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采购密集烤房设备规格及技术参数情况
卧式密集烤房建筑规格标准

长2000,宽2700,高3500
装烟室规格(mm)
长8000,宽2700,高3500
长8000,宽2700,高3500
墙体厚度(mm)
240—400
240—400
隔墙厚度(mm)
240
240
房顶(mm)
钢筋混凝土浇筑,厚100~120,安装隔热层
检修门规格(mm)
高600,宽1000
高600,宽1000
进风道(mm)
进风口高500,地面从隔墙下方到装烟门逐渐抬高,坡度4.2%
进风口高500,后端440,房顶从隔墙上方到装烟室门逐渐降低,坡度4.2%
回风道(mm)
位于装烟室顶部,高400
位于装烟室底部,高400
装烟架、层数、层距(mm)
第一层离进风口1000、层数三层、层距750
气流上升为卧式,气流下降为立式
电机功率(kw)
1.8~2.2
电机类型
三相双速电机
传动方式
轴流
备用动力
12匹柴油机
自控设备
具有烟叶烘烤温度、湿球温度、相对湿度、烟叶烘烤时间的自动控制、报警、过流保护、带漏电保护的空开、电机接地保护等功能
散热器(mm)
选用散热性好、使用年限长的耐火材料或钢制材料制作,耐火材料散热器为方型横式排列,烟气连接管采用单向连接的方式,连接管规格长:1800、宽300、高200、层间距100;钢制材料散热器为圆筒型,呈“之”字型排列,规格:长10×160、高度2500 ;钢制材料规格:直径160。
(三)风机、电机、备用电源与自控
使用轴流风机(风机、电机结构与参数如表3)
项目
三相双风机结构
风机型号
烤房设计

Ggk=
Sp d p dk
=
Vp
p
= k
Vk
Vp——单位时间内排出烤房空气的体积,m3/h; Vk——单位时间内进入烤房的空气的体积,
m3/h; υp——排出烤房的空气的比容, m3/kg; υk——进入烤房的空气的比容, m3/kg。 υp,υk的值,可以用υ=4.55×10-6T(d+ 622)求得。根据前面提到的烘拷中的一般参 数,υp=0.937 m3/kg, υk=0.876 m3/kg。
炉膛高度计算
HL= R
Qgr
Li
F jt
采用烧散煤的密集烤房,一般建造立式火炉,炉 膛高度为70cm~90cm,既有利于燃料特别是挥发 分充分燃烧,给换热器少造成积灰,也能够在炉 膛内添加更多的燃料。
换热器
Fg=
Q gr k gt
式中 kgt—烟管传热系数。常用火管的传热系数 为:铁管kgt=41.9kJ/(m· ℃),水泥管和陶瓦管 kgt=23.0kJ/(m· ℃); teJ—烟管内烟气平均温度,℃。根据研究 和生产实践中的测定结果,炉膛出口处温度tLc= 860~1000℃,进烟囱口处温度tpy=160℃左右, 因此teJ=510~580℃。
排湿损失 有效利用热量 排烟损失 壁面散热损失 其他损失
实际综合热效率40%-45%
需热量计算
η=Qyx/Qgg×100
Qyx—有效能量,kJ Qgg—供给能量,kJ;由Qgg=GpmQn,ar求出
Qyx可以按焓、湿差法计算
有效热Qyx计算
Qyx=(ip-ik)Gg/(dp-dk)-500Gp
根据烟叶水分最大排除量(最大失水量)计算
烤房通风排湿量计算要以烟叶在烘烤过程最大失 水速度为基础,鲜烟叶含有的全部水分要在烘烤 中依靠烤房内外空气介质的对流和交换排出。烟 叶在正常烘烤条件下,定色阶段失水速度最快, 为0.9%/h~1.2%/h。 烟叶在烘烤中单位时间内最大失水量(WZ)等于 水分最大汽化蒸发量,可以用下式表示:
密集型烤房烘烤操作技术

密集型烤房烘烤操纵技巧之五兆芳芳创作密集烘烤与常规烘烤基底细同,密集烘烤工艺根本模式为“三段式烘烤工艺”;但是,因为密集烤房具有不合于普通烤房的特点,其优势是在“高密度、强制通风,热风循环、风热同步和排湿顺畅”条件下,能够提高工艺到位率,从而提高烘烤质量.一、密集烘烤的基来源根底则适用于普通烤房的“四看四定,四严四灵活”烘烤原则同样也适合密集烘烤,在密集烘烤时,要遵守的一般原则为:1.看鲜烟叶素质定烘烤筹划,掌控判断鲜烟叶素质要严,制定实施烘烤筹划要灵活.2.看烟叶的变更定干湿球温度,烟叶变更尺度掌握要严,烘烤进程中温湿度的调整要灵活.3.看干球温度定烧火大小,掌握各个时期适宜的温度要严,烧火大小要灵活.4.看湿球温度定冷风进气门开关大小,掌握适宜的湿球温度要严,冷风进气门的开关要灵活.按照"烤烟三段式烘烤"基来源根底理,结合密集烘烤应用研究成果,确定以"低温中湿变黄,中湿定色,相对高湿干筋,控制烘烤各阶段风量风速"为技巧焦点的密集烘烤原则.确定了密集烤房适宜的装烟密度,密集烤房正常烟叶装烟密度为55~65kg/m3,即烟竿间距为12cm 左右;密集烤房的烤能一般为4500 -5000kg鲜烟叶/烤次;重视烘烤进程湿度、强调低温充分变黄;强调40℃的凋萎进程和46-50℃稳温消除青筋、延长54℃时间提高香气浓度、削减正背面色差.密集烘烤进程温湿度及通风控制为:1.在烟叶变黄阶段,主要变黄温度35~38℃左右,在42℃左右赐与较长时间,湿球温度保持在36~38℃,使烟叶达到既变黄又变软;相对湿度85 -80%;风机先高速运转2~4h,然后低速连续运转,主要进行内循环.2.定色阶段温度由42℃左右逐渐升至54℃左右,一般先慢后快,平均升温速度1℃/2~3h;湿球温度逐步上升且稳定在37~39℃,相对湿度由75% 逐渐下降到40-35% ;风机连续高速运转,当各层的叶片已根本枯燥后,可转为低速运转,内循环与外循环并举,放慢排湿.3.干筋阶段湿球温度4l~42℃,高速到低速通风.干球温度以每小时I℃的速度由54℃升温到65℃.68℃保持稳定;湿球温度保持湿球温度40℃~43℃;风机由高速变低速连续运转,直至烘烤结束.二、烟叶采收与整理(一)烟叶采收烟叶大田成熟采收时指烟叶达到烘烤工艺所要求的成熟时实时采摘.烟叶大田成熟采收不克不及机械地照搬照套某种模式或办法,应视情况灵活掌控:1、正确掌控不合部位烟叶的成熟特征(1)下部叶:主脉2/3成乳白色,支脉1/3变白;叶色褪绿转黄,以绿为主;叶尖明显下垂,茸毛少量脱落.第一炕烟可适当提前,稍褪色便可采收.(2)中部叶:主脉全白发亮,支脉2/3变白;叶色褪绿变黄,黄绿参半,有黄色至黄白色成熟斑块;叶耳淡黄/茸毛大部分脱落,茎叶角度明显加大.