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以内数的认识

合集下载

二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知识点

二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知识点

100以内数的认识1.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

读数、写数的方法:读数和写数都要从高位起。

2. 单数:个位上是1,3,5,7,9的自然数。

3. 双数:个位上是0,2,4,6,8的自然数。

4. 整十数:个位上是0的自然数(0除外)。

5. 5个十,5个一,组成起来是55。

(55:十位上的5表示5个十,个位上的5表示5个一。

)读作:五十五(写语文汉字)写作:55(写数字)6.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

(一、十、百是计数单位,要写汉字)数的组成:(注意不同的问法)例:68是由6个十和8个一组成的;68是由8个一和6个十组成的。

68里面有(6)个十和(8)个一,有(68)个一。

68十位上的数是6,表示6个十(写汉字),个位上的数是8,表示8个一(写汉字)。

7. 比较两位数大小的方法:先看十位,十位数大它就大。

如果十位相同,再看个位,个位数大它就大。

(开口朝大数,尖尖朝小数。

)8. 当两个数相差很大时可以用“多得多,少得多”来描述;当两个数相差不大时可以用“多一些,少一些”来描述。

12比50() 50比12() 50比53() 53比50()小云拍了40下皮球,小涛比小云拍的多得多,小涛可能拍了多少下?打√。

9. 最小的三位数是100;最大的两位数是99;最小的两位数是10;最大的一位数是9;最小的一位数是1。

注意题型:个位上的数是7,十位上的数比个位上的数少3,这个数是(4 7)。

(写完记得对照题意检查一遍)10.关于列举法的问题。

按照一定的顺序列举,才能保证不重复不遗漏!例1:从1写到100,一共要写多少个“9”?先按顺序写出个位是9的数,再写出十位是9的数,然后数一数一共写了多少个9.个位:9、19、29、39、49、59、69、79、89、99一共10个9十位:90、91、92、93、94、95、96、97、98、99 一共10个9从1写道100,一共写了20个9例2:写出和是15的算式0+15 1+14 2+13 3+12 4+11 5+10 6+9 7+8 8+7 9+6 10+5 11+4 12+3 13+2 14+1 15+0例3:写出个位和十位数字之和是8的两位数17 26 35 44 53 62 71 80例4:写出十位比个位上的数少2的两位数13、24、35、46、57、68、79个位比十位上的数少2的两位数31、42、53、64、75、86、9711、百数表4512、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及一位数根据数的组成口算40+30= 6+50= 90-40= 69-60= 45-5= 30+7= 46+40=。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通用5篇)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通用5篇)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通用5篇)《1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通用5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1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通用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1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一年级下册第48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1.结合数的认识,使学生掌握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减法的计算。

2.进一步巩固数的组成,渗透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渗透加法交换律。

3.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教学重点:掌握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的口算方法,并能熟练地口算。

教学难点:算法多样化思维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准备:课件、计数器、小棒、口算卡。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一)复习旧知。

1.王老师昨天去给班上的同学买写字本,可是商店里一共只有23本,如果每个盒子能装10本,这些本子能装满几个盒子?2.请学生回答问题,并说一说是怎么想的?(二)引入新课。

1.呈现主题图:因为昨天买的本子不够用,所以,王老师今天又去商店了,2.同学们请看大屏幕:你们看到了什么?3.谁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提出:一共有多少本写字本?4.学生独立列出算式。

学生口头列出算式,教师板书:30+2和2+30。

5.点明课题: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的问题情境,在复习前面所学知识的同时,很自然地引出本课所学的知识,让学生明确本课要学习的内容。

】二、探究新知(一)教学整十数加一位数。

1.独立思考:你们会算吗?请你把正确的结果算出来。

2.学生汇报:谁来说一说你是算得的结果是多少?你又是怎么算的?可能会出现:(1)根据数的组成来计算的。

(2)用小棒摆。

(3)用计数器拨。

(4)利用数数的方法往后数。

教师对于学生提出的方法要加以肯定。

3.共同验证:刚才大家都说这两个算式都等于32,那结果到底对不对呢?我们是不是要验证一下?引导学生验证:(1)用数的组成:30+2表示把3个十和2个一组成32。

一年级数学《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一年级数学《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一年级数学《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篇8教学目标:1.通过“能穿几串”的知识,使学生经历解决“已知总数、几个为一组,可以分成几组”这种类型的问题,并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和优化策略,初步感受检验答案的方法,养成良好的解决问题的习惯。

