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上册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知识点:人教版

合集下载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册生物(人教版)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册生物(人教版)

腔肠动物
青蛙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 上,也可在水中游泳,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蜥蜴是爬行动物,是真正适应陆地环境的脊椎动物,身体结构和生 活方式与两栖动物差别很大。

蜥蜴的头部后面有颈,因此它的头可以灵活地转动,便于在陆地上寻找食物和发现敌害。
蜥蜴的四肢比较短,不能跳跃,但能贴地面迅速爬行
3.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 坚韧的卵壳;
爬腔腔行肠肠动动动物物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食用 保护
入药
动物 类群
两栖 动物
爬行 动物
体表特征
呼吸器官 生殖方式 代表动物 与人类关系
幼体生活在水 身 体 主 要 分 为 中,用___鳃___呼 ___卵__生__、
是农田害虫
___头___ 、 ___躯__干___ 吸,成体大多生 体 外 受 青 蛙 、 蟾 的 天 敌 , 很
A 钝口螈应属于( )
A.两栖动物 B.软体动物 C.爬行动物 D.腔肠动物
D 5.下列属于爬行动物的是( )
A.水螅 B.乌贼 C.蟾蜍 D.蜥蜴
6.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扬子鳄四肢短小,体表有角质鳞片 或甲,用肺呼吸,卵生,卵有坚韧的壳,保温能力
C 差。它属于( )
A.鱼类 B.两栖动物 C.爬行动物 D.哺乳动物
7.中华穿山甲具有一双小眼睛,全身有鳞甲如瓦状,四 肢粗短,尾扁平而长。能爬树,擅在泥土中挖洞, 以长舌舐食白蚁、蜜蜂或其他昆虫。以胎生的形式
C 产仔。据分析,中华穿山甲属于( )
A.节肢动物 B.两栖动物 C.爬行动物 D.哺乳动物
8.爬行动物比两栖动物更适应陆地生活的原因是
(D)
①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 ②用肺呼吸 ③生殖和发育离开了水 ④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 ⑤皮肤裸露 A.①② B.②④⑤ C.④⑤ D.①②③④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生物知识点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生物知识点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生物知识点动前进。

2)代表名称:鲤鱼、鲨鱼、金鱼、鲸鱼等。

3)鱼类的生殖:大多数鱼类是卵生动物,通过产卵和受精实现繁殖。

二)两栖类1)主要特征:生活在水陆两栖环境中,皮肤有腺体分泌粘液,通过肺和皮肤呼吸。

2)代表名称:青蛙、蝾螈、娃娃鱼等。

3)两栖类的生殖:大多数两栖类是卵生动物,通过产卵和受精实现繁殖。

三)爬行类1)主要特征:身体覆盖有角质鳞片,用肺呼吸,通过四肢爬行前进。

2)代表名称:蜥蜴、蛇、鳄鱼、龟等。

3)爬行类的生殖:大多数爬行类是卵生动物,通过产卵和受精实现繁殖。

四)鸟类1)主要特征:身体覆盖有羽毛,用肺呼吸,通过翅膀飞行前进。

2)代表名称:鸡、鸭、鹅、鹤、鸽子等。

3)鸟类的生殖:大多数鸟类是卵生动物,通过产卵和受精实现繁殖。

五)哺乳类1)主要特征:身体有毛发,用肺呼吸,通过四肢行走或奔跑前进。

2)代表名称:猫、狗、老虎、猴子、大象等。

3)哺乳类的生殖:大多数哺乳类是胎生动物,通过胎盘和母体进行营养和气体交换,实现胎儿的发育和成长。

鱼类是一类生活在水中的动物,它们的身体呈流线型,减少水的阻力。

鱼的体表覆盖着鳞片,黏液减少阻力;侧线鱼的感觉器官可以感知水流、测定方向。

鱼在游泳时主要靠身体躯干部和尾部的摆动产生前进的动力,背鳍、胸鳍和腹鳍都有维持平衡的作用,尾鳍有决定鱼运动方向的作用。

鱼鳃为鲜红色,内含丰富的毛细血管;鳃丝既多又细,作用增加了跟水的接触面积,促进血液和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鱼离不开水的原因是因为其呼吸器官是鳃,而鳃中有许多的鳃丝,鳃丝在水中时能展开来,离开了水就不能展开,就得不到充足的氧气而死亡。

两栖动物的幼体生活在水中,使用鳃呼吸;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也可在水中游泳,使用肺呼吸,皮肤可辅助呼吸。

代表动物有大鲵(娃娃鱼)、青蛙、蟾蜍和蝾螈。

青蛙生殖和发育的特点是水中产卵,体外受精,发育过程是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称为变态发育)。

