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基础资料讲义
会计基础各章完整讲义

第一章总论本章教材结构第一节会计的意义――――――――会计的产生和发展;会计含义;会计基本职能,财务报告的目标第二节会计的基本假设和会计基础第三节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6大要素;3大等式本章内容讲解:第一节会计概述一、会计的意义(了解)1、中国会计的产生和发展(1)会计的起源:绘图记事;刻记记事;结绳记事(2)西周王朝:出现“会计”一词;产生“官厅会计”并出现“司会”1985年颁布了新中国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标志着我国会计工作法治化的开端二、会计含义――掌握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核算和监督企业、政府和非营利组织等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同时,它又是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
其含义是:①会计本质:一项经济管理活动或经济信息系统;属于管理的范畴②会计对象:特定单位的经济活动;③会计基本职能:核算和监督;④主要计量单位,货币是主要的计量单位但并不是唯一的计量单位财务会计是最基本的、也是最早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三、会计的基本职能会计的基本职能有两个,即:会计核算职能和会计监督职能(一)会计核算职能(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4个环节,反映特定主体经济活动,向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是会计的首要职能)1、会计核算的特点(1)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注意“主要”两个字,言外之意就是除了货币计量单位外还可以以实物量及劳动量作为辅助计量单位。
(2)具有完整、连续、系统性:完整性:所有会计对象都要核算连续性:核算连续进行,不能中断系统性:提供的会计数据能成为一个有机整体(二)会计监督1、含义:会计监督职能: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监督会计监督就是通过预测、决策、控制、分析、考评等具体方法,促使经济活动按照规定的要求运行,以达到预期的目的2、特点:(1)通过价值指标来进行(2)对企业的经济活动的全过程进行监督,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3)依据是合法性和合理性二者联系与区别:核算是监督基础;监督是核算的质量保证四、会计的目标会计管理工作的总目标是提高经济效益会计管理工作的基本目标或直接目标是向有关各方面提供会计信息根据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财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报告使用者(包括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等)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
会计基础 第一讲 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会计控制职能
指对特定主体经济活动和相关会计核算的真实性、 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监督检查。
事前监督:对未来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和可行性进行审查。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监 督 三 阶 段
事中监督:对正在发生的经济活动过程和取得的会计核算资料进 行审查、分析。
事中监督:对已经发生的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和效益性进 行的考核和评价。
会计的概念
会计是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以会计凭证为依据,借助于专门的 程序及方法,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综合、连续、系统的 核算与监督的一种管理活动。
会计的职能
会计核算职能
会计核算职能
会计反映职能
指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特定主体的经 济活动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
会计监督职能
会计监督职能
会计职责
课后作业
依照示范表格制作自己的日记账表格: 要求用excel表格形式
会计的发展历程
会计是随着人类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经济管理的需要而产生、 发展并不断得到完善。 会计发展三个阶段
Ⅰ
古代会计
Ⅰ
近代会计
Ⅱ Ⅲ
现代会计
会计发展的历程
1494年,意大利 传教士、数学家 卢卡·帕乔里出 版了一本著作《 算术、几何、比 及比例概要》, 其中一章“簿记 论”,全面系统 地介绍了威尼斯 的复式记账法。
)下列各项属于会计事前监督的(
) A.为未来经济活动制定定额、编制预 算 B.对正在发生的经济活动过程及其核 算资料进行审查 C.对未来经济活动在经济上是否可行 进行分析判断 D.对己经发生的经济活动及其核算资 料进行审查
会计核算方法
会计核算方法是指对会计对象进行连续、系统、全面、综合的确认、 计量和报告所采用的各种方法。 会计核算的最终成果---会计报表.xls
会计基础各章讲义及解析

第一章总论第一节会计的职能与对象一、会计的概念: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同时,它又是一个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
