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优惠政策下减免税费的账务处理

合集下载

会计经验:免税税金账务处理

会计经验:免税税金账务处理

免税税金账务处理按我国现行增值税的减免规定,减免增值税分为先征收后返回、即征即退、直接减免三种形式。

因此,其会计处理也有所不同。

一、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增值税各项优惠政策的含义1、直接免征:直接免征增值税,纳税人不必缴纳。

如销售残疾人专用品;2、直接减征:按应征税款的一定比例征收,目前除了对简易征税的旧货规定了减半征收外,多是采用降低税率或按简易办法征收的方式给予优惠,还没有按比例减征的规定;3、即征即退:指税务机关将应征的增值税征收入库后,即时退还,比如对软件企业的超3%税负的部分即征即退,退税机关为税务机关;4、先征后退:与即征即退差不多,只是退税的时间略有差异;5、先征后返:指税务机关正常将增值税征收入库,然后由财政机关按税收政策规定审核并返还企业所缴入库的增值税,返税机关为财政机关。

如对数控机床产品实行增值税先征后返。

(一)先征收后返回、即征即退增值税的会计处理1.按指定用途返回的会计处理。

(1)用于新建项目。

实际收到返回的增值税税款时,直接转作国家资本金。

作会计分录如下:借:银行存款贷:实收资本-国家投入资本(2)用于改建扩建、技术改造。

收到返还的增值税税款时,视同国家专项拨款。

作会计分录如下:借:银行存款贷:专项应付款-xx专项拨款实际用于工程支出时,作会计分录如下:借:在建工程-xx工程贷:银行存款等工程完工,报经主管财政机关批准,对按规定予以核销的部分(不构成固定资产价值),作会计分录如下:借:专项应付款-xx专项拨款贷:在建工程对构成固定价值的部分,作会计分录如下:借:固定资产贷:在建工程(3)用于归还长期借款。

经批准归还长期借款,即贷改投时,可转为国家资本金。

作会计分录如下:借:银行存款贷:实收资本-国家投入资本借:长期借款贷:银行存款2.返还进口增值税(即征即退)的会计处理。

国家根据需要,可以规定对进口的某些商品应计征的增值税采取即征即退的办法,退税额冲减采购成本,退税的直接受益者必须是以购进商品从事再加工的生产企业。

1-与增值税优惠相关的会计处理

1-与增值税优惠相关的会计处理

涉税会计处理——增值税各项优惠如何进行会计处理(一)对于直接免征增值税的,销售免税货物时,不必计提销项税额,为生产免税货物而购进的原材料的进项税做转出处理,计入成本。

①、销售免税货物时:借:银行存款贷:主营业务收入②、按规定计算转出进项税时:借:主营业务成本(应分摊的进项税额)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二)即征即退、先征后退、先征后返的增值税的会计处理即征即退、先征后退、先征后返大同小异。

即征即退、先征后退的税款由税务机关退还;先征后返的税款由财政机关返还。

应于实际收到时:借:银行存款贷:营业外收入——政府补助(三)出口退税的会计处理目前,我国对生产企业出口自产货物的增值税一律实行“免、抵、退”税管理办法。

税法上,对“免、抵、退”税办法有三步处理公式:一是,当期应纳税额=当期内销售货物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当期免抵退不得免征和抵扣的税额)-当期留抵税额;二是,免抵退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退税率;三是,当期免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应退税额。

会计上,实行“免、抵、退”政策的账务处理也相应有三种处理办法。

一是,应纳税额为正数,即免抵后仍应缴纳增值税,免抵税额=免抵退税额,即没有可退税额(因为没有留抵税额)。

此时,账务处理如下: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贷: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二是,应纳税额为负数,即期末有留抵税额,对于未抵顶完的进项税额,不做会计分录;当留抵税额大于“免、抵、退”税额时,可全部退税,免抵税额为0。

此时,账务处理如下:借:其他应收款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三是,应纳税额为负数,即期末有留抵税额,对于未抵顶完的进项税额,不做会计分录;当留抵税额小于“免、抵、退”税额时,可退税额为留抵税额,免抵税额=免抵退税额-留抵税额。

税收返还、税收优惠税务及账务处理

税收返还、税收优惠税务及账务处理

税收返还、税收优惠税务及账务处理第一篇:税收返还、税收优惠税务及账务处理税收返还、税收优惠税务及账务处理税收返还是政府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采取先征后返(退)、即征即退等办法向企业返还的税款,属于以税收优惠形式给予的一种政府补助。

增值税出口退税不属于政府补助。

除税收返还外,税收优惠还包括直接减征、免征、增加计税抵扣额、抵免部分税额等形式。

这类税收优惠并未直接向企业无偿提供资产,不作为会计准则规范的政府补助。

《新企业会计准则——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规定“营业外收入”科目核算企业发生的各项营业外收入,主要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非货币资产交换利得、债务重组利得、政府补助、盘盈利得、捐赠利得等。

