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有机合成的常规方法与解题思路
高考化学有机物合成知识点

高考化学有机物合成知识点在高考化学中,有机物合成是一个重要的考点,也是学生们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之一。
有机物合成是有机化学的核心内容,涉及到有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反应类型、反应机理等多个方面。
下面,我们将从合成方法、合成反应和合成机理三个方面来探讨高考化学中的有机物合成知识点。
一、合成方法1. 加成反应合成:这是有机物合成中最常见的方法之一。
加成反应是指两个或多个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加在一起形成一个大的分子。
例如,乙烯与氢氟酸加成反应生成氯乙烷。
此外,还有醇、酸、醛等化合物的加成反应,具体的反应类型需要根据具体的有机合成实验来学习和理解。
2. 消除反应合成:消除反应是指分子中某些原子或官能团的亲核或电子-亲核基团与去除基团反应,生成新的化合物。
例如,消除反应可以将醇转化为双键化合物。
3. 取代反应合成:取代反应是指一个原子或官能团被另一个原子或官能团所取代。
例如,卤代烃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醇。
二、合成反应1. 醇的合成:醇是一类含有羟基的有机化合物。
常用的醇的合成方法有醛或酮的还原、溴化或氧化醇的合成等。
例如,用氢气和铜催化剂可以将酮还原成醇。
2. 酸的合成:酸是一类含有羧基的有机化合物。
常用的酸的合成方法有羧酸盐的水解、氧化剂氧化醛或醇、酯的水解等。
例如,用酸性介质下醇的氧化可以得到醛或酸。
3. 醛和酮的合成:醛和酮是一类含有羰基的有机化合物。
它们的合成方法有烯烃的氧化、醇的脱水、醇的氧化、酸的酰化等。
例如,通过醇的脱水可以合成醛或酮。
4. 酯的合成:酯是一类含有酯基的有机化合物。
常用的酯的合成方法有醇与无水酸的酯化反应、酸的(酰化)酰氯与醇的缩合等。
例如,用醇与无水酸反应可以得到酯。
三、合成机理有机物的合成机理是有机化学研究中的重要知识点,了解合成机理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有机物的合成过程。
常见的合成机理有亲电取代机理、自由基取代机理、加成-消除机理等。
例如,烷基卤代烃与缩醛之间的合成反应属于亲电取代机理。
化学有机合成与推断题专题复习

②-Cl
四、典例讲评
【例1】有以下一系列反应,终产物为草酸。
A →B →C →D →E →F →HOOC-COOH
已知B的相对分子质量比A大79,请推测用字母代表的化合物的结构简式:
C是;F是。
【例2】已知 (注:R,R'为烃基)。A为有机合成中间体,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消去反应,可能得到两种互为同分异构体的产物,其中的一种B可用于制取合成树脂、染料等多种化工产品。A能发生如图所示的变化。
; 或
⑶由酯化反应原理,可推测:HOOC-COOH+HOCH2CH2OH反应产物有三类:①链状酯HOOCCOOCH2CH2OH;②环状酯: ;③聚酯:
5.注意有机反应中量的关系
⑴烃和氯气取代反应中被取代的H和被消耗的Cl2之间的数量关系;
⑵不饱和烃分子与H2、Br2、HCl等分子加成时,C=C、C≡C与无机物分子个数的关系;
(5)写出E生成高聚物的化学方程式:。
(6)C的同分异构体C1与C有相同的官能团,两分子C1脱去两分子水形成含有六元环的C2,写出C2的结构简式:
。
【例3】(06年·北京理综卷)有机物A为茉莉香型香料
(1)A分子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的分子结构可表示为(其中R和R’代表不同的烃基)
1.掌握各类有机物的官能团的特点,理解其官能团的特征反应,根据物质性质推断分析其结构和类别。
⑴能使溴水、酸性KMnO4溶液褪色的官能团有:、、、
⑵能与Na反应放出H2的官能团有:、。
⑶能与FeCl3溶液作用显紫色;
⑷能与Na2CO3溶液作用放出CO2气体官能团为:;
⑸与银氨溶液反应产生银镜,或与新制的Cu(OH)2碱性悬浊液作用产生红色沉淀;
有机合成题技巧总结

有机合成题技巧总结
有机合成题是化学考试中常见的一种题型,主要考察学生的有机化学反应和合成能力。
以下是一些解题技巧:
