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中唐诗坛

合集下载

第五章 中唐诗坛与韩孟诗派

第五章 中唐诗坛与韩孟诗派
第五章 中唐诗坛与韩孟诗派
一、中唐诗坛概况 、
清陈衍《石遗室诗话》 清陈衍《石遗室诗话》:“诗莫盛于三元: 诗莫盛于三元: 上元开元、中元元和、下元元祐。 上元开元、中元元和、下元元祐。”
中唐政治与文学
1、安史之乱后的唐代社会内忧外患,藩镇割据, 、安史之乱后的唐代社会内忧外患,藩镇割据, 宦官专权,回纥入侵, 宦官专权,回纥入侵,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尖锐 宦官专权, 总天下大政” 威慑朝廷, 宦官专权, “总天下大政”,“威慑朝廷,势 倾海内。 倾海内。” 方镇跋扈,将帅“知兵者寡” 怙众以固权位, 方镇跋扈,将帅“知兵者寡”,“怙众以固权位, 行贿以结恩泽” 政刑不由乎天子” 行贿以结恩泽”,“政刑不由乎天子”。 政治黑暗,任人唯亲,党派纷争,公卿大夫“ 政治黑暗,任人唯亲,党派纷争,公卿大夫“偷 合苟容” 谏诤之臣备员,不闻直声。 合苟容”。“谏诤之臣备员,不闻直声。” 朝廷之号令,有朝出而夕改者” “朝廷之号令,有朝出而夕改者”。 剥削残酷, 剥削残酷,人民生活极端困苦
寄全椒山中道士
韦应物 今朝郡斋冷,忽忆山中客。涧底束荆薪, 今朝郡斋冷,忽忆山中客。涧底束荆薪,归 来煮白石。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 来煮白石。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落叶 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下月如霜。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下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陆魂山火和皇甫湜用其韵 陆魂山火和皇甫湜用其韵》:皇甫补官古贲浑,时当玄冬 陆魂山火和皇甫湜用其韵 泽乾源。山狂谷很相吐吞,风怒不休何轩轩。摆磨出火以自 燔,有声夜中惊莫原。天跳地踔颠乾坤,赫赫上照穷崖垠。 天跳地踔颠乾坤, 天跳地踔颠乾坤 赫赫上照穷崖垠。 截然高周烧四垣,神焦鬼烂无逃门,三光弛隳不复暾。 截然高周烧四垣,神焦鬼烂无逃门,三光弛隳不复暾。虎熊 麋猪逮猴猿,水龙鼍龟鱼与鼋,鸦鸱雕鹰雉鹄鹍, 麋猪逮猴猿,水龙鼍龟鱼与鼋,鸦鸱雕鹰雉鹄鹍,燖炰煨爊 孰飞奔。祝融告休酌卑尊,错陈齐玫辟华园, 孰飞奔。祝融告休酌卑尊,错陈齐玫辟华园,芙蓉披猖塞鲜 繁。千钟万鼓咽耳喧,攒杂啾嚄沸篪埙,彤幢绛旃紫纛幡。 炎官热属朱冠裈,髹其肉皮通髀臀。颓胸垤腹车掀辕,缇颜 靺股豹两鞬。霞车虹靷日毂轓,丹蕤縓盖绯繙 。红帷赤幕罗 脤膰,fI池波风肉陵屯。谽呀钜壑颇黎盆,豆登五山瀛四尊。 熙熙釂酬笑语言,雷公擘山海水翻。齿牙嚼啮舌腭反,电光 ze磹赪目fu,顼冥收威避玄根,斥弃舆马背厥孙。缩身潜喘 拳肩跟,君臣相怜加爱恩。命黑螭侦焚其元,天阙悠悠不可 援。梦通上帝血面论,侧身欲进叱于阍。帝赐九河湔涕痕, 又诏巫阳反其魂。徐命之前问何冤,火行于冬古所存。我如 禁之绝其飧,女丁妇壬传世婚。一朝结雠奈后昆,时行当反 慎藏蹲。视桃著花可小骞,月及申酉利复怨。助汝五龙从九 鲲,溺厥邑囚之昆仑。皇甫作诗止睡昏,辞夸出真遂上焚。 要余和增怪又烦,虽欲悔舌不可扪。

