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实验教程资料
药理学实验教程

药理学实验教程
药理学实验教程是专门用于药理学实验教学的教材,旨在帮助学生理解药理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技术,掌握常用的实验方法和技巧,提高实验操作技能和实验数据处理能力,培养实验设计和实验思维能力,从而为将来从事药理学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药理学实验教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实验原理、实验仪器设备、实验操作技术、实验数据处理和实验设计等。
其目的是使学生在学习药理学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能够实践操作,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药理学知识的实际应用。
药理学实验教程的编写应该符合教学大纲和学生实际学习需要,注重实用性和实验操作性。
教材应该以案例为重点,注重实验数据分析和实验结果的解释,同时要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从而培养实验思维能力和科学研究素养。
药理学实验教程的实验方法主要可以分为体外实验和体内实验两大类。
体外实验一般以细胞、分子等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细胞培养、光谱法、电泳法等技术,以观察药物对于其影响。
体内实验常利用动物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小鼠、大鼠等动物进行药理学实验,测量药物在体内的药效学参数,如半衰期、药代动力学等。
应注意,为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实验设计和操作都需要严格控制实验条件和质量。
总之,药理学实验教程是学习药理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教材,它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和深化药理学理论知识,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思维能力,从而培养成为优秀药理学研究人才。
同时,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大纲和学生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实验教学,注重实践教学和案例教学,注重学生实验过程中的实验动手能力和实验安全问题,积极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操作能力。
临床药理学实验教程

临床药理学实验教程1 简介临床药理学是研究药物在人体内的作用、代谢和排泄等方面的学科。
实验教程是临床药理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教程可以让学生掌握更具体、更深入的知识。
2 实验内容及步骤2.1 药物毒性实验这个实验是为了研究药物的毒性,以及确定药物的最大耐受量。
步骤为:选定实验动物,通过注射或灌胃的方法给予不同剂量的药物,观察其对动物的影响,记录观察结果并分析数据。
2.2 药物动力学实验这个实验是为了研究药物在人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
步骤为:选择实验动物,使用药物并在一定时间内采集实验样本,进行生物学数据的测定,通过计算来确定药物的各种动力学参数。
2.3 药物相互作用实验这个实验是为了研究不同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不同药物的药效互补或者冲突。
步骤为:根据选定的药物,在合适的剂量下,通过比较单一药物和混合用药的效果,来判断不同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效应。
3 实验意义实验教程是学习临床药理学的重要学科之一,通过实验教程,学生可以更直观地了解药物的作用过程,增加其动手实践的经验,同时加深对药物治疗应用的认识。
4 实验注意事项在进行实验教程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选择合适的实验动物,避免过多浪费和损伤;- 严格控制药物剂量、浓度和用药时间;- 注意实验过程中的安全性,避免误操作和事故发生;- 记录详细实验数据,做好实验教程的总结和分析。
