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作业最新
统计学作业2

统计学作业姓名:陈丹班级:城市社区管理与服务序号:31P81【例2.5】234 159 187 155 172 183 182 177 163 158 143 198 141 167 194 225 177 189 196 203 187 160 214 168 173 178 184 209 176 188 161 152 149 211 196 234 185 189 196 206 150 161 178 168 174 153 186 190 160 171 228 162 223 170 165 179 186 175 197 208 153 163 218 180 175 144 178 191 197 192 166 196 179 171 233 179 187 173 174 210 154 164 215 233 175 188 237 194 198 168 174 226 180 172 190 172 187 189 200 211 156 165 175 210 207 181 205 195 201 172 203 165 196 172 176 182 188 195 202 213销售量列1234143 平均184.5666667187 标准误差 1.97915373161 中位数182150 众数172228 标准差21.68054285153 方差470.0459384166 峰度-0.224356161154 偏度0.405284783174 区域96156 最小值141203 最大值237159 求和22148198 观测数120160 最大(1) 237152 最小(1) 141161 置信度(95.0%) 3.918922009162163P30【例2.3】顾客性别饮料类型顾客性别饮料类型顾客性别饮料类型女碳酸饮料女碳酸饮料女其他男绿茶男绿茶女碳酸饮料男矿泉水男其他女其他女矿泉水女碳酸饮料女果汁男碳酸饮料男绿茶男绿茶男矿泉水男绿茶女果汁女碳酸饮料女碳酸饮料女碳酸饮料女绿茶男碳酸饮料女果汁男果汁女绿茶男矿泉水男碳酸饮料男矿泉水女碳酸饮料女矿泉水女绿茶女绿茶女其他女碳酸饮料女其他男碳酸饮料女矿泉水女果汁男绿茶男其他男绿茶男碳酸饮料男碳酸饮料女其他女其他女果汁女矿泉水男矿泉水男矿泉水计数项:饮料类型顾客性别饮料类型男女总计果汁 1 5 6矿泉水 6 4 10绿茶7 4 11其他 2 6 8碳酸饮料 6 9 15总计22 28 50饮料类型条形图饮料类型和顾客性别的复式条形图不同类型饮料构成的饼图P35【例2.4】甲城市家庭对住房状况评价的频数分布回答类别 甲城市 户数(户) 百分比(%) 向上累积 向下累积户数(户) 百分比(%) 户数(户) 百分比(%) 非常不满意 24 8 24 8 300 100 不满意 108 36 132 44 276 92 一般 93 31 225 75 168 56 满意 45 15 270 90 75 25 非常满意30 10 300 100 30 10 合计300100— —— —乙城市家庭对住房状况评价的频数分布回答类别乙城市 户数(户) 百分比(%) 向上累积向下累积 户数(户) 百分比(%)户数(户) 百分比(%) 非常不满意 21 7.0 21 7.0 300 100.0 不满意 99 33.0 120 40.0 279 93.0 一般 78 26.0 198 66.0 180 60.0 满意 64 21.3 262 87.3 102 34.0 非常满意 38 12.7 300 100.0 38 12.7 合计300100————甲城市对住房状况评价的累积分布图甲乙两城市家庭对住房状况的评价环形图。
统计学作业及参考答案(小)

统计学A练习题教学班号:学号:姓名:第一章导论一、思考题1、简述(jiǎn shù)统计的涵义及其关系。
2、简述(jiǎn shù)统计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3、什么(shén me)是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它有什么特点?4、统计(tǒngjì)研究的基本方法是什么?5、社会(shèhuì)经济统计的任务和职能是什么?6、统计活动过程阶段及各阶段的关系如何?7、什么是总体与总体单位?8、简述标志和指标的关系。
9、什么是统计指标体系?为什么统计指标体系比统计指标更重要?10、什么是变量和变量值?11、什么是连续变量和离散变量?如何判断?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1、统计学的基本方法包括()。
A、调查方法、汇总方法、预测方法B、相对数法、平均数法、指数法C、大量观察法、综合分析法、归纳推断法D、整理方法、调查方法、分析方法2、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
A、抽象的数量关系B、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关系C、社会经济现象的规律性D、数量关系和研究方法3、几位学生的某门课程成绩分别是67分、78分、88分、89分、和 96分,则成绩是()。
A、质量指标B、数量指标C、数量标志D、品质标志4、要了解20个工业企业的职工的工资情况时,则总体是()。
A、20个工业企业B、20个工业企业的职工工资总额C、每一个工业企业的职工D、20个工业企业的全部职工5、标志是说明()。
A、总体单位特征的B、总体特征的C、单位量的特征的名称D、单位值的特征的名称6、工业企业的设备台数、产品产值是()。