五章中唐诗歌精品课件专用精品课件

五章中唐诗歌精品课件专用精品课件

五章中唐诗歌精品课件专用精品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深入探讨教材第五章中的唐诗歌精品。

具体内容涉及唐代著名诗人的代表作品,如李白《将进酒》、杜甫《春望》、王之涣《登鹳雀楼》等。

我们将详细解析这些诗歌的主题、意境、韵律及修辞手法。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唐诗歌的基本知识,如韵律、格律等。

2. 领悟唐代著名诗人的创作风格和艺术特色。

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诗歌鉴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唐诗歌的韵律、格律以及修辞手法的运用。

教学重点:唐代著名诗人的创作风格、艺术特色以及诗歌鉴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PPT课件、黑板、粉笔。

2. 学生准备: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唐代历史背景,引出唐诗歌的主题。

2. 新课内容:详细讲解教材第五章中唐诗歌的韵律、格律等基本知识,分析著名诗人的代表作品。

a. 李白《将进酒》:讲解其豪放洒脱的写作风格,分析其意境和修辞手法。

b. 杜甫《春望》:解析其忧国忧民的情怀,以及沉郁顿挫的写作特点。

c. 王之涣《登鹳雀楼》:阐述其豁达的胸怀和宏伟的景象描绘。

3.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模仿诗人的写作风格,创作一首属于自己的诗歌。

4. 例题讲解:选取一道教材中的诗歌鉴赏题目,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5. 随堂练习:让学生针对所学内容,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

六、板书设计1. 唐诗歌的基本知识(韵律、格律等)2. 著名诗人代表作品分析a. 李白《将进酒》b. 杜甫《春望》c. 王之涣《登鹳雀楼》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从教材第五章中选取一首唐诗歌,分析其主题、意境、韵律及修辞手法。

2. 答案要求:不少于500字,要求条理清晰,分析透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更多唐诗歌作品,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可以组织诗歌朗诵、鉴赏比赛等活动,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重点诗歌选取与分析。

古代文学:第五章 中唐诗坛

古代文学:第五章  中唐诗坛
首句写整个长安,次句专写皇城风光。并未直接写 到游春盛况,而剪取无限风光中风拂“御柳”一个 镜头。当时风俗,寒食日折柳插门,所以特写柳。
一二句是对长安寒食风光一般性描写,三四句则是 特殊情景。两联情景有一个时间推移,一二写白昼, 三四写夜晚,“日暮”则是转折。寒食节普天之下 一律禁火,唯有得到皇帝许可,“特敕街中许燃烛” (元稹《连昌宫词》),才是例外。除了皇宫,贵 近宠臣也可以得到这份恩典。“日暮”2句正是写 这种情事,仍是形象的画面。
诗写到这里,含意不伸,戛然而止,没有多费笔 墨去说明倾听这些声音、构想这幅画面的借宿之 人的感想,但从中透露的山居荒寒之感,由此触
2020/1发2/6 的旅人静夜之情,皆不言自见,可想而知。 9
第一节 刘长卿和韦应物 6
韦 应 物 ( 737—790 ? ) , 长 安 人 。 天 宝 末 年曾以三卫郎侍玄宗,狂放不羁,使侠任 气。玄宗死后,始悔悟折节读书,应举为 进士,任滁州、江州、苏州刺史,后转司 郎中,人称“韦苏州”、“韦江州”或 “韦左司”。为官正直,关心民间疾苦, 对陶渊明极为向往。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写的是借宿山家以 后的事。在用字上,“柴门”上承“白屋”,“风 雪”遥承“天寒”,而“夜”则与“日暮”衔接。
2020/12/6
8
第一节 刘长卿和韦应物 5
前半首从所见之景着墨,后半首则从所闻之声下 笔。夜深,人寝,不能再写见,只能写闻。“柴 门”句写的应是黑夜中、卧榻上听到的院内动静; “风雪”句应也不是眼见,而是耳闻,是因听到 各种声音而知道风雪中有人归来。只写“闻犬 吠”,因为这是最先打破静夜之声,也是最先入 耳之声,而实际听到的应当还有风雪声、叩门声、 柴门启闭声、家人回答声,等等。
《滁州西涧》(328):