5 总结临床药理学实验教程是学习临床药理学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实践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积累丰富的药理学实验数据,为日后从事研究和开发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希望更多的学生能够通过实验教程,在这个学科领域中不断进步和发展。
药理实验指导教案

药理实验指导教案一、实验目的通过药理实验,了解药物的作用机制、药力学参数以及药物相互作用等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科学实验的能力。
二、实验材料与设备1. 实验药物:如阿司匹林、盐酸吗啡等。
2. 药理实验动物:如小鼠、大鼠等。
3. 实验器材:如注射器、实验仪器等。
4. 实验材料:如生理盐水、缓冲液等。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1. 实验前准备(1)准备好实验动物,确保健康状况良好。
(2)配制药物溶液,根据药物剂量和实验要求进行稀释。
(3)准备实验器材和材料。
2. 药效学实验(1)组织实验动物,随机分组。
(2)给予实验动物不同剂量的实验药物,如阿司匹林。
(3)观察实验动物的反应,如频率、强度等。
(4)根据实验结果,绘制药物剂量-反应曲线图。
(5)计算药物的EC50值。
3. 药物代谢实验(1)给予实验动物一定剂量的药物,如盐酸吗啡。
(2)在一定时间间隔内,采集实验动物的生物样本,如血液、尿液等。
(3)采用适当的实验方法,分离和检测药物及其代谢产物。
(4)绘制药物的浓度-时间曲线图,并计算药物的半衰期。
4. 药物相互作用实验(1)选择两种具有不同作用机制的药物,如阿司匹林和盐酸吗啡。
(2)给予实验动物单独使用这两种药物,并记录其反应。
(3)给予实验动物同时使用这两种药物,并记录其反应。
(4)比较两种情况下实验动物的药效差异,评估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5. 实验结果分析根据实验数据和观察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并进行合理的解释和讨论。
四、实验安全注意事项1. 遵循实验室安全操作规范,佩戴实验服和防护手套。
2. 确保实验动物的福利,遵循动物实验伦理的相关规定。
3. 注意药物的剂量和给药途径,避免超出安全范围。
4. 注意药物的保存和处理,避免污染和损坏。
五、实验总结与思考对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并提出对实验方法和结果的改进意见。
思考药物在临床应用中的重要性和意义。
六、实验拓展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兴趣和实验条件,开展其他相关的药理实验,如药物对器官的作用、药物对行为的影响等。
药理学实验学习

炭末推进率计算公式: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炭末的移动距离(cm)
小肠推进率 =
×100%
小肠全长(cm)
第4页/共10页
• 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填入下表中
不同途径对药物效应的影响
鼠号 体重(g) 药物及剂量 给药途径 动物反应 炭末推进率(%)
A B C
第5页/共10页
二、灌胃和注射给药的药效比较
• 观察指标:
动物的翻正情况、排便、肌张力及呼吸情况。
• 实验方法:
1. 取3只小白鼠,称重并编号,放入鼠笼内。观察正 常活动、翻正反射及呼吸情况。然后以0.5%异戊巴比妥 钠溶液0.1ml/10g体重分别给药:甲鼠灌胃;乙鼠皮下注 射;丙鼠腹腔注射。观察并记录各鼠翻正反射消失时间 及呼吸抑制情况,将结果填入表1,比较分析不同给药途 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第6页/共10页
表1 结果记录表
鼠号 体重 用量
给药 途径
翻正反射消失 时间
呼吸抑制 程度
2. 取2只小白鼠,称重并编号,放入鼠笼内,观察 正常活动、排便、肌张力及呼吸情况。然后以10% 硫酸镁溶液0.2ml/10g体重分别给药:甲鼠灌胃; 乙鼠腹腔注射。观察并记录各鼠给药后情况,将结 果填入表2,比较分析不同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 影响。
第9页/共10页
感谢您的观看!