两栖动物的生殖离不开水,不能摆脱对水的依赖。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 教学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 教学课件

一、两栖动物
自学指导2 P26
1.青蛙有哪些特点与水生生活相适应? 2.有哪些特点与陆生生活相适应? 3.乌龟、鹅、鸭等既能在水中又能在陆地上生活,它们 都是两栖动物?
一、两栖动物
1.青蛙有哪些特点与水生生活相适应? 1.头部呈三角形; 2.皮肤裸露且能分泌粘液; 3.后肢趾间有蹼等;
2.有哪些特点与陆生生活相适应?
PEP Biology (junior high school)
人教版 生物(初中)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
第1章 第5节
学习目标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
1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主要 特征。
2 能区分常见的两栖动物和爬 行动物。
3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与人类生活 的关系。
课堂导入
青蛙和龟
青蛙和龟既能水中生活,又能陆地生活,然而青蛙属于两栖动物,龟属 于爬行动物,这是为什么呢?
1、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2、它们与人类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一、两栖动物 1、青蛙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
观察
思考
讨论
后肢
鼻孔 眼睛 前肢
一、两栖动物
自学指导1 P25~26观察与思考的讨论题
1.青蛙身体表面是什么颜色?这与它的生活环境有什么关系? 2.当你把青蛙握在手中时,你有什么感觉? 3.比较青蛙前肢和后肢的功能有什么关系?
与陆生生活相适应的特点: 1.有鼻孔,陆地上呼吸的通道; 2.用肺呼吸; 3.有眼睛和鼓膜,感觉器官发达; 4.有四肢,适于陆地生活;
一、两栖动物
3.乌龟、鹅、鸭等既能在水中又能在陆地 上生活,它们都是两动物?
不是。乌龟属于爬行动物,鹅、鸭属于鸟类。 它们都不具备两栖动物的特征。 两栖动物动物的主要特征是:幼体生活在水中, 用鳃呼吸,成体营水陆两栖生活,用肺呼吸,同 时兼用皮肤辅助呼吸。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课件 第五节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55张ppt)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课件 第五节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55张ppt)

答案 C 点拨 “幼体用鳃呼吸,成体主要用肺呼吸”这一特征是辨别两栖动物的主要依据。
知识点一 两栖动物 1.(2020吉林长春新区期末)对两栖动物中的“两栖”含义的理解最正确的是 ( ) A.幼体生活在水中 B.幼体有时生活在水中,有时生活在陆地上 C.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生活在陆地上也可以生活在水中 D.成体主要生活在水中,也可以生活在陆地上 答案 C 两栖动物的幼体只能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成体既可以在水中生活,也 可以在陆地上生活,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例1 俗话说“蛙满塘,谷满仓”。青蛙是“田园卫士”。关于青蛙的说法不正确 的是 ( ) A.青蛙的皮肤裸露且能分泌黏液 B.青蛙的肺发达,能适应陆地生活 C.青蛙的眼睛后面有鼓膜,可感知声波 D.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水陆两栖生活 解析 青蛙的皮肤裸露,能分泌黏液;青蛙用肺呼吸,肺不发达,皮肤辅助呼吸;青蛙 的眼睛后面有鼓膜,可感知声波;青蛙的幼体只可以生活在水中,成体水陆两栖生 活。
3.青蛙的幼体和成体的呼吸器官分别是 ( )
A.鳃;肺和皮肤 B.肺;皮肤和肺
C.鳃;皮肤
D.鳃;气管
答案 A 青蛙属于两栖动物,其幼体蝌蚪用鳃呼吸;成体青蛙用肺呼吸,皮肤裸 露、湿润,可辅助呼吸。
4.关于青蛙适应环境的特点,以下说法不够合理的是 ( ) A.身体一般为绿色,属于保护色 B.后肢发达,适于跳跃 C.幼体用鳃呼吸,成体主要用肺呼吸 D.体内受精,摆脱了对水的依赖
2.(2020山东青岛城阳十三中期中)下列关于两栖动物的描述,错误的一项是 ( ) A.幼体不但形态上像鱼,在内部结构上与鱼也比较一致 B.既能在水中生活,又能在陆地上生活 C.两栖动物有青蛙、蟾蜍、大鲵等等 D.幼体在水中生活,成体能在陆地上生活也能在水中生活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考点梳理+同步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考点梳理+同步练习(含答案)

第五节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考点梳理教学目标1、理解青蛙适于水陆两栖生活的特点2、理解蜥蜴与陆上生活相适应的外部形态、内部结构、生殖发育的特点。

