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玉米高产创建示范项目实施方案
荥阳市小麦高产技术示范实施措施

荥阳市小麦高产技术示范实施措施摘要:介绍了荥阳市小麦高产创建情况,分析了小麦高产技术示范对当地小麦生产的作用,列举了小麦高产技术示范的主要措施,指出了荥阳市小麦高产创建示范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小麦;高产技术示范;总结;作用;实施措施近年来,荥阳市围绕着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以增强农业技术示范和辐射带动功能为重点,将实用新技术直接用于生产,对农民进行小麦高产技术示范展示,为农民增产增效提供技术模式,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小麦技术推广提供了有益经验。
一、荥阳市小麦高产创建活动的开展情况小麦是荥阳市的重要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46万亩左右。
近年来,随着生产条件和栽培技术的不断改善,产量水平不断提高。
然而,受自然条件、管理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区域小麦产量差别较大。
如何采取有效方式,把小麦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成果在农业增产增收等方面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让农民通过参观、比较、选择,并逐步采取学科学、用科学的主动行为,已成为当前农技推广部门面临的重要课题。
2009-2013年,荥阳市农技站组织安排小麦万亩方共计6个,千亩方10个,新品种、展示新品种10个;试验、展示新技术新成果8项(包括前氮后移试验、超高产栽培试验、冻害防御试验、播期试验、高产防倒伏试验、晚播高产试验、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等);累计建立高产示范田6.6万亩次,平均产量552.5kg/667m2,增产幅度10.6%。
经过几年的探索,荥阳市小麦示范、展示的辐射带动作用日益增强,群众生产技术逐步提高,2009-2013年,荥阳市小麦连续获得丰收。
二、小麦高产技术示范的作用小麦高产技术示范,开辟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引导农民科学种田的新思路,形成了农技推广机构服务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模式。
(一)带动了农技推广方式的创新长期以来,荥阳市和全国一样,农业技术推广“最后一公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道坎儿”问题较为突出,农技推广如何创新服务方式,是摆在农技推广部门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粮食高产创建工作方案

粮食高产创建工作方案粮食安全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粮食高产创建工作对于提高粮食产量、保障粮食供应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切实推进粮食高产创建工作,实现粮食生产的持续稳定增长,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通过实施粮食高产创建工作,实现以下目标:1、提高粮食单产水平,使主要粮食作物(如水稻、小麦、玉米等)的平均单产在现有基础上显著提高。
2、集成推广先进适用的粮食生产技术,提高技术到位率和普及率。
3、建立一批高产示范片,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促进大面积均衡增产。
二、工作重点1、建设高产示范片选择土壤肥沃、基础设施完善、农民种植积极性高的区域,建设集中连片的高产示范片。
示范片要做到“五统一”,即统一品种、统一播栽、统一施肥、统一病虫防治、统一田管。
2、推广优良品种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条件和市场需求,筛选推广适合的优良品种。