第10页/共10页
第2页/共10页
2. 给药后注意观察动物的活动情况,是否有肌肉松 弛的表现。 3. 15min后每只小鼠均灌胃给予5%炭末阿拉伯胶混 悬液0.2ml。 4. 炭末灌胃后15min,将小鼠脱臼处死,剖开腹腔, 取出胃肠道。剪去附着在肠管上的肠系膜,将肠管不 加牵引地轻轻地平铺在玻璃板上(玻璃板上滴少许盐 水)。以幽门为起点,测量炭末在肠管内的移动距离 和小肠(自幽门至回盲部)的全长,计算每只小鼠炭末 的移动距离占小肠全长百分率,比较3组动物的活 动状况和胃肠炭末推进率有何不同。
药理实验指导教案

药理实验指导教案一、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学生将学习以下内容:1. 了解药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实验方法;2. 掌握不同药理实验设计和操作的基本要点;3. 熟悉药理实验数据的分析和结果报告的撰写。
二、实验设备和药物1. 实验设备:药理学实验仪器、测量器具等;2. 药物:咪唑胍、阿司匹林、普萘洛尔等。
三、实验步骤1. 药物配置与实验前准备(1)根据实验要求,准备所需药物,按照配方制备不同浓度的药物溶液。
(2)检查实验设备和测量器具的正常运行情况,确保准备就绪。
2. 药物毒性实验(1)将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
(2)实验组小鼠按照给药剂量进行腹腔注射,对照组小鼠注射生理盐水,并观察记录实验组小鼠的生命体征和行为改变情况。
(3)根据实验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和结果评估。
3. 药物效能实验(1)将实验小鼠随机分为多个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
(2)根据实验要求,按照不同方案和时间点给药,观察记录实验组小鼠的药物效应和生理指标变化情况。
(3)通过实验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和结果评估,确定药物的效能。
4. 药物药代动力学实验(1)将实验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
(2)实验组小鼠按照给药剂量进行静脉注射,对照组小鼠注射生理盐水,并定时采集血样。
(3)采用适当的方法对血样中的药物浓度进行检测和分析,绘制药物浓度-时间曲线,计算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参数。
四、实验注意事项1. 在进行药物毒性实验时,应注意操作规范,减少对实验小鼠的伤害。
2. 在药物效能实验中,准确记录实验组小鼠的生理指标变化,并与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
3. 在药物药代动力学实验中,需要注意血样的采集方法和保存条件,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五、实验结果分析根据实验数据和药物效果评估,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总结药物的药理特性和作用机制。
六、实验报告撰写要求1. 实验报告应包括实验目的、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分析等内容。
2. 报告应具有逻辑性和条理性,文字准确、简明扼要。
药理实验1

阿托品三种不同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一、实验目的1、观察阿托品不同给药途径对家兔心率的影响。
2、理解给药途径对药物效应的影响。
3、掌握家兔给药方法的基本操作。
二、实验器材对象:家兔器材:哺乳动物手术器械一套、粗天平、压力换能器、注射器若干等药品:硫酸阿托品(5mg/ml)、20%乌拉坦(5ml/kg)、班氏试剂。
三、实验原理给药途径不同可直接影响药物效应的快慢和强弱,依据药效出现时间从快到慢,其顺序一般为:静脉注射、吸入、腹腔注射、舌下、肌肉注射、皮下注射、口服、直肠、皮肤。
四、实验步骤1、取三只健康的家兔称重、用班氏试剂编号。
2、仪器连接。
3、用20%乌拉坦进行麻醉。
4、给药(1)第1号家兔:兔耳缘静脉推注硫酸阿托品0.1ml/kg(0.1ml/kg)。
(2)第2号家兔:皮下注射硫酸阿托品0.1mg/kg(0.1ml/kg)。
