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隧道防排水
铁路隧道综合防排水设计与施工

铁路隧道综合防排水设计与施工摘要:针对铁路隧道防排水工程在施工中常见质量问题,根据防排水设计的原则和要求,介绍了赣龙铁路隧道的综合防排水设施的设计与施工,为以后类似的铁路隧道防排水施工起到了指导意义。
关键词:铁路隧道防排水设计施工众所周知,地表水、地下水的存在是必然的。
隧道在开挖时或在喷射混凝土施工后,有渗漏、涌水现象,或者在隧道开挖时或喷射混凝土施工后虽未发生渗漏水现象,但在二次衬砌施工后仍有可能出现渗漏现象。
尤其对电气化铁路隧道,这直接影响到列车的运营安全,本文以赣龙铁路隧道防排水设计与施工为例,探讨了隧道综合防排水措施和设计与施工,希望对同行们有所借鉴。
1、防排水设计原则和要求防水等级满足《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规定的一级防水标准,衬砌表面无湿渍。
隧道的防排水设计,采用“防、排、堵、截相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
隧道防水等级达到国家标准《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规定的一级防水等级标准,即衬砌结构不允许渗水,表面无湿渍。
隧道防水应重视初期支护的防水,以衬砌结构自防水为主体,以防水层防水、施工缝、变形缝防水为重点,辅以注浆防水,满足结构设计和使用要求。
2、防排水措施设计隧道防水措施主要通过防水板及模筑衬砌混凝土自身防水的双重作用避免地下水从混凝土表面渗入。
隧道一般地段拱墙设防水板加土工布,防水板厚度1.5mm,土工布重量≥350g /m2;对地下水流失敏感地段敷设封闭式防水板,模筑衬砌应考虑承受一定水压,并采取加强措施,同时应采取措施实施防水板与喷砼间的充填注浆。
二次衬砌混凝土抗渗等级不小于P10。
二次衬砌的结构厚度不应小于30cm,裂缝宽度不得大于0.2mm;当衬砌为钢筋混凝土时,钢筋净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5cm。
3、隧道防排水关键技术隧道综合防排水施工主要包括:超前预注浆堵水、初期支护防排水、结构防排水(纵环向排水盲管、缓冲层土工布、防水板、施工缝及变形缝)、二衬混凝土自防水和洞内排水沟排水。
铁路隧道防排水材料第1部分

铁路隧道防排水材料第1部分1. 引言铁路隧道是铁路交通建设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为列车提供了安全、稳定的通行环境。
然而,由于隧道地质条件的复杂性,隧道内部常常会面临排水问题。
为了确保隧道的正常使用和维护,铁路隧道防排水材料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铁路隧道防排水材料的相关知识。
2. 隧道排水问题及影响2.1 隧道排水问题在铁路隧道中,由于地质条件、降雨等因素的影响,会导致隧道内积水和渗漏现象。
这不仅会对列车运行造成影响,还可能引发地质灾害,如泥石流等。
2.2 影响 - 危害列车安全:积水和渗漏可能导致轨道湿滑,增加列车运行事故的风险。
- 损害设备设施:积水会对信号设备、电力设备等产生损坏。
- 加剧地质灾害:积聚的水会增加隧道坍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风险。
3. 铁路隧道防排水材料铁路隧道防排水材料是指在隧道内部和外部应用的用于防止积水和渗漏问题的材料。
常见的铁路隧道防排水材料包括:3.1 防渗漏涂层防渗漏涂层是一种应用于隧道墙壁、顶板和底板等表面的涂层材料,主要通过填充裂缝和孔洞来减少渗漏现象。
常见的防渗漏涂层材料有聚合物修补剂、聚合物乳液等。