加强新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不断优化品种结构。
3、集成应用高产栽培技术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合理密植、病虫害综合防治、机械化耕种收等先进实用技术。
加强技术培训和指导,提高农民科学种田水平。
4、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农田水利、道路、电力等基础设施的投入,改善农田生产条件,提高耕地质量和抗灾能力。
5、创新农业经营方式培育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进适度规模经营,提高粮食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和效益。
三、工作措施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粮食高产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由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农业、财政、水利、科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粮食高产创建工作,制定工作计划和政策措施,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2、加大资金投入整合农业项目资金,加大对粮食高产创建工作的投入力度。
设立粮食高产创建专项资金,用于示范片建设、技术推广、培训指导、基础设施改善等方面。
3、强化技术服务组建粮食高产创建技术指导专家组,由农业技术专家和基层农技人员组成。
专家组负责制定技术方案,开展技术培训和指导,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
小麦高产创建与试验方案

小麦高产创建与试验方案
小麦高产是农业领域的重要课题,其研究可以为解决粮食安全问题和提高小麦产量起到关键作用。
在实现小麦高产的过程中,创建有效的试验方案是至关重要的。
下面将探讨一下小麦高产的创建与试验方案。
一、在小麦高产的研究中,首先要确定研究的目标和方向。
确定研究目标可以帮助研究者清晰地认识问题,指导后续的研究工作。
二、建立小麦高产试验地点是实施试验方案的第一步。
选择合适的地点可以保证试验的准确性和科学性,确保研究结果的可靠性。
三、确定试验的设计和方法是实现小麦高产的关键步骤。
科学合理的试验设计可以提高研究的可重复性和精确性,有效地验证研究假设。
四、实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是判断小麦高产效果的重要依据。
准确地收集和分析数据可以帮助研究者更好地理解小麦高产的机制和规律。
五、根据试验结果,研究者可以总结经验和教训,进一步完善小麦高产的试验方案,推动小麦高产的研究和实践工作。
六、最终,通过不懈的努力和科学的研究方法,小麦高产的目标可以得到有效实现,为推动我国农业的发展和粮食安全做出重要贡献。
第 1 页共 1 页。
2024年玉米万亩高产高效示范创建方案

2024年玉米万亩高产高效示范创建方案一、背景分析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当前我国的玉米生产存在着产能低、效益不高等问题,迫切需要进行科学技术的引进和示范。
因此,为了提高玉米的产量和效益,制定并实施玉米万亩高产高效示范创建方案显得非常重要。
二、目标设定1. 提高玉米单位面积的产量:通过实施科学技术的引进和示范,提高玉米单位面积的产量,使之达到万亩高产的水平。
2. 提升玉米生产的全程机械化水平:加大玉米生产机械化的力度,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3. 优化玉米种植结构:根据各地的土地和气候条件,合理选择适宜的玉米品种,并推广种植,以提高抗病虫害能力和产量。
4. 加强科研和技术培训:开展相关科研工作,加强玉米生产技术的培训和推广,提高农民的科技水平和玉米生产管理能力。