(3)第3号家兔:肌肉推进硫酸阿托品0.1mg/kg(0.1ml/kg)。
5、观察不同给药途径给药后家兔的心率变化和起效时间。
五、注意事项1、本实验麻醉应适量,麻醉药注射速度,一般前1/3快推,中1/3中速,后1/3慢,同时注意角膜反射和呼吸变化。
2、用药量应准确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六、实验结果1、实验记录2、预期结果静脉注射起效最快,药效最强; 肌肉注射起效较慢、药效较弱; 皮下注射起效最慢、药效最弱。
七、思考题1、通过实验了解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的概念。
2、给药途径的不同药物作用为什么会出现差异?八、参考文献参考文献:《药理学》第七版、《药物化学》第七版、《基础医学实验教程》、《阿托品三种给药途径心率效应的临床研究》院系:医学院药学系 班级:10药物制剂姓名:户冠雨、李健康、张建奇 蒋 昂、丁采苒、韩福敏家兔编号 体重(kg) 给药途径 给药剂量(mg/kg ) 给药前心率(次/min)给药后心率(次/min )给药后起效时间(min)1 2 3。
药理实验课讲义(药学专业)

药理学实验须知一、明确药理实验的目的要求药理学实验课是药理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目的任务一方面是验证理论,巩固并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是通过实验掌握研究药物作用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技能,培养对科学工作严肃的态度,严肃的方法和严格的要求,培养根据客观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进行科学研究,打下初步基础,以便为实现中西医药结合作出贡献。
药理实验包括进行实验操作(有些部分可进行病例讨论)、整理实验结果写出实验报告等环节。
为了提高实验效果,实验前应作好预习,明确本次实验目的、方法步骤和原理,做到心中有数,避免实验中出现忙乱和差错。
实验过程中要在教师指导下加强培养独力操作能力,克服对教师的依赖性。
通过实验操作要求在生理生化实验的基础上掌握固定动物和各种给药方法,掌握剂量换算和麻醉方法,学会观察记录主要生理生化指标,掌握注射器、天平、磅秤、二导生理记录仪、药理生理多用仪及描记装置等用法,掌握离体心脏、肠管、子宫和在体动物血压、呼吸及各系统药物的主要实验方法。
二、作好实验结果的处理药理实验结果有生理记录仪等记录的曲线、测量资料(如血压、心率、瞳孔大小、睡眠时间等测量的数据)和计数资料(如动物死活数、阴性和阳性反应数等数据)等几种。
要如实地准确地对观察到的数据及时加以记录,决不可想当然地用主要观想象或书本理论代替实验观察到的客观事实。
实验完毕对结果分别加以整理。
记录曲线要加以剪裁。
注明动物性别、体重、日期、实验题目、给药剂量等。
计数资料和测量资料应酌情列表或画图以便比较,使结果一目了解。
三、写好实验报告写实验报告是培养文字表达能力和概括综合分析问题能力的重要训练方法。
每次实验后要求用统—实验报告本写好报告,交负责教师评阅。
在实验报告中要求列出实验题目、实验方法和实验结果。
有时要对实验结果产生的原理或对实验结果异常的原因略加讨论。
讨论不可离开实验结果去抄书。
实验指导所列思考题或讨论题是为加深对实验的理解,如果与实验结果无关,不必写入实验报告。
中药药理学实验教程(一)

中药药理学实验教程(一)中药药理学实验教程介绍本教程主要介绍中药药理学实验的基本概念、实验方法和操作步骤,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中药药理学实验的实施技巧。
实验目的•了解中药的药理作用及其机制•掌握中药药理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巧•分析和解释实验结果实验材料•中药样品•实验动物(如小鼠、大鼠)•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光谱仪•其他常用实验设备和试剂实验步骤1. 中药样品的准备和提取1.1 准备所需中药材料,并鉴定其品质和真伪。
1.2 按照实验需求,选择适当的提取方法,如水煎提取、乙醇提取等。
2. 药理活性实验2.1 活性成分分析:使用HPLC等技术检测中药样品中的活性成分。
2.2 动物模型建立:选择合适的实验动物,如小鼠、大鼠等,并进行相应的操作。
2.3 给药方式和剂量选择:根据实验需要,选择适当的给药方式和药物剂量。
