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心理学西方管理心理学的理论与基础

合集下载

管理心理学的基础理论

管理心理学的基础理论

管理心理学的基础理论管理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在组织中的行为和心理过程的学科,它将心理学与管理学相结合,旨在提高组织的绩效和个体的福祉。

本文将介绍一些管理心理学的基础理论。

1. 动机理论:动机理论是管理心理学的基础,它解释了人们为什么会行动以及如何选择行动的目标。

其中最著名的动机理论是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该理论认为人类的需求可以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马斯洛认为,只有满足了低层次需求,人们才会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

2. 认知理论:认知理论研究人们如何获得、处理和使用信息来解决问题和做出决策。

其中著名的认知理论之一是普罗斯夫的认知风格理论。

该理论认为个体有不同的认知风格,例如以问题为中心的风格和以解决为中心的风格。

普罗斯夫提出不同的认知风格适用于不同的工作,管理者需要了解自己和员工的认知风格,以更好地协调工作和提高效率。

3. 领导理论:领导理论研究个体如何影响和激励员工来实现组织目标。

其中最著名的领导理论之一是赫茨伯格和曼戈尔德的双因素理论。

该理论认为,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绩效受到两个因素的影响:满意因素和激励因素。

满意因素是工作本身带来的满足感,如待遇、工作条件和同事关系。

激励因素是工作本身带来的成就感,如晋升机会和工作内容的挑战。

4. 沟通理论:沟通理论研究人们如何在组织中传递和理解信息。

其中一种重要的沟通理论是奥西斯和斯茨基的沟通模式。

根据这个模式,沟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信息的编码、传输和解码。

沟通的有效性取决于信息的准确性、可理解性和沟通双方的理解能力。

5. 冲突理论:冲突理论研究组织内部和外部冲突的成因、影响和解决方法。

其中一种重要的冲突理论是托马斯和坎曼的五阶段冲突模型。

根据这个模型,冲突可以分为五个阶段:隐蔽冲突、感知冲突、冲突爆发、冲突维持和冲突解决。

管理者需要了解冲突的各个阶段,以制定合适的冲突解决策略。

6. 组织文化理论:组织文化理论研究组织内部的价值观、信仰和行为规范。

管理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概述

管理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概述
这充分说明:良好的心理状态与人群关系双照明条件更重要, 更利于提高工效。(泰勒认为要严格监督员工才能提高工效, 只看到了人的自然性)
福利实验
此实验主要确定改善福利条件对生产效率的影响。梅奥挑 选了五名有经验的女工组成工作小组,让他们在一个单独的房 间从事继电器的装配工作。试验分几步进行:第一步,研究者 逐渐缩短工作日,延长工作休息时间,免费供应茶点等福利措 施;第二步,几个月后,取消了已增加的福利待遇。据原先设 想,如果把产量的提高归因于福利措施,那么取消福利后,产 量必然大福下降。实际情况相反,取消福利后,产量不仅没有 下降,而且继续上升。经过深入细致了解分析、与员工交流后, 归因于试验期间和谐的人际关系,以及女工们认为自己是被挑 选出来的,感到自豪,心情愉快、放松,对得起被选拔,促使 他们不断努力提高产量。
4.管理心理学产生的理论基础
随着社会的发展,众多学科如社会学、管理学、心理学、心 理技术学、群体动力学等相继出现并迅速发展,为管理心理学奠 定了理论基础,便管理心理学的产生由必需变成可能。
二、西方管理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古典管理理论的形成 工业心理学的诞生 行为科学理论的产生 现代“管理科学”学派
(一)古典管理理论的形成
则与文档、区分所有者与管理者等特征 韦伯的理论开辟了行政组织管理理论研究的新领域,为后来的行
政管理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为此,被誉为“组织管理之父”
对古典管理理论的评价
意义:
1.古典管理理论摆脱了管理者只凭经验和感觉管理的状态,确立 了科学管理的地位;
2.建立了一套有关管理的原理、原则、方法,为后来的行为科学 和现代管理学派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铁锹实验
首先,系统研究铲上的负载应为多大的问题 其次,研究各种材料能够达到标准负载的形状、规格问题 3、各种原料装锹的最好方法是什么 4、对每一套动作的精确时间作了研究,得出了一流工人

