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绣与西班牙大披肩

合集下载

广绣在传统粤剧戏服中的艺术体现

广绣在传统粤剧戏服中的艺术体现

广绣在传统粤剧戏服中的艺术体现
在粤剧戏服中,广绣的运用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领子和袖口的装饰。

在传统粤剧戏服中,领子和袖口通常是地位高贵、身份尊
贵的角色所穿戴的服饰,而广绣的采用更加凸显了这份高贵。

广绣采用细针密线的手工艺,以及精细的刺绣图案,精致而繁复。

领子和袖口上的广绣图案,常常是一些鱼、蝴蝶、花
卉等与自然相关的元素,这些图案通常拥有许多的寓意和象征,充分展示了对自然之美的
敬仰和珍视,也彰显了生命的吉祥和繁荣。

其次是背心和外衣的装饰。

在传统的粤剧戏服中,背心和外衣通常是一个剧中人物身
份和职位的象征。

背心被称为“花背”,通常是个人装扮中最显眼的标志之一。

背心和外
衣上的广绣图案,通常运用了更多的技巧和元素,如金龙、凤凰、狮子等神兽图案,这些
图案除了能够体现出贵族身份的象征意义之外,还能反映不同阶层间的分化。

最后是头一个上的装饰。

在传统的粤剧戏服中,头饰是女性角色最重要的装饰品。

广
绣的采用在头饰上尤为显眼,也受到了广泛的欢迎。

头饰上的广绣图案,通常是一些花朵、蝴蝶、鸟类等元素,寓意多样,能够展现出女性角色的美丽和高贵。

其中,蝴蝶是一个重
要的图案,它寓意着爱情和美好的未来。

广绣在传统粤剧戏服中的艺术体现,不仅仅是一种装饰品,更是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
和手工艺精髓的一种体现。

广绣的运用不仅能够为粤剧戏服增添了独特的韵味,更是为后
人展示了传统文化中的美好价值和精神内涵。

广绣,神秘的东方韵味

广绣,神秘的东方韵味

科学之友 222023-11广绣的历史发展1983年,广州发掘西汉初年南越王赵眜的陵墓,在墓中发现大量绣纱织物。

此发现将广绣的历史追溯至2 000余年前。

关于广绣的记载,最早见于唐人笔记,据唐人苏鹗在《杜阳杂编》所载:“唐永贞元年,南海贡奇女卢眉娘,年十四,工巧无比,能于一尺绢上绣《法华经》七卷,字之大小,不逾粟粒,而点划分明,细如毫发……”而这位能在一尺绢上绣《法华经》七卷的南海14岁姑娘卢眉娘,便被广绣行众人奉为始祖。

汉代的海外商业贸易活动繁荣,广绣兴盛。

唐开元年间,政府在广州设立市舶使,允许民间开展海外商贸活动。

于是有了海上丝绸之路,丝绸从广州出口至以针代笔,以绢为纸,以丝线为丹青,勾勒出栩栩如生的世间万物。

明清时期,广绣被西方学者誉为“中国给西方的礼物”。

广绣率先打响中国绣品的名号,开创中国绣品风行海外的先河。

使广绣从技法和生产方式上都产生了质的转变,进入鼎盛时期。

广绣在这一时期形成了一定的特色,开始使用各色丝绒线刺绣,其中金银线刺绣技艺独特,还开创性地使用孔雀羽毛做线,成品绚丽夺目。

清朝是广东地区长足发展的时期,被称为“金山珠海、天子南库”,一度成为中西经济、文化交融的桥梁。

这一时期,广绣商品化程度日益成熟,丝绸、茶叶、陶瓷成为热门的外销商品,“中国风尚”成为欧洲社会品位和地位的象征,拥有千年历史的广绣成为了供应外销的主力。

一方面,开放的广州口岸让广绣拥有了便于出口的地理优势;另一方面,精湛的技艺与创新的想法让广绣收获了国外消费者的喜爱,越畅销,越外销。

广绣,神秘的东方韵味 卢眉娘,唐朝南海(今广州番禺)人,是广绣历史上最早记载的人物,被广绣行众人奉为始祖东南亚,又通过马六甲海峡进入西亚和欧洲地区。

宋朝,广州市舶司成为对外贸易的专职机构,并鼓励民间商人的贸易活动,丝织品开始成为商品。

明清时期,随着大规模的商品贸易发展,丝织品从自用商品发展为大宗出口商品,这一根本性转变沈从文曾评价,广绣在19世纪晚期工艺品中独放异彩,在创作上充满了热情天真与民间趣味,产生了许多风格独具的艺术作品。