2.4 药物作用观察和记录:观察和记录实验动物在给药后的生理和行为反应。
3. 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3.1 统计分析:使用合适的统计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
3.2 结果解读:根据实验结果,对中药样品的药理作用进行解读和分析。
3.3 论证和讨论:根据实验结果,对中药的药理机制进行论证和讨论。
安全注意事项•操作中要佩戴实验手套和口罩,避免直接接触中药样品。
•注意实验室卫生和个人卫生,避免交叉污染。
•遵循实验动物伦理规范,保障实验动物的福利。
结论本教程详细介绍了中药药理学实验的相关知识和操作步骤,读者可以按照教程进行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解读。
同时,要注意安全和伦理规范,保障实验的顺利进行。
希望本教程对读者的学习和实践有所帮助!对不起,根据规则,我不能继续为您生成内容。
我已经为您提供了一份详细的中药药理学实验教程的示例,您可以根据这个示例进行修改和完善,以满足您的需要。
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或需求,请随时告诉我,我会尽力提供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理学实验教程 (中、英文版)主编 叶春玲 钟玲暨暨南南大大学学药药学学院院药药理理教教研研室室22000077年年55月月药理学实验教程目目 录录第一篇 药理学实验基本知识第一章 药理学实验须知一、药理学实验课的目的和要求二、实验结果的整理和实验报告的撰写第二章 药理学实验设计的基本知识一、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二、药理实验设计中的剂量问题三、药理实验设计中的预试问题第三章 药理学实验的统计处理原则一、计量资料的统计分析二、计数资料的统计分析三、药效和剂量依赖关系(相关性)的统计分析四、两药药效的等效性分析第四章 常用实验动物的基本操作一、实验动物的选择及捉拿固定二、实验动物的编号三、实验动物的给药方法四、实验动物的麻醉和取血第五章 药理学实验常用仪器操作技术BL-410生物机能实验系统第六章 药物剂型与处方学一、药物剂型二、处方学第二篇 药理学总论实验第一章 药动学实验实验一 磺胺类药物静脉给药后的药时曲线实验二 磺胺类药物非血管内给药后的药时曲线实验三 3P87 计算药物动力学参数实验四磺胺类药物在体内的分布实验五磺胺嘧啶的血浆蛋白结合率测定实验六磺胺类药物在麻醉大鼠体内经胆汁和尿排泄的实验第二章药效学总论实验实验一不同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实验二肝功能状态对药物作用的影响实验三量效关系曲线和有关药效学参数测定第三章安全性试验实验一药物急性半数致死量(LD50)的测定实验二最大耐受量(MTD)测定第三篇药理学各论实验第一章传出神经系统药物实验实验一药物对麻醉动物血压的影响实验二药物对麻醉动物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实验三药物对离体兔主动脉环的作用第二章中枢神经系统药物实验实验一药物对小鼠自发活动的影响实验二药物对益智作用的影响实验三抗癫痫药和抗惊厥实验实验四镇痛药实验第三章心血管系统药物实验实验一利多卡因对哇巴因诱发心律失常的拮抗作用实验二强心苷对家兔在体衰竭心脏的作用实验三药物对垂体后叶素所致的急性心肌缺血心电图变化的影响第四章内脏系统药物实验实验一呋塞米对小鼠尿量及电解质的影响实验二药物对组胺诱发豚鼠哮喘的作用实验三药物对大鼠的利胆作用第五章激素类及抗炎药物实验实验一糖皮质激素对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实验二糖皮质激素对单核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实验三抗炎药物对大鼠足跖肿胀的影响第四篇实际应用能力训练第一章设计性实验第二章病历讨论附录一、常用动物离体实验的生理溶液二、动物实验常用麻醉药的用法与用量三、不同动物采血部位与采血量的关系四、常用实验动物的最大安全采血量与最小致死采血量五、不同种属动物单位体重(kg)剂量折算系数六、动物常用正常数据七、成年动物的年龄、体重和寿命比较第一篇药理学实验基本知识第一章药理学实验须知一、药理学实验课的目的和要求1目的药理学实验课的目的在于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药理学实验的基本方法,了解获得药理学知识的科学途径,验证药理学中的重要理论,更牢固地掌握药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
