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大连市2021届高三1月(八省联考)双基测试 物理
物理-2021年高三1月大联考试题(新课标Ⅱ卷)(考试版)含答案解析

绝密★启用前2021年高三1月大联考(全国Ⅱ卷)物理本卷满分11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4.电磁炉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厨具,它的工作原理是:当线圈中通入交变电流时,变化的电流产生变化的磁场,变化的磁场在铁锅内产生感应电流,利用电流的热效应来加热食物。
加热过程中所利用的电磁学规律的发现者为A.牛顿B.库仑C.法拉第D.洛伦兹15.如图所示,用某一频率的光照射光电管的阴极,阴极材料的逸出功为W,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E k,缓慢向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发现电流表示数逐渐增大,当滑片移动到某一位置以后再移动滑片电流表示数不再增加,此时电流表示数为0.16 A。
已知h为普朗克常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端接的是电源的负极B.该实验中饱和电流为0.16 AC.入射光的频率可能为k2+W EhD.若将电源极性颠倒,缓慢向右移动滑片,当电流表示数刚好为零时,电压表示数为We 16.2020年7月23日我国“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对火星的研究进入新阶段。
已知火星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一半,火星上的大气比地球上的稀薄,若忽略星球本身自转产生的影响,根据以上信息进行推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天问一号”在地球上的发射速度应大于16.7 km/sB.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于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C.火星质量比地球质量的14还小D.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大于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17.在平直公路上有甲、乙两车,当甲车超过乙车后两车位移x和时间t的比值xt与时间t 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图像只记录了3 s内的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车的加速度大小为1 m/s2B.乙车做的是匀减速直线运动C.甲车在前2 s内的位移为18 mD.甲、乙两车再次相遇前的最大距离为9 m18.如图1所示,两块竖直放置、面积足够大的金属板A、B水平正对,两极板间的距离1md=,A极板接地,B极板的电势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2所示。
辽宁省大连市普通高中2021届高三毕业班1月(八省联考)双基测试英语试题(解析版)

绝密★启用前辽宁省大连市普通高中2021届高三毕业班上学期1月(八省联考)双基测试英语试题(解析版)2021年1月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 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 30 分)做题时,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
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第一节(共 5 小题;每小题 1.5 分,满分 7.5 分)听下面 5 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 A、B、C 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 10 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例:How much is the shirt?A. £19.15.B. £9.18.C. £9.15.答案是 C。
1. What does the man offer to do?A. Go to 7th street.B. Show another shirt.C. Call another branch.2. What is the cause of the woman’s quietness?A. The violent film.B. Her tiredness.C. The crowded theater.3. How does the man know about animals?A. From books.B. On TV.C. Through the Internet.4. Where are the speakers?A. At a shop.B. In a restaurant.C. At home.5. What does the woman do? A. A nurse. B. A waitress. C. A saleswoman. 第二节 (共 15 小题;每小题 1.5 分,满分 22.5 分) 听下面 5 段对话或独白。
2021届辽宁省大连市高三1月(八省联考)双基测试生物试题(解析版)