采收时断音清脆,断面整齐.(3)上部叶:主脉全白发亮,支脉变白;叶面发皱,黄色鲜明、较深而均匀,有较多黄色至黄白色的成熟斑块;叶耳淡黄,茸毛大部分脱落,叶尖卷勾稍枯.2 、正确掌控 "四看"采收原则(I)看叶位采收:下部烟叶适熟早采,中部烟叶成熟稳采,上部烟叶充分红熟来,顶部4片~6片叶完熟一次采.(2)看叶龄采收(移栽到大田的烟龄):下部叶叶龄50天~60天,中部叶叶龄60天~80天,上部叶叶龄70天~90天.(3)看栽培情况条件采收种植在肥美粘重的土壤上或施氮肥较多、稀植和留叶少的烟株,应在叶面表示出典型且充分的成熟特征时来;种植在土壤肥力差、质地轻的土壤上或因留叶数过量而造成早衰的烟株;应在略具成熟特征时实时采;在肥水过量和密度过大的条件下,下部叶易产生"底烘",叶色稍褪绿转黄时就要采收;在正常栽培条件下形成的良好烟叶,应适熟采收.(4)看品种采收一般叶色浅、叶片薄、水分多和变黄快的多叶型品种,不耐成熟,应在其显现成熟特征就算成熟,便可采收;叶色深、叶片较厚、成熟慢且耐熟的品种,应等其充分显现成熟特征时采收;叶色、身份介于两者之间的品种,要适熟采收.3、正确掌控三个根本要求.一是凡能正常成熟的烟叶尽量让其达到成熟的指标再采;二是尽早摘除2 片~3片脚叶;三是尽早采收病叶和不克不及正常成熟的烟叶(水黄烟、旱黄烟等).4、正确掌控采摘的办法(1) 采收时必须依据"多熟多采、少熟少采、不熟不采"的原则,做到生不采、熟不漏;(2) 采收时行走在行间,将两行成熟的叶片一齐采下;(3) 采收时用食指和申指托着叶柄基部,拇指放在叶柄上,向下一压,向旁一拧来下;(4) 将采下的烟叶叶柄对齐,成把后放在烟行间.待采摘结束时,将叠放整齐的烟叶,收集装筐或用车运到烤房邻近的树荫下或晾棚内.5、正确掌控采收的时间.多云、阴天全天均可采收,晴天应以早晨阳光直射前采收为好,雨天不采收;早上采露水烟、不采太阳烟,烟叶不暴晒、不淋雨.6、特殊叶的采收.一是假熟烟的采收,只有当叶尖转黄,主脉变白方可采收;二是在成熟期如遇风、雹、病等灾害侵袭的烟叶应实时抢收.7、其它应注意的事项(1) 按照烤房容量按筹划采收;(2)采收时应轻拿轻放,避免挤压损伤.(二)编(夹) 烟1、烟竿编烟(1)品种、烟叶部位、叶片大小、烟叶含水量、成熟度等,要求同竿同质;编烟时,叶柄对齐、叶背相对,束间距离均匀一致,每束2-3 片,烟竿两头各留3~4厘米;编竿时要绑紧扣牢,编烟不克不及用塑料绳,要用麻线或棉线绳;编好的烟搭架挂起.(2) 编烟密度,单竿叶片数量;下部叶l40~l50片,中部叶120-130 片,上部叶120 ~140 片;每竿烟叶重7 ~10kg.(3)要在阴凉处,编烟整个操纵进程均要避免堆积和暴晒,避免烟叶沾染泥土;已编好的烟竿要暂放在阴凉处,避免日晒,避免损伤烟叶.2. 烟夹夹烟(1)夹烟要同夹同质.(2)烟夹(梳式烟夹)夹烟时,针长l4cm的烟夹,每夹烟重l5~l8kg.下部叶或水分大的烟叶,每夹烟叶重量宜控制在低限;上部叶或水分小的烟叶,烟叶重量可控制在上限;较小的叶片宜密.(3)夹烟时,相邻两个烟夹之间的距离为5cm左右;一般以手推靠紧为宜,不宜过紧过密.(4)夹烟时,每夹烟重不宜过量或欠量,要确保每夹烟叶重量基底细同;夹好的烟叶最好是搭架暂挂放.(三)装烟技巧装烟,就是把编好的烟叶公道地放入烤房中.装烟技巧与烘烤技巧密切相关,十分重要.装烟过密,排湿不顺,"影响色泽;装烟过稀,难于变黄,容易烤青.因此,装烟需注意以下方面,以利于提高烘烤质量.1、装烟数量必须与烘烤能力相适应,以确保烘烤质量和不浪费烤房空间为原则.以装烟室内空长8米,两路三棚挂烟的烤房为例:竿距l2cm,最多可装烟400竿,竿距14cm,最多可装烟340 竿 (表6-47).表6—47 密集烤房装烟杆距与装烟量注:编烟时下部叶I40-150片,中部叶120~130片,上部叶120~140片;每竿重7-10kg计较.2、装烟时一是保持当天采收当天装炕.杜绝采后不烤,造成鲜叶损伤;二是保持均匀装烤.同层均匀一致.不然,热气流会从装得稀的地方大量上升(或下降),造成通风"短路",使烟叶难于均匀一致地变黄枯燥,影响整体质量的提高,还延长烘烤时间,增加耗煤耗电量;三是分类装烟人烤房,成熟度较高的烟叶装在烤房内温度较高的地方,成熟度较低的烟叶装在烤房内温度较低的地方,以延缓其变黄期,以免烤青;四是烤房内温度较高的地方要装密一些,烤房内温度稍低的地方要装稀一些,以便保持烤房内的温湿度根本一致.烤房内温度均匀的装烟要一致;五是保持烤外分棚,排队装烟,提高装烟的科学性.3、装烟时要注意:一是不要让较长的烟叶搭在温度传感器上,以免影响检测精度、在湿球传感器上套上纱布,纱布必须洁净且充分浸在水中.干球传感器和湿球传感器掉换或干球传感器上套上纱布时烘烤将失败;二是干球和湿球传感器上必须盖好防护罩.传感器上方碰到异物时干、湿球温度不正确,将导致烘烤失败.一次枯燥结束后桶内必须灌满清水;三是传感器水瓶要挂在底棚担烟梁靠近不雅察窗的位置,高度在底棚烟叶的中部为好.三、三段式烘烤技巧应用(一) 变黄阶段1、烟叶变黄的适宜温、湿度条件.烟叶能够变黄的温湿度规模很宽,在温度30~45℃、相对湿度95%-65%这个规模内,烟叶都会变黄,并且随着温度提高烟叶变黄速度放慢.三段式烘烤工艺要求含水量适中或较少的优质烟叶,要控制变黄温度在35-42℃(主要在38℃左右),相对温度是85%~75% ,在42 ℃左右以下完成变黄.先低温高湿使烟叶转化充分,然后低温低湿有利于烟叶失水定色,确保最终把烟叶烤黄、烤香.2、烟叶变黄的尺度.烟叶完成变黄要达到两条尺度,一是叶面根本全部变黄,黄片青筋,二是主脉发软,凋萎塌架.烟叶变黄程度不敷,急于升温转火会烤成青黄烟;若变黄程度过大,未能实时升温转火,会下降烘烤质量,甚至于烤出糊烟、褐烟或挂灰烟.含水量适中或较少、干物质多、失水和变黄慢的优质烟叶,在温度38-40℃时,要便烟叶变黄9~I0成后再升温转火;含水量较大的下二棚叶,质量较好,干物质含量相对较少,应在42℃使烟叶变黄9 成再转火定色.3、技巧要领和操纵要求.烟叶变黄阶段的技巧要领:稳住干球温度,调整湿球温度,控制火力大小,适当延长时间,确保烟叶变黄变软.装炕前,如烤房内自然温度己经达到33℃可12h不点火,若低于33℃,烧小火使温度以0.5~1℃每小时的速度升到35℃,保持干湿差2℃左右,维持这种温湿度水平,待烟叶叶尖部有I0Cm左右变黄后再升温到37~38℃,保持干湿球温度差2-3℃,延长时间,一般24- 36h,便烟叶达到7~8成黄叶片发软.