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标准及技术规范列表

合集下载

新能源汽车产品技术标准

新能源汽车产品技术标准

附件4:新能源汽车产品技术标准一、新能源汽车纯电动续驶里程标准单位:km注:1.超级电容、钛酸锂快充纯电动客车无纯电动续驶里程要求。

2. M1类是指包括驾驶员座位在内,座位数不超过九座的载客车辆。

N1类是指最大设计总质量不超过3500kg的载货车辆。

二、新能源乘用车技术标准纯电动乘用车和燃料电池乘用车不属于车船税征税范围。

免征车船税的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乘用车应符合以下标准:工况纯电续驶里程低于80km的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乘用车B状态燃料消耗量(不含电能转化的燃料消耗量)与现行的常规燃料消耗量国家标准中对应限值相比小于70%。

工况纯电续驶里程大于等于80km的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乘用车,按整车整备质量(m)不同,其A状态百公里耗电量(Y)应满足以下要求:m≤1000kg时,Y≤0.014×m+0.5;1000kg<m≤1600kg时,Y≤0.012×m+2.5;m>1600kg时,Y≤0.005×m+13.7。

三、新能源客车技术标准免征车船税的新能源客车应同时符合以下标准:1.单位载质量能量消耗量(E kg)不高于0.24Wh/km·kg;2.非快充类纯电动客车电池系统质量能量密度要高于95Wh/kg,快充类纯电动客车快充倍率要高于3C,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客车节油率大于40%。

四、新能源货车和专用车技术标准免征车船税的新能源货车和专用车应同时符合以下标准:1.装载动力电池系统质量能量密度不低于95Wh/kg;2.纯电动货车、运输类专用车单位载质量能量消耗量(E kg)不高于0.49Wh/km·kg,其他类纯电动专用车吨百公里电耗(按试验质量)不超过10kWh。

五、燃料电池商用车技术标准免征车船税的燃料电池汽车应符合以下标准:燃料电池系统的额定功率不低于驱动电机额定功率的30%,且商用车燃料电池系统额定功率不小于30kW。

新能源汽车产品技术标准

新能源汽车产品技术标准

新能源汽车产品技术标准一。

新能源汽车这几年那可是风头正劲,要说这产品技术标准,那可得好好说道说道。

1.1 电池技术。

电池就好比是新能源汽车的“心脏”。

这电池的续航里程可是关键,谁也不想开着车老是担心没电抛锚在路上。

现在的标准那是越来越高,不仅要求里程长,还得充电快。

就像那句话说的,“兵贵神速”,充电时间短才能让车主更省心。

1.2 电机性能。

电机的效率和动力输出也不能含糊。

得有劲儿,爬坡上坎不费劲,加速超车也得麻溜的。

“打铁还需自身硬”,电机性能不过关,那可没法在市场上立足。

二。

2.1 安全标准。

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这可开不得玩笑。

车辆的防撞能力、电池的防火防爆,哪一样都得严格把关。

“小心驶得万年船”,只有把安全做到极致,才能让消费者放心。

2.2 智能化水平。

现在都讲究智能,新能源汽车也不例外。

自动驾驶辅助功能得靠谱,车机系统得好用。

不能让人觉得是“银样镴枪头”,中看不中用。

2.3 车辆可靠性。

车得皮实耐用,不能三天两头出毛病。

这就需要在零部件的质量和整车的装配工艺上下功夫,“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长期的品质把控才能保证车辆的可靠性。

三。

3.1 环保要求。

新能源汽车主打一个环保,从生产到使用,都得把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

不能“挂羊头卖狗肉”,打着环保的旗号,却在其他环节造成污染。

3.2 售后服务。

售后也很重要,出了问题得有人管,维修保养得方便。

要让车主觉得买了车就有了保障,而不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新能源汽车的产品技术标准是个综合性的大工程,各个方面都得兼顾,只有这样,才能让新能源汽车真正走进千家万户,成为人们出行的好帮手。

