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木县旅游资源的特点及其开发方案
神木可行性研究报告案例

神木可行性研究报告案例一、项目背景神木是一种具有浓厚文化底蕴和历史积淀的树木,被誉为大自然的奇迹,拥有着独特的民俗文化和艺术价值。
近年来,随着人们文化消费观念的提升和旅游市场的不断扩大,神木也逐渐成为了旅游景点和艺术品的热门话题,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和艺术品收藏者的关注。
因此,对神木进行可行性研究,探索其在旅游和艺术市场的潜力,对开发利用神木资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可行性研究目的本报告旨在通过对神木资源的实地考察和市场调研,深入分析其在旅游和艺术市场的潜力和市场需求,为相关企业和政府部门提供决策参考,推动神木资源的有效开发与利用,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三、可行性研究内容1. 神木资源分析:对神木资源在不同地域的分布情况、规模和品质进行梳理,挖掘其独特的文化和艺术价值。
2. 神木市场需求调研:对旅游市场和艺术市场的需求进行调查,分析神木在不同市场中的潜在利润空间和市场容量。
3. 技术可行性分析:对神木的保护、修复、雕刻加工技术进行研究和评估,确定可行的开发利用方案。
4. 经济可行性分析:通过成本核算和效益评估,探讨神木资源开发利用的经济效益和投资回报。
5. 社会可行性评估:对神木资源开发利用的社会效益、风险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分析和评估。
四、可行性研究方法1. 实地调查:选择不同地域的神木资源进行实地考察和调查,了解其分布、数量、状态和文化价值。
2. 问卷调查: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取旅游者和艺术品收藏者对神木资源的需求和满意度,为市场需求调研提供数据支持。
3. 文献资料分析:收集整理相关的神木资源开发利用案例和市场调研报告,借鉴其他地区的经验和教训。
4. 专家访谈: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深入讨论和研究,获取对神木资源开发利用的专业意见和建议。
五、可行性研究结果1. 神木资源分析:根据实地调查和文献资料分析,发现神木资源分布较广,数量丰富,质量好,具有丰富的文化积淀和历史价值。
2. 市场需求调研:旅游市场和艺术市场对神木资源有着不同的需求,旅游者主要关注神木的历史文化和景观价值,而艺术品收藏者更关注其雕刻艺术和收藏价值。
神木经济调研报告

神木经济调研报告神木是陕西省的一个县级市,地处西部大开发的核心区域,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潜在的经济发展优势。
本次调研报告将对神木的经济发展现状、主要产业、园区建设、旅游业以及发展潜力进行分析。
一、经济发展现状神木的经济总体发展势头良好,GDP逐年增长。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神木的GDP达到了30亿元,同比增长10%。
这主要得益于神木市政府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提高了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二、主要产业1.煤炭产业神木是陕西省重要的煤炭资源基地之一,煤炭产业一直是其经济的支柱产业。
神木拥有丰富的煤炭储量和高质量的煤炭资源,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近年来,神木市政府加大了对煤炭资源的深加工利用力度,致力于将传统的煤炭产业转型升级为绿色、环保的现代化产业。
2.农业产业神木的农业产业以粮食种植和果蔬养殖为主。
该地区的自然条件适宜农业生产,土地肥沃,水源充足。
当地政府积极推动农业产业发展,提供优惠政策和技术支持,鼓励农民增加投入,采用科学种植技术。
目前,神木的农产品不仅满足本地市场需求,还出口到了国内外市场,为农民增加了收入。
三、园区建设为了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神木市政府积极引进和扶持科技型和创新型企业,加大了对园区建设的投资。
目前,神木已建成了几个高新技术园区和创业孵化基地,吸引了一大批高科技企业入驻。