广绣和潮绣发展现状的比较研究与思考

广绣和潮绣发展现状的比较研究与思考
然而艺术作为一种独特的精神现象作为人文精神的载体是人类生活所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保护广绣潮绣这种趋于消失的民俗文化具有极其宝贵的历史文化价值要使广绣与潮绣这一民间女红技艺成为现代文化产业需要积极引导使其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
3 4 l 观察与思考
广绣和潮绣发展现状的 比较研究与思考
文 /王 斌
文化产业 ,需要积极引导 ,使 其走 上 良性发展 的道路。
关键词 :广绣 ;潮绣 ;实用绣 ; 观 赏绣 ;发展现状 ;传承思考
在我 国, 刺绣作为女红功课 和谋生 的职业拥有悠久的历史 ,
当今 ,中国刺绣品种虽然众多 ,但都超不出实用绣和观赏
广东 自然也不例外。广东范围内存在的各种 刺绣 ,通常 习惯地 绣 ( 也称之为 “ 画绣 ” ) 两大类 型。广绣和潮绣也一样可以分为 统称为 “ 粤绣” ,与苏绣 、湘绣 、 蜀绣合称为中国四大名绣 。“ 粤 实用绣和观赏绣 。自古以来 ,中国的刺绣主要以实用绣产品为 t ,广绣和潮绣的实用绣产品所 占比重 已经越 绣”是广东刺绣的简称 ,它只是一 种称 谓 ,不代表任何一种实 主 。然而时至今 E
后在其上施绣;或者 以棉絮作垫底 , 在面层以丝线满绣制 , 然后 护意见 :
在面层上施绣 , 或以棉絮作垫底 , 覆盖以丝绸 , 并将丝绸周 围钉
牢 ,然后在上面施绣 。潮 绣 ( ( 九龙屏风》 ,画面上为九条动态不
( 一 )保护传承人是保护传统文化遗产的首要任务
随着经济一体化和现代化的推进 , 我 国许 多优秀 的非物 质
在的刺绣形式。 “ 粤绣” 从明代中期以后打破 了 自 产自 用 比较封 来越小 ,主要以观赏绣品种呈现。单以实用绣 品种来讲 ,广绣
闭的 自然状态 ,通过 海外贸易的渠 道,产 品远销欧美 ,因此誉 和潮绣的差异很大 。之前广绣 的实用绣 主要 用于 官服 、生活用

创新广绣 名扬海外——浅谈国外推广广绣文化的经验

创新广绣 名扬海外——浅谈国外推广广绣文化的经验

创新广绣名扬海外——浅谈国外推广广绣文化的经验2010年12月24日富德工艺品有限公司,其前身为佛山地区刺绣工艺总厂,30多年来一直专业从事广绣品的设计、制作和出口,产品以手绣大披巾为主,也包括长披肩、印度纱丽和各式小绣品。

市场以南欧为主,也包括北美和南、中、西亚。

在最近的十多年里,富德生产的手绣大披肩占欧洲市场总量的30-40%;而该市场的高端品种,70%由富德生产和销售;在每年推出市场的手绣大披巾新产品中,大约70-80%由富德设计和制造,富德因此成为最大的广绣企业,被欧洲市场公认为最大的手绣披巾生产商和供应商。