管理心理学的产生发展和基础理论

管理心理学的产生发展和基础理论

第二章:管理心理学产生发展和基础理论第一节:管理心理学产生发展一、管理心理学的起源1、管理心理学产生的社会背景大机器使用,生产社会化水平的提高,推动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同时也造成生产关系中劳资双方的矛盾。

大机器的采用,需要改善管理、降低成本。

要想进一步提高劳动生产率,必须要研究人,不能叫工人永远成为时钟、机器的从属品。

2、管理心理学基础理论的发展心理学(1879)、社会学(1877)发展很快,并且在工业企业中开始应用。

1903年,德国心理学家斯特恩提出“心理技术学”概念,最早把心理学知识应用于工业企业。

1912年,原籍德国、侨居美国的心理学家孟斯特伯格发表了著名的《心理学与工业效率》一书,最早对“心理技术学”进行了具体研究。

在该书中,他研究了这样一些问题:①用心理学测验的方法,选拔合格工人;②疲劳与劳动合理性问题;③满足人的需要;④符合个人与企业双方利益等。

该书的发表标志着工业心理学的诞生,标志着开始把心理学理论实际应用于工业企业。

他的研究方向与方法同管理心理学是一致的,他的观点在当时没有引起广泛的注意。

3、管理心理学名称的提出①首次提出“管理心理学”名称的是美国女管理学家莉莲·吉尔布雷斯,她发现,管理者如果不关心工人,就会造成不满情绪,进而影响工作效率。

她力图把心理学知识应用于管理中去。

1914年她发表了一本《管理心理学》,阐述了上述观点,在当时没有引起重视,未能成为一门学科。

②管理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20世纪50年代在美国出现的。

1958年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莱维特出版了一本《管理心理学》,正式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来使用“管理心理学”这个名称,60年代以来,又出现了“组织行为学”的名称。

二、管理心理学的开创阶段前面提到孟斯特伯格所创立的“工业心理学”,开始把心理学理论应用于工业企业,无疑对管理心理学的产生起到推动作用。

1、真正对“管理心理学”的创立产生重要影响的是梅奥的“霍桑试验”。

第2章 管理心理学的基础理论

第2章 管理心理学的基础理论
❖ 没有普遍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
超Y理论相应的管理措施
❖ 管理者要有权变的观点 ❖ 管理方法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 应根据工作性质的不同,采取灵活多变的组
织形式 ❖ 应注重依据个体的差异性采取奖惩措施
四种人性假设与管理钱满足需要
生理需要
安全需要
社会人的观点 (参与管理理论) 以社会承认满足其 需要
本章思考题
❖ 1.阐述各种人性假设的基本观点及其相应的管理 措施,比较这些假设。
❖ 2.你认为哪种人性假设比较切合实际?为什么? 并举例说明。
❖ 3.博弈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阐述博弈论对管理 心理学的影响。
❖ 4.管理心理学有哪几种心理学的基础理论?分别 阐述这些理论对管理心理学的影响。
X理论相对应的管理措施
❖ 采用任务管理的方式。 ❖ 管理应该只是少数人的事,与广大工人无关,
工人应该听从管理者的指挥 ❖ 实施明确的奖惩制度
“泰勒制”
❖ 泰勒制是一种工业管理方法,泰勒制可以使作 业标准化、规范化,可以提高生产效率,泰 勒制也叫科学管理。
❖ 它是由20世纪初美国工程师F.W.泰勒在传统 管理基础上首创的一种新的企业管理制度。
麦格雷戈等人提出,以“人本主义思潮”为背景 ❖ 麦格雷戈总结他人的观点后提出了与X理论相对立
的Y理论。 ❖ 该假设认为人们力求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
表现出自己的才华,然后才能获得最大的满足感。
Y理论的主要观点
❖ 一般人都是勤奋的,如果环境条件有利,工作如同 游戏或休息一样自然
❖ 限制和惩罚不是实现组织目标的唯一方法 ❖ 一般人在适当条件下,不但能接受责任,而且会追
❖ 列宁指出它“一方面是资产阶级剥削的最巧 妙的残酷手段,另一方面是一系列的最丰富 的科学成就”。

