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配电室通风设计
配电室通风设计规范

配电室通风设计规范篇一:施工现场配电室设置规范要求标化工地临时配电房安全文明要求及内容1、其砌筑规格:高度一般不得低于2.5M,长宽随使用电器设备来设计。
2、其主配电柜与配电房门宜设置在配电房的正中间,配电柜底座应设置在高度不得低于0.3M的沟槽,且柜台后应留宽度1M左右的过道空间以供维修。
3、配电房应紧靠变压器侧,通风良好,设置百叶门、窗;并采取防雨雪、防火、放小动物的措施,宜设置纱门、窗。
4、配电房应设立明显的安全标志、警示标志。
5、配电房内应上墙配电房管理制度、定期维修记录、电工日常维修保养记录等。
6、配电柜操作时应在其站脚处设置绝缘板或绝缘橡胶垫及应急照明措施等。
7、消防设置,其耐火等级不得低于3级,并配有符合要求的消防器材如:砂池、消防铲、桶,灭火器等。
在室外墙上离地130㎝高处配置至少2只以上1211灭火器或干粉灭火器等绝缘灭火。
配电房室外应设立排水沟,周围不得有积水。
8、成列的配电屏和控制屏应设置短路、过载、漏电保护装置,各配电线路应做编号,注明用途标志,配电盘两端应与重复接地及保护零线做电气连接。
配电盘或配电线路维修时,应悬挂“有人维修,禁止合闸”标志牌。
9、当施工现场设置自备发电机组时,其电源开关与外电网电源开关之间,应装设防止同时合闸的机械联锁装置,发电机组应采用三相四线制中性点直接接地供电系统,中性点单独接地,接地电阻不大于4欧姆。
篇二:配电室防火规范配电室防火规范概述带有低压负荷的室内配电场所称为配电室,主要为低压用户配送电能,设有中压进线(可有少量出线)、配电变压器和低压配电装置。
10kV及以下电压等级设备的设施,分为高压配电室和低压配电室。
高压配电室一般指6kV-10kV高压开关室;低压配电室一般指10kV或35kV站用变出线的400V配电室。
配电室建筑要求《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94第六章第二节对建筑的要求如下:第6.2.1条高压配电室宜设不能开启的自然采光窗,窗台距室外地坪不宜低于1.8m;低压配电室可设能开启的自然采光窗。
?民用建筑电气、配电室空调通风设计要求(附带电气用房设置要点)

民⽤建筑电⽓、配电室空调通风设计要求(附带电⽓⽤房设置要点)民⽤建筑电⽓、配电室对空调通风设计要求最近,暖通南社的⼩编经常会被问到同⼀个问题:“电⽓、配电室”需不需要空调?有什么要求?今天,暖通南社特别整理如下:规范提出对采暖与通风设计要求依据:GB50053-2013《2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6.3.1 变压器室宜采⽤⾃然通风,夏季的排风温度不宜⾼于45℃,且排风与进风的温差不宜⼤于15℃。
当⾃然通风不能满⾜要求时,应增设机械通风。
相关条款如下:6.3.1 变压器室应有良好通风的⽬的是排出变压器在运⾏过程中散出的热量,以保证变压器能在额定负荷下且在允许的环境温度中安全运⾏和有正常的使⽤寿命。
实践证明,对于需要排出余热的场所,⾃然通风是⼀种效果良好、经济可靠的通风⽅式。
因此在通风设计时,⾸先应考虑⾃然通风。
只有⾃然通风不能排出变压器全部发热量或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不能采⽤⾃然通风时,才采⽤机械通风⽅式。
根据国内多年的经验,⾃然通风按照排风温度不⾼于45℃,进风和排风温差不⼤于15℃,且保持环境温度不⾼于40℃设计,运⾏情况⼀般反映良好。
6.3.4 设置在地下或地下室的变、配电所,受环境条件制约,通风、除湿、降温都较困难,故规定宜采取通风除湿措施和设置空⽓调节设施。
6.3.5 有⼈值班的控制室和值班室,应按采暖要求进⾏设计。
对于配电室,原规范中没有规定设置采暖装置,但在严寒地区,环境温度低于电⽓设备、仪表(如电度表等⼈继电器元件、电⼦类温度敏感器件等的使⽤环境温度时,将影响设备的正常运⾏,因此,应采暖或采⽤局部采暖措施。
同时,配电室采暖后,对巡视和检修⼈员也有利。
采暖装置采⽤钢管焊接,没有法兰、螺纹接头和阀门,是为了防⽌漏⽔、漏⽓,从⽽影响电⽓设备的安全运⾏。
电⽓室和操作室对通风空调的要求(1)电⽓专业将电⽓室、操作室各房间的电⽓设备发热量和房间空间⼤⼩以及温度、相对湿度要求提给通风专业,具体的通风空调⽅式由通风专业确定。
变配电室设计

