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维护人格尊严 第一课时 导学案
维护人格尊严教案

.2,维护人格尊严教案篇一:6.2维护人格尊严教案粤教版6.2维护人格尊严教案新盈中学吴小丹一、教材分析《维护人格尊严》是粤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第六单元《我们的人身权利》的第二课题,主要包括三部分的内容:我们的人格尊严权、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受法律的特殊保护以及维护自己和他人的人格尊严。
本节课主要讲解“我们的人格尊严”。
教材首先指出人格尊严权的含义,其次着重从法律角度对人格尊严所包括“肖像权、姓名权、名誉权、荣誉权”的内容和法律规定分别进行阐述。
在这个法制治的国度里,人格尊严越来越受到重视,所以学好本框题内容是有重要意义和指导意义,为后面所要学习的内容起到铺垫作用,在全书中处重要的地位,是有承上启下,前后衔接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日常生活中,未成年人对人格尊严权的认知较差,对发生在学习、生活中的有关事件,中学生甚至不懂得判断是否侵犯他人或自己的人格尊严。
在21世纪的文明社会里,人格尊严越越受到重视。
中学生侵犯他人人格尊严和被他人侵犯人格尊严的事情时常发生,因此要教育好学生重视维护他人和自己的人格尊严,加强法律意识的培养,提高道德和法律素质。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人格尊严的含义和内容,区别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姓名权的具体内容。
2、能力目标:能够根据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判断侵犯公民人格尊严中的哪些权利。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到人格尊严的内容包括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姓名权等这些权利与每个公民生活息息相关。
当自己的尊严受到伤害时,懂得依法维权,加强个人道德修养,自觉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人格尊严的含义和内容,区分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姓名权的具体内容;。
难点:如何判断生活中哪些行为侵犯了自己的人格尊严五、教学方法阅读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情景教学法、归纳法六、课时安排:1课时七、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4分钟)教师:同学们,在生活中你们有没有被偷过东西?(学生回答:有)引入:小偷的行为确实很可耻的,如果抓住小偷的话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暴打小偷或者逼他游街,这样的做法合适吗?我们先来看一段视频。
6.2维护人格尊严(第一课时)

6.2维护人格尊严一、教学目标分析(一)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懂得人格尊严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中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受到伤害时,要懂得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增强个人道德修养,自觉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增强法制观点,增强依法维权意识。
(二)水平目标1.提升分辨是非的水平,能够准确区分哪些行为是侵犯公民人格尊严权的行为;2.了解未成年人人格尊严受保护的法律规定,学会保护自己的人格尊严。
3.提升使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和他人人格尊严权的水平,能够使用法律武器追究侵犯者的法律责任。
(三)知识目标1.初步了解人格尊严的含义和内容,了解肖像权、姓名权、名誉权、荣誉权的具体内容。
2.知道法律保护公民人格尊严权,合法权益受到侵害要用法律武器实行维护。
3.明确每个公民都不得侵犯他人的人格尊严权。
二、学情分析1.针对的问题:日常生活中,未成年人对人格尊严权的认知较差,对发生在学习、生活中的相关事件,中学生甚至不懂得判断是否侵犯他人或自己的人格尊严。
2.学生的需要:学会重视维护他人和自己的人格尊严,形成和发展尊重人格尊严的情感,增强法律意识的培养,提升道德和法律素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如何使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和他人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难点:人格尊严的理解;道德高尚的人能自觉维护他人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四、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教师:1.根据教材的需要收集案例、新闻,并制成课件。
2.认真学习相关人格尊严的法律条文,收集法律依据。
学生:1.寻找发生在身边的相关侵犯人格尊严的事件。
2.查找学习相关法律法规。
(二)教学设计讨论前置作业:1.什么是人格尊严权?(含义)2.人格尊严权主要包括哪些权利?(具体内容)3、肖像的含义及保护公民肖像权的法律规定以及侵害公民肖像权的行为?4、姓名的含义及保护公民姓名权的法律规定?5、名誉的含义及保护公民名誉权的法律规定?6、荣誉的含义及保护公民荣誉权的法律规定?一、故事导入新课:乞丐有尊严吗?广州白云机场有一乞丐在行乞时,一个乘客鄙夷地将施舍的钱用力地扔在乞丐的脸上,该乞丐不满这种施舍态度,认为有伤他的自尊,他说:宁可饿死、冻死也不需要这种施舍。
622维护人格尊严导学案.doc

班级:姓名:学号:课时序数:1日期:分数:课题:6・2维护人格尊严(2)学习目标:1.了解未成年人人格尊严受保护的法律规定。