3.体会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简单运用。

教学重点:使学生经历解决“已知总数、几个为一组,可以分成几组”这种类型的问题,并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和优化策略。

教学准备:课件、小棒。

教学过程:一、情境铺垫,引入新课(一)创设情境。

1.小明是一个非常有爱心的同学,想给贫困地区的同学捐款,他就从家里的存钱罐里拿出许多一元的硬币,有一小塑料袋呢。

2.同学们想一想:如果小明就这样乱七八糟地将这些硬币拿去捐去好不好?为什么?那你们有什么好建议呢?(二)点明课题。

1.同学的建议非常好,我们做什么事啊,都要有一定的方法,这样既能锻炼自己,又能方便他人。

2.这节课,我们就来“用数学”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爱心捐款的情境,让学生感受思想教育的同时引发学生的思考,为后面的学习做简单的铺垫。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一)提出问题。

1.呈现P46的情境图中的珠子图:同学们看,这是什么?这里有许多散落的珠子,你们能把这些珠子穿成串吗?那谁能告诉老师:能穿多少串呢?2.大家想一想:如果想知道这些珠子能穿成多少串,我们必须先要了解什么?引导学生说出:一共有多少个,必须知道几个穿一串。

3.完整呈现题目:58个珠子,10个穿一串,能穿几串?(二)讨论方法。

1.小组讨论:你想怎么解决这个问题?让学生先在小组里讨论。

2.汇报交流:可能会出现以下方法:(1)圈一圈,每10个一圈,能圈5圈,还剩下8个;(2)用数的组成,58里面有5个十和8个一,所以能穿5串,还剩下8个;(3)一串一串地穿也就是10个10个的数:一串是10个,两串是20个……五串就是50个,还剩下8个;……(4)你最喜欢哪种方法?3.独立解决。

一年级数学《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精选10篇)

一年级数学《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精选10篇)

一年级数学《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一年级数学《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精选10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

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年级数学《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年级数学《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篇1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100以内各数的过程,感受100以内各数的大小,感受100以内各数就在身边。

2、使学生能独立地数100个物体,知道10个一是10、10个十是一百,对计算单位:一(个)、“十”百有一个感性认识。

3、使学生初步了解100以内数的顺序,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

4、培养学生数数的兴趣和估数的意识。

5、培养学生合作能力。

二、重难点在数数过程中认识计数单位“一”“十”和“百”,理解一个两位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

三、教学过程(一)教学主题图1、师:同学们一定看过动画片《喜洋洋于灰太郎》,灰太郎最喜欢做的事就是抓羊,一天,灰太狼正在草地上寻找目标,这时他发现草地上来了一群羊,你能帮灰太狼数一数一共来了多少只羊吗?这时又一群羊被吸引来了,现在草场上一共有多少只羊呢?正在灰太狼高兴的时候,草地上又来了一大群羊,这下可把灰太狼急坏了,他不知道草地上能有多少只羊,同学们你们能帮灰太狼估计一下一共有多少只羊吗?2、引出课题师:同学们估计结果各不相同,哪位同学估的较准确呢?那么我们要想知道羊的准确数量,我们需要怎么办?(数一数)。

今天我们通过对100以内的数认识的学习看是否能找到数羊的方法。

(板书课题:100以内数的认识)(二)操作、交流,学习数100以内各数1.操作数数。

(1)师:老师给每组准备了一大捆小棒,下面4人小组合作数小棒,数之前听清老师给同学们提出的学习要求:组内先确定怎样数,再对组内成员进行分工,然后组员分工合作,最后派代表汇报你们数的方法。

蒙氏认识100以内的数教案5篇

蒙氏认识100以内的数教案5篇

蒙氏认识100以内的数教案5篇蒙氏认识100以内的数教案篇1一、教学内容“100以内数的认识”是在学生学习了2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教学的,主要教学:但由于数的范围扩大,与20以内的数又有所不同。

首先数数的难度增加了(学生虽然大部分都有口头数数的经验。

但这种数数大多属于唱数的水平,学生要准确地数出物体的个数也不太容易,往往容易漏数或跳数)因此这里要指导学生手口一致地准确数数,使学生了解100以内数的顺序,同时了解计算单位“十”(前面10以内的数是以“个”为计数单位,以“十”为计算单位,在11~20以内数的认识里初步认识过,但由于数目较小,有一定的局限性,认识计算单位“十”主要在这一单元完成)。