1.会计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非惟一会计在选择货币作为统一的计量尺度的同时,要以实物量度和时间量度等作为辅助的计量尺度。
2.会计拥有一系列专门方法;包括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会计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和编制会计报表。
【判断题】会计是以货币为唯一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判断题】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核算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单选】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会计核算具体方法的是( D )。
A.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B.成本计算C.财产清查D.编制财务预算二、会计的基本职能(一)会计核算:也称反映职能,是会计的首要职能。
是指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等环节,对特定对象(或称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记账、算账、报账,为各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
(二)会计监督:也称控制职能,是指在进行会计核算的同时,对特定主体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审查。
(三)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的关系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
会计核算是会计监督的基础;而会计监督又是会计核算质量的保障。
【单选】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C)。
A.会计控制与会计决策B.会计预测与会计控制C.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D.会计计划与会计决策【单选】在进行会计核算的同时,对特定主体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审查称为(C)。
A.会计控制B.会计核算C.会计监督D.会计分析【判断题】会计监督职能是指在进行会计核算之后,对特定的主体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行审查。
(×)三、会计的对象:会计核算和监督内容,凡特定单位以货币表现的经济运动(不是所有活动),又称资金运动。
会计基础知资料识(PDF 89页)

总论会计的概念与目标会计的职能与方法会计基本假设与会计基础会计信息使用者及其质量要求会计准则体系本章总览:第一章PART 1会计的概念与目标1.1 会计的概念与目标什么是会计?1.1 会计的概念与目标会计是干什么的?1.1 会计的概念与目标会计,以前叫账房先生,现在是以货币的形式,记录企业的经济业务在账簿上。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1.1.1 会计的概念与特征(★)反映=核算 监督=控制1.1 会计的概念与目标(一)会计的概念(二)会计的基本特征(★)(1)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 (2)会计具有核算和监督的基本职能 (3)会计是一个经济信息系统(4)会计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5)会计采用一系列专门的方法1.1.1 会计的概念与特征(★)判多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由于货币的属性,价值尺度)但并不是唯一的计量单位。
例:上了22天班发了八千元,花1000元买1台空调(计量单位元、台、天) { 货币计量(主) 实物计量 劳动计量 计量单位辅1.1.1 会计的概念与特征(★)(三)会计的发展历程(产生到发展)1、会计的产生——结绳记账法、刻契记事最早的会计可以追溯到“结绳记事”和“刻契记事”等处于萌芽状态的会计行为。
后面才逐渐从生产智能中分离出来。
1.1.1 会计的概念与特征(★)1.1 会计的概念与目标(1)古代会计阶段我国最早有关会计事项的记载的文字,出现于商朝的甲骨文上面。
西周设立“司会”一职。
(2)近代会计阶段标志:复试记账法的产生和“簿记论”的问世 意大利的卢卡帕乔利被誉为会计之父(3)现代会计阶段《证券法》和《证券交易法》颁布以及会计准则的体系研究和制定。
(三)会计的发展历程1.1.1 会计的概念与特征(★)1.1 会计的概念与目标会计的发展古代会计——单式记账凭证近代会计——复式记账法产生和簿记论现代会计——“管理会计”术语标志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划分1.1.1 会计的概念与特征(★)1.1 会计的概念与目标(三)会计的发展历程(了解)(一)会计对象会计对象是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具体是指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对特定主体能够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即资金运动或价值运动。
2024年初级会计讲义

2024年初级会计讲义引言概述:2024年初级会计讲义是为初级会计师考试而编写的教材,旨在帮助学员全面掌握会计基础知识和技能。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出发,详细阐述2024年初级会计讲义的内容,包括会计基础、财务报表、成本会计、预算管理和税务会计。
正文内容:1. 会计基础1.1 会计的定义与目标:介绍会计的定义,明确会计的目标是为了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的信息。
