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级主减速器

合集下载

汽车底盘构造试题库及答案

汽车底盘构造试题库及答案

第一章汽车传动系一、填空题1.汽车传动系的基本功用是(将发动机发出的动力传给驱动车轮)。

2.按结构和传动介质的不同,汽车传动系的型式有(机械式)、(液力机械式)、(静液式)和(电力式)等四种。

3.机械式传动系由(离合器)、(变速器)、(万向传动装置)和(驱动桥)等四部分构成。

二、问答题1. 汽车传动系应具有哪些功能?减速和变速功能实现汽车倒驶必要时中断动力传动差速器的差速作用2.汽车传动系有几种类型?各有什么特点?2.1)汽车传动系的型式有四种。

(1)机械式传动系。

(2)液力机械式传动系。

(3)静液式(容积液压式)传动系。

(4)电力式传动系。

2)特点及优缺点:(1)机械传动系:a.组成——由离合器、变速器、万向传动装置、驱动桥(主减速器、差速器、半轴)等,总成组成。

b.优点——传动效率高,工作可靠,结构简单,应用广泛。

c.缺点——重量较大,零部件较多,不适于超重型汽车。

(2)液力机械传动系:a.组成——液力耦合器+机械传动系或液力变矩器+机械传动系b.特点——利用液体的循环流动的动能来传递扭矩。

液力耦合器只能传递发动机的扭矩,而不能改变扭矩大小;液力变矩器不仅能传递发动机扭矩,而且能改变扭矩的大小,由于变矩范围小,必须与机械传动系相配合,以达到降速增扭的目的。

c.优点——汽车起动平稳,可降低动载荷、消除传动系扭转振动,操纵简单。

d.缺点——机械效率低,结构复杂,重量大,成本高。

e.应用——应用于超重型自卸车、装载机械、高级小轿车和城市公共汽车。

(3)液力传动系(容积液压式):a.组成——发动机带动油泵,油泵驱动液压马达,液压马达带动驱动桥或直接安装在车轮上。

b.特点——可实现无级变速,可取消机械传动系所有部件,离地间隙大,通过能力强。

c.缺点——传动效率低,精度要求高,可靠性差。

(4)电力传动系a.特点——发动机带动交流发电机,经全波整流后,把直流电供给与车轮相连的直流串激电动机。

b.优点——可无级变速,调速范围大,传动系简单(无离合器、变速器、传动轴),行驶平稳,冲击小,寿命长,效率低,重量大。

中型客车-双级主减速器设计说明书

中型客车-双级主减速器设计说明书

《汽车设计》课程设计主减速器设计专 业:车辆工程班级: 姓 名: 学 号:二〇一四年十二月、目录一、任务1.1发动机最大功率P emax及相应转速n p .....................................................................1.2 发动机最大转矩Temax和相应转速n T ..................................................................1.3主减速器传动比设计.............................................................................................1.4最低挡传动比确定 ................................................................................................1.5各档传动比选择....................................................................................................二、主减速器结构形式的确定..........................................................................................2.1主减速器的减速形式 ..............................................................................................2.2 主减速器的齿轮类型 .............................................................................................2.3 主减速器主、从动锥齿轮的支承方案....................................................................2.3.1、主动锥齿轮的支承 ........................................................................................2.3.2、从动锥齿轮的支承 ........................................................................................三、主减速器的结构设计与校核 ......................................................................................3.1双级主减速器传动比分配 .......................................................................................3.2主减速器齿轮参数的选择 .......................................................................................3.2.1、齿数的选择................................................................................................3.2.3、齿轮端面模数的选择 ....................................................................................3.2.4、齿面宽的选择............................................................................................3.2.5、螺旋锥齿轮螺旋方向...................................................................................3.2.6、螺旋角的选择..............................................................................................3.2.7、齿轮法向压力角的选择.................................................................................3.3主减速器螺旋锥齿轮的几何尺寸计算与强度计算 ..................................................3.3.1 主减速器螺旋锥齿轮的几何尺寸计算.............................................................3.3.2 主减速器螺旋锥齿轮的强度校核....................................................................3.3.2.1、主减速器螺旋锥齿轮的强度计算.........................................................3.3.2.2、轮齿的弯曲强度计算 ...........................................................................3.3.2.3、轮齿的接触强度计算 .........................................................................3.3.3第二级齿轮模数的确定....................................................................................3.3.3.1、材料的选择和应力的确定....................................................................3.3.3.2、齿轮的弯曲强度设计计算....................................................................3.3.4双级主减速器的圆柱齿轮基本参数的选择 ......................................................3.3.5齿轮的校核 ......................................................................................................3.3.5.1、齿轮弯曲强度校核...............................................................................3.3.5.2、齿面接触强度校核...............................................................................3.4主减速器齿轮的材料及热处理................................................................................ 结论 ..............................................................................................................................主减速器设计一、任务:○1、确定主减速器方案。