再有这部分内容基本上涉及了数概念的基本内容(如数位,比较数的基本方法),可以说它是认识多位数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地数出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的数的大小。

2.知道个位和十位的意义,能够正确地熟练地读写100以内的数。

3.结合数的认识,会计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4.结合具体事物,感受100以内数的意义,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三、编排特点这部分内容在编排时,继承了义务教材的一些好的做法:●通过多种活动,(如结合数小棒、计数器)加强数数和数的组成的教学。

●结合数的组成教学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加强数与计算的联系等等,加强对数的认识,为进一步学习100以内数的加减法做准备。

但有一些新的特点:1.加强数感的培养,使学生对100从整体上形成比较深刻的认识。

·本单元开始的是一幅美丽的百羊图,让学生观察并估一估有多少只羊,使学生感知它们比20只多得多,对100有个大概的感受。

这幅图既可以在开始教学时做引入用,也可以放后面适当的位置进行练习。

可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处理。

·通过数多种数量是100的物体,如花生、方木块、小棒,使学生一方面了解100以内数的顺序,知道100里有10个10,同时充分感受100究竟有多少。

一年级数学《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精选4篇)

一年级数学《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精选4篇)

一年级数学《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一年级数学《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精选4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一年级数学《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精选4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一年级数学《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1教学过程:一、复习1、请你按要求数数:(1)从31数到42。

(2)从89数到100。

(3)从99数到90。

(4)数出50后面的7个数。

(5)数出66前面的8个数。

2、听老师读数写数:二十八三十七四十九一百七十七五十四三十二二十一六十八五十一三十三九十六二、练习七:1、第1题:这是一道数数题。

指名让学生数出本班同学的人数。

2、第2题:这是一道估数题。

先让学生估计一下一共有多少个皮球,说一说你是怎样估计的?再让学生数一数,看看自己估计的差多少,并说一说怎样数比较快?3、第3题:这是一道数数题,数出指定数的后面的五个数。

让学生同位两人合作完成,教师抽查。

4、第4题:这是一道以游戏形式复习数的组成的练习题。

让学生说一说这道题的要求。

独立连线,指名说一说怎样帮助小动物找家的2、第5题:找出数学课本的第23、36、50、79、87、100页。

先摸摸50页有多厚,再摸摸一百页有多厚,以增强学生的数感。

3、第6题:这是一道写数的题。

教师读数,学生独立写数,指名板演。

4、第7题:这是一道按顺序填数的题。

要求学生先想一想数序列化,再填数。

口答订正。

5、第8题:这是一个猜数游戏。

猜一猜,我卡片上的数是几?三、生活中的数:1、2000年奥运会我国取得28枚金牌。

2、今年十月一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3年。

3、公共汽车准乘56人。

4、想一想: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的数量能用100以内的数来表示?四、小结:通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作业布置:板书设计:读数写数10个十是10010个一是102个十是20一年级数学《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2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31~33页的主题图及例1、2、3。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设计(优秀6篇)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设计(优秀6篇)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设计(优秀6篇)《1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设计篇一教学内容: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能够熟练地一个一个地或一十一十地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

2.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体会数位的意义。

3.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4.培养学生观察、操作能力以及同学间的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重点:正确数出100以内的数,理解100以内数的组成。

难点:数数过程中,当数到接近整百数时,下一个数是多少。

小棒100根、铅笔100枝、橡皮100块、糖果100块、幸运星100颗、投影片。

一、新课导入师:我们以前认识过哪些数?生:我们认识过0到20这些数。

师:谁能从0数到20生:0、1、2、3……20(拍着手)。

师:谁能接着往后数?(学生争先恐后地举手)生1:21、22、23……30。

生2:31、32、33……50。

生3:51、52、53……70。

教师示意一起数。

(师生一起拍手接数:71、72、73……100、101、102……110,从七十数到一百,学生数的特别带劲儿,但数到100后学生开始数得不整齐了,部分学生开始出错了)师:大家能数那么多数,真了不起啊!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是不是要经常数数呀?例如……那么你能猜出今天有多少位同学来上课吗?生1:30位。