确认的政府补助利得,借“银行存款”、“递延收益”等科目,贷“营业外收入”。

在税务处理上,企业的补贴收入包括在收入总额中,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应作为应纳税所得额的组成部分,计算缴纳所得税。

企业按照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有关文件规定,实际收到具有专门用途的先征后返(退)、即征即退等办法向企业返还的所得税税款,按照会计准则规定应计入取得当期的利润总额,暂不计入取得当期的应纳税所得额;其他没有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有关文件明确规定免税的税收返还,除企业取得的出口退税(增值税进项)外,一般都应作为应税收入征收企业所得税。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减免及返还的流转税并入企业利润征收所得税的通知》(财税(1944)74号)规定,对企业减免或返还的流转税(含即征即退、先征后退),除国务院、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规定有指定用途的项目以外,都应并入企业利润,照章征收企业所得税。

对直接减免和即征即退的,应并入企业当年利润征收企业所得税;对先征税后返还和先征后退的,应并入企业实际收到退税或返还税款年度的企业利润征收企业所得税。

对增值税进项税额不作为应税收入,是因为根据相关税收法规规定,对增值税出口货物实行零税率,即对出口环节的增值部分免征增值税,同时退还出口货物前面环节所征的进项税额。

小规模纳税人税金减免账务处理流程

小规模纳税人税金减免账务处理流程

小规模纳税人税金减免账务处理流程《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支持个体工商户复工复业等税收征收管理事项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20年第5号,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取得应税销售收入纳税义务发生时间在2020年3月1日至5月31日,适用减按1%征收率征收增值税的,按照1%征收率开具增值税发票。

此刻已然是4月处,很多纳税人都已经开始申报1-3月增值税了,由于系统设置问题,不管是免税还是不免税的销售金额,系统报表统一跳的税率是3%,而发票税率只是1%,如果按照1%做账,那就账表不相符了;账务该如何处理呢?是否需要把这2%做到营业外收入里面呢?下面给大家进行分情况的解答:首先需要明确一点,做账是按照实际开具的发票做账的。

情况一:本季度专普票合计开具金额大于30万。

【不享受对月销售额10万元以下(含本数)(季销售额30万)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的政策】假设本季只在3月开了1张征收率1%普票,不含税金额为40万,税额4万。

按照实际开票的不含税金额和1%征收率的税额做账发生增值税纳税义务时:借:银行存款或应收账款44万贷:主营业务收入40万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4万实际缴纳的时候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4万贷:银行存款4万情况二:本季度专普票合计开具金额不超过30万。

(享受对月销售额10万元以下(含本数)(季销售额30万)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的政策)假设本季只在3月开了1张1%普票不含税金额为20万,税额额2万。

发生增值税纳税义务时:借:银行存款或应收账款22万贷:主营业务收入20万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2万季销售额低于30万,免征增值税时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2万贷:营业外收入2万注意:很多小伙伴疑惑的点在于,免税情况下不含税金额保持不变,我是否需要按照报表跳的3个点税率做账,其余两个点做减免?如果不做的话账表就不一致了。

不需要的,因为1%税率是阶段性减免,所以税局网站系统并没有更改报表,交税的情况下填写减免税明细表做减除,应纳税额与账上一致。

会计最常用的税收优惠的账务处理!

会计最常用的税收优惠的账务处理!

【优惠账务】会计最常用的稅收优惠的账务处理!税收政策中优惠多多,享受优惠的您账务处理正确吗?今天,小编整理了实务中常见的税收优惠的账务处理,以便大家查询使用。

01、増值税税控系统专用设备和技术维护费用抵减増值税额的会计处理1 •政策依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増值税税控系统专用设备和技术维护费用抵减增值税税额有关政策的通知》(财税[2012]15 号)—、增值税纳税人2011年12月1日(含,下同)以后初次购买增值税税控系统专用设备(包括分开票机)支付的费用,可凭购买增值税税控系统专用设备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在增值税应纳税额中全额抵减,不足抵减的可结转下期继续抵减。

增值税纳税人非初次购买增值税税控系统专用设备支付的费用,由其自行负担,不得在增值税应纳税额中抵减。

增值税税控系统包括:增值税防伪税控系统、货物运输业增值税专用发票税控系统、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税控系统和公路、内河货物运输业发票税控系统。

增值税防伪税控系统的专用设备包括:金税卡、IC卡、读卡器或金税盘和报税盘;货物运输业增值税专用发票税控系统专用设备包括税控盘和报税盘;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税控系统和公路、内河货物运输业发票税控系统专用设备包括税控盘和传输盘。

