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 音变

合集下载

现代汉语讲义-语音-音变

现代汉语讲义-语音-音变

现代汉语讲义-语音-音变目的要求1.掌握上声一不的变调规则2.掌握轻声的含义轻声词轻声的作用3.掌握儿化的含义儿化的音变规律及儿化的作用4.掌握语气词“啊”的音变规律一、变调(一)什么是变调1.本调2.变调(二)普通话中常见的变调类型1.上声的变调(1)上声+上声——35+上声(2)上声+非上声——21+上声练习:允许许久许多发起起草起初大海海水海燕(3)上声+轻声A.上声+轻声→21+轻声B.上声+轻声→35+轻声例外:上声+子;上声+亲属称谓。

其他(4)分组变调A.展览馆B.很美满2.去声的变调去+去→半去(53)+去3.“一”的变调(1)“一”+去→35+去(2)“一”+非去→51+非去(3)动词重叠时“一”变为轻声注:有时“一”变调与否意义不同,如:一楼一连4.“不”的变调(1)“不”+去→阳+去(2)词语中间、肯定否定连用,“不”变为轻声5.七八的变调去声前可变为阳平6.形容词的变调(1)AA式(2)ABB式(3)AABB式二、轻声(一)什么是轻声1.定义与特点四声的特殊音变,即在一定条件下读得又短又轻的调子。

轻声的特点如下:(1)特殊音变主要由音强、音长决定。

物理属性上主要表现为音长变短、音强变弱。

(2)读音特点:短而轻。

(3)依附性。

2.轻声的性质为什么说轻声不是汉语中的第五种声调?(1)从调类的定义角度分析。

(2)从声调的性质角度分析。

3.轻声的调值即音高表现。

本身调值不固定,受前一音节声调的影响。

如:珠子——竹子——主子——柱子4.轻声对声母、韵母的影响(1)声母——浊化(2)韵母——元音央化元音脱落复元音单元音化因此,轻声和音强、音长、音高、音色都有关系。

(二)轻声的分布规律1.必读轻声词2.说明玻璃势头发牢骚聪明太阳轻声(妈妈)两可不轻声(老师)(规范)(三)轻声的作用1.区别意义2.区别词性3.区别词和短语(四)轻声的教学要点三、儿化(一)什么是儿化1.普通话的两个“儿”字2.“儿化”的概念后缀“儿”与它前一音节的韵母结合成一个音节,并使这个韵母带上卷舌音色的一种特殊音变现象。

大一现代汉语音变的知识点

大一现代汉语音变的知识点

大一现代汉语音变的知识点对于学习汉语的大一学生来说,掌握现代汉语的音变规律是非常重要的。

在语言学中,音变是指语言中音素发生变化的现象。

了解这些音变规律能够帮助我们正确地发音、理解和表达汉语,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本文将从声母、韵母和声调三个方面探讨大一现代汉语音变的知识点。

一、声母音变声母是汉语拼音中的辅音部分。

在不同的音节位置上,有些声母会发生一定的音变。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清浊音的变化。

1.1 清浊音交替:在某些音节位置上,清辅音会变成浊辅音,例如p、t、k分别可以变成b、d、g。

例如,“平板电脑”中的p变成了b,“通话”中的t变成了d。

1.2 浊音变清浊音:在某些音节位置上,浊辅音会变成清辅音。

例如,“话”读作(huà)时,原本是(z)的音变成了(w)。

二、韵母音变韵母是汉语拼音中的元音部分。

在不同的音节环境中,韵母的音变是非常常见的现象。

2.1 元音韵母的音变:在不同的音节位置上,元音发生以下音变:- [i],在后接[j]的音节中,会发生韵尾同化,即变成[j]。

例如,“起来”读作(qǐlái)时,后面的[i]变成[j]。

- [u],在后接[w]的音节中,会发生韵尾同化,即变成[w]。

例如,“走了”读作(zǒule)时,后面的[u]变成[w]。

- [ü],在后接[j]的音节中,会发生融合,即变成[y]。

例如,“月亮”读作(yuèliang)时,后面的[ü]变成[y]。

2.2 韵尾音变:在某些情况下,韵尾的音变也很常见。

- [aɪ],在某些韵尾为[i]的音节中,会发生音变成[aɪ]。

例如,“怀疑”读作(huáiyí)时,[i]变成[aɪ]。

- [o],在某些韵尾为[u]的音节中,会发生音变成[o]。

例如,“去”读作(qù)时,[u]变成[o]。

三、声调音变声调是汉语特有的语音特征之一。

在不同的音节环境中,声调会发生一定的变化。

音变的名词解释现代汉语

音变的名词解释现代汉语

音变的名词解释现代汉语音变是指语音在特定条件下发生的变化现象。

在现代汉语中,音变是汉语语音系统的一种重要特征,它反映了汉语的语音演变过程。

一、声母音变在汉语中,有些声母在特定的环境下会发生音变。

例如,“b”在声母的位置上,会在和“u”、“v”结合时发生音变,变为“p”。

这种音变叫做爆发音变。

另外,“z”、“c”、“s”在声母的位置上,会在和“i”结合时发生音变,变为“ʦ”、“ʦʰ”、“ʂ”。

这种音变叫做送气音变。

这些音变一方面丰富了汉语的音位系统,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汉语语音系统的规律。

