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滨水主题公园设计
滨水公园设计方案

滨水公园设计方案滨水公园是一个自然环境与城市空间的结合,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和锻炼身心的场所。
下面是一份滨水公园设计方案,旨在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提供多样化的场所和活动。
1.规划布局:滨水公园将以开放的方式呈现,分为休闲区、运动区、文化区、儿童区和景观区五个主要区域。
2.休闲区:这是为人们提供休息和放松的区域。
在休闲区设置舒适的躺椅、凉亭和露天咖啡厅,让人们可以欣赏美景,享受悠闲的时光。
3.运动区:为了方便市民进行运动锻炼,滨水公园将配置开放式运动场地和体育设施,如篮球场、足球场、健身器材等。
此外,还将设置跑步道和自行车道,让人们可以尽情享受户外活动的乐趣。
4.文化区:这是一个为艺术和文化活动提供场地的区域。
在文化区设置露天剧场和展览空间,举办各类艺术和文化活动,如音乐会、演出、画展等,为市民带来丰富多彩的文化体验。
5.儿童区:儿童是滨水公园的重要客户群体,为了满足他们的需求,儿童区将设置游乐设施、亲子活动区和教育展示区等。
这里会有丰富多样的游乐设施,如滑梯、秋千、蹦床等,让孩子们尽情玩耍。
6.景观区:这是滨水公园的核心区域,主要体现自然风景和景观设计。
在景观区种植各类花卉和树木,打造出四季有景的美景。
此外,景观区还会有人造湖泊、喷泉和绿道,使人们可以近距离感受大自然的美丽。
7.交通布局:为了方便市民前往滨水公园,公园周边将设置公交站点和停车场。
同时,还将修建步行桥和自行车道,鼓励市民步行或骑行前往公园,减少车辆交通。
8.环境保护:滨水公园将重视环境保护,采用节能、环保的照明设施和建筑材料,减少对自然的干扰。
并且,还将设置垃圾分类回收站和绿化管护小组,保持公园整洁美观。
综上所述,滨水公园设计方案充分考虑了人们的需求和自然环境的保护,提供了各类休闲娱乐场所和活动,为市民带来舒适和愉快的体验。
同时,公园的规划布局和交通布局也便于市民的出行和交通安排。
深受市民欢迎的滨水公园将成为城市的一张亮丽名片。
滨水城市公园景观设计论文资料

滨水城市公园景观设计论文资料目录摘要 (I)ABSTRACT .......................................................... II 绪论 . (1)一、城市公园的发展状况及可行性分析 (1)(一)发展现状 (1)(二)可行性分析 (1)二、滨水城市公园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1)(一)研究背景 (1)(二)研究思路 (2)(三)设计理念 (2)三、滨水城市公园设计理念的实施 (2)(一)功能分区 (2)(二)道路系统设计 (2)(三)植物配置 (2)(四)照明设计 (3)(五)水体设计 (3)结论 (3)参考文献 (4)后记 (5)绪论城市公园与千家万户都息息相关,它是人们的第一接触的生活环境,它涉及到每个人的生活利益。
城市公园的建设又和国家、社会离不开关系,能影响整个国家的发展好或者坏。
在进行城市公园规划的时候,我们要施行“以人为核心”的设计观念和“可持续性发展”的方针,根据地方民俗风情、地方民族特色,创造出高水平的规划设计,提高人们的品味和消费者的观念,从而使中国滨水城市公园的规划能有一个整体上面的提高。
一、城市公园的发展现状及可行性分析(一)发展现状从目前的发展来看,我们国家城市公园的规划体系起步起来比较晚,当前还处在不断探索的一个阶段,与国外的那些发达一点的国家相比起来,还是有较大差距的。
我们应该从基础开始,通过分析和研究我国城市公园规划发展,重点集中在建立起完善的城市公园规划体系。
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的很迅速,这种情况下人们对城市公园的功能需求就慢慢的提高了,当前城市公园的设计,都是一些功能单一的形式,虽然有一些经过刻意处理了,但总免不了陷入单一的图案式的平面构成与雕塑式的体量表现中,新的外观掩盖住了特色式的地方风格,而过于追求建筑形式所带来的“美感”,却忽略了人们的实际功能需求,所以很难得到人们的认同,这样反而更加达不到设计所追求的目标。
滨水生态公园快题设计理念

滨水生态公园快题设计理念滨水生态公园是一种根据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生态环境等因素打造的一种特殊公园形态。
其设计理念是通过恢复和保护滨水生态系统,提供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的场所,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和学习科普的空间。