重难点1.两栖动物2.爬行动物3、鱼类、两栖动物以及爬行动物的异同拓展提高两栖类的不完善性:1、呼吸问题肺呼吸不足以承担陆上生活所需气体,代谢需要皮肤或鳃辅助2、保水问题根本未能解决陆上生活防止体内水蒸发的问题(皮肤抗透性与皮肤呼吸对立3、繁殖问题繁殖及发育过程还须在水中完成基础题一、填空题1.两栖动物雌雄_________,_________受精,卵生.受精必须在_________完成.2.两栖动物和鸟类的生殖方式相同,都是_________;受精方式不同:两栖动物的受精方式是_________,鸟类的受精方式是_________.3.青蛙的幼体叫_________,用_________呼吸.4.青蛙的呼吸器官是肺和_________.5.爬行类由于具有较为发达的_________,生殖不需要_________而成为真正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同步练习二、选择题1.两栖动物是()A.幼体和成体都能生活在水中或陆上的生物B.既能生活水中,又能生活在陆上的动物C.幼体在水中,成体只能生活在陆上,用肺兼用皮肤辅助呼吸的动物D.幼体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营水陆两栖生活,用肺兼用皮肤辅助呼吸2.两栖动物大鲵的受精作用在()A.空中进行B.水中进行C.陆地进行D.沙漠进行3.下列关于两栖动物的叙述,错误的是()A.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陆地上的动物都是两栖动物B.变态发育,幼体呈蝌蚪形,成体有四肢C.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和皮肤呼吸D.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营水陆两栖生活4.青蛙生殖和发育的特点是()A.雌雄同体、体外受精、体外发育B.雌雄同体、体内受精、体外发育C.雌雄异体、体外受精、体外发育D.雌雄异体、体内受精、体外发育5)A.水中和陆地进行B.水中进行C.陆地进行D.母体中进行6.青蛙皮肤裸露而湿润的意义是()A.保护体内水分不散失B.减少游泳时的阻力C.适应水中的生活,运动灵活D.有利于体表和外界进行气体交换7.有一动物体表覆盖有鳞片,体内受精,受精卵有卵壳保护.据此我们可初步判断它属于()A.鱼类B.爬行类C.鸟类D.哺乳类8.下列关于壁虎的叙述错误的是()A.背暗灰色、有黑色带状斑纹B.指、趾具有粘附能力C.全身密被细鳞D.有剧毒9.蜥蜴的皮肤干燥又粗糙,表面覆盖着角质鳞片,这样的皮肤有利于()A.爬行B.吸收营养C.辅助呼吸D.减少体内水分蒸发10.下列动物的呼吸器官不是鳃的是()A.乌龟B.河蚌C.鲨鱼D.鲫鱼11.下列哪项不是蜥蜴具有的特征()A.卵生B.肺呼吸C.体表被毛D.具角质鳞片拔高题三、识图作答青蛙被誉为“田园卫士”,如图是它的发育简史,据图回答:(1)生活在水草丛生池塘边的③体色是,这是的结果.(2)刚孵化出来的②呼吸器官是.(3)③的食物主要是农业害虫,因此,我们应该.(4)池塘里蝌蚪密度过大时,蝌蚪能从肠里排出有毒物质,这种物质会使幼小蝌蚪死亡.这种行为对青蛙种族的延续是(填“有利”或“无利”)的.(5)现在的数量越来越少的原因主要是和.四、探究与实验阅读以下资料,回答问题:资料1:2003年6月的一天,在北京石景山京门路沿线永定河上游,数以万计的小林蛙涌上河岸,形成了一道奇特景象,数不清的笔头大小的林蛙集中在永定河引水渠上游河岸边,形成了两岸一公里多长、一米左右的林蛙带.数不清的林蛙叠了一层又一层,还形成了一堆半尺高的小山.因为数量太多,大量小林蛙已经在堆积积压中死亡.资料2:成都附近环境污染严重的地区出现过类似的情况.资料3:其时正是北京蛙类上岸的季节.(1)以下两种解释你认为那一种有道理?A因环境污染严重,其他适合上岸的地方已被破坏,只能竟相在一处上岸.B是对异常天文现象的反应(2)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中对环境有什么要求?.第五节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一、1、异体;体外;水中2. 卵生;体外受精;体内受精.3、蝌蚪;鳃.4、皮肤5、肺;水.二、1D 2B 3A 4C 5B 6D 7B 8D 9D 10A 11C三、1、(1)草绿色;自然选择;(2)外鳃;(3)保护青蛙;(4)有利;(5)人类捕杀;水质污染四、:(1)A有道理(2)他们生殖和发育所需要的水陆环境都没有遭到人为污染和破坏。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一章第五节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备课资料新版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一章第五节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备课资料新版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知识点 1: 两栖动物1.代表动物——青蛙( 1)体色:背部的皮肤呈黄绿色,间有黑色花纹,腹面呈白色,这使青蛙不论在陆上或水中生活,都不易被天敌发现。