二、韵母音变韵母音变是汉语中的另一种常见音变现象。

在特定的情况下,韵母发生变化,使得词语的发音有所不同。

例如,“ei”在声母“b”、“d”、“g”后面时,会发生音变,变为“e”。

这种音变叫做韵尾省略。

另外,“a”在一个音节的末尾时,会发生韵尾的转音,变为“e”。

这种音变叫做韵尾转音。

这些音变使得汉语的发音更加丰富多样,同时也反映了汉语音韵演变的规律。

三、声调音变声调音变是汉语中一种非常常见的现象。

在特定的语境下,词语的声调会发生变化。

例如,“一”字在单独念时的声调是“yī”,但在一些词语中,它的声调会变为“yì”。

这种音变叫做调值变化。

另外,有些词语在连读时,声调也会发生变化。

例如,“过去”的声调是“guòqù”,但在连读时,会变为“guòqu”。

这种音变叫做连读变调。

这些声调音变反映了汉语词汇的音调演化过程,使得汉语的语音系统更加灵活多样。

总结起来,音变是汉语语音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汉语的语音演变过程和音韵规律。

通过对音变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汉语的语音系统,丰富我们对汉语的理解。

在日常生活中,掌握音变规律有助于正确发音,提高语言交流的有效性。

所以,对于学习汉语的人来说,深入研究音变是必不可少的。

现代汉语语音变异的语言学探究

现代汉语语音变异的语言学探究

现代汉语语音变异的语言学探究语音变异是指在语音使用过程中,由于语音系统的相关因素产生的音变现象。

现代汉语中存在着丰富的语音变异现象,这些变异包括声母、韵母、声调等方面。

一、声母的语音变异声母是指一个音节的起始部分,包括辅音和零声母。

现代汉语中的声母存在一定的语音变异现象。

1. 爆破音的变异:现代汉语中的爆破音/p, b, t, d, k, g/在不同的发音环境中会发生语音变异。

例如,在轻声和声调轻的情况下,爆破音会发生失爆现象,即/p, t, k/变成轻送气音[f, θ, x],/b, d, g/变成软化浊音[b, d, g]。

此外,爆破音还会受到相邻音的影响,比如/p, t, k/在后面紧跟鼻音时会发生鼻化变异。

2. s/sh/h的变异:汉语中的/s/在一些方言中会发生变异,变成/sh/或者/h/。

比如,上海话中的"s"发音为/sh/,而北京话中的"s"发音为/h/。

二、韵母的语音变异韵母是构成音节核心部分的元音或元音与辅音的组合。

现代汉语的韵母也存在一定的语音变异现象。

1. 儿化:在一些方言中,韵母/ər/会发生变异,变成/ɚ/。

因此,在北方方言中,“儿”发音为“er”,而在南方方言中,“儿”发音为“e”。

2. 元音合并:现代汉语中的韵母存在元音合并的现象。

比如,在一些方言中,/i/和/y/会合并成/ɪ/,/u/和/v/会合并成/ʊ/。

这些合并现象使得不同地区的汉语发音存在一定的差异。

三、声调的语音变异现代汉语中的声调也会存在一定的语音变异现象。

1. 声调轻化:在快速朗读或者语速较快的情况下,汉语的声调会发生轻化的现象。

例如,第三声/55/在快速读音中会发生变化,变成较低的调值。

这是由于语音系统的调节机制造成的。

2. 声调连读:在连读的情况下,汉语的声调会发生变异。

例如,两个第四声/44/的音节连在一起时,第一个音节的声调会变成轻声/5/,第二个音节的声调保持不变。

《现代汉语音变》PPT课件_OK

《现代汉语音变》PPT课件_OK
上声+轻声:变半上21,或变阳平35(规律) 上声+轻声:喇叭 老实 耳朵 姥姥
上声+轻声:捧起 想起 等等 讲讲
2021/7/27
4
上声的变调
3个上声相连,上声1+上声2+上声3,有两种情况:
双单格:【(上1+上2)+上3】→(35+35)+上声
展览馆 蒙古马 管理组 水彩笔
单双格:【上1+(上2+上3)】→ 21+(35+上声)
不要 不去 不变 不看 不换 不愿
2021/7/27
6
练一练:
• P92 第八题3:读词语,注意“一”、“不”等的实际读音
2021/7/27
7
二、轻声
1. 什么是轻声 在连串的语流中,某些音节失去原有的声调,变
成又轻又短的调子,就是轻声。轻声主要由音长决定, 短而轻是轻声的本质特征,如:
巴掌 熟悉 麻烦 动静 老实 喜欢 马虎 伙计
2021/7/27
18
小结与检测:
本次课我们学习了—— 1. 变调 上声的变调 一、不的变调 2. 轻声 轻声的调值 轻声的种类 3. 儿化 儿化韵 儿化的音变规律
2021/7/27
19
2021/7/27
13
儿化
2.儿化的音变规律
(1)音节末尾音素是 a o e ê u (包括ao、iao) 的,韵母不变,直接卷舌:
号码儿(mar) 粉末儿(mor) 山歌儿(ger) 台阶儿(jier) 打球儿(qiur) 草帽儿(maor) (2)音节末尾音素是i、n(in ün除外)丢掉韵尾, 主要元音卷舌: 刀背儿(bei→ber) 心眼儿(yan→yar)

现代汉语音变

现代汉语音变
成语训练: ❖ 一心一意 一丝一毫 不伦不类 不即不离
(三)、形容词重叠的变调
❖ 形容词重叠一般有AA式、ABB式或AABB式 三种。
❖ AA式 AA式本身不变调,但AA儿式第二个A读55调
慢慢儿mànmānr 大大儿dàdār 快快儿kuàikuāir 好好儿hǎohāor ❖ ABB式 新大纲要求读本调
(二) “一”、“不”的变调
❖ “一”、“不”都是古清声母的入声字。普通 话“一”的单字调是阴平55调值,“不”的 单字调是去声51调值,在单念、表序数或处 在词句末尾的时候,不变调。
❖ 这两个字的变调取决于后一个连读音节的声 调。
(1)“一”的变调: a、在去声音节前调值由55变为35。例如: ❖ 一半yībàn 一共yīgòng 一向yīxiàng 一度yīdù
huìbuhuì
“一”、“不”的变调训练
词语分类训练 a.读原调:统一 第一 偏不 不欢而散 b. 变阳平(在去声前):一定 一致 不 对 不干 c.读去声(非去声前):一封 一条 不 难 不好 d.变轻声(词语中间):读一读 说一 说 好不好 去不去
语句训练: ❖ 星期一一大早,我就看了一本书。 ❖ 你要不来,我也不去。信不信由你。
一是变读为半上,调值是21: 嫂子 sǎozi 碾子niǎnzi 姐姐jiějie
二是变读为阳平,调值是35: 等等děngdeng 讲讲
jiǎngjiang 想起xiǎngqi 小姐xiǎojie 把手bǎshou
b、当轻声音节由非上声字构成,前面的上声音节变读为半上, 调值是21。例如:
❖ 阴平: 打听dǎting 眼睛yǎnjing 比方bǐfang ❖ 阳平: 本钱běnqian 老婆lǎopo 老爷lǎoye ❖ 去声: 脑袋nǎodai 寡妇guǎfu 本事běnshi

现代汉语 音变

现代汉语 音变
4、“啊”前一音节是-i(前)时a变读为[z]a, “啊”仍写作“呀”。
5、“啊”前一音节末尾音素是ng时,a变 读为nga,“啊”仍写作“啊”。
6、“啊”前一音节末尾音素是i时,a变读为ya, “啊”写作“呀”。
(二)语气词“啊”音变
7、“啊”前一音节末尾音素是a、o、e、ü、 ê时,a变读为ya,“啊”写作“呀”。
(2)去声前面读阳平
一个 一束 一辈子 不去 不用 不至于
(3)非去声前读去声
一天 一直 一朝一夕 一丝一毫
(4)词中读轻声
试一试 行不行 好不好 说不定 用不着
2、“一、不”变调
一不两字变调同, 去声前面读阳平, 遇到非去要念去, 夹在词中读轻声。
一字诗 一帆一桨一渔舟,一个渔翁一钓钩。 一俯一仰一场笑,一江明月一江秋。
(四)轻声
早上起来,妈妈给弟弟穿上衣服, 打开窗户。窗户上的玻璃把太阳光反射 到墙上,整个屋子显得格外明亮。我揉 揉眼睛,对爸爸说:“今天天气真暖和, 咱们去公园逛逛,好吗?”哥哥在外面 听见了,跑进来说:“妹妹说得对,我 们一起去。”爸爸站起来,看看妈妈, 摸摸我的头说:“行啊,是个好主意! 大家收拾一下,准备点儿东西就走吧!”
• 展览馆
(35+35+214)
根据词义,语音