接下来升温到40~42℃,保持湿球温度35~37℃,延长时间12小时以上,使烟叶达到黄片青筋微带青,主脉发软折不竭.在烟叶变黄期间,对于水分较大、干物质较少、失水和变黄较快的下二棚叶,主要变黄温度要控制在38~41℃,干湿球温度差2.5~4℃;含水量过大(鲜干比在9以上)、干物质少、失水和变黄快的烟叶,必须在40~42℃(水分更大时,41~43℃)的低温下先排除一部分水分,再实现变黄.其间,要适时排湿,避免形成硬变黄.对于水分小、耐烘烤的烟叶,还要提高变黄程度,到10成黄再转入定色."风机先高速运转2-4小时,然后低速连续运转进行内循环.在38℃以前,原则上不克不及开启进风门进行通风排湿.(二)定色阶段·1、主要技巧指标.定色阶段的根本任务是把烟叶己经变黄的色泽和优良品质性状实时固定下来,必须实时升温排湿,排除烟叶水分,停止烟叶细胞的生命活气,避免多酚氧化酶的氧化作用导致黄色变褐.定色从43℃开始,到54~55℃完成.在干球温度50℃以前保持湿球温度37~39℃,50℃以后提高并保持湿球温度38~40℃.2、操纵要领和主要技巧要求(1)定色阶段的操纵要领:稳住湿球温度,升高干球温度,稳定加大烧火,逐步增强排湿.(2)升温速度和关头点稳温时间.进人定色阶段时,慢升温能避免烟叶由黄变褐和促进烟叶全部变黄,避免出现青色烟.实际操纵中,要以烟叶变黄速度快慢确定升温定色速度.但凡变黄快的烟叶要快升温,快排湿,快定色;但凡变黄慢的烟叶要慢升温,慢排湿,慢定色.烟筋变黄速度较慢,需要温度较高,一般下部叶烟筋能够在升温和稳温进程中变黄,同时强化排湿,中部叶和上部叶辨别要在45~47℃、47~49℃拉长16~24小时,甚至更长时间,直到烟叶主、侧脉变黄,烟叶勾尖卷边后,升温可稍快.通常在烟筋变黄以前平均2小时升温1℃,烟筋变黄以后平均1~1.5小时升温1℃.要求叶片全干,叶背面灰白色变成黄色.52~54℃是烟叶香气物质形成的温度,延长时间很是重要,至少要延长12~16h.(3)排湿操纵和湿球温度要求进入定色阶段烟叶还含有较多水分,定色阶段要排除鲜烟叶原始水分的40%~55%,大约平均每小时排除l.4%左右的水分.因此,排湿是定色阶段最重要的操纵之一.排湿操纵的主要指标是烟叶枯燥情况和湿球温度的协调.通常在干球温度50℃以前,若湿球温度在40℃以上,说明烤房相对湿度较高,应保持温度,增强通风排湿;若湿球温度低于36℃,说明烤房湿度较低,烟叶失水较快,控制排湿量.慢升温,增强通风排湿,下降烟叶的水分,能避免烟叶氧化变褐.若升温急,叶片和烟筋中残存的叶绿素也来不及完全分化,易烤出青烟.(4)风机和进排湿口.进风口按自控仪温湿度规则要求开启,风机连续高速运转.当各层的叶片已根本枯燥后,可转为低速运转.不得停机.(5)烧火操纵.排湿要消耗大量热量,所以在进行排湿操纵前必须首先调整烧火,达到烧火稳中加大,确保干球温度稳步上升和湿球温度根本稳定.特别要避免猛升温,也要避免降温.(三)干筋阶段1、主要技巧指标.干筋阶段的根本任务是排除烟筋水分,实现烟叶全部枯燥.由于烟筋水分较难排除,需要温度较高,一般从55℃开始,65~68℃以前完成,温度太高将导致烟叶烤红和香气大量挥发散失.升温以平均1℃/2h左右较适宜.在干球温度60℃以前保持湿球温度39~40℃,60℃以后保持湿球温度40 ~ 43℃,以不超出43℃为准.湿球温度太低烟叶颜色减淡,太高烟叶将会出现烤红.2. 操纵要领和主要技巧要求(1) 操纵要领:干筋阶段的操纵要领是控制干球温度、限定湿球温度、实时削减通风、适时停止烧火.(2)烧火和通风.烟叶进入干筋阶段之后自身含水量很少,要将水分蒸收回来需要温度较高,需要烧大火,确保烤房快速升温不降温.大幅度或长时间降温会导致烟叶形成泅筋泅片.(3)风机和进风门.进风口按温湿度自控仪温湿度规则的要求开启(逐渐关小),风机由高速变低速连续运转,直至烘烤结束.若烟叶干筋过于迟缓,可以在干球温度62℃~65℃、湿温控制在40~41℃,间歇性地开关进风门,使烤房湿度频频出现短时间偏高,以加快主脉水分扩散蒸发,完成干筋.四、主要考坏烟的阐发(一)烤青烟1、产生的原因及症状.烟叶在变黄期,温度太高,通风量过大,导致烟叶失水过早、过快,叶绿素尚未完全分化,就被终止,烤后烟叶呈青色,称之为烤青烟.烤青烟可分为活青烟和死青烟两种:"(1)死青烟.烤后全叶呈青色,色泽深暗,在堆捂发酵进程中不克不及退青转黄,这类烟叶称为死青烟.死青烟,多产生于烤房的底棚,在形成进程中,情况温度较高,湿度较低,受换热器强力热辐射的作用,体内一系列活性物质结构,大多被破坏,在堆捂发酵进程中,没有使叶绿素分化的根本和条件.(2)活青烟,烘烤后烟叶青中带黄或黄中带青,色泽鲜明,在堆捂发酵进程申;"叶绿素进行分化转化,烟叶退青转黄,这类烟叶称为活青烟.活青烟,多产生于烤房的中上部,在形成进程中,情况温度较低,湿度较高,几近不受换热器热辐射的影响,体内一些活性物质的结构,尚未完全破坏,在堆捂发酵进程中,由于微生物的作用,叶绿素能进一步分化转化,黄色素表示出来.从烘烤操纵技巧来阐发,烤青烟又可分为采青和烤青两种情况:(I)采青:因采收烟叶的成熟度不敷,导致烘烤进程中难于变黄而烤成青烟.(2)烤青;因烘烤措施或操纵技巧不当而烤成青烟.烤青烟有3种类型:第一,烟叶变黄缺乏,不充分,就转火定色.第二,较厚的烟叶产生回青现象;叶片厚,烟叶变黄时,内层尚未充分变黄,是"皮熟肉不熟"的表示,如果实时转火定色,烟叶内部叶绿素又表示出来,呈青色,称之为回青烟.第三,底棚烟叶烤青;由于底棚烟叶距热源较近,热辐射较强,温度较高、湿度较低,使烟叶尚未完全变黄就枯燥了,形成底青烟.青筋烟:青筋烟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烟叶失水快,易引起青筋.干旱天气内循环用得多或风机使用过量引起,烘烤含水量少的烟叶,在变黄期风机亦要开开停停,特别是湿度偏低时,更要靠停风机来保湿,不克不及使用过量风机. 2、防治技巧措施.防治烤青烟,要做好以下6个方面的任务:(I)必须采收成熟烟叶.熟一片,采一片,不抢采,杜绝未熟叶和初熟叶的来收.( 2)烟叶要充分变黄后,才干转火升温定色.判断烟叶变黄程度一定要准确,对主脉"、支脉、网脉仔细不雅察,定量要准.二要全面,烤房的上、中、下三部位,处处不雅察,全局掌握.