二、增值税纳税人2011年12月1日以后缴纳的技术维护费,可凭技术维护服务单位开具的技术维护费发票,在增值税应纳税额中全额抵减,不足抵减的可结转下期继续抵减。

技术维护费按照价格主管部门核定的标准执行。

三、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支付的二项费用在增值税应纳税额中全颔抵减的,其增值税专用发票不作为增值税抵扣凭证,其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2 •会计核算咱们以一般纳税人购买增值税税控系统专用设备及技术服务费为例,假设企业取得的是增值税普通发票,账务处理参考如下: (1)购买增值税税控系统专用设备①购入3万元的税控设备(取得增值税普通发票)时:借:固定资产3万元贷:银行存款3万元②按规定抵减的增值税应纳税额: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减免税款)3万元贷:递延收益3万元③假设企业折旧年限5年,净残值为0 ,则计提月折旧额为:借:管理费用500元贷:累计折旧500元同时:借:递延收益500元贷:管理费用500元(4)支付技术维护费:①支付技术维护费用500元时:借:管理费用500贷:银行存款500②按规定抵减的增值税应纳税额: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减免税款)500贷:管理费用50002、关于小微企业免征增值税的会计处理1 •政策依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小微企业免征増值税有关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7年第52号)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应分别核算销售货物或者加工、修理修配劳务的销售额和销售服务、无形资产的销售额。

增值税的税收优惠事项会计账务处理

增值税的税收优惠事项会计账务处理

10月需缴回留抵退税款时: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00000
贷:应交税费——增值税留抵税额100000
借:应交税费——增值税留抵税额100。
贷:银行存款100000
6.全额退税会计处理。《财政部商务部税务总局关于研发机构采购设备增值税政策的公告》(财政部商务部税 务总局公告2023年第41号)明确,继续对内资研发机构和外资研发中心采购国产设备全额退还增值税。根据2021年 度修订的《研发机构采购国产设备增值税退税管理办法》,研发机构采购国产设备的应退税额为增值税发票上注明 的税额,但若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已用于进项税额抵扣的,则不得申报退税;已用于退税的,不得用于进项税额 抵扣。《增值税会计处理规定》未对该事项会计处理作出明确规定,结合会计处理的一般原则,从企业增值税管理 风险防范角度,笔者通过案例提出建议。
2.即征即退会计处理。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的纳税人,应先按税法规定全额缴纳增值税,然后再申请定额或 一定比率退还,是在增值税正常缴纳之后的退库,并不影响计算增值税应纳税额和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链条的完整 性。销售货物或应税劳务时,可按规定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正常计算销项税额,购买方也可按规定抵扣。因此, 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的纳税人购进业务、销售业务和缴纳税款的会计处理,与不享受税收优惠的纳税人的会计 处理完全一致,即购进业务取得合法扣税凭证时,按不含税价记入成本费用科目,可以抵扣的增值税额记入"应交税费 ——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销售业务发生时,按含税价款记入"银行存款""应收账款”等科目借方,贷记"主 营业务收入"和"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y等科目;月末,企业应将"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计算 的本期应纳增值税额转入"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科目,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y科目, 贷记"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科目。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的纳税人与不享受税收优惠的纳税人的会计处理不 同点在于,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的纳税人缴纳完税款后,按规定可以收到退回的增值税额,借记"银行存款"科 目。

小微企业免征增值税账务处理

小微企业免征增值税账务处理

小微企业免征增值税账务处理
小微企业免征增值税账务处理
例如,某商业企业是小规模纳税人,2016年1月份含税销售收入3.09万元,2月份含税销售收入9.27万元。

城市维护建设税税率7%,教育费附加征收率3%,地方教育附加征收率2%。

会计处理如下:
一、1月份会计处理
1.计提增值税时
借:应收账款或银行存款30,900
贷:主营业务收入3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900
2.根据财会〔2013〕24号和财税〔2015〕96号文件规定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900
贷:营业外收入——减免税额900
3.计提城建税及附加为0
二、2月份会计处理
1.计提增值税时
借:应收账款或银行存款92,700
贷:主营业务收入9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2,700
2.计提城建税及附加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324
贷:应交税费——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189
应交税费——应交教育费附加81
应交税费——应交地方教育附加54
3.根据财会〔2013〕24号和财税〔2016〕12号文件规定
借:应交税费——应交教育费附加81
应交税费——应交地方教育附加54
贷:营业外收入——减免税额135。