这些企业的发展推动了当地的经济增长,创造了就业机会,促进了技术进步。
四、旅游业神木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遗迹,具有很大的旅游发展潜力。
近年来,当地政府加大了对旅游业的扶持力度,提升了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服务水平。
目前,神木已成为陕西省内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之一,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休闲和度假。
五、发展潜力尽管神木的经济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神木的产业结构仍相对单一,需要进一步提升产业的多元化水平。
其次,尽管煤炭资源丰富,但面临环境压力,需要加大环保力度,推动煤炭产业的绿色转型。
榆林红色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路径探析——以神木县为例

274城市地理榆林红色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路径探析———以神木县为例薛改霞李飒飒(榆林学院思政部,陕西榆林719000)摘要:神木县是革命老区,早在大革命时期,就开始了革命活动,为建立新中国立下了不朽功勋,如今这段历史已成为了神木最永远的记忆。
红色旅游不仅成为神木县促进旅游事业发展的新增长点,更是爱国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神木县在发展红色旅游中仍然存在着急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神木县;红色旅游;发展困境;对策红色旅游,是指“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在革命和战争时期,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
”[1]榆林是陕北革命的策源地,是陕北革命老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红色革命历史遗迹遍布全境。
其中,神木县早在1927年创建了党组织,1934年创建了红色革命政权,开辟了神府革命根据地,为中国人民的革命和解放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神木县红色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神木的红色旅游资源主要有神府革命纪念馆、神木烈士陵园纪念馆、刘志丹东渡黄河革命纪念馆和神木县博物馆及一些纪念碑。
其中神府革命纪念馆里边所陈列的内容单一,规模较小。
刘志丹东渡黄河革命纪念馆虽然经过多次的修建,但由于其地理位置原因,规模无法扩大。
神木烈士陵园纪念馆当地政府虽然已开始重新投资打造陕北最大的烈士陵园纪念馆,但目前处于一种初期阶段。
再加上神木县的红色旅游景点分散,当地人民也不太重视这些,使得神木县红色旅游发展存在着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当地红色旅游资源较为单一,因此单靠红色资源不与其他资源结合,是很难形成旅游链的。
这样的话,给游客提供的游览景点少,而且红色景区内各种物品陈列都大同小异,没有创新,也没有其他娱乐项目,就很容易让游客产生疲劳感,使游客大失所望,所以当面对多种不同类型的景观时,大多数人宁愿多花钱去观赏美景,也不愿花费时间去感受枯燥乏味的红色革命历史文化。
陕西神木旅游景点大全

陕西神木旅游景点大全
1. 黄帝陵:陕西神木县境内的黄帝陵被称为"黄帝故里",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神话人物黄帝的陵墓,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2. 西岳华山:位于神木县东南部,是中国五岳之一,以奇险、险峻、雄伟著称,是中国著名的旅游胜地之一。
3. 泾阳土司城:位于神木县城南,是一座保存完好的明代土司城,具有独特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
4. 岳坊梁关: 位于神木县境内的岳坊梁关是古代中国重要的边关,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壮丽的自然风光。