(3)烘烤上部叶或较厚的烟叶,烟叶变黄后,拖迟8-I3小时,再转火定色.(4)烟叶变黄期,烧火要小而忍,要有耐心,要做到小火慢烤.(5)墙壁维护系统要求严密不透气,做到保温保湿.(二)挂灰烟1、产生的原因及症状.烤中、烤后烟叶的正概略产生一层黑褐色的细微小斑点,如同蒙上一层灰一样,称之为挂灰烟.挂灰烟通常只表示在烟叶的正面上,是由于叶片正面较叶片背面气孔少,排湿不畅,容易受害.上部叶及较厚的烟叶容易产生挂灰,也是由于正面气孔少,加上蜡质层较厚,水分排出进程中,产生了毛病所致.挂灰烟实质是棕色化反响的产品,是多酚类物资在多酚氧化酶的作用下,氧化成玄色的醌类物质.在实践进程中,产生挂灰烟的情况有6种:(1)成熟过度,引起挂灰.烟叶成熟,内含物质消耗较多,组织疏松,细胞间隙大.在烘烤变黄期,温度较低,湿度较大,细胞内含物质进一步加快分化,以致枯绝.此时,细胞生命勾当产生紊乱;氧气自由进出,多酚类物质被氧化成醒类物质,形成玄色素.(2)变黄过度,引起挂灰.烟叶变黄期,温度较低,湿度较大;细胞内含物质快速分化转化,时间太长,呼吸基质枯绝,生命勾当紊乱,氧气自由迸出,多酚类物质别氧化成玄色的醒类物质,产生挂灰.(3)热挂灰:烟叶在变黄期、定色期,因为猛升温,叶内细胞水分强行排出,细胞破裂,汁液外流,凝结于叶片上,多酚类物质在空气中氧气的作用下,别氧化成酮类物质,产生黑褐色挂灰痘状.(4)冷挂灰:烟叶在变黄期、定色期,因为猛降温,烤房内部空气的饱和水汽压下降,湿热空气中的水阐发出,凝结成小水珠,下降在烟叶概略上,烫伤烟叶组织,别害部位的烟叶细胞受热破裂,汁液外流,产生棕色化反响,酿成黑褐色,产生挂灰.(5)编烟、装烟过密;引起挂灰.编烟、装烟过密,水分难以排出,在通风障碍部位,形成低温、高湿,促成了棕色化反响的产生,产生挂灰.(6)烤房排湿不力,产生挂灰.排湿口面积不敷,烟叶水分不克不及实时排出,导致烤房内温度高,湿度大,烟叶内多酚氧化酶活性增强,产生棕色化反响,形成挂灰症状. 2、防治技巧措施.防治挂灰烟,要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任务:(1)适时来收成熟烟叶,避免烟叶过熟.(2)烟叶变黄之后,实时转火、升温、排湿、定色,避免烟叶变黄过度.(3)烟叶烘烤进程中,温度切忌猛升、猛降,避免水分破坏烟叶组织细胞,产生棕褐色物资.(4)编烟、装烟,适当稀一些,避免产生通风障碍.(5)扩大通风排湿口面积,增强烤房排湿能力,避免造成闷炕烟.(三)杂色烟杂色烟是指烟叶概略存在非基木颜色斑块,包含轻度阴筋、蒸片、局部挂灰、全叶受熏染、青痕较多、严重烤红、潮红、受蚜虫损害等,且杂色面积占全叶面积20% (含20%)以上的烟叶.杂色烟主要包含:严重挂灰烟,灰褐色斑点和斑块,烤红烟,潮红烟,泅筋涸片等.1、产生的原因及症状.产生杂色烟有6个方面的原因:(1)烟叶自己:上部叶,结构紧实,水分太小,秋后烟等烟叶素质差;(2)编烟装炕密度大;(3)变黄期烟叶变黄不变软,定色阶段升温过快、排湿不畅;(4)50℃烟叶没有小卷筒,54℃没有大卷筒;(5)烧火忽大忽小,温度大起大落.(6)回潮下炕过度和保管不善也容易形成杂色烟.2、防治技巧措施(1)避免在变黄阶段温度动摇;(2)确保烟叶变黄黄又变软;"(3)定色阶段不得升温过快或掉温;(4)定色阶段适时快速排湿,避免烟叶转化过度或湿球温度高;(5)需要在49℃左右延长时间;(6)烧火稳定加大,避免烤房温度忽高忽低;(7)干筋进程湿度不得过大.(8)正确回潮下炕和保管好烟叶,避免水分超限烟、潮红烟和霉变烟出现.(四)黑糟烟1、产生的原因及症状.烟叶在变黄期、定色期,由于温湿度调节不当,或经历时间太长,便烟叶大量地、充分地产生棕色化反响,烟叶烤成黑褐色,油分差,单叶重较轻,品质低劣,几近无使用价值,这样的烟叶称之为黑糟烟.黑糟烟,依照产生的原因,可分为:蒸片、糟片、花片三种类型.(1)蒸片:烟叶在烟堆里或是烘烤的变黄期、定色期,由于操纵不当,形成卑劣的低温、高湿情况,使烟叶蒸熟之后,再排湿、定色、枯燥,烤成的烟叶呈现黑褐色,称之为蒸片.鲜烟叶堆积发烧,产生的蒸片,称之为鲜烟蒸片;烘烤进程申产生的蒸片,称之为烘烤蒸片.产生蒸片的原因有两个方面:第一,烟叶含水量还很高时,就猛升温.比方,鲜烟叶含水量较多,在烟堆里发烧,会很快变黑,形成鲜烟蒸片;第二烟叶在变黄期、定色期,水分含量尚多时,猛升温,形成烘烤蒸片.无论是哪种类型的蒸片,蒸片的产生,必定陪伴着湿球温度的升高,因此可以认为“湿球太高必定蒸片”.(2)糟片:烟叶烘烤进程中,因干物质消耗过度而变黑,称为糟片.糟片产生的原因:成熟过度,变黄过度,尤其是硬变黄时更容易产生;定色不实时,也会导致糟片的出现.糟片和蒸片的主要区别是:糟片身份薄、弹性差,容易破碎;蒸片因干物质消耗其实不太多,还有弹性,不十分容易破碎,身份较重.(3)花片:烟叶出现局部黑糟,使黄色叶片上有黑褐色的斑点或斑块,品质极不均匀,这样的烟叶称之为花片,病斑、机械损伤、挂灰,都会产生花片.2、防治技巧措施.·防治黑糟烟,要做好两个方面的任务: (1)烟叶变黄期、定色期,温度不宜太高,湿度不宜过大,要做好稳温排湿的任务.鲜烟叶要散开摆放,避免堆积挥热.(2)烟叶烘烤进程中,要做到适时转火定色,避免硬变黄和变黄过度.(五)烤红烟1、产生的原因及症状.干筋期温度太高、湿度过大,烟叶中的胡萝卜素和叶黄素进一步氧化分化,白色素(主要是多酚和氧化芸香苷)表示出来,烟叶概略呈现白色、红褐色的斑点、斑块,甚至全叶发红,称为烤红烟.烤红烟分为两类: (1)干筋期温度太高,产生的斑点状、斑块状烤红烟.烟叶干筋期的温度超出72℃,叶片局部较薄区域,不耐烤,类胡萝素提前分化转化,以多酚和氧化芸香苷为代表的白色素物资表示出来,形成班点、斑块状烤红烟.该类型烤红烟,在形成进程中,由于色素降解产品的挥发,产生较浓的香味.(2)干筋期湿度过大,产生的全叶发红的烤红烟.烟叶干筋期,湿球温度超出43℃,相对湿度超出18%,整个叶片会在低温与较大湿度的交互作用下,类胡萝卜素分化转化,白色素表示出来,形成全叶发红.该类烤红烟,在形成进程。
密集烤房技术要求规范

密集烤房技术要求规范密集烤房是一种用来加工一些材料或产品的高温设备,需要严格遵守技术要求和规范。
下面是关于密集烤房技术要求规范的一些详细介绍,供参考。
1.燃料选择:密集烤房通常使用煤炭、油料或天然气作为燃料供应。
使用燃料时,必须选择适当的燃料种类,并采取合理的燃烧方式,以确保高效、安全、环保的生产。
