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师范大学有机化学考研历年真题及标准答案

合集下载

陕西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833分析化学(含仪器分析)》历年考研真题专业课考试试题

陕西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833分析化学(含仪器分析)》历年考研真题专业课考试试题
化学考研真题
2005年陕西师范大学456分析化学考研真题
2003年陕西师范大学分析化学考研真题
2002年陕西师范大学分析化学考研真题
2000年陕西师范大学分析化学考研真题
2013年陕西师范大学833分析化学(含仪器 分析)考研真题
2011年陕西师范大学833分析化学(含仪器 分析)考研真题
2010年陕西师范大学833分析化学(含仪器 分析)考研真题
2009年陕西师范大学833分析化学考研真题
2008年陕西师范大学908分析化学(含仪器 分析)考研真题
目 录
2013年陕西师范大学833分析化学(含仪器分析)考研真题 2011年陕西师范大学833分析化学(含仪器分析)考研真题 2010年陕西师范大学833分析化学(含仪器分析)考研真题 2009年陕西师范大学833分析化学考研真题 2008年陕西师范大学908分析化学(含仪器分析)考研真题 2006年陕西师范大学456分析化学考研真题 2005年陕西师范大学456分析化学考研真题 2003年陕西师范大学分析化学考研真题 2002年陕西师范大学分析化学考研真题 2000年陕西师范大学分析化学考研真题

考研有机化学试题库及答案

考研有机化学试题库及答案

考研有机化学试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化合物中,哪一个不是芳香化合物?A. 苯B. 吡啶C. 呋喃D. 环己烯答案:D2. 以下哪个反应是亲电加成反应?A. 羟醛缩合B. 格氏试剂与醛酮反应C. 卤代烃的水解D. 烯烃与溴水反应答案:D3. 以下哪个是消除反应?A. 醇的氧化B. 酯的水解C. 卤代烃的消去D. 羧酸的脱羧答案:C二、填空题1. 请写出下列反应的机理名称:- 醇在浓硫酸作用下转化为烯烃的反应是________。

答案:消去反应- 烯烃在酸性条件下与水反应生成醇的反应是________。

答案:亲电加成反应2. 请列举三种常见的有机反应类型,并简要说明其特点:- 取代反应:一个原子或原子团被另一个原子或原子团替换。

- 加成反应:分子中的双键或三键打开,加入其他原子或原子团。

- 消除反应:分子中两个相邻原子上的原子团被移除,形成双键或三键。

三、简答题1. 请简述什么是芳香性,并举例说明。

答案:芳香性是指含有共轭π电子体系的环状有机化合物所具有的特殊稳定性和化学性质。

芳香化合物的π电子体系是完全共轭的,并且是平面结构。

苯是最常见的芳香化合物之一,其分子结构中有一个由六个碳原子组成的平面环,碳原子之间交替形成单双键,形成一个完全共轭的π电子体系。

2. 请解释什么是格氏试剂,并举例说明其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答案:格氏试剂是一类含有碳-镁键的有机金属化合物,通常由卤代烃与金属镁反应生成。

它们在有机合成中作为亲核试剂,常用于形成新的碳-碳键。

例如,格氏试剂可以与醛或酮反应,通过亲核加成反应生成醇。

四、计算题1. 某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5H10O,它能够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并且能够与溴水反应。