自考管理心理学复习笔记第二章

自考管理心理学复习笔记第二章

第⼆章管理⼼理学的基础理论 第⼀节管理学理论 管理学理论:1、古典管理理论2、⾏为科学理论3、现代管理理论 ⼀、古典管理理论 古典管理理论的主要思想与观点 1、早期管理理论产⽣于18世纪下半期 主要代表有:亚当?斯密他的代表作是《富国论》,他提出了劳动分⼯的学说。

⼤卫。

李嘉图:他认为以劳动创造价值为基础,⼯⼈劳动创造的价值是⼯资、利润和地租的源流。

2、传统管理理论是根据企业多年管理实践的经验积累⽽成的⼀整套管理理论和⽅法。

1、英国数学家巴贝奇,他发展了亚当。

斯密劳动分⼯学说。

2、艾末⽣,他概括了管理效率⼗⼆原则。

3、科学管理理论。

1、美国的泰罗。

代表作:《科学管理原理》(1911年)。

2、法国的法约尔。

代表作:《⼯业管理与⼀般管理》(1916年)。

他提出管理不同于经营,只不过是经营的六种职能活动之⼀,他强调了五种职能,即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还提出了14条管理原则。

3、德国韦伯。

代表作:《社会组织与经济组织理论》。

他提出了理想的⾏政组织体系理论。

强调必须建⽴不受个⼈情感影响⽽在任何情况下都适⽤的规则和纪律。

4、美国的古利克:把各家厄关管理职能的理论加以系统化⽽提出了有名的管理七职能论。

分别是:计划、组织、⼈事、指挥、协调、报告、预算。

5、英国的厄威克:提出适⽤于⼀切组织的⼋项原则 ⼆、⾏为科学理论主要思想及观点 “⾏为科学”学派强调⼈的⾏为,认为从⼈的⾏为本质中激发动⼒,才能提⾼效率。

它研究的内容包括:⼈的本性和需要、⾏为动机、⼈际关系等: 1、⼈际关系理论:20世纪20年代后期,美国梅奥和罗特利斯伯创⽴了⾏为科学的基础理论,并推动了⾏为科学理论的发展。

2、⾏为科学理论:20世纪40年代,⾏为科学理论获得较⼤的发展,主要集中在四个⽅⾯: a、⼈类需要理论:①美国的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②美国的赫茨伯格,激励因素—保健因素理论。

③弗鲁姆,“期望理论”。

b、⼈性管理理论:侧重研究同企业管理有头的所谓“⼈性”问题。

管理心理学的基础理论

管理心理学的基础理论

19
3、奖励方式的改变 “ 经济人”假设依靠物质刺激调动职工的积极性,
“社会人”假设依靠搞好人际关系来调动职工的积 极性,都是从外部来满足人的需要,而且主要满足 人的生理、安全和归属(交往)需要。 麦格雷戈等认为,奖励可分两大类,一类是外在奖 励,如工资、提升;一类是内在的奖励,内在奖励 是指人们在工作中能获得知识,增长才干,充分发 挥自己的潜力等。内在奖励才能满足人的自尊和自 我实现的需要,从而极大地调动起职工的积极性。
15
合理性: 加深了对人性的认识。“社会人”假设承认认
识社会实体,认为在看到人的自然性需要的同 时,更要重视人的社会需要; 丰富了激励理论。从满足人的社会需要入手进 行管理,可以收到比单纯的物质刺激更好的效 果; 改变了管理中心。开创了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 促进了管理水平和生产效率的提高。
20
4、管理制度的改变。 “自动人”假设认为,管理制度应保证职工能充分地表
露自己的才能,达到自己所希望的成就。 阿基理斯在一个厂里进行了制度改革的实验。该厂的一
个班组从事收音机装配工作。改革前,组内12名女工按 照设计,有明确分工,如包装、检验等。实验中让这些 女工按照自己的想法组织生产,产量下降就扣工资;产 量提高则增加工资。实验后第一个月,产量下降70%, 六个星期情况更糟,但八个星期后产量开始回升,十五 个星期后超过实验前的产量,且成本下降,质量提高, 用户对质量的批评信件比实验前减少96%。
5
基于经济人假设的管理策略,可以归纳为以 下三点: 1、管理工作重点在于提高生产率、完成生产 任务,而不考虑人的情感、需要、动机、人 际交往等社会心理因素。 2、管理工作只是少数人的事,与广大工人群 众无关。工人的主要任务是听从管理者的指 挥。