能够走到这一步,主要得益于多年来在国外推广广绣文化的不懈努力,具体如下:一、表现目标市场所喜闻乐见的题材,有效地向国外推广广绣文化。

广绣历史悠久,技艺精湛,外国人对广绣的欣赏和推崇,古已有之。

据文献资料记载,明正德九年(1514年),一个葡萄牙商人在广州购得龙袍绣片,回国后将此献给国王,受到国王重赏。

自此之后,广绣扬名海外,每年都有不少产品输出国外。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刺绣行业虽然仍然传承了刺绣的传统技艺,但由于缺乏对目标市场的研究,往往用中国技艺表现中国题材并推介给国外市场。

众所周知,东西方文化存在着不少差异,因此,即使中国的刺绣工艺备受海外欢迎,但由于题材不被理解和接受,最终刺绣文化还是得不到最有效的推广。

有鉴于此,富德公司在继承和发展广绣传统技艺的基础上,打破了行业的传统惯例,对每一目标市场进行细致的市场文化背景研究,并以此为根据,用精湛的广绣技艺表现目标市场所喜闻乐见的题材,从而有效地推广广绣文化。

例如,研究结果表明,西班牙的加泰隆尼亚地区和阿拉岗地区受罗马文化影响,天主教文化一直占主体。

因此,这些地区的披肩题材可以极其广泛,花卉、禽鸟、人物均可,用色则以素雅色彩为主。

而西班牙的卡斯蒂利亚地区和安达路西亚地区则不同,这两个地区曾被北非阿拉伯人统治了600多年,现在虽已回归天主教文化400年,但消费取向仍保留了伊斯兰文化的影响,在绣品图案中出现人物、禽鸟往往不受欢迎,因此手绣披肩的题材则以花卉图案为主,在用色上,考虑到该市场受北非色彩文化的影响,选用了对比强烈浓郁的色彩。

广绣大披肩的艺术语言探究

广绣大披肩的艺术语言探究

e l e g a n t d e c o r a t i n g a n d r e d u n d a n c y — f r e e e mb r o i d e r y i s f o r me d . By s t u d yi n g t h e a r t i s t l a n g u a g e e x p r e s s e d i n t h e Ca n t o n e s e Emb r o i d e y r s h a wl , a p e r f e c t b l e n d i n g of t h e” a r t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c o u l d n o t b e i g no r e d . wh i c h b e n e it f s t o t h e f ut ur e de v e l o p me nt o f Ca n t o n e s e e mb r o i d e y r i n
t r a di t i on a l c r a f t s ma ns h i p i n s o u t h e r n Ch i na a nd we s t e r n a e s t h e t i c s , a n a r t i s t s t yl e f e a t u r i n g r a t i o n a l c o n ig f ra u t i o n,s e n t i me n t a l c o l o r i n g ,
兴趣 。研究 广绣 大披肩 的艺术 语言及其 风格 ,可 以领 略 “ 艺” 与 “ 技 ” 的交 相辉 映 ,为今 后广绣
多元化发展开拓思路 。
支 ,艺术 风格浓 郁 ,地域 特色鲜 明 ,工艺 自成一 家 ,无论 是精美 的观赏绣 还是 时尚 的实用 绣 ,抑 或是 朴拙 的民间绣 ,都具 有独特 的艺术语 言与风

岭南衣裳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广东工业大学

岭南衣裳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广东工业大学

第一章测试1.基围的耕作方式是果基鱼塘、桑基鱼塘、蔗基鱼塘的雏形。

()A:对B:错答案:A2.继昌隆缫丝厂的创始人是()。

A:陈启源B:谭嗣同C:陈昌隆D:梁启超答案:A3.清代前期,广东的丝织业大规模兴起,()成为当时岭南地区纺织业的三个主要基地。

A:广州B:清远C:佛山D:兴宁答案:ACD4.广府民族资本纺织业的兴起充分说明作为广东沿海发达区的城市传统手工业,在遭受了外来洋货的打击下,能以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积极姿态,成功实现了传统手工业的近代转型。