5. 推广玉米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引导农民采取科学的耕作方式,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保护环境,实现玉米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三、主要措施1. 玉米品种的选择与改良:根据不同地区的土壤和气候条件,选择适宜的高产优质种子,并通过品种改良,提高品种的抗病虫害能力和产量。
2. 引进和示范先进的玉米生产技术:邀请国内外的专家和科研人员,来到示范基地,对于先进的玉米生产技术进行示范和指导,提高农民的生产技术水平。
3. 推行全程机械化生产:加大对农机具的投入,推广现代化的农业机械设备,实现玉米生产从播种、管理到收割等全过程的机械化,提高生产效率和劳动力利用率。
4. 开展科研和示范推广工作:加强与科研机构的合作,组织专家团队开展相关科研工作,研究解决玉米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和难点问题,并通过示范推广,将成果转化为实际效益。
5. 加强农民培训和技术指导:组织农民参加农技培训班和现场观摩交流活动,提高他们的科技水平和玉米生产管理能力,同时加强对玉米种植技术的指导和服务,确保示范基地的高产高效。
四、实施步骤1. 资金筹措和项目筹建: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进行项目的筹措和筹建工作,争取政府和社会资金的支持。
小麦高产创建与试验方案

小麦高产创建与试验方案一、引言小麦是我国主要农作物之一,对于确保粮食安全和农民收入增加起着重要作用。
在当前粮食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的情况下,如何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成为一个迫切的任务。
本方案旨在通过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创建和试验小麦高产的方法和技术,为小麦生产提供科学指导。
二、目标设定1. 创建小麦高产的模式和技术体系,以增加单位面积产量;2. 提高小麦抗病虫害、逆境等的抗性,提高品质和品质稳定性;3. 推广适用于不同地区和不同种植条件的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三、方法与步骤1. 优选品种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土壤和种植条件的优良小麦品种,进行品种和株型选择试验。
通过试验,筛选出适应性强、产量高且稳定的优质品种供农民种植。
2. 施肥管理制定科学合理的肥料配方和施肥措施,确保小麦能够获得充足的营养。
结合土壤质量和小麦生长需要,确定合理的施肥时间和施肥量。
同时,加强农民对肥料管理的培训,提高其施肥水平和技术水平。
3. 病虫害防治建立病虫害监测体系,通过定期观测和数据分析,早期发现和预警病虫害的发生。
结合农业部门的指导和技术支持,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确保小麦的健康生长和高产。
4. 灌溉技术针对不同地区和不同类型的农田,开展小麦水分利用和节水灌溉技术的试验与推广。
通过有效的土壤水分管理和灌溉技术,提高小麦的产量和抗旱能力。
5. 栽培管理加强小麦的栽培管理,包括种植密度、播种深度、间隔时间等因素的调控,以及及时的耕作、除草、松土等措施。
通过科技手段和现代农机设备的应用,提高小麦的栽培效率和质量。
6. 技术培训通过组织小麦高效栽培技术的培训班、讲座和技术推广会等形式,向广大农民宣传和推广小麦高产技术。
通过技术指导和实地示范,提高农民的种植水平和管理水平。
四、试验示范与推广1. 试验示范选择适宜的农田进行小麦高产试验示范,并建立监测系统,跟踪记录生长情况和产量变化。
通过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验证小麦高产的技术效果和经济效益。
玉米高产创建技术措施方案

玉米高产创建技术措施方案引言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我国部分地区,由于气候条件、土壤质量等因素的限制,玉米产量较低,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因此,制定玉米高产创建技术措施方案,提高玉米产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选优育种高产创建的首要措施之一是选用优良品种进行育种。
