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维护人格尊严

合集下载

八年级上册 道德与法治

八年级上册 道德与法治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一、走进社会生活1.1 了解社会生活的多样性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包括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区生活等多个方面。

在这些不同的社会生活中,我们需要认识到每个人所处的环境不同,因而形成的观念、行为习惯也有所不同。

1.2 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个人是社会的一部分,个人的行为和选择都会对社会产生影响。

同时,社会也为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了环境和资源。

因此,我们需要认识到个人与社会是相互依存的。

二、遵守社会规则2.1 遵守公共秩序公共秩序是社会生活的基础,包括交通规则、公共场所规定等。

我们应该自觉遵守公共秩序,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2.2 尊重他人权利尊重他人的权利是社会公德的基本要求。

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生命权、健康权、隐私权等基本权利,不侵犯他人的权益。

三、维护国家安全3.1 认识国家安全的重要性国家安全是国家的基本利益,关系到国家的生存和发展。

我们应该认识到国家安全的重要性,自觉维护国家的安全和稳定。

3.2 维护国家安全的责任作为公民,我们应该积极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不从事危害国家安全的活动,发现可疑行为要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四、建设美好集体4.1 集体的力量集体的力量来自于每个成员的齐心协力。

我们应该积极参与集体活动,为集体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同时,我们也应该自觉遵守集体的规章制度,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

4.2 集体的成长与个人的发展集体的成长和个人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的。

我们应该在集体中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势,为集体的发展做出贡献,同时也促进个人的成长和发展。

五、走进法治天地5.1 法治观念的重要性法治观念是现代社会公民的基本素质。

我们应该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尊重法律权威,不违法犯罪,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5.2 法治社会建设人人有责法治社会的建设需要每个人的共同努力。

我们应该积极参与法治宣传和教育活动,提高自己的法律意识和素养,为法治社会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同时,我们也应该监督和评价政府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推动政府依法行政。

八年级上册人教版政治知识点概括

八年级上册人教版政治知识点概括

八年级上册人教版政治知识点概括第一单元道德与法治1.1 走进社会- 社会的概念与组成-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遵守社会规则与秩序1.2 遵守规则- 规则的概念与作用- 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如何遵守规则1.3 尊重他人- 尊重的概念与意义- 尊重他人的表现- 尊重他人的方法与技巧第二单元法律保护我们的人格尊严2.1 法律与权利- 法律的概念与作用- 人格尊严权的含义与保护2.2 维护权利- 维护权利的概念与意义- 维护权利的方法与途径- 维护权利的责任与义务2.3 遵守法律- 遵守法律的概念与意义- 遵守法律的方法与技巧- 违法行为及其后果第三单元公民的隐私权3.1 隐私权的概念与意义- 隐私权的定义与内容- 隐私权的重要性- 隐私权的保护3.2 维护隐私权- 维护隐私权的方法与技巧- 侵犯隐私权的行为及其后果- 维护隐私权的责任与义务3.3 隐私与公共利益- 隐私与公共利益的关系- 处理隐私与公共利益冲突的原则与方法第四单元公民的财产权4.1 财产权的概念与意义- 财产权的定义与内容- 财产权的重要性- 财产权的保护4.2 维护财产权- 维护财产权的方法与技巧- 侵犯财产权的行为及其后果- 维护财产权的责任与义务4.3 财产与责任- 财产与责任的关系- 处理财产与责任冲突的原则与方法第五单元公民的消费权5.1 消费权的概念与意义- 消费权的定义与内容- 消费权的重要性- 消费权的保护5.2 维护消费权- 维护消费权的方法与技巧- 侵犯消费权的行为及其后果- 维护消费权的责任与义务5.3 合理消费- 合理消费的概念与意义- 合理消费的方法与技巧- 过度消费的后果及其应对第六单元公民的受教育权6.1 受教育权的概念与意义- 受教育权的定义与内容- 受教育权的重要性- 受教育权的保护6.2 维护受教育权- 维护受教育权的方法与技巧- 侵犯受教育权的行为及其后果- 维护受教育权的责任与义务6.3 教育与责任- 教育与责任的关系- 处理教育与责任冲突的原则与方法第七单元公民的健康权7.1 健康权的概念与意义- 健康权的定义与内容- 健康权的重要性- 健康权的保护7.2 维护健康权- 维护健康权的方法与技巧- 危害健康的行为及其后果- 维护健康权的责任与义务7.3 健康与生活- 健康与生活的关系- 保持健康的方法与技巧- 应对健康问题的原则与方法第八单元公民的人身安全权8.1 生命权的概念与意义- 生命权的定义与内容- 生命权的重要性- 生命权的保护8.2 维护生命权- 维护生命权的方法与技巧- 危害生命的行为及其后果- 维护生命权的责任与义务8.3 安全与责任- 安全与责任的关系- 处理安全与责任冲突的原则与方法附录- 法律词汇解释- 相关法律法规汇编- 案例分析与讨论以上是对八年级上册人教版政治知识点的概括,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政治知识。

