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B超检查大全
一般腹部彩超报告内容

一般腹部彩超报告内容简介腹部彩色超声(Abdominal Color Doppler Ultrasonography)是一种无创、无辐射的影像检查技术,用于评估腹部器官的形态、结构与血流情况。
通过此种检查方法,可以非常清晰地观察到腹部器官的大小、形状、内部结构、血流情况等,并对异常情况进行诊断。
检查目的腹部彩超一般用于以下情况的检查:1. 评估肝脏、胆囊、胰腺、脾脏、肾脏、肠道等腹腔内脏器官的形态、结构;2. 鉴别肿块、囊肿、肿瘤等良性或恶性病变;3. 检查血流情况,诊断血管性病变,如肝血管瘤或门静脉高压等;4. 引导穿刺、抽取囊液、排除梗阻等操作。
检查方法仪器与操作腹部彩超检查一般使用高频线性探头,通过仪器的超声波发射和接收,观察和记录腹部内脏器官的情况。
检查前患者需要解开上身衣物,平躺在检查床上,检查时医生会涂抹透明的凝胶在腹部,以提供更好的传导和接触。
检查内容肝脏通过腹部彩超可以检查肝脏的大小、形态和结构,以及肝内血流情况。
正常情况下,肝脏应呈现均匀的回声,边界清晰。
可以观察到肝内脂肪变性、肝囊肿、肝纤维化等情况。
此外,血液供应肝脏的动脉和门静脉系统尚能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
胆囊与胰腺腹部彩超可以帮助评估胆囊的大小、形状和结构,检查有无结石、胆囊炎等病变。
胰腺也可以通过彩超进行观察,评估其大小、形态和结构,检查有无囊肿、炎症或肿瘤。
脾脏与肾脏彩超可以检查脾脏的大小、形状和结构,评估脾脏的血流情况。
脾脏的异常情况如肿块、囊肿、脾梗死等也可以通过彩超发现。
此外,对于肾脏的检查,可以观察到其大小、形态和结构,并评估肾脏的血流情况,发现肾脏结石、囊肿、肿瘤、积水等异常情况。
肠道与血管腹部彩超还可以观察肠道的情况,检查是否有肠壁增厚、梗阻、肿块等病变。
此外,通过彩超可以检查腹部主要血管,如肝动脉、门静脉、肾血管等,评估血流的速度、方向和形态,发现瘤栓、动脉瘤、血栓等异常情况。
结论根据腹部彩超检查的结果,医生会对观察到的异常情况进行诊断,并提供相应的处理建议或进一步检查。
超声腹部检查手法图解

2021/2/7
26
20 Right lobe of liver 肝右叶 21 Left lobe of liver 肝左叶 22 Quadrate lobe 方叶 23 Caudate lobe 尾叶 24 Ligamentum teres 圆韧带 25 Ligamentum venosum 静脉韧带 26 Lateral segment 外侧段 27 Medial segment 中段 28 Anterior segment 前段 29 Posterior segment 后段
2021/2/7
31
99 heart
2021/2/7
30
100 Thyroid gland 甲状腺 101 Sternohyoid muscle 胸骨舌骨肌 102 Sternothyroid muscle 胸骨甲状腺肌 103 Sternocleidomastoid muscle 胸锁乳突肌 104 Omohyoid muscle 肩胛舌骨肌 105 Internal jugular vein 颈内静脉 106 common carotid artery 颈总动脉 107 tracheal cartilage 气管软骨
28
70 Stomach 胃 71 Fundus of stomach 胃底 72 Body of stomach 胃体 73 Antrum of stomach 胃窦 74 Cardia 贲门