请写出该化合物的可能结构,并计算其不饱和度。

答案:该化合物可能是一个醇,结构为C4H9-CH2OH。

不饱和度的计算公式为:不饱和度 = (2C + 2 + N - H - X) / 2,其中C是碳原子数,N是氮原子数,H是氢原子数,X是卤素原子数。

陕西师范大学有机化学考研历年真题及标准答案

陕西师范大学有机化学考研历年真题及标准答案

陕西师范⼤学有机化学考研历年真题及标准答案陕西师⼤2003年有机化学试卷⼀、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结构或名称(10分) 1. 2-甲基螺【3.4】⾟烷 2. (1R,2S)-⼆氯环⼰烷 3. NBS 4. DMSO 5. 5-甲基-1-萘磺酸 6.α–D-(+)-吡喃葡萄糖的构象式7.8.CH=CH 2CH 3HC ≡CH 9.SO 3HCl3H 2N10.N=C=N⼆、按要求完成(20分)1. ⽤化学⽅法鉴别:A 1-戊醇 B 2-戊醇 C 甲基仲丁基醚 D 2-戊酮 E 3-戊酮2. 已知:H ONa 2CO 3Me 2CCH=CH 2 Me 2CCH=CH 2 + Me 2C=CHCH 2A(85%) B(15%)Cl OH OHH ONa 2CO 3Me 2C=CHCH 2 Me 2CCH=CH 2 + Me 2C=CHCH 2A(85%) B(15%)Cl OH OH简答:(1)为什么两个反应中原料不同却⽣成相同的产物?(2)为什么都⽣成两种产物⽽不是⼀种?(3)为什么A 占85%,⽽B 仅占15%?3. 如何检查和除去⼄醚中的少量过氧化物?4. 填空:某学⽣将 CH 3CH ?CHCOOH 的构型表⽰为:OH BrA B C D 3H 333这⼏个异构体中,(1)相同的是:(2)互为对映异构体的是:(3)互为⾮对映异构体的是:(4)题中所给的分⼦式应该有⼏种构型异构体?(5)该同学漏写的构型式是:三、单项选择题(共20分)1. 下列化合物中酸性最强的是A HOAcB HC ≡CH C PhOHD PhSO 3H2. 下列化合物与硝酸银醇溶液反应的活性次序为:A i>ii>iiiB i>iii>iiC ii>iii>iD ii>i>iiii ii iii CHBrCH 3CH 2CH 2BrBrA B C 3. 发⽣消除反应的主要产物是:3323CH 3CH 3334. 分⼦CH 2=CH-Cl 中含有()体系。

陕西师范大学834有机化学《有机化学》汪小兰 讲义考研专业课

陕西师范大学834有机化学《有机化学》汪小兰 讲义考研专业课
3. 在研究有机物中有四个命题(任务): ① 有机物结构的确定; ② 有机物的命名; ③ 有机物的合成(包括分离、提纯); ④ 有机反应(反应历程、范围、限制及在有机合成中的
应用);
1.有机化学的利用
2. “生命力”的禁区
十八世纪末:把存在于生物体的物质统称为“有机物”。 把矿物质称为“无机物”。
CH 3
④ 类推,再写少三个C原子的直链。 CH3
不重复的只能写出9个。#
CH3C CHCH3
CH 3 CH3CH2CCH 2CH3
CH 3
CH3 CH3
§2-1烷烃的同系列和同分异构现象
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加,异构体的数目增加很快:
C 原子数 6 7 …… 10 …… 13 …… 25
……
异构体数 5 9 …… 75 …… 802 …… 3679 万多个 ……
沸点: -164℃ -88.6℃ 75.4℃ 195.9℃
216℃ 20.4℃
② 支链烷烃
正戊烷 b.p: 36.1℃
异戊烷 27.9℃
新戊烷 9.5℃
3.熔点(m.p):直链烷烃的熔点随着分子量的增加而升高。
4.密度:直链烷烃的密度随着分子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大,
但比水轻(<1=。
5.溶解度:烷烃不溶于水和其它极性较强的溶剂。
一、按碳胳分类 二、按官能团分类
第二部分 饱和烃
[目的要求]:
1.掌握烷烃的同分异构现象及系统命名方 法;
2.掌握烷烃的结构及杂化轨道理论; 3.掌握烷烃的性质, 4.了解烷烃的来源及用途。
§2-1烷烃的同系列和同分异构现象
一、烷烃的同系列 二、烷烃的同分异构现象 三、碳原子和氢原子的类型
§2-2烷径的命名

陕师大学科化学2022835真题试卷

陕师大学科化学2022835真题试卷

陕师大学科化学2022835真题试卷一、填空题(本题22分,每空2分)1、测定熔点使用的熔点管(装试样的毛细管)一般外径为1~1.2 mm,长为70~80 mm。