()A:对B:错答案:A5.莨纱有很多名字,它的别名包括()。

A:黑胶绸B:薯莨绸C:香云纱D:莨绸答案:ABCD6.“久服弗敝”的是指()A:新宁减绸B:新安罾布C:薯莨纱D:薯莨绸答案:A7.如图是“桑基鱼塘”生产模式图,对“桑基鱼塘”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实现了物质和能量的良性循环B:提高了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C:其中鱼的摄入量来自蚕和猪的同化量D:需要不断得到外部的能量补给答案:A8.“桑基鱼塘”是()独有的农业经济形式。

A:青岛B:客家山区C:珠江三角洲D:潮汕平原答案:C9.广东新安南头出“罾布”其实质上是指()A:丝绸B:苎麻制成的鱼网C:用河泥浸染的渔网D:丝麻答案:C10.织造机由前搅、大轴、二轴、绞综、踞盘、花箱、花纸、以及脚踏等部分组成。

()是根据花纸的款式而做出花样的部分。

A:踞盘B:大轴C:花箱D:花纸答案:C第二章测试1.薯莨纸染色共4次,其中头过水最为重要。

()A:对B:错答案:A2.(),香云纱工艺被列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A:2007年B:2008年C:2006年D:2005年答案:C3.清末民初莨绸的主要款式以()为主。

A:喇叭裤B:大襟衫C:大裆裤D:短衫答案:BC4.香云纱的染整生产过程大概需要30天左右,被古人称为“3蒸9煮18晒”。

()A:错B:对答案:A5.香云纱的制作不需要依靠天气,是个“靠人吃饭”的活,而不是“靠天吃饭”的活。

广绣在传统粤剧戏服中的艺术体现

广绣在传统粤剧戏服中的艺术体现

广绣在传统粤剧戏服中的艺术体现广绣是中国传统手工刺绣的一种,起源于广东地区,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在粤剧戏服中,广绣以其细腻的手工技艺和独特的文化内涵,成为了粤剧戏服的重要元素之一。

广绣在传统粤剧戏服中的艺术体现不仅体现了中国传统手工艺的精湛技艺,同时也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和历史底蕴。

本文将从广绣的文化内涵、工艺特点和在粤剧戏服中的艺术体现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广绣的文化内涵广绣作为中国传统手工刺绣的代表之一,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它不仅仅是一种手工技艺,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和延续。

在广绣的刺绣图案中,往往融入了丰富的文化元素,如花鸟昆虫、传统民间故事、历史人物等,这些图案不仅是对自然界的观察和描绘,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现和传承。

广绣的图案多样,每一种图案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通过这些刺绣图案,人们能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

广绣在传统的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中也有着丰富的表现。

在广绣的图案中,常常可以看到一些关于中国传统神话故事的描绘,如嫦娥奔月、牛郎织女、孟姜女哭长城等,这些图案不仅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信仰和尊崇,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内容的再现和传承。

广绣通过这些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广绣的工艺特点广绣作为中国传统手工刺绣的一种,有着独特的工艺特点。

广绣的刺绣技艺非常考究,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训练才能掌握。

广绣刺绣的工艺包括选线、布料、绣线、绣针等多个环节,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经验丰富的工匠进行精湛的操作,这样才能完成一件精美的广绣作品。

广绣的颜色搭配非常注重协调和美感,绣线和布料的颜色选择需要经过精心的考量,以确保整个刺绣作品色彩和谐、层次丰富。

广绣刺绣的细腻程度非常高,能够表现出花草鸟虫等自然景物的细腻质感,让人仿佛置身于自然之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与生机。

广绣作为中国传统手工刺绣的代表之一,在传统粤剧戏服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广绣在传统粤剧戏服中的艺术体现

广绣在传统粤剧戏服中的艺术体现

广绣在传统粤剧戏服中的艺术体现广绣是一种粤剧戏服中常见的传统绣花工艺,它在粤剧戏服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增加戏服的艺术价值,还可以表现出人物的身份和地位,体现出粤剧文化的独特魅力。

广绣在传统粤剧戏服中的艺术体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广绣在粤剧戏服中的艺术体现在其精湛的绣工技艺上。