3.2 排水板排水板是一种具有高强度和良好排水性能的板状材料,可应用于隧道墙壁和底板中。
它通过设置垂直或倾斜通孔来引导积聚的水流向下排出,从而实现排水效果。
3.3 排水管排水管是一种用于收集和引导积聚的地下水流向出口的管状材料。
它通常被埋设在隧道底部和侧壁中,并与外部排水系统相连。
3.4 排水层排水层是一种覆盖在隧道底板上的材料,它具有良好的排水性能,能够迅速将积聚的水流导向排水系统。
常见的排水层材料有滤土、过滤布等。
4. 铁路隧道防排水材料的选择与应用4.1 选择原则在选择铁路隧道防排水材料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 抗渗透性:材料应具有良好的抗渗透性能,能够有效阻止地下水渗入隧道内部。
- 排水性能:材料应具有良好的排水性能,能够迅速将积聚的水流导向出口。
铁路隧道的防洪与排水方案

铁路隧道的防洪与排水方案随着铁路交通的不断发展,铁路隧道的建设日益增多。
然而,在隧道建设中,我们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设计合理的防洪与排水方案。
只有正确的防洪和排水系统,才能保障铁路运输的安全和顺畅。
本文将介绍铁路隧道的防洪与排水方案,旨在为相关工程师和专业人士提供一些参考和指导。
一、防洪方案1. 水流量预测:在设计防洪方案之前,我们需要准确预测可能发生的水流量。
这需要根据历史气象数据、降雨预报和地质条件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并利用专业的水文模型进行模拟计算。
通过合理的水流量预测,我们可以更好地制定防洪措施。
2. 隧道衬砌设计:隧道衬砌是防洪的首要防线,其质量和完整性直接影响隧道的安全性。
在防洪设计中,我们应该选择高强度、耐水侵蚀的材料,并采用合理的施工工艺,确保隧道衬砌能够承受可能的洪水冲击。
3. 洪水排泄通道:为了避免洪水积聚在隧道内部,我们需要设计合适的洪水排泄通道。
通常情况下,可以在隧道两端设置洪水出口,以便及时将洪水排出。
此外,还可以考虑在隧道中部设置抽水装置,以进一步提高排洪效率。
4. 洪水警报系统:为了能够及时响应洪水威胁,我们需要建立洪水警报系统。
该系统可以通过气象监测、水位监测等手段,实时监测可能的洪水情况,并及时向相关人员发送预警信息。
这样,我们可以在洪水来临之前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保障铁路的安全运营。
二、排水方案1. 隧道地质勘察:在制定排水方案之前,我们首先需要对隧道的地质条件进行充分的勘察。
通过地质勘察,可以了解到隧道周边的地下水位、土壤渗透性等信息,为后续的排水设计提供依据。
2. 排水系统设计:根据地质勘察结果,我们可以设计不同类型的排水系统。
例如,对于地下水位较高的隧道,可以采用地下水抽排系统;对于地质条件较为复杂的隧道,可以考虑采用集水井、排水管等组合排水系统。
3. 排水管网布置:在排水系统设计中,我们需要合理布置排水管网。
排水管网的布置应考虑到隧道内部的坡度和几何形状,并确保排水管路的通畅性和排水效率。
铁路隧道防排水材料第1部分

简述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及防裂措施摘要:大体积混凝土在现代工程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仅用于水利水电工程,而且大量用于建筑工程中。
所以预防大体积混凝土开裂显得特别重要。
基于此,本文就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及防裂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防裂措施随着建筑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提高,大体积混凝土越来越多的应用在现代建筑中,如高层楼房基础、大型设备基础、水利大坝等。