2021 年大连市高三双基测试卷生物一、选择题1. 组成下列多聚体的单体的种类最多的是()A. 纤维素B. DNAC. 核酸D. 唾液淀粉酶【答案】D【解析】【分析】单体是能与同种或他种分子聚合的小分子的统称;是能起聚合反应或缩聚反应等而成高分子化合物的简单化合物;是合成聚合物所用的低分子的原料,多糖(淀粉、糖原和纤维素)、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都是由许多单体连接而成,因而被称为多聚体。
【详解】A、纤维素的单体是葡萄糖,只有一种,A错误;B、DNA的单体是脱氧核苷酸,有4种,B错误;C、核酸的单体是核苷酸,有8种,C错误;D、唾液淀粉酶的本质为蛋白质,其单体是氨基酸,大约有20种,D正确。
故选D。
2. 紫色洋葱是高中生物学科常用的实验材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可以选用紫色洋葱鳞片叶的内表皮细胞B. 质壁分离过程中,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液泡变小,紫色变深C. 在高倍光学显微镜下,能观察到鳞片叶表皮细胞细胞核的双层膜结构D. 研磨过程中加入碳酸钙利于保护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叶绿素不被破坏【答案】B【解析】【分析】洋葱的鳞片叶中无叶绿体,含有液泡;管状叶含有叶绿体。
【详解】A、紫色洋葱鳞片叶的内表皮细胞不能分裂,不能用来观察有丝分裂,A错误;B、质壁分离过程中,细胞失水,细胞液浓度变大,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液泡变小,紫色变深,B 正确;C、在高倍光学显微镜下,不能观察到鳞片叶表皮细胞细胞核的双层膜结构,要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C错误;D、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没有叶绿素,D错误。
故选B。
3. 下图显示与线粒体结构和功能有关的部分蛋白质的合成及转运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过程①与过程③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B. 细胞核控制构成线粒体的部分蛋白质的合成C. 细胞器高尔基体参与T 蛋白的合成与加工过程D. M 蛋白转运至线粒体内膜后可能催化H2O 的生成【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可知,图示为蛋白质的合成及转运过程,其中过程①为DNA转录,过程②为RNA的剪接,过程③为翻译,过程④⑤表示M蛋白在TOM复合体作用下转运进入线粒体。
辽宁省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辽宁省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1.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和测出引力常量的科学家分别是( ) A. 开普勒、卡文迪许 B. 牛顿、卡文迪许C. 牛顿、伽利略 D. 开普勒、伽利略【答案】B【解析】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和测出引力常量的科学家分别是牛顿和卡文迪许,故选B.2.公路急转弯处通常是交通事故多发地带.如图,某公路急转弯处是一圆弧,当汽车行驶的速率为v0时,汽车恰好没有向公路内外两侧滑动的趋势.则在该弯道处A. 路面外侧与内侧一样高B. 车速只要低于v0,车辆便会向内侧滑动C. 车速虽然高于v0,但只要不超出某一最高限度,车辆便不会向外侧滑动D. 当路面结冰时,与未结冰时相比,v0的值变小【答案】C【解析】【详解】A.路面应建成外高内低,此时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指向内侧,可以提供圆周运动向心力。
故A错误;B.车速低于v0,所需的向心力减小,此时摩擦力可以指向外侧,减小提供的力,车辆不会向内侧滑动,故B错误;C.车速若高于v0,所需的向心力增大,此时摩擦力可以指向内侧,增大提供的力,只要速度不超出某一最高限度,车辆不会向外侧滑动,故C正确;D.当路面结冰时与未结冰时相比,由于支持力和重力不变,则v0的值不变,故D错误。
3.如图,一粗糙斜面固定在地面上,斜面顶端装有一光滑定滑轮。
一细绳跨过滑轮,其一端悬挂物块N。
另一端与斜面上的物块M相连,系统处于静止状态。
现用水平向左的拉力缓慢拉动N,直至悬挂N的细绳与竖直方向成45°。
已知M始终保持静止,则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水平拉力的大小一定变大B. M所受细绳的拉力大小一定一直增加C. M所受斜面的摩擦力大小一定一直增加D. M所受斜面的摩擦力大小可能先减小后增加【答案】C【解析】【详解】AB.根据M、N均保持静止,进行受力分析可知,N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及水平方向的拉力F,变化的绳子拉力T,如下图所示:在向左拉动的时候,绳子拉力T和水平拉力F都不断增大,故A B正确,不符合题意;CD.对于M的受力,开始时可能摩擦力f向上,则T=mg sinθ-f,当T不断增大的时候,f减少;当T>mg sinθ时,f向下,随着T的增大,f将增大,所以沿斜面的摩擦力f可能先减小后增大;也可能是T=mg sinθ+f,当T不断增大的时候,摩擦力f增大;故C错误,符合题意,D正确,不符合题意。
精品解析:辽宁省大连市2021届高三1月(八省联考)双基测试化学试题(解析版)

2021 年大连市高三双基测试卷化学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为75 分钟,试卷满分100 分。