隋唐五代文学第五章

隋唐五代文学第五章

仆尝痛诗道崩坏,忽忽愤发,或食辍哺,夜辍 寝,不量才力,欲扶起之。
自登朝来,年齿渐长,阅事渐多,每与人言, 多询时务,每读书史,多求理道,始知文章合为 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时皇帝初即位,宰 府有正人,屡降玺书,访人急病。仆当此日,擢 在翰林,身是谏官,月请谏纸,启奏之外,有可 以救济人病,裨补时阙,而难於指言者,辄咏歌 之,欲稍稍递进闻於上,上以广宸聪、副忧勤, 次以酬恩奖、塞言责,下以复吾平生之志。
第五章 中唐诗歌的新变
中唐(766-836),起于唐代宗大历初年,终 于唐文宗开成元年,约七十年。
严 羽 将 中 唐 分 为 大 历 ( 766-779 ) 、 元 和 (805-820)两个时期,其实元和前的贞元(785805),元和后的长庆(821-824),可与元和一 起算作中唐后期。
大历是盛唐至中唐的一个过渡期,其间主要 诗人包括韦应物、刘长卿、大历十才子、李益等。 李益及十才子中的卢纶,颇有边塞之作,是高岑 诗风的延续,至于韦应物、刘长卿、及十才子中 的其他诗人则多山水吟咏,是王孟诗风的余韵。
仆数月来检讨囊箧中,得新旧诗,各以类
分,分为卷首。自拾遗来,凡所遇所感,关於 美刺兴比者,又自武德讫元和,因事立题,题 为《新乐府》者,共一百五十首,谓之“讽谕 诗”;又或退公独处,或移病闲居,知足保和, 吟玩情性者一百首,谓之“闲适诗”;又有事 务牵於外,情性动於内,随感遇而形於叹咏者 一百首,谓之“感伤诗”;又有五言、七言长 句、短句,自一百韵至两韵者四百馀首,谓之 “杂律诗”。
帝欲长吟哦,故遣起且僵。剪翎送笼中, 使看百鸟翔。平生千万篇,金薤垂琳琅。 仙官敕六丁,雷电下取将。流落人间者, 太山一毫芒。我愿生两翅,捕逐出八荒。 精诚忽交通,百怪入我肠。刺手拔鲸牙, 举瓢酌天浆。腾身跨汗漫,不著织女襄。 顾语地上友,经营无太忙。乞君飞霞佩, 与我高颉颃。

第五章中唐文学

第五章中唐文学

• 3、大历诗歌的总体特征--“有佳句而无佳篇” 大历诗歌的总体特征-- 有佳句而无佳篇” --“
• (1)大历诗人多生不逢时之感,意气消沉,受其特定心 大历诗人多生不逢时之感,意气消沉, 境和意绪支配,往往选择带有凄清、寒冷、 境和意绪支配,往往选择带有凄清、寒冷、萧瑟乃至暗淡 色彩的诗歌词语 诗歌词语。 色彩的诗歌词语。 • (2)在大历诗中,诗人寂寞冷落的情思,多通过象征性 )在大历诗中,诗人寂寞冷落的情思,多通过象征性 意象或描述性意象表达出来 或描述性意象表达出来。 青山” 白云” 意象或描述性意象表达出来。如“青山”、“白云”、 孤舟” 夕阳” 落叶” 寒山” “孤舟”、“夕阳”、“落叶”、“寒山”等。 • (3)大历诗人往往从极细微处感受体认,再逼真地描绘 )大历诗人往往从极细微处感受体认, 清幽韵味的小境界 的小境界。 出清幽韵味的小境界。
2、中唐诗歌的基本特点
(1)诗家辈出,风格多样,为唐诗发展史上 诗家辈出,风格多样, 的第二次高潮; 的第二次高潮; 写实成为诗歌创作的主流之一; (2)写实成为诗歌创作的主流之一; 尚俗尚奇,风格为之一变。 (3)尚俗尚奇,风格为之一变。 上承杜诗,下启晚唐和两宋诗风。 (4)上承杜诗,下启晚唐和两宋诗风。
刘禹锡及其诗歌(772—842 842) 2、刘禹锡及其诗歌(772 842) 生平与思想:永贞革新—谪居朗州十年 谪居朗州十年—再贬连州 (1)生平与思想:永贞革新 谪居朗州十年 再贬连州 (2)诗歌内容
政治讽刺之作; 身世感慨之作; A 、 政治讽刺之作 ; B 、 身世感慨之作 ; C 、 咏史怀古之 西塞山怀古》 328; 民歌、情歌, 作;《西塞山怀古》P328;D、 (4)民歌、情歌,《竹枝 二首(其一“杨柳青青江水平” 词》二首(其一“杨柳青青江水平”)。

