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发展史
单元2 风力发电的历史

二、近代风力发电机发展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7-1987年。这个阶段的主要成就是证明风能 第一阶段,1977-1987年 是可以用来发电的,风的很多特点是可以被人们利用和控制的。 是可以用来发电的,风的很多特点是可以被人们利用和控制的。 其中,丹麦和美国的研究成果最多, 其中,丹麦和美国的研究成果最多,风力发电机容量也从几十 瓦发展到百千瓦。 瓦发展到百千瓦。 第二个阶段,1987-1997年 风电技术逐步成熟, 第二个阶段,1987-1997年。风电技术逐步成熟,风电产业 成规模发展,并建立了稳定的商业模式。涌现出了近10 10家技术 成规模发展,并建立了稳定的商业模式。涌现出了近10家技术 较为成熟的优秀制造企业,单机容量从百千瓦提高到几百千瓦, 较为成熟的优秀制造企业,单机容量从百千瓦提高到几百千瓦, 变桨机组技术成熟并进入市场,与失速机组在竞争中共同发展。 变桨机组技术成熟并进入市场,与失速机组在竞争中共同发展。 第三个阶段,1997年至今 兆千级的风力发电机成主要趋势, 年至今。 第三个阶段,1997年至今。兆千级的风力发电机成主要趋势, 海上风电逐步推广。随着单机容量提高, 海上风电逐步推广。随着单机容量提高,为应对极限载荷和疲劳 载荷的挑战,新的直驱变速变桨 双馈变速变桨逐步成为兆千级 直驱变速变桨和 载荷的挑战,新的直驱变速变桨和双馈变速变桨逐步成为兆千级 风力发电机的主流技术。 风力发电机的主流技术。
25,170 23,903 16,754 12,210 9,645 3,736 3,404 3,241 3,180 2,862 16,693 104,104
德国 西班牙 中国 印度 意大利 法国 英国 丹麦 葡萄牙 其他 前十名总计 全球总计
西班牙
120,798 100.0
第二章 风电历史

2005年 2005年2月16日,《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这是人类历史 16日 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 上首次以法规的形式限制温室气体排放。为了促进各国完成 上首次以法规的形式限制温室气体排放。 温室气体减排目标,议定书允许采取以下四种减排方式: 温室气体减排目标,议定书允许采取以下四种减排方式: 两个发达国家之间可以进行排放额度买卖的“ 一、两个发达国家之间可以进行排放额度买卖的“排放权 交易” 即难以完成削减任务的国家, 交易”,即难以完成削减任务的国家,可以花钱从超额完成 任务的国家买进超出的额度。 任务的国家买进超出的额度。 净排放量”计算温室气体排放量, 二、以“净排放量”计算温室气体排放量,即从本国实际 排放量中扣除森林所吸收的二氧化碳的数量。 排放量中扣除森林所吸收的二氧化碳的数量。 可以采用绿色开发机制, 三、可以采用绿色开发机制,促使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共同减排温室气体。 共同减排温室气体。 可以采用“集团方式” 四、可以采用“集团方式”,即欧盟内部的许多国家可视 为一个整体,采取有的国家削减、有的国家增加的方法, 为一个整体,采取有的国家削减、有的国家增加的方法,在 总体上完成减排任务。 总体上完成减排任务。
1891年丹麦研制的风电机组 年丹麦研制的风电机组
美国的小型风电机组
20世纪30年代后,美国开始研制大中型风力发电机。 20世纪30年代后,美国开始研制大中型风力发电机。 世纪30年代后 1941年设计了一台1250kW的大型风力发电机 年设计了一台1250kW的大型风力发电机, 1941年设计了一台1250kW的大型风力发电机,风轮直径 53m,二叶片,作为常规电站并入电网。 53m,二叶片,作为常规电站并入电网。 丹麦在风力机并网方面研究比较深入, 丹麦在风力机并网方面研究比较深入,最具代表性的风力 机是盖瑟风力发电机组。额定功率200kW 200kW, 机是盖瑟风力发电机组。额定功率200kW,年平均发电量 45万kW·h,采用异步发电机、定桨距风轮、 45万kW·h,采用异步发电机、定桨距风轮、叶片端部有 制动翼片。 制动翼片。
国内风电的发展历程全

国内风电的发展历程纵观我国风电发展史,主要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一、早期示范阶段(1986-1993年):主要利用国外赠款及贷款,建设小型示范风电场,政府的扶持主要在资金方面,如投资风电场项目及支持风电机组研制。
