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堂餐用具消毒管理制度

合集下载

食堂清洗消毒管理制度

食堂清洗消毒管理制度

食堂清洗消毒管理制度食堂清洗消毒管理制度范文为保障就餐者身体健康,避免传染病发生,杜绝食物中毒事故,应制定规范的食堂清洗消毒管理制度。

下面店铺为大家整理了有关食堂清洗消毒管理制度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食堂清洗消毒管理制度篇11、坚持餐具清洗工序,做到一除(去残渣)、二洗(洗涤剂洗刷)、三冲(净水冲洗)、四消毒。

2、当餐收回餐具,当餐清洗消毒,不隔餐隔夜。

3、餐饮具洗涤、消毒容器专用,有标记。

4、餐具清洗、消毒后应达到光洁、干涩、无痕、无味。

5、消毒后的餐具放于密闭、清洁专用的保洁橱(柜)内,防止再污染。

6、食物残渣(溲水)应设专用加盖容器盛放,当天处理。

7、统一使用消毒公司提供的餐具,必须达到卫生标准。

食堂清洗消毒管理制度篇2一、根据《食品卫生法》第八条规定,餐具使用前必须洗净,消毒。

应设兼职消毒员,负责餐具的洗涤、消毒。

二、从事餐具消毒的人员,必须保持个人卫生,每年进行一次健康体检,不合格者不得从事餐具消毒工作。

三、餐具根据不同消毒方法,应按规定的操作程序进行。

四、餐具的洗涤池与消毒池应分开,并有明显的标记和足够的容积,不得一池混用或一池多用。

池子内,外壁要完整、光洁,下水道通畅。

污物要有盛装容器,并加盖,当日清除。

五、消毒剂的使用量,作用时间,应根据所用消毒剂的性能和要求浓度进行配制和操作。

使用含氯浓度必须在100—200毫克/升,保持3---5分钟。

六、消毒柜应无油垢、霉斑、异味。

七、经热力消毒后的餐具,感官检查达到光、洁、涩干。

药物消毒后的餐具,感官检查达到光洁、无味。

消毒后的餐具应置于保洁柜或其他保洁容器中,避免污染,保持清洁。

八、消毒人员应严格按操作程序进行消毒,并接受监督部门检查和监督。

食堂清洗消毒管理制度篇31、食堂应有专人负责餐具的洗涤和消毒。

2、严格执行一刮二洗三冲四消毒五保洁的工作程序和制度。

3、洗涮消毒要有专用设施设备,并有明显的标记和足够的容积,不得一池混用或一池多用。

食堂餐用具消毒管理制度

食堂餐用具消毒管理制度

食堂餐具消毒管理制度学校食堂使用的餐具、容器、用具不仅用量大、周转快,而且与进餐者直接相关,如果餐具及容器、用具不洁,被病原微生物污染,通过就餐环节,病菌或病毒就会进入体内,引起肠道传染病或食物中毒事故、食源性疾病的发生与流行。

为认真贯彻执行《食品卫生法》和《传染病防治法》特制定本餐具消毒和管理制度。

一、餐具清洁程序公用餐具、容器、器具在使用前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操作规程和卫生要求,严格按照洗消程序进行消毒:第一步是用热水洗去食物残渣(水温以50~60℃为宜);第二步是温水清洗,去除残留油脂等(水温以30℃左右为宜);第三步是消毒,可采用物理的或者化学法杀灭餐具上的残留病原微生物(如病菌、病毒等);第四步是冲洗,即用清洁卫生的清水冲洗掉餐具上的残留药物;第五步是保洁,即将洗净消毒后的餐具、容器、用具移入保洁设施内备用,以防止再污染。

二、餐具清洗消毒人员应掌握的常用消毒方法餐具如何进行消毒呢?目前国内外餐具消毒方法一般有两类:一类是物理消毒法,即利用热力灭杀原微生物常用的有煮沸、蒸汽、红外线等;另一类是化学消毒法,就是利用化学消毒剂灭杀灭病原微生物。

但后一类有一定副作用,对人体有不同程度的危害,所以国家对用于餐具的化学消毒剂实行严格管制,经省级以上食品卫生监督机构审查批准后,方可生产、使用。

目前,经国家批准常用于餐具的消毒毒剂有灭菌片、Te-101片、84肝炎消毒液等。

其中,灭菌片有含氯量高、稳定易保存,入水后易崩解等优点,成为餐具消毒的首选毒剂。

以上两类中,以物理消毒法最理想。

几种常用餐具消毒方法的主要卫生要求:(1)煮沸消毒法。

消毒锅应为桶形、锅底稍平,水量适度,以竹篮盛装餐具,当水沸时,将餐具放入其中,待水再沸时,取出备用,就是沸进沸出。

(2)蒸汽消毒法。

这是一种更常见的方法,其法多种多样,有简易蒸汽消毒法、锅炉蒸汽法、电热蒸汽消毒法等,一般要求消毒温度在80℃上,保持30分钟即可。

(3)灭菌片或Te-101片消毒法。

小学食堂餐用具消毒管理制度范本(2篇)

