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技术改造

合集下载

第二水厂自动化升级改造实施方案

第二水厂自动化升级改造实施方案

第二水厂自动化升级改造实施方案一、改造目标1.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控制,减少人工干预。

2.提高水质检测的准确性和实时性。

3.降低能耗,提高生产效率。

4.系统具备远程监控和故障诊断功能。

二、改造内容1.设备升级:更换老旧设备,引入高效节能的新型设备。

2.自动化控制系统:建立完善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控制。

3.水质检测系统:升级水质检测设备,实现实时、快速、准确的水质检测。

4.信息化系统:建立远程监控和故障诊断系统,提高管理效率。

三、改造步骤1.设备更换:对老旧设备进行淘汰,引入新型高效设备。

2.自动化控制系统搭建:根据生产需求,搭建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控制。

3.水质检测系统升级:升级水质检测设备,提高水质检测的准确性和实时性。

4.信息化系统建设:建设远程监控和故障诊断系统,提高管理效率。

5.系统调试与优化:对改造后的系统进行调试,确保系统稳定运行,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优化。

四、改造时间安排1.设备更换:预计用时3个月。

2.自动化控制系统搭建:预计用时4个月。

3.水质检测系统升级:预计用时2个月。

4.信息化系统建设:预计用时3个月。

5.系统调试与优化:预计用时2个月。

总计:14个月五、预期效果1.生产效率提高30%。

2.人力成本降低20%。

3.水质合格率提高20%。

4.设备故障率降低30%。

六、风险评估及应对措施1.设备更换风险:设备更换期间,可能影响正常生产。

应对措施:提前做好备用设备,确保生产不受影响。

2.系统调试风险:系统调试期间,可能出现故障。

应对措施:组织专业团队进行调试,确保系统稳定运行。

3.人员培训风险:新技术的引入,需要对员工进行培训。

应对措施:组织专业培训,提高员工的操作技能。

七、改造经费预算1.设备更换费用:500万元。

2.自动化控制系统搭建费用:300万元。

3.水质检测系统升级费用:200万元。

4.信息化系统建设费用:150万元。

5.人员培训费用:50万元。

龙门滩一级水电站综合自动化改造

龙门滩一级水电站综合自动化改造

作量少 ( 本上 可 实现 免 维 护 ) 既可 通过 常规 方式 基 ,
与计 算 机监 控系 统 连接 , 可 通 过 串行通 讯 方 式 与 也
计 算机 监控 系统 连 接 , 合 整 体 改 造要 求 。它 由微 符 机 调 节器 、 步进 随动 系统及 油压 装置 3部份 组成 , 结
MVA油浸 自冷式 变 压器 , 4条 3 V 输 电线 路 。采 5l 【 用 常规 中控室集 中控 制方 式对 电站 主辅 设备 进 行监 控 。为提 高 电站 控 制 自动化 水 平 , 轻 值 班 人 员 的 减
劳动强度 , 按照实现“ 无人值班”少人值守)能够在 ( , 德化县城关进行远方控制操作 , 电站 只保 留少数值 守人 员 , 到 “ 达 遥控 、 调 、 测 、 讯 ” 遥 遥 遥 4遥 功 能 , 取 消 常规控 制方 式的 要求 , 19 起采 取整 体 规划 从 98年
广西水利水 电

G WA E X T R ̄
UR E C S& HY R O R N NE R NG 2 1 () D OP WE E GI E I 00 4
机 电技术 ・
龙 门滩一级水 电站综合 自动化改造
林 广斌
( 泉州市金 鸡拦河 闸管理处 , 福建 泉州 32 3 ) 6 3 3
水电站原有的分立元件式励磁装置由于投运时 间较长 , 元器件老化等因素的影响, 经常会出现无功 波动、 响应速度慢等问题且不能与监控系统相配套。 因此必 须更 换 1 、 # 组励 磁装 置 。 #2 机 经过论证 比较 , 决定采用广州电器科 学研究所
研制 的 F L一2型 微 机励 磁 装 置 。该 励 磁装 置可 靠 性 高 , 护 工作量 少 , 维 既可通 过 常规方式 与计算 机监 控 系统 连接 , 也可 通 过 串行 通 讯 方 式 与计 算 机监 控 系统连 接 , 符合整 体改 造要 求 。它 由整流变压 器 、 励 磁 调节 器柜 、 功率 及灭 磁柜 组成 , 励磁调 节柜设 有两 套 独立 的励 磁 调 节器 ( 机 励 磁 调节 器 L W6 0 , 微 T 0 0 P C控 制 的模 拟式励 磁 调节 器 D o 1互为 明备 L U 0)