某小区:高层33F两栋,两个单元,一梯四户;20F三栋,一个单元,一梯五户;多层5栋,两个单元,一梯两户。
还有办公楼1栋(18F)1.6万平米,公寓两栋,17F,约1.7万平米/栋。
请问:变配电室面积大约多大,需要几台多大变压器?谢谢!根据楼主提供的资料估算如下:住宅大约644户,其他建筑面积约3.3万平方米。
住宅需要4台800kva变压器(按每户6kw计)其他需要4台800kva变压器(按80w/m2)变电所需要建在负荷中心的位置,很有可能是分散布置并非全都放在一起。
估算暂且分为住宅区,公寓区和办公区考虑。
住宅区4台变压器预计需要200平方米。
公寓区约需100平方米。
办公区约需100平方米。
(每台变压器可按10平方米计,配套高低压柜所占的面积,可以按每台柜子4个平方米计算)。
必须先做负荷计算,根据负荷性质考虑需要系数和同时系数,计算出总视在功率后,再根据建筑物分布位置确定变电所数量,变电所应设置在负荷中心。
还需要考虑每台变压器的负荷率。
因本人不了解楼主的总平面布置,只能按大区分配估算。
对于房地产项目,变压器容量以不超过800kva为宜。
仅供参考。
规范规定变配电室不得位于厕所等长期积水房间的正上方或正下方或相邻,但现在的高层住宅,变配电室设在地下室,地上住宅一套面积不大,要想变配电室正好错开厕所,经常很难做到。
那么能不能设置在地下室正上方为草坪或小区公共地面的区域???如果不能,那这个位置基本选不了,请大家谈谈各自的看法及设计经验,另外关于柴发机房,各位的排烟井一般是升到建筑的最高处还是在一层就排到室外了呢?进风井是和排风井同侧布置还是在柴发两侧(两头)布置呢?从合理性讲排烟应高空排放,进排风应分开布置,但实际上我看到很多设计图都是放在一起并排布置的,也没有单独的排烟井,请大家谈谈看法,设置在地下室正上方为草坪或小区公共地面的区域这样不安全排烟井一般是升到建筑的最高处这样有利于控制废气及地面的空气质量进风井和排风井同侧布置有可能是从美观及施工的方便性考虑,建设单位可能在设计时要求设计单位根据各个方面着想而设计的,当然也有设计人员的风格问题存在吧,我认为分开设置在美观来说会差一点吧变配电室不能够放在厕所下方,是国家规范中的强制条文,主要出于电气安全考虑,没什么商量的余地。
变电所通风设计计算

通风量按消除室内设备的散热量进行计算,进风温度按夏季空调室外通风温度进行计算,出风温度不超过40度。
设备散热量包括变压器和高低压配电柜,变压器的损耗可以让供电专业提供,比如1000kVA变压器空载损耗1。
53kW,负载损耗7。
5kW(75℃),散热量应该按照空载损耗加上负载损耗进行计算,也就是9。
03kW,配电柜散热量我在《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手册》(第三版)P104查到了,如下:高压柜200W/台,低压柜300w/台,低压电容补偿4w/kvar,高压电容补偿3w/kvar。
进风温度:30℃,出风温度:40℃。
设备散热量:1.高压配电室:24台*200W/台=4800W2.电容器室:2*1800Kvar*3W/Kvar=10800W3.主控室:8台*300W/台=2400W4.变压器室:16。
14kW5.低压室:10台*300W/台=3000W;4*300Kvar*4W/Kvar=4800W自然通风量:1。
高压配电室:4.8*3600/(10*1。
127)=1533m3/h2.电容器室:10。
8*3600/(10*1。
127)=3227m3/h3。
主控室:2.4*3600/(10*1.127)=717m3/h4.变压器室:16。
14*3600/(10*1。
127)=4822m3/h5.低压室:7.8*3600/(10*1.127)=2330m3/h换气次数:1。
高压配电室:30。
57*5.76*5=880.4m3,12次,10565m3/h2。
电容器室:13.05*5.76*5=451m3,12次,5412m3/h3。
主控室:12.72*6.16*5=392m3,5次,1960m3/h4.变压器室:4.24*6.16*5=130m3,12次,1562m3/h5.低压室:12.72*6.16*5=392m3,3次,1176m3/h合计通风量:1.高压配电室:1533+10565=12098m3/h2。
变配电通风计算

