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某电厂1024人员触电事故调查情况的报告
触电事故案例处理情况汇报

触电事故案例处理情况汇报触电事故案例处理情况汇报尊敬的各位领导:根据您的要求,我对最近发生的一起触电事故案例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处理。
现将情况汇报如下:该起事故发生在本月初,事故地点位于公司生产车间二楼的电缆线路接线盒处。
事故中,一名工人因触电而受伤,幸运的是未导致生命危险。
据调查得知,事故发生时该工人正在维修一台机器,由于没有切断电源,他触碰到了一个带电的电线,导致触电伤害。
在接到报告后,我立即组织人员进行了现场勘查和调查取证工作。
经过初步的调查,我们发现该起事故的主要原因是操作人员未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作业,导致事故发生。
同时,我还发现该电缆线路存在设计缺陷,未采取适当的措施来防止人员意外触电。
另外,部分电线的绝缘层出现磨损和老化现象,存在安全隐患。
针对该起事故,我们立即采取了以下措施进行处理:1. 对事故现场进行封锁,切断了相关电源并进行了紧急维修。
2. 依据公司安全规程,对所有员工进行了一次紧急安全培训。
培训内容包括电气安全操作规范和事故处理方法等。
同时,我们还加强了对员工的安全意识教育,提醒大家要时刻保持警惕,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3. 针对电缆线路存在的设计缺陷和绝缘层老化问题,我们已经联系专业的电气工程师进行了评估,并制定了整改计划。
计划包括更换设备的电源开关,加强对线路绝缘层的检查与维护,并升级设备的保护装置,确保工作环境的安全。
4. 经过对该起事故责任的调查,我们对相关员工进行了严肃处理,对操作不当人员进行了停职处分,以示警示。
同时,我们对相关部门的管理人员进行了内部检讨,要求他们加强对工作场所安全的监督和管理。
以上就是我们对该起触电事故案例的调查处理情况汇报。
通过该次事故的处理,我们意识到安全生产工作任重而道远。
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对电气设备的安全管理,并加大对员工安全教育的力度。
希望各位领导能够对我们的工作予以指导和支持,共同营造出一个安全的工作环境。
谢谢!此致敬礼XXX日期:。
触电事故情况汇报

触电事故情况汇报近期公司发生了一起触电事故,特此汇报情况。
事故发生时间为2022年10月15日,地点位于公司生产车间。
当时,员工小王正在进行设备维护工作,不慎接触到带电部件,导致触电事故发生。
事故发生后,公司立即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紧急救援,并及时将伤者送往医院进行治疗。
据医院诊断,小王因触电受伤,导致手部严重烧伤,目前正在接受治疗。
公司已经安排专人负责探望慰问,并妥善安排了伤者的工作和生活。
触电事故的发生对公司的生产经营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为此,公司已经成立了事故调查组,对事故的原因进行了深入调查。
初步调查结果显示,事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员工操作不当、安全意识不强以及设备维护不规范等因素造成的。
公司将加强对员工的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严格执行设备维护操作规程,全面排查安全隐患,确保类似事故不再发生。
同时,公司将对事故中存在的管理漏洞进行深刻反思,加强安全管理,完善安全制度,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确保员工的人身安全和生命安全。
触电事故的发生敲响了安全警钟,公司将以此为教训,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全面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切实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公司将继续关注伤者的康复情况,并妥善安排工作和生活,全力支持伤者的治疗和康复。
同时,公司将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共同营造安全稳定的工作环境。
通过此次事故的汇报,希望全体员工引以为戒,加强安全意识,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共同维护公司的安全生产环境,共同营造和谐稳定的工作氛围。
公司将不断加强安全管理,确保类似事故不再发生,为员工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
触电身亡事故情况汇报

触电身亡事故情况汇报2019年7月15日,某公司发生了一起触电身亡事故,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根据事故调查情况,现将事故情况进行汇报如下:一、事故发生时间和地点。
事故发生于2019年7月15日上午10点,地点位于某公司的生产车间。
当时,员工正在进行设备维护和检修工作,意外触电事故发生在高压电源设备附近。
二、事故原因分析。
