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五课件:第五单元《三星堆遗址——古蜀文明之谜》第4课

合集下载

人教版历史选修5-5-2《三星堆文化的丰富内涵》word教案.pptx

人教版历史选修5-5-2《三星堆文化的丰富内涵》word教案.pptx

学无 止 境
制陶业。三星堆文化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制陶业也不例外。其陶器以高柄豆、小平底 罐、鸟头形把勺为基本组合定式,其中还有瓶形杯,它是三星堆出土的很有地方特色的器物, 它被做成喇叭口、细颈项,圆平底,很像今天我国北方地区用来烫酒的陶瓷酒瓶,与日本人 喝清酒用的酒瓶极为相似。陶在遗址也有较多发现,颇具特色,一般高三四十厘米,下部为 三只袋状足,中间是空的,可加大容量,一般认为它是用来温酒的器物。三星堆的窑炉平面 为心形,浅床斜坡,有利于提高炉温。
丽 的篇章
2、 了解三星堆文化的丰富内涵,感受古代先民的聪明才智,体会当时的时代特征
教学重点
考古成果再现了三星堆丰富多彩的社会风貌。
教学难点
贵贱贫富分化的现象。 教学方法 分析图表、探究问题、观察图片、分析思考 教学过程
学无止 境
本课教材主要从四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三星堆文化丰富的内涵:人类青铜文明史上的华 丽篇章;丰富多彩的社会风貌;贵贱贫富分化的现象;高超的手工工艺。三星堆的考古成果, 包括城墙遗址、青铜制品、衣冠服饰、玉石器、堆漆、陶器等,充分展示了古蜀文明,在中 国古代文明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三星堆文化的图片资料丰富,建议教师充分运用,增加 学生的感性认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比较,使学生全面了解三星堆文化的丰富内涵。
三、农牧业生产发达。建议教师收集三星堆考古文物中的青铜动物雕像、青铜酒具、陶 制酒具、祭祀坑中的动物头骨等图片,指导学生推理分析。从青铜动物雕像、祭祀坑中的动 物头骨分析,三星堆的古代先民已学会饲养动物,并用于祭祀,这说明当时的畜牧业兴旺; 从青铜酒具、陶制酒具分析,当时已有大量剩余粮食,人们会用粮食造酒,饮酒之风盛行,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地农业生产的发达。
接着,教材从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人教版历史选修5“一醒惊天下”的三星堆遗址

人教版历史选修5“一醒惊天下”的三星堆遗址

第五单元三星堆遗址——古蜀文明之谜第1课“一醒惊天下”的三星堆遗址素材震惊世界的两个“祭祀坑”三星堆古蜀文化遗址由寂静到蜚声海内外,最主要的还应归功于1986年夏天两个震惊世界的“祭祀坑”的发现。

坑中文化含量极高的出土物,恍如是经太高度浓缩的古蜀文化信息库,一经发现和揭露,当即引发轰动。

……1986年夏天对于四川乃至中国考古学界都是一个特殊的年份。

7月18日上午8时许,砖厂工人杨远洪、刘光才发现了著名的“一号祭祀坑”。

……发掘工作从7月18日持续到8月14日,这是27个如何令人难忘的日日夜夜啊!考古发掘工作者恍如是在梦中游历了古蜀王国最华丽精致的殿堂。

考古学家们都很清楚,一个人一生能够碰到一次这样的发掘即算荣幸,因为它在瞬息间推开了一扇通向古蜀文明的大门,那些琳琅满目的古蜀器物喷涌着出此刻考古现场:闻所未闻的、精美到极点的青铜器、玉器、金器,造型独特的风格,难以理喻的埋藏方式……这一切把在场的所有人都震住了。

我曾经仔细观察过一张“一号祭祀坑”被揭露以后拍摄的照片,那是一张从长方形坑的坑口方向拍摄的全景,照片中那些散布于褐黄色泥土或灰白色(少量显蓝黑色)动物骨渣中的器物数不胜数,弯曲发白的是象牙,滑腻斑斓的是玉璋、玉戈,铜人头像和铜面具则显示出金属特有的繁重质地。