试样的高度约为(),试样应不含(),装样应()。

2、蒸馏是提纯()物质的常用方法。

当二组分沸点相差()℃以上,可用普通蒸馏的方法分离,当二组分沸点相差不大,或需高纯度,可用()分离。

一定压力下,一种纯净的()物质具有恒定的沸点,且沸程范围很小,一般为()℃。

3、测定熔点的意义主要有()和()。

4、重结晶操作过程中,若待提纯物质含有有色杂质,可用活性炭脱色,活性炭用量依颜色深浅而定,一般为待提纯物质质量的()%。

二、判断题(共15分,每小题3分,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1、蒸馏时温度计水银球应毗连冷凝管的出口,若水银球位置在冷凝管出口上方,测得温度偏高。

()2、测定熔点时,使熔点偏高的因素是试样中含有杂质。

( )3、用蒸馏法测液体的沸点时,烧瓶内被测化合物的体积应占烧瓶体积的3/4。

()4、制备出的液体物质在进行蒸馏提纯前,先需要干燥,一般每10mL样品约需0.5—1.0g干燥剂。

()5、萃取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在两种互不相溶或微溶的溶剂中溶解度或分配比的不同来达到分离提纯的一种操作。

()三、选择题(共12分,每题4分)(若为多选,少选选对适当给分,多选或选错不给分)1、适用于水蒸气蒸馏的化合物应具备的性质有()。

A、不溶或难溶于水B、在常压下蒸馏会发生分解的高沸点有机物C、在沸腾下与水不起化学反应D、在100℃左右,该化合物应有一定的蒸汽压2、抽气过滤结束时的操作顺序是()。

A、先关水泵再打开安全瓶的活塞B、先打开安全瓶的活塞再关水泵C、先关水泵再拔抽滤瓶的橡胶管D、先拔抽滤瓶的橡胶管再关水泵3、重结晶操作的一般步骤,其顺序是()。

(顺序错不给分)A、活性炭脱色;B、趁热过滤;C、制饱和溶液;D、溶液冷却析晶E、干燥;F、过滤收集晶体;G、检验纯度四、实验操作题(共15分)(请画到试卷背面)1、请画出普通蒸馏的装置图,并标出各部分仪器的名称。

陕师大生物化学考研真题答案

陕师大生物化学考研真题答案

1.简述蛋白质胶体溶液的稳定因素。

答:A.蛋白质的水溶液是一种比较稳定的亲水胶体,这是因为蛋白质颗粒表面带有许多极性基团,如一NH 2、-COOH、-OH、-SH、CONH 2等,和水具有高度亲和性,当水与蛋白质相遇时,就很容易被蛋白质吸引,在蛋白质颗粒外面形成一层水膜(又称水化层)。

水膜的存在使蛋自质分子不会聚集成大颗粒,因此蛋白质在水溶液中比较稳定而不易沉淀。

B.另一个原因是同一种蛋白质分子在非等电状态时带有相同电荷,使蛋白质颗粒之间相互排斥,不致互相凝集沉淀。

2.概述酶催化的作用机制。

(使酶具有高催化效率的因素)。

①邻近效应与定向效应邻近(approximation)效应指酶与底物结合以后,使原来游离的底物集中于酶的活性部位,从而减小底物之间或底物与酶的催化基团之间的距离,使反应更容易进行,在酶的作用下,酶活性部位的底物浓度将远远超过整个溶液体系中底物的平均浓度。

定向(orientation.)效应指底物的反应基团之间、酶的催化基团与底物的反应基团之间的正确定位与取向所产生的增进反应速率的效应。

所谓正确定位与取向,指的是两个发生作用的化学基团以最有利于化学反应进行的距离和角度分布,化学基团的正确定位与取向通过限制化学基团的自由度,拉近化学基团之间的距离,调整化学基团之间的角度,使化学基团能够更有效地相互作用,从而提高了反应速率。

②促进底物过渡态形成的非共价作用当酶与底物结合后,酶与底物之间的非共价作用(如氢键、疏水相互作用等)可以使底物分子围绕其敏感键发生形变(distortion),从而促进底物过渡态的形成,反应活化能被降低,反应速率得以加快。

在底物发生形变的同时,酶活性部位的构象也在底物的影响作用下发生改变,二者的形变导致酶与底物更好地结合,形成一个互相契合的酶一底物复合物,并使酶能更好地作用于底物。