1. 确定目标分子:首先,明确题目给出的目标分子,了解其结构特点和官能团。
2. 逆向合成:采用逆向思维,从目标分子开始,逐步拆分其结构,选择合适的中间体,直到找到起始原料。
3. 熟悉反应类型:熟练掌握各类有机化学反应,如取代、加成、消去、氧化、还原等,以便在合成过程中选择合适的反应。
4. 利用题目信息:仔细阅读题目,寻找可能存在的提示或限制条件,如使用某种催化剂、在特定温度或压力下的反应等。
5. 优化合成路径:考虑反应的效率和产物的纯度,合理安排反应步骤,优化合成路径。
6. 考虑产物的稳定性:在选择合成路径时,应考虑到最终产物的稳定性,避免不必要的变化。
7. 逻辑推理:根据已知的化学反应和知识,进行逻辑推理,推断可能的反应产物。
8. 验证答案:完成合成路径后,通过正向反应机理验证答案的合理性。
9. 练习与总结:多做相关练习题,总结常见题型和解题方法,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性。
10. 寻求帮助:如遇到困难,可与老师或同学讨论,寻求帮助。
希望这些技巧能对你有所帮助!。
高中《化学》有机合成思路与方法

(2).官能团的消除 (1)消除双键:加成反应。 (2)消除羟基:消去、氧化、酯化反应。 (3)消除醛基:还原和氧化反应。 (3).官能团的保护 在引入一个新官能团或将某一官能团加以转换时,若反应会影响分子中原有的官能 团,则应对这一官能团进行保护。例如在含有碳碳双键的分子中,欲将羟基氧化时, 应先把碳碳双键保护起来,以防被破坏。为了保护其他官能团而人为引入的基团, 称为保护基。保护基的选择应满足以下条件:①易于引入且不影响分子中其他部位 结构;②形成的保护基在后续反应中保持稳定;③在保持分子其他部位结构不被破 坏的情况下易于除去。试题中出现的大多是对(酚)羟基、醛基、氨基、碳碳双键 等易于被氧化的官能团进行保护。
(3)成环的方法
①二元醇脱水成环醚; ②二元醇与二元羧酸成环酯; ③羟基酸分子间成环酯; ④氨基酸分子间成环等。 ⑤ 双烯合成[狄(弟)尔斯-阿尔德反应]
4. 有机合成路线的设计
能力要求:能利用不同类型有机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及能
够从题给合成路线中选用必要的合成方法,设计合理路线
合成目标化合物。 综合能力要求高,是考查的难点! 一般是3分,也是拉开差距的部分!!!
和
为原料制备
的路线(无机试剂任选)。
(1)合成路线为:
(1)
(2)已知 :
。设计以
的路线(无机试剂任选)。
和
为原料制备
理解信息中给出的成环反应, 虚线左边来自于二烯烃,虚线右边来自于单烯烃,结合原
料中有含醛基物质,可推出
可由
与氢气加成反应得到,而
可
由 CH2=CHCH=CH2 和 CH2=CHCHO 加成得到。而 CH2=CHCH=CH2 可由 CH3CH=CHCH3 与溴发生加成反应,然后再发生卤代烃的消去反应得到,进而得到合成路线图。
高考化学难题解析与解题技巧

高考化学难题解析与解题技巧在高考中,化学作为一门重要科目,经常会出现一些较难的题目。
解答这些难题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解题技巧。
本文将针对高考化学难题进行解析,并分享一些解题技巧,帮助考生更好地应对高考。
一、有机化学难题解析及解题技巧1. 难题解析有机化学是高考化学中的重点内容之一,其中的难题往往涉及反应机理、有机合成等方面。
例如,考生可能会遇到求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推导反应机理等难题。
2. 解题技巧(1)熟悉有机反应常见的机理。
理解反应机理对于解决难题非常关键。
考生可以通过学习有机化学反应机理的知识,积累反应类型并了解相应的机理,从而有针对性地解决难题。
(2)合理运用有机化学的规律和原理。
在解题过程中,考生要善于运用有机化学的规律和原理,如电子推移原理、亲核试剂优先反应等。
这样可以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性。
(3)善于分析试题,掌握关键信息。
在解答有机化学难题时,考生需要准确把握试题的要求,注意关键信息,如反应条件、试剂性质等。
只有综合分析试题并抓住关键信息,才能找到解题思路。
二、无机化学难题解析及解题技巧1. 难题解析无机化学作为高考化学中的另一个重点内容,考察的难题主要涉及离子反应、配位化学等方面。
在解答这些难题时,考生可能会遇到离子反应方程式的推导、配位化合物的结构判断等问题。