2.按照要求填写答题纸,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不得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14 S-32 Cl-35.5 Fe-56第I卷(选择题,共45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加碘盐不能使淀粉溶液变蓝色B. 氯碱工业是电解熔融氯化钠,在阳极得到氯气C. 用玉米酿酒的原理是通过蒸馏的方法将玉米中含有的乙醇分离出来D. 纯碱和汽油的去污原理相同【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加碘盐中碘元素以KIO3形式存在,不能使淀粉溶液变蓝色,故A正确;B.氯碱工业是电解氯化钠溶液,阳极上Cl-发生氧化反应生成Cl2,故B错误;C.用玉米酿酒的原理是通过酶将淀粉分解为葡萄糖,葡萄糖在酒化酶作用下生成乙醇,故C错误;D.纯碱去污是利用纯碱溶液的碱性,汽油去污是利用相似相溶,二者原理不同,故D错误;故答案为A。
2. 下列实验不宜使用锥形瓶的是A. 蒸馏B. 用高锰酸钾与浓盐酸制Cl2C. 中和滴定D. 配制500mL 0.2 mol·L-1的H2SO4溶液【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 蒸馏时尾气接收装置需用锥形瓶,不符合题意,A项不选;B. 用高锰酸钾与浓盐酸制Cl2,采用的发生装置为固液不加热装置,因此可以用锥形瓶,不符合题意,B项不选;C. 中和滴定时,使用锥形瓶盛放待测液,不符合题意,C项不选;D. 配制500mL 0.2 mol·L-1的H2SO4溶液,根据配制步骤可知,使用的玻璃仪器主要有:500mL容量瓶、量筒、烧杯、胶头滴管等,但不需要锥形瓶,D项选;答案选D。
3. 下列化学用语或图示表达正确的是A. 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B. 基态H的电子排布式为1p1C. CO2的电子式:D. CH4 的空间充填(比例)模型:【答案】D 【解析】【分析】【详解】A.氯离子核内质子数为17,核外电子数为18,其结构示意图为,故A错误;B.基态H的核外电子数为1,电子位于1s能级,其电子排布式为1s1,故B错误;C.CO2中C与O原子之间存在2对共用电子对,其电子式为,故C错误;D.CH4为正四面体结构,C原子半径大于H原子半径,因此其空间充填(比例)模型为,故D正确;综上所述,正确的是D项,故答案为D。
辽宁省大连市2021届高三1月(八省联考)双基测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2021年大连市高三双基测试卷历史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分为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
全卷共100分。
考试时间为75分钟。
第I卷(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有学者认为秦汉之际存在必待解决的四个问题:一种大一统的学说;一个极自然的尊君理论;一种均富安民的政策;对有才之士予以正当的出路。
秦汉之际这些问题的解决A.标志着中央集权制度的初步确立B.有利于加强相权以抗衡皇权C.奠定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基础D.强化了贵族政治的社会局面2.晋怀帝、晋愍帝时期,中原地区战争不断,内迁的少数民族相继建立政权,并威胁西晋统治,最终酿成永嘉之祸。
晋建武年间,晋元帝率中原汉族臣民从洛阳南渡,这是中原汉人第一次大规模南迁。
这次南迁最深远的影响是A.形成了特殊的士族阶层B.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C.加强了民族间交流交融D.充实了南方劳动力资源3.程朱理学在南宋后期逐步确立统治地位,控制教育与科举,并通过授徒、书院讲学等方式在社会上广泛传播,甚至深入族规、家训之中。
王阳明学说的传人、明朝著名学者钱德洪、陈时芳等集会开讲,听众动辄上千,樵夫、陶匠、农工商贾无不听讲。
材料表明,宋明时期的儒学具有A.神学性B.批判性C.思辨性D.世俗性4.梁启超认为,女子教育的好坏,不仅关系到家庭后代,而且关系到种族、国家的兴衰。
倾向维新变革的民族资本家经元善也指出:“我中国欲图自强,莫亟于广兴学校,而学校中本原之本原,尤莫亟于创兴女学。
”材料旨在说明,兴女学A.开启了教育近代化进程B.具有鲜明的救亡色彩C.可提高妇女的社会地位D.成为社会变革的主流5.新文化运动开始后,白话文成为时尚,部分教科书改用白话文和新式标点。
辽宁省大连市开发区第八高级中学2021年高三物理测试题含解析

辽宁省大连市开发区第八高级中学2021年高三物理测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单选)下列关于物理学思想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A.探究加速度与力和质量关系的实验中运用了控制变量法B.电学中电阻、场强和电势的定义都运用了比值法C.力学中将物体看成质点运用了理想化模型法D.→0时的平均速度可看成瞬时速度运用了等效替代法参考答案:D2. (单选)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木块A和B之间用轻弹簧相连,在大小为F的拉力作用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某时刻突然撤去拉力F,此瞬时A和B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1和a2,则有()参考答案:C3. (单选)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闭合开关S后,若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下调节,则正确的是A.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都增大B.灯L2变暗,电流表的示数减小C.灯L1变亮,电压表的示数减小D.灯L2变亮,电容器的带电量增加参考答案:C4. 如图所示,两个竖直圆弧轨道固定在同一水平地面上,半径R相同,左侧轨道由金属凹槽制成,右侧轨道由金属圆管制成,均可视为光滑。