浅谈小水电站综合自动化改造的注意事项王吕钧

浅谈小水电站综合自动化改造的注意事项王吕钧

浅谈小水电站综合自动化改造的注意事项王吕钧发布时间:2021-07-27T16:55:18.927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3期作者:王吕钧[导读] 摘要:国网都江堰供电公司下属的元定桥电站于1996年建成发电,已安全运行23年,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和技术进步,设备、人员、管理等各方面和条件正在逐步走向成熟。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成都供电公司四川成都 610000摘要:国网都江堰供电公司下属的元定桥电站于1996年建成发电,已安全运行23年,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和技术进步,设备、人员、管理等各方面和条件正在逐步走向成熟。

早期建设的小型水电站自动化程度不高,技术陈旧,对人工依赖强,长期运行造成设备发生故障的频率也越来越高,限制了小水电站的进一步发展,最终将影响安全发电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2020年3月至5月期间对其综合自动化部份进行技术改造,全面实现了微机自动化控制,提高了运行管理水平和自动化程度,改造后的水电站将达到设备监视现场化,数据采集自动化,运行操作微机化。

有效提高了设备运行的可靠性、经济性,降低事故发生率,减少了员工劳动强度。

关键词:综自改造;安装;调试;注意事项元定桥水电站位于都江堰市青城山镇,于1996年4月建成发电。

电站总装机容量为3×800kW,水轮机型号为ZD560-LH-170,发电机型号为SF800-24/2150,定子额定电压6.3kV。

由于元定桥电站机组是九十年代设备,受当时技术水平限制,机电设备设计、制造、技术相对薄弱,且经过23年的运行,部分设备和设施均已接近使用年限或超期服役,电气设备运行可靠性降低,机组综合效率低,监控保护设备老化,部分仪表及装置故障,自动化系统效率已经出现较大滑坡,部分功能已经丧失,一部分数据已经无法实现集中监视。

为了改变设备陈旧老化的现状,提高电站发电效益,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了工作量,充分利用水资源,积极发展低碳循环经济,对元定桥电站进行整体技术改造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十分迫切的。

简述水电站自动化技术及其应用

简述水电站自动化技术及其应用

简述水电站自动化技术及其应用水电站自动化技术是在现代科技的推动下不断发展壮大的,它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

随着工业发展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水电站自动化技术在节能减排、提高效率、提升安全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简述水电站自动化技术及其应用。

水电站自动化技术是对水电站的运行和控制过程进行自动化改造,以提高水电站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水电站自动化技术的核心是通过现代计算机和控制系统,对水电站的各个部分进行集中管控,实现全自动、半自动或远程操作。

首先,水电站自动化技术在节能减排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水电站需要人工操控,存在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问题。

而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水电站的优化调度,通过合理的发电计划和供电策略,最大程度地降低水电站的能耗,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

同时,自动化技术能够及时监测和控制水电站的各个环节,避免因人为疏忽或操作失误而导致的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其次,水电站自动化技术在提高效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传统水电站的运行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投入,效率较低。

而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设备的自动控制、数据的自动采集和处理,大大提高了水电站的运行效率。

通过自动化技术,可以实现设备的远程监控和故障诊断,减少运行事故的发生概率,提高水电站的可靠性和服务水平。

此外,水电站自动化技术还可以提升水电站的安全性。

传统水电站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如设备老化、操作不当等问题。

而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对设备状态的实时监测和预警,及时发现隐患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自动化技术还可以对水电站进行全面监控,通过数据分析和模型预测,识别出潜在的风险,并提前采取预防措施,确保水电站的安全运行。