首先,滨水生态公园的设计理念是保护生态环境。
公园不仅仅是一个供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更是一个为生态系统提供保护、恢复和改善的空间。
设计师可以通过恢复湿地、保护濒危物种、建立生态廊道等手段来实现生态环境的保护。
其次,滨水生态公园的设计理念是促进生物多样性。
公园可以提供各种各样的栖息地,吸引不同种类的植物和动物进驻。
例如在水域中,可以建设湿地、水生植物等,提供适宜的条件吸引鸟类、鱼类等动植物在此繁衍生息。
通过促进生物多样性,公园可以成为教育科普的场所,人们可以了解和学习到丰富的自然知识。
再次,滨水生态公园的设计理念是提供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
公园可以设置步道、观景平台、草坪等休闲设施,供人们观赏美景、休息放松。
同时,公园也可以设置游乐设施、露天剧场等,提供适合各个年龄段人群参与的娱乐项目。
公园不仅提供了多样化的休闲娱乐项目,还可以打造一个和谐宜人的环境,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
最后,滨水生态公园的设计理念是推动可持续发展。
公园可以通过设置太阳能光伏板、雨水收集系统、生态化建筑等手段,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实现对自然资源的节约利用。
此外,公园还可以推广可持续生活方式,如鼓励人们步行、骑行等环保出行方式,减少汽车使用量,缓解城市交通压力。
综上所述,滨水生态公园的设计理念是通过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生物多样性、提供人们休闲娱乐和推动可持续发展来实现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
滨水生态公园不仅是一个供人们放松身心、享受大自然的场所,更是一个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载体。
(精品论文范文)滨水公园设计说明

滨水公园设计摘要畅春园景观设计从生态的角度出发,着重对当地绿色景观的缺乏与大小东湖的水系进行治理规划,改善该区域景观环境匮乏现状,有效地防止生态的破坏欲恶化。
提高市容市貌和市民生活环境质量,提供优美静雅的城市滨水景观,满足市民对户外活动的需求。
同时将该区域与城市的发展向联系起来,打造成城市对外展示的门窗,运用畅春园设计主题中蕴含的交流合作思想与充实的文化底蕴,来树立城市形象和良好的精神面貌。
既迎合了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又满足了人们对现代城市景观欣赏的眼光需求,达到城市发展的需求与景观规划的双赢。
关键字:生态景观、城市滨水景观、城市形象。
AbstractChangchunyuan landscape is designed from the point of ecological ecological view.Based on the warter system of Daxiao east Lake, it focises on consummating of local green landscape: the effeltive preventing of the deterioration of ecological desteruction:the imporving of resideuts living standard and quality of the city envioronment for the purpose of provicling a beautifui warterfornt landscape for the citizens altivities.Atthe same time,as a citys display window, it link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esign the me of Changchunyuan Landscape, which mainly contains the idea of communication and cooperation, and envichment of cultural foundation, it establishes upstanding image and good mental outlook of the city. All in