《维护我们的人格尊严》教案范文

《维护我们的人格尊严》教案范文

《维护我们的人格尊严》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人格尊严的含义,认识到维护人格尊严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人格尊严的习惯,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3. 引导学生学会依法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增强法律意识。

二、教学内容1. 人格尊严的概念与内涵2. 维护人格尊严的重要性3. 尊重他人人格尊严的体现4. 依法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5. 案例分析与讨论三、教学重点1. 人格尊严的含义与重要性2. 尊重他人人格尊严的方法与技巧3. 依法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的途径与方法四、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理解人格尊严的深层含义2. 如何培养学生尊重他人人格尊严的习惯3. 如何让学生掌握依法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的方法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人格尊严的概念、含义和重要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人格尊严。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尊重他人人格尊严的习惯。

4. 实践演练法:模拟情境,让学生学会依法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人格尊严?为什么我们要维护自己和他人的人格尊严?【讲授新课】1. 人格尊严的概念与内涵讲解人格尊严的含义,强调其重要性。

2. 维护人格尊严的重要性分析为什么要维护人格尊严,举例说明不维护人格尊严可能带来的后果。

3. 尊重他人人格尊严的体现讲解如何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提出具体的方法和技巧。

4. 依法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讲解依法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的途径和方法,强调法律意识。

【案例分析】教师呈现典型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讨论,深入理解人格尊严的重要性。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对尊重他人人格尊严的看法和经验。

【实践演练】教师设置模拟情境,让学生学会依法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

【布置作业】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人格尊严的含义和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维护自己和他人的人格尊严。

2. 讲授新课:讲解尊重他人人格尊严的体现,提出具体的方法和技巧。

维护我们的人格尊严PPT课件

维护我们的人格尊严PPT课件

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 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谈谈,告诉他不要做这样的 事情。于人于己都不好。
人的名誉。
我国民法通则及相关司法解释规定: 名誉权人有权要求(或者向法院起诉要求)侵害人承担
停止侵害、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偿损失。
面对不公正的评价: 一方面要从事实出发,证明事实真相;另一方面,要有保护人
7、侵害名誉权的后果和责任:
这些行为,既是不尊重他人、贬低他人人格、使他人 名誉受损的侵权行为,又是不尊重自己、损害自己的形 象的不道德行为。
侵权者轻则受到舆论的谴责,严重的要承担法律责任。
2003年张铁林诉周某、成都商报社侵害名誉权
周某在公开场合讲述了“张铁林……”等不好的言辞,此 事被成都商报社进行了报道。他们后来被张铁林起诉。经调查: 周某无证据证明其说法的真实性,但该说法已使张铁林的社会 评价降低。成都商报社的相关报道,来源于周的叙述,反映的 内容基本真实,没有夸张、歪曲事实。
某种情况下可以保护其安全的做法在该省尚属首例。
在北京,银行对用公积金贷款买房的人实行信 用审查制度,信用等级达"AAA"的,最高贷款比信用 一般者高百分之三十。上海市民可以在没有任何担 保的情况下,仅凭自己良好的信用向银行借钱。中 国银行上海分行推出对个人的小额信用贷款业务, 资信良好者最高可贷10万元。
身份权
人身权利
生命健康权
(首要的)
人身自由权
(重要的)
人格尊严权
亲权 配偶权 监护权
名誉权 肖像权 姓名权 隐私权
讲授新课
中学生小光期中考试两门功课不及格,班主任郭老师在班会
上批评小光不努力,简直比猪还笨,小光在座位上小声申辩,郭