2. 解题技巧(1)掌握常见的离子反应。
无机化学中离子反应较为常见,考生可以通过多做相关的练习题,熟悉各种离子反应的规律和特点,从而在解答难题时能够得心应手。
(2)理解配位化学的基本原理。
在解答配位化学方面的难题时,考生要对配位化学的基本原理有清晰的认识。
理解配位键的形成原理和配位数对于解决难题非常有帮助。
(3)合理运用化学反应规律。
无机化学中存在许多反应规律,如硬酸和硬碱的酸碱配位原理,溶解度规律等。
考生在解答难题时,要善于合理运用这些规律。
三、物理化学难题解析及解题技巧1. 难题解析物理化学难题常涉及热力学、动力学、电化学等方面。
高考化学有机合成的解题方法

高考化学有机合成的解题方法考点分布 1.有机合成的过程2.有机合成中官能团的转化3.有机合成的反应类型分值分布推断题:4-6分题型特点综观近几年化学高考试题,作为高考化学理综命题不可缺少的有机化学而言,其命题呈现如下趋势:①是以烃及烃的衍生物的转化关系为内容的传统考查方式仍将继续。
②是有机推断中渗透有机实验、有机计算等其它有机综合性问题、开放性的考查形式。
复习策略 1.首先熟悉有机反应类型、官能团的性质、同分异构体。
2.掌握常见的题型及合成路线。
3.学会解读信息,注意合成技巧。
方法突破解题方法一、以物质的反应类型或反应条件为突破口的有机推断与合成试题[题型解读] 以物质的反应类型或反应条件为线索的有机推断试题是高考试题中常见的题型之一,具有综合性强,思维量大,主要考查考生对常见有机反应原理的理解和有机物结构的判断。
近几年高考命题的角度主要有:①官能团的判断;②有机物结构式的书写;③有机反应方程式的书写;④同分异构体的书写等。
1.审题忠告(1)通常试题会给出一种有机物的结构(简)式或分子模型,审题时,首先要读懂结构(简)式或分子模型中的化学信息,其次要关注物质中所含官能团,根据所含官能团推断物质所具有的性质。
(2)由题给物质所能发生反应的类型推测同类物质可发生同类型的反应。
(3)同类有机物具有相似的结构与性质,利用物质的特征性质,可推断有机物类别与结构特点。
(4)写同分异构体或判断异构体数目时要审清限制条件及说明的问题,如银镜反应说明含—CHO,与NaOH溶液反应说明可能含—COOH、、—X等,水解反应说明可能含—X、、等。
2.答题忠告(1)回答官能团要明确名称或符号;(2)写化学用语时要明确分子式、结构式或结构简式;(3)写化学方程式时要注意无机小分子不要漏掉;(4)写同分异构时要注意三角度:碳链异构、位置异构、官能团(异类)异构。
二、以合成路线中物质的结构为突破口的有机推断与合成试题[题型解读] 以合成路线中物质的结构为突破口的有机推断与合成试题也是近几年出现的热点题型。
有机合成题解题思路和技巧

有机合成题解题思路和技巧有机合成题是各类考试中的重点题型之一,而且所占份量较大(一般在20~40分之间)。
有机合成所考查的是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一种能力型题目,要求考生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有时还要有一定的灵感。
有机合成的任务是建造有机分子。
它通常要运用官能团移位、官能团转换、官能团形成、消除官能团、增长碳链、缩短碳链、重组碳架、环合和开环等手段来实现。
因此,将有机反应按上述要求分类、归纳、熟记、并能达到灵活运用的程度,是做好有机合成题的基础。
有机合成的方法是逆合成原理。
解有机合成题的基本步骤分两步完成:第一步:运用逆合成原理对目标化合物进行剖析首先对目标化合物进行分析,看它含有哪些官能团、它间之间的相对关系或位置如何,并联想出相关的合成反应。
然后对目标化合物进行逆推分析。
用切断法推出其前体,前体的前体……,直到题目指定或可选的原料为止。
在进行逆推分析时,应注意如下几点:1、如何构成目标分子所特有的骨架(碳键的增长和缩短,碳环的形成与开环,骨架的重排等);2、如何在指定位置引入特定的官能团;3、如何满足一定的立体化学要求。
有时目标化合物中没有官能团,此时要在它的适当位置生长出一个易被切断或交换的官能团,然后再进行剖析。
生长的官能团应是易消除的官能团。
在逆推过程中,切断的一般原则如下:(1) 应有合理的切断依据,即“能合才分”,也就是说切断必须有可以连起(成键)的反应为依据;(2) 有碳—杂键时,一般在碳—杂键处切断;(3) 凡涉及官能团时,则在官能团附近切断,如果是由两种官能团形成的官能团,应切断为原官能团;(4) 通过官能团转换(简写为FGI)逆推到适当的阶段再切断;(5) 切断应尽可能遵循最大程度简化的原则,一般在分子的中央处切断、在有支链处切断、在对称处切断等。