2.学会保护自身的人格尊严。
3.在自己的尊严受到伤害时,懂得依法维护口己的合法权益;在逐步扩展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加强个人修养,自觉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培养平等待人,尊重他人人格的道徳修养。
♦重点难点:重点:如何运用法律手段维护白己和他人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难点:道德高尚的人能自觉维护他人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知识回顾:1.以下案例中,当事人的哪些权利受到了侵害?并说明法律依据。
案例一:八年级学生小磊由于违反了学校纪律,被班主任宣布取消他七年级时的“文明标兵”称号。
案例二:张某邻居趁张某外出期间,在张某家外墙上张贴诽谤张某的人字报。
2.以下案例中,王某侵犯了他人的哪些权利?并请说明法律依据。
案例三:屮学主王某在网上聊犬时,假冒本班同学李某的姓名,捏造本班同学张某有小偷小摸的行为。
♦自主学习:1.我国保护未成年人人格尊严的法律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和《》。
2.人格尊严权是未成年人的____________ 之一。
未成年人正处于身心发展的__________时期,如果人格尊严受到分割,其精神健康将受到巨人的损伤。
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还存在__________ 未成年人人格尊严的行为。
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把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作为应当遵循的__________ 之一。
3.当人格尊严受到侵害吋,要学会运用__________ 去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
如我们可以视受伤害的程度,要求其_________ 、__________ ,或要求其___________ 、_________ ,严重的可以追究其 ___________ o 4.我们也要自觉尊重________ 人格尊严。
____________ 别人的外貌、衣着、说话方式和动作,不应给他人起 _________ 的绰号,更不能 __________ 身体或智力上有缺陷的人。
《维护人格尊严》教案

《维护人格尊严》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使学生了解人格尊严的含义和内容,区分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姓名权的具体内容。
2、能够根据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判断侵犯公民人格尊严中的哪些权利。
3、了解未成年人人格尊严受保护的法律规定,学会保护自己的人格尊严。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通过学习,能够加强个人修养、自觉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培养平等待人,尊重他人人格的道德修养。
教学重点和难点:能够根据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判断侵犯公民人格尊严中的哪些权利。
教学过程:一、我爱新闻:新闻3分钟:两会、温家宝:要使中国的教育成为面向平民的教育二、复习:案例:小刘的手机和1000元现金,在宿舍洗澡的时候不见了,他很伤心,心想肯定是同宿舍的同学干的,就把宿舍里的所有床搜个遍,未果.10点晚自习下课后,他守住门口,让一个一个回宿舍的同学搜身,最后一个牛勇不同意,他对着牛勇就是一拳,结果,把牛勇打断三根肋骨.并把牛勇拖回家审查了一天。
1、请你分析小刘的行为?2、你认为小刘这样做的结果如何?3、通过这件事你有何看法?教师总结:这类事情在学生当中时有发生,为什么由受害者变为违法者?不懂得运用法律知识维护自己的权益是一大通病,在我们年龄阶段,不会理智解决问题,情感用事也是一大忌,结果不仅没有解决问题,还把自己推到问题的旋涡中。
我们要懂得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人身自由和生命健康权利,同时,还会运用法律保护自己的人格尊严权利。
三、讲授新课导入:网络故事:广州白云机场有一乞丐在行乞时,有一个乘客鄙夷的将施舍的钱用力的扔在乞丐的脸上,该乞丐不满这种施舍态度,认为有伤他的自尊,他说:宁可饿死、冻死也不需要这种施舍。
请问:为什么乞丐坚决不要这样的施舍?你认为乞丐也有以上的这种权利吗?教师总结:你可以不去施舍,但你决不能因为施舍了别人物质而有权利去侮辱别人的尊严,哪怕他是一个乞丐,哪怕他在伸出乞讨的双手时已经轻贱了自己的人格尊严,但作为旁人,均无权利因此而雪上加霜,去侵犯他仅剩下的一点人格尊严。
粤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6.2《维护人格尊严》活动探究型导学案

《维护人格尊严》活动探究型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我要了解人格尊严的含义和内容,能判断哪些些是侵犯公民人格尊严的案例,学会保护自身的人格尊严。
2.我要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能够正确区分哪些行为是侵犯公民人格尊严权的行为。
3.我要懂得珍爱自己的名誉,维护自己的尊严,增强自尊心。
二.学习重难点
重点:如何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和他人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难点:如何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和他人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三.预习提示
(阅读课本内容,完成下列问题,并在课本上标出相关知识点)
1. 公民基于人格尊严所享有的权利有哪些?
