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寿命高安全性改性锰酸锂的开发与应用

合集下载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ald包覆技术开发与应用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ald包覆技术开发与应用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ALD包覆技术开发与应用1. 应用背景锂离子电池作为目前最常用的可充电电池之一,在移动设备、电动汽车和储能系统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

而锂离子电池的性能主要受限于正极材料的性能,其中正极材料的包覆技术对于提高锂离子电池的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上,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常采用混合物或复合物形式,由于其表面积较大,会导致与电解液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大,进而引起与电解液之间的副反应增多、容量衰减等问题。

因此,发展一种有效的包覆技术来改善正极材料与电解液之间的界面是非常必要和迫切的。

原子层沉积(Atomic Layer Deposition, ALD)作为一种精确控制薄膜厚度和成分的技术,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ALD包覆技术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中的开发与应用情况。

2. 应用过程ALD包覆技术通过在正极材料表面逐层沉积一层薄膜,可以实现对正极材料的精确控制和改性。

下面将介绍ALD包覆技术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中的应用过程。

2.1 原子层沉积技术原子层沉积是一种以蒸发源和反应源为基础的表面修饰技术,通过周期性的注入蒸发源和反应源,使其分别与基底表面反应从而形成一层均匀、致密且具有精确厚度的薄膜。

ALD技术具有如下特点: - 反应条件温和,适用于各种基底材料; - 反应前驱体易得,并且可以通过调整反应条件来实现不同成分、厚度和形态的沉积;- 沉积过程可控性强,可以实现亚纳米级别的精确控制。

2.2 正极材料表面修饰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中,ALD包覆技术主要用于改善正极材料与电解液之间的界面性能,提高电池的循环性能和容量保持率。

常见的正极材料包括氧化物、磷酸盐等。

ALD包覆技术可以通过修饰正极材料表面来实现以下目标: - 增加电池的循环寿命:ALD可以在正极表面形成一层致密、均匀的薄膜,阻止电解液中的溶剂和金属离子进一步渗透到正极材料中,减少副反应的发生。

- 提高电池容量:ALD可以修饰正极表面,增加其与锂离子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锂离子在正极材料中的嵌入/脱嵌速率。

锰酸锂 磷酸锰铁锂 富锂锰基

锰酸锂 磷酸锰铁锂 富锂锰基

锰酸锂、磷酸锰铁锂、富锂锰基是目前锂离子电池中常用的正极材料,它们在电池行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因此对它们的研究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这三种正极材料进行介绍和分析。

一、锰酸锂1.锰酸锂简介锰酸锂是锰酸盐中的一种,化学式为LiMnO2。

它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具有正极材料的特点。

2.锰酸锂的性能锰酸锂的理论比容量较高,可达到275mAh/g,具有较高的放电电压和较平缓的充放电曲线,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电池的循环寿命。

3.锰酸锂的应用锰酸锂主要应用于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中,广泛用于移动电源、电动汽车、储能系统等领域。

二、磷酸锰铁锂1.磷酸锰铁锂简介磷酸锰铁锂是一种多元化合物,化学式为LiMnFePO4。

它是一种锰铁锂磷酸盐,具有优异的电化学性能,是一种绿色环保的正极材料。

2.磷酸锰铁锂的性能磷酸锰铁锂具有较高的放电电压,能够提供稳定的电压输出,同时具有优异的循环寿命和安全性能,是一种性能良好的正极材料。

3.磷酸锰铁锂的应用磷酸锰铁锂主要应用于锂离子电池、充电宝、无线鼠标、安防设备等领域,被广泛应用于现代生活中的各个方面。

三、富锂锰基1.富锂锰基简介富锂锰基材料是指以锰酸锂为主要成分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具有较高的比容量和良好的电化学性能。

2.富锂锰基的性能富锂锰基具有较高的比容量,能够提供更高的能量密度,同时具有良好的循环寿命和安全性能,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正极材料。