经过调查和分析,事故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 设备维护操作不规范,员工在进行设备维护时,未按照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规范进行操作,导致了设备发生故障并触电事故的发生。
2. 安全意识不强,部分员工对于高压电源设备的危险性认识不足,对操作安全规程和操作规范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了事故的发生。
3. 安全管理缺失,公司在安全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的漏洞,未能对员工进行足够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未能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和规范。
三、事故处理和善后措施。
针对此次事故,公司立即展开了紧急救援和善后处理工作,全力救治伤员,并积极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和协调。
同时,公司还对事故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分析,总结教训,加强了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完善了安全管理制度和规范,加强了对设备维护操作的监督和管理。
四、事故对公司的影响。
此次事故造成了公司的生产中断和人员伤亡,给公司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和声誉损害。
同时也对员工的心理健康和工作积极性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公司将会全力协助伤员康复,加强安全管理工作,确保类似事故不再发生。
五、安全预防措施。
为了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公司将会采取以下安全预防措施:1. 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规范意识。
2. 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和规范,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
3. 加强设备维护操作的监督和管理,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4. 定期进行安全生产检查和隐患排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六、结语。
公司将以此次事故为鉴,进一步加强安全管理工作,全面提升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规范意识,确保公司的安全生产,为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
某电厂人身死亡事故分析报告

某厂人身死亡事故分析报告某厂运行人员在执行“#1机6kV61C段母线由备用电源进线开关61C02供电转冷备用”操作过程中,发生一起导致一人死亡一人重伤事故。
一、事故发生经过事发当日白班,根据检修工作安排,准备次日#1机组6kV61C 段母线清扫,运行准备将#1机组6kV61C段母线由运行转冷备用。
上午9:00开始,白班运行乙值进行负载转移操作,至下班前完成了61C段母线上所有负载转移,中班需完成6kV61C段母线由运行转冷备用操作。
运行中班接班后,值长安排实习副值班员吴某担任监护人、巡检员B李某担任操作人执行该项操作。
两人接受操作任务后,吴某填写了操作票,经李某签字并经值长审核批准后,于19:05开始进行操作。
19:07操作人员通知集控室值班员在远方拉开61C段备用电源61C02开关,而后按照操作票逐项操作,将61C02开关拉至试验位置,取下二次插头,61C母线转入冷备用状态。
根据有关人员陈述和事后调查,61C母线转成冷备用状态后,操作人员按照操作票第16项操作内容进行“在#1机6kV61C段备用电源PT上端头挂接地线”的操作。
由于柜内带电,电磁锁闭锁打不开柜门,于是监护人联系检修人员用解锁钥匙打开柜门,随后未经验电,即开始挂设接地线,发生了电弧短路。
19:26 集控室监盘人员发现#02启动变跳闸,汇报值长后,立即派两名巡检人员去#1机6kV开关室检查,两人到达开关室后,看到6kV开关室冒出浓烟,并且发现吴某受伤坐在6kV开关室门口,两人立即向值长进行了汇报,值长随即安排人员佩戴正压式空气呼吸器赶至6kV开关室将仍在开关室内的李某救出,值长拨打120报警电话,并汇报相关领导。
20:10,120救护车到达现场与厂值班车一起分别将李某、吴某送往医院抢救。
经医院全力救治,监护人吴某已于5月1日22:10转入该院烧伤科病房治疗,操作人李某终因伤势严重,于5月2日22:20经抢救无效死亡。
二.事故现场勘查情况1.事故发生地点位于该厂汽机房A排柱内8.6米层电气开关室西侧2号柜6kV备用电源进线开关前面,该柜分上中下三层,上层为控制回路接线,中层内安装有型号为HS5010M-40MF-C 的开关本体,此开关处于冷备用状态,下层为进线PT柜,柜内安装有型号为JDZX的三相电压互感器。
变电运行事故案例