在实际应用中,水电站自动化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各国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纷纷投入资金和精力,推动水电站的自动化升级。

目前,许多大型水电站都已经实现了自动化操作,提高了水电站的生产效率和安全性。

同时,水电站自动化技术也与其他领域的技术相结合,如物联网、云计算等,形成了水电站智能化的发展趋势。

浅谈小水电站机组综合自动化系统改造

浅谈小水电站机组综合自动化系统改造

浅谈小水电站机组综合自动化系统改造浅谈小水电站机组综合自动化系统改造摘要: 我国经济发展迅速,社会对于电力系统的需求不断增加,如何建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与安全性的供电系统成为了电力事业工作者的重要目标。

小水电站是配电系统中的关键,只有保证其稳定运行,才可以实现供电系统安全稳定为社会提供电力资源。

以往的小水电站难以适应现代的电力系统的需求,对老旧小水电站进行改造势在必行。

关键词: 小水电站、自动化系统、改造中图分类号:TM621文献标识码: A前言: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为了满足我国不断增加的电力需求,电力系统的整体规模也在不断的增大。

随着我国电力系统的规模不断增大,电力系统的稳定性与安全性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重点问题。

小水电站是整体电力供电系统中的重要的环节,同时也是关系到整个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

以往传统的小水电站难以适应现代电力系统的需求,并且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小水电站的自动化已经成为小水电站发展的重要趋势。

小水电站的综合自动化主要是对小水电站的二次设备进行重新组合与设计,并且利用先进的技术对小水电站的主要设备与输出实行全自动的监控、测量、控制、保护与调度等操作。

小水电站的综合自动化是将计算机技术、自动化技术与通信技术等多个专业技术进行综合。

小水电站的综合自动化改造,可以有效的改进现有变电管理的模式,提高整体变电管理效率,促进供电的安全与稳定,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一、我国小水电站的现状现代计算机技术与自动化技术不断发展,小水电站的自动化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现代供电系统的自动化已经成为现代小水电站发展的重要趋势,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等多种技术,对小水电站的设备进行控制,并且对小水电站的运行情况进行控制、监控,实现全自动化的小水电站工作模式。

小水电站自动化可以更好的实现设备间的信息交互,并且完成各种调度与控制的任务,提高小水电站的供电效率,控制成本,提供更好的供电服务。

关于水电厂自动化系统改造要点探索

关于水电厂自动化系统改造要点探索
护工 作量 少 ,既可 通过 常规 方式 与计 算机 监 控系 统连 接 ,也 可 通过 串行 通讯 方式 与计 算
机监控系统连接 , 符合整体改造要求。 可有效 确保 励磁 系统安 全 可靠运 行 。
2 自动化测 量元 件 _ 3 自动化 测量 元件 选 型配置 是 否合理 将 直 接影 响到机 组 的安全稳 定运 行及 微机监 控 系
1 电站 自动 化系 统概 述 水 为 了解决 调 速器 存在 的诸多 问题 ,结 合 22励磁 系统 . 随着 我 国经济 的快 速 发展 和人 民群众 物 天生 桥二 级 电站 现场 ,根 据调 速器 接力 器 不 确 定选用 励磁 装置 的原 则 。f 设备 须有 1 ) 质文 化生 活水 平 的不 断提 高 ,社会 对 电力 的 串油 、 油 , 压装 置 不 漏 气 、 漏 油 自动控 制 回路 高 度 的可靠性 和 一定 的先进 性 。( 能够 很好 2 ) 需求 日益 增强 ,对 电 能质 量 的要求 也 越来 越 完好 的实 际 。经 过研 究 , 定选 用 调速 器 的 的与微 机监 控系统 进行 连接 。() 有较 高 的 确 3 具 高。 电力行 业 长期存 在 自动化 水平 低 下 , 以 原则 :)设 备须 有 高度 的可 靠性 和一 定 的 先 性 能 价 格 比 。( 运 行操 作 简单 , 护工 作 量 难 f 1 4 ) 维 满 足社 会对 高 质量 电 能的 要求 ,为 了提高 电 进性 。( 能 够很好 的 与微机 监 控 系统进 行 连 小 。 2 ) 经过 充分 的论 证 比较 , 安全及 技术 先进 从 能 质量 和发 电效 率 ,需 对老 式水 电站 以人 工 接 。 ) 有较 高 的性 能价格 比 。 ) 行操 作简 性 、 展 方 向 , 行 操 作 简单 , 护 工作 量 小 (具 3 f运 4 发 运 维 操 作 为主 的控 制模 式进 行 以计 算机 监 控系 统 为 基础 的综 合 自动 化 系统 改造 ;对 新建 水 电 站 应 按综 合 自动 化 要 求进 行 设 计并 实施 , 使 水 电站 逐步 实现 少人 值 班 ,最终 达 到无 人值 班f 人值 守) 目标 。 据 国家 电力体 制改 或少 的 根 革 的要 求 ,实现 水 电站 的综 合 自动 化系 统控 制 , 足市 场竞 争 的需要 。 以满 2基 础 自动化 系统 改造 要点 及 原则