广绣是广东地区的一种传统手工绣花工艺,历史悠久,工艺精湛。

广绣具有精美细腻、色彩艳丽、线条流畅的特点,绣工十分考究,对刺绣的工艺要求非常严格。

在粤剧戏服中,广绣往往用于绣制衣领、袖口、腰带等细节部位,这些地方的绣花需要细致入微,不仅要体现出精湛的技艺,还要符合人物角色的身份和地位,因此广绣的精湛技艺在粤剧戏服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广绣在粤剧戏服中的艺术体现在其细节处理和表现手法上。

在粤剧戏服中,广绣往往被运用在一些细微的部位,比如袖口和腰带等地方,这些部位的绣花不仅要求工艺精湛,还需要运用合理的表现手法,使得绣花能够与整体的戏服风格相协调,并在舞台上产生最佳的视觉效果。

比如在表现一个角色的威严和尊贵时,广绣要通过线条的流畅和色彩的明快来表现出来;而在表现一个角色的忧郁和沉静时,则需要用色彩的深浅和线条的浓淡来表现。

这样的细节处理和表现手法使得广绣在粤剧戏服中得以艺术体现。

广绣在粤剧戏服中的艺术体现还体现在其与其他装饰元素的协调融合上。

在粤剧戏服中,广绣往往与其他装饰元素相互配合,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比如广绣与刺绣、镶边、流苏等元素的结合,使得戏服更加丰富多彩,充满变化,不仅使得戏服更加精美华丽,还能够展现出广绣的独特魅力和传统文化的内涵。

这种协调融合不仅丰富了戏服的艺术表现形式,还可以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和饱满。

广绣在传统粤剧戏服中的艺术体现主要体现在其精湛的绣工技艺、独特的风格和造型、细节处理和表现手法以及与其他装饰元素的协调融合上。

广绣不仅为粤剧戏服增添了艺术价值,还丰富了粤剧文化的表现形式,使得粤剧戏服更加生动和富有魅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绣与西班牙大披肩
一、关于广绣
广绣泛指古代广州府辖区的刺绣,主要分布在广州、番禺、顺德、南海等地。

与其他三大名绣一样,广绣有两大类:一类是既有欣赏价值,又有使用功能的日用绣品,如绣衣、披巾、绣鞋、床帐、床帷等;另一类是只有欣赏价值没有使用功能的欣赏绣品,如绣中堂、绣屏、绣画等。

由于近现代绣品出口种类侧重的影响,有史以来,广绣一直以日用绣品为主体。

2006年,广绣作为一种传统的民间美术工艺、一种民族文化的积累与沉淀,被正式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早在明朝,广绣便通过“大帆船贸易”运到美洲地区。

大帆船贸易Galleon Trade,是16世纪末和17世纪国际贸易史上的重要一页,中国大量的丝绸、瓷器、茶叶、农产品、工艺品、金属品和珠宝饰物等,都经由这条新的海上通道运向墨西哥,其中不少货物又转运到南美各地和西班牙;与此同时,美洲的重要农作物如番薯、玉米、烟草、马铃薯、花生(美洲品种)等也经由菲律宾传入中国。