重型汽车双级主减速器设计

重型汽车双级主减速器设计

1 引言1.1 概述主减速器是汽车驱动桥中的重要部件。

驱动桥主要包括主减速器总成、差速器、驱动桥壳等。

主减速器的功用是将输入的转矩增大并相应降低转速,以及当发动机纵向布置时还具有改变旋转方向的作用。

为满足不同的使用要求,主减速器的结构形式也是不同的。

按参加减速传动的齿轮副数目分,有单级式主减速器和双级式主减速器,在双级式主减速器中,若第二级减速器齿轮有两对,并分置于两侧车轮附近,实际上成为独立部件,则称为轮边减速器。

按主减速器传动比挡数分,有单速式减速器和双速式减速器,前者的传动比是固定的,后者有两个传动比供驾驶员选择,以适应不同行驶条件的需要。

按齿轮副结构形式分,减速器有圆柱齿轮式、圆锥齿轮式和准双曲面齿轮式等。

1.2 主减速器发展趋势20世纪70-80年代,世界上减速器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且与新技术革命的发展紧密结合。

通用减速器的发展趋势如下:①高水平、高性能。

圆柱齿轮普遍采用渗碳淬火、磨齿,承载能力提高4倍以上,体积小、重量轻、噪声低、效率高、可靠性高。

②积木式组合设计。

基本参数采用优先数,尺寸规格整齐,零件通用性和互换性强,系列容易扩充和花样翻新,利于组织批量生产和降低成本。

③型式多样化,变型设计多。

摆脱了传统的单一的底座安装方式,增添了空心轴悬挂式、浮动支承底座、电动机与减速器一体式联接,多方位安装面等不同型式,扩大使用范围。

促使减速器水平提高的主要因素有:①理论知识的日趋完善,更接近实际(如齿轮强度计算方法、修形技术、变形计算、优化设计方法、齿根圆滑过渡、新结构等)。

②采用好的材料,普遍采用各种优质合金钢锻件,材料和热处理质量控制水平提高。

③结构设计更合理。

④加工精度提高到ISO5-6级。

⑤轴承质量和寿命提高。

⑥润滑油质量提高。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我国先后制订了JB1130-70《圆柱齿轮减速器》等一批通用减速器的标淮,除主机厂自制配套使用外,还形成了一批减速器专业生产厂。

目前,全国生产减速器的企业有数百家,年产通用减速器25万台左右,对发展我国的机械产品作出了贡献。

解放CA1092货车双级主减速器驱动桥毕业设计

解放CA1092货车双级主减速器驱动桥毕业设计

摘要本次设计的题目是中型货车驱动桥设计。

驱动桥一般由主减速器、差速器、半轴及桥壳四部分组成,其基本功用是增大由传动轴或直接由变速器传来的转矩,将转矩分配给左、右车轮,并使左、右驱动车轮具有汽车行驶运动学所要求的差速功能;此外,还要承受作用于路面和车架或车厢之间的铅垂力、纵向力和横向力。

本文首先论述了驱动桥的总体结构,在分析驱动桥各部分结构型式、发展过程,及其以往形式的优缺点的基础上,确定了总体设计方案:采用整体式驱动桥,主减速器的减速型式采用双级减速器,主减速器齿轮采用螺旋锥齿轮,差速器采用普通对称式圆锥行星齿轮差速器,半轴型式采用全浮式,桥壳采用铸造整体式桥壳。