大体积混凝土具有形体复杂、配筋较密、施工技术和施工组织复杂、水化热作用影响大的特点,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易产生裂缝,严重的会影响建筑物的结构安全和正常使用。
对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和防控措施进行研究探索,已经成为设计施工中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成因1、温度裂缝混凝土内部和外部的温差过大会产生裂缝。
温差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水泥水化热引起的混凝土内部和混凝土表面的温差过大。
温差的产生主要有三种情况:(1)在混凝土浇筑初期,这一阶段产生大量的水化热,形成内外温差并导致混凝土开裂,这种裂缝一般产生在混凝土浇筑后的第3天。
(2)在拆模前后,这时混凝土表面温度下降很快,从而导致裂缝产生。
(3)当混凝土内部温度高达峰值后,热量逐渐散发而达到使用温度或最低温度,它们与最高温度的差值即内部温差。
这三种温差都会产生裂缝,但最严重的是水化热引起的内外温差。
2、收缩变形引起的裂缝混凝土在逐渐散热和硬化过程中会导致其体积的收缩,对于大体积混凝土,这种收缩更加明显。
当混凝土收缩产生的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极限抗拉强度时,就会在混凝土中产生收缩裂缝。
常见的收缩裂缝有自身收缩裂缝、塑性收缩裂缝、干燥收缩裂缝。
自身收缩是混凝土收缩的主要来源,它是因为水泥水化消耗水分造成凝胶孔的液面下降形成弯月面,产生所谓的自干燥作用,导致混凝土体的相对湿度降低及体积减小而最终自身收缩,从而产生收缩裂缝。
水灰比对混凝土自身收缩影响比较大,另外,自身收缩主要发生在混凝土拌合后的初期。
铁路隧道明洞段防排水施工要点及质量控制措施

铁路隧道明洞段防排水施工要点及质量控制措施摘要:在国家经济建设水平不断提升的过程中,为了能够满足区域间交流和沟通的便捷性要求,就需要积极开展铁路项目的建设和完善工作。
特别是对于铁路隧道来讲,防排水施工尤为关键,直接影响到列车运行的安全性与稳定性,为此相关工程企业就需要对这方面的工作进行重视。
下文主要对铁路隧道明洞段防排水施工要点及质量控制措施展开了分析。
关键词:铁路隧道;明洞段;防排水引言在进行地铁隧道施工建设的过程中,明洞段防排水施工难度较大,并且大部为防水薄弱区域,为此就防水施工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所以工程企业就需要对隧道明洞段防排水施工设计的合理性以及工程建设的有效性进行保证,延长铁路隧道使用寿命,确保能够为人们的日常出行保驾护航。
1铁路隧道防排水性能要求在开展铁路隧道结构设计的过程中,想要确保防排水设计能够满足隧道建设标准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就需要对隧道结构的防水性能展开充分了解,在此基础上开展科学的防排水设计工作,与隧道结构标准相吻合。
在开展铁路隧道项目建设的过程中,地下水质、周围环境等都可能影响到铁路隧道后期的使用效果,同时,排水系统也会受到上述因素的影响而出现排水不畅的问题,无形中增加了隧道渗漏情况出现的可能。
另外,一旦隧道衬砌结构受到了外部环境的因素影响,就可能引发各种病害问题,直接降低了整体防水性能。
为此,在开展铁路隧道防排水设计工作时,设计人员就必须要对衬砌渗漏情况出现的原因展开深入分析,制定针对性的设计方案。