2. 如何维护自己和他人的人格尊严?
四.活动探究
1.___________是我们作为人应当受到他人最起码的尊重的权利。
2. 在我国法律中,公民基于人格尊严所享有的权利包括___________、姓名权、名誉权、___________、隐私权等。
3.尊重他人的___________,既是公民自觉履行法律义务的表现,也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所应具备的素质。
五.导学检测
1.某服装厂老板怀疑工人下班时把服装偷带出去,叫保安对本厂女工进行搜身。
这种行为()
A.维护了工厂利益
B.侵犯了女工的人格尊严
C.不道德但是不违法
D.侵犯公民的姓名权
2、女工们将该厂老板告上法庭并胜诉,这说明()
A.工人们没有处理好个人和工厂的关系
B.我国的法律制度还不完善
C.妇女的人身权利受法律保护
D.公民的法律意识在不断增强
六.知识盘点
七.自主反思。
6.2维护人格尊严第一课时

6.2维护人格尊严编写:陈鹏川 审核:政史教研组第一课时 我们的人格尊严权利导学目标理解人格尊严权利,并知道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和他人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导学重、难点对人格尊严权利的理解。
导学过程一、自主学习(一)、首先整体感知教材《法律导读》中的《我们的人格尊严权利》,然后边仔细阅读教材边完成下面的问题。
(二)仔细观察探究园中的漫画(课本P36)情景研讨:“你的人格尊严受到侵害了吗”。
1.你还了解哪些侵害未成年人人格尊严的现象?2.在学校、家里或社会上,你碰到过自己的人格尊严受到侵害的情况吗?如果有,请说说你当时的感受。
3.当你的人格尊严受到侵害时,你准备怎么做?(三)认真阅读个案研讨(课本37)完成以下问题。
报社侵犯小陆的肖像权了吗?为什么?我们的人格尊严权利二、问题交流(要求:当某个组员回答问题时,其余的专心听、思考、评价、纠正、补充、建议)1.发现问题。
⑴发现自己和同学答案不同的地方,发现同学完成不了的地方,发现同学比自己做得好的地方,发现自己比同学做得好的地方。
2.解决问题。
⑴请同学们在组内讨论《自主学习》(一)的答案,并把讨论后形成的完整答案写下来。
⑵请组内的每个同学依次展示《自主学习》(二)、(三)中的答案,看看谁的答案最完善。
⑶把在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梳理出来,并展示在黑板上。
⑷请各个小组可以根据本组的爱好和实力领取梳理出来的问题,并解决。
⑸政治组长安排好成员准备全班展示。
(展示全班梳理出来的问题的答案和自主学习(二)、(三)中的答案。
)三、展示提升(当同学在展示时,我们要学会倾听、评价、补充、纠正,或者发表自己不同的意见。
问题与问题的过渡要有衔接。
)⑴展示所领取的新问题的答案。
⑵依次展示《自主学习》部分(二)、(三)中的答案。
四、巩固练习⒈记住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
2.完成《金牌学案》中本课时的作业。
3.选择题(下列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请将所选答案的字母填入题干后的括号内。
《维护人格尊严》教案

维护人格尊严教案一、教学目标本节课通过学习和讨论,让学生了解并学习如何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培养正确的人际交往能力,提升个人自信心和自尊心。
二、教学内容1.人格尊严的定义和重要性2.如何保护和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3.面对侮辱和挑衅时的正确应对方式4.培养自信心和自尊心的方法和技巧三、教学方法1.知识讲解和概念讲解2.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3.角色扮演和情景模拟4.个人反思和讨论分享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和简短的讲解,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是人格尊严,为什么它很重要。
第二步:知识讲解(15分钟)教师系统地讲解人格尊严的定义和重要性,阐述它对个人成长和人际关系的影响。
第三步:小组讨论(20分钟)学生分为小组,讨论并列举出在生活中可能遇到的侮辱和挑衅的情境,并讨论如何正确应对。
每个小组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第四步:角色扮演(20分钟)学生再次分组,每组选择一个情境进行角色扮演,模拟面对侮辱和挑衅时的正确应对方式。
其他组员观察并进行评价。
第五步:讨论总结(15分钟)学生全体讨论角色扮演的结果和评价,总结出正确应对侮辱和挑衅的方法和技巧。
第六步:个人反思(10分钟)学生个人反思自己在平时维护人格尊严方面的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
五、教学评估1.小组讨论和汇报的质量和深度2.角色扮演的表现和观察评价3.个人反思的思考和改进措施六、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写一篇感想心得,内容包括自己对人格尊严的理解,以及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去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
七、教学延伸1.阅读相关的文章和案例,加深对人格尊严的理解。
2.观看相关的影视作品,了解人格尊严的重要性和影响。
3.在班级开展主题讨论和演讲活动,让学生分享维护人格尊严的经验和感悟。