A、连续变量B、离散变量C、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变量D、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7、为了了解某市高等学校的基本情况,对该市所有高等学校进行调查,其中某一高等学校有学生(xué sheng)5285人,教师950人,该校最大系有师生780,其中教师120人,正、副教授36人,占教师总数的19.3%,上述数值中属于统计指标的有()。
《统计学》作业(60题)

《统计学》课程习题(修订)1.举例说明统计分组可以完成的任务。
2.举一个单向复合分组表的例子,再举一个双向复合分组表的例子。
3.某市拟对该市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调查,想要通过调查来研究下列问题:(1)通过描述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的学历结构来反映队伍的整体质量;(2)研究专业技术人员总体的职称结构比例是否合理;(3)描述专业技术人员总体的年龄分布状况;(4)研究专业技术人员完成的科研成果数是否与其最后学历有关。
请回答:(1)该项调查研究的调查对象是;(2)该项调查研究的调查单位是;(3)该项调查研究的报告单位是;(4)为完成该项调查研究任务,对每一个调查单位应询问下列调查项目。
4根据上表指出:(1)变量、变量值、上限、下限、次数(频数);(2)各组组距、组中值、频率。
5注:年龄以岁为单位,小数部分按舍尾法处理。
6.对下列指标进行分类。
(只写出字母标号即可)A手机拥有量B商品库存额C市场占有率D人口数E 出生人口数F 单位产品成本G人口出生率H利税额(1)时期性总量指标有:;(2)时点性总量指标有:;(3)质量指标有:;(4)数量指标有:;(5)离散型变量有:;(6)连续型变量有:。
7.现有某地区50户居民的月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资料如下(单位:元):886 928 999 946 950 864 1050 927 949 8521027 928 978 816 1000 918 1040 854 1100 900866 905 954 890 1006 926 900 999 886 1120893 900 800 938 864 919 863 981 916 818946 926 895 967 921 978 821 924 651 850 要求:(1)试根据上述资料作等距式分组,编制次(频)数分布和频率分布数列;(2)编制向上和向下累计频数、频率数列;(3)用频率分布列绘制直方图、折线图和向上、向下累计图;(4)根据图形说明居民月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布的特征。
统计学原理作业及答案(完整)

《统计学原理》作业(一)(第一~第三章)一、判断题1、社会经济统计工作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
(√)2、统计调查过程中采用的大量观察法,是指必须对研究对象的所有单位进行调查。
( × )3、全面调查包括普查和统计报表。
(× )4、统计分组的关键是确定组限和组距(×)5、在全国工业普查中,全国企业数是统计总体,每个工业企业是总体单位。
(×)6、我国的人口普查每十年进行一次,因此它是一种连续性调查方法。
(×)7、对全国各大型钢铁生产基地的生产情况进行调查,以掌握全国钢铁生产的基本情况。
这种调查属于非全面调查。
(√)8、对某市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普查,该市工程技术人员的工资收入水平是数量标志。
(√)9、对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产区进行调查,以掌握全国主要粮食作物生长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是重点调查。
(√)10、我国人口普查的总体单位和调查单位都是每一个人,而填报单位是户。
(√)二、单项选择题1、设某地区有670家工业企业,要研究这些企业的产品生产情况,总体单位是(C )A、每个工业企业;B、670家工业企业;C、每一件产品;D、全部工业产品2、某市工业企业2003年生产经营成果年报呈报时间规定在2004年1月31日,则调查期限为(B)。
A、一日B、一个月C、一年D、一年零一个月3、在全国人口普查中(B)。
A、男性是品质标志B、人的年龄是变量C、人口的平均寿命是数量标志D、全国人口是统计指标4、某机床厂要统计该企业的自动机床的产量和产值,上述两个变量是(D)。
A、二者均为离散变量B、二者均为连续变量C、前者为连续变量,后者为离散变量D、前者为离散变量,后者为连续变量5、下列调查中,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一致的是( D )A、企业设备调查B、人口普查C、农村耕地调查D、工业企业现状调查6、抽样调查与重点调查的主要区别是(D)。
A、作用不同B、组织方式不同C、灵活程度不同D、选取调查单位的方法不同7、下列调查属于不连续调查的是(A)。
统计学作业及答案

《统计学》作业
适用层次:专升本培养类型:经管类
专业班级:姓名:学号:
作业要求:作业可打印,答案要求手写;考试时交作业。
第三章综合指标
1、设:某企业计划规定,今年的计划产量要比去年实际产量提高5%;而今年的产量计划完成程度为102%,问:今年的实际产量比去年实际提高了多少?