具体来讲,衬砌渗漏主要是由于结构缺陷问题所导致的,比如说在结构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混凝土性能不佳,并且在其中掺加的外加剂过多或过少,最终就会对混凝土结构性能的发挥产生影响,加大渗漏情况出现的可能性。
另外隧道趁气结构的特殊性造成其中可能有多个薄弱部位的存在,并且薄弱部分在使用的过程中比较容易出现比如说施工缝、变形缝等部位的渗漏水情况。
2明洞段结构防排水施工要点分析2.1明洞顶防排水在明洞开挖边坡以外,需要做好截排水系统的设置工作,避免地表水渗入到隧道内部,同时在隧道顶部回填土上方进行黏土隔水层的铺设,并开展隔水层与边坡的搭接,能够有效降低雨水对于隔水层的冲刷,并在在隔水层表面开展植草防护。
浅辨铁路隧道施工防排水

浅辨铁路隧道施工防排水摘要:隧道的防排水是一项综合工程,要贯彻“防、排、截、堵相结合,刚柔并济,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才能取得良好的防水效果。
本文分析了铁路隧洞防排水施工的重要性,渗漏水产生的原因,并介绍了排水技术和防水施工的一种技术——防水板技术,保证隧道正常运营。
关键词:铁路隧道;防排水;防水板abstract: the tunnel waterproof and drainage is a comprehensive project, to implement the “prevention, row, section, plugging, the combination of rigid-flexible economic, adjust measures to local conditions,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principle, to obtain good waterproof effect. railway tunnel waterproof and drainage construction are analyzed in this paper, the importance of the causes of leakage, and introduces the drainage and waterproof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waterproof board technology, the normal operation of the tunnel.key words: railway tunnel; waterproof and drainage; waterproof board.中图分类号:u4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一、铁路隧道防排水的重要性目前我国有铁路、铁路隧道8800 多座,总长度约4600多km,已成为世界上隧道最多、最复杂、发展最快的国家。
隧道防排水的基本规定

隧道防排水的基本规定
1、隧道防排水应符合现行《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10003)及《铁路隧道防排水技术规范》(TB10119)的有关规定。
隧道衬砌结构防水等级应满足《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的一级标准。
2、采用复合式衬砌隧道,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之间应铺设防水板。
防水板厚度不得小于1.2mm.后期施作的隧道洞内埋设件,埋设深度应以不穿透二次衬砌为原则,以保护防水板。
3、隧道内均应设置双侧排水沟。
单洞双线隧道,根据地下水量,可增设中心深排水沟。
4、富水地层隧道应采用深排水沟,水沟水位应在铺底底面20cm以下,并符合规定。
5、水沟断面应根据水量大小确定。