在两轨道右侧的正上方分别将金属小球A和B由静止释放,小球距离地面的高度分别为hA和hB,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使小球A沿轨道运动并且从最高点飞出,释放的最小高度为B、若使小球B沿轨道运动并且从最高点飞出,释放的最小高度为C、适当调整hA,可使A球从轨道最高点飞出后,恰好落在轨道右端口处D、适当调整hB,可使B球从轨道最高点飞出后,恰好落在轨道右端口处参考答案:AD5. 关于摩擦力以下几种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①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运动方向共线;②滑动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之间的相对运动;③摩擦力做功总是使物体的机械能减小;④滑动摩擦力做功肯定能生热,使物体内能增加()A.①和③是正确的 B.②和③是正确的C.②和④是正确的 D.只有②是正确的参考答案:答案:C二、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6. 某压榨机的结构如图所示,其中B为固定绞链,C为质量可忽略不计的滑块,通过滑轮可沿光滑壁移动,D为被压榨的物体.当在铰链A处作用一垂直于壁的压力F时,物体D所受的压力等于________参考答案:5F7. (4分)有质量的物体周围存在着引力场。
辽宁省大连市2021年高三双基测试物理试题

第I 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9~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一小球做竖直上抛运动的v-t 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t时刻,小球的加速度为零B.在t 时刻,小球的合外力为零C.在0~2t 时间内,合力对小球做的功为零D .在0~2t 时间内,合力对小球的冲量为零2.一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时间t,其位移为x,速度的变化为△v,则紧接着的相同的时间内,质点的位移为() A.vt x ∆+21ﻩ B. vt x ∆+ ﻩﻩC. vt x ∆+2 D . vt x ∆+33.下列有关原子核和质能方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核的结合能等于使其完全分解成自由核子所需的最小能量B .爱因斯坦质能方程表明,在一定条件下质量可以转化为能量C .放射性元素发生β衰变时放出的是核外电子D.两个质子之间,不论距离如何,核力总是大于库仑力4.如图所示,木块A 叠放在木块B 的上表面,木块B 上表面水平,B的下表面与斜面间无摩擦,A 与B保持相对静止一起沿斜面下滑过程中,斜面体C 保持不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A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水平向右B.A 对B 的作用力方向竖直向下C.C 与水平地面之间没有摩擦力D.C 对地面的压力小于A 、B 、C 重力之和5.环境监测卫星是专门用于环境和灾害监测的对地观测卫星,利用三颗轨道相同的监测卫星可组成一个监测系统,它们的轨道与地球赤道在同一平面内,当卫星高度合适时,该系统的监测范围可恰好覆盖地球的全部赤道表面且无重叠区域。
已知地球半径为R,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关于该系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卫星的运行速度大于7.9km/sB.卫星的加速度为2g C.卫星的周期为g24R D.这三颗卫星的质量必须相等6.一带正电的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运动,其电势能保持不变,则()A.该粒子一定做直线运动B .该粒子在运动过程中速度保持不变C.该粒子运动轨迹上各点的电场强度一定相同D.该粒子运动轨迹上各点的电势一定相同7.如图,一带电油滴在平行板电容器之间恰能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保持开关S闭合,适当上移P极板,油滴向上移动B.保持开关S闭合,适当左移P极板,油滴向上移动C.先断开开关S,再适当上移P极板,油滴仍静止D.先断开开关S,再适当左移P极板,油滴仍静止8.如图所示,线圈L的自感系数很大,且其电阻可以忽略不计,L1、L2是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灯泡,随着开关S闭合和断开的过程中(灯丝不会断),灯L1、L2的亮度变化情况是()A.S闭合,L1不亮,L2亮度逐渐变亮,最后两灯一样亮久B.S闭合,L1、L2同时亮,而后L1逐渐熄灭,L2则逐渐变得更亮C.S断开,L1、L2立即不亮D.S断开,L1、L2都会亮一下再熄灭9.