它们的散布又非想象中的杂乱无章,看得出是通过事前分类,然后才倾倒入坑的。

一号坑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根长达142米的金杖。

从照片上看,它就像一条金黄色的蛇所褪下的皮,因为被包裹在中间的木棍已因碳化而消失,只留下一具闪闪发亮的外壳,像是尽力地在向咱们证明着什么。

整个发掘进程几乎是在极度亢奋的状态下完成的,虽然那时正值盛夏,酷热难当,白天有烈日,晚上有蚊虫,但考古学家们仿佛把这一切都忘了,只是感觉到从未体验过的兴奋和过瘾。

就在“一号坑”发掘清理工作结束的当天,另一个加倍惊人的消息传来:砖厂工人又在距“一号坑”东南仅30米处发现了“二号坑”!这真是一次锦上添花、漆上描彩的大惊喜、大发现,恍如是上苍的分外恩赐。

人教版历史选修5《三星堆文化的未解之谜》教案

人教版历史选修5《三星堆文化的未解之谜》教案

人教版历史选修5《三星堆文化的未解之谜》教案三星堆遗址——古蜀文明之谜第4课三星堆文化的未解之谜教案一、教学目标二、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1.知识结构2.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重点青铜大立人像的身份之谜;青铜树之谜;祭祀坑。

难点了解三星堆文化与其他地区文化之间的关系。

教材内容分析与教学建议本课教材主要从四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三星堆文化的未解之谜:三星堆群像身份之谜;金杖和青铜树是否神权象征;三星堆“祭祀坑”之谜;大批海贝说明了什么?三星堆遗址及其出土文物,向学术界展示了一个个全新的研究领域。

迄今为止,尽管研究者甚多,著述较多,但许多重大学术问题,仍如同千古之谜,尚待人们去上下求索,破译及获取其中宝贵的信息。

本节课介绍的三星堆之谜只是众多谜团的一部分,让学生了解这些未解之谜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建议教师根据学生的喜好适当补充些文字资料和图片,增加学生对三星堆文化的感性了解,为全面认识三星堆文化奠定基础。

本课的引言是摘自《青年报》的一篇文章,指出关于三星堆文化目前仍然有些重要问题需要历史学家们解释,共有七大未解之谜:(1)三星堆文化来自何方?目前有其来源与岷江上游新石器文化有关、与川东、鄂西史前文化有关,可能来源于溯江而上的某种古代地区性文化、与山东龙山文化有关等看法,一般人们认为三星堆文化是土著文化与外来文化彼此融合的产物,是多种文化交互影响的结果。

但究竟来自何方?(2)三星堆遗址居民的族属为何?目前有氐羌说、濮人说、巴人说、东夷说、越人说等不同看法。

多数学者认为岷江上游石棺葬文化与三星堆关系密切,其主体居民可能是来自川西北及岷江上游的氐羌系。

(3)三星堆古蜀国的政权性质及宗教形态如何?三星堆古蜀国是一个附属于中原王朝的部落军事联盟,还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已建立起统一王朝的早期国家?其宗教形态是自然崇拜、祖先崇拜还是神灵崇拜?或是兼而有之?(4)三星堆青铜文化是如何产生的?是蜀地独自产生发展起来的,还是受中原文化、荆楚文化或西亚、东南亚等外来文化影响的产物?(5)三星堆古蜀国如何消亡?一般认为,三星堆古蜀国有一个发展壮大,由盛转衰的过程,立国时间在千年以上,与传说中的几代蜀王均有关系。

高中历史:5.3《三星堆文化和古蜀文明》素材(新人教版选修5)

高中历史:5.3《三星堆文化和古蜀文明》素材(新人教版选修5)