选择抗逆性强、病虫害防治效果好、产量高的玉米品种。
通过现代育种方法,培育出适应不同地区气候和土壤条件的高产玉米品种。
2. 合理施肥玉米是高效利用养分的作物,因此合理施肥是增加产量的关键。
根据土壤养分含量和玉米的生长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施肥方案。
在播种前进行基础施肥,根据土壤测试结果,合理调整氮、磷、钾等养分的比例,满足玉米不同生长阶段的养分需求。
同时,注重有机肥的应用,提高土壤肥力。
3. 合理种植密度合理的种植密度对于玉米高产创建非常重要。
种植密度过低会导致土壤养分利用不充分,减少产量;种植密度过高会使得单株玉米生长不良,影响产量。
因此,在不同的气候、土壤条件下,根据品种特性和实际情况,科学确定适宜的种植密度,确保玉米生长稳定、充分利用土壤和养分资源。
4. 病虫害防治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措施对于保证玉米高产创建至关重要。
定期巡视田间,及时发现病虫害的初期症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采用无公害农药、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等多种手段,达到病虫害控制的效果。
此外,合理轮作、合理间套等措施也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5. 种植技术措施5.1 合理耕作合理耕作是提高玉米产量的关键措施之一。
深翻土壤,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通透性和保水性。
掌握合适的播种时间和深度,确保玉米幼苗的生长正常、快速。
5.2 控制杂草杂草是玉米生长的重要竞争因素,对地下部分和地上部分生长造成负面影响。
在播种前进行杂草清除,使用合适的除草剂,控制杂草的生长。
定期进行杂草防治,减少杂草对玉米生长的影响。
5.3 灌溉管理适当的灌溉是玉米高产创建的重要保证。
玉米万亩高产高效示范创建方案

玉米万亩高产高效示范创建方案一、需求分析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对于粮食安全和农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玉米产量与耕地面积之间的关系不平衡,而且玉米种植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还有待提高。
因此,为了提高玉米的产量和效益,需要建立玉米万亩高产高效示范。
以下是我国玉米万亩高产高效示范的创建方案。
二、项目目标1. 提高玉米单产:通过引进高产品种和科学的种植技术,使玉米的单产显著提高。
2. 提高农田综合效益:通过合理优化农田利用,提高土壤肥力,增加农田综合效益。
3. 推广适宜的玉米种植模式:通过示范推广适宜的玉米种植模式,引导农民科学种植,提高玉米产量和效益。
4. 增加农民收入:通过提高玉米产量和效益,增加农民的收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三、项目内容和实施方案1. 引进高产品种:选择适应当地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的高产玉米品种,并进行示范种植,以便农民了解和掌握这些高产品种的种植技术。
2. 种植技术示范:开展种植技术培训,包括土壤处理、肥料使用、密植和定植、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玉米种植技术水平。
3. 农田利用优化:通过合理调整农田利用,选择适宜的轮作和套种作物,提高土壤肥力和保持水土资源,达到提高农田综合效益的目的。
4. 病虫害防治:制定科学的病虫害防治措施,并进行示范,使农民了解和掌握病虫害的防治技术,减少玉米产量损失。
5. 农业机械化推广:引进适应当地玉米种植需求的农业机械设备,并进行示范操作,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劳动力利用率。
6. 建立示范基地:选择适宜的地段,建立玉米万亩高产高效示范基地,供农民实地参观学习和交流。
四、预期效益1. 提高玉米单产:通过科学的种植技术和适宜的品种选择,达到显著提高玉米单产的目标。