深排水沟的设置应考虑清理和检查要求;中心深排水沟应设检查井,检查井可以设在线路中间或两侧救援通道下面。
检查井间距应根据水沟断面情况确定,检查人员不能进入水沟内部时,检查井间距宜为30~50m;检查人员能够进入水沟内部时,检查井间距宜为80~100m。
6、水沟两侧应预留进水孔。
衬砌边墙侧的进水孔间距宜为4m,道床侧泄水孔间距宜为1.0m.环向盲沟底部位置应设进水孔与排水沟连通。
7、水沟的结构外缘至同侧轨道中心线的距离不应小于2.3m.临近道床一侧的侧沟墙身应增设构造钢筋。
水沟可设在救援通道下面,但盖板必须坚固、平整,并与救援通道地面齐平。
8、隧道衬砌结构的施工缝、变形缝应采取可靠的防水措施。
9、隧道洞口及明洞防排水应执行现行《铁路隧道防排水技术规范》(TB10119)中的有关规定。
衬砌外贴防水层应具有较好的耐热度、抗冻性、柔性、防腐和耐水、抗老化性能,防水层应铺至边墙泄水孔处。
隧道防排水施工质量控制细则

隧道防排水施工质量控制细则一、铁路隧道防排水规范基本要求和原则。
1 根据现行《铁路隧道设计规范》要求:Ⅰ级铁路隧道、Ⅱ铁路电化隧道、车站隧道及机电设备洞室的防水应满足:1)衬砌不渗水,安装设备的孔眼不渗水;2)道床排水畅通,不浸水;3)在有冻害地段的隧道,衬砌背后及道床不积水、排水沟不冻结;4)实现设计文件要求:防水可靠、堵水有效、排水通畅、不渗不漏、经济合理的一级防水标准。
2 铁路隧道防排水原则: “防、排、截、堵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采取切实可行的设计、施工措施;3 重视初期支护防水,砼自防水,以施工缝、沉降缝处为重点,辅以注浆和防水层并加强防冻措施。
二、隧道防排水施工质量问题及危害。
1 主要问题:施工缝、伸缩缝处漏水,冬季漏水处结冰瘤、排水沟内水冻结,二次衬砌背后纵、横向排水盲沟(管)冻胀,道床局部拱胀(4-5厘米)。
2 渗漏水主要原因分析:1)防排水方案选择不当;2)砼自防水性能不佳;3)对施工缝、沉降缝以及防水板、止水带搭接处理不当,防水板、止水带施工过程保护不当受损,形成渗漏水通道;4)防排水施工全过程质量控制不到位;5)冬季气温过低,隧道贯通后形成风道,随着列车通行,洞内温度下降,加之洞口防排水保温措施不足,致使防排水系统冻胀,使有序无压排水变为无序有压滞水;3 危害: 隧道渗漏水及冻害问题是铁路工程施工质量主要通病之一,直接影响结构物和设备的正常使用以及行车安全。
特别在冬季如果衬砌背后滞水不能迅速排出,必然造成对砼衬砌的冻胀,降低隧道使用寿命。
隧顶结冰瘤,工务除冰困难。
道床局部冻胀,直接危及行车安全。
三、铁路隧道防排水材料保证措施加强防水材料性能检验,满足规范要求:1、严格防水砼原材料进场检验制度,保证防水砼抗渗等级;2、保证防水板、膨胀橡胶止水带、排水盲管、无纺布以及保温材料性能指标;3、将保温排水沟保温层厚度增加10厘米。
四、铁路隧道防排水技术保证措施1、防水措施1)重视隧道周边防排水:认真调查,分析地表水补给方式、来源,对浅埋或透水地段,特别是洞口附近或断层处要重视地表水贯通、下渗趋势,采取疏导、铺砌、封堵、填平等措施,对勘察用的坑洼探坑,用粘土分层回填并夯实,对岩层裂隙较多的沟谷、河流可用浆砌片石铺砌沟底,必要时砂浆抹面;洞口上方及时施作截水沟;2)控制好防水砼自身质量:通过试验检验砼抗渗等级,科学振捣,确保防水砼厚度,控制砼裂缝宽度不大于0.2毫米并不贯通,迎水面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5厘米;3)喷射砼后出现局部渗漏水,需打眼注浆,变为滴水,滴水用排水管引出,喷完后原则看不到漏水,要喷密实,超挖部分喷射砼补平,不能有空洞;4)防水板的铺设质量控制:采用电锺打眼(8~10毫米),打入木楔子替代水泥钉悬挂防水板,防水板基层平整,清除尖石、钢筋头,砂浆找平,与施工缝错开50厘米以上无钉铺设,搭接有效宽度10厘米,双道连续焊缝、采用爬式焊机,做好充气试验,加强焊缝、交叉口、预留洞室处防水板的检查,细心查看接缝是否有漏焊现象,焊点有无虚焊及焊穿现象,针对情况采用电烙铁或焊塑枪进行补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容提要