3.富锂锰基的应用富锂锰基材料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储能系统、电动工具等领域,是锂离子电池中使用最为广泛的正极材料之一。

锰酸锂、磷酸锰铁锂和富锂锰基都是锂离子电池中常用的正极材料,它们各自具有不同的优点和应用领域,在未来的发展中仍将发挥重要作用。

随着新能源领域的不断发展壮大,这些正极材料的研究和应用也将迎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这些正极材料将会不断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为新能源领域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蓬勃发展和全球对清洁能源的迫切需求,锂离子电池作为最具潜力和应用前景的储能技术之一,备受关注。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比较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比较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比较一、引言由于锂离子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长寿命和环境友好等特点,已广泛应用于移动电子设备、电动车以及储能系统等领域。

锂离子电池的性能主要由其正极材料决定,因此研究和开发高性能正极材料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就常见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进行比较分析,以期为锂离子电池的设计和制造提供参考。

二、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分类目前常见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主要分为锰酸锂材料(LiMn2O4)、钴酸锂材料(LiCoO2)、镍酸锂材料(LiNiO2)和锂铁磷酸盐材料(LiFePO4)等四种。

1.锰酸锂材料(LiMn2O4)锰酸锂材料具有安全性高、价格低廉以及环境友好等特点,是目前锂离子电池中使用最广泛的正极材料之一、然而,锰酸锂材料容量较低(约为148mAh/g),且在高温下循环性能差,容易引起热失控等问题,因此其应用范围存在一定限制。

2.钴酸锂材料(LiCoO2)钴酸锂材料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约为274mAh/g)、优异的倍率性能和循环寿命等优点。

然而,钴酸锂材料存在资源稀缺、价格昂贵以及热稳定性差等问题,限制了其进一步的应用。

另外,钴酸锂材料还存在与电解液中锂离子的剧烈反应,导致安全性较差的问题。

3.镍酸锂材料(LiNiO2)镍酸锂材料具有高比容量(约为180mAh/g)、较高的工作电压以及较好的循环寿命等特点。

然而,由于镍酸锂材料电荷和放电过程中伴随着结构的不可逆变化,导致容量衰退和温度升高等问题。

此外,镍酸锂材料还存在着自燃和爆炸的安全隐患。

4.锂铁磷酸盐材料(LiFePO4)锂铁磷酸盐材料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安全性和循环寿命等优点,已被广泛研究和应用。

锂铁磷酸盐材料由于电性能较低(约为170mAh/g),因此其能量密度有所不足。

此外,锂铁磷酸盐材料的离子电导率较低,导致其倍率性能相对较差。

1.能量密度比较从能量密度来看,钴酸锂材料具有最高的能量密度,其次是镍酸锂材料和锂铁磷酸盐材料。

锰酸锂材料由于能量密度较低,因此限制了其在高能量需求场景中的应用。

动力电池的材料开发与应用前景

动力电池的材料开发与应用前景

动力电池的材料开发与应用前景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能源问题一直是全球关注的焦点。

随着电动汽车、储能系统等领域的迅速崛起,动力电池作为关键的能源存储装置,其性能和成本直接影响着相关产业的发展。

而动力电池的性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使用的材料,因此,动力电池材料的开发成为了科研和产业界的热门话题。

一、动力电池的类型及常见材料目前,市面上常见的动力电池主要有锂离子电池、镍氢电池和铅酸电池等。

其中,锂离子电池凭借其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等优点,成为了电动汽车和消费电子产品的主流选择。

锂离子电池的关键材料包括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和隔膜。

常见的正极材料有钴酸锂(LiCoO₂)、锰酸锂(LiMn₂O₄)、磷酸铁锂(LiFePO₄)和三元材料(如镍钴锰酸锂 Li(NiCoMn)O₂)等。

钴酸锂具有较高的比容量,但钴资源稀缺且价格昂贵,限制了其大规模应用。

锰酸锂成本较低,但循环性能和比容量相对较差。

磷酸铁锂安全性高、循环寿命长,但能量密度相对较低。

三元材料则综合了较高的比容量和较好的循环性能,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正极材料之一。