75 Duodenal bulb 十二指肠球部 76 Duodenum 十二指肠 77 Small bowel 小肠 78 Right colic flexure 结肠右曲 79 Left colic flexure 结肠左曲 80 Bladder 膀胱 81 Opening of ureter 输尿管开口 82 Urethra 尿道 83 Prostate 前列腺 84 Seminal vesicle 输精管 85 Uterus 子宫
腹部B超检查报告单

腹部B超检查报告单
单位:CM 姓别:性别:年龄:住址:档案号:
临床诊断:
肝脏:形态大小:正常、饱满、缩小
实质回声:均匀、欠均匀、极强不均匀、细密、增强、增粗
管系走行:规律、欠清晰、尚清门静脉内径左、中、右三支肝静脉内径
胆系:胆囊大小:囊壁:薄、光滑、增厚约毛糙
胆汁透声:佳、欠佳、盖囊内结石:无、有其内见
肝内胆管:不扩张、扩张内径其内见
肝外胆管:不扩张、扩张上段内径显示段长其内见
胰腺:形态大小:正常、增大实质回声:均匀、欠均匀主胰管:不扩张、扩张内径其内见
脾脏:形态大小:正常、增大实质回声:均匀、欠均匀胰静脉:不扩张、扩张内径
左肾脏:大小:正常、增大、饱满、缩小实质回声:均匀、尚均匀、增强
集合回声:无分离、分离
右肾脏:大小:正常、增大、饱满、缩小实质回声:均匀、尚均匀、增强
集合回声:无分离、分离
膀胱:充盈:任、欠佳、差其内见:
左输尿管:不扩张、扩张,段内径,于段内见
右输尿管:不扩张、扩张,段内径,于段内见
前列腺:大小实质回声:尚均匀、不均匀
子宫位置:长径:前后径:横径:内膜:内部回声:宫劲:节育环:
位置:FUD值:正常、异常左卵巢大小:卵泡:右卵巢大小:卵泡:
附注:
超声诊断意见:
报告医生:
年月日。
腹部超声检查规范

腹部超声检查规范
肝脏
【检查内容】
1.肝脏的形态大小、边缘、包膜,膈顶部、肝叶边角部位。
2.肝实质内回声的均匀程度
3.肝内占位的部位、大小形态、数量、回声性质、有无包膜、内部液化、声晕、后方增强或衰减。
4.肝内管系分布、走向;有无扩张、扭曲、狭窄、移位、闭塞等;病灶内、外的血流分布、血管内有无栓子。
5.肝脏的活动度,包膜与周围组织有无粘连。
6.肝门部及腹腔有无肿大淋巴结;有无腹水。
【检查方法】
(1)先从右锁骨中线第5~6肋间或第4~5肋间开始探测,并确定肝上界的位置,然后沿肋间逐一向下探测,观察每一肋间切面声像图的改变,注意门静脉、肝静脉、肝内外胆管以及胆囊的变化。
(2)右肋缘下纵切观察肝在锁骨中线肋缘下的厚度和长度,并沿肋缘下肝下缘处斜切,观察第一、第二肝门及肝静脉的一系列图像,对通过第二肝门显示肝右静脉长轴斜切面图,记录右肝最大斜径。
(3)剑突下观察肝左叶各个纵切面的图像,应尽可能显示左叶肝的上缘,并通过深吸气后进行比较观察,通过腹主动脉矢状面记录左肝长度和厚度,通过下腔静脉矢状面记录尾叶长度。
腹部超声检查正常值

腹部超声检查正常值1.肝脏:肝右叶最大斜径:9.97—14.33 cm 肝左叶上下径:4.02—8.3cm 前后径:4.14—7.4cm肝外胆管内径<8mm,<伴行静脉1/3. >8mm为扩张,6—8mm可疑扩张,老年人60岁以上大于10mm为扩张。
胆囊长径:<10cm ,横径<3.5cm。
空腹状态下<3mm。
2.脾脏:脾厚径:男3.0±0.6cm 女2.8±0.5cm脾长径:男:9.0±1.1cm 女8.5±1.0cm3.胰腺:成人胰头前后径<2.5cm 胰体和胰尾前后径<1.5cm-1.7cm..主胰管<2mm。
4.肾脏:长径:9-12cm 宽径:4-5cm 厚径:3-4cm。
肾实质厚1.5—2.5cm 肾皮质厚:0.5---0.7cm 肾窦宽度约占肾横断面的1/2—1/3.5.输尿管:成人输尿管全长20---34cm,内径5—7mm,狭窄部内径约2mm。