酶与底物过渡态的亲和力要远大于酶与底物或产物的亲和力这一原理已经被人们的科研与生产实践所证明,例子:例如制备抗体酶的时候,所使用的半抗原不是底物类似物,而是底物过渡态类似物,原因在于只有用底物过渡态类似物做半抗原,诱导出的抗体酶活性部位的构象才最有可能与底物过渡态互补,从而具有催化活性。

2019年陕西师范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834-有机化学

2019年陕西师范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834-有机化学

832《有机化学》硕士生入学考试大纲本《有机化学》考试大纲适用于陕西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有机化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课考试。

主要考察学生对有机化学基本概念、有机基本反应、典型有机反应机理、有机合成方法、有机化合物结构分析及有机化学的应用的掌握,结合具体条件、应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考试的基本要求要求考生熟练应用化学键理论和电子效应、空间效应解释一些有机化合物结构与性能的关系,理解典型的反应历程,并掌握:(1)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方法、结构、性质;(2)掌握重要化合物的典型反应和重要的合成方法,各类化合物相互转变的基本规律;(3)立体化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3)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质谱的基本原理及在测定有机物结构中的应用;(4)过渡态理论,并掌握碳正离子、碳负离子、碳游离基中间体的相对活性及其在反应进程中的作用。

二、考试方法和考试时间有机化学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三、考试内容(一)绪论1.有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学2.有机化合物的特性、结构3.有机化学中的酸碱概念4.有机化合物的分类(二)烷烃1.烷烃的通式、同系列和构造异构2.烷烃的命名3.烷烃的结构4.烷烃的构象5.烷烃的化学性质(三)环烷烃1.分类(含螺环、桥环)2.命名3.环烷烃的化学性质4.重要环烷烃的结构、构象异构体(四)立体化学1.手性与对映体2.旋光性与比旋光度3.构型的表示法、确定和标记4.含一个手性碳原子的化合物的对映体5.含多个个手性碳原子的化合物的对映体(五)卤代烃1.卤代烷的分类2.卤代烷的命名3.卤代烷的结构4.卤代烷的化学反应5.S N l与S N2机理6.卤代烷的制备7.卤代烯烃8.双键位置对卤原子活泼性的影响。

(六)烯烃1.烯烃的构造异构和命名2.烯烃的制法3.烯烃的化学性质4.亲电加成反应的机理5.消去反应的机理(七)炔烃、二烯烃1.炔烃基的命名2.炔烃的化学性质3.炔烃的制备4.二烯烃的分类、命名5.共轭效应6.二烯烃的化学反应(八)芳烃1.苯的结构2.苯及其同系物的异构、命名3.苯环上的亲电取代反应及机理4.亲电取代反应的定位规则、理论解释及应用。

2013陕西师范大学研究生有机化学复试题(部分)

2013陕西师范大学研究生有机化学复试题(部分)

第一节思考题SK-1-N2测定熔点时,遇到下列情况将产生什么结果?(1)熔点管壁太厚;(2)熔点管不洁净;(3)试料研的不细或装得不实;(4)加热太快;(5)第一次熔点测定后,热浴液不冷却立即做第二次;(6)温度计歪斜或熔点管与温度计不附贴。

答:(1)熔点管壁太厚,影响传热,其结果是测得的初熔温度偏高。

(2)熔点管不洁净,相当于在试料中掺入杂质,其结果将导致测得的熔点偏低。

(3)试料研得不细或装得不实,这样试料颗粒之间空隙较大,其空隙之间为空气所占据,而空气导热系数较小,结果导致熔距加大,测得的熔点数值偏高。

(4)加热太快,则热浴体温度大于热量转移到待测样品中的转移能力,而导致测得的熔点偏高,熔距加大。

(5)若连续测几次时,当第一次完成后需将溶液冷却至原熔点温度的二分之一以下,才可测第二次,不冷却马上做第二次测量,测得的熔点偏高。

(6)齐列熔点测定的缺点就是温度分布不均匀,若温度计歪斜或熔点管与温度计不附贴,这样所测数值会有不同程度的偏差。

SK-2-N1是否可以使用第一次测定熔点时已经熔化了的试料使其固化后做第二次测定?答:不可以。

因为有时某些物质会发生部分分解,有些物质则可能转变为具有不同熔点的其它结晶体。

两种样品的熔点相同,,将它们研细将它们研细,,并以等量混合(1)测得混合物的熔点SK-3-N2测得A、B两种样品的熔点相同的熔点均相同。

试分析以上情况各说明有下降现象且熔程增宽有下降现象且熔程增宽;;(2)测得混合物的熔点与纯A、纯B的熔点均相同什么?答:(1)说明A、B两个样品不是同一种物质,一种物质在此充当了另一种物质的杂质,故混合物的熔点降低,熔程增宽。