二、产业化探索阶段(1994-2003年):首次建立了强制性收购、还本付息电价和成本分摊制度,由于投资者利益得到保障,贷款建设风电场逐渐增多。
但此时国产的风力发电机功率不稳定,效率低,国内大功率的风力发电机组十分依赖进口,国产发电机占比仅有30%,国外如西班牙的歌美飒、丹麦的维斯塔斯、美国的通用电气这些外企进口的机组占据了当时国内70%的份额。
三、风电行业产业化高速阶段(2004-2010年):主要通过实施风电特许权招标来确定风电场投资商、开发商和上网电价,通过施行《可再生能源法》及其细则,建立了稳定的费用分摊制度,迅速提高了风电开发规模和本土设备制造能力。
在国家政策和各类补贴的推动下,这段时间里风电行业实现了数年的高速增长,在2010年新增装机容量达到18.97GW,此时国内风电设备国产化率已达到90%o当时新生了比较有名的企业代表有金风科技、明阳智能、华锐风电(由于当时激进的扩张已退市)四、弃风现象严重阶段(2011年2012)由于早期我国大部分的风电站集中建设在三北地区(远离用电量大东的南沿海地区),风电发电不稳定,发电量时大时小无法实现稳定供给,再加上当时储能设施配套和特高压输电的不完善,导致出现严重的弃风弃电现象。
与此同时,风机产品故障问题也开始显现,国内风电场后发生多起大面积脱网事故。
为此,政府监管趋严,电监会要求已经电网运行的风电场要通行风电机组低电压穿越能力核查,不具备低电压穿越能力的要尽快制定切实可行的低电压穿越能力改造计划。
由于风电电网检测资源不足,风电整机企业排队等待检测,影响电网速度。
五、弃风现象改善,装机量增长阶段(2013年2015)一方面,风电弃风率在2013和2014年出现下滑:2013年冬季气温同比偏高,供暖期电网调峰压力较小,风电消纳较好的夏秋季来风增加,同时全国电力负荷同比增速提升,弃风率呈现一定好转;另一方面,受2015年以后的网风电标杆电价下调影响,2015年出现较为强烈的抢装潮,推动2015年新增装机达30.75GW,为历年最高值。
国际风电发展史

国际风电发展史当涉及到技术难题,比如如何把大规模的高度不稳定的风电安全并网时,丹麦的领先地位就凸显无疑。
而当我们把目光转向那些风电装机容量最大的国家,比如美国、德国、西班牙、印度,就会发现,这些国家风电行业的飞速发展,无一例外与政府强有力的政策支持有着很大的关系。
美国:从鼓励装机到鼓励发电美国的风电政策在20世纪90年代前后有一个转变的过程。
在20世纪80年代,可以归纳为投资抵税和高电价收购。
到了90年代之后,逐渐采用直补发电量的方式,主要目的是由鼓励装机变为鼓励多发电,其实也就是鼓励风电并网。
从2004年开始,美国风电发展速度和装机容量增长均保持世界领先地位,这主要得益于其实施了“生产税返还”政策,该政策相当于给并网风电提供了约1美分/千瓦时的电价补贴,使资源比较好的风电项目在经济上具备可行性。
此外,2009年2月,美国国会依据“经济刺激法案”,决定投资110亿美元用于智能电网研究和建设,其中将新建4827公里采用先进输电技术的电网,目的是接纳更多的可再生能源电力,新建电网将采用先进的电源配置、电网调度管理和储能技术及装备,以扩大风电等可再生能源电力在电网中的比例。
从性能角度看,美国现在的风力发电场已经与常规发电场具有很多的共同之处,如可以具有变化的电力输出等。
随着风电注入的不断增加,大多数系统运营商已经认识到风力发电场可以与常规风电场一样,在有波动的情况下进行稳定的系统运作。
当然,如果要实现2030年风能占20%的目标,还有待于大量建造新的电力传输网络。
这些超高速传输网络就像一条行驶着各种车辆的高速公路,承载着各种混合电能,能够把风电从发电场远距离输送到用电负荷中心。
德国:优惠的上网电价德国在2001年到2007年保持风电装机容量世界第一,到2008年底累计达到2390万千瓦,直到最近才被美国超越。
德国风电发展取得的成就,主要得益于其固定的上网电价政策。
1990年,德国议会通过强制购电法。
该法案规定:电力公司必须让风电上网,并以固定价格收购其全部电量;以当地电力公司销售价格的90%作为风电上网价格;风电上网价格与常规发电技术的成本差价由当地电网承担。
风力发电的发展史

二、风能的先驱——Poul la Cour
Poul la Cour(1846-1908)是一名气 象学家同时也是现代风力发电机的先驱。 Poul la Cour 是现代空气动力学的鼻 祖,他建了一个属于他自己的风洞来实 验风力发电机。图中是Poul la Cour和 他的妻子。Poul la Cour致力于能源储 存的研究,将风力机发出的电力用于电 解来生产氢气,供他学校的瓦斯灯使用。 这个计划的唯一缺点是,由于氢气中含 有少量氧气致使氢气爆炸,他不得不数 次更换几个学校的的窗户。