八、教学反思本节课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正确应对挑战的能力,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互动方式,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维护人格尊严的方法和技巧。
同时,通过个人反思和讨论分享,促使学生扩展思维、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6.2维护人格尊严第一课时教案

6、2 维护人格尊严第一课时大田中学陈文欢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人格尊严的含义和内容,区分肖像权、姓名权、名誉权、荣誉权的具体内容。
(2)能根据现实生活中的实例,判断侵犯公民人格尊严中的哪些权利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人格尊严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懂得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自觉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培养尊重他人人格的道德修养;学会爱与尊重自己和他人。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人格尊严权利的地位、含义以及内容难点:掌握我国法律关于人格尊严各项权利的相关规定,学会判断现实生活中的典型侵权行为,懂得依法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三、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问题导入)新闻在线:广州一家韩国公司女老板,为了惩罚迟到的中方雇员,竟令中方雇员向她集体下跪.以满足她的虐待淫威心理。
对韩国女老板的行为,你有何看法?通过“新闻在线”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学生思考,教师归纳总结,导入新课。
(二)情景体验情景一:新闻后续:大多数中方雇员为了一份有限的薪水,做出了牺牲人格的尊严和民族气节而向恶人下跪的选择。
这当中,只有一名从河南来的打工青年,毅然做出了辞职不跪的义举,令韩国女老板目瞪口呆,淫威之心顿减。
这位河南打工青年的行动受到了所有知情者的高度称赞。
很快,另一家中国公司破格录用了这位铮铮硬骨的男子汉。
此刻你的心情又是如何?情景二:小琳的故事一天,小琳妈妈特地到学校向班主任杨老师了解小琳在学校的情况。
此后,杨老师非常关注小琳。
这天自修课杨老师巡堂来到教室,发现小琳在看一封信,看信的字迹,很像是男孩子写的,杨老师断定小琳在谈恋爱,于是把信抢过来。
杨老师要求小琳交待谈恋爱之事。
小琳百般争辩,最后老师要小琳叫家长,小琳不敢告诉父母。
第二天班主任上课时在全班同学面前不仅对小琳连嘲带讽的批评一通还把那封信当众读了一遍,小林自觉无地自容,冲出了教室----在校外游荡了一天,傍晚时被汽车撞伤了。
问:你认为杨老师这么做对不对?为什么?(三)新知探究通过“新闻后续”及“小琳的故事”,启发学生思考、探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2维护人格尊严第一课时导学案
(一)了解本框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维护人格尊严》是粤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我们的人身权利》的第二课题。
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第一课题《维护人身权利》,了解了法律对公民的人身自由和生命健康权利保护的规定,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和他人的人身自由和生命健康,而学习《维护人格尊严》将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法律对公民人格尊严保护的规定,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自觉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
在21世纪的文明社会,人格尊严越来越受到重视,所以学好本课内容具有重要意义。
这也为后面《保护个人隐私》的学习做了铺垫,在全书中处于重要的地位,具有承上启下、前后衔接的作用。
(二)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人格尊严的含义和内容,区分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姓名权的具体内容;
2、能力目标:能够根据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判断侵犯公民人格尊严中哪些权利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自己的尊严受到伤害时,懂得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加强个人道德修养,自觉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
(三)学习重点、难点
1、学习重点:了解人格尊严的含义和内容,区分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姓名权的具体内容;
2、学习难点:如何判断生活中哪些行为侵犯了自己的人格尊严。
●预习思考认真阅读教材完成下列问题
一、人格尊严权包括哪些权利?