生2:28位。

生3:32位。

师:还有和他们猜得不一样的吗?生:31位。

……师:到底有多少位同学呢?请你们自己数一数,好吗?(学生开始数,有的边看边数,有的用手边点边数,还有的站起来数,非常投入)师:谁能说说你数的结果是多少位同学?生1:30位。

生2:32位。

生3:29位。

生4:31位。

师:谁愿意领着大家一起数?(请一名学生边点边数,这位学生指着,大家跟他一起数,数的结果是32位同学)师:今天有32位同学来上课,32比我们以前学过的20多一些。

刚才大家数数的时候数得那么好,可是数大数的时候却遇到了困难,看来能准确地数出物体的个数还真不太容易!不过没关系,只要大家像刚才那位小朋友一样,边点边数,点得和数得一样快,相信你一定能数对!二、探究新知(一)数数活动师: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数学,每当假期到来,我们都会准备许多奖品,想发给我们班同学,请大家帮老师数一数,每个小组有4样奖品,谁来说说你们组都有什么?生:我们组里有铅笔、橡皮、糖果、幸运星。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精选22篇)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精选22篇)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精选22篇)《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精选22篇)作为一名老师,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篇1数概念是整座数学大厦的基础,是最基础、最重要的数学概念。

在一年级上学期,学生认识20以内各数,这是认数教学的第一阶段;在一年级下学期,认数范围由20以内扩展到100以内,学生认识100以内各数,这是认数教学的第二个阶段;在二年级下学期,认数范围则由100以内扩展到万以内,学生认识万以内各数,这是认数教学的第三个阶段······本单元教学处于数概念教学的第二个阶段。

在这一阶段,将拓展学生对“计数单位”的认识,进一步感知、理解“十进制”“位值制”两个基本概念,这两个概念是学习数概念的根本。

因此,本单元的教学非常重要,因为它不仅是学习100以内数的计算基础,也是认识更大的自然数的基础,同时,它在日常生活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必须使学生切实学好。

结合我们班的学情特点,我进行了一下教学设计:一、课前常规检查:学习用品是否摆放到位,学具是否准备好并放好。

二、5分钟精彩口算:我说15,你说8,15-8=7······三、复习旧知、引入新课:1、我们已经认识了0~20这些数,你能从0一直数到20吗?齐数。

2、看到大家都认识,又来了更多的数朋友,你们认识吗?3、看来大家对这些数都有所认识,今天我们继续来认识100以内的数。

四、呈现百羊图,感受100有多大:1、绿色的草地上来了一群羊,请你估一估大约有多少只羊?(先思考再回答,不要一下子说出结果)2、这时候我们请一位老朋友上场(10),先圈出10只,再估一估草地上有多少只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 100以内数的认识一、教学内容:书33~50页二、教材分析:“100以内数的认识”是在学生学习了2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教学的,主要教学:由于数的范围扩大,数数的难度增加了(学生虽然大部分都有口头数数的经验。

但学生要准确地数出物体的个数也不太容易,往往容易漏数或跳数)因此这里要指导学生手口一致地准确数数,使学生了解100以内数的顺序,同时了解计算单位“十”(前面10以内的数是以“个”为计数单位,以“十”为计算单位,在11~20以内数的认识里初步认识过,但由于数目较小,有一定的局限性,认识计算单位“十”主要在这一单元完成)。

再有这部分内容基本上涉及了数概念的基本内容(如数位,比较数的基本方法),可以说它是认识多位数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数出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2.学生知道个位和十位的意义,能够正确地、熟练地读写100以内的数。

3.结合数的认识,使学生会计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4.结合具体事物,使学生感受100以内数的意义,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5.进一步尝试用自主探索的方法获得新知。

四、教学重点: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五、教学难点:1.数过程中,当数到接近整十数时,下一个整十数应是多少。

2.数位的意义。

3.探索百数图中有哪些有趣的排列。

六、课时安排:15课时第一课时数数数的组成(李春秀)教学内容:教科书33~35页教学目标:1.能够熟练地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物体的个数。

2.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动口能力,在各种数数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渗透数与实物对应的思想。