1.2 会计的基本假设:解释会计的基本假设,如货币计量假设、会计主体假设等,这些假设为会计提供了基础框架。
1.3 会计的核算方法:介绍会计的核算方法,包括借贷记账法、会计等式、会计凭证等,帮助学员理解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
2. 财务报表2.1 资产负债表:详细介绍资产负债表的结构和内容,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要素。
2.2 利润表:解释利润表的编制方法,包括收入、成本、费用等项目的计算和分析。
2.3 现金流量表:阐述现金流量表的作用和编制要点,帮助学员理解企业的现金流量状况。
2.4 股东权益变动表:介绍股东权益变动表的内容和编制过程,帮助学员了解股东权益的变动情况。
3. 成本会计3.1 成本的概念与分类:解释成本的概念和分类,包括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可变成本、固定成本等。
3.2 成本核算方法:介绍成本核算的方法,包括作业成本法、过程成本法等,帮助学员理解成本的计算和分配。
3.3 成本控制与分析:阐述成本控制和成本分析的方法,包括成本控制点、成本效益分析等,帮助学员掌握成本管理的技巧。
4. 预算管理4.1 预算的概念与目的:解释预算的概念和目的,包括预算的编制、执行和控制等环节。
4.2 预算编制方法:介绍预算编制的方法,包括销售预算、生产预算、成本预算等,帮助学员理解预算编制的过程。
4.3 预算执行与控制:阐述预算执行和控制的方法,包括预算执行的监控、预算偏差的分析等,帮助学员掌握预算管理的技巧。
5. 税务会计5.1 税务会计的基本原则:介绍税务会计的基本原则,包括税法遵循原则、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关系等。
《会计基础》讲义

6
(一)核算职能:亦称反映职能,是指运用货币等计量形 式,通过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从数量上连续、系统 和完整地反映各单位已经发生或完成的经济活动的功能。
(二)监督职能:是指在核算的同时,利用会计核算所提供 的会计信息对各单位的经济活动全过程的合法性、合理性和 有效性进行控制和指导。
(三)可理解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
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
12
(四)可比性
可比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具有可比性。 1、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事项, 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确需变更,应当 在附注中说明。 2、不同企业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 用规定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
1、销售产品50 000元,其中30 000元已收到货款,存入银行; 另有20 000元货款尚未收到。 2、收到上月提供劳务的收入500元。 3、支付本月份水电费700元。 4、预付下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年房租费2 400元。 5、支付上季度借款利息380元。 6、预收客户销货款30 000元。 7、本月负担年初已支付的保险费300元。 8、上月预收的货款本月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8 000元。 9、本月负担设备修理费200元,需下个月支付。
会计年度采用日历年度:1月1日——12月31日
(四)货币计量 是指在会计核算中以货币为计量单位。 如我国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
8
(五)权责发生制(记账基础)
凡是本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 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
会计基础知识辅导资料

持续经营是指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在可预见的将来可以延续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消减业 务,不用考虑破产清算,这意味着企业将按照既定用途使用资产,按照既定的合约条件清偿债务。只有在 这一前提下,一般的会计原则和方法才能适用。如果企业不能持续经营,企业的计量方法等就要发生很大 变化。如通常我们按照购进固定资产的历史成本计提折旧,其前提是企业在可预见的将来会以现有的方式 持续地适用该固定资产。如果企业不能持续经营,要进行清算,企业对该固定资产的计量方法就要变更为 清算价格,反映它的清算出售时可以收回多少资金。
十五、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有哪些?
会计报告是会计工作的成果,它以报告的形式集中反映企业的会计信息,实现为决策提供信息和依据的主要 目的。要使会计报告中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对投资者等使用者决策有用应具备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 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的特征,这些特征就是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也成为会计核算的基本原 则。
六、管理会计是什么?
管理会计的服务对象是内部人,即为企业内部管理者提供经营管理决策的依据。这就要求会计能够结 合企业的各种情况和管理需要对经济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分类、统计和预测。无需严格执行国家统一的 核算制度,自由度很大,但针对性有很强,又称“内部报告会计”。
七、会计的结果是什么?