负极材料主要有石墨、硅基材料和钛酸锂等。

石墨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负极材料,但其比容量已经接近理论极限。

硅基材料具有极高的比容量,但在充放电过程中体积膨胀较大,导致循环性能不佳。

钛酸锂具有良好的快充性能和长循环寿命,但比容量较低。

电解液一般由有机溶剂和锂盐组成,其作用是在正负极之间传导锂离子。

隔膜则起到隔离正负极、防止短路的作用,通常为多孔的聚合物薄膜。

二、动力电池材料开发的挑战尽管目前的动力电池技术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但仍面临着诸多挑战。

首先是能量密度的提升。

为了满足电动汽车更长的续航里程需求,需要进一步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

然而,这往往需要在材料的结构设计、合成方法等方面进行创新,同时还要解决高比容量材料带来的安全性和循环稳定性等问题。

其次是成本的降低。

目前,动力电池的成本仍然较高,限制了电动汽车的普及。

锰酸锂材料在高容量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研究

锰酸锂材料在高容量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研究

锰酸锂材料在高容量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研究随着电子设备的广泛应用和能源储存需求的增长,锂离子电池已成为目前最主流的二次电池技术。

而锂离子电池的关键组成部分之一,就是正极材料。

在众多可选的正极材料中,锰酸锂材料因其较高的比容量和较低的成本而备受关注。

本文将重点探讨锰酸锂材料在高容量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研究。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锰酸锂材料的基本特性。

锰酸锂是由锰、氧和锂组成的化合物,其晶体结构稳定性较好,具有较高的比容量和较低的材料成本。

此外,锰酸锂材料还具有较高的电导率和较好的循环稳定性,这使得它成为一种理想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在锰酸锂材料的研究中,最常用的晶相是LiMn2O4。

该材料具有尖晶石结构,能够容纳较多的锂离子,从而实现高容量的储能。

LiMn2O4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受到晶格缺陷、离子扩散速率以及锰的价态变化等因素的影响。

因此,研究人员通过合成方法、表面改性和掺杂等手段来提高锰酸锂材料的性能。

目前,针对锰酸锂材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合成方法的改进。

为了提高锰酸锂材料的性能,研究人员致力于开发新的合成方法。

常见的合成技术包括固相法、溶胶凝胶法、水热法和溶剂热法等。

其中,水热法被广泛应用于锰酸锂材料的制备,它可以提高材料的结晶度、颗粒尺寸和电导率。

其次,表面改性的研究。

锰酸锂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材料的表面特性。

为了改善锰酸锂材料的电导率和循环稳定性,研究人员通过表面涂覆、离子掺杂和表面修饰等手段来改善材料的表面性能。

例如,通过涂覆导电聚合物或金属氧化物来提高材料的导电性,并提高循环寿命。

再次,掺杂材料的研究。

掺杂是改善锰酸锂材料性能的重要途径之一。

研究人员通过掺杂一些过渡金属离子,如钴、铁或镍等,来调节材料的晶格结构和电化学性能。

这些过渡金属的掺杂可以提高锂离子的迁移速率,并增加材料的比容量。

最后,循环性能的改善。

在锰酸锂材料的应用中,循环寿命是一个重要的指标。

研究人员通过优化材料的结构、表面改性和掺杂等方法,来改善锰酸锂材料的循环性能。

锰酸锂和铅酸电池

锰酸锂和铅酸电池

锰酸锂和铅酸电池
锂离子电池和铅酸电池都是常用的电池类型。

它们在各自的应用场
景中有着优缺点。

一、锰酸锂电池
锂离子电池是一种高效、高能量密度的电池,广泛应用于移动电子设备、电动汽车、储能系统等领域。

其中,锰酸锂电池是锂离子电池中
应用最广泛的类型之一。

以下是锰酸锂电池的一些特点:
1.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锰酸锂电池能提供更长时间的使用,因此应用十分广泛。