2. 提高农田综合效益:通过合理的农田利用和土壤管理,提高土壤肥力和农田综合效益。
3. 推广适宜的种植模式:通过示范推广适宜的种植模式,引导农民科学种植,提高玉米产量和效益。
玉米高产示范实施方案

玉米高产示范实施方案以下是 6 条关于“玉米高产示范实施方案”:1. 咱要想让玉米高产,品种可得选好哇!就像找对象,得找个合适的。
咱得选那些抗病虫害、适应咱这儿环境的品种。
然后呢,土地要整得精细精细的,不能马马虎虎呀!把地深耕翻转,让玉米的根能舒舒服服地扎根生长,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呀!你说对不?例子:就好比盖房子打地基,地基不稳房子能盖好吗?咱这土地整理就是给玉米盖房子打地基呢!2. 播种的时候可得注意咯!不能播得太密也不能太疏,这个度要拿捏好哇!就像做饭放盐一样,多了咸少了没味。
播种后要及时浇水施肥,让玉米苗一出土就能吃好喝好,快快长大!这不是小事儿呀!例子:你想想,种子播下去就像小娃娃出生,得好好照顾才能茁壮成长呀!3. 玉米生长过程中,病虫害防治可重要了!发现一点点苗头就得赶紧处理,可不能等它们泛滥了呀!就像救火一样,得迅速行动。
定期去田里查看,一有问题就赶紧解决,咱可不能让病虫害把咱们的成果毁了呀!是不是?例子:你看过被虫子咬得乱七八糟的玉米吗?那多可惜呀!所以咱得像守护宝贝一样守护咱们的玉米。
4. 施肥也有讲究嘞!不能一股脑儿地乱施,要根据玉米的生长阶段来。
这就好比人在不同时期需要不同的营养一样。
氮磷钾要合理搭配,让玉米吃得饱饱的长得壮壮的!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例子:你想想人要是营养不良会怎样?玉米也是一样的呀!5. 灌溉要合理呀!不能让玉米渴着也不能淹着它们。
该浇水的时候就浇透,不该浇的时候就别乱浇。
就像人喝水一样,得适量。
而且呢,遇到干旱天气,可不能偷懒哦!这多关键呀!例子:玉米缺水就像人缺水会没精神一样,能高产吗?6. 最后呀,收获的时候可得小心点,别把玉米弄伤了。
这可是咱们辛苦大半年的成果呀!就像捧着宝贝一样把它们收回家。
然后开心地笑着,感受丰收的喜悦。
这就是咱们要追求的呀!例子:想想收玉米时那满满的收获感,多棒呀!咱们就得这么干,让玉米高产不是梦!我的观点结论是:只要按照这些方法认真去做,玉米高产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陕西农垦大荔农场小麦玉米高产创建示范项目实施方案项目名称:2016年陕西农垦大荔农场小麦玉米高产创建示范项目项目实施单位:陕西农垦集团大荔农场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联系电话:联系人:联系电话:编报日期:2015年9月一、发展现状国营陕西大荔农场隶属于陕西农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陕西农垦四大国有农场之一。
农场位于全省粮棉大县渭南市大荔县境内,土地面积1.8万亩,拥有职工960人,其中农业员工390人,科技人员65人,拥有农业机械75台,农机总动力1650千瓦,机械化作业能力较强,农产品以小麦、水果为主。
近几年,农场以企业增效,农工增收和示范带动作用增强为目标,利用国营农场土地面积大、集中连片,机械化程度高,生产销售“五统一”的优势,大力发展粮食生产,目前年种植小麦稳定在10000余亩以上,年产小麦3500吨左右,玉米4000吨左右,为保障国家粮食生产做出了自己的应有贡献。
为进一步挖掘土地潜力,发挥国有农场科技力量较强,管理先进,集中统一式生产的优势,使小麦、玉米单产再上一个新台阶,农场申报了此项目。
二、基础条件1、自然条件①地理位置项目区位于大荔县许庄镇北,场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09°56',北纬34°52'。
②地形地貌大荔县地处渭北黄土高原南坡,渭河最大支流洛河自西向东横穿全县。
大荔农场就处在渭河二、三级阶地的后缘,背靠铁镰山,海拔356—377米。
该地土层深厚,地势平坦,视野开阔,一直是大荔县粮、棉、果主产区。
③水文地质由于地质化学矿化度高,洛惠灌溉使地下水位升高,地下水虽丰富,但矿化度高,浅水不宜灌溉。
水矿化度全场平均4.93克/升,最高达10.01克/升,最低1.47克/升。
农场地处洛惠区,灌溉用水可以满足农业需求。