2.通风系统:密集烤房需要配备合适的通风系统,以确保热空气的流动,并排出烟尘、废气等有害物质。
通风系统还可以控制烤房内的温度、湿度和氧气含量,为材料或产品的烘烤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
3.温度控制:密集烤房需要精确控制烤房内的温度,以实现对材料或产品的精确加热。
可以使用温度传感器和自动控制系统来监测和调节烤房内的温度,以保证温度在要求范围内稳定。
4.安全保护:密集烤房操作时必须重视安全保护措施。
包括但不限于灭火设备、烟雾报警器、自动断电开关等,以防止火灾和其他事故的发生,并确保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5.设备维护:密集烤房设备需要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寿命。
维护包括但不限于设备清洁、易损件更换、设备调试等工作。
6.电气系统:密集烤房的电气系统需要满足国家电气安全标准,采用专业的设计和施工。
电气线路及开关设备应保持良好的绝缘性能和可靠性。
7.环境保护:密集烤房要求坚持绿色环保,减少环境污染。
可以通过安装废气处理设备、烟尘过滤器等手段,减少废气排放和烟尘产生,保护大气和周围环境。
8.热损失控制:密集烤房需要采取措施,减少热能的损失。
可以采用良好的保温材料和隔热措施,以减少热量的散失,并提高能源利用率。
9.操作规范:密集烤房需要制定和执行操作规范,明确工作流程、安全操作要求和注意事项等,以确保操作的安全性、稳定性和高效性。
10.质量控制:密集烤房需要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对产品进行检验和测试,保证产品的质量符合要求。
可以采用先进的仪器设备和检测方法,提高产品的质量可靠性和稳定性。
以上是关于密集烤房技术要求规范的一些介绍。
烟叶烤房的标准化改建

烟叶烤房的标准化改建
1、标准化烤房质量要求
四周严密,保温保湿,平面温差小,升温灵敏,排湿顺畅,烧火、通风排湿操作及观察温度和烟叶变化方便,耗煤量低。
2、主要技术参数
装烟量:①150~200竿左右(面积270~280×270~280);适于种烟3~5亩,设1路烟梁,装两路烟,5~6棚(4~5大棚,1小棚);②400竿左右(面积400×400),适用于种烟10亩左右,设两路烟梁,装3路烟,5大棚2小棚或6大棚1小棚。
底棚高度:180?玻埃袄迕住?/p>
棚间距:70~80厘米,比常年烟叶长度增加5~10厘米。
顶棚距房内侧高度:脊顶式≥50厘米;平顶或有天花板时≥40厘米。
天窗面积:150竿烤房为0.27平方米,400竿烤房为0.72平方米。
天窗形式:双脊檀通脊长天窗(宽20厘米,长与屋脊相等,设3~4个盖门,每个盖门长80~100厘米)或高天窗;天窗口比房脊高50厘米以上。
地洞面积:150竿烤房不得少于0.18平方米,400竿烤房不得少于0.48平方米。
地洞形式:采用各种形式的热风洞,并配合冷风洞,每种形式地洞面积均不应小于理论值。
冷风洞要多而小,可设14?保陡觥#保担案涂痉棵扛隼浞缍疵婊?保病粒保怖迕祝?矗埃案涂痉棵扛隼浞缍疵婊?保浮粒保咐迕住?/p> 供热设备:立式火炉或蜂窝煤大炉。
以传热性能好的砖瓦管、土瓦管、陶瓦管、水泥预制管等砌筑火管,室内要排列分布均匀。
烟囱要高出房顶50厘米以上。
温度计吊挂位置在烤房底棚。
若温度计是挂在二棚,烘烤中温度指标掌握应适当调整(底棚比二棚温度高2℃左右)。
密集烤房与普通烤房烤后烟叶香气质量的对比分析

密集烤房与普通烤房烤后烟叶香气质量的对比分析詹军;张晓龙;周芳芳;王柱石;毛春堂;包崇彦;吕凯;王超【摘要】To take advantages of different types of barns in improving tobacco aroma quality and providing basis for development of flue-curing barn and its matching technology,the differences of aroma contents,its ratio and sensory evaluation of cured tobacco among different barns (threeshelf and four-shelf bulk curing barn and traditional flue-curing barn) were analyzed.Results showed that most aroma components of the cured tobacco in traditional flue-curing barn improved much more than other two flue-curing barns.Its degraded products from chromoplast pigment and carotenoids,phenylalanine,cembrane,total aroma components and total aroma components without neophytadiene were increased by15.28 %,47.56 %,19.04 %,20.16 %,14.66 %,16.75 % com pared to those in three-shelf bulk curing barn and increased by11.46%,36.19%,15.60%,2.10 %,11.28 %,18.16 % compared to those infour-shelf bulk curing barn.While three-shelf bulk curing barn was beneficial to informing and accumulating Maillard reaction products and other types of aroma components.Most aroma components in four-shelf bulk curing