2.长寿命:锰酸锂电池的寿命比铅酸电池长,使用寿命可达数年。

不仅如此,锂离子电池对环境的污染也较小,对人体健康较为友好。

3.快速充电:锰酸锂电池的充电速度较快,可以在数十分钟内完成充电。

4.较高的价格:而锰酸锂电池的价格相对较高。

二、铅酸电池
铅酸电池是一种早期被广泛使用的电池类型,应用于汽车、UPS电源、太阳能系统等。

以下是铅酸电池的一些特点:
1.低价格:铅酸电池相对于其他类型的电池来说价格较低,因此在一些需要大量使用电池的场合应用较广。

2.持久寿命:铅酸电池的使用寿命相对其他类型的电池来说较长。

3.易于维护:铅酸电池使用时要求定期维护和充电,但维护和充电的过程相对来说是比较容易的。

4.较低能量密度:铅酸电池的能量密度比锂离子电池低,使用时需要经常充电。

综上所述,锰酸锂电池和铅酸电池都是常见的电池类型。

在应用场景选择时,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来确定使用哪种电池类型。

锂电池正极材料锰酸锂存在问题和解决途径

锂电池正极材料锰酸锂存在问题和解决途径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制备工艺优化
通过优化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控制组分分布和相界面结构,提高复合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和稳定 性。
04
锰酸锂正极材料的未来 展望
新型锰酸锂正极材料的研发
总结词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型锰酸锂正极材料的研发已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旨在解决现有锰酸锂材料存在的问题, 提高锂电池的性能和稳定性。
详细描述
成本低廉
锰酸锂原料丰富,价格相对较低,降低了电池成 本。
锰酸锂的应用领域
电动汽车
电动工具和电动自行车
锰酸锂作为正极材料广泛应用于电动 汽车领域,如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 汽车。
锰酸锂在电动工具和电动自行车领域 也有广泛应用,提供稳定可靠的电源。
储能系统
由于其高能量密度和安全性能,锰酸 锂也被用于储能系统,如家庭储能和 电网级储能。
VS
详细描述
通过将锰酸锂与三元材料、富锂材料、硅 基负极材料等进行复合,可以改善锰酸锂 的容量、倍率性能和循环寿命。这种复合 正极材料能够更好地满足电动汽车、储能 系统等领域的性能需求。
锰酸锂在新能源领域的应用前景
要点一
总结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随着新能源领域的快速发展,锰酸锂正极材料在动力电池 、储能电池等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成为推动新能源产业 发展的重要力量。
高温性能问题
总结词
锰酸锂正极材料在高温环境下性能较 差,容量衰减和结构变化等问题更加 明显。
详细描述
锰酸锂正极材料在高温环境下容易发 生分解和结构变化,导致电池性能下 降。此外,高温环境下锰酸锂正极材 料的锂离子嵌入脱出速度也会变慢, 影响电池的充放电性能。

锂离子电池中正极材料的研究与应用

锂离子电池中正极材料的研究与应用

锂离子电池中正极材料的研究与应用一、引言锂离子电池广泛应用于手机、电动车、笔记本电脑等领域,其中正极材料的性能主要决定了电池的容量、寿命和性能。

因此,正极材料的研究和应用对于锂离子电池行业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围绕锂离子电池中正极材料的研究和应用展开论述。

二、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概述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主要有钴酸锂、锰酸锂、三元材料、磷酸铁锂和钛酸锂等。

其中,钴酸锂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但价格昂贵;锰酸锂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和安全性,但容量略低;三元材料具有高的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周期,市场占有率最高。