5. 清凉山:位于神木县城东北部,是一座具有神秘和神圣意义的名山,山上有许多古代建筑和道教文化遗址。
6. 汉阴古城:位于神木县汉阴镇,是一座保存完好的古代城池遗址,是研究中国古代城市建筑的重要实物。
7. 武功山:位于神木县西南部,是一座以佛教名山而著名的风景区,有许多著名的寺庙和景点。
8. 幕龙沟:位于神木县境内,是一条风景秀丽、山水奇峰的峡谷,每年都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和徒步旅行。
9. 西湖泉:位于神木县境内,是一座以湖泉景观为特色的旅游
景点,湖泉清澈见底,景色优美。
10. 天桥峡:位于神木县北部,是一条深厚壮丽的峡谷,峡谷内有许多天然瀑布和温泉,是一处风景优美的旅游胜地。
以上是陕西神木旅游景点的一些介绍,这里的景点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同时也有着优美的自然风景,适合不同类型的游客前来观光和度假。
神木县城简介

榆林神木县简介神木县位于陕西省北端,地处黄河中游,长城沿线。
北接内蒙古,东跨黄河入山西,西越榆林、定边直通宁夏,是晋陕蒙三省交界地带的中心,地理位置优越,史称“南卫关中,北屏河套,左扼晋阳之险,右持灵夏之冲”。
全县总面积7635平方公里,居陕西省各县之首,2011年,撤销太和寨乡并入贺家川镇,撤销解家堡乡、麻家塔乡并入神木镇,撤销乔岔滩乡并入高家堡镇。
神木县辖15个镇:神木镇、高家堡镇、店塔镇、孙家岔镇、大柳塔镇、花石崖镇、中鸡镇、贺家川镇、尔林兔镇、万镇镇、大保当镇、马镇镇、栏杆堡镇、沙峁镇、锦界镇。
神木县历史悠久,早在四五千年前就有人类在为片富庶的土地上繁衍生息。
秦汉始有建制,而后或郡或县相沿,明英统正八年(公元1453年)称神木县至今。
神木县位于陕西省北部,秦晋蒙三省(区)接壤地带,历史悠久,资源富集,人杰地灵。
全县国土面积7635平方公里,是陕西省面积最大的县,辖21个乡镇(办事处),629个行政村,总人口42万,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居全国百强县第44位。
神木是陕西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级卫生县城、全国科普示范县、全国政务公开示范县、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先进县、中国金融生态县和中国十大最关爱民生县。
【基本概况】一、历史沿革:神木县境内四五千年前就有人类居住,建制始于秦汉,隋唐置麟州,明代称神木至今,素为“南卫关中,北屏河套,左扼晋阳之险,右持灵夏之冲”的塞上重地。
北宋名臣范仲淹曾到此巡边,留下“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等不朽名句。
神木是满门忠烈杨家将的故乡,英雄业绩,流传千古。
神木也是著名的革命老区,1927年创建了党组织,1934年创建了红色政权,开辟了神府革命根据地,为中国人民的革命和解放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地理地貌:神木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处于黄土丘陵沟壑区向内蒙古草原过渡地带,地貌以明长城为界,北部为风沙草滩区,占全县总面积的51%,其余为丘陵沟壑区。
海拔高度在738.7米到1448.7米之间。
神木文旅整治工作方案

神木文旅整治工作方案一、背景分析。
神木是陕西省榆林市下辖县级市,地处陕北黄土高原腹地,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兴起,神木县的文旅产业也逐渐发展壮大。
然而,随之而来的是一些问题,如景区环境脏乱差、服务质量不高、文明旅游意识淡薄等现象,给游客的体验和形象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为了提升神木文旅的整体形象,提高景区管理水平,加强文明旅游宣传教育,制定了神木文旅整治工作方案,旨在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和举措,全面提升神木文旅的品质和服务水平。
二、整治目标。
1.景区环境整治,清理景区内的垃圾、修缮景区设施、美化景区环境,提升景区整体形象。
