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课周亚夫军细柳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周亚夫军细柳》课件

课堂练习
3、课文标题是“周亚夫军细柳”,为什么还要写刘 礼军霸上、徐厉军棘门?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用对比的手法突出周亚夫“真将军”的风范。
课堂练习
4、细柳军在面对文帝及其随从时,常说的话却 是“将军令曰”“将军约”,甚至明确的表示 “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 诏’”,从中你能看出细柳军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出营门后,群臣的“惊”和文帝的“称善者久之”也形成 对比,表现出文帝的贤明、识大体。这可以说是“结果”的对 比。
对比的手法给出了反面的参照物,使得正面形象更加鲜明。
体会写作特色
文中还有大量侧面描写,如写细柳军士吏全副武装,写军 门都尉、壁门士吏传达将军的指示,写文帝及群臣的反应,都 是从侧面衬托周亚夫的形象。
体会写作特色
同学们,“奇”是《史记》的基本艺术特色。 其事奇而信,其文奇而雄,这种艺术特色在《周 亚夫军细柳》一文中得到充分的印证。同学们以 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交流下面问题,体会这篇文 章写法上的特色。
体会写作特色
1 《史记》写人时常“用两种突出的性格或两种不同的情
势,抑或两种不同的结果,作为对照”(李长之语)细读 课文,说说文中哪些地方使用了对比、衬托的写法,对刻 画人物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3 辨析词类活用
军霸上: 名词作动词,驻军。 介胄之士: 介胄,铠甲和头盔,名词作动词,
指披甲戴盔。 锐兵刃: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锋利。
自主疏通文意
4 理解一词多义
军霸上: 驻军、驻扎 军中不得驱驰: 军营 上自劳军: 慰问 劳其筋骨: 使……劳累 已而之细柳军: 到,往 不闻天子之诏: 相当于 “的”
第23课《周亚夫军细柳》教案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周亚夫军细柳》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严格遵守纪律、团结协作的情况?”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周亚夫军细柳》中的奥秘。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周亚夫的形象特点、修辞手法运用等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文章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周亚夫的领导才能、军士们的团结协作等。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角色扮演活动。学生们扮演文章中的角色,体会人物情感和文章主旨。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文章的基本背景和主题。《周亚夫军细柳》讲述了周亚夫屯兵细柳,展现了他的军事才能和爱国情怀。这篇文章体现了古代将领的优良品质和治军之道。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文章中具体的案例分析。例如,周亚夫如何治军、军士们的勇敢表现等,这些都是文章的重点内容。
-文章深层含义的挖掘:学生可能难以理解文章中所蕴含的哲理和道德观念,教师应通过引导讨论、设置情境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
-修辞手法的识别与欣赏:识别并欣赏文章中的修辞手法对于初中生来说是一个难点,教师应通过对比、举例等方法,让学生体会修辞手法的美感。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23课《周亚夫军细柳》课文原文及教案

(二)本节课咱们着眼于文中的对比之处,采用了比较鉴赏的方法,深入品析了意蕴丰富的语言,探索了周亚夫的“真”。他的“真”在于治军严明有方,在于他刚正不阿的风骨,更在于恪尽职守,不忘将军之本。这些是否对大家有所启发呢?可以联系生活经历谈谈自己的想法。
七、板书设计
恪尽职守
真将军
治军严明刚正不阿译文
汉文帝后元六年,匈奴大规模侵入汉朝边境。于是,朝廷委派宗正官刘礼为将军,驻军在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驻军在棘门;委派河内郡太守周亚夫为将军,驻军细柳,以防备胡人侵扰。
皇上亲自去慰劳军队。到了霸上和棘门的军营,长驱直入,将军及其属下都骑着马迎送。不久来到了细柳军营,只见官兵都披戴盔甲,刀剑出鞘,开弓搭箭,弓拉满弦。皇上的先行引导人员到了营前,不准进入。先行引导的人说:“皇上即将驾到。”镇守军营的将官回答:“将军有令:‘军中只听从将军的命令,不听从天子的诏令。’”过了不久,皇上驾到,也不让入军营。于是皇上就派使者拿了天子的符节去告诉将军:“我要进营慰劳军队。”周亚夫这才传令打开军营大门。守卫营门的官兵对跟从皇上的武官说:“将军规定,军营中不准纵马奔驰。”于是皇上就放松了缰绳,让马慢慢行走。到了大营,将军亚夫拿着武器拱手行礼,并说:“穿戴盔甲的将士是不能行跪拜礼的,请允许我以军礼参见。”皇上被此感动,马上神情严肃地俯身靠在车前横木上,派人致意说:“皇帝敬重地慰劳将军。”劳军礼仪完毕后辞去。