变电运行事故案例(以下案例仅限于本次平安知识竞赛利用,日常案例学习以正式事故通报为准)案例1:安徽霍邱县供电公司“4.8”人身伤亡事故2021年4月8日9时25分,国网安徽电力霍邱县供电公司所属集体企业阳光工程公司员工刘××(男,1974年生,中专学历,农电工)在进行10kV酒厂06线倪岗分支线#39杆花园#2台区低电压改造工作,装设接地线的进程中触电,抢救无效死亡。
依照施工打算安排,8日9时左右,工作负责人刘××(死者)和工作班成员王×在倪岗分支线#41杆装设高压接地线两组(其中一组装在同杆架设的废弃线路上,事后核实该废弃线路实际带电,系酒厂分支线)。
因两人均误以为该线路废弃连年不带电,当王×在杆上装设好倪岗分支线的接地线后,未验电就直接装设第二组接地线。
接地线上升拖动进程中接地端并接桩头不牢固而脱落,地面监护人刘××未告知杆上人员即上前恢复脱落的接地桩头,现在王×正在杆上悬挂接地线,由于该线路实际带有10kV 电压,王×感觉手部发麻,随即扔掉接地棒,刘××因垂下的接地线现在并未接地且靠近自己背部,同时手部又接触了打入大地的接地极,随即触电倒地。
王×当即下杆召集相邻杆的地面工作人员姜××、张××对伤者刘××进行心肺苏醒急救,并拨打120急救,约20分钟后(9时45分左右)医务人员赶到现场将伤者送往医院抢救,11时左右抢救无效死亡。
本次事故暴露出设备治理工作存在严峻漏洞,线路图纸与实际不符,设备标识不完善,对历史遗留的有关客户线路与公司线路同杆架设问题不清楚,属严峻治理违章;工作票签发人、许可人在不把握现场相邻设备带电的情形下,错误签发、许可工作内容和平安方法,现场作业人员未验电就装设接地线,属严峻作业违章。
触电情况汇报

触电情况汇报近期公司发生了一起触电事故,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和损失。
在此,我将对这起事故进行详细的汇报和分析,以便大家能够更好地了解事故的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类似的事故再次发生。
事故发生在上周五的下午,当时电工在对一台设备进行维修时不慎触电。
经过初步调查,事故发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设备维护不当,存在漏电隐患。
另外,电工在操作时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未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导致了触电事故的发生。
事故发生后,我们立即采取了应急措施,将触电的电工及时送往医院进行了治疗,并通知了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和处理。
同时,我们也对设备进行了全面的检查和维修,确保了设备的安全性。
在此次事故中,我们也意识到了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将进一步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以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
在事故发生后,我们也对公司的安全管理制度进行了全面的检查和整改。
我们将加强对设备的定期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并排除安全隐患。
同时,我们也将加强对员工的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我们还将建立健全事故报告和处理机制,及时汇报和处理各类安全事故,确保公司工作场所的安全。
在此次事故中,我们也得到了相关部门和同行业的大力支持和帮助。
他们给予了我们很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帮助我们更好地处理事故,并改进安全管理工作。
我们将认真吸取教训,不断完善安全管理工作,确保公司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最后,我希望全体员工都能够重视安全工作,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
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积极参与安全管理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共同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的工作环境。
以上就是此次触电事故的详细汇报和分析,希望大家能够引以为戒,共同努力,确保公司工作场所的安全。
谢谢大家!。
高压电触电事故调查报告

高压电触电事故调查报告一、事故概述近日,本公司发生了一起高压电触电事故,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根据事故调查结果,现将详细情况汇报如下:二、事故经过事故发生在某工地的高压线路施工现场。
当时,工人小张在执行高空作业任务时,不慎接触到了未切断电源的高压电线,导致触电身亡。
三、事故原因通过调查分析,我们确定了此次事故的主要原因如下:1. 安全意识不强: 尽管所有工人都接受了相关的安全培训,但小张在作业过程中没有充分意识到高压线路的危险性,没有正确判断风险。
2. 未按规定操作: 在执行高空作业任务时,小张没有戴好绝缘手套,并且没有使用安全工具和设备,这使得他接触到了电线导致触电事故发生。