6.前列腺:厚径:2cm, 长径:3cm 横径:4cm..体积为20cm3 重量20g.精囊腺长4---5cm 宽1.5---2cm。
7.胃肠:长轴断面上贲门外径一般不大于15mm。
管壁不大于6mm。
正常胃壁厚度<5.0mm(3.7±0.5) 幽门厚度<6.0mm,新生儿及婴儿<4.0mm.十二指肠肠壁厚度:充盈一般为 2.5—3.5mm,肠腔内径:充盈时十二指肠内径<3cm,其余小肠内径<2cm, 大肠内径<4cm。
阑尾极少清晰显示,一旦梗阻发炎可显示。
一般最大直径大于7mm可作为阑尾肿大标准。
8.妇产科:a.子宫:生育期:纵径5.0—7.0cm 前后径:3.0—4.0cm 横径:4.0---5.0cm.经产妇各径线值比正常值大1.0—2.0cm,青春期前和绝经后各径线值比正常值小1.0---2.0cm. 宫颈:长径2.5—3.0cm,前后径<3.0cm. 青春期和婴儿期为:1:2 绝经后为1:1.子宫内膜:月经期:1—4mm, 增殖期:5—7mm 排卵期:11mm 分泌期7---16mm,绝经后不超过0.5cm.b卵巢成年卵巢长x宽x厚4.0x3.0x1.0cm,容积≤6ml。
腹部超声检查常用切面

腹部超声检查常用切面腹部分区:4区或9区或7区超声探头部位可分为右肋间、右肋下、剑突下、左肋下四处扫查肝脏。
剑突下经腹主动脉左肝纵切面基准切面经下腔静脉肝纵切面:测量左叶厚度和长度剑下肝左叶斜切面:显示肝左叶、肝尾叶、下腔静脉、腹主动脉 , 门脉横部、矢状部及左外上、下段支和左内支形成“工”字结构右肋下:右肋缘下肝脏斜切面第二肝门切面,测量肝右叶最大斜径经第一肝门右肋下斜切面:分为左叶、右叶右肋缘下第一肝门纵断面:显示门静脉及胆总管右6-9肋间肝胆纵切、斜切面5-6肋间腋前线纵切显示肝脏最大切面右肋缘下肝肾纵切面可显示右肝和右肾纵切面,经肾下端作一水平线,其前方为右前叶,后方为右后叶肝脏重要结构(检查操作的要点)第二肝门、左叶门静脉矢状部、第一肝门(门静脉左右支分叉处)胆囊及胆管常用切面右上腹腹直肌外缘纵切面显示胆囊长轴,侧动探头观察胆囊腔、颈部及第一肝门结构右肋缘下斜切显示胆囊、门脉右支及右前和右后支、右肝管、右肝右肋间斜切面于第6-9肋间斜切获得胆囊、门脉右支及其伴行右肝管及肝总管、右肝,对胆囊颈显示较好。
剑突下横切面显示左肝管、门静脉左支、矢状部、左外叶上下支和左內支构成的“工”字及左肝。
右上腹正中斜-纵切面(肝外胆管纵切面)在肝门部至胰头区域斜切或纵断,追踪扫查扩张的胆总管,必要时饮水500ml后再扫查。
胰腺常用切面——胰腺长轴切面上腹部正中横切,将胰腺头、体、尾部显示清楚,后方为脾静脉及肠系膜上动脉脾脏常用切面及测量标准切面:左肋间脾脏斜切面,要求显示脾静脉出脾门部图像厚度<4cm,长度<12cm肾脏常用切面仰卧位显示肾脏冠状切面:最大长径切面及经过肾门切面。
肾脏长轴切面(背部纵切面)俯卧位经过腰大肌扫查肾脏:显示肾脏最大长轴切面,往往能完整地显示整个肾脏及输尿管上段,一般不显示肾门。
肾脏血流的检测在冠状面或经肾门横断面观测肾脏血流膀胱横断面纵断面膀胱的前后壁、左右侧壁及三角区(两侧输尿管口及尿道内口)前列腺(经腹扫查)常用切面矢状切面耻骨联合上缘正中,探头加压向后下方纵切扫查,显示前列腺正中矢状切面,呈“慈姑”形,往往不能显示整个前列腺,正中纵切面可见尿道内口稍凹陷。
男性腹部b超能检查出什么

男性腹部b超能检查出什么一提到B超相信很多人都说那个是孕妇才要做的检查,那么这个B超究竟是不是孕妇专属呢,小编今天告诉大家不是的,这个B超的功能还是很多的,告诉大家男士也是可以做B 超的,B超不是只针对子宫的哦,那么男性腹部b超能检查出什么。