古代文学第五章节中唐诗坛

古代文学第五章节中唐诗坛

中唐诗坛在当代的价值与意义
文化传承
中唐诗歌作为中华文化 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
要价值。
审美教育
中唐诗歌优美的语言和 深邃的意境,能够启迪 人们的心灵,提高审美
素养。
社会反思
中唐诗歌反映了当时社 会的矛盾和问题,对当 代社会具有反思和启示
作用。
国际交流
中唐诗歌作为世界文学 的瑰宝,能够促进国际 文化交流和理解,增强
韩愈的诗歌风格与思想
诗歌风格
韩愈的诗歌以雄奇奔放、气势磅礴为 主要特点,语言新颖、意境深远。他 的诗歌常常以文为诗,以议论入诗, 表现出强烈的个性化和创新精神。
思想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代表人物,主 张文以载道,强调文章的社会功能。 他的思想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强调仁 义道德,提倡孝道和忠诚。
白居易的诗歌风格与思想
诗歌风格
刘禹锡的诗歌以清新明快、意境深远为主要特点,语言简练 明快,富有节奏感。他的诗歌多涉及自然景观和历史事件, 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
思想
刘禹锡的思想深受道家和儒家思想影响,强调天人合一、自 然与人的和谐。他主张独立思考,反对因循守旧,提倡开放 包容的文化心态。
李商隐的诗歌风格与思想
诗歌风格
跨学科研究
运用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学科 的理论和方法,多角度地解读中唐诗 歌的文化内涵和社会意义。
比较研究
将中唐诗歌与其他时期的诗歌进行比 较,探究其独特性和创新性。
心理分析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中唐诗人的情感世 界和创作心理,揭示其诗歌中的深层 情感和心理动机。
中唐诗坛的研究现状与趋势
实证研究
跨文化研究
这一时期,儒学复兴,古文运动兴起 ,提倡文章要言之有物、反映社会现 实。这些思潮对中唐诗坛产生了深远 影响。

中唐诗歌

中唐诗歌

得尽徵其文,手自排缵,成五十卷,凡二千二百五十一首。前辈多
以“前集”,“中集”为名,予以为国家改元长庆,讫於是,因号
曰《白氏长庆集》。

居易尝写其文集,送江州东西二林寺、洛城香山圣善等寺
,如佛书杂传例流行之。无子,以其侄孙嗣。遗命不归下邽,可葬
于香山如满师塔之侧,家人从命而葬焉。
元和体
元和体的主体是白居易与元稹的诗。 白居易诗分几个部分: 1 讽喻诗 2 元白赠答唱和时的长篇排律 3 闲适诗
…… 上令神策中尉吐突承璀为招讨使,谏官上章者十七 八。居易面论,辞情切至。既而又请罢河北用兵,凡数 千百言,皆人之难言者,上多听纳。唯谏承璀事切,上 颇不悦,谓李绛曰:“白居易小子,是朕拔擢致名位, 而无礼于朕,朕实难奈。”绛对曰:“居易所以不避死 亡之诛,事无巨细必言者,盖酬陛下特力拔擢耳,非轻 言也。陛下欲开谏诤之路,不宜阻居易言。”上曰:“ 卿言是也。”由是多见听纳。

居易初对策高第,擢入翰林,蒙英主特达顾遇,
颇欲奋厉效报,苟致身于訏谟之地,则兼济生灵,蓄意
未果,望风为当路者所挤,流徙江湖。四五年间,几沦
蛮瘴。自是宦情衰落,无意于出处,唯以逍遥自得,吟
咏情性为事。太和已后,李宗闵、李德裕朋党事起,是
非排陷,朝升暮黜,天子亦无如之何。杨颖士、杨虞卿
与宗闵善,居易妻,颖士从父妹也。居易愈不自安,惧

圣人知其然,因其言,经之以六义;缘其声,
纬之以五音。音有韵,义有类。韵协则言顺,言顺则声
易入;类举则情见,情见则感易交。于是乎孕大含深,
贯微洞密,上下通而一气泰,忧乐合而百志熙。五帝三
皇所以直道而行、垂拱而理者,揭此以为大柄,决此以
为大窦也。故闻“元首明,股肱良”之歌,则知虞道昌