一、隧道防排水存在问题 二、检查中常出现的问题 三、防排水设计 四、防排水指导意见 五、防排水施工要求
一、隧道防排水施工存在问题
问题--1
一、隧道防排水存在问题
1、隧道围岩基面处理不当 (1)欠挖地段尖类岩石、超挖地段防水板过紧张裂。 (2)基岩表面渗水点未处理,任由渗水漫流。 (3)基面上外露钢筋头、锚杆头及其他尖类物。 2、防水板铺设不规范 (1)防水板铺设松弛度不符合要求,搭接顺序错误,搭 接宽度不足15cm。 (2)未采用双焊缝,或者焊缝宽度不满足要求。 (3)焊接工艺不过关,存在漏焊、焊穿现象,未对焊缝 进行充气检查,尤其水平焊缝。 (4)未半包纵向盲管,半包纵向盲管未固定,造成浇筑 砼窜入纵向盲管。
止水带粘接
施工--5
五、防排水施工要求
2.纵向止水带安装
施工--5
五、防排水施工要求
3.纵向盲管安装 (1)要求独立排水系统。 (2)盲管标高控制:标高=侧沟底标高+0.20m+横 向管口与盲管水平距离×0.02。(约侧沟底之 上22cm左右) (3)流程:准备防水板窄条(或土工布窄条)→ 边墙划线→土工布包裹盲管→捆扎盲管→铺设 盲管→固定盲管→钉设热熔垫圈 (4)排水口:二衬两排水口相距不小于60cm,距 衬砌施工缝不小于30cm。
隧道防排水施工
2013.10.中铁十七局西成客专二工区
前言
据统计,到2004年底全国正式投入运 营的铁路隧道有6087座,总长度3336Km, 其中渗漏水病害隧道1526座,占隧道总数 的25%,渗漏水长度140.94km,客专铁路 隧道防排水设计为一级防水标准,即二衬 不允许渗水,表面无湿渍现象,否则无法 交验,即使交验了,质量终身制,运营后 施工单位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进 行防水治理,得不偿失。
问题--1
一、隧道防排水存在问题
3、施工缝、变形缝处理不当 (1)中埋式止水带安设不当,随意,不在断面中心上。 (2)止水带未粘接(矮边墙纵向与二衬或仰拱环向、纵 向之间) (3)止水带安设深度、线型不符合要求。 4、排水盲管不规范 (1)纵向盲管未采用土工布外包、未固定。 (2)纵向盲管标高设置不当。 (3)纵向盲管排水口未采用135°弯头连接,采用盲管外 包防水板排水。 (4)排水口外高内底反向排水,进入砼封堵排水管。 (5)排水口高低不齐,且间距过大。
问题--2
二、检查中常出现的问题
6、边墙进水管标高不统一。 7、防水板挂设松弛度不适中,过紧容易 造成拉裂,过松容易造成聚团。
三、防排水设计
设计--3
三、防排水设计情况(西安至江油段)
设计--3
三、防排水设计情况(西安至江油段)
设计--3
三、防排水设计情况(西安至江油段)
五、防排水指导意见
施工--5
五、防排水施工要求
纵向盲 管采用 无纺布 整体缠 绕 ≥3‰,与隧 道坡度一致
与外出防 水板焊接 与外出 在一起, 防水板 解决空洞 焊接在 问题 一起
标高=侧沟 底标高 +0.20m+横 向管口与盲 管水平距离 ×0.02(约 22cm)。
施工--5
五、防排水施工要求
排水管采 用PVC管 ,环向盲 管靠施工 缝一端。
(4)防水板搭接缝应与施工缝错开不小于50cm的距离。
施工--5
五、防排水施工要求
防水板安装(松 弛度10:8)
1.防水板铺设
防水板、土工布 挂设
施工--5
五、防排水施工要求
爬焊双 焊缝搭 接 ≥15cm
1.防水板铺设
充气 检查
施工--5
五、防排水施工要求
2.纵向止水带安装
止水带粘接:去棱→打毛→除净→涂胶→稍凉→粘接 (夹具)→安装
排水管间距过 大120cm,大 于60cm
问题--1
一、隧道防排水存在问题
一、隧道防排水存在问题
一、隧道防排水存在问题