男性腹部b超能检查出什么1、前列腺结石:散在小结石、弧形结石、成堆小结石、单个大结石;前列腺增生:超声波声像图显示前列腺增大,以前后径增大为主,失去正常形态,呈半球形或接近球形。
腺体外形规则,左右对称,边缘整齐。
包膜可增厚,但联系完整。
内部回声增多,分布基本均匀。
以中叶增大为主者可伴有尿潴留和残余尿。
2、慢性前列腺炎:腺体大小变化不大,可稍大或稍小。
声像图呈对称的栗子形或半月形。
包膜回声因炎症进展而增厚,且厚薄不均,但一般仍保持其完整性和连续性。
内部回声增多,光点大小不等,分布不均;前列腺囊肿:在前列腺内出现圆形或椭圆形液性区,后方回声增强。
囊肿或局限在前列腺内,或凸入膀胱腔内。
囊肿一般较小,在1-2cm或以下。
大囊肿可有下尿路梗阻的声像图激发征象。
3、前列腺癌:超声波声像图显示前列腺畸形、增大,形态不对称,轮廓不规则、不完整,包膜断裂失去连续性,内部回声紊乱不均,局部出现光点、光斑或光团,也有的出现局灶性低回声区。
部分病例累及膀胱或精囊时,可出现相应的异常超声波像图;前列腺脓肿:前列腺肿大,包膜完整。
左右对称或不对称,根据脓肿所在部位而不同。
内部回声多变,液化者为低回声区,未液化或部分液化者,回声不均匀。
脓肿向周围穿破者,包膜不完整,前列腺不再肿大。
经直肠探测,脓肿已液化者可见到脓腔内的流动回声,有助于诊断。
由产气杆菌或大肠杆菌所致的前列腺脓肿,在脓腔里会有气体存在,须改变体位探测才可避免气体对超声波的影响。
以上就是小编根据男性腹部b超能检查出什么,给出的检查病症。
这些疾病都是可以通过B超的形式检测出来的,这下是不是对这个B超有了新的认识,增添了一下脑营养呢。
最全的腹部B超报告模版

肝疾病正常肝胆脾胰肝左叶厚度mm,肝右叶最大斜径mm。
(肝上界:第肋间,肝下界:肋下mm。
)门静脉主干内径约mm。
肝脏形态、大小正常,轮廓光整。
肝实质回声分布均匀,未见明显占位病变。
肝内血管走行正常。
胆囊大小正常,胆囊壁不厚(稍厚,稍毛糙),其内未见异常回声;胆总管未见扩张。
脾厚mm。
(肋下:mm,上下径:mm。
)脾脏形态、大小正常,未见占位病变。
胰腺形态、大小正常,未见占位病变。
超声提示:肝胆脾胰未见异常。
脂肪肝肝左叶厚度mm,肝右叶最大斜径mm。
门静脉主干内径约mm。
肝脏形态、大小正常(稍大、增大)光整。
肝实质回声稍致密,后场回声衰减。
未见明显占位病变。
肝内血管走行正常。
胆囊大小正常,胆囊壁不厚,其内未见异常回声;胆总管未见扩张。
脾厚mm。
脾脏形态、大小正常,未见占位病变。
胰腺形态、大小正常,,未见占位病变。
超声提示:1、肝脏大小正常(稍大、增大),脂肪肝。
2 、胆脾胰未见异常。
不均质脂肪肝肝左叶厚度mm,肝右叶最大斜径mm。
门静脉主干内径约mm。
肝脏形态、大小正常(稍大、增大),肝实质回声稍致密,后场回声衰减,肝左内叶见片状低徊声区,大小约mmXmm,无包膜,形态不规则。
胆囊大小正常,胆囊壁不厚,其内未见异常回声;胆总管未见扩张。
脾厚mm。
脾脏形态、大小正常,未见占位病变。
胰腺形态、大小正常,未见占位病变。
超声提示:1 、肝脏大小正常(稍大、增大),肝内所见考虑不均质脂肪肝。
2 、胆脾胰未见异常。
肝血管瘤肝左叶厚度mm,肝右叶最大斜径mm。
门静脉主干内径约mm。
肝脏形态、大小正常,轮廓光整,肝(内、左内叶、左外叶、右前叶、右后叶)见一稍强回声团,大小约mmXmm,边界清。
肝内血管走行正常。
胆囊大小正常,胆囊壁不厚,其内未见异常回声;胆总管未见扩张。
脾厚mm。
脾脏形态、大小正常,未见占位病变。
胰腺形态、大小正常,未见占位病变。