小型水电站技术改造要点及施工管理

小型水电站技术改造要点及施工管理

小型水电站技术改造要点及施工管理一、小型水电站技术改造要点1. 设备更新换代小型水电站的主要设备包括水轮机、发电机组、变压器等,这些设备的状态直接影响着水电站的发电效率和安全运行。

进行设备的更新换代是小型水电站技术改造的首要任务。

可以考虑采用先进的水轮机和发电机组,提高发电效率,降低运行成本,延长设备寿命,同时也可以提高水电站的适应能力和竞争力。

2. 自动化控制系统改进小型水电站的控制系统一般采用的是传统的集中式控制方式,这种控制方式不仅操作复杂,还存在着安全隐患。

可以考虑对小型水电站的控制系统进行改进,引入先进的自动化控制技术,实现对水电站的远程监控和集中控制,提高水电站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3. 节能环保措施小型水电站在进行技术改造的还应考虑节能环保的问题。

可以考虑对水电站的供水系统、冷却系统进行改造,采用新型节能设备,减少水电站的能耗和排放量,实现可持续发展。

4. 安全防护设施完善小型水电站的安全防护设施直接关系到水电站的安全运行。

在技术改造过程中,必须对水电站的安全防护设施进行完善,包括对发电机组、水轮机等设备的防护措施,对场区的警示标识和应急设施等进行规范设置,确保水电站的安全运行。

1. 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在进行小型水电站技术改造时,必须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确保改造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应加强对现场施工人员的管理和培训,提高他们的施工技能和安全意识,防止施工过程中出现质量事故和安全事故。

2. 确保施工现场的环境保护在进行技术改造的过程中,需要对施工现场的环境保护工作进行严格管理,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开展施工前的环境调查和评估,采取合理的防护措施,保护周边的水资源和生态环境。