3.培养学生对100以内数的兴趣,养成在活泼氛围中进行合作学习的兴趣。

教学过程:一、利用旧知引入,提出问题1.创设情境:在阳光明媚的日子,牧农们让羊群自由自在的在大草原上嬉戏,小朋友们估一估有多少只羊。

2.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原来学过的数,这里的羊群是不是比20多得多。

3.小结:10个一是一十,2个十就是二十。

4.可以以十只小羊为标准或者以二十只小羊为标准,估计大草原上有多少只小羊,引入课题“100以内数的认识”。

提出问题:你们想学些什么呢?二、重视学法探究,解决问题1、在尝试和思考中学会数数:你们会数20到100之间的数吗?(试数)(1)拿出学习用具,同桌配合,两人一起数:从21数到30。

(让学生知道二十九添1就是三十)(2)一根一根地试数小棒,从31数到100。

(九十九添1就是一百)(3)10根10根地数100根小棒。

归纳:几个十就是几十,10个十是100。

(4)35页做一做:第1小题,学生独立完成;第2小题,让学生思考,用刚刚学过的知识快速的数出有多少个泡泡。

三、体验成功愉悦,独闯难关:接着数:九十四、九十五、()、()、()、()、()。

()、()、()、()、八十一、八十二、()。

四、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那些收获?第二课时(李春秀)教学内容:教科书35页教学目标:1.能够熟练地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物体的个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动口能力,在各种数数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渗透数与实物对应的思想。

3.培养学生对100以内数的兴趣,养成在活泼氛围中进行合作学习的兴趣。

教学过程:一、复习上节课学习的知识。

(1)请同学来数一数,从1数到100。

(2)随机回答:从五十五数到六十七;从三十一数到四十五,再接着数到五十四。

二、在观察和游戏中掌握数的组成:(1)观察三张卡片:用小棒表示70、46、22的组成、用汉字表示三个数的组成。

(2)看图回答问题:①出示7捆小棒(每捆10根),它是怎样组成的?一共是多少?②出示4捆小棒(每捆10根)和6根小棒,一共是多少?它是怎样组成的?③出示数(二十二),用小棒表示,说说它的组成。

④小结:几十就是由几个十组成的,几十几总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3)35页做一做:独立完成。

三、体验成功愉悦,独闯难关:与七十相邻的两个数是()和()。

一百里面有()个十。

一百里面有()个一。

4个一和6个十组成()。

四、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那些收获?第三课时(李春秀)教学内容:教科书36~37页。

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地、熟练地读写100以内的数。

2.结合具体事物,使学生感受100以内数的意义,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3.进一步尝试用自主探索的方法获得新知。

教学过程:一、复习:1.十个十是(),一百里面有()个一。

2.7个十和6个一组成()。

3.89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二、学习读数、写数:教学例3:(1)出示纽扣图片,让学生数一数,每种颜色的纽扣各有多少粒。

(2)请学生回答数的结果,引导每位学生一块来数一数。

(3)学生回答:黄色纽扣有四十粒,蓝色纽扣有二十七粒,红色纽扣有三十三粒。

(这些数怎样读写呢?)(4)出示四十根小棒。

先说一说它的组成,然后想一想,4捆(即40根)应摆放在计数器的那个数位上?(2)学生在计数器上拨珠表示40。

边拨边叙述,4个十在十位上拨4颗珠。

(3)在数位板上用数字卡片摆出40,并读出来。

提问:“4在哪个数位上?0在哪个数位上?”(4)教师再摆出二十七根小棒,用同样的方法完成以上过程。

(5)教师再摆出三十三根小棒,也用同样的方法完成以上过程。

(强调两个“3”的意思是一样吗?)注重让学生自己在计数器上拨出相应的数字。

(6)教师提问:三种颜色的纽扣一共多少粒?提示学生,可以看到图片,不去管颜色,可以一粒一粒的数,也可以十粒十粒的数。

(7)一共一百粒,出示计数器,引导学生怎样将100用计数器表示出来。

(学生独立思考)(8)学生在课本上尝试写出一百,并轻声读一读。

(9)教师在黑板上展示100的写法,让学生将自己写的和老师写的比一比,看谁写得整洁、美观。

(10)请学生对着数位表,同位互相说一说,从右边起,第一、二、三位各是什么数位?每个数位上的数各表示什么?然后在数上填空。

三、学生独立完成做一做。

四、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第四课时练习课(李春秀)教学内容:练习八(38~39页)。