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Johannes Juul风力发电机
创新的200KW Gedser 风力发电机在1956-57年由 Johannes Juul为SEAS电力公司建成,风机安装 在丹麦南部的Gedser海岸。三叶片,上风向,带 有电动机械偏航和异步发电机的风力发电机是现 代风力发电机的设计先驱。这台风力机是失速调 节型风力机,Johannes Juul发明了紧急气动叶尖 刹车,在风机过速时通过离心力的作用释放。基 本上,现代失速型风力发电机上使用着相同的系 统。这台风力发电机,在随后的很多年中一直是 世界上最大的。它在无需维护的情况下,运行了 11年。风力机的机舱和叶轮现在在丹麦 Bjerringbro电力博物馆中展出。
五、1980年后的风力发电机
Riisager 风力发电机
一个名叫Christian Riisager的木匠在 自已家的后院安装了一台小型的22KW 的风力发电机,他以Gedser风力机的 设计为基础,尽可能地采用了便宜的 标准部件(如,用一台电动机作为发 电机,把汽车的部件用作齿箱和机械 刹车)。Riisager的风力发电机在丹麦 许多私人家庭中成为了成功的典范, 同时他的成功给丹麦的风力发电机制 造商提供了灵感,从1980年起,制造 商开始设计他们自己的风力发电机。
光伏、风电发展史

光伏、风电发展史
光伏(太阳能光伏)和风电是可再生能源领域两个主要的发电技术,它们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
以下是它们的发展史的简要概述:
光伏发展史:
1839年:法国物理学家Edmond Becquerel首次发现光电效应,为光伏效应的奠基。
20世纪中叶:美国贝尔实验室研究人员发明了第一块硅光伏电池。
1954年:贝尔实验室的三位科学家发明了第一块高效的结晶硅太阳能电池。
1970年代:太阳能电池开始在太空任务中广泛应用,推动了太阳能技术的进步。
1990年代: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政府的支持,光伏在地面和屋顶安装上取得了一些商业成功。
21世纪初:太阳能电池的效率不断提高,成本逐渐降低,太阳能行业迎来了爆炸性增长。
目前:太阳能光伏系统在世界各地广泛应用,成为一种重要的清洁能源。
风电发展史:
2000多年前:人类早期开始使用风能,如帆船等。
19世纪末:发电机的发明催生了第一批风力发电机。
20世纪初:大型风力涡轮机开始在美国和欧洲等地建造。
1970年代:风能开始以商业化的方式应用,出现了一些小规模的风电场。
1980年代:风电技术不断进步,风力涡轮机的容量逐渐增加。
1990年代:风电成为一种主流的可再生能源,得到了政府的支持和投资。
21世纪初:风电装机容量快速增加,全球范围内的大型风电场逐渐成为现实。
目前:风电技术逐步成熟,风力涡轮机的效率和规模不断提高,风电是全球最重要的可再生能源之一。
光伏和风电的发展史都经历了多个阶段,从初步的科学研究到商业化应用,对清洁能源领域做出了巨大贡献。
风力发电知识点总结大全

风力发电知识点总结大全一、风力发电的原理风力发电的原理是利用风能带动风机叶片旋转,进而带动发电机产生电能。
风机通常由塔架、主轴、叶片和发电机等部件组成。
其中,风机的叶片接收到风的动能,然后带动主轴旋转,主轴通过传动装置驱动发电机产生电能。
在发电过程中,所产生的电能可以被接入电网,也可以储存到电池中供以后使用。
二、风力发电的发展历史风力发电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00年的古希腊时期,当时人们已开始使用风车来抽水和磨面。
而真正意义上的现代风力发电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的美国,当时科学家开发出了第一台风力发电机。
20世纪70年代,丹麦成为风力发电的先锋国家,开始大规模发展风电。
自此以后,风力发电逐渐成为一种主流的可再生能源形式,并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和推广。
三、风力发电的技术分类根据风力发电机的类型和结构,风力发电可以分为多种技术分类,包括水平轴风力发电机、垂直轴风力发电机和混合式风力发电机等。
其中,水平轴风力发电机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类型,它具有结构简单、稳定性好、效率高等特点;而垂直轴风机则具有风向适应性强、噪音小等优点;混合式风力发电机则融合了水平轴和垂直轴的优点,将风能转换成电能。