(注:计算过程可以列在上表中)
要求:(1)平均成绩;(2)标准差。
要求:(1)分别计算甲、乙两村的平均亩产量;
(2)通过计算有关指标,评价甲、乙两村平均亩产量的代表性大小。
第四章时间数列
1、某市2000年地区生产总值为1000亿元,2001-2003年期间地区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2%,2004年-2007年期间的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5%,2008—2010年期间的年平均增长速度为
18%。
要求:(1)2010年该市的地区生产总值;
(2)10年中该市地区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增长速度.
要求:(1)平均发展水平(2)平均增减量(3)平均发展速度(4)平均增减速度
要求用最小平方法建立直线趋势方程,并预测2011年的销售额.
第五章统计指数
要求:(1)销售价格总指数;
(2)销售量总指数。
要求:计算出厂价格总指数和由于价格变化而增加的总产值;
3、某商场销售三种商品,销售量及销售价格如下:
要求用总量指标变动中的因素分析法,对销售额的变动作出分析。
2024 医学统计学形考作业1-4(含答案)

医学统计学专题测验一1.名词解释总体:是指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误差:测量值与事实真相之间的差值。
抽样研究:是指以样本特征推论总体特征的研究。
极差:又称全距,是所有观察值中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
变异系数:是标准差与均数的比值。
2.下面有关抽样误差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严格设计和严格实施的研究可以避免抽样误差B.样本量越大,抽样误差越大C.抽样误差是由于测量人员测量技术不合格导致的误差D.抽样误差与研究特征的个体差异有关3.“是否吸烟”的变量类型是( D )。
A.数值型变量资料B.多分类变量资料C.等级资料D.二分类变量资料4.下面关于样本量的陈述,正确的是( D )。
A.样本量与总体规模有关B.抽样误差与样本量无关C.样本量与应答率水平无关D.样本量需要专门的公式估计5.下面关于研究对象的陈述,错误的是( C )。
A.研究对象与研究目的有关B.研究对象可以是人,也可以是动物C.研究对象不需要来自研究总体D.研究对象是研究设计的内容6.下面有关总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A.总体是由根据研究目的所确定的全部研究对象B.总体与研究目的无关C.总体由样本量决定D.总体由统计分析方法决定7.下列选项中,属于数值变量的是( B )。
A.民族B.体重C.血型D.性别8.数据录入时,部分数据录入有误,误差的类型属于( B )。
A.样本与总体之差B.系统误差C.随机测量误差D.抽样误差9.统计量是( C )。
A.统计总体数据得到的量B.反映总体特征的的量C.使用样本数据计算出来的统计指标D.使用参数估计出来的10.某病房记录了50名病人的护理等级,其中特级护理1名,一级护理3名,二级护理12名,三级护理34名,此资料属于( C )。
A.分类变量资料B.二分类资料C.有序分类变量资料D.数值变量资料11.下面有关误差的叙述,错误的是(D )。
A.随机误差不可以避免B.系统误差一定要避免发生C.抽样误差包含个体差异D.因为样本含量越大,抽样误差越小,所样本含量越大越好12.某药物临床试验数据的两端均没有确定数值,描述其中心位置适用的最佳指标是( A )。
统计学课后作业答案

时
2000
间
年末
彩电台数 a 150
2 月末 172
2001 年 5 月末 9 月末 12 月末
168 180 182
平均拥有的彩电台数:a
1 (150 172) 2 1 (172 168) 3 1 (168 180) 4 1 (180 182) 3
2
2
2
2
2343
2071 172.58 17(3 台) 12