小学食堂餐用具消毒管理制度范本(2篇)

小学食堂餐用具消毒管理制度范本一、目的和范围为了保障学生的饮食安全和健康成长,确保食堂餐用具的卫生安全,制定本管理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小学食堂使用的餐具消毒工作。

二、消毒人员及其职责1. 食堂管理员负责组织和监督食堂餐具的消毒工作。

2. 消毒人员负责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食堂餐具的消毒操作。

3. 监督人员负责对食堂餐具的消毒过程进行监督和检查,并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整改措施。

三、消毒设备和消毒剂的选择和使用1. 食堂应配备符合卫生标准的消毒设备,并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

2. 消毒剂应选择符合国家规定的食品卫生标准,并保证其有效期内。

3. 在使用消毒设备和消毒剂前,必须进行检查和确认其工作状态和使用年限是否符合要求。

四、食堂餐具的分拣和预处理1. 食堂餐具应分门别类、整理摆放在专用的存放架或柜中,保持干净整洁,避免与其他物品混放。

2. 食堂餐具在使用前应进行预处理,包括清洗、漂洗和晾干等步骤,确保表面干净和无杂质。

五、餐具的消毒方式和程序1. 食堂餐具的消毒方式包括化学消毒和高温消毒,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消毒方式。

2. 化学消毒:将餐具浸泡于消毒剂溶液中,按照消毒剂的使用说明进行操作,并保证消毒剂的浓度符合要求。

3. 高温消毒:将餐具放入高压锅或蒸汽消毒器中,按照设备使用说明进行操作,并保证达到高温消毒要求的时间和温度。

六、消毒后的餐具处理和储存1. 消毒后的餐具应进行冲洗和晾干,保持表面干净和无水迹。

2. 餐具应放入专用存放架或柜中,避免与其他物品混放,并定期清洗和消毒存放架或柜。

七、食堂餐具消毒记录和监督检查1. 食堂管理员应建立餐具消毒记录,详细记录每天的消毒操作情况,包括消毒时间、消毒方式、消毒剂浓度等内容。

2. 监督员每天对食堂餐具的消毒过程进行监督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并记录检查情况。

八、违规处理和责任追究1. 对于发现的餐具消毒不符合要求的情况,食堂管理员应立即停止使用,并进行整改和消毒,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食堂餐用具消毒管理制度

食堂餐用具消毒管理制度

食堂餐用具消毒管理制度为了加强食堂餐用具的消毒管理,保障师生员工的饮食卫生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单位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总则1.1 食堂餐用具消毒管理应遵循预防为主、全面覆盖、规范操作、严格监管的原则。

1.2 食堂餐用具消毒管理应确保餐用具清洗消毒质量,防止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1.3 食堂餐用具消毒管理应建立健全制度,明确责任,加强培训,提高员工卫生意识和操作技能。

二、消毒设施与设备2.1 食堂应配备专用消毒设施和设备,包括消毒水池、消毒柜、消毒液、洗涤剂等。

2.2 消毒水池应专用,与食品原料、清洁用具及接触非直接入口食品的工具、容器清洗水池分开。

2.3 消毒柜应密闭、清洁,能满足餐用具消毒所需的温度和时间。

2.4 消毒液和洗涤剂应选择安全、有效、无毒、无害的产品,并按照产品说明书使用。

三、消毒程序与要求3.1 餐用具清洗消毒应按照除残渣、碱水(或洗涤剂)刷、清水冲、热力消、保洁的顺序操作。

3.2 餐用具清洗应彻底,去除食物残渣、油渍等,确保表面光洁、无污渍。

3.3 餐用具消毒应使用热力方法,如蒸汽、煮沸等,或化学药物消毒,如含氯消毒剂等。

3.4 消毒后的餐用具应放于密闭、清洁的保洁柜内,防止再次污染。

3.5 消毒后的餐用具应符合GB14934《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的要求。

四、消毒人员与管理4.1 食堂应设置专职或兼职消毒员,负责餐用具的清洗消毒工作。

4.2 消毒员应具备相应的卫生知识和操作技能,每年进行一次健康体检,合格者方可上岗。

4.3 食堂应定期对消毒员进行培训,提高其卫生意识和操作技能。

4.4 食堂应建立健全消毒记录制度,记录餐用具的清洗消毒时间、数量、方法、消毒员等信息。

五、监督检查与奖惩5.1 食堂应定期对餐用具消毒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5.2 食堂应建立奖惩制度,对遵守消毒管理制度、工作成绩突出的员工给予奖励;对违反消毒管理制度、造成食品安全事故的员工给予处罚。