第二步:以剖析为依据,写出合成设计方案在逆推分析的基础上,将剖析时的逆向过程正过来,为每步反应加上试剂和反应条件,即得初步的合成路线。
化学 高考有机合成路线设计的常用方法方法

宽放市用备阳光实验学校有机合成的文化的构成与训练有机合成题,近几年的高考题中,重现率几乎百分之百,从的“由丁二烯通过双烯合成,制备甲基环己烷〞到的“以溴代甲基环己烷为原料合成6-羰基庚酸〞:在推断物质结构,书写结构简式和化学方程式;着重在设计合成流程图,具有意,但难度太大;有所改良。
一、要讲技巧,更要讲思想。
㈠有机合成的重要意义有机合成是有机化学的核心。
学习和研究有机化学的目的,最终是为了合成自然界已存在的和自然界并不存在而人为设计的具有特结构,因而具有特性能和用途的有机化合物以造福人类。
现在已经发现的三千多万种物质中,绝大是家合成的有机物。
在1828年武勒开始有机合成直至本60年代之前,人们一直是从原料开始,逐步经过碳链的连接和官能团的安装最后完成的。
但由于没有通用的思维标准,其设计过程往往需要相当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十分困难。
1964年首创用逆推的方式设计合成路线,由于他独特的操作方式,高度标准合成设计的程序,并使其具备了相对固的逻辑思维推理,因而易学易用,大大推动了这一学科的开展。
也因此获得了1990年诺贝尔化学奖。
人们对有机产品的研究,已经到达一个较高的水准了。
如果预测某种结构的有机物具有某项特殊用途,或特殊性质,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何寻找适宜的原料,采用合理的合成路线,来合成该物质了,所以有机合成具有广阔前景。
㈡有机合成路线的设计原那么①原理正确、步骤简单〔产率高〕②原料丰富、价格低廉③条件适宜、操作方便④产物纯洁、污染物少〔易别离〕二、有机合成题的训练方法首先要掌握“学情〞,对症下药,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和训练;其次要用的例题,特别是近的高考题进行典型引导,以建构有机合成的“模型〞;再次要充分利用各类有机框图题,进行逆向思维,即以这类题为“素材〞,灵活地进行合成路线的训练。
㈠学生中存在的问题①官能团的引入、消除“硬装斧头柄〞。
究其原因是学生有机根本反类型掌握不扎实。
②步骤先后随心所欲。
究其原因是没有很好理解有关官能团的相互影响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化学有机合成的常规方法与解题思路如何从原料出发去合成有机物呢?一种是通过对比,找出原料与目标产物的区别点,区别点就是变化点,然后从原料出发去合成目标产物。
还可以从目标产物入手。
分析若得到此产品,最后一步应是什么反应,这步反应的反应与原料又有什么样的关系,这样从后往前将原料与产品联系起来。
记住合成题的正确解答必须有扎实的有机基础知识作前提。
一、总的解题思路 关键在于:1. 选择出合理简单的合成路线。
2. 熟练掌握好各类有机物的组成、结构,性质,相互衍变关系以及重要官能团的引入和消去等基础知识。
合成路线的推导,一般有两种方法:“直推法”和“反推法”,而“反推法”较常用,该方法的思维途径是: (1)首先确定所要合成的有机物属于何类型,以及题中所给定的条件与所要合成的有机物之间的关系。
(2)以题中要求的最终产物为起点,考虑这一有机物如何从另一有机物甲经过一步反应而制得。
如果甲不是所给的已知原料,再进一步考虑甲又是如何从另一有机物乙经一步反应而制得,一直推导到题目中所给定的原料为终点,同时结合题中给定的信息。
(3)在合成某一产物时,可能会产生多种不同的方法和途径,应当在兼顾原料省、产率高的前提下选择最合理、最简单的方法和途径。
二、解题的基本规律和基本知识1.掌握有机合成路线有机合成往往要经过多步反应才能完成,因此确定有机合成的途径和路线时,就要进行合理选择。
选择的基本要求是原料价廉,原理正确,路线简捷,便于操作、条件适宜、易于分离,产率高,成本低。
中学常用的合成路线有四条。
(1)一元合成路线(官能团衍变)R —CH═CH 2 →卤代烃→一元醇→一元醛→一元羧酸→酯 (2)二元合成路线OH H C OH H C ClH C Cl H C CH CH OH CH CH 2|2|O H 2|2|Cl 22O H 23222-−−→−-−−→−=−−→−++-水解加成消去(3)芳香化合物合成路线⑷改变官能团的位置3|3HBr 23HBr 223CH BrH C CH CH CH CH Br CH CH CH +-−−→−=−−→−加成消去2. 官能团的引入⑴引入羟基(—OH )方法: 、 、 、 等。