在本次设计中,主要完成了双级减速器、圆锥行星齿轮差速器、全浮式半轴、桥壳的设计工作。

关键词:驱动桥;主减速器;全浮式半轴;桥壳;差速器目录摘要............................................................................................ ................ (2)第1章绪论 (4)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4)1.2 课题研究现状 (4)1.2.1主减速器型式及其现状 (5)1.2.差速器形式发展现状............................................................................................................. .41.2.半轴形式发展现状............................................................ .................. . (5)1.2.桥壳形式发展现状......................................................... .................. . (5)1.3 设计主要内容 (9)第2章设计方案的确定 (7)2.1 基本参数的选择 (7)2.2 主减速比的计算 (7)2.3 主减速器结构方案的确定 (8)2.4差速器的选择 (8)2.5半轴型式的确定 (9)2.6桥壳型式的确定 (9)2.7本章小结 (9)第3章主减速器的基本参数选择与设计计算 (13)3.1 主减速齿轮计算载荷的计算 (13)3.2 主减速器齿轮参数的选择 (14)3.3 主减速器螺旋锥齿轮的几何尺寸计算与强度计算 (15)3.3.1 主减速器螺旋锥齿轮的几何尺寸计算 (15)3.3.2 主减速器螺旋锥齿轮的强度计算 (16)3.4 主减速器齿轮的材料及热处理 (19)3.5 第二级斜齿圆柱齿轮基本参数的选择 (19)3.6 第二级斜齿圆柱齿轮校核 (21)3.7 主减速器轴承的计算 (19)3.8 主减速器的润滑 (22)3.9 本章小结 (26)第4章差速器设计 (27)4.1 差速器的作用 (27)4.2 对称式圆锥行星齿轮差速器 (27)4.2.1 差速器齿轮的基本参数选择 (28)4.2.2 差速器齿轮的几何尺寸计算与强度计算 (29)4.4 本章小结 (29)第5章半轴设计 (33)5.1 半轴的设计与计算 (33)5.1.1 全浮式半轴的设计计算 (33)5.1.2 半轴的结构设计及材料与热处理 (35)5.2 本章小结 (36)第6章驱动桥桥壳设计 (37)6.1 桥壳的受力分析及强度计算 (37)6.1.1 桥壳的静弯曲应力计算 (37)6.1.2 在不平路面冲击载荷作用下桥壳的强度计算 (38)6.1.3 汽车以最大牵引力行驶时的桥壳的强度计算 (38)6.1.4 汽车紧急制动时的桥壳强度计算 (39)6.1.5 汽车受最大侧向力时桥壳的强度计算 (41)6.2 本章小结 (43)结论 (44)参考文献 (45)致谢 (46)第1章绪论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汽车驱动桥是汽车传动系统的重要组成,承载着汽车的满载荷重及地面经车轮、车架给予的垂直力、纵向力、横向力及其力矩,以及冲击载荷;驱动桥还传递着传动系中的最大转矩。

两级(同轴式)圆柱齿轮减速器设计

两级(同轴式)圆柱齿轮减速器设计

目录一、设计任务书 (1)二、传动装置的总体设计 (3)三、传动零件的设计计算 (7)四、轴的设计计算 (13)五、键连接的选择和计算 (21)六、滚动轴承的设计与计算 (23)七、箱体的结构设计 (24)八、设计小结 (27)九、参考文献 (29)一、设计任务书1、设计题目:设计两级(同轴式)圆柱齿轮减速器2、设计要求:设计一用于带式运输机上的同轴式两级圆柱齿轮减速器(如图),连续工作,单向运转;空载启动较平稳。

运输带容许速度误差为5%。

每天8图1-1带式输送机传动系统简图小时,使用期限8年。

设计参数:运输机最大有效拉力2600N,运输带速度v=1.5m/s,卷筒直径D=400㎜。

特点:同轴式两级减速器径向尺寸紧凑,但轴向尺寸较大。

减速器的输入输出轴位于同一轴线两端。

3、设计内容:1)传动方案的分析与拟定2)电动机的选择3)传动装置运动与动力参数计算4)传动零件、轴、滚动轴承及连接键的设计计算5)滚动轴承、键、联轴器的选择与校核6)装配图、零件图的绘制7)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4、设计任务:1) 装配图1张(A1/A2)2) 上箱体1 张(A1/A2)3) 下箱体1张( A1/A2)4) 轴1张(A2/A3)5) 齿轮1张(A2/A3)6) 设计说明书1份二、传动装置的总体设计采用二级减速器,瞬时传动比恒定、工作平稳、传动准确可靠,径向尺寸小,结构紧凑,重量轻,节约材料。