第五单元三星堆遗址——古蜀文明之谜第3课三星堆文化和古蜀文明素材1.原始资料古蜀文化区的地域与年代巴蜀作为一个地域概念,是战国秦汉时才形成的。

《史记·苏秦传》说秦“西有汉中,南有巴蜀。

”《李斯传》载谏逐客书曰:“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

”在殷周之际,则只称蜀。

《后汉书·光武帝纪》注:“蜀有巴郡,故总言之(巴蜀)”,就保留了古老的地域概念。

殷墟卜辞与周原卜辞均有蜀无巴,故可遥称为古蜀文明。

其地域范围我们曾加论证:“殷墟卜辞中的蜀的中心地区在成都平原,蜀文化圈的范围大体上和后来《汉书·地理志》所载与巴蜀同俗的地域相当。

它在江汉地区与南传的二里头文化(夏文化)相遇,在陕南与商文化相遇,在渭滨与周文化相遇。

”关于殷墟卜辞中蜀的地理位置,目前还有不同意见,但多数学者仍主张在“陕南或四川境内”。

笔者亦坚持自己的意见不变。

古蜀文化圈的内涵是所谓的“早期蜀文化”,以资与东周的“巴蜀文化”相衔接和区别。

这个文化圈的范围为近年来的考古发现所证实。

具有三星堆──十二桥蜀文化性质的遗存在成都平原有密集的分布;含有蜀文化因素的遗址在雅安沙溪、汉源麻家山、阆中坪上,忠县中坝以及江汉平原西部均有发现。

值得注意的是,含有蜀文化因素的多寡,和该遗存与成都平原之间的距离成反比,呈现出蜀文化向外传播的波圈现象。

可见,三星堆、十二桥确是古蜀文化区的中心遗址。

此表下接战国时期的“巴蜀文化”,此处从略。

其年代推断为近年来碳十四测定所证实。

三星堆遗址第一期的年代在距今4 740±115到4 075±100年之间;第二、三期的年代距今约3 935±240到3 165±285年之间;第四期的年代距今2 875±70年。

十二桥遗址早期年代距今约3 680±80年。

总之,相当于中原新石器时代晚期、夏、商、周时期。

过去,学者们囿于识见往往不相信常璩《华阳国志·蜀志》所记:“蜀之为国,肇于人皇,与巴同囿。

2023人教版选修5第五单元第1课《“一醒惊天下”的三星堆遗址》ppt

2023人教版选修5第五单元第1课《“一醒惊天下”的三星堆遗址》ppt

理解陶器的分期
三星堆遗址出土了大量陶器,从新石器 晚期到殷商、西周时期的都有,从以下 三方面来理解陶器的分期: 1.早期陶器以夹砂褐陶为主,并有一 定数量的泥质灰陶和泥质橙黄陶。时代 相当于二里头至二里冈下层时期。
2.中期陶器仍以夹砂陶为主,有灰褐和 黑灰两色。此外,还有少量的泥质灰陶和 泥质红褐陶.时代相当于二里冈上层一、二 期(郑州白家庄期)至殷墟早期(殷墟一、二 期)。 3.晚期陶器以夹砂褐陶为主,泥质灰陶
第1课 “一醒惊天下”的三星 堆遗址
学习目标概览
目标内容 1.惊世发现 2.稀世宝物的出土 3.三星堆屋基和作坊遗址
理解导向 1.三星堆文化 2.对三星堆遗址、遗物的研究,引申出 对当时当地社会各方面的确认、判断 和推测
学习目标概览
课前自主学案第1来自要点轻巧突破课
教材习题分析
速效提能演练
课前自主学案
一、惊世发现 1.三星堆文化:是指___四__川__广__汉____三星 堆发现的一种古代文化。 2.两个“祭祀坑”:发现数以千计的 _青__铜___器、金器、玉石器、象牙等器物.
3.祭祀地点:20世纪末和本世纪初,在 城 区 遗 址 中 心 , 出 土 了 一 套 _玉__石____ 礼
器。由此判断,这个遗址可能是当年三 星堆先民__祭__祀___天地、社稷、祖先的
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planning plans, summary reports, party and youth organization materials, reading notes, post reading reflections, essay encyclopedias, lesson plan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