2.服务质量提升,加强景区员工的培训,提高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为游客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3.文明旅游宣传教育,加强对游客的文明旅游宣传教育,提高游客的文明素质和意识。
三、整治措施。
1.景区环境整治。
(1)加强垃圾清理工作,增加垃圾桶设置,定期进行清理,确保景区内整洁干净。
(2)修缮景区设施,如栏杆、休息亭、路灯等,提升景区的整体品质。
(3)加强景区绿化工作,种植花草树木,美化景区环境,营造良好的游览氛围。
2.服务质量提升。
(1)加强景区员工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确保游客能够得到热情周到的服务。
(2)建立健全景区管理制度,加强对景区内各项工作的监督和管理,提高管理水平。
(3)加强游客投诉处理工作,及时解决游客的问题和意见,确保游客的权益。
3.文明旅游宣传教育。
(1)加强对游客的文明旅游宣传教育,设置宣传栏、播放宣传片等形式,提高游客的文明素质和意识。
(2)建立文明旅游志愿者队伍,开展文明旅游宣传活动,引导游客文明旅游。
(3)加强对景区周边居民的文明旅游宣传教育,提高他们的文明素质,共同维护景区环境。
四、整治效果评估。
1.景区环境整治效果评估,通过对景区环境的实地考察和游客的满意度调查,评估整治效果。
2.服务质量提升效果评估,通过对景区员工的培训效果和游客的满意度调查,评估服务质量提升效果。
神木二郎山规划的可行性建议

神木二郎山规划的可行性建议1、生态景观林二郎山以南杏花滩西山区域打造生态景观林。
通过生态景观林带建设,对二郎山构建大规模的生态缓冲带和防护带。
在窟野河畔营造水土保持林和水源涵养林,充分发挥其调节气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净化水质等作用。
同时可以结合千里海堤加固达标工程建设,加强红树林、沿海滩涂湿地的保护、营造和恢复,构筑沿海绿色生态屏障。
2、基础休闲设施建设本区域的主要功能在于生态、休闲,于此在本区域内要加强便民基础设施建设,如游步道、座椅、长廊等。
3、自行车租赁中心山地旅游观光车具有轻便简洁、灵活自由的特点,还可以锻炼身体,游客可边骑自行车边欣赏风景,还可以随时停下,而二郎山和窟野河有山有水,适合进行自行车观光旅游。
在二郎山山脚下建设观光自行车租赁中心,环二郎山周围铺设自行车道。
4、禅修度假区项目在二郎山后山开发商业禅修会所,提供瑜伽、冥想、芳香疗法、流水治疗、脉轮静心舞蹈,甚至邀请国学老师等诸多心灵层面的滋润。
同时供应中医食疗的配方,大多是本地的土生土长的食材,针对体质而配餐。
对于高端群体来说,人的状态和素质才是最重要的。
他们在这里通过自然的高频率的指数来疗愈。
设置酒店。
酒店与周围的自然相融,营造出小环境的禅意气氛,运用宗教文化的元素,在保存原始生态的同时,为住客提供静心场所。
可参考无锡灵山精舍、杭州香积·隐域精品酒店、普陀山雷迪森庄园、重庆柏联精品酒店等。
5、交通设施建设①停车场和车道。
后山开通双向车道,缓解只能由前山进出的压力,修建停车场,供游客、会所和酒店使用。
②索道。
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观景角度、安全性、便利性考察适合修建索道的地点。
利用悬挂在半空中的钢索,承托及牵引客车或货车。
一般在中途每隔一段距离建造承托钢索的支架。
部分的索道采用吊挂在钢索之下的吊车;亦有索道是没有吊车的,乘客坐在开放在半空的吊椅。
陕西有三个索道,两个在华山,一个在骊山,都比较远,在二郎山建造就有可行性。
陕西省神木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陕西省神木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陕西省神木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项目名称:陕西省神木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项目委托方:陕西省神木县旅游局
地块面积:500 亩
项目投资额:6.1 亿
在建状态:已建成
规划总则
一、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包括神木县的行政辖区范围,包括县城、尔林兔、大柳塔、店塔、高家堡、贺家川、万镇、大保当、中鸡、孙家岔、栏杆堡、麻家塔、解家堡、沙峁、马镇、乔岔滩、瑶镇、花石崖、太和寨等19个乡镇,739个行政村,总面积为7635平方公里。
在规划中,还从跨区域角度进行了综合考虑。
二、规划期限
从到2020年
近期: —
中期: -
远期: -2020年