《描述统计》作业
STAT
资料整理,导出收获率(亩产量):
甲品种
乙品种
播种面积 f 收获率 x 播种面积 f 收获率 x 1.2 亩 1000 斤/亩 1.5 亩 1120 斤/亩
1. 1
950
1.3
1000
1. 0
1100
1. 3
900
0. 9
900
1. 0
1220
0.8
1050
0.9
700
5.0
甲
(x x)2 f
f
99 2.22件 20
乙
149.75 2.74件 20
V甲 26.12%,V乙=23.32% 乙组均值的代表性更大 。
《描述统计》作业
STAT
某地两种不同的水稻品种分别在五块田块上试种,其播种面积和 产量资料如下:
甲品种
乙品种
播种面积(亩)产量(斤)播种面积(亩)产量(斤)
400-425
10.7
500以上
4.5
425-450
31.5
合计
80.0
Me
L
f
2 Sm1 fm
i
425
80 2
统计学课程作业(第七章)

《统计学》课程作业第七章相关分析一、单项选择题1、当变量x 按一定数值变化时,变量y 也近似地按固定数值变化,这表明变量x 和变量y 之间存在着 ( )A 、完全相关关系B 、复相关关系C 、直线相关关系D 、函数关系2. 相关系数的值范围 ( )A 、r -∞<<+∞B 、11r -≤≤+C 、11r -<<+D 、01r ≤≤+3、直线相关分析与直线回归分析的联系表现为 ( )A 、相关分析是回归分析的基础B 、回归分析是相关分析的基础C 、相关分析是回归分析的深入D 、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互为条件4、在用一个回归方程进行估计推算时 ( )A 、只能用因变量推算自变量B 、只能用自变量推算因变量C 、既可用因变量推算自变量,也可用自变量推算因变量D 、不需要考虑因变量和自变量问题5、如果估计标准误差0=yx S ,则表明 ( )A 、全部观测值和回归值都不相等B 、回归直线代表性小C 、全部观测值与回归值的离差之积为0D 、全部观测值都落在回归直线上6、判断两个变量间相关关系的密切程度时,“显著相关”通常是指 ( )A 、5.03.0〈≤rB 、8.05.0〈≤rC 、18.0〈≤rD 、高于0.57、在简单重复随机抽样条件下,欲使误差范围缩小一半,其他要求不变,则样本容量必须 ( )A 、增加2倍B 、增加3倍C 、减少2倍D 、减少3倍8、在回归直线方程bx a y c +=中,b 表示 ( )A 、当x 增加一个单位时,y 增加a 的数量B 、当y 增加一个单位时,x 增加b 的数量C 、当x 增加一个单位时,y 的平均增加量D 、当y 增加一个单位时,x 的平均增加量9、配合直线回归方程对资料的要求是 ( )A 、因变量是给定的数值,自变量是随机变量B 、自变量是给定的数值,因变量是随机变量C 、自变量和因变量都是随机变量D 、自变量和因变量都不是随机变量10、当变量x 按一定数值变化时,变量y 也近似地按固定数值变化,这表明变量x 和变量y 之间存在着 ( )A 、完全相关关系B 、复相关关系C 、直线相关关系D 、函数关系11、在价格不变的条件下,商品销售额和商品销售量之间存在着 ( )A 、不完全的依存关系B 、完全的依存关系C 、不完全的随机关系D 、完全的随机关系12、对于有线性相关关系的两变量建立的直线回归方程Y=a+bx 中,回归系数b( )A 、肯定是正数B 、显著不为0C 、可能为0D 、肯定为负数13、下面的几个式子中,错误的是( )A 、y=40+1.6x r=0.89B 、y=-5-3.8x r=-0.94C 、y=36-2.4x r=0.96D 、y=-36+3.8x r=0.9814、直线相关分析与直线回归分析的联系表现在( )A 、相关分析是回归分析的基础B 、回归分析是相关分析的基础C 、相关分析是回归分析的深入D 、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互为条件15、如果估计标准误差0yx S =,则表明( )A 、 全部观测值和回归值都不相等B 、回归值代表性小C 、全部观测值与回归值的离差之积为零D 、全部观测值都落在回归直线上二、多项选择题1、相关分析的特点有 () A 、两变量不是对等的B 、两变量只能计算出一个相关系数C 、相关系数有正负号D 、两变量都是随机的E 、相关系数的绝对值介于0和1之间2、如果变量x 与y 之间没有线性相关关系,则 () A 、估计标准误差为0=yx S B 、估计标准误差1=yx S C 、相关系数0=r D 、判定系数02=rE 、回归系数0=b3、下列各种现象之间的关系属于相关关系的有( )A 、劳动生产率与工资水平之间的关系B 、商品销售额与流通费用率的关系C 、农作物收获量与施肥量的关系D 、价格不变条件下,商品销售额与销售量之间的关系E 、正方形的面积与它的边长之间的关系4、设流通费用率(%)对商品销售额(十万元)的直线回归方程为x y c %02.0%8-= ,这说明 ( )A 、流通费用率与销售额按相反方向变动B 、流通费用率与销售额按相同方向变动C 、商品销售额每增加1万元,流通费用率平均下降0.02%D 、商品销售额每增加10万元,流通费用率平均下降0.02%E 、当商品销售额为10万元时,流通费用率为7.98%5、估计标准误差是 ( )A 、能表明变量之间的相关密切程度B 、与标准差的计算原理相同C 、表明回归线的代表性D 、指因变量实际值与理论值的平均离差E 、说明回归方程代表性大小的指标6. 估计标准误差可反映 ( )A.回归直线的代表性大小B.平均数的代表性大小C.估计值的准确程度D.一定程度上反映相关关系的密切程度三、判断题 1、相关系数与回归系数同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习题(离散程度指标)1.[习题集P23第9题]某车间有两个小组,每组都是7人,每人日产量数如下:第一组:20、40、60、70、80、100、120;第二组:67、68、69、70、71、72、73。
已知两组工人每人平均日产量件数为70件,试计算:(1)R;(2)A.D;(3)S.D,并比较哪个组的平均数代表性大?要求:如计算过程有小数,请保留至小数点后两位,余均同。
试据此分别计算其平均日产量,并说明哪个班的平均日产量代表性大?假定生产条件相同,试计算这两个品种的收获率(产量/播种面积),确定哪一品种具有较大的稳定性和推广价值。
注意:播种面积是“f”,而产量等于收获率乘以播种面积,因而是“xf”。
4.[习题集P25第15题]各标志值对任意数的方差为500,而这个任意数与标志值平均数之差为12,试确定标志值的方差(提示:方差是离差平方的平均数。
本题中的500是标志值与任意数的方差,即所测度的离差发生在标志值与某一任意数之间,而所求的方差是标志值与均值之间的方差)。
第二章习题(平均指标)试计算该局企业平均职工人数以及第20百分位数。
2.[习题集P21第3题]某乡播种2800亩早稻,其中35%的稻田使用良种,平均亩产750斤,其余的稻田平均亩产仅480斤。
试问:(1)全部耕地早稻平均亩产是多少?(2)早稻的全部产量是多少?试计算产品计划与实际的平均等级和平均出厂价格,指出两者间的经济联系(提示:可对产品等级进行赋值,尔后计算)。
根据该资料计算亩产的中位数和众数,并判断其分布态势。
又知该厂7月初的工人数为1270人,前年12月份工业总产值为235万元。
要求计算该厂去年上半年的:(1)月平均工业总产值;(2)工业总产值的月平均增长量(以前年12月份为基期);(3)平均工人人数;(4)月平均工人劳动生产率。
要求:计算该产品的平均单位成本。
试计算该企业这一时期总增加值平均计划完成程度。
试计算2001年该乡平均拥有的彩电台数。
5.[习题集P52第5题]某种产品的单位成本水平在“八五”计划期内,计划规定每年比上年的降低率分别为:5.2%、4.8%、3.8%、3.5%和2.4%。
试计算其平均每年的降低率。
6.[习题集P53第6题]某地区1985年粮食产量为25万吨。
(1)假定“七五”期间(1986~1990)每年平均增长4%,以后每年平均增长4.5%,问2000年将达到什么水平?要求:计算三种产品的总成本指数和产量总指数。
试计算三种商品价格总指数和销售量总指数。
试分析该工厂三种产品产值的变动情况,并揭示其变动原因。
要求:(1)计算产品产量总指数及由于产量增长而增加的生产费用。