食堂餐用具消毒管理制度范本

食堂餐用具消毒管理制度范本

食堂餐用具消毒管理制度范本1. 目的食堂餐用具消毒管理制度的目的是确保食堂内的餐具和器皿能够得到有效的消毒,从而保证食品安全和食客的健康。

本制度旨在规范食堂餐用具的消毒程序和要求,提供清晰的操作指导,确保消毒工作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食堂内所有使用的餐具和器皿,包括碗、盘、筷、勺、刀、叉、杯、碟等。

同时,适用于所有食堂工作人员,包括厨师、服务员、清洁人员等。

3. 餐具消毒流程3.1 餐具收集食堂工作人员在每餐结束后,立即进行餐具收集工作。

收集的餐具应该放置在专用的容器中,确保不同类型的餐具分开存放。

3.2 清洗预处理收集到的餐具应该首先进行清洗预处理。

清洗时应使用洗涤剂和洁净的清洗设备,同时要注意避免餐具之间的相互碰撞和污染。

3.3 高温消毒清洗后的餐具应立即进行高温消毒。

餐具可以通过置于高温水中浸泡或进行蒸汽消毒。

高温消毒的温度应该达到70度以上,持续时间不少于5分钟。

3.4 餐具存放经过高温消毒的餐具应放置在干燥、清洁的存放架上。

存放架应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以确保餐具的卫生安全。

4. 消毒设备和药剂管理4.1 消毒设备食堂应配备适当的消毒设备,如高温消毒柜、蒸汽消毒设备等。

这些设备应具备稳定的工作性能,能够确保餐具的有效消毒。

4.2 药剂管理如果使用消毒药剂进行消毒,应确保药剂的种类和浓度符合卫生要求,并按照生产商的说明使用。

同时,应定期对药剂进行检测,确保药剂的有效性。

5. 员工培训和监督5.1 员工培训食堂应对所有从事餐用具消毒工作的员工进行专业的培训。

培训内容包括消毒原理、操作流程、安全注意事项等。

培训应定期进行,以确保员工的专业水平和操作能力。

5.2 监督食堂管理人员应定期对餐用具消毒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检查内容包括消毒设备的使用情况、药剂的储存和使用情况、员工的操作规范等。

对于发现的问题应及时进行整改和改进,并做好记录。

6. 安全措施6.1 餐用具的消毒过程中,应严禁使用有毒有害的药剂,以免对员工和食客的健康造成威胁。

食堂餐具用具清洗消毒实用制度

食堂餐具用具清洗消毒实用制度

食堂餐具用具清洗消毒实用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食堂食品安全,保障广大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等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校食堂餐具用具的清洗、消毒和保洁工作。

第三条食堂餐具用具清洗消毒工作应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做到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第二章组织管理第四条食堂负责人是餐具用具清洗消毒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负责组织、实施和监督餐具用具的清洗、消毒和保洁工作。

第五条设立专门的餐具用具清洗消毒小组,明确各成员职责,确保餐具用具清洗消毒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六条食堂应配备与经营规模相适应的清洗、消毒、保洁设备和设施,确保餐具用具清洗消毒工作的正常开展。

第三章清洗消毒流程第七条餐具用具清洗消毒应按照以下流程进行:1. 去除餐具用具表面的食物残渣;2. 使用清洁剂对餐具用具进行洗涤;3. 使用清水将餐具用具冲洗干净;4. 使用消毒剂对餐具用具进行消毒;5. 将消毒后的餐具用具放入保洁柜进行保洁。

第八条食堂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清洗、消毒方法,如物理消毒、化学消毒等。

第九条采用化学消毒的方法,应严格按照消毒剂的使用说明进行操作,确保消毒效果。

第四章清洗消毒要求第十条餐具用具清洗消毒应符合以下要求:1. 餐具用具使用前必须洗净、消毒,未经清洗消毒的餐具用具不得使用;2. 清洗消毒后的餐具用具应达到光洁、干涩、无痕、无味;3. 消毒后的餐具用具应放入密闭、清洁的保洁柜内,防止再污染;4. 餐具用具应做到当餐收回,当餐清洗消毒,不得隔餐隔夜;5. 餐具用具清洗消毒设施应有明显标识,各类水池应以明显标识标明其用途;6. 从业人员应保持个人卫生,每年进行一次健康体检,不合格者不得从事餐具用具清洗消毒工作;7. 从业人员在清洗消毒餐具用具过程中应洗净手部并消毒,保持工作服清洁,必要时及时更换。