四、事故教训及改进措施为了避免今后类似的事故再次发生,我们提出以下教训和改进措施:1. 加强安全培训:公司将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确保每位员工都了解高压线路的危险性,知道正确的安全操作流程。
2. 强化安全监管:公司将加大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管力度,确保每位工人都按照操作规程执行任务,戴好必要的安全防护用品,遵守操作规范。
3. 定期检查和维护:公司将定期对高压线路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线路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能。
4. 提高紧急救援能力:公司将培训员工如何在事故发生时迅速反应并采取有效的紧急救援措施,增强应急处置能力。
五、总结通过此次事故的调查,我们深刻认识到高压电触电事故的严重性和危害性。
公司将一如既往地重视安全工作,加强安全管理,确保每位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同时也呼吁全体员工共同努力,共同营造安全和谐的工作环境。
六、致歉最后,我们向事故中的受害者和其家属表示最深切的慰问和诚挚的歉意。
我们将全力配合有关部门的调查工作,积极采取改进措施,以确保类似的事故不再发生。
感谢各位领导和员工的理解与支持!注:以上是根据题目《高压电触电事故调查报告》所写的文章。
电厂一起人员电弧燎伤事件分析报告

Take action, and then get to know yourself.悉心整理助您一臂之力(页眉可删)电厂一起人员电弧燎伤事件分析报告1、事件经过(1)2005年6月21日,电气工作负责人办理电气Ⅱ种工作票,工作任务是化水MCC定期检查,工作条件是带电,安全措施是不影响设备正常运行及不碰带电部分。
(2)8:50时,经化水值班员许可后开始工作。
工作负责人开始用刷子对MCC柜的面板进行清洁,对端子进行紧固,然后清洁380V母线支架上面的灰尘。
(3)10:50时,在清洁过程中,包刷毛的铁皮一端碰到母线上,另一端碰到柜门上造成接地短路产生弧光,弧光将的右手局部烧伤,同时厂用电源进行了切换。
发生事故后,电厂立即将该员工送到医院治疗,经医生鉴定为浅Ⅱ-Ⅲ度灼伤,需住院观察。
2、原因分析(1)工作负责人擅自扩大工作任务,在不停电的情况下对母线进行清扫。
(2)清扫用的刷子铁皮部分不进行绝缘处理。
(3)工作票上写两人,但实际却一人去工作,失去监护。
(4)工作中只顾身体不碰带电部位,但没注意工具会造成危害。
(5)自我防护意识不强,工作前不做好危险点分析,工作中麻痹大意。
3、责任分析(1)工作负责人在工作中严重违反《安规》,违章作业,是这次事件的直接责任者。
(2)工作票签发人对工作票填写的工作任务和工作地点不明确、安全措施不完善,没有向工作负责人及时提出和纠正,对这次事件负有一定的责任。
(3)工作许可人在工作票的工作任务不明确、安全措施不完善而发出工作票,没有起到把关的作用,对此次事件负有一定的责任。
4、防范措施(1)各级人员认真学习本事件,举一反三吸取教训,在工作中加强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增强对人员和设备负责任的态度和意识,杜绝侥幸和不在乎的心理,避免各类事故的发生。
(2)全员认真学习《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尤其是工作票签发人、工作负责人、工作许可人必须熟练掌握《安规》的相关要求和要求,杜绝工作票中工作任务不明确(仅是定期检查但检查什么不清楚)、工作地点不具体(仅是化水间)、安全措施不完善,以及工作中擅自扩大工作任务、使用的电气工具不绝缘等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某电厂“10.24”人员触电事故调查情况的报告
2019年10月24日10时13分,某电厂电气高压班在公用6kV开关室内进行
6kV01A段母线绝缘套管更换工作,11时10分,一人触电,送医院抢救无效,分死亡。
3212时事故发生后,集团公司安全环保监察部、火电运营管理中心有关人员立即赶赴事故现场,进行事故调查工作。
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成立了以总经理为组长的事故调查组,展开事故调查工作。
现将有关事故调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公司简介该电厂一期工程(#1、2机组2×300MW)1992年底开工,先后于1995年、1996年底建成发电。
二期扩建工程(#3、4机组2×300MW)分别于2006年7月、11月投产。
四台机组于2011年全部完成增容改造,额定出力均增容亿元。
49.5,现总装机容量为330MW1320MW,总投资至二、事故经过10月24日上午,集控运行四值人员接班后按电气第一种工作票(票号:SWMG-2019-10-47162,工作内容:6kV01A段母线绝缘套管更换)要求布置现场安全措施,将公用6kV开关室内6kV01A段母线由冷备用转检修。
10月24日10时13分,工作票许可人刘某向工作票负责人交代安全措施,履行工作票开工手续。
该工作票负责人为王某,工作班成员为王某(死者,电气高压班班长)等6人,其中秦怀胜未到工作现场。
10时20分,王某在公用6kV开关室内对工作班成员进行安全风险交底,并布置绝缘套管更换工作任务,提醒注意事项。
王某安排闵某、徐某、刘某进行母线绝缘套管的更换,安排王某某、王某在地面进行工具、备品的传递配合工作。
随后,王某带领闵某、徐某.