在这些运往墨西哥的货物中,因广绣大披巾大量经马尼拉转运,由此,“马尼拉大披巾”(Mantone de Mallina)的名字得以诞生。

时至今日,仍有不少欧洲人误认为这些披巾是马尼拉生产的。

到了清代,则是广绣出口的全盛时期。

1897年,粤海关贸易报告提到:“绸缎、绣货两色,向为粤省出口大宗。

”1900年的广东海关报告中又指出:“吾国绣品销外洋者,广东最多。

”辛亥革命以后,刺绣品逐渐远离中国人的生活,广绣的欣赏品生产也日渐式微,而广绣的日用品生产则因开拓了出口的渠道得以生存和发展,并形成了产业化规模。

近20年,顺德以生产数量多、规模大、质量高成为广绣的最大集散地。

二、西班牙大披肩
从明代至今,西班牙及西语系地区和国家连续不断地、大量地购买广绣大披巾至少有四百年历史。

在17世纪时,广绣大披肩已是欧洲礼仪正装的重要组成部分,每逢盛大节日,西语系国家的妇女几乎全都披上最精美的刺绣披肩,热情奔放地沉浸在节日的气氛中。

直至现在,大部分西班牙妇女一生中都要使用若干件广绣大披巾。

这种大披巾通常是在1.4米×1.4米的丝绸面料上,手工绣满花卉或花鸟,再在面料四周手工编结各种花式的流苏,这样的披巾生产期长达60-210天。

100多年来,顺德、南海、广州是这种大披巾的主产地。

清末民初,西班牙商人还在广州和顺德设公司包销全部大披巾,广东的这种民间刺绣文化也因此在100年前交流到西班牙。

现在西班牙南部安达路西亚地区仍有少量农村妇女自己绣制大披巾,她们既不用欧洲的圆花绷,也不用欧洲的传统刺绣物料,用的却是广绣常用的两米长大花架,在针法上主要沿用清代广绣的平针针法,其产品也带有明显的广绣特点。

顺德从清代开始生产销往欧洲的广绣大披巾,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除了战争时期外,从没中断过。

富德公司生产的广绣方披肩,一直深受欧洲市场的欢迎。

西班牙市场上的绣花披肩,70%以上由顺德生产,而高档披肩则90%以上由富德公司设计和制造。

西班牙各主要披肩进口商,包括最大的百货集团“英国公司”,也从我司进货。

目前我司已是西班牙乃至欧洲最大的披肩供应商、国内最大的披肩生产企业。

三、行业地位和文化地位
改革开放以来,传统手工行业很难生存,广州、南海、番禺的广绣企业纷纷转产或倒闭,民间的绣工所剩无几,各地曾有“广绣将艺绝人亡”的提法。

只有顺德凭着现代经营理念经营广绣,逆流而上。

经过20多年的逐步发展,原顺德刺绣工艺总厂,现名富德工艺品有限公司,目前已成为广东最大的广绣企业,在中国工艺美术界﹑全国各地刺绣行业中都享有相当大的知名度。

富德公司作为广绣的代表性企业已连续10年被选为广东省工艺美术协会副会长单位,同时又是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刺绣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单位。

最近,富德公司又获得国家商务部、文化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四部委联合颁发的“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称号。

在全国211家获此荣誉的企业之中,仅富德公司一家是刺绣文化企业,其他四大名绣和各地方绣种因文化出口规模和历史延续性的限制没有入围。

四、现代经营理念和传统文化产业结合
顺德广绣能逆流生存和发展,关键在于以现代经营理念从事传统文化产业。

其他刺绣同行是用传统手绣工艺表现东方题材并推介给国内外的客户;而我们是用东方传统手绣技艺表现不同目标市场所喜闻乐见的题材。

其他同行翻查传统绣谱设计传统图案;而我们则先研究市场文化背景,再设计适合每一个目标市场的图案,因此我们造就了一支能研究市场文化背景的设计队伍。

我们的绣品在市场占主流地位,在本地绣工日渐减少的情况下,我们在22年之中,先后在13个省区100多个县组织过广绣技术培训和广绣生产。

目前我们在广西、贵州、湖南等地投资设厂生产,可以说,早在22年前我们已无意中走出了总部经营的步伐。

我们率先改变传统的“工厂+分散农户”的分散模式,部分改为厂内集中生产方式,使控制生产过程和品质成为可能,使绣工技艺的不断培训、同步提高也成为可能,为广绣实用品的高档化和艺术化创造了条件,使最高不超过400元人民币的广绣大披肩逐步发展到最高出口价7000多人民币、零售价1万多人民币的高档披肩。

我们在承传手工刺绣传统的前提下,充分应用了现代科技手段。

从1993年开始,我们应用电脑辅助设计和厂内信息管理。

另外,我们还率先对刺绣过程进行长达数年的动作细分研究,帮助绣工提高效率从而提高收入。

留住工人,才能使广绣得以生存和发展。

富德工艺品有限公司
2010年10月15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