(2)单位成本总指数及由于单位成本下降而节约的生产费用。
试分别分析价格和销售量对销售额的影响。
要求:(1)分析该企业工人总平均工资的变动及其原因。
(2)分析该企业工人工资总额的变动及其原因。
提示:该题中,尽管两个小题反映的都是变动,但前者针对的是总体的平均工资;后者针对的工人的工资总额,因此,应该选用不同的指数,并涉及到不同的原因。
第六章《抽样推断》作业1.[习题集P113第1题]在稳定生产的情况下,某工厂生产的电灯泡使用时数可认为是服从正态分布,观察20个灯泡的使用时数,测得其平均寿命为1832小时,标准差为497小时。
试构造灯泡使用寿命的总体平均值95%的置信区间。
2.[习题集P113第2题]对某商场营业员的劳动效率进行纯随机不重复抽样,共抽查60人,查得每人每日平均销售额为300元,其标准差为24.50元。
该商场共有营业员600人,在概率保证程度为95%时,要求:(1)计算抽样平均误差;(2)推断该商场营业员每天平均销售额的置信区间。
3.[习题集P113第3题]某灯泡厂对生产的10000只日光灯进行质量检验,随机抽取100只,测得灯管的平均发光时间为2000小时,发光时间的标准差为50小时。
在95.45%的概率保证下,试估计这批灯管平均发光时间的范围。
如果要求最大允许误差不超过15小时,试问这批灯管的平均发光时间范围又是多少?其估计的概率保证程度是多大?4.[习题集P114第6题]某无线电厂想测定某型号收录机的功率,随机抽取121台该型号的收录机进行测试,获得其平均功率为1.98瓦,由以往的经验得知总体标准差为0.3瓦。
试以95%的置信度确定该型号收录机功率的置信区间。
5.[习题集P115第10题]某高校在一项关于旷课原因的研究中,从总体中随机抽取了200人组成样本,在对其进行问卷调查时,有60人说他们旷课是由于任课教师讲课枯燥的原因所导致。
试对由于这种原因而旷课的学生的真正比例构造95%的置信区间。
6.[习题集P118第28题]成数为30%,成数抽样误差不超过5%,在99.73%的概率保证下,试问重复抽样确定的样本容量为多少?如果成数允许误差减少40%,样本容量又为多少?7.[习题集P118第29题]某公司对发往外地的商品包装数量进行开包检查,随机检查了100包,平均每包装有99件商品,测得标准差为5件。
试用95.45%的概率保证程度估计这批货物平均每包装有商品件数的范围。
如果其他条件不变,极限误差缩小为原来的1/2,试问此时需抽查多少包?若全及总体由600群构成,试以95%的概率保证来推断该场兔子平均每只重量的范围(非统计专业不做)。
9.某厂有新、老两个车间都生产保温瓶胆。
新车间设备新颖,技术先进,产量比老车间高出一倍。
现要了解该厂产品的保温时间,按照产量比例分别在新、老两个车间进行抽样试按95%的概率保证程度推断该厂产品的平均保温时间(非统计专业不做)。
第八章《假设检验》作业1.[习题集P132第8题]某食品厂生产果酱,标准规格是每罐净重250克,根据以往经验,标准差是3克。
现在该厂生产一批这样的罐头,从中抽取100罐进行检验,其平均净重为251克,问这批罐头是否合乎标准(显著性水平为0.05)?2.[习题集P132第9题]某公司生产电池,其寿命近似服从正态分布,该公司声称:其特定型号电池的平均寿命为21.5小时。
在实验室里测验了该公司生产的电池6只,其寿命分别为19、18、22、20、16、25小时。
问这些结果是否表明这种型号的电池寿命比该公司宣布的更短(显著性水平为0.05)?3.一种以休闲和娱乐为主题的杂志,声称其读者群中有80%为女性。
为验证这一说法是否属实,某研究部门抽取了由200人组成的一个随机样本,发现有146个女性经常阅读该杂志。
分别取显著性水平为0.05和0.01,检验该杂志读者群中女性的比率是否为80%。
4.[习题集P134第23题]某制造厂生产某装置的平均工作温度是190度。
今从一个由16台装置构成的随机样本求得的工作温度的平均数和标准差分别是194度和8度,能否说明平均工作温度比制造厂规定的要高呢?给定显著性水平为0.05,并假定工作温度服从正态分布。
5.[习题集P134第24题]某停车场管理人员估计周末汽车平均停靠时间不超过90分钟。
现抽查100辆汽车,平均停车时间为96分钟,标准差为30分钟。