all ,Changchunyuan Landpscape meets the needs of morden citys development and the demand of peoples appreciative Vision of the urban landscape , which is oibsolutely a win-win situation for both city development and landscape dewign.Key Words:Ecological landscape, urban waterfront landscape, city image前言20世纪城市化(urbanization)的巨大变化与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深造成世界各国面临不同程度的景观危机。
滨水生态公园景观规划设计

生态科普区
环境教育
利用植物园、生态馆等场所,开展环境教育活动,提高市民的环 境保护意识。
互动体验
设置互动式解说牌、环保小游戏等设施,增强市民对环境保护的参 与感和互动性。
科研合作
与科研机构合作,开展生态科研项目,为公园的生态保护提供科学 依据。
03
详细设计
道路与交通设计
道路分级
01
根据公园使用功能和交通流量,设计不同级别的道路,包括主
通过景观元素和设施的设计,展示了当地 的历史和文化,使市民对本土文化有更深 的认识和认同。
未来发展与可持续性展望
生态修复与保护
随着时间的推移,滨水生态公园的生态系统将进一步完善和稳定,为市民提供更加优质的 环境。
促进绿色出行
通过与城市绿道的连接,滨水生态公园将促进市民采用绿色出行方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
1. 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构建健康的水生态系统。
2. 保留并改造工业遗存,传承城市历史文化。 3. 创造多样化的活动空间,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4. 融入绿色低碳理念,实现可持续发展。
规划理念与特色
规划理念:本次设计秉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强调尊重自然、保护生态、传承历史、以人为本的原 则。 1. 生态修复:通过植物配置、水体净化等方式,改善生 态环境质量。
总体规划布局
生态优先
以生态保护为前提,合理 规划布局,确保滨水生态 公园的可持续发展。
完整性
保持滨水区域的完整性, 将公园与城市融为一体, 促进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共 生。
功能性
充分考虑游客的需求,设 置各类功能区域,为市民 提供多样化的休闲娱乐场 所。
入口景观区
标志性景观
在公园入口处设置标志性景观, 如大型雕塑、特色花坛等,提升
滨水景观设计

观赏型草坪
• 酢浆草
多年生常绿小 草,花期411月,红花 酢浆草植株 整齐,叶色 青翠,花期长 是一种良好的 地被观花植物。
游憩型草坪
• 游憩型草坪是提供人们散步、休息、游戏
及户外活动的草坪。
• 用匍匐剪股颖(50%)+结缕草(50%)最
为适合,
• 因为是在滨水公园,土壤湿润,匍匐剪股
颖耐淹性高,耐寒,耐高温。结缕草叶片 光滑,耐践踏。
• 有些设计在岸边一律铺以大片草坪,这样的做法,仅从单
纯的绿化目的出发,而没有考虑到生态环境的功用人工草 坪的自我调节能力很弱,需要大量的管理,如人工浇灌、 清除杂草、喷洒药剂等,残余化学物质被雨水:中刷,又 流入水体因此,草坪不仅不是一个人工湿地系统的有机组 成,相反加剧了湿地的生态负荷对湿地的岸边环境进行生 态的设计
西安世博园滨河景观
滨水公园景观设计原则
• 舒适性: • 现代社会的发展是十分的快速的,人们的生
活越来越高效,在忙碌过后需要寻找一个可以放 松身体和心灵场所,滨水景公园景观设计是一个 城市景观的设计,它的出现就是要为市民提供一 个繁忙过后享受安宁、舒适的这样一个场所。景 观的舒适性的塑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生理上的 舒适感和心理上的舒适度。
水体岸线及岸边环境的设计
• 可采用的科学做法是水体岸线以自然升起的湿地
基质的土壤沙砾代替人工砌筑,还可建立一个水 与岸自然过渡的区域,种植湿地植物这样做,可 使水面与岸呈现一种生态的交接,既能加强湿地 的自然调节功能,又能为鸟类、两栖爬行类动物 提供生活的环境,还能充分利用湿地的渗透及过 滤作用,从而带来良好的生态效应并且从视觉效 果上来说,这种过渡区域能带来一种丰富、自然、 和谐又富有生机的景观.