“直驰入”与“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正面描写)
(设计意图及教学建议:“对比”是本课学习的重点,但对于写法的教学不宜脱离语用实际系统地讲授和操练。故该环节将“对比”渗透其中,指导相应的学法,给足学生自学的空间,让学生在自主实践中体会“对比”,并为学生理解周亚夫之“真”做铺垫。学生若不能抓住关键字词,教师可适时点拨,并注意指导学生诵读,涵泳品味。如“又”“满”等字,通过朗读便可将文帝一再受阻,军士严阵以待都品味出来。)
《周亚夫军细柳》注释、翻译、简答习题及答案

《周亚夫军细柳》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上第23课】班级:姓名:题型:【重点注释默写】【重点句子翻译】【课内简答题】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3、【人边】侵入边境。
5、【军霸上】驻军霸上。
8、【河内守】河内郡的郡守。
9、【上自劳军】皇帝亲自去慰问军队。
【劳】,慰问。
10、【军】军营。
11、【已而】不久。
12、【之】到,往。
13、【被】同“披”,穿着。
14、【锐兵刃】这里指刀出鞘。
15、【彀弓弩】张开弓弩。
【彀】,张开。
【弩】,用机械发箭的弓。
16、【持满】把弓拉满。
17、【先驱】先行引导的人员。
18、【且】将要。
19、【军门都尉】守卫军营的将官,职位低于将军。
20、【诏】皇帝发布的命令。
21、【居无何】过了不久。
【居】,经过,表示相隔—段时间。
【无何】,不久。
22、【持节】手持符节。
【节】,符节,皇帝派遣使者或调动军队的凭证。
23、【壁】营垒。
24、【按辔】控制住车马。
25、【持兵揖】手执兵器行礼。
【揖】,拱手行礼。
26、【介胃之士不拜】穿戴着盔甲之将不行跪拜礼。
【介胃】,铠甲和头盔,这里用作动词,指披甲戴盔。
【士】,将领。
27、【为动】被感动。
28、【改容式车】表情严肃起来,扶着车前横木俯下身子,表示敬意。
【式】,同“轼”,车前横木。
这里用作动词,指扶轼。
29、【称谢】向人致意,表示问候。
30、【曩】先前。
31、【固】必,一定。
二、重点句子翻译:1、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翻译:委派河内郡太守周亚夫为将军,驻军细柳,以防备胡人侵扰。
2、上自劳军。
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
翻译:皇上亲自去慰劳军队。
到了霸上和棘门的军营,长驱直入,将军及其属下都骑着马迎送。
3、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翻译:不久,来到了细柳军营,只见官兵都披戴盔甲,兵器锐利,开弓搭箭,弓拉满月。
4、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翻译:军中只听从将军的命令,不听从天子的诏令。
5、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3课《周亚夫军细柳》课文详细解析

《周亚夫军细柳》课文详细解析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
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细柳:以备胡。
【注释】后六年:汉文帝在位实行过两个元年,此指后一元年之后的第六年。
边:边境。
乃:于是。
以:任命。
军:驻扎,驻守。
【段析】“大”字点出战事紧张,为下文作铺垫。
第一部分:点明背景,匈奴大举入侵,边关吃紧,周亚夫等将领奉命备战戍边。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
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
”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
”亚夫乃传言开壁门。
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
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
”成礼而去。
【注释】劳:慰问,犒劳。
军:军营。
已而:随后。
之:动词,到、前往。
彀:拉弓。
先驱:先行的卫队。
且:将要。
闻:听从。
诏(zhào):皇帝发布的命令。
居无何:过了不久。
乃:就。
使使持节诏:第一个“使”译为动词“派”。
第二个“使”译为名词“使臣”。
节,符节,古代使臣用来做凭证的东西。
诏,动词,下诏。
传言:传令。
壁门:营门。
从属:跟从。
约:规定。
辔:缰绳。
徐行:慢慢前进。
持兵:手持兵器。
介胄之士:穿戴着盔甲的将士。
介,铠甲。
胄,头盔。
这里都用作动词。
请:请允许。
为动:被感动。
式车:指在车上俯身扶着车前横木的动作,表示尊敬。
式,车前的横木。
现在写作“轼”。
谢:告知。
去:离开。
【段析】不写军队如何训练,却突然写“上自劳军”,真是起落无端、神奇莫测。
