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课程教案(发动机润滑系统维护)

合集下载

发动机的润滑系统课程教案

发动机的润滑系统课程教案
机油泵上设有限压阀,当润滑油压力超过规定值时,限压阀打开,多余的润滑油经限压阀流回油底壳或机油泵的进油口。
机油细滤器上设有进油限压阀,当润滑油的压力较低时,进油限压阀关闭,润滑油全部进入主油道,以保证发动机的正常润滑。
机油粗滤器上设有旁通阀,当粗滤器滤芯堵塞时,润滑油压使旁通阀开启,润滑油不经过滤而直接进入主油道,保证发动机的润滑。
1.压力润滑
压力润滑是指发动机工作时,机油泵将一定压力的润滑油连续不断地压送到各摩擦表面的润滑方式。压力润滑主要用于承受载荷大、相对运动速度较高的摩擦表面,如曲轴的主轴颈、连杆轴颈、凸轮轴轴颈和摇臂轴等与各自对应的轴承(或座孔)之间的润滑。
2.溅润滑
飞溅润滑是指发动机工作时,利用运动零件飞溅起来的油滴和油雾润滑摩擦表面的润滑方式。飞溅润滑主要适用于外露表面、承受载荷较小的工作表面,如气缸壁、活塞销、挺柱、气门杆、凸轮、偏心轮等的润滑。
1.润滑作用 在两个相对运动的零件表面之间形成油膜,避免它们直接接触,实现液体摩擦,使摩擦系数大大减小,从而减少零件磨损和发动机的功率损失。
2.冷却作用 循环流动的润滑油不断地吸收并带走摩擦表面的热量,保持零件的正常工作温度。
3.清洗作用 具有一定压力和粘度的润滑油在摩擦表面循环流动时,带走摩擦面间的金属磨屑、积碳和沙粒等。
总结:
1、润滑系的作用有哪些?
2、汽车发动机的润滑方式有几种?
3、润滑系的组成有哪些?
4、润滑系的油路走向如何走?
作业:
分组查找润滑剂相关资料,下次课讲述。
板书设计:
一、润滑系统的功用
润滑、冷却、清洗、密封、防锈
二、润滑方式
1)压力润滑2)飞溅润滑3)润滑脂润滑
三、润滑系统的组成及油路

课题五 汽车发动机冷却、润滑系检修教案

课题五 汽车发动机冷却、润滑系检修教案

教案首页教学过程时间分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师巡视分钟学习要点及要求布置( 5 分钟2 发动机组成六.冷却、润滑系统概述1 学习目的(1)、了解冷却、润滑系统构成。

(2)、掌握冷却、润滑系统部件的作用2 图片展示疑难问题引导引导演示教师提示、引导学生总结讨论结果 ( 5分钟)教学过程时间分配教 学 内 容教学 方法学生评议 ( 分钟)(一). 润滑系的作用和构造 1 润滑系的作用:疑难问题解答 教师散热器风扇水泵节温器机油滤清油道曲轴凸轮轴机油泵曲轴箱直接与外面相通。

(2)强制通风:汽油机采用,用胶管将进气管与气门室上盖相连,中间装有一个单向阀。

工作原理:利用进气管内的真空度将气门室内的废气抽出并送入进气管。

单向阀的作用:只要进气管的真空度达到一定时,单向阀才能打开(发动机中、大负荷)曲轴箱内的废气才能进入进气管,曲轴箱通风才进行。

(二)发动机的润滑方式和油道润滑方式,以GA1092为例鼓励教学过程时间分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1压力润滑:曲柄主轴承.凸轮轴轴承.连杆轴承摇臂轴.摇臂。

2飞溅润滑:凸轮、挺柱、气缸壁、活塞。

3 润滑油道3) 其他设施:主油道的未端,设有主油道调压阀。

在第七道主轴承盖上,设有回油孔,多余的机油流回油底壳。

在主油道上还设有机油压力表传染器和油压警报开关。

(三)冷却系的作用和构造一功用:保持发动机的正常工作温度,防止发动机过热1发动机为什么要冷却?2过冷、过热对发动机的影响?3发动机的正常工作温度80-90℃二冷却系的组成:1水道:气缸体内部,气缸套外壁与机体的内壁之间和气缸盖内部夹层之间。

2水泵:装在发动机前面,由三角带带动3散热器(水箱):装在汽车前面,上水管与气缸盖出水口相连,下水管与水泵进水口相连4风扇:装在散热器后面,冷却发动机教师提示引导疑难问题解答教师鼓励教案首页演示工作流程(15分钟)学习要点及要求布教师巡视(分钟)工作原理:当水泵工作时叶轮旋转,水泵中的水被叶轮带动一起旋转,在离心力作用下,水被甩向叶轮边缘,然后经外壳上与叶轮成切线方向的出水管压送到发动机水套内。

一体化课程教学方案(发动机润滑系统维护)

一体化课程教学方案(发动机润滑系统维护)