会计的结果是会计报告,在企业中还有许多与会计相关的工作,如筹资、投资、利润分配等,这些工作 属于财务管理的范畴。会计和财务是两个密切相关但有较大区别的经济管理工作。这个报告就如同“统计”结 果一样,是通过统计得来的,这个很专业的统计就是会计核算,目前会计核算被分解为确认和计量两个步 骤,因此总的来说,会计是对一个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学科。
初级会计师讲义

初级会计师讲义第一章会计基础知识1.1 会计的定义与作用会计是一门管理经济活动并提供财务信息的学科和职业。
其作用是记录、报告和分析经济活动的结果,为经营决策提供信息支持。
1.2 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区别财务会计主要关注整个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为外部用户提供财务报表。
管理会计则侧重于内部管理,为企业内部的经营决策提供信息。
1.3 财务报表的基本要素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其中,资产负债表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利润表展示企业的经营成果,现金流量表记录企业的现金流入流出情况,所有者权益变动表说明所有者权益的变化。
第二章会计凭证与账簿2.1 会计凭证的种类与编制会计凭证是会计记录的基础,包括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
原始凭证是经济业务发生时的原始依据,如发票、收据等;记账凭证是根据原始凭证编制的会计记录。
2.2 会计账簿的种类与用途会计账簿是对会计凭证进行分类汇总的工具,主要有总账、明细账和日记账等。
总账用于汇总各科目的发生额和余额,明细账用于记录某一科目的详细信息,日记账用于按时间顺序记录经济业务的发生。
第三章会计核算与账务处理3.1 会计核算的步骤与方法会计核算的步骤包括凭证复核、凭证登记、账务处理和账务核对等。
而会计核算的方法主要有货币计量、权责发生和现金实质等。
3.2 货币计量与权责发生制度的区别货币计量是以货币为计量单位,将所有经济业务按照货币金额进行记录和处理。
而权责发生制度则是将经济业务的确认和计量基于责任和权益的转移。
第四章会计报表分析4.1 资产负债表的分析方法资产负债表分析主要包括比较分析、趋势分析和比率分析。
比较分析是对不同期间的财务状况进行对比,趋势分析是对同一期间的财务状况进行分析,比率分析则是根据特定的比率指标评估企业的财务状况。
4.2 利润表的分析方法利润表的分析方法主要包括垂直分析和水平分析。
垂直分析是将各项收入和费用与销售收入进行对比,水平分析则是对不同期间的利润进行对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收账款 (资)
1、本科目核算企业因销售商品、
应收未收 收回货款 的货款
提供劳务应向购货单位收取的 货款,即债权。
尚未收回 的货款
2、按不同的购货单位设置明细
账。
例题1)新兴工厂出售A产品
3000件,每件20元,收到货款
及增值税,存入银行。(增值
税率17%)
同上例,若货款及增值税均未收到。
借:应收帐款
价税合计
(或应收票据) 贷:主营业务收入 销价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
2)收款时
借:银行存款
实收数
贷:应收账款 (或应收票据) 实收数
会计事项表
项目
会计分录 金额 备注
3、预销 1)预收时
2)结算时 a、结算
借;银行存款 贷:预收账款
实收数 实收数
借:预收账款
价税合计
贷:主营业务收入
销价 销项税
结转产品销售成本的工作可以每销售一次结转 一次,也可以每期末汇总一次结转。
会计分录为:
借:主营业务成本 ****
贷:库存商品
****
主营业务成本(损)
已销售产品、期末转入“本 劳务等发生的 年利润”数 成本
期末结转后无余额 按产品类别设置明细账
例题3)设例题1中销售的A产品生产成本为每件10
D》结转A产品的销售成本15,000元。
借:主营业务成本-A产品
15,000
贷:预收账款-A产品
15,000
我们将前面讲的会计分录填入会计事项表
项目
会计分录 金额 备注
五、产品销售的核算
1、现销
借:银行存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价税合计 销价
2、赊销 1)销售时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
借:应收帐款
70 200
贷:主营业务收入—A
60 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 10 200
若对方开出商业汇票并承兑,如何处理?