八年级思想品德6.2维护人格尊严

八年级思想品德6.2维护人格尊严
为。
案例分析:某明星因在社交媒体 上发布了一些言论,遭到大量网 友的谩骂和攻击,严重影响了其
正常生活和工作。
案例二:个人隐私泄露
01
个人隐私泄露是指未经个人同意 ,将个人隐私信息泄露给第三方 或公众的行为。
02
案例分析:某网站因安全漏洞导 致大量用户个人信息被泄露,包 括姓名、地址、电话号码等敏感 信息。
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
剥夺政治权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02
维护人格尊严的方法
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
避免侮辱、歧视和嘲笑他人
01
尊重他人的尊严,不使用任何形式的侮辱性语言或行为。
平等对待他人
02
不论年龄、性别、种族、宗教信仰、文化背景等,都应平等对
待他人,不偏见或歧视。
尊重他人的权利和自由
03
不侵犯他人的权利,不限制他人的自由,尊重他人的选择和决
定。
保护个人隐私
保护个人信息
尊重他人的个人隐私权
不泄露他人的个人信息,包括姓名、 地址、电话号码、身份证号码等。
不传播他人的私人信息,如不传播他 人的私人照片或视频。
尊重他人的隐私空间
不侵犯他人的私人空间,如不随意进 入他人的住宅或办公室。
人际关系恶化
侵犯人格尊严可能导致个人在社交场合受排斥、孤立,影响人际关系。
04
维护人格尊严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网络暴力与人身攻击
网络暴力是指在网络上发布具有 伤害性、侮辱性和恶毒性的言论, 对个人造成心理和社交伤害的行
为。
人身攻击是指通过言语、行为或 其他方式对他人进行侮辱、威胁 或伤害,侵犯他人人格尊严的行
宪法第三十八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

八年级政治下册 6.2《维护人格尊严》同步测试 粤教版

八年级政治下册 6.2《维护人格尊严》同步测试 粤教版

思想品德 6.2《维护人格尊严》同步测试(粤教版八年级下册)【知识框架】【核心问题】6.2 维护人格尊严1.人格尊严的含义,人格尊严权的含义。

2.什么是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姓名权?3.如何理解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受法律特殊保护?4.中学生要如何维护自己和他人的人格尊严?【方法指津】例备受社会各界和新闻媒体关注的奥运会冠军刘翔诉《精品购物指南》报社等单位侵犯其肖像权一案,在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终审宣判。

法院判令《精品购物指南》报社在《精品购物指南》上向刘翔公开赔礼道歉,赔偿刘翔精神损害抚慰金2万元。

这说明( )A.任何侵权行为都要受刑事处罚B.公民的肖像权不容侵害C.任何人都不得使用他人的肖像D.公民隐私权受法律保护分析本题以社会热点材料为背景,考查公民肖像权的有关知识。

《精品购物指南》报社侵犯刘翔肖像权,经法院判决而受到处罚,说明公民的肖像权受法律保护,不容侵害。

因此,正确答案为B。

只有犯罪行为才会受到刑事处罚,A错误,不应入选。

公民依法享有对自己肖像的支配权。

如果经过本人同意,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也是法律所允许的,C不符题意,亦不应入选。

材料中的案例没有涉及公民隐私权,D不符合题意。

答案 B【单元测试】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请将所选答案的字母填入题干后的括号内。

)1.我们作为一个人应当受到他人最起码的尊重的权利是()。

A.生命健康权B.肖像权C.人格尊严权D.劳动权2.图中学生的行为侵犯了公民的什么权利()。

A.姓名权B.荣誉权C.健康权D.休息权3.据2020年10月9日《海天都市报》报道,苏某和徐某发生纠纷,苏某为了报复徐某,捏造事实,并用手机发短信给徐某的好朋友,致使徐某名誉受损。

据此,徐某把苏某告上法庭。

这一事例说明( )。

①公民的人格尊严权受法律保护②侵犯公民人格尊严应承担法律责任③徐某告苏某的做法是小题大做④我国公民依法维权意识在不断增强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4.2020年期末复习期间,某校女生杜某因嫉妒同寝室的另一名女同学,用有照相功能的手机偷拍了她在寝室内的各种生活照片,在同学中传看并散布一些诋毁性的语言。

维护我们人格尊严的教学设计

维护我们人格尊严的教学设计

维护我们人格尊严的教学设计尊重和维护学生的人格尊严是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一个尊重学生人格尊严的教学设计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取得积极向上的学习成果,还能够培养他们的自信和自尊心。

下面是一个关于如何维护学生人格尊严的教学设计。

一、为学生创造尊重的环境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应始终保持亲善、友好和公平的态度。

在课堂上,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不同观点和意见,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讨论和表达自己的想法。