目前最全的新能源汽车相关标准

目前最全的新能源汽车相关标准

744-2006 816-2009 837-2010 839-2010 840-2010 893-2011 894-2011 895-2011 896-2011 897-2011 926-2013 989-2014 990-2014 18487.1-2001 18487.2-2001 18487.3-2001 19596-2004 23645-2009 24548-2009 25319-2010 28183-2011 29123-2012 29126-2012 29307-2012 29316-2012 29317-2012 29318-2012 29772-2013 29781-2013 18332.1-2009 18332.2-2001
电动车辆相关标准目录
序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标准代号
GB/T 18385-2005 GB/T18387-2008 GB/T18388-2005 GB/T18488.1-2015 GB/T18488.2-2015 GB/T19751-2005 GB/T19755-2005 GB/T19836-2005 GB/T 4094.2-2005 GB/T 18384.1-2015 GB/T 18384.2-2015 GB/T 18384.3-2015 GB/T 20234.1-2015 GB/T 20234.2-2015 GB/T 20234.3-2015 GB/T 24549-2009 GB/T 24552-2009 GB/T 24554-2009 GB/T 26779-2011 GB/T 26990-2011 GB/T 26991-2011 GB/T 27930-2015 GB/T 28382-2012 GB-T 19750-2005 GB-T 19752-2005 GBZ 18333.1-2001 GBZ 18333.2-2015 GB/T 31467.1-2015 GB/T 31467.2-2015 GB/T 31467.3-2015 GB/T 31484-2015 GB/T 31485-2015 GB/T 31486-2015

新能源汽车标准表

新能源汽车标准表

现行有效电动车辆标准项目列表序号类别标准编号标准名称状态1. ?纯电动14GB/T18384.1-2001电动汽车安全要求第1部分:车载储能装置现行有效,正在修订2. ?GB/T18384.2-2001电动汽车安全要求第2部分:功能安全和故障防护现行有效,正在修订3. ?GB/T18384.3-2001电动汽车安全要求第3部分:人员触电防护现行有效,正在修订4. ?GB/T 4094.2-2005电动汽车操纵件、指示器及信号装置的标志现行有效5. ?GB/T 19596-2004电动汽车术语现行有效6. ?GB/T 18385-2005电动汽车动力性能试验方法现行有效7. ?GB/T 18386-2005电动汽车能量消耗率和续驶里程试验方法现行有效8. ?GB/T 18387-2008电动车辆的电磁场发射强度的限值和测量方法,宽带,9kHz~30MHz现行有效9. ?GB/T 18388-2005电动汽车? 定型试验规程现行有效10.? ?GB/T 24552-2009电动汽车风窗玻璃除霜除雾系统的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现行有效11.??GB/T 19836-2005电动汽车用仪表现行有效12.??GB/T 28382-2012纯电动乘用车技术条件现行有效13.??QC/T 838-2010超级电容电动城市客车现行有效14.? ?QC/T 925-2013超级电容电动城市客车定型试验规程15.??混合动力8GB/T 19751-2005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安全要求现行有效16.? ?GB/T 19750-2005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定型试验规程现行有效17.? ?GB/T 19752-2005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动力性能试验方法现行有效18.?GB/T 轻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能量修订,已报批?19753-2005??消耗量试验方法19.? ?GB/T 19754-2005重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能量消耗量试验方法修订,已报批20.? ?GB/T 19755-2005轻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污染物排放测量方法现行有效21.??QC/T 837-2010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类型现行有效22.? ?QC/T 894-2011?重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污染物排放车载测量方法现行有效23.??燃料电池10GB/T 24554-2009燃料电池发动机性能试验方法现行有效24.??GB/T 24549-2009燃料电池汽车安全要求现行有效25.??GB/T 24548-2009燃料电池汽车整车术语现行有效26.? ?GB/T 26990-2011燃料电池电动汽车车载氢系统技术要求现行有效27.?GB/T 26779-2011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加氢口现行有效28.? ?GB/T 26991-2011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最高车速试验方法现行有效29.??QC/T 816-2009加氢车技术条件现行有效30.? ?GB/T 29123-2012示范运行氢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技术规范2013-07-01实施31.? ?GB/T 29124-2012氢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示范运行配套设施规范2013-07-01实施32.? ?GB/T 29126-2012燃料电池电动汽车车载氢系统试验方法2013-07-01实施33.??储能装置8GB/Z18333.1-2001电动道路车辆用锂离子蓄电池现行有效34.? ?GB/Z18333.2-2001电动道路车辆用锌空气蓄电池现行有效35.??QC/T 741-2006车用超级电容器现行有效,正在修订36.?QC/T 742-2006电动汽车用铅酸蓄电池现行有效37.??QC/T 743-2006电动汽车用锂离子蓄电池现行有效,正在修订38.? ?QC/T 744-2006电动汽车用金属氢化物镍蓄电池现行有效,正在修订39.? ?QC/T 840-2010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结构形式及尺寸现行有效40.? ?QC/T 897-2011电动汽车用电池管理系统技术条件现行有效41.??电机及控制系统7GB/T18488.1-2006电动汽车用电机及其控制器第1部分:技术条件修订,已报批42.? ?GB/T18488.2-2006电动汽车用电机及其控制器第2部分:试验方法修订,已报批43.??GB/T 24347-2009电动汽车DC/DC变换器现行有效44.??QC/T 896-2011电动汽车用驱动电机系统接口现行有效45.?QC/T 893-2011电动汽车用驱动电机系统故障现行有效?分类及判断46.? ?GB/T 29307-2012电动汽车用驱动电机系统可靠性试验方法现行有效47.? ?QC/T 926-2013轻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ISG型)用动力单元可靠性试验方法48.??能源供给10GB/T18487.1-2001电动车辆传导充电系统一般要求现行有效49.? ?GB/T18487.2-2001电动车辆传导充电系统电动车辆与交流/直流电源的连接要求现行有效50.? ?GB/T18487.3-2001电动车辆传导充电系统电动车辆交流/直流充电机(站)现行有效51.? ?QC/T 839-2010超级电容电动城市客车供电系统现行有效52.??QC/T 841-2010电动汽车传导式充电接口现行有效53.? ?QCT/ 842-2010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和非车载充电机之间的通讯协议现行有效54.? ?GB/T20234.1-2011?电动汽车传导充电充电连接装置第1 部分:通用要求现行有效55.? ?GB/T20234.2-2011?电动汽车传导充电充电连接装置第2 部分:交流充电接口现行有效56.? ?GB/T20234.3-2011?电动汽车传导充电充电连接装置第3 部分:直流充电接口现行有效57.??QC/T 895-2011电动汽车用传导式车载充电机现行有效58.??电动摩托车6GB/T 24158-2009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轻便摩托车通用技术条件现行有效59.? ?GB/T 24157-2009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轻便摩托车能量消耗率和续驶里程试验方法现行有效60.? ?GB/T 24156-2009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轻便摩托车动力性能试验方法现行有效61.? ?QC/T 791-2007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轻便摩托车定型试验规程现行有效62.? ?QC/T 792-2007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轻便摩托车用电机及控制器技术条件现行有效63.? ?GB 24155-2009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轻便摩托车安全要求现行有效?。