磷酸铁锂是一种比较新兴的正极材料,它具有高安全性、高电压稳定性,但能量密度低,价格较高。

钛酸锂具有高的电化学稳定性,但容量较低。

三、正极材料性能影响因素正极材料的性能主要受化学成分、微形态和晶体结构三个方面的影响。

其中,化学成分是最基本的影响因素,同时也是最重要的因素。

微形态通常影响正极材料的电子传导和离子传输等性能,该因素的优化是提高电池性能的重要手段。

晶体结构影响正极材料的电子传导、离子传输、稳定性等性能,其合理设计也是提高电池性能的重要手段。

四、正极材料研究进展目前,正极材料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增加电池容量、提高电池循环寿命、降低成本和提高安全性等方面。

其中,多元材料、复合材料和表面修饰等技术的应用,可以显著提高电池性能,如纳米材料、改性材料、功能化材料等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电池的特定性能。

五、正极材料应用研究正极材料的应用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手机电池:手机电池对正极材料的性能要求很高,需要满足容量大、循环寿命长、安全性好等特点,目前市场占有率最高的是三元材料。

2、电子汽车:电动汽车的正极材料需要满足电池容量大、循环寿命长、安全性好、高倍率快充等需求,目前市场上主要采用的是钴酸锂和三元材料。

3、储能电池:储能电池需要满足容量大、充放电效率高、循环寿命周期长等特点,目前市场上主要采用的是三元材料和磷酸铁锂等正极材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正尖晶石LiMn2O4研究历程
20世纪80年代初, J.B. Goodenough等发现 20世纪90年代,集中研究了该材料的合成方法 20世纪90年代前期,发现添加过量锂有利于提高材料 电化学循环性能
20世纪90年代后期,集中研究了材料的掺杂改性,发 现铝是最有效的掺杂元素
2000年前后,各国学者主要对锰酸锂的表面修饰改性 进行了大量研究
4、正尖晶石LiMn2O4合成工艺(2)
阶段(二) 高活性MnO2或者Mn3O4+MOx+Li2CO3
优点:氧化锰的纯度、微观组织形貌可以选择 与控制,能够实现部分改性 缺点:工艺复杂,难以改性元素在结构的均一 分布,难于实现高密度化。 应用情况:该工艺路线被部分国内外厂家应用 于制备动力型锂电池改性锰酸锂材料。
长寿命高可靠性改性锰酸锂 开发与应用
孙玉城
青岛新正锂业有限公司
演讲内容
一、锰酸锂的开发和应用概况 二、我们的技术解决方案-微米级 单晶一次颗粒改性锰酸锂
三、 几种主要正极材料的比较
一、改性锰酸锂的开发和应用概况
1、锰酸锂LiMn2O4基本性质 锰在结构中一半是三价,参与电化学反应,一 半是四价,起稳定结构作用。
钛酸锂>硬碳>人造石墨>天然石墨 机理:负极的失效是锰酸锂型锂离子电池性能降 低的主要原因。 电解液:选择一款匹配的电解液体系对其电化学 性能的改善至关重要。 可以与镍钴锰三元材料混合使用(70~90:10~30)
2、改性锰酸锂的应用-高功率18650
120
Capacity retention rate(%)
0.3 0.4 0.5 0.6
4.0
3.8
3.6
3.0
3.4
0.0
0.1
0.2
3.2 0.0 0.1 0.2 0.3 0.4 0.5 0.6
Capacity (mAh)
可逆比容量100mAh/g vs Li国内某Fra bibliotek家锰酸锂充放电曲线
Capacity (mAh)