滨水景观设计案例

滨水景观设计案例滨水景观设计是指在河流、湖泊、海岸等水域周边地区进行景观规划和设计的活动。
滨水景观设计旨在通过合理的规划和设计,提升水域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和人文景观,创造出宜人的居住和游憩环境。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成功的滨水景观设计案例,探讨其设计理念和实际效果。
案例名称,某市滨水公园景观设计。
设计理念,该滨水公园的景观设计以“生态优先、人文关怀”为核心理念,充分尊重自然环境,保护水域生态,同时注重提升公园的人文氛围和文化内涵。
设计师通过对场地的充分调研和分析,结合当地的历史文化和自然特色,打造了一个融合自然与人文的滨水公园。
设计内容,公园内设置了多个生态湿地,保护并改善了水域生态环境,增加了植被种植面积,提升了植被覆盖率。
同时,设计师在公园内设置了多个景观节点,如观景平台、休闲草坪、儿童游乐区等,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休闲娱乐空间。
公园内的景观设计充分展现了当地的历史文化特色,如设置了具有当地特色的文化雕塑、文化墙等,营造了浓厚的人文氛围。
实际效果,经过景观设计的实施,该滨水公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水域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保护和改善,吸引了大量水鸟栖息繁衍。
公园内的植被茂盛,空气清新,成为市民休闲健身的好去处。
同时,公园内的文化雕塑和文化墙成为了市民拍照留念的热门景点,展现了当地的历史文化魅力。
公园的游客量明显增加,成为了当地的旅游热点。
总结,这个滨水景观设计案例充分体现了“生态优先、人文关怀”的设计理念,通过合理的规划和设计,成功地提升了水域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和人文景观,创造出了宜人的居住和游憩环境。
这个案例为其他地区的滨水景观设计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参考,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成功的滨水景观设计案例。
滨水公园设计总结

滨水公园设计总结介绍滨水公园是城市规划中重要的绿地空间,为市民提供了休闲娱乐、健身运动和社交活动的场所。
滨水公园设计需要综合考虑自然环境、人文景观和社会需求,以创造一个舒适、美丽且具有功能多样性的公共空间。
设计原则在滨水公园设计中,有几个重要的原则需要考虑:1. 绿色环保滨水公园应当最大限度地保留和保护自然环境,减少对生态系统的破坏。
在设计过程中,应当充分利用现有的自然资源,采取合适的植被种植和水域保护措施,以实现绿色环保的目标。
2. 多功能性滨水公园应当满足市民多样化的需求,设计中应考虑到不同年龄和兴趣的人群。
例如,在公园中设置儿童游乐区、健身器材区、休闲区和表演场地等,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3. 连接性滨水公园设计应当促进城市的连接性,将公园与周边的交通网络相连接。
这样可以方便市民前往公园,并且提高公园的容量和可达性。
4. 适宜的规模滨水公园应当根据城市人口数量和周边居民的需求确定适宜的规模。
过大的公园可能导致资源浪费,过小的公园可能无法满足市民的需求。
设计要点以下是在滨水公园设计中需要特别关注的一些要点:1. 景观设计景观设计是滨水公园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在设计中应考虑到自然环境的特点,如地形、水流和植被,以创造出独特且吸引人的景观。
同时,可以考虑引入人工景观元素,如雕塑、喷泉和室外艺术装置等,以增加公园的艺术氛围。
2. 水域设计水域是滨水公园的一大特色,可以增加公园的美观度和吸引力。