1 、肝大小正常,肝左内叶稍强回声团性质待定,考虑血管瘤可能性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档如对你有帮助,请帮忙下载支持!腹部超声检查大全(B超)1、超声波的基本知识(1)超声波的物理性质超声波是频率高于KHZ(千赫兹)的声波。
由于超声波的频率超过了人耳的听觉范围,因而人耳感觉不到声音。
超声波具有声波所有的物理性质,但其频率高,波长短。
产生超声波的方法有多种,现代超声波的产生主要是利用某些晶体(如石英,酒石酸钾钠、锆钛酸铅等)的特殊物理性质----压电效应产生超声波。
超声波的声束由于超声波的波长较短,接近红外线的波长,因此和光线一样,具有较强的方向性,形成超声束。
在超声技术中,超声波由探头发出并进入人体后,在距离探头较近的一段区域内,形成一条宽度近似探头直径的超声束,此区称为近场。
在近场的远侧超声束逐渐增宽,此区称为远场。
超声波的反射、折射和散射当超声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两种不同介质时,在介质分界面将产生反射。
超声波在介面反射后,剩余能量的超声波将进入第二介质,称为透射。
如果两种介质中的声速相同,透射声束的方向将等于入射声束的方向。
但如果两种介质中的声速不同,透射声束将发生方向的转折,称为折射。
剩余能量将以某一中心向空间各个方向传播,称散射。
散射进返回探头的回声信号强度明显减弱。
超声波的吸收和衰减超声波在体内传播的过程中,强度将随着所传深度的增加而进行性减弱,称衰减。
超声波在体内衰减是由于超声波的反射、散射和超声波吸收而引起的。
(2)超声波的声像图超声诊断仪的探头又称换能器。
它先将电能转换成声能而发生超声波。
超声束进入人体后遇到两种不同介质时,在介面的分界面产生反射,称为回声,剩余的能量继续深入,当再遇到不同介质的介面时又发生反射,依此类推。
超声波诊断仪又将人体某部位各层组织的回声通过探头回收到仪器内,并将声能再转换成电能而显示在荧光屏上就成为声像图。
所以声像图也就能间接反应人体某部位各层组织的结构。
(3)B型超声波诊断仪反应回声大小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通过波形来反应,波形的振幅(即高度)大者回声强,反之弱。
此型又称振幅型,英文字为AMPLITUDETYPE,所以又称A型超声波诊断仪,目前基本不用了。
另一种是通过光点来反应,光点的亮度大者回声强,反之弱。
此型又称光点显示型,英文字为BRIHGTNESSTYPE。
所以又称B型超声波诊断仪,目前广为应用。
2、肝脏疾病的超声诊断(1)检查前的准备与检查时的体位检查前一天少吃油腻食物,并需空腹8小时。
体位:取仰卧位,作深吸气动作。
为扩大观察范围,常需适当变动体位,如左侧卧位或右侧卧位。
(2)正常声像图形态及大小在上腹部作纵断层,肝脏为类三角形,膈面圆钝而下缘成锐角,左叶小于45,右叶小于75。
正常肝脏的轮廓清晰,光滑而平整。
肝右叶厚度小于14CM,左叶厚度小于6CM。
肝内结构:肝内的液性管腔结构与韧带,编称为肝内的纹理结构。
正常时肝内纺理清晰而均齐,门静脉(PV)内径小于1.4CM,总胆管(CBD)内径小于0.6CM。
肝内回声特点:正常肝实质呈中等或弱回声光点,其强度和频率皆均匀。
一般肝实质回声比肾实质稍强而较胰腺稍弱或相似。
(3)病理声像图肝囊肿在肝内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无回声的暗区,囊壁很薄,轮廓平整光滑与周围组织界线清楚,其后方回声明显增强。
本文档如对你有帮助,请帮忙下载支持!多囊肝肝脏弥漫性肿大,表面不规则,肝内有多发的大小不等的液性囊腔囊间肝实质回声增强。
常合并多囊肾。
肝脓肿肝实质内出现低回专长性以至无回声的局部性损害,其后回声增强。
可单发,亦可多发。