④气候该地虽距海洋较远,但比大陆腹地要近,气候变化多受季风影响,又东有太行山、伏牛山,南有秦岭山脉的阻挡,东南季风不能直入境内,故属半湿润半干旱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区。
四季分明,夏季湿润多雨,冬季干旱少雨雪。
⑤植被该地本属落叶阔叶林碳酸盐褐土地带,由于历史上采伐开荒,自然植被被农业植被取代。
自然植被只在少量盐荒地上出现,有芦苇、蒲草等沼泽植物和盐蓬等,以耐盐植物为主,林地面积较少,主要是栽培园林、落叶阔叶林,以苹果、杨树为主,杨树多为路边、渠旁栽植的防护林。
⑥土壤大荔农场土壤主要为土娄土。
该土类土层深厚,潜水水位在1.5米左右,覆盖层30厘米以上,质地适中,保水保肥,耕层有机质含量大于0.8%。
2、自然资源日照:年平均日照数2385小时。
太阳辐射:累计平均太阳辐射能112.41千卡。
气温:年平均气温13.4℃,7月平均气温26.8 ℃,元月平均气温—1.4℃。
无霜期:无霜期为235天—190天,平均212天。
三、项目可行性分析1、农场土地面积大,集中连片,土壤肥力优,水资源丰富。
农场拥有5个作业站,作业站相连,土地集中且连片,最大地块面积800亩,最小的也有100亩,总面积1.8万亩,非常适合小麦、玉米连片生产和高产创建。
本地属关中洛灌区,灌溉用水充足,土壤为粘土娄土,肥力优,十分适宜小麦玉米高产。
2、管理有优势。
农场属国有农场,组织机构健全,人员素质较高,科技优势明显,技术力量雄厚,生产集中统一。
3、农业机械化水平高。
目前农场拥有农机总动力1650千瓦,机械化作业能力较强,非常适宜大面积粮食作物生产。
4、小麦、玉米生产经验丰富。
多年来,农场一直是国家粮食作物生产集中地,农场有着种植小麦、玉米的传统,种植经验丰富,能很好地完成项目建设任务。
5、示范辐射带动能力较强。
大荔农场长期重视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
小麦新品种西农88、陕垦6号,及小麦高产技术、病虫害统防统治技术等都是从农场率先开始引进、试验和示范的,并推广到周边农村,带动了当地小麦生产和发展。
2002年大荔农场副场长孟宪玉荣获中华农业科教基金会神内基金农业技术推广奖。
2007年大荔农场被陕西农垦集团评为“农业科技推广先进单位”。
三、年度目标和预期效益本项目计划用一年时间完成:1、年度目标引进小麦高产示范新品种豫麦49-198,玉米高产示范新品种浚单20,开展化控、化除等关键技术。
实现亩产小麦450公斤,增产28.6%,10000亩小麦增产700吨,玉米亩产600公斤,增产50%,10000亩玉米增产1250吨2、预期效益本项目实施后,预计亩产小麦450公斤,增产28.6%,按每公斤小麦2.2元计算,可增加产值220万元;预计亩产玉米600公斤,增产50%,按每公斤玉米2元计算,可增加产值400万元。
本项目共计增收620万元。
示范带动周边10万亩农田引进小麦、玉米新品种和新技术。
四、建设地点与规模1、建设地点本项目建设地点为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许庄镇北大荔农场2、规模本项目建设规模计划10000亩。
五、项目建设内容及资金来源本项目建设规模计划10000亩,总投资580万元,其中:省级财政专项补贴14万元(补贴资金用于小麦、玉米示范品种补贴3元/亩,共6万元;小麦化控补贴3元/亩,玉米化除补贴3元/亩,共6万元;技术服务1万元;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1万元。
)主要建设内容:1、引进种植小麦高产示范新品种豫麦49-198、玉米高产示范新品种浚单20。
2、开展小麦化控、玉米化除等田间生产管理关键技术。
3、开展技术服务、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
六、项目实施进度计划2015年10月:引进种植小麦高产示范新品种豫麦49-198。
2015年11月——2016年5月:田间追肥、浇水、病虫害防治,化控、技术指导、培训、测产、试验示范。
2016年6月:小麦收获。
2016年6月:玉米播种。
2016年7月:玉米化除、试验示范。
2016年9月:玉米收获。
2016年10、11月:项目总结验收。
七、项目绩效目标本项目计划小麦亩增产200斤,玉米亩增产400斤,总计亩增产300公斤,亩增收620元,并示范带动周边10万亩农户引进小麦、玉米新品种和新技术。
八、技术方案<一>、播前准备1、尽早腾地最迟于10月20日前腾地结束。
2、底肥准备根据测土结果,补钾并适当补有机质。