在水域设计中,需要考虑到水体的水质和水环境的保护,同时可以设置人行桥、观景台和游船等设施,以提供不同的观赏和体验方式。
3. 活动区域设计滨水公园应该提供丰富多样的活动区域,以满足市民的需求。
可以设置运动场地、露天剧场和展览区等,以支持不同类型的活动。
此外,还应考虑到场地的可持续使用,如提供充足的座位和遮阳设施等。
4. 餐饮和服务设施滨水公园应该提供相关的餐饮和服务设施,以方便市民的就餐和休息。
可以设置餐厅、咖啡馆和便利店等,以满足不同层次市民的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滨水主题公园设计:以临海湖滨公园景观规划为例2010-09-01 09:30:17 作者:maj来源:现代园林杂志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0 条作为一位工作多年的景观设计师,笔者先后参与了多个滨水项目的设计,此次更有幸作为主创设计参与了临海湖滨公园的景观设计,亲历了一个滨水公园从无到有的全过程``````摘要:滨水区域之于城市空间,是一份瑰宝。
世界上众多著名的城市,也往往因为它优美,且极具人文特色的滨水景观而享誉世界,诸如伦敦的泰晤士河、巴黎的塞纳河等等。
滨水区域,是一座城市的重要窗口,展现的是一座城市的风貌和精神。
在进行滨水区域景观设计时,思考如何同一座城市的精神气质、一座城市的肌理环境相融合,可以说是整个滨水景观设计计的前提。
而同时,作为景观本身,设计怎样才能够满足一座城市的发展需要,满足人们精神生活上的诉求,也是关键所在。
关键词:城市肌理:地域性特质;生态环境:滨水景观;以人为本;主题公园设计;景观规划设计滨水区意为水边、海滨、湖边,作为与江、河、湖、海连接的区域,是城市中一个特定的空间地段,它既是陆的边沿,也是水的边缘;它在有机传承了大陆与水域之际的过渡,也协调了城市的宏观景观与微观景观,是一个屡次丰富日幻化多样的空间中介。
中国历来非常崇尚滨水文化,在古代,文人雅士游历江河,寄情山水,写下了诸多优美的诗句。
到现代,滨水景观己不仅仅是一种心灵寄托,更多成为了城市对外展示的窗门-慽市文化延伸的载体,亦或者是城市精神对外的倾诉。
如伦敦的泰晤土河了展示城市的历史底蕴:巴黎的塞纳河体现了城市的含蓄内敛;上海的外滩则表达了城市的海纳百川。
优秀的滨水景观不仅可以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更可以以此为支点推动整个城市多方面的迅速发展。
作为一位工作多年的景观设计师,笔者先后参与了多个滨水项目的设计,此次更有幸作为主创设计参与了临海湖滨公园的景观设计,亲历了一个滨水公园从无到有的全过程,此文不仅仅是笔者对于项目设计的陈述,更希望以此文为契子,与大家分享一些在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上的一些经验,以及共同探讨一下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问题。
1项目背景临海湖滨公园位于浙江临海市灵湖风景区的北侧,是临海大道与灵湖主水域之间的带状城市绿地,东起曹家肆水街,西至规划洋头河港区,规划区域范围15.6公顷,东西长为1062米,南北平均宽度146米。
它是大田港整治灵湖工程和灵湖休闲圈的重要组成部分。
(图1)2现状分析2.1公园定位要做好本项目的设计,公园如何定位是笔者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公园定位即满足满足目标游客的需求。
我国公园系统大致分为保护公园、自然公园和城市公园三大类型。
其中城市公园大致又根据其在城市规划用地中的性质和等级分为:居住区游园、邻里公园、社区公园、专类园、区级综合性公园、市级综合性公园等。
临海湖滨公园背靠现代化的临海新城,面朝风景秀丽的南湖大岗山景区,根据项目独特的地理位置,将此滨水公园定位为一个体现时代科技与自然风景并存的城市功能型公园,使之成为是整个衔接灵湖景区自然与人文的标识性空间。