2.确保公平对待:教师应以公平和客观的态度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并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

不歧视、不偏袒任何一个学生,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公平地受到教育和评价。

3.避免羞辱和嘲笑: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不使用侮辱、嘲笑或恶意讽刺的语言来对待学生。

要鼓励学生相互尊重,不允许其他学生对他人进行嘲笑和侮辱。

二、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1.个别辅导:学生的能力和学习进度有所不同,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个体需要,给予他们适当的个别辅导和指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提高学习成绩。

2.多样化的评估方式:教师要采用多样化的评估方式,不仅仅依靠考试分数来评价学生。

可以采用项目作业、小组合作、口头报告等形式,鼓励学生发挥个人特长和才能,获得平等的评价机会。

3.推崇学习过程:教师要重视学习的过程,而不仅仅是关注结果。

通过赞扬学生的努力和进步来激励他们,鼓励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

三、鼓励学生自我发展1.提供自主学习机会: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小组讨论、研究项目等形式,为学生提供主动学习的机会。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从中提高自己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通过提供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和积极的反馈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自信心。

3.尊重个体差异: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和个体差异。

要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兴趣和特长,给予他们适当的支持和指导,帮助他们实现个人的发展目标。

《维护我们的人格尊严》教案范文

《维护我们的人格尊严》教案范文

《维护我们的人格尊严》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人格尊严的含义,认识到每个人都有维护自己人格尊严的权利。

2.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人格尊严的意识,学会在与人交往中尊重他人。

3. 引导学生正确面对侵犯人格尊严的行为,学会依法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

二、教学重点:1. 人格尊严的含义及其权利。

2. 尊重他人人格尊严的重要性。

3. 依法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1. 理解人格尊严权的具体内容。

2. 如何正确处理侵犯人格尊严的行为。

四、教学准备:1. 课件或黑板。

2. 相关案例材料。

五、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人格尊严?为什么说每个人都有维护自己人格尊严的权利?环节二:自主学习1. 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人格尊严的含义及其权利。

2. 教师提问:人格尊严权包括哪些方面?引导学生回答。

环节三:案例分析1. 教师呈现相关案例,引导学生分组讨论:这些案例中的人格尊严权是否受到侵犯?为什么?环节四:小组活动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如何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环节五:法治教育1. 教师讲解如何依法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包括求助法律途径、维权方法等。

2. 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环节六:课堂小结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

环节七:课后作业1. 学生课后整理笔记,加深对人格尊严权的认识。

2.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和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人格尊严权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观察学生在日常交往中是否能够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从而评价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应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分析学生的参与程度和理解程度。

2.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教学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便更有效地传授知识和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

八、教学扩展:1. 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处理侵犯人格尊严的情景,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 邀请法律专业人士进行讲座,加深学生对法治的理解和认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和教师法。
法律导航
3、为什么说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受法律特 殊保护?
(1)人格尊严是未成年的基本权利之一。 (2)未成年人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如 果人格尊严受到侵害,其精神健康将受到巨大 的损害。 (3)在家庭、学校和舍,存在着损害未成年人 人格尊严的行为。 (4)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把尊重未成年人的人 格尊严,作为应当遵循的原则之一。
当人格尊严受到侵害时,我们 不能因为自己年纪尚小,害怕遭到 报复而放弃应有的权利,要学会运 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 同样,我们也要自觉尊重他人的人 格尊严。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是 一个文明的人所应具备的素质。
法律导航
三、维护自己和他人的人格尊严 1.当你的人格尊严受侵害时,你准备怎样做? (1)我们不能因为自己的年纪小,害怕遭到报复而 放弃应有的权利,要学会运用法律去维护自 己的人 格尊严。 (2)我们可以视受伤害的程度,要求其停止侵害、 赔礼道歉。
• 小明侵犯了小刚的什么权利?
肖像权 肖 指描绘具体人物形象的绘画或 照片,它是公民身体特有的缩 像 影或真实写照。
{
我国法律《民法通则》第100条 规定:公民享有肖像权,未经本 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 公民的肖像 。
名誉权
名 是一个人的名声,是社会成员对某个 公民的品德、声望、信誉等方面的评 { 誉 价。
公民的名誉代表着公民的人格尊严。
我国法律《民法通则》第101条规定: 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 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 害公民、法人的名誉 。
情景三:
• 小明觉得还不够, 决定以小的名 字冒名给女班长 写了一封“情 书”。
小明侵犯了小刚什么权利?
姓名权
姓名 权保 护的 范围
抓小偷--实践与评价
我要打官司
——怎样写诉状
起诉书的书写样式
原告名称 法定代表人(或代表 人) 企业性质 经营范围和方式 姓名 工商登记核准表 所在地址 职务 电话
开户银行
被告名称 诉讼请求 事实与理由 所在地址
帐号
电话
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地址
此致 人民法院
附:本诉状副本