电动汽车常用国家标准目录

电动汽车常用国家标准目录

1 1 0 1 非最新 1 1 1 0 0 0 0 0 0 1 1 1 1 1 1 0 1 1 1 1
0
1 1 1 1
电动汽车DC/DC变换器
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术语 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电能质量技术要求 电动车辆传导充电系统 第1部分 一般要求 电动车辆传导充电系统 第2部分 电动车辆与交流/直流电源的连接要求 电动车辆传导充电系统 第3部分 电动车辆交流/直流充电机(站) 电动汽车非车载传导式充电机技术条件 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技术条件 电动汽车车载传导式充电机技术条件 电动汽车充电设备检验试验规范 第1部分:非车载充电机 电动汽车充电设备检验试验规范 第2部分:交流充电桩 电动汽车电池箱更换设备通用技术要求 电动汽车充电站通用要求 电动汽车充电站设计规范 电动汽车电池更换站通用技术要求 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建设技术导则 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工程施工和竣工验收规范 电动汽车非车载充电机电能计量 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电能计量 电动汽车充电站及电池更换站监控系统技术规范 电动汽车充电站/电池更换站监控系统与 充换电设备通信协议 用于Ⅰ类和电池供电车辆的可开闭保护接地移动式 剩余电流装置(SPE-PRCD)
IEC 784:1984
ISO 8715:2001 ISO 8714:2002 SAEJ 551-5 JAN2004
ECE R100
EN 1821-2、 EPA TP002 ECE R101.01 SAE J2711 ECE R101.01 ECE R83
ISO/TR 11954:2008
IEC 61982-1:2006 IEC 61436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 动力性能 试验方法
轻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能量消耗量试验方法
重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 能量消耗量 试验方法