第五章监督检查第十一条食堂负责人应定期对餐具用具清洗消毒工作进行检查,确保各项措施的落实。

最新食堂餐具消毒管理制度

最新食堂餐具消毒管理制度

最新食堂餐具消毒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食堂餐具的清洗消毒管理,确保食堂食品安全,预防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根据《食品安全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食堂对外提供餐饮服务过程中使用的餐具、饮具的清洗、消毒和管理。

第三条食堂餐具消毒工作应当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做到餐具清洁、消毒彻底,确保食品安全。

第四条食堂负责人是餐具消毒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负责组织、实施和监督餐具消毒工作。

第五条食堂应当配备足够的餐具消毒设施和设备,保证餐具消毒工作的正常开展。

第六条食堂应当定期对餐具进行检测,确保餐具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第二章餐具消毒流程第七条餐具消毒应当遵循以下流程:(一)去除残渣:使用热水将餐具上的食物残渣冲洗干净。

(二)洗涤:使用洗涤剂将餐具上的油渍、污垢等清洗干净。

(三)冲洗:使用清水将餐具上的洗涤剂残留冲洗干净。

(四)消毒: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灭餐具上的病原微生物。

(五)冲洗:使用清水将餐具上的消毒剂残留冲洗干净。

(六)保洁:将洗净消毒后的餐具放入保洁设施内,防止再污染。

第八条食堂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餐具消毒方法,可以采用高温消毒、化学消毒等方式。

第九条高温消毒应当符合以下要求:(一)将待消毒的餐具放入高温消毒设备中。

(二)设定消毒温度和时间,确保餐具表面温度达到规定温度并保持一定时间。

(三)消毒结束后,待餐具冷却至适宜温度再取出。

第十条化学消毒应当符合以下要求:(一)选择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消毒剂。

(二)将餐具浸泡在消毒剂中,确保消毒剂浓度达到规定要求。

(三)消毒结束后,使用清水将餐具冲洗干净。

第三章餐具消毒管理第十一条食堂应当设立专门的餐具消毒区域,配备必要的消毒设施和设备,保持环境整洁。

第十二条食堂应当建立餐具消毒记录制度,记录餐具消毒的时间、温度、消毒剂浓度等相关信息。

第十三条食堂应当定期对餐具消毒设施和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

学校食堂餐用具清洗消毒管理制度

学校食堂餐用具清洗消毒管理制度

学校食堂餐用具清洗消毒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学校食堂餐饮服务食品安全,预防食物中毒和传染性疾病,保障广大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学校食堂餐用具的清洗、消毒管理工作。

第三条学校食堂餐用具清洗消毒工作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合法合规。

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要求进行餐用具清洗消毒。

(二)清洁卫生。

确保餐用具清洁卫生,消除食品安全隐患。

(三)科学规范。

采用科学的清洗消毒方法和技术,提高餐用具清洗消毒效果。

(四)节能环保。

合理使用清洗消毒设备,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第四条学校食堂应当建立餐用具清洗消毒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分工,加强从业人员培训,确保餐用具清洗消毒工作落到实处。

第二章餐用具清洗消毒设施与设备第五条学校食堂应当配备符合国家标准的餐用具清洗消毒设施与设备,确保设施设备正常运行。

第六条餐用具清洗消毒设施与设备应当满足以下要求:(一)具有足够的清洗消毒能力,能够满足食堂日常就餐需求。

(二)设施设备应当易于清洁和维护,防止细菌滋生。

(三)具备适当的温度、湿度控制功能,确保清洗消毒效果。

(四)设施设备应当具有排水、通风等设施,防止污水和气味泄漏。

第七条学校食堂应当定期检查餐用具清洗消毒设施与设备,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设施设备安全、有效运行。

第三章餐用具清洗消毒流程与方法第八条学校食堂应当建立餐用具清洗消毒流程,明确各环节操作要求,确保餐用具清洗消毒到位。

第九条餐用具清洗消毒流程主要包括以下环节:(一)收集与分类。

将使用后的餐用具按照材质和污染程度进行分类。

(二)预处理。

对餐用具进行必要的预处理,如去除食物残渣、油脂等。

(三)清洗。

使用清洁剂和热水对餐用具进行彻底清洗,去除污垢和细菌。

(四)消毒。

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对餐用具进行消毒,杀灭病原微生物。

(五)冲洗。

用清水对餐用具进行冲洗,去除残留的消毒剂和其他物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号:SY-AQ-03558
(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食堂餐用具消毒管理制度
Management system of canteen tableware disinfection
食堂餐用具消毒管理制度
导语:进行安全管理的目的是预防、消灭事故,防止或消除事故伤害,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