起诉人 年 月 日
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3.关于荣誉权:侵犯荣誉权主要表现为:一是非法剥 夺公民已经获得的荣誉称号、荣誉证书和奖章;二 是对获得荣誉称号的人进行挖苦、讽刺和打击。
4.关于姓名权:侵犯姓名权较突出的表现是假冒他人 姓名,盗用他人的名字实施不正当的行为。
小结:
我们的人格尊严权利
肖像权 名誉权 荣誉权 姓名权 隐私权等
人格尊严权
法律导航
二、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受法律特殊保护
1.损害未成年人人格尊严有哪些表现?
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人们对待未成年人往往不像对 待成年人那么注意礼貌和尊重。有些家长和成年人在公共场 合随意议论孩子的过错或辱骂孩子,有些学校和教师歧视、 辱骂学生,这些都是损害未成年人人格尊严的行为。
2.保护未成年人格尊严的法律:
6.2维护人格尊严
第一课时
主题词:人格尊严权
我国现行宪法第 38 条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 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 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 害”。
一、我们的人格尊严权利 1、什么是人格尊严权? 人格尊严权是我们作为人应当受到他人 最起码的尊重的权利。 2、人格尊严包括哪些权利?
(3)我们还可以要求其消除影响、赔偿损失,严重 的可以追究其法律责任。
法律导航
三、维护自己和他人的人格尊严 2.自觉的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 我们不应该做哪些? (1)不应取笑别人的外貌、衣着、说话方式和动作。
(2)不应给他人起侮辱性绰号。
(3)更不能歧视身体或智力上有缺陷的人。 3.(爱护和发自内心地尊重比自己弱小,比自己能力 低、条件差的人,)是一个人品质高贵的体现。 4.(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是一个文明的人所应具 有具备的素质。
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把尊重未成年人的 人格尊严,作为应当遵循的原则之一。
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15条规定:学校、幼 儿园的教职工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 得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 其他人格尊严的行为。
生活中维权的方式
①忍气吞声,息事宁人; ②以牙还牙,以暴制暴; ③依法维权,尊重他人,保护自己。
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关于肖像权:侵犯肖像权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肖像,侵权与否的界 限取决于是否取得本人的同意。二是虽然并非以 营利为目的,但恶意使用公民肖像,如丑化、故 意损毁公民肖像和对公民肖像进行人身攻击。 2.关于名誉权:公民的名誉从某种意义上说代表了 公民的人格尊严,因而它是人格尊严几种权利中 最重要的权利。
{
公民的姓名是区别于其他公民称 号或代号,一般情况下,还包括 公民的曾用名、笔名、别名等。
我国法律《民法通则》第99条规定: 公民享有姓名权,有权决定、使用和 依照规定改变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 干涉、盗用、假冒 。
读P37的材料,小组讨论:
报社侵犯了小陆的肖像权吗?为什么?
报社没有侵犯刘某的肖像权。因为报社 不是以赢利为目的,也不是出于恶意而非法 使用公民肖像,虽然未经本人同意,但也不 属于侵犯公民肖像权。
本课小结
一、我们的人格尊严 1.人格尊严权; 2.人格尊严权包括的内容。 二、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受法律特殊保护 1.为什么要特别保护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 2.损害未成年人人格尊严有哪些表现? 3.保护未成年人人格尊严的法律。 三、维护自己和他人的人格尊严 1.学会运用法律手段去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 2.自觉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
肖像权 姓名权 名誉权 荣誉权 隐私权
荣誉权
荣 誉
{
社会、国家、组织给予公民的一 种美名或称号,一般通过表彰授 予,属于一种精神鼓励。 我国法律《民法通则》第102条 规定:公民、法人享有荣誉权, 禁止非法剥夺公民的荣誉称号、 荣誉证书和奖章。
情景二:
• 晚上,小明拿来彩笔, 趁没人注意,在小刚 的相片上添加了几笔, 丑化他,并在相片的 下面写上:考试作弊, 不诚实,虚伪,小人, 早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