3. 加强现场安全管理小型水电站技术改造的现场施工工作涉及到高空作业、电力作业等高风险工作,必须加强现场安全管理,做好施工人员的安全防护工作。

定期组织安全教育和培训,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生产。

关于水电站综合自动化改造的探讨

关于水电站综合自动化改造的探讨
造成水工混凝土建筑裂缝 的原因种类 繁多,这种现象也是普遍 的, 水工建筑物的裂缝 , 可能会造成严重事故 , 降低 建筑 物的承载能力 , 降低 建筑物 的稳定性和完整 性, 甚至 降低 建筑 结构 的耐久 性, 可能 导致整体 倒塌重大质量事故 。 因此 , 要对其原因进行正确分析, 有效地对裂缝预 防 和控制是必要的。
【 中图分类 号 】 : T V 7 3 6
【 文献标识码 】 : B
【 文章编号 】 : 1 0 0 4 — 7 3 4 4 ( 2 0 1 3 ) 1 6 — 0 1 4 2 — 0 2
1 前 言
存储缓冲 区的容量不够 大, 如果存在 大量的遥信变位 时, 会产 生溢 出现 象 , 使数据丢失 。远程控制和远程 调节功能则需现场工作人 员亲 自手 动 某水 电站建立 时, 设计采用 的是常规的控制 系统 , 即常规 中控 室集 如调速器等 , 诸多不便 阻碍 了水 电站 的顺 利运行和 自动 化程度 的 中控制的方法监控水电站的主要设备和辅助设 备, 这种 方式 自动化程度 操作 , 比较低。该水 电站连续运行 了多年, 大部分设备已经老化 , 且一些元件 已 提高 。 经失效, 只能通过手动调节才能运行 , 出现故 障的频 率较 高, 严重影响到 3 基 础 自动化 的 改造 水 电站的顺利生产, 也威胁到电站 的安全运行 。因此 , 水 电站技术改造 的 3 . 1调速器 重点在于做好综合 自动化 的设计和 改造工作 。 经过 充分的调查研 究, 确定调速器 的选用原则 : ①调速 器必须 能和
求[ 1 l 。
2 . 5 充填 法
3 . 4 养护方面
填充法适用于建筑物出现的裂缝比较 宽而且 比较浅 的时候 。 其材料 养护作为施工的最后阶段 , 其 主要 的 目的是让混凝土降温 的过程缩 为树脂砂浆 、 沥青或 者水泥砂浆 , 通过 将裂缝凿成 v字形或者 凹槽 的形 小温差, 以达到减小应力的 目的。 施工中采用喷水作为养护方法 , 但这 只 适用于小体积 的混凝土 ; 当混凝 土的体积较大时为 了避免温差造成 的裂 式, 然后将原料 填充进 去。 缝隐患可 以采取晚拆模 , 在拆模后尽快 的覆盖 以及回填的措施 。养护 期 2 . 6 表面修 复法 相应的延长时间可 以得 到较好 的 当些裂缝较 小, 也不是很 明显 的时候就适合 采用表面 修复法 , 这样 的确定要根据混凝土 的强度变化 为准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技术改造发表时间:2016-11-25T15:02:36.510Z 来源:《基层建设》2015年33期作者:郭汉权[导读] 摘要:本文以某水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技术改造工程为例,对水电站工程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并对水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技改方案进行了探讨,以期能够提高水电站的效益,确保水电站的安全、可靠、稳定运行。

身份证号码:44010619790308****摘要:本文以某水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技术改造工程为例,对水电站工程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并对水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技改方案进行了探讨,以期能够提高水电站的效益,确保水电站的安全、可靠、稳定运行。

关键词:水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改造方案;运行稳定随着经济建设以及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水电站也向着智能化的方向改进。

目前,采用综合自动化系统已经成为水电站的发展趋势,其对水力系统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是促进水电站安全运行的重要措施。

本文作者根据多年工作经验与实践,对某水电站的状况以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针对监控系统以及微机保护配置两大方面对水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进行技术改造探讨、分析,目的是为了提高水电站安全、可靠稳定运行水平,降低运行维护成本,可供参考。

1 工程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某水电站为坝后引水式季节性电站,装机容量为2×6500kW。

该电站建成投产运行几十余年来,给当地的国民经济发展、工农业生产提供了可靠的电力能源,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目前水库防洪与发电的客观条件良好,但是电站控制、保护、计量等自动化设备陈旧,数据采集通信不畅,与控制系统不配套,维护代价过高,所以机组自动化在运行中,频繁出现故障,效率下降,电能质量下降,无法产生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 综合自动化系统技改方案针对电站存在的问题,按照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运行的原则对电站进行综合自动化系统改造,系统建成后,将实现集信息采集、传输、优化调度与自动监控于一体的现代化电站管理功能,本系统设计主要由监控系统、微机保护、计量、同期等几个部分组成,电站自动化综合系统结构示意如图1。

图1 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结构示意图 2.1 监控系统电站监控系统应能迅速、准确、有效地完成对电站被控对象的安全监视和控制,系统采用全分布开放式网络控制系统,设主控级计算机兼操作人员工作站和系统服务器,实现双机热备用。