中国 全球电动汽车标准

中国 全球电动汽车标准

中国全球电动汽车标准一、电池系统安全电池系统安全是电动汽车最重要的标准之一。

电池系统的设计应符合以下要求:1. 电池单体、电池模块及电池系统的安全性应符合相关标准及规定。

2. 电池系统的机械强度应满足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冲击和碰撞。

3. 电池系统应配备有效的热管理系统,以防止电池过热和起火。

4. 电池系统应具有高可靠性,并能够在各种恶劣环境下正常运行。

二、充电设施安全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的安全性同样重要。

以下是一些关键标准:1. 充电设施应符合相关电气安全规范,确保操作人员和乘客的安全。

2. 充电设施应具备防雷、防静电等保护措施。

3. 充电设施应配备消防设施,并符合消防安全规定。

4. 充电设施应具备过载保护、短路保护等功能。

三、车辆安全性能电动汽车的安全性能应满足以下要求:1. 车辆的结构设计应能够承受碰撞产生的冲击力,确保乘员的安全。

2. 车辆应配备安全气囊、安全带、ABS等基本安全配置。

3. 车辆的电气系统应符合相关电气安全规范,防止漏电、短路等问题。

4. 车辆的驾驶系统应稳定可靠,并能够应对各种复杂路况。

四、电磁兼容性电动汽车的电磁兼容性应满足以下要求:1. 车辆应符合电磁辐射和电磁抗扰度相关标准,确保不会对其他设备产生干扰。

2. 车辆应具备电磁防护功能,以保护乘员和设备的安全。

3. 充电设施应符合电磁兼容性相关标准,以避免对周围环境产生干扰。

五、电池回收利用电动汽车的电池回收利用应遵循以下标准:1. 电池回收利用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环保要求。

2. 电池回收企业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和条件,以保证回收利用过程的规范性和安全性。

3. 电池回收利用过程中应采取必要的环保措施,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4. 电池回收利用行业应加强信息共享和技术创新,提高回收利用效率和经济性。

六、电动发动机系统性能电动发动机是电动汽车的核心部件之一,其性能直接影响到车辆的性能和安全性。

以下是一些关键标准:1. 电动发动机的功率和扭矩应能够满足车辆行驶需求,并具备良好的加速性能。

新能源汽车试验检测相关标准与技术要求

新能源汽车试验检测相关标准与技术要求
时须对非常规排放物做出说明。
检测机构的要求
与常规汽车相同的检验项目和需在整车上进行测 试的新能源汽车专项检验项目按常规汽车的管理 要求进行。
电池、超级电容器和电机、控制器的检测在指定 的检测机构或技术中心进行。
新能源汽车其它专项检验项目,要求在满足以下 条件的检测机构进行(暂不进行指定):
大于1.2; 混合动力汽车混合程度相同(微混、 轻混、中混、
深混、全混等);混合方式(并联、串联、混联)相 同;能源种类(油-电、气-电等)相同;
同一型号判定规则
动力蓄电池、超级电容器、燃料电池类型(铅酸、 镍氢、锌空气、锂离子(锰酸锂、磷酸铁锂等也属 不同种类)、无机/有机超级电容器、氢-空气/直接 甲醇燃料电池等)相同;
新能源汽车产品检验标准目录
序号
标准编号
标准名称
1 GB/T 4094.2-2005 电动汽车操纵件、指示器及信号装置的标志 2 GB/T 18384.1-2001 电动汽车 安全要求 第1部分:车载储能装置
电动汽车 安全要求 第2部分:功能安全和故 3 GB/T 18384.2-2001 障防护
4 GB/T 18384.3-2001 电动汽车 安全要求 第3部分:人员触电防护
整车标准及试验项目
GB/T 18384.1-2001
电动汽车 安全要求 第1部分:车载储能装置
标记 蓄电池包、动力蓄电池类型
由动力蓄电池排出的气体 动力蓄电池的要求
动力蓄电池的绝缘电阻、爬电距离、通风 动力蓄电池的过电流断开器 车载储能装置碰撞的特殊要求
成员保护、第三方保护、短路保护
(2)车辆技术特性参数:可包括驱动电机额定功率(kW)、 动力蓄电池组/燃料电池/超级电容器组总成标称电压(V) 、动力蓄电池3小时率额定容量(Ah)、二甲醚发动机额定 功率(kW)等参数中的一个或几个。

电动汽车相关技术标准

电动汽车相关技术标准

电动汽车相关技术标准电动汽车技术标准引言:近年来,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对传统燃油车尾气排放的担忧,电动汽车作为一种绿色出行方式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

然而,电动汽车的技术标准仍然是一个相对较新且不成熟的领域。

本文将探讨一些与电动汽车相关的技术标准,旨在推动电动汽车的发展和普及。

一、电池技术标准:电池是电动汽车的核心组件,其质量和性能直接决定了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和使用寿命。