病变与周围组织的界线不清,边缘常不整齐,欠规则。
有时在脓肿周围有数毫米宽的环形低回声,代表炎症反应区。
肝血管瘤约70%为单发,以肝右叶最多见,一般位于肝周边部位。
该肿瘤具有包膜,所以与周围正常肝组织分界清楚。
声象图表现为园形的强回声团,轮廓完整,与肝实质的界线极为分明。
约有1/10为弱回声。
但包膜仍然清楚。
原发性肝癌声像图上可分为三型:巨块型:表现为肝内巨大的占位性病变,多数为园形、椭圆形或分叶状,边界不规则,边缘有弱回声的带,又称弱回声晕,边界模糊不清。
肿块呈较强回声或弱回声,粗而不均或其间杂有回声区,中心可坏死液化区。
有时可见块中之块。
肿大、形态不正常。
结节型:肝内可见多个圆形或椭圆形占位病变,其直径多在2~3CM,轮廓较整齐,多有1至数毫米宽的弱回声晕,与肝实质分界清楚。
弥漫型:较少见,肝变形,周边为结节状,肝内正常理乱,并可见成团的强回声弥漫而不均匀地分布地肝内,难以分辨出肿块的边界。
转移性肝癌声像图特点:肝内多发圆形肿块,其大小多数相关不大。
肿块与周围肝组织分界清楚,并有周边弱回声晕,又称"牛眼征"。
大多数表现为强回专长,少数可出现弱回声或中等回声。
大的转移癌瘤,中心可见坏死液性腔。
发生转移肝癌的肝脏,很少合并肝硬化。
肝增大,形态不正常,也可局部肿大。
肝内正常结构不清而乱。
肝硬化声像图特点:肝脏的大小和形态:肝变小,边缘凹凸不平。
肝内结构:肝纹理乱,肝内管状结构明显减少。
肝内回声增强变粗。
门静脉扩张。
脾肿大肝囊壁增厚,并可为双层样结构,又称"双边征",可出现腹水。
脂肪肝声像图特点:肝脏普遍肿大。
肝实质回声增强。
声衰减明显,深部肝实质常不能显示。
肝内血管减少。
胆囊辟显示不清。
淤血肝声像图特点:肝脏普遍肿大,肝实质回声强度和结构基本正常。
肝静脉增宽大于1.0CM。
3、胆道疾病的超声诊断(1)检查前准备与检查体位检查前的准备:病人须禁食物小时以上,以保证胆囊、胆管内充满胆汁,并减少胃肠的内容物和气体的影响。
通常在前一日晚餐后开始禁食,次日上午空腹检查为宜。
X线胃肠造影与胆囊造影:胆囊、胆管附近胃肠道内若残存有钡剂会影响超声检查。
因此一般先安排超声检查,或在X线造影三日后,胆囊造影二日后再做超声检查。
检查的体位:仰卧位:是最常用的体位。
本文档如对你有帮助,请帮忙下载支持!右前斜位:身体与床面成39度至45度角。
(2)正常声像图胆囊纵切面为梨形,亦可为圆形或长条形。
正常胆囊轮廓光滑整齐,曲线清楚明确。
胆囊腔内无回声,后壁线明亮,后壁下方回声增强。
正常胆囊大小为8×3.5CM,壁厚小于2~3MM。
肝内胆管正常时,可看到左右肝管,直径2MM以下。
二级以上肝内胆管分支看不清。
肝外胆管正常时,上段肝外胆管可看到,直径应小于相应门脉的1/3,内径小于0.6CM。
(3)病理声象图:胆囊结石声像图特点:胆囊腔内出现强回声团。
由于结石的形态、大小不同,强回声团可以是团块状或斑点状。
散在的球形结石为新月形或半圆形。
结石多而小时,则堆积于胆囊后壁,形成一片强回声带,难以分辨各个结石。
胆囊结石的强回声团,边界清楚明亮。
声影:由于超声束遇到结石界面全反射,因而在结石强回声后方出现一条无回声区,又称声影。
声影出现对于结石特别是小结石诊断有重要价值。
改变体位时,强回声团依重力方向移动。
这一点对结石和胆囊内肿瘤的区别有重要意义。
肝外胆管结石声像图特点:有结石的胆管扩张,管壁增厚,回声较强。
胆管腔内可见强回声团。
强回声团与胆管壁之间有分界。
强回声团后方有声影。
肝内胆管结石声像图特点:肝内可见强回声团,其形态大小差异大,可为斑点状、条索状、圆形或边界不规则的症状。
一般有声影。
结石阻塞的远端小胆管扩张。
急性胆囊炎声像图特点:胆囊肿大,轮廓模糊。