轴向尺寸大,要求两级传动中心距相同。

减速器横向尺寸较小,两大吃论浸油深度可以大致相同。

但减速器轴向尺寸及重量较大;高级齿轮的承载能力不能充分利用;中间轴承润滑困难;中间轴较长,刚度差;仅能有一个输入和输出端,限制了传动布置的灵活性。

原动机部分为Y系列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

总体来讲,该传动方案满足工作机的性能要求,适应工作条件、工作可靠,此外还结构简单、尺寸紧凑、成本低传动效率高。

1、 电机的选择w P =1000v F w ⋅ =kW kW 9.310005.12600=⨯ 电动机工作效率∑=ηw0P P电动机到输送机的总效率224联卷齿滚ηηηηη⋅⋅⋅⋅=∑根据《机械设计指导书》表9-6取滚动轴承传递效率8.90=滚η(三对和卷筒轴承),齿轮传动效率7.90=齿η,卷筒传动效率6.90=卷η,联轴器传动效率9.90=联η17.8099.06.907.908.9022424=⨯⨯⨯=⋅⋅⋅=∑联卷齿滚ηηηηη查《机械设计指导书》表2-1选电动机额定动率为5.5kW 确定电动机转速 卷筒轴工作转速min 6.71min 0043.145.1100060 100060r r D v n w =⨯⨯⨯=⋅⨯=π 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传动比60~8=i , 电动机转速可选范围w n i n ⋅'=∑0=(8~40)×71.6 r /min =(560~3200)r /min 符合这一范围的同步转速为750 r /min 、1000 r /min 、1500 r /min 和3000 r/min 四种。

(整理)双级主减速器驱动桥

(整理)双级主减速器驱动桥

目录1前言 (2)2 总体方案论证 (3)2.1非断开式驱动桥 (3)2.2断开式驱动桥 (4)2.3多桥驱动的布置 (4)3 主减速器设计 (6)3.1主减速器结构方案分析 (6)3.2主减速器主、从动锥齿轮的支承方案 (7)3.3主减速器锥齿轮设计 (9)3.4主减速器锥齿轮的材料 (11)3.5主减速器锥齿轮的强度计算 (12)3.6主减速器锥齿轮轴承的设计计算 (13)4 差速器设计 (18)4.1差速器结构形式选择 (19)4.2普通锥齿轮式差速器齿轮设计 (19)4.3差速器齿轮的材料 (21)4.4普通锥齿轮式差速器齿轮强度计算 (21)5 驱动车轮的传动装置设计 (23)5.1半轴的型式 (23)5.2半轴的设计与计算 (23)5.3半轴的结构设计及材料与热处理 (26)6 驱动桥壳设计 (27)6.1桥壳的结构型式 (27)6.2桥壳的受力分析及强度计算 (28)7 结论 (29)致谢 (30)附件清单 (31)1前言本课题是对货车驱动桥的结构设计。

故本说明书将以“驱动桥设计”内容对驱动桥及其主要零部件的结构型式与设计计算作一一介绍。

驱动桥的设计,由驱动桥的结构组成、功用、工作特点及设计要求讲起,详细地分析了驱动桥总成的结构型式及布置方法;全面介绍了驱动桥车轮的传动装置和桥壳的各种结构型式与设计计算方法。

汽车驱动桥是汽车的重大总成,承载着汽车的满载簧荷重及地面经车轮、车架及承载式车身经悬架给予的铅垂力、纵向力、横向力及其力矩,以及冲击载荷;驱动桥还传递着传动系中的最大转矩,桥壳还承受着反作用力矩。