2、改性锰酸锂的应用-主要影响因素
与之匹配的负极材料
100
80
循环性能: 4C 充电, 20C 放电, 循环 600 周 容量保持率>85%
60
0
5
10
15
20
25
30
Discharge rate C
高温储存性能: 85℃下2天 : 60 ℃下7天
容量保持率 90% 95
容量恢复率 100% 100%
2、改性锰酸锂的应用-倍率性能
认为单晶颗粒锰酸锂具有高度有序的原子排列,晶 体缺陷较少,为锂离子在其中的迁移提供了更为 通畅的三维通道。
7、成本
每吨材料成本 镍钴锰三元材料> 富锂高锰基材料>磷 酸铁锂> 改性锰酸锂 制备成锂离子电池每WH成本 磷酸铁锂>镍钴锰三元材料> 富锂高锰 基材料>改性锰酸锂
注:对镍钴锰三元材料成本受镍、钴价格的波动影响较大。
8、发展趋势
钴酸锂、锰酸锂 磷酸铁锂
能量密度的极限
高镍系列-此路不好走 高密度化-正在走 高电压化-趋势
二、我们的技术方案
合成技术-采用新型前躯体技术制备具有特定组分和微 观组织形貌的复合氧化物(Mn,Al)Ox
采用铝离子掺杂改性技术-新型前躯体制备工艺保证了 锰离子和铝离子在原子水平上的均一分布
烧结技术-合成出具有较小比表面积微米级单晶八面体 尖晶石改性锰酸锂-结构完整性和高密度化。
1、改性锰酸锂的基本性能(1)
循环 次数
循环 次数
1C充放电1000次,容量保持率90%,中值电压保持不变。
2、改性锰酸锂的应用-容量型10Ah
新正LMA-30 100 90 80 70
容 量 保 持 率 ( % )
60 50 40 30 20 10 0 1 201 401 601 801 1001 1201 1401 1601 1801 2001 2201 2401 2601 2801 3001 3201 3401
注:富锂高锰基材料目前国内外还在研发中,存在不确定性。其压实密度还 有进一步提高空间。
3、循环寿命
循环性能本来是锰酸锂的缺陷,但是我们经 过改性和合成技术的创新,其循环性能与磷 酸铁锂、镍钴锰三元材料相当,在合适的电 解液和负极匹配下,其单体电池循环寿命都 可以超过2000次。 富锂高锰基材料循环性能还有待于改善和进 一步验证。
5、倍率性能与低温性能
改性锰酸锂>镍钴锰三元材料>磷酸铁锂≈富锂 高锰基材料
影响因素:锂离子扩散系数、粒径、电解液
6、安全性
材料热力学上的安全性性
磷酸铁锂>改性锰酸锂>富锂高锰基材料> 镍钴锰三元材料
注:1、由于磷酸铁锂存在铁的溶解与在负极上单质铁的析出会引 起电池短路,因此在充放电使用过程中存在起火燃烧的可能性。 2、富锂高锰基材料的安全性能还需要进一步验证。
4、正尖晶石LiMn2O4合成工艺(1)
阶段 (一)
(1)EMD+Li2CO3,添加过量锂有利于提高材料电化学循 环性能 优点:工艺简单,成本低 缺点:掺杂改性困难,微观组织形貌不易控制 应用情况:该工艺路线在国内被广泛采用,特别是在矿 灯、电动自行车以及电子产品用中低端锂电池中
4、正尖晶石LiMn2O4合成工艺(1)
4、正尖晶石LiMn2O4合成工艺(2)
4、正尖晶石LiMn2O4合成工艺(3) 阶段 (三)
复合氧化物(Mn,A)Ox+Li2CO3 优点: 很好的控制材料微观组织形貌,实现锰离子和改 性铝离子的原子水平上均一分部。 与烧结工艺相结合,可以制备出微米级单晶体, 低表面积和高结构稳定性和完整性。 缺点:工艺流程较长,成本有所提高。 应用情况:我们采用该工艺制备锰铝酸锂。
表面较为光滑的微米级单晶颗粒锰酸锂在电极中与 导电剂和粘结剂的接触更为紧密,电极极化较小。
2、改性锰酸锂的应用-容量型26650
5000
4.0
4000
放 电容量 mAh/g ) (
中值电压