试问这些数据能否说明管理人员估计的正确性?给定显著性水平0.05。
《相关与回归分析》习题答案1.已知X 、Y 两变量,6.1=xxxy L L ,y s 是x s 的两倍,求相关系数r=?解:8.0216.16.1=⨯=⨯==∴==y x yx xy xxxy s s b s s s r L L b Θ 2.某家具厂生产家具的总成本与木材耗用量有关,根据记录资料如下表:(1)建立以总成本为因变量的回归直线方程。
(2)计算回归方程的估计标准误。
(3)计算相关系数,判断其相关程度。
解:(1)令总成本为y ,木材耗电量为x ,则15.59,85.32,3.20,1.15,44,722=∑=∑=∑=∑=∑=y x y x xy n 计算得:b=0.7577,a=1.2655,即回归方程为:x y7577.02655.1ˆ+= (2)估计标准误:1559.022=-∑-∑-∑=n xyb y a y S yx(3)相关系数为:r=0.7539问题:(1)试分析这种设备已使用年数长短与维修费用多少之间的相互关系方向和类型。
(2)用恰当的回归方程加以表述。
(3)当使用年数在11年时,这种机械设备的年维修费用估计是多少? (4)分析两个变量之间的密切程度。
解:(1)是正相关的直线相关类型。
(2)回归方程:x y15.7625.329ˆ+=。
(3)年维修费的点估计为:1166.9(元)。
(4)相关系数=0.89。
江西财经大学08-09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试卷代码:06003A 授课课时:48 课程名称:统计学 适用对象:挂牌试卷命题人 试卷审核人 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号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处。
答案错选或未选者,该题不得分。
每小题1分,共10分) 1.要了解某市国有工业企业生产设备情况,则统计总体是( ) A 、该市国有的全部工业企业 B 、该市国有的每一个工业企业 C 、该市国有的某一台设备D 、该市国有工业企业的全部生产设备2.抽样调查和重点调查的主要区别是( ) A 、获取调查单位的方式不同 B 、调查的目的不同C、调查的单位不同D、两种调查没有本质区别3.三个班上学期统计学考试平均成绩分别是83、87和90分,且一、二班人数分别占总人数的25%和37%,则三个班统计学的总平均成绩是()A、数据不全,无法计算B、87.14分C、86.67分D、90.21分4.下列等式中,不正确的是()A、发展速度=增长速度+1B、定基发展速度=相应各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C、定基增长速度=相应各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D、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15.某种产品报告期与基期比较产量增长26%,单位成本下降32%,则生产费用支出总额为基期的( )A、166.32%B、85.68%C、185%D、54%6.在简单随机重复抽样条件下,如果允许误差缩小为原来的一半,则样本容量就要增加到原来的()A、5倍B、4倍C、3倍D、4.5倍7.2ˆ)∑是指()y-(yA、残差平方和B、回归平方和C、总离差平方和D、解释变差8.标准差系数抽象了()A、总体指标数值大小的影响B、总体单位数多少的影响C、标志变异的影响D、平均水平高低对离散分析的影响9.综合指数变形为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其权数为()A、该综合指数的分子B、该综合指数的分母C、固定权数D、视具体情况而定10.简单算术平均数和加权算术平均数的计算结果相同是因为()A、权数不等B、权数相等C、不存在权数作用D、变量值的作用二、判断题(请在答题纸上写明题号后,在正确的命题后打√,在错误的命题后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