在安全管理的四项主要内容中,虽然都是为了达到安全管理的目的,但是对生产因素状态的控制,与安全管理目的关系更直接,显得更为突出。

学校食堂使用的餐具、容器、用具不仅用量大、周转快,而且与进餐者直接相关,如果餐具及容器、用具不洁,被病原微生物污染,通过就餐环节,病菌或病毒就会进入体内,造成肠道传染病或食物中毒事故、食源性疾病的发生与流行。

为认真贯彻执行《食品卫生法》和《传染病防治法》特制定本餐具消毒和管理制度。

一、餐具洗消程序
公用餐具、容器、用具在使用前应当遵守国家制订的操作规范及卫生要求,严格按照洗消程序进行消毒:第一步是用热水洗去食物残渣(水温以50~60℃为宜);第二步是温水清洗,去除残留油脂等(水温以30℃左右为宜);第三步是消毒,可采用物理的或者化学法杀灭餐具上的残留病原微生物(如病菌、病毒等);第四步是冲洗,即用清洁卫生的清水冲洗掉餐具上的残留药物;第五步是保洁,即将洗净消毒后的餐具、容器、用具移入保洁设施内备用,
以防止再污染。

二、餐具洗涤消毒人员应掌握的常用消毒方法
餐具如何进行消毒呢?目前国内外餐具消毒方法一般有两类:一类是物理消毒法,即利用热力灭杀原微生物常用的有煮沸、蒸汽、红外线等;另一类是化学消毒法,就是利用化学消毒剂灭杀灭病原微生物。

但后一类有一定副作用,对人体有不同程度的危害,所以国家对用于餐具的化学消毒剂实行严格管制,必须经省以上食品卫生监督机构审查批准方能生产、使用。

目前,经国家批准常用于餐具的消毒毒剂有灭菌片、Te-101片、84肝炎消毒液等。

其中,灭菌片有含氯量高、稳定易保存,入水后易崩解等优点,成为餐具消毒的首选毒剂。

以上两类中,以物理消毒法最理想。

几种常用餐具消毒方法的主要卫生要求:
(1)煮沸消毒法。

消毒锅应呈桶状、锅底稍平,水量适度,以竹篮盛装餐具,当水沸时,将餐具放入其中,待水再沸时,取出备用,就是沸进沸出。

(2)蒸汽消毒法。

这是较常用的方法之一,其法多种多样,有
简易蒸汽消毒法、锅炉蒸汽法、电热蒸汽消毒法等,一般要求消毒温度在80℃上,保持30分钟即可。

(3)灭菌片或Te-101片消毒法。

按每片药物兑自来水0.5公斤的比例配制消毒液,然后将洗净的碗盘等餐具放入消毒液内,浸泡3-5分钟。

(4)84肝炎消毒剂消毒法。

用自来水配制成1%84肝炎消毒液(即每公斤自来水加入84肝炎消毒剂10毫升),将洗净的餐具放入消毒液中浸泡3-5分钟,取出备用,配制均用自来水,不得用热水。

三、加强餐具洗涤消毒工作的管理
食堂指定人员负责餐具容器、用具洗涤消毒工作的日常管理,做到消毒经常化。

并可通过以下检查方法检查其工作质量:(1)感官检查。

首先检查洗涤人员是否按洗涤程序操作,有无弄虚作假,省略消毒程序;
(2)检查消毒设备是否正常,如消毒池是否漏水,有无消毒液,消毒柜的温度等;最后检查备用餐具的卫生质量,一般来讲,卫生
质量较好的餐具应当是内外壁和底部无油腻,呈现本色。

(3)余氯试纸检查法。

这是一种快速直观的检查方法,适用于使用氯制消毒的餐具,其灵敏度很高,残留余氯在5ppm时也能检出。

具体操作法是取余氯试纸一小块,投入备用碗盘内接触残留液,数秒后进行观察,若试纸变为淡紫色或深蓝色,表明该餐具已消毒,其颜色的深浅与消毒剂浓度的高低相关,一般要求试纸呈深蓝色(其余氯浓度约300ppm),若试纸仍为白色,证明该餐具未经消毒液消毒。

(4)细菌学检查法。

一般由国家食品卫生监督机构使用。

这里填写您的公司名字
Fill In Your Business Name Her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