规划目标
(一)摸清旅游资源家底
概查全县旅游资源,详查重点旅游资源,依据《中国旅游区(点)质量等级划分及评定》标准,形成神木旅游资源的调查结论,为全县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管理提供基本依据,为创造前提条件。
(二)分析和预测市场
以资源和市场相结合、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对客源市场及预期进行分析。
(三)明确旅游业发展方向
提出神木县旅游业发展总的定位、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确定神木县旅游产业的地位和主要景区景点的定位。
(四)形成操作性较强的规划成果
就全县旅游业如何实现发展目标,提出相应的战略与战术,着重对旅游业的生产力布局、重点项目与产品的开发、品牌培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木县旅游资源的特点及其开发方案一、神木县简介我的家乡神木县位于陕西省北部、晋陕蒙三省交界地带的中心,全县辖14镇5乡766个村委会,总面积1145万亩,是陕西省面积最大的县,总人口36.6万人,总户数100863户。
神木地域广阔,资源丰富,县境内储煤面积达4500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59%,已探明储量500亿吨。
煤层地质构造简单,埋藏浅,易开采,具有“三低一高”的特点,是国内外备受青睐的优质动力环保煤。
石英砂探明工业储量436万吨,铁矿石、石灰石、天然气等储量也很可观。
县境内有杨家城(杨继业世代居住地)、红碱淖(全国最大的沙漠淡水湖)、汉墓群和秦长城、明长城遗址等,是陕西省政府公布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同时也是国务院公布的对外开放县之一。
神府煤田开发以来,历届县委、县政府立足煤炭资源优势,坚持“以煤富县、以农富民”的发展战略,积极扩大开放,加快开发建设,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二、神木县旅游景点简介:神木县山奇水秀,风景独特,人文历史积淀厚重,旅游资源丰富。
县城周围诸峰屏立,东面从北向南有香炉山、龙眼山、虎头山、锦屏山、纱帽山;西面有挺拔险峻的二郎山;南面有杏花滩。
这七处景观与横贯南北的窟野河并称“云川八景”。
县城北部的尔林兔有碧波荡漾、粼光闪烁的红碱淖海子,中部高家堡镇叠翠山、兴武山、无量山等自然景观。
历史遗迹有长城、石峁遗址、新华遗址、汉城遗址、汉墓群、杨家城等。
南部沙峁镇、贺家川镇、马镇镇、解家堡乡有风景秀美的飞云山、天台山、西津寺和蜂寺等。
县城有东西山庙群、凯歌楼、明清四合院等历史人文景观。
主要的旅游胜迹有神湖又叫红碱淖,位于神木县西北部神府、东胜煤田腹地。
1995年被省政府确定为省级风景名胜区。
神湖景区似三角形,东西最宽处10公里,南北最长处12公里,水面面积67平方公里。
属高原性内陆湖,足中国最大的沙漠淡水湖。
红碱淖风景名胜区的自然生态环境为许多候鸟提供了理想的栖息地,共有30余种野生禽类在这里繁衍生息,主要有国家二类保护动物白天鹅以及鸬鹚、海鸥、鱼鹰、野鸭、鸳鸯等。
构成红碱淖风景名胜区完美独特的自然景观。
二郎山,俗称西山,也称“驼峰山”。
二郎山位于榆林神木县城西1公里处。
二郎山山势蜿蜒跌宕,巍峨险峻。
在二郎山前后的山脊上,因地就势、错落有致地分布着100多座殿、庙、亭、阁,如八仙洞、地藏洞、三身佛洞、浩然亭、二郎庙、诸神殿、三教殿、玉皇阁、娘娘庙等。
这些古建筑疏密相间,形体各异,布局合理,虽险若固。
其间尚留有完整的石刻九龙照壁和石刻卷顶一处,还有壁画2幅、碑石10余通,以及石刻楹联、题字等。
天台山在神木县境贺家州镇东南方向距县城65公里。
山高险峻,巍峨挺拔。
黄河和窟野河从东西两侧依山流河。
山水相映,景色壮观。
天台山庙群主要分布在前山与后山两处。
前山为崇峰寺,后山为天台诸神殿,两山南北相望,互为呼应,云蒸霞蔚,势若龙腾。
高家堡古城高家堡古城,唐属丰州地,旧称飞鸦川。
该城位于神木县城西南海50公里的秃尾河东岸,西北距明长城约5公里,北城头修有三官楼,东南角建有魁星楼。
现除魁性楼、女墙、垛口、嘹望洞被坏外,其余的均保存完好。
城内原有的中兴楼(1988年被县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城隍庙、财神庙、五道庙、祖师庙、西门寺、贞节牌坊等古建筑,现仅存中兴楼和财神庙。