四、全球风力发电的发展状况目前,全球范围内的风力发电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能源形式,并且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根据国际能源署(IEA)的数据,截至2019年,全球累计安装的风力发电容量已达到了651.7吉瓦,其中中国、美国、德国、印度和西班牙等国家是全球风力发电的主要发展国家。
同时,全球风力发电的装机容量每年都在稳步增长,并且逐渐成为了可再生能源中的主要形式之一。
五、风力发电的优缺点风力发电作为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具有许多明显的优势,比如不排放二氧化碳、占地面积小、可再生性好等。
但同时,风力发电也存在一些缺点,比如对风资源的依赖性较强、噪音污染、对鸟类的生存造成影响等问题。
因此,在发展风力发电时,需要综合考虑其优缺点,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其中的问题。
风电基础知识培训风力发电历史

风电基础知识培训风力发电历史风电基础知识培训 | 风力发电历史风力发电是指通过转换风能为电能的一种技术,是可再生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进行风电的基础知识培训之前,了解风力发电的历史是十分重要的。
本文将为您介绍风力发电的历史发展及其重要里程碑。
1. 古老的风能利用人类对风力的利用可以追溯到古代。
早在公元前2000年,埃及人就开始利用风力推动帆船航行。
公元7世纪,中国的唐朝人民利用风力磨面粉,这是早期风力发电的雏形。
2. 风力发电的起源现代风力发电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1888年,美国的查尔斯·布雷什特(Charles Brush)建造了第一座商业化的风力发电站,位于俄亥俄州的克利夫兰市。
这座发电站通过350个风车叶片驱动的发电机产生了12千瓦的电力,供充电和照明使用。
3. 巨型风力涡轮机的出现在20世纪40年代,丹麦工程师希斯·赛克(Poul la Cour)设计并建造了15千瓦的巨型风力涡轮机,他也被誉为“现代风力发电之父”。
这标志着风力发电技术的重大突破,为后来更大功率的风力涡轮机奠定了基础。
4. 风力发电的商业化到了20世纪70年代,风力发电逐渐商业化。
世界上第一座大规模的商业化风电场出现在美国的新罕布什尔州。
这个风电场拥有20座风力涡轮机,每台功率为30千瓦。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对可再生能源需求的增长,风力发电迅速扩张。
5. 现代风力发电的发展进入21世纪,风力发电技术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风力涡轮机的尺寸越来越大,功率日益增强。
世界上最大的风力涡轮机位于英国,轮盘直径达到220米,单台装机容量为12兆瓦。
6. 风能在能源结构中的地位随着全球对气候变化的关注和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增长,风力发电在能源结构中的地位不断提升。
许多国家都制定了推广可再生能源的政策,并投资大量资源用于风力发电项目。
7. 风力发电的前景风力发电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据国际能源机构(IEA)的预测,到2030年,全球风力发电装机容量将翻倍,可达到2000吉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力总消耗的40%。
重力概念基础
桩基础
三角架基础
三角架基础
浮标概念基础
风力发电项目成本构成
九、兆瓦级风力发电机 Nortank1500
图片上是NEG Micon1500kW风机,于
1995年投入运行。此型风机最初的模式是叶轮 直径为60米,两台750kW发电机并联。
最新的模式是1500/750kW模式(两台
机也是其中之一,它被运到加州Palm Springs
的一个拥有一千多台风力机的大型风电场。早 5年开始制造风力机的丹麦制造商比其它国家 的公司销售业绩更佳。在加利福尼亚有将近一 半的风机来自丹麦。 大约在1985年,在加利福尼亚支持计划终 结的前一夜,美国的风能市场消失了。尽管看
起来市场已经堀起,但从那时起只有很少量的