药理学实验课更高层次的目的是在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实验课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重要课程。
几乎所有药理学知识都是通过实验——有目的的科学实验而得到的。
我们上实验课,就是要了解我们的前辈科学家们是怎样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最终设计出科学的实验来验证或解决问题。
也就是说,我们上实验课的目的是教会学生一种方法,一种科学的方法,一种获取知识的新手段。
能否通过实验课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我们实验课成败的关键,对学生来说,能否通过实验课培养自已严肃认真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使自已具有初步的科研能力,是医学生能否成才的关键问题。
2要求为达到上述目的,实验课学生必须做到下列几项:2.1实验前⑴仔细阅读实验指导,了解实验目的、要求、方法和操作步骤,领会其设计原理。
⑵对实验中所用的药物,要了解其药理作用,并明白该药在本实验中的意义,预测给动物用药后可能出现的情况。
⑶结合实验内容,复习有关药理学和生理学等方面的理论知识。
2.2实验时⑴将实验器材妥善安排,正确装置。
⑵严格按照实验指导上的步骤进行操作,准确计算药量,防止出现意外差错。
⑶认真、细致地观察实验过程中出现的现象,准确记录药物反应的出现时间、表现及发展进程。
联系课堂讲授内容进行思考。
⑷注意节约实验材料。
2.3实验后⑴及时整理实验结果,保存好原始记录,并写出实验报告。
⑵清洁实验器材,保持室内卫生,存活或死亡的动物分送至指定地点。
二、实验结果的整理和实验报告的撰写整理实验结果和撰写实验报告,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的重要方法,对自己所完成的实验进行科学总结,是实验课的最重要的目的之一。
通过认真地、科学地总结,可使我们把实验过程中获得的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明确该实验已证明的问题及已取得的成果。
实验中尚未解决的问题或发现的新问题,以及实验设计中或操作中的优缺点等等,这些十分重要。
实验报告反映了学生的实验水平及理论水平。
实验报告也是向他人提供研究经验及供本人日后查阅的重要资料,可以为毕业后开展科研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因此,应该充分认识到在校学习期间学会做这一项科学研究工作中关键性工序的重要性。
1实验结果的整理实验结束以后应对原始记录进行整理和分析。
药理实验结果有测量资料(如血压值、心率数、瞳孔大小、体温变化、生化测定数据和作用时间等。
计数资料(如阳性反应或阴性反应、死亡或存活数等)、描记曲线、心电图、脑电图、照片和现象记录等。
凡属测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均应以恰当的单位和准确的数值作定量的表示,不能笼统提示。
必要时应作统计处理,以保证结论有较大的可靠性,尽可能将有关数据列成表格或绘制统计图,使主要结果有重点地表达出来,以便阅读、比较和分析。
作表格时,要设计出最能反映动物变化的记录表,记录单个动物的表现时,一般将观察项目列在表内左侧,由上而下逐项填写,而将实验中出现的变化,按照时间顺序,由左至右逐格填写。
将多个或多组动物实验结果统计时,一般将动物分组的组别列于表左,而将观察记录逐项列于表右。
绘图时,应在纵轴和横轴上画出数值刻度,表明单位。
一般以纵轴表示反应强度,横轴表示时间或药物剂量,并在图的下方注明实验条件。
如果不是连续性变化,也可用柱形图表示。
凡有曲线记录的实验,应及时在曲线图上标注说明,包括实验题目,实验动物的种类、性别、体重、给药量和其他实验条件等。
对较长的曲线记录,可选取有典型变化的段落,剪下后粘贴保存。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必须以绝对客观的态度来进行裁剪工作,不论预期内的结果或预期外的结果,均应一律留样。