停顿处在第1字。
• 史小姐
(21+35+214)
• 双音节+单音节 (“双单格”结
构)。
前两个变阳平
• 单音节+双音节 (“单双格”结构)。 前一个变半上, 第二个变阳平。
1、上声变调
演讲稿 跑马场 党小组 好小伙 管理组 老保姆 水彩笔 蒙古语 很友好 选取法
头发 西瓜 朋友 核桃 咳嗽 裁缝 胳膊 脾气 嘟囔 柴火

现代汉语(黄伯荣,廖旭东)音变

现代汉语(黄伯荣,廖旭东)音变
– 音长变短 – 音强变弱 – 音高不固定,受前一个字声调的影响。一二三四声后的轻声 音高分别为2、3、4、1 – 音色
• 清音浊化:哥哥k—g,鼻子ts—dz • 元音央化:棉花,尖子,哥哥,向央元音 ə 靠拢 • 韵母脱落:豆腐,咱们俩
(二)什么音节读轻声
• 通常情况下,新词、科学术语没有轻声音节,口语中的常用词才 有读轻声音节的。 1)助词“的、地、得、着、了、过”和语气词“吧、嘛、呢、啊 ”等 2)部分重叠词的后一音节 3)双音节动词重叠式ABAB的第二音节 4)构词后缀“子、头”和表示群体的“们”等 5)表示方位的词或语素 6)动词、形容词后面表示趋向的词“来、去、起来、下去”等 7)一批常用的双音节词和熟语中的一些音节也要念轻声
(二)儿化韵的发音
• 普通话韵母除ê 、er以外都可以儿化。 • 儿化音变的结果
– 韵尾脱落 – 韵腹元音央化 – 增加央元音 – 韵腹元音鼻音化
(三)儿化的作用
1)区别词义
2)区分词性
3)表示细小、轻松或表示亲切、喜爱的感情色彩
四、语气词“啊”的音变
• 语气词“啊”ā发音时往往受前字读音的影响而产生音 变
(三)轻声的作用
• 区别意义 • (既区别意义也)区别词性
三、儿化
(一)什么是儿化
• 儿化是指一个音节中,韵母带上卷舌色彩的一种特殊音变 现象,这种卷舌化的韵母叫做“儿化韵”。 • 儿化韵母里的“儿”不是一个独立的音节,拼写时只须加r
– 花儿——huār 鸟儿——niǎor 心眼儿——xīnyǎnr
4.“一、不”嵌在相同的动词的中间,读轻声
5.“不”在可能补语中读轻声
(三)“七、八”的变调
• “七、八”在去声前调值可以变为35,也可以不变,其余 场合念阴平原调值5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啊、呀:
语 气 词 “ 啊” 的 音 变
他呀/说呀/比呀
前面音节末尾音素u(ɑo
iɑo),读 wɑ,
啊、哇:
住哇/少哇/妙哇
前面音节末尾音素n,
看哪
读nɑ,啊、哪:
天哪 人哪 风啊 行啊
前面音节末尾音素nɡ,读nɡɑ,啊:
听啊
前面音节末尾音素-i(前),读
字啊
;音高不固 定
二 轻 声

轻声词

助词和语气词 部分单纯词中的叠音词和合成词中重叠式的 后一音节 词缀“子、头”和表示群体的“们” 名词、代词后面表示方位的语素或词 动词、形容词后面表示趋向的词“来、去、 起来、下来” 习惯读轻声 重叠

轻声具有区别意义和区分词性的作用
三 儿 化
“儿化”是一个音节中,韵母带上卷 舌色彩的一种特殊音变现象,这种 卷舌化了的韵母就叫做“儿化韵”。 儿化韵的发音:对韵尾、韵腹有影 响,对韵头、声母没影响。 儿化的作用

区别词义
区分词性 表示细小、亲切、轻松或喜爱的感情
色彩的作用
前面音节末尾音素ɑ
o e êi ü ,读yɑ,
[21]

(二)去声的变调
去1+去2:去1[51]
[53]

(三)“一”和“不”的变调
读本调:单读、出现在词句末尾、表
变 调
示序数 在去声前: [35] 在非去声前: [51] 夹在词语中间读轻声

轻声是在一定条件下读得又短又轻的调 子。

不是第五种声调 轻声音节的变化与语音的四种物理属性都有 关系
第六节 音变
语流音变
(一)上声的变调 上声与上声的连续变调

上1+上2
: 上1[214] 上1+上2+上3:
[35] 领导
一 变 调
双单格:[35]
[35] [214] 展览馆 单双格:[21] [35] [214] 小老虎

上声与非上声的连续变调
上声在非上声音节前:[214]
几次啊
前面音节末尾音素-i(后)或儿化韵,读
rɑ,啊:
是啊
同志啊 儿啊 多带劲儿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