电站设置独立的综合自动化系统,控制级别分为站控级、现地自动\手动控制级,现地控制级按被控对象配置机组LCU、公用设备LCU 等现地控制单元。

现地单元和监控主机之间由以太网连接,现地单元将信号传送到监控主机,并接受其指令,实现集中自动控制。

站控级负责协调和管理各现地控制单元的工作、收集有关信息并作相应处理和存储,设备预留与远方调度计算机实现数据通讯的接口和功能。

2.1.1 监控系统组成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两台监控主机;2)一台操作员工作站;3)二套发电机现地控制单元LCU,包括交流采样装置等;4)一套公用现地控制单元LCU,包括交流采样装置等;5)一套工业级网络设备(包括智能交换机、防火墙等);6)一套电站公用的GPS系统时钟同步装置;7)一套逆变稳压电源;8)一套语音报警系统装置;9)一台打印机;10)以太网交换;11)通信附件及电缆;12)一套中控室控制台;13)备品备件、专用工具及维修试验设备;14)提供的软件包括:系统软件;支持软件;应用软件。

2.1.2监控系统监控对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两台水轮机及其辅助设备;2)两台三相同步发电机及其辅助设备;3)一台主变压器;4)35kV母线;5)6kV母线;6)电站公用设备及闸门;7)油系统;8)排水系统;9)气系统;10)电站厂用电系统;11)直流电系统;12)电站水力监测系统 2.1.3监控系统功能电站监控主机设在中控室,监控系统通过系统网络总线接口与各测控单元通讯,实现全站数据采集和处理,实时控制和调节,安全运行监视,屏幕显示,事故处理指导和恢复操作指导,实现机组控制操作和辅助设备等的控制;系统可根据运行值班人员的指令说程序设定,参考现地的状况,手动或自动进行控制,亦可下传至现地LCU控制,使全站保持最佳运行工况。

另外系统具备数据通信,键盘操作,文件打印,电站设备运行维护管理,系统诊断,软件开发及培训等功能,以达到“无人值班、少人值守”的要求。

2.2 微机保护配置电站的保护装置采用NED-800系列的微机继电保护装置,与监控系统有通信接口,各保护装置在中控室统一组屏安装。

其中:主变压器保护装置三套,组屏一面;35kVPT监测装置一套;两台发电机保护装置各一套,组屏一面,6kVPT监测装置一套,1台站变保护装置,10kV线路监测装置一套。

保护装置的设置根据电气主接线和《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程》确定,这里不做叙述。

电站机电设备参数:主变压器型号:SF11-20000/35,20000kV A,38.5kV±2×2.5%/6.3kV。

发电机型号:SF7000-16/3300;额定电压Un=6.3kV;功率因数COSΦ=0.8。

经过整定后得出保护装置完成预定保护功能所需的动作参数值,达到整定值,保护装置动作。

微机主要保护功能及配置概述如下:2.2.1 主变压器保护1)主变压器纵联差动保护主变设置纵联差动保护装置,保护为比率制动式,应能反映出变压器引出线、套管及内部的短路等故障,能躲过励磁涌流和外部短路产生的不平衡电流,并具有防止误动及CT断线闭锁功能。