二、检查中常出现的问题
问题--2
二、检查中常出现的问题
在现场检查(包括业主、质监站、监理等)中经常存 在同一问题在每次检查中都会出现,这就说明现场管理不 到位或是管理人员意识不到位。现场常见的问题有如下几 点: 1、止水带安装偏位、埋置深度不居中(过深或是过 浅),连接处未用胶粘接。 2、仰拱中埋式止水带埋置不规范,局部一些地方未能 嵌入混凝土中去。 3、防水板搭接长度不足(尤其是拱顶部位),焊缝宽 度不足,且焊缝焊接不牢固。 4、纵向盲管、环向盲管未用土工布包裹,起不到良好 的透水作用。 5、纵向盲管以下土工布与防水板未固定。
与外出防 水板焊接 与外出 在一起, 防水板 解决空洞 焊接在 问题 一起
五、防排水施工要求
4.环向盲管安装原则 (1)在地下水不发育(一般为弱富水区及以下) 地段,环向每隔10~12米设一道φ50mm打孔波纹管, 局部地下水发育地段适当加密。 (2)在地下水较发育(一般为中等富水区)地段, 环向每隔8~10米设一道φ50mm打孔波纹管,局部 地下水发育地段适当加密。 (3)在地下水发育的富水地段(一般为富水区及 以上),环向每隔6~8米设一道φ50mm打孔波纹管, 对集中出水点须单独设盲管并引入侧沟,大面积 渗水适当加密。
指导--4
四、防排水指导意见
纵向排水盲管安装工艺
排水管路系统的连接应牢固、畅通,纵 向排水盲管安装标高、坡度符合设计要求, 通向中心排水沟的横向排水管应设置2%的 泄水坡。 防水板底边采用半包排水盲管的方式, 并且底边用铆钉固定在初支喷射混凝土上, 禁止底边不固定或固定不牢固。
指导-防排水指导意见
二衬中埋式止水带安装示意图
指导--4
四、防排水指导意见
仰拱背贴式止水带安装要求
安装仰拱端头模板前在模板底部铺设一层土 工布,土工布上铺设一层防水板,再在防水板上 安装背贴式止水带进行防水处理,土工布、止水 带铺设宽度4m,居中铺设。
指导--4
四、防排水指导意见
仰拱中埋式止水带加固示意图
问题--1
一、隧道防排水存在问题
纵向盲管 未采用土 工布包裹 盲管
隧道概述--1
一、隧道防排水存在问题
排水管未 采用PVC 管,管内 砼堵塞
纵向止 水带未 粘接
问题--1
一、隧道防排水存在问题
135°弯头未与 纵向盲管连接且 未用胶带粘接
问题--1
一、隧道防排水存在问题
排水管采用防 水板外包盲管 未采用PVC管
纵向排水盲管安装示意图
五、施工要求
施工--5
1.防水板施作
五、防排水施工要求
(1)初支平整度:两突出物之间深长比D/L≦1/10(且 L≦1m)(采用光爆技术、挂网喷平、特别Ⅲ围岩) (2)松紧适度:防水板固定要松紧适度并留有余量(实铺 长度与弧长的比值为10:8)(挂点合理)
(3)气密性检查:2条纵向焊缝和1条环向焊缝。
指导--4
四、防排水指导意见
仰拱中埋式止水带安装要求
底层模板安装后进行仰拱中埋式止水带安 装,止水带安装保护好止水带,不能破损,止水 带在模板内固定17.5cm,外露17.5cm,止水带 在弧形模板内安装顺直,不能褶皱,模板用螺栓 连接,在螺栓外侧加和止水带同等厚度的钢垫块 ,确保模板的稳定。
指导--4
四、防排水指导意见
仰拱端头模板加固示意图
指导--4
四、防排水指导意见
纵向排水盲管安装工艺 纵向排水盲管布设于隧道两侧边墙脚侧沟底上方,位 置在防水板外侧,设计为φ80mm的HDPE打孔波纹管, 并用土工布包裹。盲管安设的坡度同隧道纵坡或不小于 3‰。纵向分段长度据衬砌台车长度确定,一般为12~20 米,两端采用135°角弧形弯管连接至PVC排水管,圆顺 过渡至衬砌表面,水沟电缆槽施工时接入侧沟。 纵向排水盲管的固定方法用5cm长的锚固钉及防水 板(或土工布)窄条(8*20~30cm)固定在岩面上,锚 固钉间距按50cm布置。 排水盲管应与弯管接头粘接牢固,并用胶带缠绕固 定,并采取适当的固定措施,防止接头松脱,致水泥浆窜 入而造成堵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