变压器功率 N kV.A 1600 变压器发热量Qs Qs kW 24.32 空气比热 c KJ/(kg·k) 1.01 室外通风计算温度 tw ℃ 28 室内设计温度 tn ℃ 35
使用说明: 1:本计算表格是参照《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2009版 编制而成。 2:计算过程所用到的基本公式包括: 变压器发热量 Q=(1-η 1)*η 2*η 1*Φ *W η 1—变压器效率,一般取0.98 η 2—变压器负荷率,一般取0.7~0.8 Φ —变压器功率因素,一般取0.9~0.95 W—变压器功率(KV.A) 3.表格中, 需要强电专业提资 查手册《空气调节设计手册》第二版 P4—P19页,得出设计城市夏季通风温度 变配电室排风温度宜≤40℃,具体数值根据强电专业要求 此项用于校核设计,一般资料不全时,变配电室换气次数为8次/h
计算
通风量 Gs m3/h 10320 170 6 10.1 机房面积 m2 层高 m 折合换气次数 次/h
19页,得出设计城市夏季通风温度 强电专业要求
配电间排烟设计规范

配电间排烟设计规范篇一:配电房设计规范要求8.3 建筑电气8.3.1 民用建筑物内配变电所,应符合下列要求:1 配变电所位置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1)宜接近用电负荷中心;2)应方便进出线;3)应方便设备吊装运输;4)不应设在厕所、浴室或其他经常积水场所的正下方,且不宜与上述场所相贴邻;装有可燃油电气设备的变配电室,不应设在人员密集场所的正上方、正下方、贴邻和疏散出口的两旁;5)当配变电所的正上方、正下方为住宅、客房、办公室等场所时,配变电所应作屏蔽处理。
2 安装可燃油油浸电力变压器总容量不超过1260kVA、单台容量不超过630kVA的变配电室可布置在建筑主体内首层或地下一层靠外墙部位,并应设直接对外的安全出口,变压器室的门应为甲级防火门;外墙开口部位上方,应设置宽度不小于1m 不燃烧体的防火挑檐;3 可燃油油浸电力变压器室的耐火等级应为一级,高压配电室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低压配电室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三级,屋顶承重构件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4 不带可燃油的高、低压配电装置和非油浸的电力变压器,可设置在同一房间内;5 高压配电室宜设不能开启的距室外地坪不低于1.80m的自然采光窗,低压配电室可设能开启的不临街的自然采光窗;6 长度大于7m的配电室应在配电室的两端各设一个出口,长度大于60m时,应增加一个出口;7 变压器室、配电室的进出口门应向外开启;8 变压器室、配电室等应设置防雨雪和小动物从采光窗、通风窗、门、电缆沟等进入室内的设施;9 变配电室的电缆夹层、电缆沟和电缆室应采取防水、排水措施;10 变配电室不应有与其无关的管道和线路通过;11 变配电室、控制室、楼层配电室宜做等电位联结;12 变配电室重地应设与外界联络的通信接口、宜设出入口控制。
8.3.2 配变电所防火门的级别应符合下列要求:1 设在高层建筑内的配变电所,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h的隔墙、耐火极限不低于1.50h的楼板和甲级防火门与其他部位隔开;2 可燃油油浸变压器室通向配电室或变压器室之间的门应为甲级防火门;3 配变电所内部相通的门,宜为丙(来自: 小龙文档网:配电间排烟设计规范)级的防火门;4 配变电所直接通向室外的门,应为丙级防火门。
谈大型公共建筑地下室变配电房通风空调设计

关键词 : 变配 电房 , 内, 室 余热 , 通风空调设计 中图分 类号 :U 6 T 92 文献标识码 : A
大型公共建 筑的变配电房通常设置 在建筑物地 下室 , 是整 个 3 通 风 空调设 计方 案 的分析 选择 大楼 的动力 中心 , 因此保证变配 电房 的正 常运 行非 常重要 。一 般 3 1 工 程 概 况 . 变配 电房 主要 由变压 器室 、 压室 、 高 低压 室组 成 。变 配 电房发 热 某变配电房 : 内设 3台变压器 , 台变压器容 量为 160k A, 单 0 V 量大 , 其是 变压 器 的发 热量 。为维 持 变配 电房 中设 备正 常 运 尤 要求地下室变 配电房温 度不 大于 4 O℃ ( 3 C) 现 以同一变配 取 8c ; 行, 需要 消除室 内余热 。通常我们消 除室 内余 热的方法 为直接 利 电房 处于 广东广 州和 四川 会理 两个不 同地 区为例对 两种方 案进 用室外新风作为冷源进行 通风换热降温( 方案一 ) 或 者利用空气 , 行计算分析 。两地 区夏季室外空气计算参数见 表 1 。 处 理机组对室外新 风冷 却处 理后送 入变 配 电房进行 通风 换热 降 表 1 广州、 会理地 区夏季 室外空气计算参数[]
温( 方案二 ) 。这 两种 方法 原理 相 同 , 均是 通过 通 风换 热进 行 降
温 , 同点在 于通风换热冷源风 的温度 不 同而 导致所需要 的通 风 不
地点
广 东广 州
四川 会 理
参 数
量 的不 同。对于这两种方法 , 我们一般在 满足 消除室 内余 热 的要 求 的前 提下 , 结合 建筑所处地方 的室 外新风 的气 象参数 以及对 通 风运行能耗控制 的综合分 析来 选择不同的方案 。
配电室排风设计要求