barn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three-shelf bulk curing barn.The proportion of degraded products from carotenoids in traditional flue-curing barn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bulk curingbarn.Threeshelf bulk curing barn conferred a significantly higher proportion of Maillard reaction products than other twotreatments.However,most aroma components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proportion among the three treatments.Smoking quality and the whole use value of cured tobacco leaves in traditional flue-curingbarn,moreover,were much better than those in other two bulk curing barns.It was concluded that traditional flue-curing barn had an advantage in improving aroma quality of cured tobacco.And it was worth studying its curing mechanism for optimizing and improving bulk curing barn and its curing technology.%为挖掘和借鉴不同类型烤房在改善烟叶香气质量方面的优势,给密集烤房和配套烘烤工艺的发展和优化提供依据,对比分析了密集烤房(三棚)、密集烤房(四棚)和普通烤房烤后烟叶致香物质含量、比例及感官评吸质量的差异.结果表明,普通烤房烤后烟叶质体色素降解产物、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苯丙氨酸类致香物质、类西柏烷类致香物质、致香物质总量以及除新植二烯外致香物质的总量分别较三棚密集烤房和四棚密集烤房提高了15.28%、11.46%,47.56%、36.19%,19.04%、15.60%,20.16%、2.10%,14.66%、11.28%,16.75%、18.16%,而三棚密集烤房比较有利于美拉德反应产物和其他类致香物质的形成与积累,四棚密集烤房的大部分致香物质含量要高于三棚密集烤房;普通烤房烤后烟叶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所占的比例显著高于密集烤房中该物质所占的比例,密集烤房(三棚)烤后烟叶美拉德反应产物所占的比例极显著高于另2个处理,大部分致香物质所占的比例在不同处理间差异不显著,而且普通烤房烤后烟叶的感官评吸质量和整体使用价值好于2种密集烤房.可见,普通烤房在改善烤后烟叶香气质量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可通过深入挖掘其烘烤机制来指导密集烤房及烘烤工艺的优化和完善.【期刊名称】《河南农业科学》【年(卷),期】2013(042)007【总页数】8页(P36-42,56)【关键词】密集烤房;普通烤房;叠层装烟;烤烟;香气质量;致香物质;评吸质量【作者】詹军;张晓龙;周芳芳;王柱石;毛春堂;包崇彦;吕凯;王超【作者单位】云南瑞升烟草技术(集团)有限公司,云南昆明650106;云南瑞升烟草技术(集团)有限公司,云南昆明650106;云南瑞升烟草技术(集团)有限公司,云南昆明650106;云南瑞升烟草技术(集团)有限公司,云南昆明650106;云南瑞升烟草技术(集团)有限公司,云南昆明650106;云南瑞升烟草技术(集团)有限公司,云南昆明650106;云南瑞升烟草技术(集团)有限公司,云南昆明650106;红云红河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云南昆明6502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72;TS44+1香气是评价烟叶内在质量的核心内容和重要指标之一[1-2],烟叶的香气质量与烟叶致香物质的含量密切相关。
密集烤房产品使用说明书模板

三、 使用与调试……………………………………………16
四、 维护与保养……………………………………………16
五、 注意事项………………………………………………17
第一章 密集烤房控制器
WS-4A型密集烤房温湿度控制系统主要包括密集烤房控制器、 供热设备、 循环风机、 冷风进风门、 助燃鼓风机、 排温百叶窗、 (回潮机、 自动控湿机为选配件); 基本特征是装烟密度为普通烤房的2倍以上,强制通风, 热风循环, 温湿度自动控制, 加湿回潮自动控制。烤房结构类型按气流方向分为气流上升式和气流下降式。
2、在设置/修改时, 先按 键移动选定目标, 此时目标框出现闪烁, 然后按 键完成设置/修改目标值, 按键保存并退出设置/修改状态, 此时指示灯灭, 目标框回到设置/修改前运行的位置; 不按键, 不保存数据并在20s后系统自动退出设置/修改状态。
3、 在停止状态下, 先按设置键, 再按目标选择键 选择阶段( 按 健目标框按阶段移动) , 阶段选定后按运行键, 此时从当前选择的位置开始运行。
4、 自动记录烘烤全过程的温湿度数据、 日期及时间等, 每一小时记录一次, 可连续存储10个烤次。
5、烤房的温、 湿度超过设定的目标值时控制仪经过屏幕提示和声响报警。
6、当传感器、 助燃鼓风机、 冷风进风门等设备以及控制仪本身出现故障时经过屏幕提示和声响报警。
7、能够外接无线数据收发器向中央控制计算机发送温湿度数据, 也能够接受中央控制计算机的控制指令, 实现烤房群集约化、 专业化烘烤。
8、可经过通讯接口与外部调速器连接控制循环风机转速。