(2)除少数情况(如形成固熔体)外,一般可认为这两个样品为同一化合物。

SK-4-N2沸石(即止暴剂或助沸剂)为什么能止暴?如果加热后才发现没加沸石怎么办?由于某种原因中途停止加热,再重新开始蒸馏时,是否需要补加沸石?为什么?答:(1)沸石为多孔性物质,它在溶液中受热时会产生一股稳定而细小的空气泡流,这一泡流以及随之而产生的湍动,能使液体中的大气泡破裂,成为液体分子的气化中心,从而使液体平稳地沸腾,防止了液体因过热而产生的暴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下列物质的酸性由强到弱的的顺序是:
①水②乙醇③苯酚④乙炔
A①②③④B③①②④C①③④②D②③①④
3.下列离子或分子没有芳香性的是:
4.下列1,2,3-三甲基环己烷的三个异构体中,最稳定的异构体是:
5.下列化合物的1HNMR谱中具有较大化学位移的是:
6.下列四种Βιβλιοθήκη 氮化合物中,能发生Cope消去反应的是:
D 2-戊酮E 3-戊酮
2.已知:
简答:(1)为什么两个反应中原料不同却生成相同的产物?
(2)为什么都生成两种产物而不是一种?
(3)为什么A占85%,而B仅占15%?
3.如何检查和除去乙醚中的少量过氧化物?
这几个异构体中,(1)相同的是:
(2)互为对映异构体的是:
(3)互为非对映异构体的是:
(4)题中所给的分子式应该有几种构型异构体?
2.分子式为C9H11BrO的化合物的波谱数据如下。IR:3340、1600、1500、1380、830cm-1;1HNMR:0.9(3H,t),1.6(2H,m),2.7(1H,s),4.4(1H,t),7.2(4H,q)ppm。试推出该化合物的结构。
3.脂肪重氮盐一般很不稳定,但下面的重氮盐却很稳定,请说明原因。
4.下列化合物中何者酸性较强?请说明原因。
5.方酸从结构上看并不是一个羧酸,却有相当强的酸性(pKa1=1.5,pKa2=3.5),试用共振论的观点予以解释。
三、完成下列反应式,如涉及立体化学问题,请注明立体结构(34分)
四、写出下列反应的可能的机理(24分)