因此,建立和完善电动汽车电池技术标准至关重要。

以下是几个方面的技术标准建议:1.标准化电池容量单位:在电动汽车中,通常使用的是千瓦时(kWh)作为电池的容量单位。

建立统一的电池容量计量单位,有助于消费者对不同厂家和不同型号电池的比较和选择。

2.电池能源密度标准:电池的能源密度决定了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

建立能源密度评估标准,以促进电池技术的创新和进步。

3.电池充放电效率标准:电池的充放电效率直接影响到电动汽车的能量利用效率。

建立充放电效率评估标准,推动电池制造商提高电池的能量转化效率,减少能量损失。

二、充电设施技术标准:电动汽车的充电设施是保证其正常使用和续航的前提。

建立充电设施的技术标准有助于提高充电效率和保证用户的安全。

以下是几个方面的技术标准建议:1.充电接口标准:制定统一的充电接口标准,方便电动汽车用户在不同的充电站进行充电,并减少充电时间。

2.充电功率标准:建立充电功率评估标准,以确定充电设施的最大功率输出,保证充电效率和用户体验。

3.充电安全标准:建立充电设施的安全指导标准,确保充电设施的安全性能,避免潜在的电气和火灾风险。

三、车辆性能标准:车辆性能标准对于提高电动汽车的行驶安全和驾驶舒适度至关重要。

以下是几个方面的技术标准建议:1.电池系统安全标准:建立电池系统的安全性能评估标准,确保电池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不会出现过热、漏电等潜在风险。

2.动力系统效率标准:制定动力系统效率评估标准,鼓励车辆制造商提高动力系统的能量转化效率,减少能量浪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动汽车标准及技术规范
G19596《GB/T 19596-2004 电动汽车术语》
G18388《GB/T 18388-2005 电动汽车定型试验规程》
GBT 28382-2012 纯电动乘用车技术条件
G18384《GB18384.1~3-2001 电动汽车安全要求》
1)GBT 18384.1-2001 电动汽车安全要求第1部分:车载储能装置
2)GB T 18384.2-2001 电动汽车安全要求第2部分:功能安全和故障防护
3)GBT 18384.3-2001 电动汽车安全要求第3部分:人员触电防护
G18385《GB/T 18385-2005 电动汽车动力性能试验方法》
G18386《GB/T 18386-2005 电动汽车能量消耗率和续驶里程试验方法》
G18387《GB/T 18387-2008 电动车辆的电磁场发射强度的限值和测量方法,宽带,9kHz~30MHz》
GBT 18488.1-2006 电动汽车用电机及其控制器第1部分技术条件
GBT 18488.2-2006 电动汽车用电机及其控制器第2部分试验条件
QC 743-2006-T 《QC 743-2006-T 电动道路车辆用锂离子蓄电池》
G18487.2《GB/T18487.2-2001 电动车辆与交流/直流电源的连接要求》
GBT 24347-2009 电动汽车DC∕DC变换器
G19836《GB/T 19836-2005 电动汽车用仪表》
G4094.2《GB/T4094.2-2005 电动汽车操纵件、指示器及信号装置的标志》
G18332.1《GB/T 18332.1-2009 电动道路车辆用铅酸蓄电池》
G18332.2《GB/T 18332.2-2001 电动道路车辆用金属氢化物镍蓄电池》
G18333.2《GB/T 18333.2-2001 电动道路车辆用锌空气蓄电池》
G18487.1《GB/T18487.1-2001 电动车辆传导充电系统:一般要求》
G18487.3《GB/T18487.3-2001 电动车辆交流/直流充电机(站)》
G18488.1《GB/T 18488.1-2006 电动汽车用电机及其控制器第1部分:技术条件》
G18488.2《GB/T 18488.2-2006 电动汽车用电机及其控制器第2部分:试验方法》
G19750《GB/T 19750-2005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定型试验规程》
G19751《GB/T 19751-2005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安全要求》
G19752《GB/T 19752-2005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动力性能试验方法》
G19753《GB/T 19753-2005 轻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能量消耗量试验方法》
G19754《GB/T 19754-2005 重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能量消耗量试验方法》
G19755《GB/T 19755-2005 轻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污染物排放测量方法》
G20234《GB/T 20234-2006 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插头、插座、车辆耦合器和车辆插孔通用要求》
G24548《GB/T 24548-2009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术语》
G24549《GB/T 24549-2009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安全要求》
QC742《QC/T 742-2006 电动汽车用铅酸蓄电池》
QC744《QC/T 744-2006 电动汽车用金属氢化物镍蓄电池》
Q/GDW_486-2010 电动汽车电池换电站换电技术导则
Q_CSG 11516.3-2010 电动汽车非车载充电机技术规范
Q_CSG 11516.5-2010 电动汽车非车载充电机充电接口规范
QC 840-2010-T 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产品规格尺寸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