平原
第一节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第一节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2.植被:东北地区夏季气温较高,降水集中,光照充足, 针叶林 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典型植被有__________ 、针阔叶混交林、 落叶阔叶林以及草甸草原等。东北针叶林的树种以 落叶松 杨 ____________ 居多,红松次之;阔叶林树种以________ 、桦、 栎为主。长期以来,东北林区一直是中国重要的木材生产基 地。
东北 平原 丘陵
温带季风
寒冷漫长
温暖短暂 半环 夏季
黑龙江
吉林
辽宁
3、东北平原与东北地区河流的关系。(要求据 图描述东北地区的地表结构特征,并绘制东北地区 呈半环状的地表结构简图。)
探究切入点之——
1、读图,找出 东北地区主要的 山脉和平原,说 出东北地区的主 要地形类型。
第一节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知识点二
地形特征
1.地表结构 平原 山地 为主,地 东北地区的地形以________ 、丘陵和________ 黑龙江 、乌苏里江、 表结构大致呈半环状的三带:外围是________ 图们江和鸭绿江等流域低地,中间是山地和丘陵,内部则是 平原 广阔的________ 。
第一节
东北地区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源自永安第一中学陈丽明
按钮使用说明:
点击进入内容导航,浏览并链接到 相应知识点
点击可以回到你刚刚浏览过的那 张幻灯片
导入新课(视频、图片) 地理位置 地形特征 气候特征 课堂练习
三江平原
长白山天池
中国雪乡
第一节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自 主 学 习
自读教材( 24-25页) 知识点一 地理位置 黑龙江 吉林 东北地区包括____________ 省、____________ 省和 ____________ 省,简称“东北三省”。东北地区土地面积 辽宁 78.8万千米2,占中国陆地总面积的8.2%。东北地区位于中国 ________ 东北 部,地处东北亚的核心位置,东、北两面与 朝鲜 俄罗斯 为邻;西接内蒙古自治区;南连 ________ 及________ 河北省 ,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________
3.“白山黑水” 长白山 “白山”是指____________ ,位于东北地区东南部,是
松花江、图们江、鸭绿江等河流的发源地。“黑水”是指 黑龙江 俄罗斯 之 ____________ ,流经黑龙江省北侧,是中国与__________ 间重要的界河,流域内森林茂盛,径流丰富。松花江是其最 大的支流,也是流经东北地区的主要河流,且是东北地区重 要的水上运输线。
第一节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2.主要地形区
大兴安岭 、小兴安岭和长白山等; 本区的主要山脉有__________ 东北 中部是我国最大平原________ 平原,主要由三江平原、松嫩 松花江 、乌 平原和辽河平原组成;主要河流有黑龙江、__________ 苏里江等。
探究切入点之—— 读图,归纳东北地区的地势特征。
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据此完成下列任务。
A
B
C
(1)分析A、B、C的气温和降水差异及影响因素。 (2)判断A、B、C所代表的城市,归纳东北地区的气候特征。
东北地区的森林 东北地区夏季气温较高,降水集中,光照充足,有利于 植物的生长,典型植被有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落叶阔 叶林以及草甸草原等。 东北针叶林的树种以落叶松居多,红松次之;阔叶林树 种以杨、桦、栎为主。长期以来,东北林区一直是中国重 要的木材生产基地。
探究任务
1、东北地区1月、7月平均气温值大体介于什么范围?与 中国其他地方相比,东北地区的1月平均气温有什么特点? 2、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大体介于什么范围?据图归纳东北 地区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
东北地区1月平均气温分布
东北地区7月平均气温分布
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
下面三图表示的是大连、长春、哈尔滨三个城市气
度位置的差异,举例说明纬度位置对人们生活学习和农 日 蒙古 本 业生产的影响。
(3)评价一下东北地区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探究二:东北地区“自然环境”探究
地形特征
区域内自然 环境各要素 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气候特征
其他自然地理要素
探究任务
分小组探究: 1、读图,找出东北地区主要的山脉和平原,说 出东北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 2、东北地区河流流向与地形分布的关系。
地形图
政区图
城市图 …… 探究该问题需要哪些思维导图? 运用地图是认识区域 地理位置的基本方法
探究一:东北地区“地理位置”探究
相对位置
地理位置 影响及其重要性
绝对位置
探究任务
• 1、读图,同桌互相描述东北地区的海陆位置,找出东北 濒临的海洋、邻国、邻省(省级行政区划),找出东北三 省的省会,回顾东北三省的简称。 • 2、分学习小组读图,试着描述东北地区的经纬度范围, 请小组代表交流本组读图结果。 • 3、什么是绝对位置和相对位置,请举例。
5.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归纳东北地区1月平均 气温分布规律。 南高北低,局部气温差异大。 (2)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形成东 北地区1月平均气温分布规律的主 要原因。 南部纬度低,且受冬季风影响 稍小,气温较高,而北部相反; 受地形地势的影响,使得局部地 区气温差异大。
东北地区1月平均气温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