三星堆遗址—古蜀文明之谜PPT课件

三星堆遗址—古蜀文明之谜PPT课件
三星堆遗址 —古蜀文明之谜
-
1
主要问题
1、三星堆文化遗址是怎样发现的? 2、出土了哪些珍贵文物? 3、反映了怎样的社会面貌? 4、古蜀国有哪些传说记载? 5、三星堆文化怎样证实古蜀文明?
-
2
“一醒惊天下”的三星堆遗址
1、惊世发现 2、稀世宝物的出土
-
3
惊世发现
中国四川广元县城西边有 一条小河,河的南岸原来 有三座高出地面的黄土堆, 人们称那里为“三星堆”。
着裙,腰间系带,带两端
结纽于胸前,纽中插物。
人像双手上举捧护圈足尊
腹部。表现了巫师跪在神
山顶上顶尊献祭神天的情
景。从人像的造型特征看,
可能表现的是古蜀国的女
- 巫形象。
17
名称 :青铜鸡
编号 :K2③:107
概要 :昂首引颈, 尾羽丰满。造型生动, 写实性强,铸造工艺 精美。它可能即是古 代神话中呼唤日出的” 天鸡”的象征物。
孔。
-
12
名称 :青铜人面具
编号 :K2②:33
概要 :脸方正,面部 瘦削,宽眉,杏仁眼, 三角鼻,鼻梁高直, 阔口紧闭,嘴角下勾, 下颔偏方,长耳,耳 垂穿孔,耳际上下各 有一穿,可能是组装 使用面具的榫孔。
-
13
名称 :青铜虎形器
编号 :K1:62
概要 :虎方头昂首,
双眼圆瞪,尖圆形
大耳外撇,呲牙咧
-
20
名称 :青铜兽首冠人像
编号 :K2③:264
概要 :人像下身残缺,面部、
右耳、下颌部有多处铸造孔。
兽耳冠右耳下部为补缺,左
耳边缘上有三处裂纹,兽首
吻部上缘有一长约12厘米的
补铸形成的裂缝延伸至左耳

三星堆文化和古蜀文明教学课件

三星堆文化和古蜀文明教学课件
30、不屈不挠的奋斗是取得胜利的唯 一道路 。 藩篱。
53、希望是厄运的忠实的姐妹。 54、辛勤的蜜蜂永没有时间悲哀。 55、领导的速度决定团队的效率。 56、成功与不成功之间有时距离很短 只要后 者再向 前几步 。 57、任何的限制,都是从自己的内心 开始的 。 58、伟人所达到并保持着的高处,并 不是一 飞就到 的,而 是他们 在同伴 誉就很 难挽回 。 59、不要说你不会做!你是个人你就 会做! 60、生活本没有导演,但我们每个人 都像演 员一样 ,为了 合乎剧 情而认 真地表 演着。 61、所谓英雄,其实是指那些无论在 什么环 境下都 能够生 存下去 的人。 62、一切的一切,都是自己咎由自取 。原来 爱的太 深,心 有坠落 的感觉 。 63、命运不是一个机遇的问题,而是 一个选 择问题 ;它不 是我们 要等待 的东西 ,而是 我们要 实现的 东西。 64、每一个发奋努力的背后,必有加 倍的赏 赐。 65、再冷的石头,坐上三年也会暖。 66、淡了,散了,累了,原来的那个 你呢? 67、我们的目的是什么?是胜利!不 惜一切 代价争 取胜利 ! 68、一遇挫折就灰心丧气的人,永远 是个失 败者。 而一向 努力奋 斗,坚 韧不拔 的人会 走向成 功。
• 2.若干头盘卷曲发髻和 脑后高髻的造型.
第9页,共17页。
青铜神树枝头花 蕾及铜鸟
鸟头
• 古史记载的古蜀国王 蚕丛,鱼凫,杜宇,都和 虫,鱼,鸟动物有关.
• 1.在三星堆遗址中,确 也出土了若干鸟,鱼的 造型.
• 2.陶质的鸟头柄勺,鸟 头长喙带钩,似乎都于 古蜀文化鸟崇拜有关.
第10页,共17页。
《蜀王本纪》和《华阳国志》的记载
第2页,共17页。
《蜀王本纪》和《华阳国志》的记载
《蜀王本纪》:《蜀王本纪》是汉