配电室排风设计要求
设计配电室的排风系统时,需要考虑以下要求:
1. 通风量:根据配电室的大小和所装设备的热量产生量,确定所需的通风量。
通风量应能够有效地降低室内温度,避免设备因超温而损坏。
2. 排风方向:应将室内空气排向室外,避免将热空气和污染物重新引入室内。
3. 排放位置:排风口应合理设置,能够在不影响其他区域的情况下将热空气排出室外。
在设置排风口时还需考虑到室外的环境,如避免排风口朝向人员活动区域或潮湿区域。
4. 通风系统:选择合适的通风设备,如风机或排风机,确保其能够提供所需的通风量,并具备足够的排风能力。
5. 过滤系统:在排风口设置合适的过滤器,能够有效地过滤掉空气中的颗粒物和污染物,提高空气质量。
6. 防火措施:排风系统应具备防火措施,如设置防火阀门、防火墙等,以确保在发生火灾时能够有效地阻止火势蔓延。
7. 噪音控制:选择低噪音的通风设备,减少噪音对人员的影响。
8. 设备维护:排风系统应易于维护和清洁,以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和通风效果。
以上是设计配电室排风系统时需要考虑的一些要求,具体设计可根据实际情况和相关标准进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参考依据
GB 50019-2015工业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 50736-2012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DL/T 5035-2016发电厂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17D201-4 20/0.4kV及以下油浸变压器室布置及变配电所常用设备构件安装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
二、设计原则
1、变配电室的排风温度宜≤40℃,进风和排风温差不超过15℃设计。
2、气体灭火后排风系统排风量可按换气次数法计算,换气次数≥5次。
3、应按系统计算总风量并附加风管和设备的漏风量;送、排风系统可附加5%~10%,排烟系统可附加10%~20%。
4、采用定转速通风机时,通风机的压力应在计算系统压力损失上进行附加;常规送排风系统可附加10%~15%,排烟系统可附加10%。
5、设计工况下,通风机效率不应低于其最高效率的90%。
6、多台风机并联或串联运行时,宜选择同型号通风机。
不同型号、不同性能的通风机不宜并联或串联安装。
7、进风口应直接设置在室外空气较清洁的地点,应尽量设在排风口的上风侧且应低于排风口。
8、进、排风口的底部距室外地坪不宜小于2m,当进风口设在绿化地带时,不宜小于1m。
9、事故排风的排风口不应布置在人员经常停留或经常通行的地点。
10、事故排风的排风口与机械进风系统的进风口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20m;当进风、排风口水平距离不足20m时,排风口必须高出进风口,并不得小于6m。
11、当资料不全时可采用换气次数法确定风量,一般按:变电室12次/h;配电室3~4次/h。
12、进风量为排风量的80%。
13、平时排风口布置于靠近变压器区,进风口布置于靠近高低压配电区。
气体灭火后排风口沿侧墙布置于低位。
三、发热量计算 1、高低压柜发热量计算 高压开关柜
W/每台
低压开关柜 W/每台 电容器柜 W/kVA 200 300 4
2、变压器发热量计算
Q=0.0144*S (kW )
其中:S 为变压容量,变压器效率取0.98、负荷率取0.8、功率因数取0.9。
四、通风量计算
1、按换气次数法计算的通风量
例:变配电室室内长15m ,宽8m ,高4.5m ,换气次数取12次/h 。
则通风量L=15*8*4.5*12=6480m ³/h 。
2、消除发热所需通风量
)
t 40(2970-⨯=Q L
式中 L —送风量,m ³/h ;
Q —发热量,kW ;
t —夏季通风计算温度,℃;
空气密度取1.2;
空气比热容取1.01。
夏季通风计算温度参考下表:
例:济南市某一变配电室内有7面高压开关柜,22面低压开关柜,4面300kVar 电容器,4台1000kVA 干式变压器。
则高低压柜发热量Q1=200*7+300*22+4*300*4=12.8kW
变压器发热量Q2=0.0144*1000*4=57.6kW
总发热量Q=Q1+Q2=70.4kW
消除发热所需通风量:
h L /m322977)
9.0340(4.702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