管理心理学

管理心理学

管理心理学概述管理心理学是心理科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组织管理中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一门学科。

作为一个在企业管理的改革与发展实践基础上产生的年轻学科,其主要任务是探索改进管理工作的心理依据,寻求激励人心理和行为的各种途径和方法,以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提高劳动生产率。

其研究重点是组织管理中具体的社会心理现象,以及个体、群体、组织、领导中的具体心理活动的规律性。

管理心理学也可称为组织管理心理学或行为管理学,是一门研究组织中人的行为与心理活动规律的综合性科学。

它是应用管理学、行为学、心理学、社会学、生理学、伦理学、人类学等学科的原理,来研究组织管理中具体的社会心理现象,以及个体、群体、领导、组织中的心理活动、人际关系和人的积极性的一门边缘科学。

管理心理学是把心理学的知识应用于分析、说明、指导管理活动中的个体和群体行为的工业心理学分支,是研究管理过程中人们的心理现象、心理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管理心理学以组织中的人作为特定的研究对象,重点在于对共同经营管理目标的人的系统的研究,以提高效率,在一定的成本控制条件下,最大限度地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当今的管理心理学都是以人本思想为前提的。

它有助于调动人的积极性、改善组织结构和领导绩效,提高工作生活质量,建立健康文明的人际关系,达到提高管理水平和发展生产的目的。

管理心理学的知识来源一般认为,管理心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四门学科构成了其理论的基石,它们是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和人类学。

管理心理学行为的研究绝大部分属于对个体心理学范畴,而且现代管理中,随着对“人”的问题的关注,心理学的因素已显得更加重要;社会学既研究微观层面的社会互动,也研究宏观层面的社会结构,管理心理学中对于群体中的人际关系、角色知觉、群体规范、价值观、组织文化等内容的涉及都来源于社会学。

人类学中文化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的理论对管理心理学的发展帮助很大,因为近年来国际化趋势产生了管理的新问题,即如何管理不同文化背景的员工,并使之整合于特定的组织文化中。

管理心理学复习资料自考行政管理专科

管理心理学复习资料自考行政管理专科
1、要注意利用定型效应的积极作用。例如,对刚进入企业的职工进行企业发展史教育,对刚入学的学生进行校史教育等等,以强化新成员对组织良好形象的固定看法,增强他们的组织荣誉感。
2、要注意克服定型效应的消极作用,防止用简单的归类、非本质的归类去抹杀特殊性、差异性,避免认识上的偏差和误解,以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四、学习管理心理学的意义。
1、有助于管理者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2、有助于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相统一;
3、有助于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4、有助于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工作。
1、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①观察法、②实验法(实验室实验法和现场实验法)、③调查法(谈话法和问卷法)、④测验法、⑤个案法。
2、个体心理包括:①个体的知觉过程;②个体的价值观和态度;③个体的需要;④动机与激励;⑤个体的个性特点。
7、观察依据观察者所处的情境分为:①自然观察;②控制观察。
8、依据观察者是否参与观察者活动分为:①参与观察;②非参与观察。
9、常用的问卷量表有:①选择法;②是非法;③等级排例法。
第二章 管理心理学的基础理论
一、简述人际关系理论提出的几条原则。
1、工人是“社会人”,必须从社会、心理方面来鼓励工人,提高劳动生产率;
3、按人的独立性程度分为:顺应型和独立型;
4、结合人的四种气质分为:活泼型性格、力量型性格、完美型性格、和平型性格。
九、性格在管理上的应用。
1、要重视管理者自身性格的锻炼;(健康成人特征:①自我广延能力;②与他人热情交往的能力;③情绪上有安全感和自我认可;④表象上具有现实性知觉;⑤具有自我客观化的表现;⑥具有一致的人生哲学。)
一、简述归因的模式。
归因理论最早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海德于1958年提出来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