高家堡古城是神木县乃至整个陕北较为完整的一座城堡,且有独具特色的保护价值,神木县人民政府已拟定将该城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杨家城位于榆林市神木县城东北约20公里,即古麟州。
该城始建于唐天宝年间(公元742-756)。
城东南约70米处,原有松树3株,年久树老,枝柯相连,须两三人合抱,后人以神松呼之。
金以此名曰神木寨,元以后因此命名神木县,城址旧貌犹存。
城周景致幽闰,有诗云:“一径开溪畔,孤村仅几家。
山花学带雨,野柳暗藏鸦。
路曲分樵牧,冰澌咽石沙。
相看不倦处,前路暮云遮。
”凯歌楼凯歌楼于明弘治五年(1492年)建成,原名怀德门。
正德十年(1505年),明武宗巡视榆林曾住此楼,后改名凯歌楼。
此楼台高8米多,南北长30多米,东西宽20多米,楼下门洞南北贯通。
楼上中部建二层木楼,四角有钟鼓小楼,东西有配殿。
文革时被拆,现依样重建。
镇北台、毛乌素沙漠、班禅庙等。
三、神木县旅游资源的优势旅游资源是诱发旅游动机和旅游行为的事和物的总合,是吸引和满足旅游者参观游览需求,并对旅游业产生经济价值的一切已经开发和尚待开发的自然和人文景观的综合。
旅游资源对于旅游开发地来说,是发展旅游业的凭借和依据。
(1)奇异的黄土、风沙地貌资源。
在陕北神木地区黄土发育成熟,沙漠分布广泛,植被覆盖率低,陕北地区黄土地貌与风沙地貌发育典型,地貌景观罕见,水蚀与风蚀地形奇特,景观类型齐全。
(2)雄厚的红色旅游资源。
陕北是举世闻名的中国革命圣地,是一个革命老区,在民主革命时期,为中国革命做出过重大贡献。
(3)充满神秘色彩的特色宗教圣地资源。
陕北历史上就是我国西北重要的宗教集聚地。
现存的佳县白云山、神木二郎山、榆阳青云山、戴兴寺、黑龙谭、红石峡悬空寺、佳县云岩寺、米脂万佛洞、延安的清凉山、子长的石窟寺等都是重要的宗教圣地。
(4)特色经济资源。
陕北是中国重要的能源新都。
南部延安以石油开采、建筑、旅游,林果、草畜、棚栽生态农业为特色,北部榆林以煤矿、石油气、盐、重化工、治理沙漠等生态工程为特色,具有地域特色的经济格局已经形成。
四、神木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策略1、资源开发的整体性。
旅游资源的发掘与利用上有自身的特殊性,综合利用的效益大于分散化的效益,局部开发的成本大于整体化开发的成本。
政府要明确发展目标,理清发展思路,尽快的将资源优势变成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
首先,依据旅游发展,构建新的资源开发模式;其次,确立资源梯次开发的总策略;再次,统一进行旅游线路的总体设计。
2、实施人才战略,提高从业素质。
首先,加强对现有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培训,旅游从业人员培训的基本原则应该是:“长远规划,分类培训”。
;其次,建立生态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体系;3、加快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
旅游业的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便利地交通、配套地设施、优质地服务三个方面。
首先,改善旅游交通环境,提高游客可进入性、舒适性是基础建设的重要内容;其次,加快配套设施建设。
主要包括信息网络、通讯、旅游企业、接待场所、饮食文化、娱乐设施建设等方面;再次,倡导优质服务。
主要是指旅游业中的服务设施硬件与服务过程的软件两个方面;4、确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首先,树立资源节约型发展观念。
其次,确定环保型、生态型发展途径。
再次,发挥特色旅游经济的联动效益。
最后,体现和谐发展的本质。
五、神木县文化资源的发展现状神木,早在四五千年前就有人类繁衍生息,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以杨家将文化为代表,黄土文化、黄河文化、长城文化、草原文化、红色化、宗教祭祀文化交相辉映的历史文化积淀,成就了神木这片土地的沧桑巨变和大气勃发。
改革开放以来,神木县经济建设取得了骄人成就。
但是,发展中也有一条短板不容忽视,那就是软实力建设滞后。
经济硬实力和文化软实力失调,文化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文化产业的发展程度与神木丰厚的文化底蕴和经济发展水平不相称,文化助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力度不够。