06第四编--第五章--中唐诗坛PPT课件

06第四编--第五章--中唐诗坛PPT课件

32 .
▪ 简淡而兼幽深、温醇不失孤峭是柳宗元诗风的主要特征。他 往往在平淡的摹绘与叙述中寄寓个人胸襟,诗境峻峭萧散而 意味深长。通过诗人心境的表、内层反差、平淡的自然山水 画面,隐含不平常的意蕴。 ▪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烟销日出不见人,欸 乃一声山水绿。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 杪秋霜露重,晨起行幽谷。黄叶覆溪桥,荒村唯古木。寒 花疏寂历,幽泉微断续。机心久已忘,何事惊麋鹿。
33 .
三、贬谪文学群体
14 .
二、孟郊
▪ 孟郊(751—814)字东野,湖 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先世 居洛阳。少贫,父早死,值中原 战乱,长期漂泊于湖北、湖南、 广西等地。屡试不中,贞元十二 年(796年)四十六岁时登进士 第。五十岁时授溧阳尉,因不事 曹务,吟诗为乐,被罚半俸。 814年,郑馀庆镇兴元,奏为参 谋,卒于应邀前往的途中。
10 .
第二节 韩 愈、孟 郊
一、韩愈
▪ 韩愈(768—824),字退之, 河阳(今河南孟州)人。他三岁 而孤,随兄嫂游宦避乱。七岁读 书,十三能文,后从独孤及、梁 肃游学。贞元十九年(803), 任监察御史,因京畿天旱人饥, 上书言情,被贬连州山阳令。后 升至刑部侍郎,又因上《论佛骨 表》被贬潮州刺史。官终吏部侍 郎,卒于长庆四年。
29 .
▪ 刘禹锡最为人所称道的是咏史怀古之作。在这些诗篇中,诗 人常常超越历史与现实的时间距离,借怀古以伤今,在历史 与现实的交融中,展开个人对漫漫人生的体认与感悟。如 《西塞山怀古》: ▪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 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今逢 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20 .
▪ 感慨生命短促、悲伤志向蹉跎、宣泄怀才不遇的悲愤,是李 贺诗歌的重要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春行》、《卖炭翁》;元稹《遣悲怀》、《离思》(曾 经沧海难为水)。
第一节 大历诗风
一、韦应物
主要是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于世, 善于通过清淡幽美的山水意象, 传达出寂寞幽独和恬淡自适的意 绪,形成高雅明净、澄淡精致的 独特风格。
韦应物
野 渡 无 人 舟 自 横
上 春 有 潮 黄 带 鹂 雨 深 晚 树 来 鸣 急
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
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 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 魏官牵车指千里,东关酸风射眸子。 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
月 如 无 恨 月 常 圆
李贺《李凭箜篌引》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第三、劲拔险拗的语言韵律
如《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
至昌黎时,李杜已在前,纵极力变化,终不能再辟一径。唯
少陵奇险处,尚有可推广。故一眼觑定,欲从此劈山开道,
自成一家。此昌黎注意所在也。然奇险处亦自有得失。盖少 陵才思所到,偶然得之;而昌黎则专以此求胜,故时见斧凿 痕迹,有心与无心异也。 ——赵翼《瓯北诗话》 韩愈《陆浑山火》:‚虎熊麋猪逮猴猿,水龙鼍龟鱼与鼋。
三、大历十才子
‚十才子‛之名始见于中唐诗人姚合所编的《极玄集》,
是指钱起、卢纶、李端、吉中孚、韩翃、司空曙、苗发、
崔峒、耿湋、夏侯审。 除了应酬唱和之作外,他们的诗主要写日常生活细事、 山水风物和羁旅愁思,表现寂寞清冷、超然世外的情怀。 钱起为十子之冠,其《省试湘灵鼓瑟》颇负盛名。
大历十才子名作
3、应当重点掌握的作品:韦应物《滁州西涧》;刘