注1: 点控模式时, 干球和湿球目标温度以及升温速度均由人工
设定。曲线模式时, 各烘烤段的干球和湿球目标温度以及升温速
密集烤房技术标准及烘烤工艺优化

密集烘烤烟叶干物质损失量更小
42℃末 2.62 0.42bcAB 3.45 0.43aA
47℃末 8.53 0.26bBC 11.98 0.25aA
54℃末 11.88 0.90bB 14.49 0.68aA
烤后 12.65 0.23cB 15.46 0.72aA
不同烤房烘烤过程中烟叶横向收缩变化规律
烟叶形态和微观结构;
烟叶呼吸代谢和相关生理特性; 烘烤环境气体成分动态; 烟叶色素。
3. 试验样品处理
烤后烟叶样品数量共计226个;
测试分析项目: 等级分析;
外观质量鉴评;
主要化学成分分析; 烟叶香气物质检测(每个样品74种致香成分);
感官评吸。
共获取检测数据22000多个。
4. 主要研究结果和初步结论
不同烤房烘烤过程中烟叶厚度收缩变化规律
处理 密集 普通 38℃末 6.74 0.80bB 9.39 1.46aA 42℃末 17.76 0.69cC 27.02 0.47aA 47℃末 36.94 0.52cBC 43.18 0.76aA 54℃末 61.42 0.31cB 63.55 0.32aA 烤后 64.56 0.29bB 68.94 0.22aA
烘烤过程风速比较 (m/s)
烤房 密集烤房 普通烤房
变黄期 0.24 0.11
定色期 0.32 0.18
干筋期 0.19 0.09
平均值 0.25 0.13
风速更大, 失水干燥速 度更快
烟叶失水干燥速度 (%/h)
烤房 密集烤房 普通烤房
变黄期 0.24 0.11
定色期 0.32 0.18
干筋期 0.19 0.09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烟草采购密集烤房设备规格及技术参数情况说明:设备最终数量及货款以实际到货验收结算为准。
项目要求1、供热设备及配套金属加工件:炉膛配套设备(炉盖、炉门、炉膛进风管),生铁接管,散热器(进气管和7字形出烟平管等),配套的胶泥、耐火棉及其回风档板、自动排湿窗等相关配套设备。
2、通风设备及配套设备:4/8极变极调速电动机—7.5号轴流风机(两者连轴传动)。
3、温湿度自动控制设备:主机;控温执行机构(炉膛风机);控湿执行机构(冷风进风门及执行机构);电动机保护机构;其他配件。
4、密集烤房设备技术要求技术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2754-2006 彩色涂层钢板及钢带GB/T700—2006 碳素结构钢GB699—88 优质碳素结构钢GB/T221—2000 钢铁产品牌号表示方法GB/T15575—1995 钢产品标记代号GB/T711—1988 优质碳素结构热轧厚钢板和宽钢带HG/T3181 高频电阻焊螺旋翅片管JB/T6512 锅炉用高频电阻焊螺旋翅片管制造技术条件JB/T7901-1999 金属材料实验室均匀腐蚀全浸试验方法GB/T223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标准系列GB/T3235-1999 通风机基本型式尺寸参数及性能曲线JB/T9101-1999 通风机转子平衡JB/T8689 通风机振动检测及其限值GB9438 -1999 铝合金铸件技术要求GB/T2888 风机和罗茨鼓风机噪声测量方法GB 755-87* 旋转电机基本技术要求GB 756-90* 旋转电机圆柱形轴伸JB/T 8680.1 三相异步电动机技术条件第1部分:Y2系列(IP54)三相异步电动机(机座号63-355)JB/T6445 工业通风机叶轮超速试验GB/T 997 电机结构及安装型式代号GB/T 1993-93 旋转电机冷却方法GB 4826-84* 电机功率等级GB 12665-90* 电机在一般环境条件下使用的湿热试验要求GB 1032-85* 三相异步电动机试验方法GB 9651-88* 单相异步电动机试验方法GB 1236-2000 工业通风机用标准化风道进行性能试验GB/T2658-1995 小型交流风机通用技术条件GB/T7345-1994 控制微电机基本技术要求GB/T 14711-2006 中小型旋转电机安全要求GB/T18211-2000 微电机安全通用要求GB/T 4588.3-2002 印制板的设计和使用GB5226.1-2002 机械安全机械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的规定GB 5013.1-1997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橡皮绝缘电缆第1部分:一般要求的规定GB4208-93外壳防护等级(IP)GB/T 11918-2001工业用插头插座和耦合器第1部分:通用要求的规定HB7571-1997高温耐火强度以航空工业标准GB/T9787-1998热轧等边角钢制作。
5、金属材料供热设备及配套金属加工件技术要求供热设备包括炉膛、炉膛进风管、炉门、炉盖、生铁接管、散热器和其他金属加工件等。
(1)炉膛:由业主自行砌筑。
炉膛为遂道悬浮式蜂窝煤双炉膛,其内空规格长2800mm、宽500mm、高550mm,炉膛壁厚度180mm。
每个炉膛下底悬空高度不超过300mm;两个炉膛建在同一条直线上,炉尾在加热室中间相通,最高处砌制高20cm的隔墙。
每个炉膛自炉门向中间逐渐抬高,坡度为13-14%。
炉门2个,安装在加热室外墙两侧。
(2)炉盖:铝质耐火材料预制,半圆形,内直径500 mm;总6块,总长3000 mm,每块长500 mm;壁厚不少于50 mm。
其中1块不带公母坎,5块带有公母坎的炉盖中,有两块炉盖中间各开设1个内空直径210 mm的烟气出口,与生铁接头相接(详见附图9-11)。
对炉盖的要求:一是表面平滑、无裂缝和气孔、不漏烟,厚薄均匀耐高温(900℃以上),承重力>70kg。
二是安装炉盖时,其两端应陷入相应墙体,防止产生裂缝漏烟。
(3)炉门:2扇/座烤房,内空高550 mm、宽500 mm,上有补火口和看火口。
炉门为双层结构,外层钢板,内层扣板,内外层间加垫隔热材料,厚40 mm。
炉框采用插销式大合页连接方式,坚固灵活,关闭严密(详见附图1-7)。