汽车驱动桥结构型式和设计参数除对汽车的可靠性与耐久性有重要影响外,也对汽车的行驶性能如动力性、经济性、平顺性、通过性、机动性和操动稳定性等有直接影响。

另外,汽车驱动桥在汽车的各种总成中也是涵盖机械零件、部件、分总成等的品种最多的大总成。

例如,驱动桥包含主减速器、差速器、驱动车轮的传动装置(半轴及轮边减速器)、桥壳和各种齿轮。

汽车构造第18章驱动桥

汽车构造第18章驱动桥
目前,汽车上广泛应用的是对称式锥齿轮差速器,其结构如图1825所示。对称式锥齿轮轮间差速器由圆锥行星齿轮,行星齿轮轴(十字 轴),圆锥半轴齿轮和差速器壳等组成。
行星齿轮的 背面与差速器壳 的相应位置的内 表面,均做成球 形,保证行星齿 轮对正中心,以 有利于两个半轴 正确啮合。
差速器靠主 减速器壳体中的 润滑油润滑。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第17页
主动锥齿轮与轴制成一体,采 用悬臂式支承。一般双级主减 速器中,主动锥齿轮轴多用悬 臂式支承的原因有两点:一是 第一级齿轮传动比较小,相应 的从动锥齿轮直径较小,因而 在主动锥齿轮的外端要在加一 个支承,布置上很困难;二是 因传动比较小,主动锥齿轮即 轴颈尺寸有可能作的较大,同 时尽可能将两轴承的距离加大, 同样可得到足够的支承刚度。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第31页
16.04.2021
差速器中各元件的运动关系——差速原理
当行星齿轮只是随同行星架绕差速器旋转轴线公转时,显然,处在
同一半径r上的A、B、C三点的圆周速度都相等,其值为 w0r。于是,w1w2w0
即差速器不起差速作用,而半轴角速度等于差速器壳3的角速度。
当行星齿轮4除公转外,还绕本身的轴5以角速度 w4自转时,啮合点
A的圆周速度为 w 1rw 0rw 4r4 啮合点B的圆周速度为 w 2rw 0rw 4r4 于是 w 1 r w 2 r ( w 0 r w 4 r 4 ) ( w 0 r w 4 r 4 )
即 w1w22w0
若角速度以每分钟转速n表示,则 n1n22n0
(18-1)
式(18-1)为两半轴齿轮直径相等的对称式锥齿轮差速器的运动特征方
▪ 图18-14为某国产32t自卸 车驱动桥的轮边减速器

汽车底盘综合性试题名词解释150题及答案

汽车底盘综合性试题名词解释150题及答案

四、名词解释:1.转向轮定位:2.前轮前束:3.非独立悬架:4.离合器踏板自由行程:5.转向横拉杆:6.液力制动踏板自由行程:7.B—d轮胎:8.汽车制动:9.液力变矩器特性:10.液力变矩器的传动比:11.液力变矩器的变矩系数:12.综合式液力变矩器:13.三元件综合式液力变矩器:14.四元件综合式液力变矩器:15.断开式驱动桥:16.整体式驱动桥:17.单级主减速器:18.双级主减速器:19.准双曲面齿轮式主减速器:20.贯通式主减速器:21.轮间差速器:22.轴间差速器:23.全浮式半轴:24.半浮式半轴:25.转向轮的自动回正作用:26.主销后倾角27.主销内倾角28.车轮外倾角29.车轮前束30.转向驱动桥31.普通斜交胎32.汽车悬架33.悬架刚度C34.横臂式独立悬架35.纵臂式独立悬架36.烛式悬架37.xx式悬架138.汽车转向系39.转向器的传动效率40.转向器的正效率41.转向器的逆效率42.转向中心O43.转弯半径R44.动力转向系45.转向加力装置46.整体式动力转向器47.半整体式动力转向器48.转向加力器49.汽车制动50.行车制动系51.驻车制动系52.液压制动踏板的自由行程53.制动器54.车轮制动器55.中央制动器56.轮缸式制动器57.凸轮式制动器58.领蹄59.从蹄60.钳盘式制动器61.离合器踏板自由行程62.AFT63.自动变速器液压油64.倒档锁65.自锁66.被动式悬架67.前轮前束68.低压胎69.方向盘游隙70.增势蹄71.ABS72.汽车型号后的标记4×273.超速档74.互锁75.等速xx276.主动式悬架77.主销后倾角78.高压胎79.方向盘自由转动量80.减势蹄81.ASR82.制动踏板自由行程83.转向半径84.可逆转向器85.控制通道86.滑动率87.控制通道:88.转向器角传动比:89.正向传动:90.滑动率:91.转向轮定位:92.转向盘自由行程:93.轮胎:94.液压制动踏板自由行程:95.变矩器传动比:96.前轮前束:97.四轮驱动系统:98.转向器操纵机构:99.独立悬架:100.主销内倾角:101.领蹄:102.转向盘的自由行程:103.离合器踏板自由行程:104.承载车身:105.同步器的的功用:106.驱动防滑系统的作用:107.制动防抱死系统的作用:108.液力变矩器特性109.液力变矩器的传动比110.液力变矩器的变矩系数111.综合式液力变矩器112.三元件综合式液力变矩器113.四元件综合式液力变矩器3 114.断开式驱动桥115.整体式驱动桥116.单级主减速器117.双级主减速器118.准双曲面齿轮式主减速器119.贯通式主减速器120.轮间差速器121.轴间差速器122.全浮式半轴123.半浮式半轴124.转向轮的自动回正作用125.汽车悬架126.悬架刚度C127.横臂式独立悬架128.纵臂式独立悬架129.烛式悬架130.xx式悬架131.汽车转向系132.转向中心O133.转弯半径R134.动力转向系135.转向加力装置136.整体式动力转向器137.半整体式动力转向器138.转向加力器139.汽车制动140.行车制动系141.驻车制动系142.液压制动踏板的自由行程143.制动器144.车轮制动器145.中央制动器146.轮缸式制动器147.凸轮式制动器148.领蹄149.从蹄150.钳盘式制动451.答案:转向轮、转向节和前轴三者之间所具有一定的相对安装位置,称为转向轮定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星架
8
i总= i1× i行=ZZ98
× (1+Z6 Z3
) 行星齿轮轴
轮毂
采用轮边减速器的优点:
行星齿轮机构
1、可使驱动桥的主减速器(第一级)尺寸减小,
9
保证了足够的离地间隙。
2、可获得较大 的主传动比。(i总= i1× i行) 3、由于半轴在轮边减速器(第二级)之前,所以承受的
转矩大为减小,因而半轴和差速器等零件尺寸可以减小。
同时可获 得较大的 i0,但结 构复杂、 质量大、 成本较高
7 < i0≤12 的 中 、重型货车、 越野汽车和大 客车