(2)体形:身体分头部、躯干部和四肢三部分(以以下列图),躯干部广阔,前肢较短,主要起支持躯干部的作用,后肢富强,适于陆上跳跃,后肢的趾间有蹼,适于在水中游泳。

头部呈三角形,能够减小在水中游动时的阻力。

头部有眼、鼓膜等感觉器官。

蛙眼对于活动着的物体感觉特别敏锐,两眼后方的鼓膜能将声波传导到耳,产生听觉。

青蛙的感觉器官比较发达,这是对陆地复杂生活环境的适应。

(3)呼吸:青蛙的肺比较简单,肺泡数量不是好多,因此气体互换能力不强,单靠肺进行气体互换还不能够知足身体对氧气的需求。

青蛙的皮肤裸露,经常保持润湿状态,皮肤里面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能够与外界进行气体互换,因此青蛙的皮肤也有呼吸作用,也就是说,青蛙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协助呼吸。

2.其他两栖动物蟾蜍、大鲵、蝾螈等也是常有的两栖动物。

( 1)蟾蜍蟾蜍俗称癞蛤蟆,皮肤粗拙,反面长满了大大小小的疙瘩,这是皮脂腺,其中最大的一对腺体位于眼睛后方,这些腺体分泌的白色毒液是制中药蟾酥的原料。

蟾蜍白天大多隐蔽在惨淡的地方,如石下、土洞内或草丛中。

夜晚,在池塘、沟沿、河岸、田边、路边或房子周围活动,特别雨后常会集于干燥的地方捕食各样害虫。

冬季进行冬眠。

(2)大鲵大鲵又叫娃娃鱼,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两栖动物,主要生活在我国南方山区水质清澈、水温较低的溪流间。

大鲵是我国的特产动物,是受国家保护的可贵动物,一生有尾,尾较长而侧扁。

听闻它的叫声像婴儿呜咽,因此又名“娃娃鱼”。

( 3)蝾螈蝾螈一生有尾,生活在冷清的静水池沼里,有时也爬到陆地上来。

成体约10~ 15厘米,是优秀的赏析动物。

蝾螈主要靠皮肤吸取水分,因此需要润湿的生活环境。

3.两栖动物的主要特点两栖动物的主要特点: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也可在水中游泳,用肺呼吸,皮肤可协助呼吸。

生物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知识点

生物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知识点

生物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知识点生物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是两类不同的脊椎动物,它们都是冷血动物,但它们在解剖、生态、行为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