“将以下骑送迎”,此句为后面写文帝在细柳军营遇到的情况作铺垫,并由此引出多处对比。
一奇:皇帝劳军,军营将士竟披甲执刀、张弓搭箭。
先行队伍到门前,军士竟闭门不纳,严阵以待。
《周亚夫军细柳》注释、翻译、简答习题及答案

《周亚夫军细柳》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上第23课】班级:姓名:题型:【重点注释默写】【重点句子翻译】【课内简答题】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3、【人边】侵入边境。
5、【军霸上】驻军霸上。
8、【河内守】河内郡的郡守。
9、【上自劳军】皇帝亲自去慰问军队。
【劳】,慰问。
10、【军】军营。
11、【已而】不久。
12、【之】到,往。
13、【被】同“披”,穿着。
14、【锐兵刃】这里指刀出鞘。
15、【彀弓弩】张开弓弩。
【彀】,张开。
【弩】,用机械发箭的弓。
16、【持满】把弓拉满。
17、【先驱】先行引导的人员。
18、【且】将要。
19、【军门都尉】守卫军营的将官,职位低于将军。
20、【诏】皇帝发布的命令。
21、【居无何】过了不久。
【居】,经过,表示相隔—段时间。
【无何】,不久。
22、【持节】手持符节。
【节】,符节,皇帝派遣使者或调动军队的凭证。
23、【壁】营垒。
24、【按辔】控制住车马。
25、【持兵揖】手执兵器行礼。
【揖】,拱手行礼。
26、【介胃之士不拜】穿戴着盔甲之将不行跪拜礼。
【介胃】,铠甲和头盔,这里用作动词,指披甲戴盔。
【士】,将领。
27、【为动】被感动。
28、【改容式车】表情严肃起来,扶着车前横木俯下身子,表示敬意。
【式】,同“轼”,车前横木。
这里用作动词,指扶轼。
29、【称谢】向人致意,表示问候。
30、【曩】先前。
31、【固】必,一定。
二、重点句子翻译:1、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翻译:委派河内郡太守周亚夫为将军,驻军细柳,以防备胡人侵扰。
2、上自劳军。
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
翻译:皇上亲自去慰劳军队。
到了霸上和棘门的军营,长驱直入,将军及其属下都骑着马迎送。
3、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翻译:不久,来到了细柳军营,只见官兵都披戴盔甲,兵器锐利,开弓搭箭,弓拉满月。
4、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翻译:军中只听从将军的命令,不听从天子的诏令。
5、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十三课周亚夫军细柳 复习要点

23 周亚夫军细柳复习要点一、重点字词大:大规模,大举。
入边:侵入边境。
军:驻军。
守:太守。
备:防备。
胡:胡人,古代对北方少数民族的泛称,此指匈奴。
上:特指皇帝。
自:亲自。
劳:慰问。
军:军营。
驰:使劲赶马。
原来指人赶马的行为,后来才指马的动作。
已而:不久。
之:到,往。
吏:官吏。
战国以后一般指低级的官员。
被:同“披”,穿着。
锐兵刃:这里指刀出鞘。
彀(gòu)弓弩(nǔ):张开弓弩。
彀,张开。
弩,用机械发箭的弓。
持满:把弓拉满。
先驱:先行引导的人员。
闻:听从。
诏(zhào):皇帝发布的命令。
居无何:过了不久。
居,经过,表示相隔一段时间。
使使:派使臣。
第一个“使”,动词,派;第二个“使”,名词,使臣。
持节:手持符节。
节,符节,皇帝派遣使者或调动军队的凭证。
传言:传令。
壁:营垒。
约:规定。
驱驰:纵马奔驰。
按辔:控制住车马。
徐:缓慢地。
持兵揖(yī):手执兵器行礼。
揖,拱手行礼。
介胄之士:穿戴着盔甲之将。
介胄,铠甲和头盔,这里用作动词,指披甲戴盔。
士,将领。
为动:被感动。
改容式车:表情严肃起来,扶着车前横木俯下身子,表示敬意。
式,同“轼”,车前横木,这里用作动词,扶轼。
谢:告知。
去:离开。
既:时间副词,已经。
曩(nǎng):先前。
固:必,一定。
虏(lǔ):(被)俘虏。
犯:被侵犯。
之:用在表时间的副词后面,表示时间的持续等状态。
二、文学常识本文选自《史记•绛侯周勃世家》,作者司马迁(约前145-约前90),字子长,夏阳人,西汉历史学家。
司马迁早年从经学大师董仲舒、孔安国学习,其父去世后继任太史令。
代表作为《史记》。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共三千余年的史事,全书一百三十篇,包括八书、十表、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鲁迅称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三、主要内容及中心思想本文主要通过描写汉文帝慰问细柳军的场面,表现了周亚夫严于治军、忠于职守的“真将军”形象。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拓展阅读:第23课《周亚夫军细柳》及答案

为人大须学文太宗谓房玄龄曰:“为人大须学问①。
朕往为群凶未定,东西征讨,躬亲戎事,不暇读书。
比来四海安静,身处殿堂,不能自执书卷,使人读而听之。
君臣父子②,政教之道,共在书内。
古人云‘不学,墙面③,莅事惟烦④。
’不徒言也。
却思少小时行事,大觉非也。
”——选自《贞观政要》【注释】①大须学问:很应该学习与求问。
②君臣父子:指君臣父子之间的相处原则。
③墙面:面对墙壁(一无所知)。