企业会计准则的税收减免会计分录

企业会计准则的税收减免会计分录

企业会计准则的税收减免会计分录哎呀,税收减免这回事,说白了就像是相关部门给企业发了张打折券,能省不少钱。

咱们今天说的就是在企业会计准则里,怎么处理这些税收减免的会计分录。

你知道的,很多企业都是靠这块减免来喘口气,能省一笔不小的开销,特别是那些小微企业,减免一部分税费简直是“救命稻草”。

不过,说到怎么在账本里反映这些减免,咱们可得琢磨琢磨了,毕竟账本上做个小小的手脚,也能给公司带来很大的帮助。

先说说,税收减免到底是怎么回事。

相关部门为了鼓励企业发展,特别是一些符合条件的企业,就会给这些企业一定的税收减免。

比如说,企业做得特别好,符合环保、科技创新的要求,相关部门就会给你一些税费减免。

这么一来,企业少交了税,那是不是就能多点资金投入到生产、研发或者员工福利上?这不就是相关部门想要的效果嘛。

可是,减免虽然省钱,但会计上咋处理这些账目可不是小事。

咱们说会计分录,其实就是把这些税收减免的变化记录下来,不然可就乱套了。

比如,相关部门给企业一个“减免税收”的,企业就少交了税。

通常情况下,税费减免的账目要先通过“应交税费”这个科目进行记录。

看似简单,实则这里的分录里可是有大文章可做呢。

比如,企业原本应该交的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税种,突然有了一部分的减免。

按理说,减免部分就得从税费支出里扣除,然后让它减少到实际交税金额里。

怎么扣?这就要用会计分录来安排了。

具体来说,如果企业收到税收减免了,首先得把这部分应交税费减去。

在会计上,咱就把“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这类科目的借方进行相应的减少。

比如,原本公司需要交50万税,相关部门给减免了10万,那就得在账本里做个10万的减免调整。

记得,是减免后的那部分,咱要记在“应交税费”科目的借方。

用通俗点的话说,就是“少交了税,账上就得少写点数字”。

所以,这个账目得减去,给自己减轻点负担。

然后,减免的金额就得反映到利润表里。

说白了,企业少交了税,那个少交的部分不就直接影响了公司的“利润”吗?本来税收支出就会减少,那当然利润表里的“税金及附加”这一项就得少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账面已全额计提,之后优惠政策出台该如何调账?
(一)房产税、土地使用税的减免
之前已全额计提,后续优惠政策出台可在缴纳时做对应账务处理:
借:应交税费——应交房产税/应交城镇土地使用税
贷:银行存款
税金及附加/营业外收入/其他收益等(减免金额)提醒:小企业会计准则中无“其他收益”科目。

(二)企业统筹社保部分减免,此前已全额计提该如何调账?
分两步骤走:
1、已经全额计提但未缴纳的,需要将减免金额的计提分录红冲处理:
借:管理费用、生产成本等(红字,减免金额)
贷:应付职工薪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红字,减免金额)
2、若是已经按计提的全额缴纳的,那么需要根据当地部门规定的退、抵方法确定处理:
(1)用于抵减以后期间的,无需账务处理,“应付职工薪酬——养老、失业、工伤、医保”自然抵减即可。

(比如可抵减减征后剩余的单位缴费部分)
小贴士:自然抵减是因为“应付职工薪酬——养老、失业、工伤、医保”借方科目反映的是实际缴纳的社保,多缴了该科目借方金额会大于贷方,以后期间少缴即可抵减。

(2)当地部门确定退还的,在实际收到时:
借:银行存款
借:应付职工薪酬——养老、失业、工伤、医疗(红字,退还金额)
小贴士:收到退还社保款项时冲销多支付的“应付职工薪酬”科目时,应借方红冲该科目。

因为该科目贷方核算的是计入成本费用的薪酬情况。

二、尚未进行账务处理,如何正确入账?
(一)房产税、土地使用税的减免
1、免征无需账务处理;若为减征,则按减征后的金额入账:
借:税金及附加等
贷:应交税费——应交房产税/应交城镇土地使用税
2、缴纳时:
借:应交税费——应交房产税/应交城镇土地使用税
贷:银行存款
(二)企业统筹社保部分减免
1、免征无需账务处理;若为减征,则按减征后的金额入账
计提社保、工资时:
借:管理费用、生产成本等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含个人承担保险部分)
应付职工薪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等(单位承担部分按减征后的金额入账)
2、缴纳社保时:
借:其他应付款——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等(个人承担社保部分)应付职工薪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等(单位承担部分按减征后的金额入账)
贷:银行存款
提醒:注意当前疫情期社保减免优惠政策涉及的是养老、工伤、失业及医保的单位缴纳部分。

3、缓缴社保:
根据疫情期当前政策,企业还可申请缓缴社会保险费,其账务处理需要照常计提,只是延后缴纳,在实际缴纳后再进行缴纳的账务处理。

来源:中华会计网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