高中历史:5.2《三星堆文化的丰富内涵》教案(新人教版选修5)

高中历史:5.2《三星堆文化的丰富内涵》教案(新人教版选修5)

第五单元三星堆遗址——古蜀文明之谜第课三星堆文化的丰富内涵教案一、教学目标二、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知识结构.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重点考古成果再现了三星堆丰富多彩的社会风貌。

难点贵贱贫富分化的现象。

教材内容分析与教学建议本课教材主要从四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三星堆文化丰富的内涵:人类青铜文明史上的华丽篇章;丰富多彩的社会风貌;贵贱贫富分化的现象;高超的手工工艺。

三星堆的考古成果,包括城墙遗址、青铜制品、衣冠服饰、玉石器、堆漆、陶器等,充分展示了古蜀文明,在中国古代文明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

三星堆文化的图片资料丰富,建议教师充分运用,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比较,使学生全面了解三星堆文化的丰富内涵。

本课引言由图片与文字两部分组成。

图片是三星堆出土的大型青铜立人像,文字从介绍大型青铜立人像出发,高度称赞了三星堆文明,并揭示出课题——三星堆文化的丰富内涵。

建议教师充分运用引言内容,先展示图片,然后通过提问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所学内容。

问题的设计为:.你认识这幅图片吗.这幅图片使你产生哪些联想.你知道三星堆文化有哪些丰富的内涵吗?第一目“人类青铜文明史上的华丽篇章”首先通过图表将三星堆城市遗址与同时代中国和世界古城址进行对比。

与中国河南郑州商城相比,三星堆古城距今—年,比郑州商城早年;从规模上看,三星堆古城面积为.平方公里,只比郑州商城小.平方公里,基本相当。

传统认为中华民族的文明发源于黄河流域,三星堆文明作为长江上游地区中华古代文明的杰出代表,雄辩地证明了中华文明的起源是多元一体的。

长江流域的文明可以与黄河流域的文明相媲美。

将三星堆城市遗址与世界古城相比,三星堆文明的出现略晚一些,但其面积大于两河流域的乌尔古城和印度摩亨佐·达罗古城,只逊色于埃及希拉康波利斯古城,可以与四大文明古国古城地位并列。