方案①亩施30公斤二铵+10公斤尿素+5公斤钾肥。
方案②亩施氨基酸有机肥40公斤+5公斤尿素+20公斤二铵+钾肥5公斤。
③方式,先混后施、机械条施或撒施。
3、种子品种选择小麦品种以豫麦49-198为主,亩备统供麦种30-35斤。
4、拌种剂准备①杀虫剂用毒辛。
②微肥用锌、硼肥。
③用量,100毫升兑适量水拌100公斤种子,微肥按说明配用。
5、农机具准备提前联系能满足犁地、旋地、起垄、播种镇压需求机械的机主。
<二>、整地1、秸秆还田,前茬是玉米的田块,必须进行秸秆还田。
2、深犁,犁地深度要求25厘米以上。
3、深旋,旋地时要慢,用低档深旋,深度15厘米。
4、起垄,根据播种机宽度,选择4-6米的畦宽,以便灌水。
<三>、播种1、播期适宜的播期10月15日-10月25日,能早尽早,最晚不超过10月30日。
2、播量在适宜播期内亩播量为14-16公斤,在10月20日后,每晚播一天,增加播量1斤。
3、播深适宜播深为3厘米左右,播深一致,不能有晾籽现象。
4、播后镇压由于前茬作物不同,整地质量参差不齐,播后种子不能与土壤很好接实,种子生根后易引起掉根,播后采用石碾子镇压,确保一播全苗。
5、查漏补种对发现有漏播、断垄情况,应及时补种。
<四>、肥水管理1、施肥:施肥原则以底肥为主,以追肥为辅,氮磷钾配合。
①底肥:亩施30kg二铵,10kg尿素,磷肥5kg。
②追肥:亩施用量15kg尿素。
采用氮肥后移技术,施肥时间为3月,施用方法用机械撒施。
2、浇水:小麦全生育期需灌3次水,一是冬灌水,12月10日开始放水冬灌;二是返青水,结合追肥进行时间是3月中下旬,把握适时;三是麦黄水,5月下旬。
<五>、田间管理1、春季进行人工锄草或化学除草。
化学除草剂可选用麦黄隆。
2、精细管理,在小麦扬花期进行2次3合一喷雾,即用甲基托布津+杀蚜虫药剂+硫酸二氢钾喷雾,以防病、治虫、补肥。
3、田间去杂:在小麦抽穗后,及时去除田间杂麦、燕麦,以保证小麦纯度和品质。
<六>、统防统治小麦整个生长收获期,农技组、农机组相互配合,实施统一整地播种、统一肥水管理、统一技术培训、统一病虫防治、统一机械收获。
<七>、培训小麦生长关键时期,农技组负责田间地头指导生产并组织生产者开展技术培训,同时,建立田块高产创建档案,做好生产数据和工作记录。
<八>、收获于小麦蜡熟后期开始收割,收割时检查收割机械防止跑粮漏粮,确保颗粒归仓。
<九>、玉米品种选择:浚单20。
<十>、主推技术:抢时早播,推广硬茬直播技术。
1、播期。
争取早播,直播不迟于6月10日。
2、播量。
机播每亩3公斤。
3、播种方法。
硬茬直播:小麦收获后,立即按规格机播行,每亩带种肥复合肥10公斤,出苗后,结合中耕灭茬。
<十一>、科学施肥,重施穗肥和粒肥。
一般于拔节前(5叶期左右)重施苗肥,追施整个生育期所需钾肥(氯化钾或硫酸钾10公斤)、磷肥(过磷酸钙20-30公斤)和总施氮量的80%(碳酸氢铵80公斤或尿素25-30公斤)。
穗肥于喇叭口期(10-11叶期)追施,占施氮量的20%左右,每亩穴施尿素10公斤。
<十二>、保障“四水”,推广节水灌溉技术。
1、推广节水灌溉技术。
改大畦为小畦,改大水漫灌为小畦匀灌,改全田灌溉为隔沟分根交替灌溉等节水灌溉技术。
2、保证“四水”,保证出苗水。
为了保证一播全苗,播种时耕层土壤相对含水量应不低于80%,否则要及时灌水。
灌水时间可在麦收前浇灌麦黄水,或播后浇灌压茬水。
巧灌拔节水,拔节期(7叶展)要求土壤相对含水量不低于70%,否则就应灌水。
必须灌好抽雄水,抽雄开花期要求土壤相对含水量不低于80%,否则就应灌水。
饱灌升浆水,升浆成熟期要求土壤相对含水量不低于75%,否则就应灌水。
<十三>、合理密植,推广宽窄行双株栽培技术。
1、亩留苗密度。
亩留苗密度5000-5500株。
2、行距。
行距65cm,株距19-20cm,缺苗时可每穴留大小一致的双苗。
<十四>、无公害病虫草害综合防治防治玉米病虫害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经济、安全、有效的原则。
防治对象主要是草害,粘虫、玉米螟等。
1、化学防治麦青和杂草。
可用喷施选择性玉米除草剂“玉锄”等消灭杂草,防止荒苗。
2、防治粘虫。
必须在搞好麦田粘虫防治的基础上,加强苗期粘虫防治。
小麦收获前每平方米有低龄幼虫0.5头时,即用90%固体敌百虫100克溶于水中喷洒在5公斤切碎的青草或等量油渣上,制成毒饵,于傍晚撒入玉米行间,还可兼治地老虎;也可利用90%固体敌百虫兑水2000-2500倍液喷雾治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