因此,要想有效化解上述矛盾,实现更高层次的可持续协调发展,构建和振兴文化产业是必然选择。
六.文化资源的发展规划文化本身就可以作为产业经营,直接创造GDP,而且是纯绿色的GDP。
因此,文化是一种硬实力,是推动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现阶段指导我县文化建设的《神木县“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是一个全面性抽象性规划。
下一步,我们要站在战略高度根据我县的实际情况,从资源普查入手,摸清家底,制定操作性和目标性强的具体规划。
总的思路是要跳出陕北传统文化(比如扭秧歌、信天游等)的小圈子,放开眼界,大气魄、大投入、大手笔抓文化产业,不在全国产生轰动效应就不叫成功。
首先,我们会加大文化建设投入。
一是政策投入。
要在规划建设、融资、土地使用、税费征收等方面出台优惠政策,扶持文化企业和文化产业园发展。
要培育多元化的文化产业投资体制和市场主体。
二是资金投入。
资金是经济命脉,更是产业命脉。
要引入市场机制,实行外来资本、民间资本、政府资本共同参与的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
三是人才投入。
人才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资源。
西安如果没有段先念,就可能没有曲江、法门寺、大明宫等文化产业开发的巨大成就。
我们要定位于内外结合,既要依靠和培育有创新思维、有胆识魄力的本土文化专业人才和文化经营管理人才,又要借力发展,引借一批国内外知名的大腕高手和文化艺术名人,通过名人效应,宣传和打造一批国际知名、在全国叫得响的文化产业精品。
七、“红碱淖”打造国家“4A”级景区近年来,神木县加大对塞外神湖·红碱淖景区的投入,完善运行机制,推进景区精品工程建设,全力提升景区功能,神湖风景旅游区管委会围绕优质服务,在经营管理、发展建设中采取系列措施全面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1) 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企业经营,打造完美运行模式(2)完善基础设施推进精品建设工程,全力提升景区服务功能(3)突出主题发展特色,打造西北地区文化旅游中心八、神木县六项综合措施加快旅游业发展依托资源面向市场择优开发重点突破(1)旅游法规为基础和准绳,结合本县实际制订旅行社、景区、饭店业管理办法;资源开一是进一步加大对旅游业发展的扶持力度。
强化政策导向,增加资金投入,加大扶持力度。
积极改善旅游基础设施条件,加快重点景区道路建设,实现快捷、舒适、安全、方便旅行。
(2)积极发挥企业在旅游经济发展中的主体作用。
进一步开放旅游市场,积极培育多元化市场主体。
深化旅游企业改革,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以骨干企业为“龙头”,以资本为纽带,组建旅游企业集团,增强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成立“神木县旅游集团公司”将神湖、二郎山、杨家城等景区归划集团公司开发建设。
(3)大力培植旅游业发展创新体系。
坚持以观念创新促体制创新,以体制创新促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逐步建立符合本县实际的旅游业发展创新体系。
树立符合时代性和顺应市场潮流的旅游产业观、资源观和发展观,用新的思维认识旅游业、开发旅游业、管理旅游业,提高全县旅游规划和项目策划水平,为高水准开发旅游资源、建设旅游精品打好基础。
(4)积极推行目标责任制。
为使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抓出成效,建立重点旅游项目建设目标管理责任制;“创优”城市建设目标管理责任制;旅游主管部门工作目标责任制。
(5)进一步规范旅游市场价格。
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按质论价、合理收费”的原则,进一步整顿旅游价格市场,理顺旅游价格关系。
根据不同旅游线路、不同季节特点由物价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依据国家物价政策,对旅游景区景点、旅行社、饭店、娱乐场所等制定科学合理的旅游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