胆囊增厚,呈强回声带,其间出现间断或连续的弱回声带,形成胆囊的双边表现。
胆囊内可见粗大回声斑点,不均匀,无声影。
多伴有胆囊结石。
胆囊周围可见液性暗区,胆囊收缩功能减弱。
慢性胆囊炎声像图特点:胆囊缩小变形,囊腔变小。
囊壁增厚,不光滑、回声增强。
胆囊收缩功能差。
常伴有胆囊结石。
胆囊息肉声像图特点:胆囊壁内有一至数个小圆形强回声团,突入胆囊腔内,边界清晰光滑无声影,不随体位改变而移动。
胆囊癌声像图上可分五类:实块型常见型。
正常液型胆下腔消失,表现为一个弱回声或回声粗而不均的实性肿块。
厚壁型肿囊壁不均匀增厚,往往以颈部、体部更显着。
蕈伞型表现为弱回声或中等强回声的蕈伞状肿块突入胆囊腔内,常为多个,底宽而边缘不整齐,无声影,不随体全变动而移动。
混合型常为厚壁型与蕈伞型特征的混合。
阻塞型病变往往不大,为弱回声或中等到强度回声肿块,堵于胆囊颈部,造成胆囊积水。
4、胰腺疾病的超声诊断(1)检查前准备与检查体位检查准备应禁食8小时以上,尤其在禁早餐后当日上午检查为好。
本文档如对你有帮助,请帮忙下载支持!胃肠气体过多者,于检查前三日口服消胀片,前一日进清淡少渣饮食,睡前服缓泻剂。
检查中可饮水500至1000CC,以利观察。
患者的体位:一般取仰卧位,也可半卧位,上身与床面成30至45角。
(2)正常声象图正常人胰腺纵断面可为三种类型:腊肠型胰腺头、颈与体尾部厚度相似。
哑铃型颈部细,头和体尾部增厚。
蝌蚪型正常人胰头厚度小于2.5CM,体尾部厚度小于2CM。
正常胰腺内部回声均匀、细小而密集,较周围组织稍弱或相似,一般随年龄增大而回声增强。
正常人胰管超声测量近头部可达3MM,体部一般2MM(3)病理声像图急性胰腺炎胰腺普遍性肿大,胰腺轮廓呈弧形膨出,边界线模糊。
胰腺内为弱回声或无回声区,其后方回声增强。
胰腺周围可有积液。
慢性胰腺炎:胰腺局部或普遍性肿大,少数亦可缩小。
胰腺与周围组织边界不清,其轮廓不规则、不整齐、局部可以突起。
胰腺内部回声多数增强,为粗斑点状,分布不均匀。
胰管可呈囊状扩张,增粗或粗细不均。
胰腺癌胰腺形态改变:胰腺局部膨出肿大,浸润型者整个胰腺不规则肿大。
胰腺癌肿块多为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楚。
肿块多为弱回声,可散在较强回声光点。
少数为中等或强回声,分布不均。
癌肿内坏死、出血、液化则出现暗区和强回声斑点相混杂的图像。
间接表现:压迫总胆管下端时,可引起总胆管扩张,胆囊肿大与胰管扩张。
压迫门静脉,可引起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与脾静脉扩张。
下腔静脉也可受压变窄。
5、脾脏的超声检查(1)正常声像图脾的膈面呈弧形结构,光滑而整齐,脏面略凹陷,可见脾门切迹,回声较强。
脾实质回声非常均匀,回声强度稍低于或接近肝脏,比肾皮质的回声略高。
正常脾厚度小于4CM。
(2)脾脏肿大的超声表现具有下列条件之一者为脾肿大。
男、女性脾厚度分别超过4CM和3.8CM,同时脾脏下缘超过肋缘线。
长径超过8CM。
脾脏上下端径大于10.5CM。
6、肾脏的超声检查(1)正常声像图正常时,有明亮的肾轮廓线。
肾皮质为低回声区,仅有少量较淡的散在细光点。
肾锥体为三角形的暗区、内部回声少,在集合系统周围排列成放射状,可见到3到5个或7到8个不等到。
肾的中部是集合系统回声,表现为密集的明亮光点,为肾盂的回声,还有肾窦内脂肪回声的组合。
正常时,集合系光点占肾宽度的1/2到2/3。
(2)病理声象图肾盂积水声像图特点:主要改变为中心集合系统光点分离,中间出现无回声暗区,其宽度在8MM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