要求:一是保温性能和耐腐蚀性良好;二是炉门、炉门框咬合处必须用直径16 mm 的耐高温外层圆编斜纹编织石棉绳密封,石棉绳密度为700 Kg/m3,耐热温度700℃以上。
三是板材厚度: NS钢4 mm以上,均要对内外表面均要做防腐处理,防腐漆耐温400℃以上。
注意:供热设备铭牌固定安装在加热室炉门上。
(4)炉膛进风管(详见附图8):2根,用以安装自控设备炉门进风控制机构。
已建好密集烤房炉膛进风口(160 mm*160 mm)全部开在加热室正墙,其中心点距烤房地面410 mm,距侧墙110 mm(距外墙面350mm),从墙外到炉膛内侧长度950 mm。
要求所供应炉门进风管能够与之相配套,长900 mm,直径60 mm,所选材质系厚度不少于1.5mm的镀锌管,焊接质量高,焊接口平滑。
(5)生铁接管(详见附图12):符合HT150-200耐热铸铁管2只,用于连接铝质耐火材料炉盖和散热器,生铁铸造,采用外径200 mm、长150 mm、厚度10 mm。
要求表面平滑,无裂缝气孔,耐高温,牢固、壁厚均匀。
(6)散热器(附图13、附图14):①设计要求:散热器置安装在炉膛之上,总散热面积(含炉壁)不少于13.5m2,其中散热设备(含炉盖)换热总面积不少于11m2,换热器由钢板卷制焊接而成,包括进气管、火箱、换热管和7字型出烟平管。
换热器散热管以1-4-3-3排列制作成整体换热器。
烟气通过换热管两端的火箱从下至上呈“S”形在层间流通,其材质应在304不锈钢板和耐硫酸露点腐蚀钢板中选择,其中304不锈板厚度不少于1.5mm,耐硫酸露点腐蚀钢板厚度不少于4mm。
散热器总体要求:一是安装方便;二是具清灰设计,清灰装置拆装方便,操作简单,密封性能满足多次拆装要求;三是散热器出烟口与烟囱进烟口对齐;四是材质检验按照金属相关检验标准进行。
②材质要求:A、1.5 mm 以上304不锈钢(0Cr18Ni9.1Cr18Ni9Ti.含碳量≤0.08%)。
B、4 mm以上耐硫酸露点腐蚀钢。
化学成分指标要求③规格要求:A、散热器进气管:进气管1根,长度843 mm、宽度220 mm、高度180 mm的方管,1端连接火箱,1端密闭,在下部宽度220 mm的平面开两个直径210 mm的口,两个进气口与安装在炉盖之上生铁接管的烟气出口之间采用长度120 mm、直径210 mm 的圆管对接,两进气管中心距500 mm。
B、火箱:散热器包含2个火箱,1端连接进气管,1端连接出烟口。
连接进气管的火箱长900 mm、宽160 mm、高910 mm;连接出烟口的火箱长900 mm、宽160 mm、高660 mm,顶部中间位置开设出烟口(外径150 mm),其上焊接长50 mm出烟管。
在火箱内壁的层间中心线上应焊接烟气隔板,保证烟气在层间流动且不向烤房内漏烟漏气。
对火箱的要求:一是具清灰设计,清灰装置拆装方便,操作简单,密封性能满足多次拆装要求;二是不锈钢焊缝要求打磨抛光。
C、散热管:散热管10根。
管总长845 mm,与火箱焊接后管长840 mm。
最下层为一根散热器进气管(详见A),上部和中部为6根光管,外径178 mm。
下部4根为翅片管,采用厚度4 mm以上的耐硫酸露点腐蚀钢焊接而成,外径133 mm(不含翅片高度),翅片采用Q195标准翅片带,可选用耐候钢或耐酸钢翅片带,翅片高度20 mm,厚度1.5 mm,翅片间距15 mm,带翅片部分管长645 mm,钢材符合GB/T700、GB699、GB/T221、GB/T15575和GB/T711规定。
不锈钢符合相关标准。
翅片带与光管采用高频电阻焊技术焊接,符合HG/T3181和JB/T6512标准。
D、7字形出烟平管:总长1000 mm,内径不少于150 mm,带弯管一端与右火箱出烟管密封对接,要求不漏烟不漏气;另一端与砖砌烟囱预留口相连接,要求不漏烟不漏气(详见附图15)。
要求以上金属材质,除不锈钢外,其余金属板材均要做防锈处理。
注:采用耐硫酸露点腐蚀钢的散热器:散热器分为上下两层,可拆卸,用法兰对接,中间用高温棉毯密封,法兰四周用螺栓紧固,确保对接处不漏烟漏气。
钢材符合GB/T700、GB699、GB/T221、GB/T15575和GB/T711规定。
(7)其他金属加工件:A、回风档板及控制器:1套,用以控制烤房热风内外循环的金属挡板。
安装在加热室和装烟室的隔墙的回风口(总宽2200 mm、高300 mm)。
回风档板总宽不小于2220 mm、高330 mm,外框(轨道)宽不小于2220 mm、高不小于500 mm;要求用耐腐蚀金属材料制作;控制器结构要合理、外观整洁、紧固性好、伸拉灵活(详见附图16-附图18)。
B、自动排湿窗:为百叶窗式排湿窗。
每座烤房6只,外框宽600 mm×高200 mm。
要求外框平整不变形,安装后微风情况下可以吹动窗叶;外框及窗叶耐腐蚀,不易变形(详见附图19)。
(8)辅助材料:A、胶泥:用于胶粘炉盖与炉盖、炉盖与炉壁之间及炉膛和散热器接口。
每座烤房配套15 kg、粘性好,耐高温≥1200℃。
B、耐火棉:高温棉毯用于炉盖与炉盖、炉盖与炉壁之间及炉膛和散热器接口塞缝,防止漏烟。
每座烤房配0.4 m2,厚度20 mm,耐高温≥1200℃。
2、通风设备质量要求电机风机一体化,两者连轴传动。
风机安装在风机安装室内,电机外置式安装,柴油机安装在电动机左侧。
要求所配置的电动机和风机必须能够在既定位置稳定安装,备用皮带盘与热风室外墙有一定距离,与柴油机皮带盘居于同一平面上。
电机和风机必须符合GB4826-84*、GB12665-90*、GB1032-85*、GB9651-88*、GB/T2658-1995 、GB/T7345-1994、GB/T18211-2000等标准要求。
(1)电动机:采用4/8极变极调速电动机,电机外置立式安装,与风机连轴传动,绝缘等级B级以上,防护等级IP54以上,润滑油滴点温度≥180℃,额定电压380V,功率4极运转时3.5KW,转速1440转/分钟;8极运转时0.5KW,转速720转/分钟。
电源引线使用铜线,三相双速时为七芯、输入端口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动力电缆符合GB5013.1规定。
三相循环风机导线截面积不小于1.5mm2,电缆耐温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