⑵引入卤原子(—X )方法: 、 、 、 等。
⑶引入双键方法: 、 、 等。
⑷引入醛基(—CHO )方法: 、 、 等。
⑸引入羧基(—COOH )方法: 、 等。
3. 官能团的消除⑴通过加成反应消除不饱和键。
⑵通过消去反应或氧化反应或酯化反应等消除羟基(—OH ) ⑶通过加成反应或氧化反应等消除醛基(—CHO ) 4. 碳链的增减 增长碳链 酯化 炔、烯加HCN 聚合 醛醛加成 肽键的生成等 减少碳链 酯水解 裂化、裂解 烯催化氧化 肽键水解等类型 方式例举 酯成环 (— C OO —) 二元酸和二元醇的酯化成环酸醇的酯化成环 醚键成环 (— O —)二元醇分子内成环 二元醇分子间成环 肽键成环二元酸和二氨基化合物成环氨基酸成环类型方式 例举 加聚反应乙烯型加聚1,3 —丁二烯加聚型混合型加聚缩聚反应酚醛树脂型通过酯键形成的缩聚反应通过肽键形成的缩聚反应 通过醚键形成的缩聚反应1.反应条件确定反应类型 2.从反应类型判断官能团种类 四、常见的合成方法1. 顺向合成法:此法要点是采用正向思维方法,其思维程序为“原料→中间产物→产品”。
2. 逆向合成法:此法要点是采用逆向思维方法,其思维程序为“产品→中间产物→原料”。
3. 类比分析法:此法要点是采用综合思维的方法,其思维程序为“比较题目所给知识原型→找出原料与合成物质的内在联系→确定中间产物→产品”。
五、常见题型1. 限定原料合成题本题型的主要特点:依据主要原料,辅以其他无机试剂,运用基本知识,联系生活实验,设计合理有效的合成路线。
例1:某制糖厂以甘蔗为原料制糖,同时得到大量的甘蔗渣,对甘蔗进行综合利用,不仅可以提高经济效益,而且还能防止环境污染,现按以下方式进行:已知F、H均是具有香味的液体,F为E的三聚合物,并具有特殊的6元环状对称结构,试填空:(1)A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H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2)D→E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G→H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F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合成路线给定题本题型的主要特点:题目已将原料、反应条件及合成路线给定,并以框架式合成路线示意图的形式直观地展现了最初原料与每一步反应主要产物的关系,要求依据原料和合成路线,在一定信息提示下确定各步主要产物的结构简式或完成某些步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例2:根据下面图示填空:(1)化合物A含有的官能团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在酸性条件下与Br2反应得到E,E在足量的氢氧化钠醇溶液作用下转变成F,由E转变成F时发生两种反应,其反应类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
(3)D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1molA与2molH2反应生成1molG,其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5)与A具有相同官能团的A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
3.信息给予合成题本题型的主要特点:除给出主要原料和指定合成物质外,还给予一定的已知条件和信息。
该题型已成为当今高考的热点。
解这一类题应注意三点:一是认真审题,获取信息;二是结合问题;三是依据信息,应变创新。
例3:环己烯可以通过丁二烯与乙烯发生环化加成反应得到:(也可表示为:+║→)实验证明,下列反应中反应物分子的环外双键比环内双键更容易被氧化:现仅以丁二烯为有机原料,无机试剂任选,按下列途径合成甲基环己烷:请按要求填空:(1)A的结构简式是;B的结构简式是。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反应类型:反应④,反应类型反应⑤,反应类型。