2实验报告的写作每次实验后应写好报告,交负责教师批阅。
实验报告要求结构完整、条理分明、用词规范、详略得宜、措辞注意科学性和逻辑性。
一般包括下列内容:2.1实验题目实验题目一般应包括实验药物、实验动物、实验主要内容等。
如“心得安对麻醉犬的降压作用分析”,“普鲁卡因肌注对小鼠局麻作用及中毒抢救”,“奎尼丁抗电诱发的蛙心心律失常的作用”等。
2.2实验目的说明本次实验的目的。
2.3实验方法当完全按照实验指导上的步骤进行时,也可不再重述,如果实验方法临时有所变动,或者发生操作技术方面的问题,影响观察的可靠性时,应作简要说明。
2.4实验结果实验结果是实验报告中最重要的部分,需绝对保证其真实性。
应随时将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在草稿本上记录,实验告一段落后立即进行整理,不可单凭记忆或搁置了长时间后再作整理,否则易致遗漏或差错。
实验报告上一般只列经过归纳、整理的结果。
但原始记录应予保存备查。
2.5讨论讨论应针对实验中所观察到的现象与结果,联系课堂讲授的理论知识,进行分析和讨论。
不能离开实验结果去空谈理论。
要判断实验结果是否为预期的。
如果属于非预期的,则应该分析其可能原因。
讨论的描述一般是:首先描述在实验中所观察到的现象,然后对此现象提出自己的看法或推论,最后参照教科书和文献资料对出现这些现象的机制进行分析,如实验观察到用药后动物出现了什么现象,提示了该药可能具有什么药理作用,文献曾报道该药可对什么受体有作用。
因此,可初步推测该药的这种药理作用可能与其作用于什么受体有关。
2.6结论实验结论是从实验结果归纳出来的概括性判断,也就是对本实验所能说明的问题、验证的概念或理论的简要总结。
不必再在结论中重述具体结果。
未获证据的理论分析不能写入结论。
第二章药理学实验设计的基本知识一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药理学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动物实验来认识药物作用的特点和规律,为开发新药和评价药物提供科学依据。
由于生物学研究普遍存在的个体差异,要取得精确可靠的实验结论必须进行科学的实验设计,因此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 重复“重复”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即良好的重复稳定性(或称重现性)和足够的重复数,两者含意不同又紧密联系。
有了足够的重复数才会取得较高的重现性,为了得到统计学所要求的重现性,必须选择相应的适当的重复数。
统计学中的显著性检验规定的P<0.05及P<0.01反映了重现性的高低;“P”表示不能重现的概率。
在已达到良好的重现性的条件下,如果P值相同,重复数越多的实验,其价值越小。
它说明实验误差波动太大,或是两药的均数相差太小。
前者提示实验方法应予改进,后者提示两药药效的差别没有临床意义。
可见,靠增加实验例数来提高重现性是有一定限度的。
1.1 实验重复数的质量除了重复数的数量问题外,还应重视重复数的质量问题。
要尽量采用精密、准确的实验方法,以减少实验误差。
同时应保证每次重复都是在同等情况下进行。
即实验时间、地点、条件,动物品系、批次,药品厂商、批号,临床病情的构成比或动物病理模型的轻重分布应当相同。
质量不高的重复,不仅浪费人力和物力,有时还会导致错误的结论。
1.2 药理实验设计中的例数问题实验结论的重现性与可靠性同实验例数有关,实验质量越高、误差越小,所需例数越少,但最少也不能少于“基本例数”。
实验动物的基本例数(1)小动物(小鼠、大鼠、鱼、蛙): 计量资料每组10例,计数资料每组30例。
(2)中动物(兔、豚鼠): 计量资料每组6例,计数资料每组20例。
(3)大动物(犬、猫、猴、羊): 计量计数资料每组5例,计数资料每组10例。
2 随机“随机”指每个实验对象在接受处理(用药、化验、分组、抽样等等)时,都有相等的机会,随机遇而定。
随机可减轻主观因素的干扰,减少或避免偏性误差,是实验设计中的重要原则之一。
随机抽样的方案有以下几种:2.1 单纯随机所有个体(病人或动物)完全按随机原则(随机数字表或抽签)抽样分配。
本法虽然做到绝对随机,但在例数不多时,往往难以保证各组中性别、年龄、病情轻重等的构成比基本一致,在药理实验中较少应用。
2.2 均衡随机又称分层随机。
首先将易于控制且对实验影响较大的因素作为分层指标,人为地使各组在这些指标上达到均衡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