分 (d)中央主减速器 保证具有较大传动比条件下, 越野车、重型

+ 轮边减速器
驱动桥中央部分尺寸较小,离 矿用自卸车、
地间隙较大
重型车

ab
c
d
小结
• 1.CA1092型载货汽车双级主减速器第一级
双级主减速器
教学目标
• 知识目标:掌握CA1091型载货汽车双级主 减速器的结构
• 能力目标:认识双级主减速器
复习导入:
• 1.主减速器有何功用?它可以分为几种类型?
1.特点:由两对传动齿轮组成, i0大( i0= 7 12), hmin 。但结构较复杂,尺寸、质量较大,
轮毂
制造、维修难度↑ , 成本较高
缺点:需要两套轮边减速器,结构较复杂,制造成本较高。
结构型式
特点
应用
1、单 级式
结构简单、质量小、成本低;但 i0≤7 的 轿 车 中
i0增大受离地间隙限制
轻型货车
在保证离

(a)第一级锥齿轮+第二级圆柱齿轮 地间隙相
齿 轮 副 数
Hale Waihona Puke 2 双 级整 体 式目式
(b)第一级锥齿轮+第二级行星齿轮
(c)第一级圆柱齿轮+第二级锥齿轮
传动为( )和( );第二级传动
为( )和(
)。
• 2.双级主减速器可以分为( )和( )。
尽可能将两轴承的距离加大,可得到足够的支承刚度。
2、轴承预紧度调整:
轴承调整垫片 8
(1)主动齿轮:调垫片8。
加垫片:预
(2)中轴:调垫片6、13。
减垫片:预
(3)差速器上从动齿轮:调螺母3 。轴承调加整垫垫片片:6预、13
减垫片:预
啮和印迹 调整垫 片7
轴承调整螺母 3 旋进:预
3、啮和调整:主动齿轮:调垫片7;旋出:预 从动齿轮:调垫片6
2.应用用:于中、重型货车,越野车,大客车 行星齿轮机构
整体式 3.分类:分开式
分开式特点: 部分零件(半轴、差速器)承载小, ∴ 结构尺寸可做小些。
整体式双级主减速器: 第一级:螺旋锥齿轮 第二级:斜齿园柱齿轮
1、支承方式——悬臂式。原因:(1)第一级 i小,从动齿轮直径小,轴承
布置困难。(2)第一级 i小,主动锥齿轮及轴颈有可能做得较大,同时
(将卸下的垫片加到13 以保证中间轴承原先调好的预紧度不被破坏。)
分开式双级主减速器:轮边减速器
主要用于一些要求传动比和离地间隙较大的越野车,重型货车上。把双级主
减速器的第二级减速齿轮机构制成同样的两套,分装在两侧驱动轮边。
第一级是螺旋锥齿轮: i1= Z从锥 / Z主锥
第二级是行星齿轮机构: i行= 1+Z固定 / Z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