在6kV01A段的01A-13、01A-14、01A-15间隔柜顶拆上盖板,刘某在01A-13、间隔拆后柜门。
01A-1501A-14、王某某和王某传递完工具和3只绝缘套管后,王某某安排王某进行试验仪器接线。
王某完成接线起身后看到6kV01A段工作电源进线601开关在过道位置,王某某带领王某对601开关本体进行绝缘和耐压试验。
试验结束后王某某将601开关向西推了些距离,要求王某对601开关本体清灰,王某随开关本体清灰。
即开始对601
11时10分,现场工作人员王某、闵某、王某、刘某、徐某等人听到响声,发现王某某半身在601开关柜内,右手臂处和安全帽着火,判断是人员触电,确认601开关间隔内上下活门挡板在关闭状态后,立刻边灭火边救人。
此时检修维护部电气主管曹某来现场检查,立即投入对王某某的心肺复苏急救电话,汇报部门及公司领导。
急救,同时拨打12011时18分,公司总经理、生产副总经理接到报告后抵达现场,继续组织持续抢救,并启动应急预案,向公司董事长汇报了情况(公司董事长得。
到报告后,立即从出差地合肥返回公司组织事故救援工作)救护车抵达,将伤者王某某送往中心医院抢救。
分,120时1135分抢救无效,医院宣布伤者王某某死亡。
3212时事故发生后,公司立即停止了所有现场检修工作,成立了事故处理工作组,包括事故调查配合小组、事故善后处理小组、安全生产稳定小组、对外联络协调小组,全面协调此次事故调查及善后处理工作。
三、事故原因分析.
(一)直接原因:601开关柜上间隔连接6kV01A段母线,上触头不带电;下间
隔为#01高备变A分支,下触头带电。
上下间隔触头均由活门挡板隔离。
王某某
进开关柜带电下间隔,发生触电。
入601(二)间接原因:.工作票制度执
行不严。
16kV01A段母线绝缘套管更换工作内容中,未包含601开关本体检修任务,王某某作为工作班成员,擅自增加工作内容,扩大工作范围。
违反《电条。
5.3.11力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站电气部分)第.现场作业监护不到位。
2工作票负责人王某未对现场工作人员进行有效监护,对王某某在做601开关本体绝缘耐压试验准备工作和移出601开关过程,未能及时发现并条。
5.6.2制止,违反《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站电气部分)第.工作班成员安全意识淡薄。
3作业过程中,工作班成员均未注意到王某某的违章行为,没有严格执行“四不伤害”原则,工作班成员安全意识淡薄,安全互保意识差。
四、暴露
问题(一)“三票三制”制度执行不到位。
工作票签发人、负责人、许可人安全
职责履行不到位。
工作票签发人未对工作地点保留带电部分或注意事项做出说明,对安全措施的完备性把关不严;工作票许可人也未对工作地点保留带电部分和安全措施进行补充。
工作票负责人履行现场监护职责不到位,未能对工作班成员的违章作业进行及时制止;工作班成员王某某擅自扩大工作范围,作业人员对“三
票三制”制度执行不到位。
(二)现场安全管理不到位。
.