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串联一个电阻R1后接在u=2202sin 100πt(V)的交流电源上,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5:1,副线圈接有R2=16Ω的用电器,其功率为100W,则()A.电压表示数为40VB.副线圈输出交流电的周期为50sC.电源的输出功率为110WD .电阻R1的阻值为40Ω10.如图所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中,t=0时刻,从原点O 处沿纸面同时发射a 、b 两个相同粒子,它们的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速度大小相同,方向分别与x 轴正方向和负方向成60°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大连市高三双基测试卷
物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指定位置。
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题卷上无效。
3.回答第II卷时,用黑色笔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
写在本试题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考生将答题卡交回。
第I卷(选择题共46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每个小题4分;第8~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1.如图所示,吊环运动员做支撑动作,在使其两胳膊同时缓慢靠近身体且吊绳还未达到竖直的过程中,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每根吊绳上的作用力都在变小
B.每根吊绳上的作用力都在变大
C.两根吊绳对人的作用力合力在变小
D.两根吊绳对人的作用力合力在变大
2.如图甲是某燃气灶点火装置的原理图。
转换器能够将直流电压转换为图乙所示的正弦交流电压,并加在一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上,电压表为交流电表。
当变压器副线圈电压的瞬时值大于5000V时,就会在钢针和金属板间引发电火花进而点燃气体,则
A.稳定工作时电压表的示数是5V
B.稳定工作时电压表的示数是52V
C.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是1:900可满足点火要求
D.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是1:1100可满足点火要求
3.如图所示,虚线O’O垂直于半圆柱体玻璃砖的截面直径,光线a、b平行虚线O’O从两侧对称入射,从玻璃砖下表面射出后与虚线O’O分别交于P、Q,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玻璃对两种光的折射率关系为n a<n b
B.a光比b光穿过该半圆柱体玻璃砖所需时间长
C.a、b光分别从该玻璃砖射向真空时,a光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较大
D.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双缝干涉实验,a光的条纹间距比b光宽
4.2020年12月4日,我国新一代可控核聚变研究装置“中国环流器二号M”(HL-2M)在成都正式建成放电,标志我国正式跨入全球可控核聚变研究前列,“HL-2M”将进一步加快人类探索未来能源的步伐。
“HL-2M”的核反应方程是21H+31H→42He+X,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方程中的X是质子
B.方程中的X是正电子
C.42He的比结合能大于31H的比结合能
D.计算该反应中释放核能大小的公式是△E=1
2
mc2
5.在可控核聚变中用磁场来约束带电粒子的运动,叫磁约束。
如图所示是一磁约束装置的简化原理图,真空中有一匀强磁场,磁场边界为两个半径分别为a和2a的同轴圆柱面,磁场的方向与圆柱轴线平行,其横截面如图所示。
一速率为v的氘核从圆心沿半径方向进入磁场。
已知氘核质量为m,电荷量为e,忽略重力。
为使该氘核的运动被约束在图中实线圆所围成的区域内,磁场的磁感应强度最小为
A.
mv
ae
B.
3mv
2ae
C.
4mv
3ae
D.
5mv
3ae
6.2020年12月3日23时10分,“嫦娥五号”上升器3000N发动机工作约6分钟,成功将携带样品的上升器送入到预定高度的环月轨道,这是我国首次实现地外天体起飞。
假设上升器绕月球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r1、周期为T1;月球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r2、周期为T2,引力常量为G。
根据以上条件能得出
A.月球的平均密度
B.地球对月球的引力
C.“嫦娥五号”上升器的质量
D.关系式
33
12
22
12
r r
T T
=
7.万有引力定律和库仑定律都满足平方反比规律,因此引力场和电场之间有许多相似的性质,在处理有关问题时可以将它们进行类比。
设地球质量为M,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若取无穷远处引力势能为零,已知一质量为m的物体在距地心r处的引力势能为
Mm
G
r
-,类比电场力做功和电势能变化之间的关系,将物体从距地心r1处移到距地心r2处引力做功为
A.()
12
2
GMm
r r
R
- B.()
21
2
GMm
r r
R
- C.
12
11
GMm
r r
⎛⎫
-
⎪
⎝⎭
D.