应收票据(资)
企业应设置“应收票据备查 簿”逐笔登记每一票据的具
收到商业汇 到期收回 体事项,如种类、号数、出
票的票面金 (兑现)数 票日期、票面金额、交易合
额
同号、付款人、承兑人、到
企业现有应收 票据的数额
期日、利率、贴现日、贴现 率、贴现额等。应收票据到 期结清票款后,应在簿内注
销。
同前例,若收到商业汇票,应:
借:应收票据 70 2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A
6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 10 200
3、发生销售费用的核算
企业在销售过程中还会发生各种费用,如包装费、运输 费、装卸费、保险费、展览费、广告费以及为销售本企 业产品专设机构的职工工资、福利费、业务费等经营费 用。这些费用通称销售费用,应计入当期损益。
已预收尚未 发出产品数
该帐户按购买单位设置明细 账。 预收账款情况不多的企业, 可以不设此科目,而通过 “应收账款”科目核算。
应收账款 (资)
应收未收 的货款
收回的 货款
尚未收回的
货款
例题4)A》本月6日,根据合同预收甲公司购买A产品的
货款10 000元,存入银行。
借:银行存款
10 000
贷:预收账款 —甲公司 10 000
元,收到货款及增值税,存入银行。(增值
税率17%)
借:银行存款
702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A
6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销) 10 200
同上例,若货款及增值税均未收到,怎么办?
2、赊销的核算
为了核算企业采用赊销方式取得的销 售收入,我们应当设置“应收账款” 及“应收票据”科目进行核算。
原材料
应付职工薪酬等
累计折旧 待摊费用及预提 费用
生产成本
料 工 费(水电费 等)
转入制造 费用
完工转 出产品 成本
制造费用
料
工 分配转
费
出
生产成本核算图
库存商品
完工 入库
复习
第五节 产品销售业务的核算
一、产品销售业务核算的主要内容
销售过程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最后阶段。在销售过程 中,企业要将生产过程中生产的产品销售出去,收回货 币以补偿在产品上的资金耗费,以保证再生产正常进行 的资金需要。
元,3000件的成本共30000元。结转产品销售成
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A 30 000
贷:库存商品
30 000
5、预销的核算
有时企业依据合同向购货单位预先收取一 定的货款,然后再向其提供产品,这种销 售方式称为预销。
为了核算企业采用预销方式预先收取的货款, 应当设置“预收账款”账户。
预收账款(负) 已付产品 预收数 结算数 结算补收数
销售费用(损) 例题2)企业用现金支票支付
发生数
期末转入 广告费5000元。 “本年利润借”:销售费用—广告费
5000
数
贷:银行存款
5000
结转后无余 额
该账户按费用项目设置明细账
4、结转销售成本
为了计算各种产品的销售利润,应将产品生产 成本与销售收入相配比,这样,就需要将已销 售的产品成本从“库存商品”账户结转到另一 账户,为此,要设置“主营业务成本”账户。
流转税,一般税率17%
期末余额
企业多交或尚 未抵扣的增值 税
买材料价100元 交117元
(期末余额 其中17元是进项税额。
企业尚未交纳的卖产品价300元 收351
增值税)
元
其中51元是销项税额。
该账户是双重性上缴税务部门51-17=34
质的账户
元,即(300-100)的
17%
例题1)新兴工厂出售A产品3000件,每件20
B》本月26日,甲公司购买的A产品全部发出,
计价款20 000元,增值税额3 400元,代垫运费
600元。
借:预收帐款——甲公司 24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A
2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 3 400
银行存款
600
C》30日,收到甲公司补付的货款,存入银行。
借:银行存款
14 000
贷:预收账款 —甲公司 14 000
1、现销的核算
主营业务收入(损)
期末结转到 已销售产品 “本年利润” 取得的收入 帐户的数额
期末结转后无余额
按已销产品类别设置明细账
注:应交增值税一般是多栏式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负) 明细账,借贷方各有几栏。
增值税是对商品流通过
支付的进项税额;收取的销项税 程中增值额征收的一种
已交的增值税 额等
企业在销售过程中,还会发生各种费用,会计核算的主 要内容有:
1、销售产品、取得收入 2、其他业务收入的取得 3、支付销售费用
工业企业的销售主要分 为产品销售与其他销售
4、计算和交纳销售税金
5、结转销售成本
返回节目录
二、产品销售的核算
1、现销的核算 2、赊销的核算 3、发生销售费用的核算 4、结转销售成本 5、预销的核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