这部分内容建议教师充分运用【学思之窗】,引导学生分析图表,思考:将三星堆城市遗址与同时代的中国和世界古城相比,你有哪些感想?你对中华文明起源于黄河流域的观点,有不同看法吗?三星堆文化展现了我国青铜时代的辉煌成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学习延伸(教材P101)
提示: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实践,言
之成理亦可。
速效提能演练
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
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 点此进入课件目录两
座祭祀坑等。
2.从出土的三星堆文物中,找一找当时 四川地区与中原等其他地区文化交流的痕 迹,说说你的想法。 提示:三星堆海贝的出现,说明古代三星 堆人与中原等其他地区文化交流的痕迹. 古代四川最便于联系的地区是当时夏商王 朝控制的中原地区;
其次三星堆先民通过长江水路与中 原、东南沿海贸易。也许他们还和 四川西南地区的云贵高原和西藏地 区交往,然后通过云南大理等地到 缅甸的沿海,间接和印度半岛、西 亚、欧洲贸易。这样中国南部海域 和太平洋、印度洋地区的海贝就传 到三星堆了。
速效提能演练
课前自主学案
一、三星堆群像身份之谜 1.三星堆群像的大量出现 头 (1)共出土了82尊各种青铜立人像、人___ 面 像和人______像。 青铜大立人像 (2)典型代表__________________。
2.青铜大立人像的身份之谜:至高无 巫师 上的国王?神权中的_________?国王 兼大巫师? 二、金杖和青铜树是否神权象征 1.金杖之谜 (1)一种外来文化?有的学者认为金杖 西亚 是一种外来文化,源自________或埃 及,由遥远的西亚北非传来。
要点轻巧突破
关于青铜大立人像的身份之 谜
有关青铜大立人像的身份的情况,目前史 学界知之甚少,只能大致推测。有人认为 是至高无上的国王,也有人认为是神权中 的大巫师;更多的人认为是国王兼大巫师( 群巫之长)一类人物,同时也是神,
是集神、巫、王三者身份于一体的、最具权 威性的领袖人物,是神权与王权最高权力的 象征。作为神,他在神庙或祖庙中接受人们 的顶礼膜拜、香火奉祀。作为群巫之长,他 率领巫师演阵做法、弄鬼装神。作为一国之 王,他在指谈国事、发布政令。其他的青铜 人像、人头像或人面像,被学者们解释为一 个“群巫集团”,他们也是四川三星堆文化时 代各族首领和巫祝的代表形象,来到三星堆 祭祀点参加祭拜。
因而也被称为鱼凫氏王国。该国以广汉 为都城,疆域辽阔,国势强盛。有的学 者认为,文献记载的鱼凫国,正好就在 三星堆文化分布的地区,因此,三星堆 文化遗址应是鱼凫国的史迹遗存。 3.外来文明说。由于三星堆出土的青铜 遗物和玉器独特,目前,在世界范围内 寻找不到相似的文物,因而也有少数学 者认为,三星堆文明是外来文明。
教材习题分析
【学思之窗】(教材P99) 结合三星堆出土的金杖,推想一下,我国 古代神话中的杖和考古发现的杖,有无必然 联系? 提示:有联系。无论是古代神话的杖还是 考古发现的杖都说明,早在氏族公社时期, 人们已经使用了杖,它是一种生活用品,也 是装饰品,甚至可以作为一种权力的象征。
一、本课测评(教材P101) 1.三星堆出土文物中,有哪些与宗教 信仰和神权有关?
三星堆文化来自何方
三星堆文化来自何方是学者们归纳的“七 大千古之谜”中的第一谜,有三种观点: 1.蚕丛国说。目前持此说的学者较多.根 据文献记载,川西平原古称蜀,远古时期 就出现了国家,国王称蚕丛氏,其面目特 征为“纵目”。
有的学者以此为据,认定:“纵目”即 眼球向外突出,这与三星堆遗址中出土 的青铜凸目面具形象吻合,因此,三星堆 文化即蚕丛国所创造的。 2.鱼凫国说。根据文献记载,川西平 原古代有个国家,名为蜀国,因为开国 君主名叫鱼凫,
(2)一种权力的象征?大部分学者认为杖 权力 是一种_______的象征。 图腾 2.青铜树之谜:____树?擎天树?“ 权力 神树”,________的象征。 三、三星堆“祭祀坑”之谜 窖藏 1.古代国王的_______? 墓葬 2.古代蜀王的_______?
3.祭祀坑? 四、大批海贝说明了什么? 1.三星堆遗址出土了大量海产贝类和仿制 铜 的______贝,海贝和铜贝是当时的货币? 2.海贝到达三星堆祭祀坑之谜。 3.大批贝类作为货币在三星堆出现,说明 早在三四千年前,这一地区已经有较为发 商业交通 达的__________。
第4课
三星堆文化的未解之谜
学习目标概览
目标内容 1.三星堆群像身份之谜 2.金杖和青铜树是否神权象征
3.三星堆“祭祀坑”之谜
4.大批海贝说明了什么
理解导向 了解三星堆文化遗址研究的未解之谜, 探讨揭开这些历史谜团对于认识中华 文明源流的意义
学习目标概览 课前自主学案
第 4 课
要点轻巧突破 教材习题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