④莅事惟烦:处理事情只会麻烦。
【且读且练】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
(1)朕往.为群凶未定()(2)躬亲..戎事()(3)不暇.读书()(4)比.来四海安静()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不学,墙面,莅事惟烦。
(2)却思少小时行事,大觉非也。
3.唐太宗认为不读书的后果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
参考答案:1.(1)早先(2)亲自(3)空闲(4)近2.(1)不学习,就犹如面对墙站着,眼前只是一片空白,处理事情只会感到麻烦。
(2)回想我年轻时所做的事情,感到很多做错了。
3.莅事惟烦。
附参考译文:唐太宗对房玄龄说:“做人很应该学习与求问。
我过去因为许多敌人没有平定,东征西讨,亲自参与军事,没有空暇读书。
近来天下太平,我人在殿堂,不能亲自拿着书卷,(就)命令别人读给我听。
做国君、做臣子、做父亲、做子女的道理,政令教化的道理,都在书中。
古人说:‘不学习,就犹如面对墙站着,眼前只是一片空白,处理事情只会感到麻烦。
’这不只是说说。
回想我年轻时所做的事情,感到很多做错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处事原则,比如周亚夫的治军严明、忠于职守。
阅读左面的文章,看看杨震是以怎样的态度面对王密的重金酬谢,从中可以看出杨震具有怎样的人品。
杨震传杨震字伯起,弘农华阴人也……震少好学,明经博览,无不穷究。
诸儒为之语曰:“关西孔子杨伯起。
”大将军邓骘(zhì)闻其贤而辟之,举茂才,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
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积累整合
1、给下面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提示写出汉字。
棘.门()诏.书()持兵揖.()介胄.之士()
嗟.乎() góu()弓弩按pèi()徐行 nāng()者
2、解释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军.细柳,以备胡军:②上自劳.军劳:
③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使:④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约:
⑤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胄: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②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③ 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④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4、本文的作者是_______(朝代)的___________。
本文选自____________,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赞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领悟
5、把文章分为三层,并概括各层大意。
6、结合对课文的理解,请谈一谈周亚夫是怎样的一个人。
7、在文章的最后,文帝由衷赞叹:“此真将军矣!”周亚夫的“真”表现在哪些方面?
发现创新
8、“既出军门,群臣皆惊。
”一句中,你认为“惊”字包含了几个意思?
9、本文对周亚夫人物形象的刻画,对你今后的写作有何启发?
自我测评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军.细柳,以备胡军:②军士吏被.甲被:
③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约:④天子为动.动:
⑤使人称谢.谢:⑥上自劳.军劳: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已而之细柳,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②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
③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4、指出加点的同一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不同含义。
A、军:①上自劳军.②至霸上及棘门军.③周亚夫军.细柳
B、之:①不闻天子之.诏②已而之.细柳军
5、用原文语句回答。
文帝劳军,到了细柳营,遇到了一系列意外。
意外是:
①
②
③
④
6、从引文中看出"霸上及棘门"驻军的军纪是:____________________,而"细柳军营"的军纪是_____________________,鲜明的对比,反映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敬劳将军"一句表明文帝是怎样评价周亚夫的?文帝是怎样的君王?