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孟郊《秋怀》;韩愈《山 石》、《听颖师弹琴》、《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李 贺《南园》(男儿何不带吴钩)、《李凭箜篌引》、 《金铜仙人辞汉歌》、《雁门太守行》;贾岛《寻隐者 不遇》;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柳宗元
《江雪》,白居易《长恨歌》、《琵琶行》、《钱塘湖
李贺
以父名晋肃,不肯举进士,愈为作
《讳辩》,然卒亦不就举。
——《新唐书· 李贺传》
父名晋肃,子不得举进士;若父名 仁,子不得为人乎?
——韩愈《讳辩》
2、诗歌特点——“瑰诡” 意象新奇,设色鲜明,想象丰富而奇特。 长吉之瑰诡,天地间自欠此体不得。 ——严羽《沧浪诗话》
李贺《雁门太守行》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掌握和感动;他必须发出过很多的行动,得到过很多的经历,
有丰富的生活,然后才有能力用具体形象把生活中真正深刻 的东西表现出来。因此,天才尽管在青年时代就已露头角,
但是只有到了中年和老年,才能达到艺术作品的真正的成熟。
——黑格尔《美学》 • 钱锺书《谈艺录》:‚铺陈追琢,景象虽幽,怀抱不深。‛ • 高棅《唐诗品汇》:‚使假之以年,少加以理,其格律岂 止是哉!‛
尤其是宋诗散文化特点的形成,具有直接的重要影响。
韩孟诗派的诗歌主张和美学追求:
(1)重视主观抒情,提倡‚不平则鸣‛。
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 ——韩愈《送孟东野序》
(2)提倡‚笔补造化‛。
笔补造化天无功。 ——李贺《高轩过》 ——孟郊《怨诗》 (3)崇尚雄奇怪异之美。
试妾与君泪,两处滴池水。看取芙蓉花,今年为谁死。
七言绝,开元之下,便当以李益为第一。如《夜上西城》、
《从军北征》、《受降》、《春夜闻笛》诸篇,皆可与太白、 龙标竞爽,非中唐所得有也。 ——胡应麟《诗薮》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王昌龄《从军行》其一 烽火城西百尺楼, 黄昏独坐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 无那金闺万里愁。
回乐峰前沙似雪,
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
第五章 中唐诗坛
1、本章主要内容:流派繁多,诗风各异的中唐诗坛。
间有盛唐馀韵而气骨顿衰的大历诗风,强调不平则鸣、追 求险奇怪异之美的韩孟诗派,刘禹锡、柳宗元等人的创作,
重写实、尚通脱的元白诗派。
2、应当重点掌握的基本知识点:‚不平则鸣‛,
‚笔补造化‛,‚郊寒岛瘦‛,新乐府,元和体,‚元轻 白俗‛。
姚合领着一群青年人做诗,为各人自己的出路,也为着癖 好,做一种阴暗情调的五言律诗。
——闻一多《唐诗杂论· 贾岛》
一、韩孟诗派及其诗歌主张
韩孟诗派:中唐时期兴起的一个影响较大的诗派,代表人
物是韩愈、孟郊,此外还有李贺、贾岛、姚合、卢仝、刘 叉等人。他们强调‚不平则鸣‛和‚笔补造化‛,崇尚雄 奇怪异之美,形成一种险怪新奇的诗风。韩孟诗派对后世 诗人影响很大,韩愈所开创的‚以文为诗‛,对后世诗歌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想象丰富
云烟绵联,不足为其态也;水之迢迢,不足为其情也;春
之盎盎,不足为其和也;秋之明洁,不足为其格也;风樯
第四节 元白诗派 一、新乐府
新乐府,即以新题写时事的乐府诗,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和
批判现实的精神。其形成经历了一个较长的发展过程,其
源可追溯至杜甫的‚因事立题,无复倚傍‛乐府风格的诗 歌创作,后经元结、顾况等人的承续,张籍、王建又进一
步写实化和通俗化,至李绅,‚新乐府‛的概念形成,并
得到元稹和白居易的响应,将新乐府的创作推向高潮,形 成了重写实、尚通俗、强调讽喻的新诗风。
既有诗之优美, 复具文之流畅。 韵散同体,诗文 合一。 ——陈寅恪《论 韩愈》
韩愈为唐诗之一大变。其力大, 其思雄,崛起特为鼻祖。宋之 苏、梅、欧、苏、王、黄,皆 愈为之发其端,可谓极盛。 ——清· 叶燮《原诗》
韩愈
三、孟郊
1、生平经历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孟郊《登科后》