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地、熟练地读写100以内的数。

2.结合具体事物,使学生感受100以内数的意义,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3.进一步尝试用自主探索的方法获得新知。

教学过程:一、第1题,数一数黄夹子、蓝夹子各有多少个。

让学生估一估两种夹子各有多少,再让学生观察,说一说:“哪种颜色的夹子好数?为什么?”使学生体会“十”在计数中的作用。

二、第2题,先圈出10颗,估一估共有多少颗。

可先让学生估计有多少颗糖,把估计的结果记录下来,再让学生圈出10颗,然后再估计并记录结果。

最后让学生比一比两次估计的结果,说说“那种方法更好,为什么?”使学生明确估计方法的重要性。

三、第3题,在下面各数的后面连续数出5个数来。

学生独立完成,点名回答。

四、第4题,数一数,填一填;第6题,写出下面各数。

第4题和第6题相继教学,先复习组成,之后写数,写完后,让学生说说每个数的组成。

五、第5题,你能读出下面的数吗?第8题。

第5题和第8题相继教学,让学生通过读生活中的数唤起学生的记忆,之后,完成第8题,用数学来表达和交流。

六、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第五课时练习课(李春秀)教学内容:练习八(39~40页)。

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地、熟练地读写100以内的数。

2.结合具体事物,使学生感受100以内数的意义,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3.进一步尝试用自主探索的方法获得新知。

教学过程:一、第7题,按要求写数。

学生独立完成,强调写数的过程中,不要丢数。

集体订正。

二、第9题,数出38个哨子并圈起来。

让学生数出指定数目的哨子,复习数数的方法和数的组成。

培养学生数感。

三、第10题。

让学生数一数、填一填,填后交流:“你是怎样数的?”“还有其它方法吗?”“对比一下,你觉得怎样数得比较快?”独立完成,点名回答。

四、第11题。

复习数的组成,并且提醒学生注意,图上积木的个数都可以通过添1得到的。

学生独立思考,集体订正。

五、第12题。

想一想,卡片上的数可能是多少?“个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合起来是9”,学生独立思考,点名回答,统计答案,引导学生思考:怎样做我们能不重复不遗漏地想出所有的答案?培养学生有顺序地思考的方法。

六、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第六课时数的顺序(李春秀)教学内容:书P41例题4教学目标:1.通过填写百数表,构建数与数之间的逻辑关系,使学生更清楚的了解100以内数的排列顺序,同时为后面学习比较数的大小作准备。

2.通过观察、分析百数表,探究100以内数的规律,并培养学生探究的乐趣,发展学生的思维。

教学过程:一、复习1.读出下列各数。

35 76 89 90 96 1002.师报数,学生在本子上写数。

六十九九十三八十三十一百3.口答。

(1)一个两位数,十位上是5,个位上是9,这个数写作( )。

(2)一个数,百位上是l,十位、个位都是0,这个数写作( )。

二、新授1.观察不完整的百数图(课本上),看看你能发现什么规律?给1分钟左右时间让学生自己去观察汇报他们的发现集体来讨论发现结果,如:第一横行的5个数都是双数;第二横行的5个数都是单数,从左上到右下这一斜行的数个位和十位数字都相同等。

2.按照数的顺序,学生逐行独立完成。

教师出示放大的百数表,指导学生填写。

师生共同订正。

3.让学生完成例4提出的第一个问题。

给十位是3的数涂上绿色,个位是3的数涂上黄色,个位和十位数字相同的数涂上粉色,引导学生逐项完成。

4.解决第二个问题你从表里发现哪些有趣的排列?(要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从横行看、竖行看等来发现。

)生观察,师指导。

点名汇报,集体讨论。

从横行看:第一行是填单数,第二行是填双数.每一横行的个位都是1、2、3、4、5、6、7、8、9、0。

从竖行看:每一竖行的个位数都一样,十位上的数是0、1、2、3、4、5、6、7、8、9排列(0没写出来)。

5.教师提问:第4行第8个数是多少?第5行第8个数是多少?55前面一个数是多少?6.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三、巩固练习书P41页的练习:按照上表中的排列,在下面空格中填上适当的数。

四、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呢?第七课时比较大小(李春秀)教学内容:书P42例题5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与掌握比较两个数大小的一般方法,能根据数位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2.引导学生适时用自己的语言总结、概括100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