2.2公园功能区域划分解决了滨水公园的定位问题,滨水公园的区域划分同样对设计的成败起重要的作用,笔者针对公园的自身定位及目标游客来进行公园功能区域划分。
湖滨公园背靠体育中心与酒店等现代建霸群。
应此在滨水公园的功能区划分上强调了公园的服务性功能,例如用于游览灵湖的启航码头,可以进行大型演出与集会的中央广场,以及用于商务会展的展示会议区等。
在以服务功能为主的前提下,考虑到与灵湖景区自然风光做呼应,在岸边设置了湿地区,与周边的生态环境做了巧妙衔接。
(图2)3设计理念3.1与城市精神特质的融合每一座优秀的城市,必有它独特的精神。
这种精神,在一方水土的滋养中获得基质,在氛围的熏陶里生长血脉,在世代先民的传承间炼就筋骨,在现实生活的挑战下淬成精髓。
城市精神是城市品位的标志,代表了它的能力、智慧和魅力。
从城市精神里,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城市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临海是一座优秀的城市,也是一个个性鲜明的城市。
集山的清丽和水的秀美于一体,它拥有最为独特的“依山傍水”的城市景观。
灵山秀水孕育的临海人,兼有山的敦厚、水的柔情。
在临海的城市建设蓝图中,灵湖是该市新城中心区的核心。
正如同临海市市长李志坚所言:“临海将从东湖时代向灵湖时代跨越。
”如果将湖泊作为一个城市的象征,那么,东湖代羡者临海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丰厚的底蕴,而灵湖则代表着临海正在建设成长三角地区最具竞争力城市之一的现代化新城风貌。
临海湖滨公园设计伊始的定位就是以体现时代特征并充分对灵湖水景与灵湖湖滨优美的自然景观充分开发,从环境的美化,以及开发投资经济化等多方面综合考虑,形成以绿化与湖水景观为面,跌落小溪与小水景为点和线,景观建筑与构筑形成局部中心的园林景观,并考虑湖滨公园作为新临海的形象标识。
湖滨公园的设计是时代变革的需求,是城市发展的诉求,在设计上,以一种新的城市姿态,一种新的城市景观面貌呈现。
(图3)3.2与城市肌理环境的融合城市的景观环境并非独立存在,景观具有其地域性特征。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发建设,背离了城市原有的肌理特征,遗忘了城市的历史沉淀,使得越来越多的城市更加雷同。
在这点上,作者希望通过湖滨公园的设计,能够给大家有更多的思考与启迪。
正如前言,作为临海市的形象标识,湖滨公园在设计上,首先需要做到的,就是在环境上的融合。
临海城,境内背山面水,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地势自西向东倾斜。
括苍山脉由西南向东伸展,主峰米筛浪海拔1382米,为浙东第一高峰。
西部有大雷、赤峰、羊岩诸山环立,海拔在700一1200米之间。
中部是断陷盆地,东部为滨海平原,地势平坦,河浦纵横。
其外缘为浅海滩涂,海域有大小岛屿86个。
可以,临海城的自然地形,丰富多变。
在本次的设计中,我们充分考虑了临海城的自然地理特色,并通过设计,营造纵向空间起伏变化的景观,与城市空间特色相呼应,使景观更具地域特色。
从下图中,我们就能看到,在整个项目的东侧地形营造中,我们整个的地形变化相当的丰富。
通过地形的营造,同时也为后期的景观设计提供了良好的先天条件,使空间更具韵律。
“空、透、漏、密”等移步换景的中国传统园林做法在这里通过地形来扩大与创造。
(图4)3.3生态坏境的营造3.3.1水环境的营造滨水公园以水为媒介,以水为载体,来营造独特的园林景观。
如何运用好水这一元素在滨水景观的设计显得中尤为重要。
空间与水的关系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临水、亲水、含水,三种表现手法单独使用难免生涩强硬,给人水即是水、陆即是陆,泾渭分明的感觉,唯有三种表现手法有机结合方可最大程度表现水的灵韵秀美。
湖滨公园,是灵湖与1陷海新城的重要衔接,是承上启下的过渡。
本案在水环境的创造中主要采用了“借景”的手法,中央广场除了在满足必要活动的同时,在景观的空间布局上,扮演着视觉通道的概念,以借景的手法,将灵湖的水面景观融入整个公园。