0 200 400 600 800 1000
3000
3.5
2000
1000
0
3.0 0 200 400 600 800 1000
动力学-低比表面积的微米级一次大晶粒,提高了 材料的颗粒稳定性,降低和电解液的接触面积。
3、性能总结
高倍率性能满足30C~50C倍率要求-HEV
长循环寿命-1000次,容量保持率90%以 上,3000次,接近80%以上,预计循环寿 命可达4000~5000次。若负极使用钛酸锂 ,循环寿命在万次以上-EV和储能
4、产品一致性
改性锰酸锂>镍钴锰三元材料>富锂高锰基材料 ≈磷酸铁锂
镍钴锰三元材料一致性主要受前躯体中锰离子的易氧化引起 磷酸铁锂的一致性差问题主要由于复杂多相反应、纳米化以 及碳包覆等引起。
实验室165mAh/g,中试规模150-160mAh/g,规模生产125-140mAh/g。
富锂高锰基材料的一致性差问题的机理还不是很清楚。
5、正尖晶石LiMn2O4改性(2)
2、表面包覆(表面修饰改性) 所用化合物: ZrO2, Al2O3,MgO, Co3O4, AlPO4等 机理:形成表面固溶体,提高与电解液接触界面的稳 定性。 产业化的困境: 锰酸锂粉体微观颗粒的多样性决定了表面改性的不 均一性 高温处理时,包覆化合物的颗粒会长大 表面改性的工艺难于控制
青岛新正锂业 公司新型改性 锰酸锂
国内B公司 锰酸锂
国内A公司 锰酸锂
日本某公 司锰酸锂
扫面电镜照片
1、改性锰酸锂的基本性能(2)
粒度:D50:8微米, 振实密度:2.4g/cm3
1、改性锰酸锂的基本性能(3)
4.5
4.4
4.2
Voltage (V)
4.0
LMA-30
3.5
Voltage (V)
理论比容量148mAh/g 倍率性能优异
安全性能好
锰资源丰富,成本较低
2、正尖晶石LiMn2O4应用障碍
高温循环与储存性能差,限制了其在动力型 锂电池中的应用-具有较大的提升搞空间。
有限的可逆比容量和压实密度,限制了其在 电子产品中高能量密度型锂电池中的应用几乎没有多大提高的空间。
高安全可靠性-高浓度的铝离子掺杂改性保 证结构稳定性、微米级单晶一次颗粒保证晶 体结构的完整性和较小的比表面积
三、几种正极材料的比较
1、知识产权
锰酸锂-基本专利和掺杂专利都已失效
磷酸铁锂-基本专利由美国德州大学,包碳专利 由加拿大
镍钴锰酸锂三元材料-镍含量大于锰含量不存在 专利问题 层状富锂高锰基材料-美国3M和阿贡实验室
循环次数
2、改性锰酸锂的应用-容量型10Ah
2C充放电500次,容量保持率97.9%。
2、改性锰酸锂的应用-高温性能
800 700 600
循环寿命曲线
容量/(mAh)
500 400 300 200 100 0 0 50 100 150 200 储存28天1#循环曲线 储存28天2#循环曲线 储存56天1#循环曲线 储存56天2#循环曲线 储存84天1#循环曲线
4、正尖晶石LiMn2O4合成工艺(3)
5、正尖晶石LiMn2O4改性(1)
1、金属离子的掺杂改性 Al, Mg, Cr, Co, Ni, Ti, Zn, Ca, Fe, Cu等都被作为改性金 属元素研究。 Al对锰酸锂高温循环储存性能的提高最有效: Al2O3和Al-O热力学稳定性高 Al2O3和LiMn2O4两者的结构相似性 长期的实验测试验证 例证:NCA 掺杂改性的难题:如何保证Mn离子和改性金属离子在原子 水平上的均一性,特别是对铝。
2、能量密度
材料在实际电池中能量密度W=实际比容量(C)*压实密度(T)*工作电压(V) 实际发挥容量 压实密度 工作电压 W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