丹麦的风电场Middelgrunden
丹麦现在的风电总装机约2000MW,有约
6000台风力机在运行。其中80%风力机属于个 人或当地风力机合资公司。丹麦最大的风电场
是Middelgrunden,而且它还是当时世界上
最大的海上风电场,拥有20台Bonus 2MW风 力机,总装机为40MW。丹麦最大的陆地风电
电机 改良的古典三叶片、上风向风力机设计
在疯狂的竞争中成为商业赢家 。
RISO国家实验室
RISO国家实验室因其在风能领域中的工作而广为人知。RISO国
家实验室的风能和大气物理部有约100名员工从事空气弹性学的基
础研究(也就是空气动力和结构动力之间的交互作用)以及风资源 评估工作。此外它还有一个独立的小的商业化活动,就是对风力发
这些三叶片F.L.Smidth 风机于1942年安装在Bobo岛,它们
看起来很象“丹麦”风机。这些风机是风-柴系统中的一部 分,给小岛供电。1951年,这些直流发电机被35kW的交流 异步发电机取代,如此一来,第二台生产交流电的风机问 世了。
四、Gedser 风力发电机
Johannes Juul 和 the Vester Egesborg 风力机
Nibe风力机(二十世纪70年代)
在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后,几个国家起对风能的兴趣
重新点燃。在丹麦,电力公司立即把目标放在的制造大型风 力发电机上,德国、瑞典、英国和美国也紧跟其后。
1979年,他们安装了两台630KW风力发电机,一台是桨
矩控制的,另一台是失速控制的。
五、1980年后的风力发电机
1918年,丹麦约有120个地方公用事业拥有
风力发电机,通常的单机容量是20-35kW,总装 机约3MW。这些风电容量当时占丹麦电力消耗 量的3%。丹麦对风力发电的兴趣在随后的若干 年逐渐减退,直到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出现供电危 机为止。
三、风能的先驱——1940-1950
F.L.Smidth 风机
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丹麦工程公司F.L.Smidth(现在是 水泥机械制造商)安装了一批两叶片和三叶片的风机。丹 麦风机制造商已经生产出了两叶片的风机,尽管所谓的 “丹麦概念”是三叶片的风机。所有这些风机(与它们的 前辈一样)发的是直流电。
Tvind 2 MW风力发电机
与小风机不同的是Tvind 2 MW风力机, 它是一台相当革命的风机。这台机组是下风 向变速风机,叶轮直径为54米,发电机为同 步发电机。目前,这台风力机还在正常地运
行之中。早期丹麦的风力发电机与德国,美
国、英国或加拿大政府资助大型风力发电机 研制工程完全不同。最后,由Gedser风力发
Johannes Juul工程师是Poul La Cour在1904年
开办的“风电工”培训班中的一名学生。
1950年,Johannes Juul在丹麦的Vester
Egesborg成为了世界上开发第一台交流风力发电 机的先驱。
Johannes Juul风力发电机
创新的200KW Gedser 风力发电机在1956-57年由 Johannes Juul为SEAS电力公司建成,风机安装在丹麦南部的 Gedser海岸。三叶片,上风向,带有电动机械偏航和异步发电 机的风力发电机是现代风力发电机的设计先驱。这台风力机是 失速调节型风力机,Johannes Juul发明了紧急气动叶尖刹车, 在风机过速时通过离心力的作用释放。基本上,现代失速型风 力发电机上使用着相同的系统。这台风力发电机,在随后的很 多年中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它在无需维护的情况下,运行了 11年。风力机的机舱和叶轮现在在丹麦Bjerringbro电力博物馆 中展出。
(GE)。
位于俄亥俄州Cleveland市庞大的BRUSH 风车
1887-1888年冬,Brush安装了一台被现代人认 为是第一台自动运行的且用于发电的风力机。它 是个宠然大物——叶轮直径是17米,有144个由
雪松木制成的叶片。风力机运行了约20年,用
来给他家地窑里的蓄电池充电。这台发电机仅为 12千瓦。这是因为低转速风机效率不可能太高。
自己的风洞来实验风力发电机。图中是Poul la Cour和他的妻子。Poul la Cour致力于能源储
存的研究,将风力机发出的电力用于电解来生
产氢气,供他学校的瓦斯灯使用。这个计划的 唯一缺点是,由于氢气中含有少量氧气致使氢
气爆炸,他不得不数次更换几个学校的的窗户。
1904年的培训班
la Cour每年在Askov Folk高