21
11
GMm
r r
⎛⎫
-
⎪
⎝⎭
8.A、B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球分别从图示高和宽都相同的台阶边缘位置水平抛出,A球从第一级抛出,B球从第四级抛出,都落在第五级边缘M点。
忽略空气阻力,关于A、B两小球的说法正确的是
A.A球下落的时间是B球的两倍
B.A球的初速度是B球初速度的两倍
C.落到M点时A球的动能是B球的两倍
D.A、B两小球到达M点时速度方向相同
9.如图所示,真空中一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分别固定有电荷量大小相等的点电荷,底边两个点电荷带正电,上面的点电荷带负电,O为三角形的中心,A、B分别为三角形两边的中点。
关于A、B、O三点的场强和电势,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O点场强大于A点场强
B.O点场强小于A点场强
C.O点电势高于B点电势
D.O点电势低于B点电势
10.如图所示,a、b、c为范围足够大匀强电场中的三个等差等势面,等势面都竖直,一带电小球在A点由静止开始释放,小球运动中分别经过等势面b、c上的B、C两点(图中未画出),小球重力不可忽略。
则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释放后小球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B.释放后小球做匀变速曲线运动
C.小球从A到B和从B到C的时间之比为1:2-1)
D.小球从A到C,其电势能的减少量等于动能的增加量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4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4分)
11.(6分)在“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实验中,将两辆质量均为500g的小车放在上下双层排列的轨道上,两小车尾部的刹车线由后面的刹车系统同时控制,能使小车同时立即停下来。
忽略两车受到的摩擦力,将砝码和砝码盘的总重力看作等于小车前端细线的拉力。
回答下列问题:
(1)现在让两辆小车同时启动、同时停下,用刻度尺分别测出两小车移动的位移x1、x2。
若位移之比x1:x2=1:2,则得两车加速度之比a1:a2=;
(2)若某组同学多次实验测得如下数据:
分析表中的数据,能得到小车的位移和其所受拉力的关系是:;
(3)结合本实验的目的,由以上你能得到本探究实验的结论是:。
12.(8分)在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的实验中,实验器材如图甲所示,现已完成部分导线的连接。
(1)实验要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左到右移动过程中,电流表的示数从零开始逐渐增大,请按此要求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在图甲实物接线图中完成余下导线的连接;
(2)某次测量,电流表指针偏转如图乙所示,则电流表读数为A;
(3)根据丙中图线判断,小灯泡灯丝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填“增大”或“减小”);
(4)根据图线判断,2只相同的小灯泡并联后,直接与电动势为3V、内阻为2Ω的电源组成闭合回路,则每个小灯泡的实际功率约为W(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3.(10分)如图所示,向一个空的铝制饮料罐中插入一根透明吸管,接口用蜡密封,在吸管内引入一小段油柱(长度可以忽略)。
如果不计大气压的变化,这就是一个简易的气温计。
已知罐的容积是V0,吸管内部粗细均匀,横截面积为S,当温度为T1时,油柱到接口的距离为L1。
(1)若油柱到接口的距离增加了△x,此时温度T2是多少?
(2)把△x/△T叫做测温灵敏度。
写出△x/△T的表达式,讨论如何改变罐的容积和管的横截面积能提高测温灵敏度。
14.(12分)某电磁阻尼减速装置的简易原理如图所示,两平行光滑金属导轨倾角为30°,导轨间距L=1m,上端连接阻值R=1Ω的定值电阻,整个装置放在垂直导轨平面向上的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大小B=2T,质量m=1kg的导体棒在金属导轨上与导轨接触良好,以v0=10m/s 的初速度冲上导轨平面,运动位移x=1m速度刚好减为零并立即锁定。
导轨和导体棒的电阻均忽略不计,取g=10m/s2。
求上升全过程中:
(1)导体棒加速度a的最大值;(2)流过定值电阻的电荷量q;(3)导体棒运动所用的时间t。
15.(18分)如图甲所示,半径R=0.8m的光滑四分之一圆弧轨道固定在竖直平面内,B为轨道的最低点。
紧挨B点在其右侧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质量M=1kg的长木板,长L=1.5m,长木板的上表面铺有一种特殊材料,物块与其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从左向右随距离均匀变化,如图乙所示。
质量m=1kg的物块(可视为质点)从圆弧最高点A由静止释放,取g=10m/s2。
求:
(1)物块滑到轨道上的B点时对轨道的压力;
(2)若锁定长木板,物块在长木板上滑行1m时的速率;
(3)若解除长木板的锁定,物块仍从圆弧最高点A由静止释放,物块在长木板上滑行的距离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