保护分别瞬时动作于主变高/低压侧断路器跳闸。

差动保护整定结果:差动速断保护电流整定范围:1.00-100.00A(0.8~10In)整定值18.35A。

差动保护起动电流整定范围:0.10-50.00A(0.3~0.5In)整定值1.84A。

差动制动电流整定范围:0.10-50.00A(0.8~1.2In)整定值3.67A。

比例制动系数0.20-0.90整定值0.50。

二次谐波制动系数:0.10-0.50整定值0.17。

2)主变压器高压侧复合电压启动的过电流保护此保护作为主变压器后备保护,应能反应由外部相间短路引起的变压器过电流等故障。

保护应带时限动作于主变压器高压侧断路器跳闸。

保护的整定:动作电流整定范围:0.2~20A整定值7.34A。

负序动作电压整定范围:1~30V整定值6V。

相间动作低电压整定范围:1~100V整定值70V。

动作时间整定范围:0.1~10s整定值1.5s。

3)主变压器低压侧复合电压启动的过电流保护此保护作为主变压器后备保护,应能反应由外部相间短路引起的变压器过电流等故障。

保护应带时限动作于主变压器低压侧断路器跳闸。

保护的整定:动作电流整定范围:0.2~20A整定值5.18A。

负序动作电压整定范围:1~30V整定值6V。

相间动作低电压整定范围:1~100V整定值70V。

动作时间整定范围:0.1~10s整定值1.2s。

另外还要实现主变压器的瓦斯保护,温度保护,油位保护压力释放保护和过负荷保护。

两个站用变压器高、低压侧设置速断保护即可。

2.2.2 发电机保护1)发电机差动保护此保护为比率制动式,用于反应发电机定子绕组及其引出线上的相间短路,具有CT断线闭锁功能。

保护瞬时动作于停机、灭磁、断路器跳闸。

动作电流整定范围:0.05~5A整定值1.21A。

比例制动系数:0.15~0.4整定值0.2。

2)发电机复合电压过电流保护此保护作为发电机的后备保护,应能反应发电机内部及其引出线的短路故障。

带时限动作于发电机断路器跳闸、灭磁、停机。

保护的整定:动作电流整定范围:0.2~20A整定值5.347A。

负序动作电压整定范围:1~30V整定值6.5V。

相间动作低电压整定范围:1~100V整定值70V。

动作时间整定范围:0.1~10s整定值2s。

3)发电机定子绕组接地保护90%~95%定子绕组接地保护可由基波零序电压原理构成,为提高保护的灵敏度,零序电压元件输入回路应加装用于消除三次谐波的滤波器。

保护带时限动作于信号或动作于停机。

保护的整定:基波零序电压整定范围:1~50V整定值13V。

动作时间整定范围:0.1~10s整定值0.5s。

4)发电机定子绕组过负荷保护此保护采用单相式,延时后发出定子绕组过负荷信号。

动作电流整定范围:1~20A整定值4.68A。

动作时间整定范围:0.1~10s整定值0.5s。

5)发电机转子一点接地保护此保护应能反应转子绕组上的任一点接地故障及绝缘电阻的降低,保护的灵敏度不应随转子接地点的变化而改变。

保护带延时动作于信号。

保护的整定:转子接地电阻整定范围:0.5kΩ~50kΩ整定值5kΩ。

动作时间整定范围:1~10s整定值3s。

除以上主要保护外还要实现发电机的过电压保护和失磁保护,保护带延时动作于发电机解列、灭磁、失磁故障。

2.2.3 微机PT监测装置微机PT监测装置设置于母线,能实现过电压保护、低电压保护、接地保护、PT断线报警等功能。

3 计量电站计量系统采用智能电子式电度表,电度表应满足计算机监控系统的要求,具有脉冲输出及数据输出,并且有分时计费功能及失压记录功能,要能与公用LCU串行通信,系统所有电度表组一面屏安装。

计量方式如下:1)电站计量点设置在变压器高压侧35kV出线侧。

计量方式为双向计量。

2)两台发电机出口均设置计量点。

计量方式为单向计量。

3)附近10kV电源进线(去站用变压器)计量点。

计量方式为单向计量。

4 同期电站同期点定在两台发电机出口侧,采用微机自动准同期和手动准同期装置,设置同期屏一面。

在发电机工作方式下,对待并入电网的发电机,准同期装置自动调节频率、电压,合闸相位与电网相同,当调整到具备并网条件时,自动合上发电机的同期合闸开关,完成发电机的自动并网,或者用户可以手动按面板的“确认”键或其它“认可”操作进行合闸。

手动同期装置和自动准同期装置应是互相独立、互不干扰的两套装置。

5 结语总之,水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其对水电站的稳定运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实践证明,经过水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技术改造,大大提高了该水电站自动化水平,降低了运行成本,保证了水电站安全、可靠运行。

然而,水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仍在发展,无论从其技术性、重要性、投资数和任务量都占有相当的地位,市场前景十分广阔,相信将高新技术的应用和现场实际要求的有机结合,将促进水电站综台自动化技术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1]马苏斌.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技术的分析[J].硅谷.2011(10)[2]王智;邹信勤.500kV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技术改造的实践与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