同时,在驳岸的设计中也进行了独特的构思,通过软硬质驳岸的结合,丰富驳岸形式,弱化了硬质景观对于水体的禁锢。
本案在场地东侧营造了生态化的湿地景观,在改善水环境的同时,也为游人提供了一处饶有趣味的观景点。
对于公园内区域,则通过园内湖面的营造及景观水景的点缀,与灵湖水域+相呼应,将“活的水”引入到整个城市环境中。
(图5)3.3.2植物环境的营造通过地形的营造,为景观植物的设计,提供了良好的先决条件。
本次项目中在植物的设计上遵循以下原则:(1)遵循景观性原则:以层次丰富的植物造景为主,乔灌草有机结合。
(2)遵循生物多样性原则:在公园的植物配置上力求营造生态小群落,建立和谐生态系统。
(3)适地适树,因地制宜的原则:保留原有乡土树种,适当引进外来新优品种,营造多样景观。
(4)善于运用植物景观的季相来配置:在植物配置上做到春夏秋冬季季有景观、时时有花赏。
(5)注重社会、经济、生态效益。
(图6)3.4设计以人为本不知从何时起,“以人为本”成了句口号,但凡设计总喜欢将“以人为本”奉为设计之本。
“以人为本”的理念本身并没有错,但是具体到设计,景观的设计上,往往并不能体现。
景观上的以人为本,如果做简单化的解释,就是景观在设计上,充分考虑人的需求,无论是从景观的整体上,抑或是细节的处理上,都能够使人轻松且愉快的享受景观。
在本次的设计中,充分的考虑“以人为本”这一理念,并且努力落实到设计的每一个方面上。
当下在滨水景观设计中有个较大的弊端,即在滨水区域规划一块偌大的纯公共绿地,纯粹景观为主,看似很美其实游客寥寥,因为配套的服务极度缺乏,游客连基本的休憩,餐饮都无法保证。
本案为避免这一问题,在功能区域的划分吋就分出了餐饮配套区、休闲茶吧等多个服务性区域,强调游客与整体景观之间的互动性。
同时在园路与集散广场周边增加坐凳等园林设施,为由游人休憩提供场所。
3.4.1环境容量的设计环境容量就是某一环境在自然生态结构与正常功能不受损害、人类生存环境质量不下降的前提下,能容纳的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称为该环境的容量。
当污染物的排放量超出环境容量时,环境污染就会发生,环境的生态平衡和正常功能也会相应遭到破坏。
因此在滨水公园设计中计算出正确的环境容量对于整个公园的品质,以及游客的体验感受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设计的环境容量分析是通过科学的数据统计分析,合理进行规划设计。
参考园总规划单位所设计的游客接待极限容量并依据公园设计用户特征分析,调整修订日常最大环境容量标准为:主要中央演出广场为15-20平方米/人临湖景观平台为12平方米/人娱乐休憩活动区域绿地为120平方米/人主要景观园路为10平方米/人由此,参照总归设计,整个公园区域,不包括建筑设施容量的日常最大环境容量为31 80人。
按游园时间为3h/D,则夏季平均日最大接待游园游客量为9500人次,冬季为636 0人次。
在重大节假日期间,高峰日接待量约为平常日接待量的3倍,约为28500人次。
按照园路4平方米/人,广场2.3-2.5平方米/人标准,有重大演出时,中央广场可容纳观众量约为3860-4300人,疏散硬地容纳人数为2600人,有效疏散宽度为84米。
公园沿临海大道的停车位考虑按25%日常游客计算,约为245辆/3.2人/车,高峰时考虑整个景区调配。
3.4.2通用设计通用设计又名全民设计、全方位设计或是通用化设计,系指无须改良或特别设计就能为所有人使用的产品、环境及通讯。
它所传达的意思是:如何能被失能者所使用,就更能被所有的人使用。
在本案景观上的体现就是,任何人都能享受景观,体验景观,景观的设计能让所有人,轻松且愉快的感受。
(1)安全性:公园植物的种植,台阶的设置,坐凳等设施小品,充分的进行安全性的考量,避免出现不必要的危险性。
(2)舒适性:在公园的本案设计中充分考虑到游人的感官体验,园路的陡缓、曲折,植物的芳香等,无不是增强游客与景观环境的互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