柳宗元《江雪》
韦应物、柳宗元并称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韦柳‛,但诗风也有
差异。
二、刘长卿
诗歌具有一种冷落寂寞的情 调和惆怅衰飒的心绪,显得 极为凄清悲凉。在反映这一
时期士人的孤独冷漠心态方
面,刘长卿的诗歌很有代表 性。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日暮苍山远 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 风雪夜归人
卢纶《塞下曲》
月黑雁飞高, 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 大雪满弓刀。
韩翃《寒食日即事》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四、李益
从事十八载,五在兵间,故其为文,咸多军旅之思。……或 因军中酒酣,或时塞上兵寢,投剑秉笔,散怀于斯文,率皆 出于慷慨意气,武毅犷厉。 ——李益《从军诗序》
楚屈入水死,诗孟踏雪僵。——《答卢仝》 舟行素冰折,声作青瑶嘶。——《寒溪》
奇语奇句
溪镜不隐发,树衣常御寒。——《送无怀道士游富春山水》
贫寒的生活
秋至老更贫,破屋无门扉。一片月落床,四壁风入衣。 郊

——《秋怀十五首》其四
凄寒的心境 荒寒的环境
寒 岛 瘦
清寒的意象
喜用意象:冰、雪、霜 喜用词语:寒、冷、冻、凉 喜用色彩:青、绿、翠
鸦鸱雕鹰雉鹄鵾,燖炰煨爊孰飞奔。‛
韩愈《山石》
山石荦确行径微,黄昏到寺蝙蝠飞。
升堂坐阶新雨足,芭蕉叶大栀子肥。 僧言古壁佛画好,以火来照所见稀。 铺床拂席臵羹饭,疏粝亦足饱我饥。 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 天明独去无道路,出入高下穷烟霏。 山红涧碧纷烂漫,时见松枥皆十围。 当流赤足踏涧石,水声激激风生衣。 人生如此自可乐,岂必局促为人鞿。 嗟哉吾党二三子,安得至老不更归。
钩章棘句,搯擢胃肾。 ——韩愈《贞曜先生墓志铭》
2、诗歌特点 借车载家具,家具少于车。 ——《借车》
思新意 奇
吹霞弄日光不定,暖得曲身成直身。——《答友人赠炭》 南山塞天地,日月石上生。——《游终南山》 千山不隐响,一叶动亦闻。——《桐庐山中赠李明府》 冷露滴梦破,峭风梳骨寒。——《秋怀》
道路如抽蚕,宛转羁肠縻。——《出东门》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 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 二十三年弃臵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 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 暂凭杯酒长精神。
二、柳宗元
柳宗元《登柳州城楼 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阵马,不足为其勇也;瓦棺篆鼎,不足为其古也;时花美 女,不足为其色也;荒国陊殿,梗莽丘垅,不足为其怨恨 悲秋也;鲸呿鳌掷、牛鬼蛇神,不足为其虚荒诞幻也。盖 《骚》之苗裔;理虽不及,辞或过之。
——杜牧《李长吉歌诗叙》
浮想联翩,构思精巧, 意境绮丽,风格奇诡幽艳
艺术家不仅要在世界里看得很多,熟悉外在的和内在的现象, 而且还要把众多的重大的东西摆在胸中玩味,深刻地被它们
独 怜 幽 草 涧 边 生
滁 州 西 涧
后人对此诗后两句的化用: 欧阳修《采桑子》:‚野岸无人舟自横。‛
寇准《春日登楼怀归》:‚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
苏舜钦《淮中晚泊犊头》:‚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 看潮生。‛ 清· 黄叔灿《唐诗笺注》:‚闲淡心胸,方能领略此野 趣。所难尤在此种笔墨,分明一幅图画。‛ 清· 宋顾乐《万首唐人绝句选评》:‚写景清切,悠然 意远,绝唱也。‛
第二节 韩孟诗派
这边老年的孟郊,正哼着他那沙涩而带芒刺感的五古, 恶毒的咒骂世道人心,夹在咒骂声中的,是卢仝、刘叉的 ‘插科打诨’和韩愈的宏亮嗓音,向佛老挑衅。那边元稹、 张籍、王建等,在白居易的改良社会的大纛下,用律动的 乐府调子,对社会泣诉着他们那各阶层中病态的小悲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