六、有机合成题应注意的事项:①每一步的反应都要符合反应规律或信息提示,不能杜撰;②确定反应中官能团及它们互相位置的变化;③确定反应先后顺序时注意能否发生其它反应如酯在NaOH溶液中水解时,是否有苯酚生成,把C=C氧化时是否有—CHO存在,使用氧化剂时是否存在还原性基团如—NH2等;④反应条件的正确选择;⑤题中所给予的信息往往起到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一定要认真分析,信息与反应物、生成物、中间产物的关系,从中得到启示。
七、有机合成专题强化训练1.以水、空气、乙烯为原料来制取乙酸乙酯(可以使用催化剂)?2.已知:①R —R NO HClFe 2−→−—2NH ②苯环上原有的取代基对新导入的取代基进入苯环的位置有显著影响. 用苯作原料制备一系列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图:浓硝酸浓硫酸ACH 3Cl催化剂BFe HCl CH 3NH 2Br 2催化剂C 浓硫酸DH 2催化剂Br SO 3H苯H 2OHONO 212(1)A 转化为B 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苯→①→②”省略了反应条件,请写出①、②物质的结构简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 在苯环上的二氯代物有 种同分异构体。
(4)有机物CH 3NH 2的所有原子 (填“是”或“不是”)在同一平面上。
3.在金属锂和碘化亚铜存在的条件下,卤代烃间发生反应生成一种新的烃,如:C H Cl C H Li C H CuLi C H C H 49494924925LiCuIC 2H 5Cl−→−−→−−−→−−−()—,把下列各步变化中的有机产物的结构简式填入方框中:4.请认真阅读下列3个反应:如有需要,可以利用试卷中出现过的信息.利用这些反应,按以下步骤可以从某烃A 合成一种染料中间体DSD 酸。
请写出A 、B 、C 、D 的结构简式。
A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5.一卤代烃RX 与金属钠作用,可增加碳链制高级烷,反应如下:2RX+2Na −→−R —R+2NaX 试以苯、乙炔、Br 2、HBr 、钠主要原料,制取6.煤的气化和液化是使煤变成清洁能源的有效途径.煤气化的主要反应是:C+H 2O(g) CO+H 2,CO 和H 2的混合气体是合成多种有机物的原料气.下图是合成某些物质的路线.其中,D 易溶于水,且与CH 3COOH 互为同分异构体;F 分子中的碳原子数是D 的3倍;H 经催化氧化可得到G .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下列物质的结构简式:A_____________、H______________;指出A 和H 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H 3COOH +E→F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 与新制Cu(OH)2共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某有机物A 在不同条件下反应,分别生成B 1+C 1和B 2+C 2;C 1又能分别转化为B 1或C 2;C 2能进一步氧化,反应如下图所示:其中只有B1,既能使溴水褪色,又能和Na2CO3溶液反应放出CO2。
写出(1)B1、C2分别属于下列哪一类化合物?①一元醇②二元醇③酚④醛⑤饱和羧酸⑥不饱和羧酸B1;C2(填入编号)(2)反应类型:X 反应;Y 反应;(3)物质的结构简式:A:;B2:;C2:。
8.A是一种可以作为药物的有机化合物。
请从下列反应图式中各有机化合物的关系(所有无机产物无已略去未写),推测有机化合物A、B、C、E、F的结构简式。
(Ф代表苯基)9. 有机粘合剂是生产和生活中一类重要的材料。
粘合过程一般是液态的小分子粘合剂经化学反应转化为大分子或高分子而固化。
(1)“502胶”是一种快干胶,其主要成分为α—氰基丙烯酸乙酯()。
在空气中微量水催化下发生加聚反应,迅速固化而将物粘牢。
请写出“502胶”发生粘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2)厌氧胶()也是一种粘合剂,在空气中稳定,但在隔绝空气(缺氧)时,分子中双键断开发生聚合而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