检修工作中,工作票负责人参加具体工作,未有效履行监护工作的职责。
现场安全管理相关人员对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和违章行为失察,对现场监管和检查力
度不够,到岗到位制度执行不到位。
(三)人员安全意识淡薄。
作业人员安全
技能欠缺,对6kV01A段工作电源进线601开关下触头带电存在误判,对于电力安全生产缺乏敬畏之心,作业过程中随意增加工作内容,安全意识淡薄。
安全教
育不够、安全意识不强,管控措施没有真正落地。
(四)危险源辨识及风险预控落实不到位。
在进行6kV01A段母线绝缘套管更换作业中,作业人员对工作区
域的危险源辨识不充分,未按要求进行人身安全风险分析,导致风险管控措施未得到有效落实。
五、整改措施事故发生后,公司立即停止现场所有检修作业,开展了安全管理和检修作业安全大检查,制定16项隐患排查治理措施,从风险作业管控、“三票三制”执行、“三重大”到岗到位、特种作业许可、安全责任落
实等方面进行全面梳理和排查。
(一)对“三票”执行的规范性进行全面梳理。
利用停工时间,对在已开工状态的工作票进行逐一排查、逐一复核,检查工作票签发及办理过程是否规范,风险预控交底是否正常,安全措施是否全面,措施执行是否到位,工作令、文件包、“三措一案”是否完备,是否存在超工作范围作业,是否存在“搭票”作业现象。
对存在问题的检修作业立即整改,整改不合格
一律不得开工,合格一项复工一项。
(二)对现场安全警示标志及电气“五防”闭锁进行全面排查。
重点检查了现场电气设备的名称编号完整、准确,电气“五防”闭锁功能完好,
检查电缆夹层、开关站、开关室是否存在误入带电间隔、误碰带电部位和误攀登带电设备的安全隐患,检查电缆孔洞(沟道)封堵严密,门窗齐全完整,检查
电气设备安全警示标志是否完好、准确。
(三)强化安全教育培训工作。
全方位
开展员工的应知、应懂、应会摸底排查,对岗位应具备的安全技能进行针对性培训,提高人员履职尽责能力;对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资格和特种作业人员的持证情况进行全面核查,将安全管理人员资格培训取证,扩大到基层班组长;对工作票签发人、负责人和许可人资格认定流程进行梳理,完善“工作票签发人、负责人和许可人”资格认定标准,不具备条件的一律不得担任工作票签发人、负责人
和许可人。
(四)强化工作任务风险评估和员工人身风险预控分析。
对风险预控
库进行全面梳理,对典型风险预控票的风险评估措施进行更新修订,提高工作任务风险评估的针对性和完备性;进一步加强员工人身风险分析预控工作,增加各级管理人员检查频次,切实做到“没有风险分析不进入现场,没有风险分析不开展作业”;进一步规范动火、吊装、有限空间、高处作业及交叉作业等高风险作
业管理,将中风险及以上作业旁站制落实到位。
(五)强化现场安全监管力度,严肃安全责任落实。
按照公司《安全生产责任制及到位标准》和《到岗到位管理
办法》严格落实各级岗位的安全责任;全面梳理、完善现场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及管控流程,并严格执行;进一步发挥安全生产监察体系现场监督作用,严肃到岗到位等制度的有效执行;落实安全生产保障体系现场安全管理主体责任,确保各
项安全管控措施有效落地;持续开展反“三违”的活动。
(六)针对本次事故中暴露的问题,开展全公司范围内的反违章大讨论,对“三违”行为保持高压态势,严厉打击“三违”行为。
对历次不安全事件进行再学习、再分析,找出人、机、
环、管等方面存在的短板,依据“二
十五项反措”关于防人身触电的要求,对涉电施工作业项目进行防触电风险辨识和隐患排查,细化“防触电安全管理措施”并严格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