一、生物两栖动物生物两栖动物是指在生命周期中既有水生阶段又有陆生阶段的动物,它们的皮肤通常是光滑而湿润的,能够通过皮肤呼吸。

这一类动物的生命周期大多数是经历过卵、蝌蚪、幼体和成体四个阶段,其中蝌蚪阶段是在水中生活的,幼体和成体则是在陆地上生活的。

1. 解剖结构生物两栖动物的头部和躯干连接紧密,有四肢,每个肢体末端有五个手指或趾。

它们的肺和鼻腔是通过口腔相连的,这样可以在水中呼吸。

另外,它们的心脏是三室式的,有两个心房和一个心室。

2. 生态特点生物两栖动物的生态范围非常广,它们可以在湖泊、河流、沼泽等水体中生活,也可以在森林、草地、沙漠等陆地环境中生活。

不同的生物两栖动物有着不同的生态习性,例如蟾蜍和青蛙在营养方面主要以昆虫为食,而蝾螈和蜥蜴则是以小型无脊椎动物为食。

3. 行为特点生物两栖动物的行为特点也因种类不同而有所不同。

例如,青蛙在繁殖季节会有高强度的鸣叫行为,以吸引异性;而蝾螈则不会发出鸣叫声,一般会在水中或者阴暗的地方活动。

二、爬行动物爬行动物是一类冷血脊椎动物,它们的皮肤通常是干燥的,有角质的鳞片覆盖。

这一类动物的生命周期通常是经历卵、幼体和成体三个阶段,幼体和成体都是在陆地上生活。

1. 解剖结构爬行动物的头部和躯干连接相对较松,有四肢,每个肢体末端有趾爪。

它们的肺和鼻腔是分开的,这样在陆地上呼吸更加有效。

另外,它们的心脏是四室式的,有两个心房和两个心室。

2. 生态特点爬行动物的生态范围也很广,它们可以在森林、草地、沙漠等陆地环境中生活,也可以在海洋、湖泊、河流等水体中生活。

不同的爬行动物有着不同的生态习性,例如蛇和蜥蜴在营养方面主要以小型无脊椎动物为食,而乌龟和鳄鱼则是以植物和小型脊椎动物为食。

3. 行为特点爬行动物的行为特点也因种类不同而有所不同。

例如,蛇在狩猎时通常会悄无声息地潜伏,等待猎物的到来,然后一举咬住;而乌龟则是一种比较温和的动物,通常会在阳光下晒太阳或者在水中游泳。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5单元 第一章 第5节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5单元 第一章 第5节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

课堂演练
( A )1.生活中有许多动物的名称带有“鱼”字,但不一定属 于鱼类。下列动物中,属于两栖动物的是
A.娃娃鱼
B.鱿鱼
C.甲鱼
D.鳄鱼
( B )2.一生中呼吸器官较多的动物是
A.蚯蚓
B.青蛙
C.龟
D.海豹
( D )3.下列关于青蛙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是很多农田害虫的天敌 B.幼体生活在水中 C.成体可以生活在陆地上 D.属于爬行类 ( C )4.下列有关两栖动物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两栖动物的幼体生活于水中,成体可以在陆地上生活 B.两栖动物的成体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C.两栖动物比爬行动物高等 D.受精卵 陆地产卵,卵有 卵壳 保 生殖发育 在水中发育为 幼体 护,能在陆地孵化为幼蜥
幼体生活在水中,成
体大多生活在陆地
生活环境
终生生活在陆地上
上,也可以在水中游

点拨:1.青蛙离不开水的原因是生殖、发育和呼吸过程离不开 水。 2.大鲵,又叫娃娃鱼,是现存最大的两栖动物,终生有尾。 3.两栖动物皮肤的表面积与肺的表面积的比例为3∶2,在冬 眠期间几乎全靠皮肤呼吸。 4.爬行动物能真正适应陆地生活的原因:生殖、发育和呼吸 都摆脱了对水环境的依赖。
④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 B )9.蜥蜴属于爬行动物,下列有关蜥蜴的叙述,错误的是
A.头部后面有颈
B.体表有角质鳞片和甲
C.完全用肺呼吸
D.有脊柱支撑身体
( C )10.下列关于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是陆生脊椎动物 B.都能产有卵壳的受精卵 C.都是变温动物 D.蝮蛇属于两栖动物,大鲵属于爬行动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生物上册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知识
点:人教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知识点主要是对各个版本中各个单元知识要点的梳理,方便大家的识记,这是一份很有参考价值的资料,供大家参考学习!
两栖动物与爬行动物数字博览馆是集科学性、趣味性、艺术性于一体的介绍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科学知识的科学普及网络虚拟博物馆。

项目通过媒体语言将严谨、复杂、系统的科学知识、科学观察过程和科学问题分解成一个个小的知识点,以讲故事、实际观察和诱导启发等方式深入浅出地、图文并茂地呈现给广大的青少年和中小学生。

馆内包含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动物影院、人与两栖爬行动物和两栖爬行动物保护等五个一级导航栏目,在动物家族、功能形态与生理生态等页面采用动物实际生态环境作为背景,表现出浓厚的科技色彩,使公众仿佛身临其境,给人一种逼真的视觉效果;在馆藏标本展示、物种欣赏和相关页面中,采取对图片无级放大、缩小的方式观察标本,使本来死的动物似乎有活的感觉,使人们能够详细地观察物种特征,更激发了人们的求知欲望。

在讲述科学知识的同时,附上相关的图片,不仅有小图,还有大图相伴,使公众能更好地理解知识点;在揭示两栖动物无尾类生活史的页面中,以无指盘臭蛙的生活史为模式,伴以相关视频和对图片,采用无级放大与缩小的方式展
示了两栖动物无尾目生活史的各阶段的生活状态,并与两栖动物有尾类生活史相对比,使公众更深刻的理解“两栖动物”和两栖动物不同类群之间“变态”的异同,体会到大自然的奥妙与精细。

博览馆中许多图片和视频片段极其珍贵,均为实际场景摄制,生动地展示了两栖爬行动物的特性和知识,并首次公开发表,为社会公众、生物学教师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物种生物学素材。

同时享受了自然的美。

博览馆还介绍了人与两栖爬行动物和保护两栖爬行动物方面的知识,以告诫人们合理利用动物资源和保护动物、保护动物生存的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小编为大家提供的八年级生物上册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知识点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最后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