颜色的产生表明过氧化物的存在。除去过氧化物的方法:
4.(1)DC;(2)AD;(3)AB或BC;(4)4个;(5)B的对映体
三、DACBC BCDAA
四、完成下列反应式
五、合成。除指定原料外,其它原料自选(30分)
1.经格氏反应来合成:
2.典型的Michael加成与Robinson环化的组合:
3.格氏试剂加成后脱水、氧化、Clemmenson还原:
参考答案:
7. (2Z,4E)-4甲基-2,4,6-辛三烯
8.(R)-3-甲基-1-戊烯-4-炔
9. 4-甲基-5-氨基-2-氯苯磺酸
10.二环己基碳化二亚胺
二、按要求完成
2.(1)由于烯丙基重排所致;
(2)两种中间体处于平衡状态;
(3)因为A的中间体是叔碳型的烯丙基正离子,比较稳定。
3.其方法为:
(5)该同学漏写的构型式是:
三、单项选择题(共20分)
1.下列化合物中酸性最强的是
A HOAc B HC≡CH C PhOH D PhSO3H
2.下列化合物与硝酸银醇溶液反应的活性次序为:
4.分子CH2=CH-Cl中含有()体系。
Aπ-π共轭B多电子的p-π共轭
C缺电子的p-π共轭Dσ-π共轭
n-Bu4N+Br-的作用是
五、合成(无机原料不限)(32分,1-5小题各5分,第6题7分)
六、推断结构(20分)
1.化合物A(C10H12O3)不溶于水、稀盐酸和稀碳酸氢钠溶液,但可溶于稀NaOH溶液。A与稀NaOH溶液共热,然后水蒸气蒸馏,馏出液可发生碘仿反应。水蒸气蒸馏后剩下的碱性溶液经酸化生成沉淀B(C7H6O3)。B可溶于NaHCO3溶液,并放出二氧化碳;B与氯化铁溶液发生颜色反应,并可随水蒸气挥发。写出A和B的结构式。
4.氢化偶氮苯的合成和联苯胺重排后溴代,经重氮化去掉氨基:
5.二烯的合成、双烯合成、Hofmann降级:
六、写机理(任选两题,20分)
1.羰基质子化导致的碳正离子对双键的亲电加成:
2. Stevens重排:一般是苄基迁移到羰基的α碳上。
3.卡宾对双键的加成:
七、推测结构
1.氧化得到苯甲酸表明是一取代的苯环;A到B的性质表明A是一个乙二醇的缩酮;B到C的性质表明B是一个甲基酮;B到E为交叉羟醛缩合。各化合物的结构为:
A溶剂B表面活性剂C相转移催化剂D钝化剂
6.下列化合物中具有芳香性的是:
7.下列化合物中能用紫外光谱区别的是:
8.下列化合物中,不能作为双烯体发生Diels-Alder反应的是:
9.下列分子中无手性的是:
A光照对旋B光照顺旋C加热对旋D加热顺旋
四、完成下列反应式(30分)
五、合成。除指定原料外,其它原料自选(30分)
2.化合物A,分子式为C8H16,其化学性质如下:
化合物E的IR在3000cm-1以上无吸收,2800-2700cm-1也无吸收,1720cm-1附近有强吸收;1460cm-1、1380cm-1处都有较强的吸收。E的1HNMR谱中,δ0.9处有单峰,相对于9H;2.1处有单峰,相对于3H。写出A、B、C、D和E的结构。
3.以环己酮为原料合成正庚酸。
六、写机理(任选两题,20分)
3.写出在KOH存在下环己烯与氯仿反应的产物及机理。
七、推测结构(20分)
1.化合物A(C13H20O2)用稀盐酸处理得到化合物B(C9H10O)和一种含两个碳原子的化合物。B用溴和氢氧化钠处理后再酸化,得到一种酸C(C8H8O2),用Wolff-Kishner-黄明龙还原法还原B得到D(C9H12);B在稀碱中与苯甲醛反应得到E(C16H14O)。A、B、C和D强烈氧化都得到苯甲酸。推测A、B、C、D和E的结构。
2. E的红外光谱表明是一个饱和甲基酮;0.9的单峰表明是一个叔丁基;2.1的单峰是甲基酮的甲基。
陕西师大2004年有机化学试卷
一、按照题意选择正确答案(20分)
1.黄明龙是我国的著名化学家,他的主要贡献是:
A完成了青霉素的合成
B有机半导体方面做了大量的贡献
C改进了用肼还原羰基的反应
D在元素有机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7.单线态碳烯的结构是:
8.下列反应中,哪一个是Dieckmann缩合反应:
9.下列各对Fischer投影式中,构型相同的是:
10.下列四种单糖或其衍生物中,可发生变旋现象的是:
二、简答题(20分,每小题4分)
1.指出下列化合物的偶极矩方向,并给予简要解释:
2.周环反应不被催化剂催化,但下列反应却能被Lewis酸如Et2AlCl催化,请写出其产物,并简要说明为什么能被Et2AlCl催化?
陕西师大2003年有机化学试卷
一、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结构或名称(10分)
1. 2-甲基螺【3.4】辛烷
2. (1R,2S)-二氯环己烷
3. NBS
4. DMSO
5. 5-甲基-1-萘磺酸
6.α–D-(+)-吡喃葡萄糖的构象式
二、按要求完成(20分)
1.用化学方法鉴别:A 1-戊醇B 2-戊醇C甲基仲丁基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