业的奠基人之一。他发明了一种效率非常高的直流
发电机应用于公共电网,发明了第一个商业化电弧 光灯,找到了一种高效的制造铅酸蓄电池的方法。
他 自 己 的 公 司 Brush Electric 位 于 俄 亥 俄 州
Cleveland市。1889年他卖掉了公司,1892年与 爱迪生通用电气公司合并取名通用电气公司
750KW发电机)叶轮直径为64米。 这张照片在丹麦西部靠近Esbjerg市的
Tjaereborg拍摄的。
Vastas 1.5MW
Vastas 1.5MW风机的原形于1996年问世。 最初的模式是63米叶轮直径,一台 1500kW发电机。最新的模式是68米叶轮 直径一台两极发电机1650/300kW。照片 上吊车正在吊装机舱。在它的左侧可以看 到ELSAM 2MW测试风机(混凝土塔架),
还有再远一些的NEG Micon 1500kW风力
机。
兆瓦级风机的未来
到1998年兆瓦级风机的出现之前,600和750kW的风机一直
是主流。兆瓦级风机主要用于海上或安装地点稀少的地区 风力发电机
一个名叫Christian Riisager的木匠在自已家的后院 安装了一台小型的22KW的风力发电机,他以 Gedser风力机的设计为基础,尽可能地采用了便宜 的标准部件(如,用一台电动机作为发电机,把汽 车的部件用作齿箱和机械刹车)。Riisager的风力发 电机在丹麦许多私人家庭中成为了成功的典范,同 时他的成功给丹麦的风力发电机制造商提供了灵感, 从1980年起,制造商开始设计他们自己的风力发电 机。
装机投运。现在德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风电 市场,而且德国的装机也是世界上最大的。
七、现代风力机
丹麦 Avedore Holme 这张照片拍摄的是Avedore风电场,距 丹麦哥本哈根市只有5公里。邻近250MW的 火电厂,安装了12台Bonus 300kW 风力机
和一台1000kW电力公司试验风力机。
BONUS 30kW风力发电机
BONUS 30kW风力发电机从1980年开始
制造,是现在制造商早期模型的代表。
与丹麦大多数制造商相似,BONUS公司 最初是一个农业机械制造厂。
六、伟大的加利佛尼亚风暴
NORTANK 55KW风力发电机 1980-1981年开发的55KW风力发电机的出 现是现代风力发电机工业和技术上的一个突破。 随着这种风力发电机的诞生,风力发电每度电 的成本下降了约50%。风能工业变得越来越专
海上风能的未来
海上风能开发是风电的一个非常有希望的应用,对那些高人
口密度和在陆地上很难找到合适安装地点的国家尤为如此。在海
上的安装成本高得多,(目前近海风电投资1650欧元/kW,陆地 风电投资700-1000欧元/kW)。但电量生产同样也很高。 丹麦电力公司已宣布了在2000年后将安装4000MW海上风电 的计划。4000MW的装机预计每年可发电13.5TWh,相当于丹麦
Tuno Knob
Tuno Knob海上风电场位于丹麦海岸的 Kattegat海域,由Midtkraft公用事业公司建造。
这张照片展示的是水上浮动式起重机在从事安装
工作。风电场拥有10台Vestas500kW风力发电 机。 风力机根据海洋环境进行了修改,每台风 机上都安装了一个电动吊用来更换主要部件如发 电机,而无需使用浮吊。此外,这些风机的齿轮 箱也进行了修改,转速比陆地风机提高了10%。 这样可使电产量增加5%。
丹麦人Poul la Cour随后发现了快速转动、叶片
数少的风力机,在发电时比低转速的风力机效率 高得多。
二、风能的先驱——Poul la Cour
Poul la Cour(1846-1908)是一名气象学家同 时也是现代风力发电机的先驱。Poul la Cour
是现代空气动力学的鼻祖,他建了一个属于他
中给风电工人做几次培训。这个 图片是1904年培训班毕业照。
la Cour的风力机
1897年,他发明的两台实验 风力机,安装在丹麦Askov Folk
高中。
此外,la Cour于1905年创 立了风电工人协会,它成立一年
后,就拥有了356个会员。
风电期刊
世界上第一个风力发电期刊《Journal of Wind Electricity 》也是由Poul la Cour创立的。
风力发电机设计中的竞争
许多设计,包括Riisager的设计部分地以古典Gedser 风力机或古 典低转速多叶片的美国“风能玫瑰”的经验为基础,其它的则革命一 些,包括立轴的Darrieus 风机,风机采用襟翼来进行功率调节,或将 液压用于传动系统等。大部分风力机通常为5-11KW,按现在的标准判 断它们太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