拓展提高
阅读下面文言文文段,回答文后的问题。
孙亮①方食生梅,使黄门②至中藏③取蜜渍④梅,蜜中有鼠矢;召问藏吏⑤,藏吏叩头。
亮问吏曰:“黄门尝私从汝求蜜耶?”吏曰:“向求,实不敢与。
”黄门不服。
亮曰:“此易知耳。
”令破鼠矢,矢里燥。
亮大笑曰:“若矢先在蜜中,中处当俱湿;今外湿里燥,必是黄门所为!”黄门首服⑥,左右莫不惊悚。
【注释】①孙亮:孙权的儿子,很小就做了三国时东吴的皇帝。
②黄门:宦官。
③中藏:宫中仓库。
④渍:浸、蘸。
⑤藏吏:管理仓库的官吏。
⑥服:认罪。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实不敢与.②左右莫.不惊悚
2、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①此易.知耳②吾尝闻风俗与化移易.
B、①向.求,实不敢与②寻向.所志
C、①令破.鼠矢②山河破.碎风飘絮
D、①必是黄门所为.②项为.之强
3、翻译“向求,实不敢与”一句。
4、请用自己的话回答:孙亮是如何证明老鼠屎是黄门刚放入蜜中的?
哲思妙想
有一个青年画家由于功夫不够,生性又草率,画出来的画总是很难卖出去。
他看到大画家门采尔的画很受大家欢迎,便登门求教。
他问门采尔:“我画一幅画往往只用一天不到的时间,可为什么卖掉它却要等上整整一年?”门采尔深思了一下,对他说:“请倒过来试试。
”青年人不解地问:“倒过来?”“对,倒过来!要是你花一年的工夫去画,那么,只要一天工夫就能卖掉它。
”
第六单元第23课《周亚夫军细柳》参考答案
自主探究
1、jí zhào yī zhóu jiē彀辔曩
2、驻军慰问、犒劳派规定头盔
3、①军营中只听从将军的命令,不听从天子的命令。
②于是,皇上派使臣手持符节下诏给周将军。
③周将军规定,军营中不得驱驰。
④盔甲在身,末将就不跪拜了,请允许我行军礼拜见皇上。
4、西汉司马迁《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5、第一部分从开头到“军细柳:以备胡”。
简要交待了边境的紧张形势和刘、徐、周三军的驻地。
第二部分从“上自劳军”到“成礼而去”,写周亚夫在细柳营严格治军。
第三部分从“既出军门”到结尾,写汉文帝深明大义,赞叹周亚夫治军严格。
6、周亚夫是一个治军严明、忠于职守、坚守岗位、刚正不阿、威仪的将军形象。
7、①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②军中不得驱驰,③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8、一个“惊”字,既可能是群臣为周亚夫治军之严感到吃惊,也可能是为周亚夫迎接皇帝不到家,有损天子之威而惊恐;既可能是群臣为文帝的深明大义而感到意外,也可能是为周亚夫过于拘泥于军纪而恼怒。
可见含义之丰富。
9、了解本文对人物采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通过对比衬托表现人物等写作方法的作用,学会运用这些写作方法。
自我测评
1、驻军同“披”穿着规定感动告知慰问、犒劳
2、①随后,(皇上的车队)来到了细柳军营,军营将士都身披铠甲,(手持)磨得锋利的兵刃,挽弓搭剑,弓拉满月。
②皇上被感动了,脸上的神情也改变了,俯身扶着车前的横木(向周亚夫表示敬意)并派人宣告。
③刚才看到的霸上、棘门的军队,简直像儿戏一样,其将士必定会遭袭击而被俘虏。
3、略
4、A军队、军营、驻军 B结构助词“的”、去、往
5、①军士吏被甲……不得入②军中闻将军令……又不得入③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按辔徐行④将军亚夫持兵揖曰……请以军礼见。
6、防备松懈、军纪涣散守备森严、军纪严明周亚夫令行禁止、恪尽职守、治军有方
7、赞扬周亚夫治军严明、刚正不阿、恪尽职守、是“真将军” 由此可以看出,文帝是一个深明大义、贤明的君主。
拓展提高
1、给不
2、B
3、过去曾经要过,但实在是不敢给
4、孙亮是根据破开的老鼠屎外面湿润而里面干燥证明是刚放入蜜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