人格尊严权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侵犯公民的这些权利,要承担_______法律责任。
我国法律规定:公民享有肖像权,_________,____________-使用公民的肖像。
侵犯肖像权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1)以赢(营)利目的使用公民肖像,侵权与否取决于是否取得本人同意;(2)虽未以盈(营)利为目的,但恶意使用公民肖像。
如:______、_________和对公民肖像进行____________,也属于侵犯公民的肖像权。
名誉权——就是一个人的________,是社会成员对某个公民的
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的评价。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享有名誉权,禁止用________、________等方式损害公民的名誉。
荣誉权——是国家、社会、组织授予公民的一种_______或称号(是一种组织行为)。
如:“三好学生”、“劳动模范”等,我国法律规定:公民享有荣誉权,禁止非法剥夺公民的_______、
_______和_______。
姓名权—这是区别于其他公民的称号或代号。
一般情况下,还包括公民的曾用名、别名、笔名等。
我国法律规定:公民享有姓名
权,有权_______、_______和_______规定改变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2.小疑问-小讨论-小辩论:现实生活中的刑事侦查拍照,新闻摄影以及反映社会上不道德和违法行为的现场拍照等,是不是侵犯了公民的肖像权呢?如某某同学翻越马路护栏行为被拍事件。
为什么?
三.案例我分析:
(1).八年级学生赵某,去年在市区某影楼照了两组艺术照片。
一年后,赵某发现她的艺术照片摆在该影楼的橱窗里展示,很自豪。
{1}影楼的做法侵犯了赵某什么权利?
{2}上述材料对你有何启示?
(2).你认为下列情景侵犯了你的什么权利,并简要说明理由。
{1}你最近表现不佳,老师要收回你七年级获得的“三好学生”荣誉证书。
你认为:
因为:
{2}同学给你起侮辱性外号,导致你抬不起头来,甚至不敢到学校去上课。
你认为:
因为:
四.我的疑问??(不懂的不会的疑惑的大胆告诉老师提出问题-也是有能力表现啊!)
五.作业—练练吧
1.我们作为一个人应当受到他人最起码的尊重的权利是()。
A.生命健康权
B.肖像权
C.人格尊严权
D.劳动权
2.图中学生的行为侵犯了公民的什么权利()。
A.姓名权
B.荣誉权
C.健康权
D.休息权
3.据2009年10月9日《海天都市报》报道,
苏某和徐某发生纠纷,苏某为了报复徐某,捏造事实,并用手机发短信给徐某的好朋友,致使徐某名誉受损。
据此,徐某把苏某告上法庭。
这一事例说明( )。
①公民的人格尊严权受法律保护②侵犯公民人格尊严应承担法律责任
③徐某告苏某的做法是小题大做④我国公民依法维权意识在不断增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4.2010年期末复习期间,某校女生杜某因嫉妒同寝室的另一名女同学,用有照相功能的手机偷拍了她在寝室内的各种生活照片,在同学中传看并散布一些诋毁性的语言。
杜某侵犯了该同学的( )。
①生命权②肖像权③隐私权④名誉权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5.学生王某因学习成绩不好,同桌给他起名为“笨猪”。
王某应该()。
A.同样给他起一个侮辱性绰号
B.狠狠教训他一顿
C.要求其停止侵害、赔礼道歉
D.追究其刑事责任
6.希望工程宣传图片使用的是大眼睛姑娘苏明娟的肖像,而
希望工程却没有对苏明娟构成侵权,是因为经她本人同意
()。
A.可随便使用肖像
B.可帮她提高知名度
C.不以赢利为目的
D.可得到他人的同情
7.某网站曾进行过“丑星”评比,将一些明星列为候选人,并配发照片及文字说明。
该网站的这种做法( )。
A.有损明星的人格尊严
B.给大众提供娱乐,无可厚非
C.不会妨害明星的名誉
D.可鞭策明星,使其健康成长
8.八年级一班张某参加学校组织的胸透体检,医生发现她身上有一处阴影,张某解释说她衣服上有一个卡子。
陈某误以为“她有一个孩子?”体检结束后,陈某把这一错误的信息告诉班上的同学。
张某异常气愤,无法正常上学。
(1)陈某的行为侵犯了张某的什么权利?
(2)张某应采取何种途径解决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