一体化课程教学方案(发动机润滑系统维护)一体化课程设计方案课程名称:汽车维护授课班级:授课教师:授课时间:广西机电技师学院年月日一体化课程名称教学时间教学班级汽车维护任务名称发动机润滑系统维护学时12 学时周次专业组审批学材汽车维护工作页、多媒体、维护教材、整车教学实践教学法、信息检索法、展示教学法、小组讨论教学法方法视觉年月日汽车维护相关视频、课件、PPT 教学系审批教具专业能力目标:1. 能描述更换发动机机油、工量具和设备的名称、种类、用途及其使用方法,并能正确使用;2. 能根据维修手册要求正确规范完成更换机油、机滤等作业。

学习职业素养目标:目标1. 能查阅维修手册,查找相关资料,采集维修任务所需要的信息。

2. 能进行有效沟通,与他人合作,形成积极的工作态度、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3. 能按照6S 管理要求,整理现场,归置物品。

年月日学生情况分析本课程的教学对象已经学习过汽车日常维护的基本知识与日常维护的操作方法。

对汽车维护有所了解,本次课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因此对学生教学应首先进行相关的维护安全教育,在此基础上要求学习相关场地规范、6s 管理要求。

关注学生独立思考、主动学习、协作互助、自主创新、检索汇报能力的培养。

学材分析学习重点及其化解方法资源准备《汽车维护》教材及配套工作页,包括:①安全教育② 发动机机油液面及品质的检查③ 如何检查机油有无泄漏等。

重点内容:1. 发动机机油液面及品质的检查2. 机油的更换。

重点化解方法:1. 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观看视频资料,结合老师的讲解,能正确说出安全教育内容各项目检查内容、方法和操作步骤。

2. 以小组为单位,通过查阅网络、参考资料、维护手册等方式,掌握资料收集、归类、分析、展示的方法,完成各项目检查工作。

宝骏630 车辆、多媒体设备、机油回收机及常用工量具。

一、明确任务、信息收集(学时:2 学时)1. 组织教学:(1)学生集合,师生问好,整理着装。

(2)小组考勤、教师说明场地要求与工作要求,强调6S 管理。

发动机润滑系统维护教学设计

发动机润滑系统维护教学设计
场地准备:一体化教学场地,分讨论区、实践学习区,配备高速无线网络。
教学过程
一、课前热身(课余时间完成,不占用课堂时间)
课前,学生通过手机移动终端学习《汽车维护》学习平台打开,学习“更换机油及机油滤清器”的视频资料、讨论、提问等。
(意图:汽运16301班全班有38人,在老师的严格要求和喜欢探究新生事物下,都能利用学校提供的无线网络在课余进行移动终端学习。)
1、教师结合学生上传的学生操作视频讲解“发动机润滑系统的维护”维护作业的注意事项,并总结各小组同学学习情况。
2、学生在线上“《汽车维护》SPOC学习平台——PBL——评价”完成自评、互评,教师课后在线上完成对各学生的评价。
(该平台可以实现各组不同的评价标准,设置不同的权重,实现对学生全面的评价,不以成绩论好坏,只要参与了的同学都可以得分)
3.取下放油螺栓手不沾机油的技巧。(通过录播系统进行演示让学生直观认识);
4.添加机油时拿机油壶的手法技巧。(通过录播系统使用自制教具演示让学生直观认识)。
五、专项训练(20min)
学生通过老师的解惑,学生自己通过教具训练取放油螺栓手不沾机油的方法;添加机油时拿机油壶的手法等。(意图:避免油底壳螺栓疲劳损坏和机油溅在气门室罩上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反复训练、狠抓细节和严格要求培养工匠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更换机油和机油滤清器操作
难点:
更换机油和机油滤清器的规范
教学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备
工具准备:、翼子板布、前格栅布、防护5件套、车轮挡块、世达150件套、风动扳手、游标卡尺、千分尺、集油车、题板等各5套;
设备准备:爱丽舍轿车、举升机和抽排设备,按5工位配备;
师:下面我将对三个问题进行详细的讲解,请同学们认真听讲。

润滑系统教案

润滑系统教案

润滑系统教案教案标题:润滑系统教案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通过介绍润滑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功能,培养学生对润滑系统在机械设备中的重要性的理解。

通过理论讲解和实践操作,学生将能够掌握润滑系统的工作原理、分类和维护方法,提高其在相关领域的应用能力。

教学目标:1. 理解润滑系统在机械设备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2. 掌握润滑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方式。

3. 了解润滑系统的分类及其特点。

4. 学会正确使用和维护润滑系统,延长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

教学重点:1. 润滑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方式。

2. 润滑系统的分类及其特点。

3. 润滑系统的正确使用和维护方法。

教学难点:1. 润滑系统在机械设备中的重要性和作用的理解。

2. 润滑系统的分类及其特点的掌握。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设备和投影仪。

2. 相关的润滑系统实物或模型。

3. 润滑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分类的图示材料。

4. 润滑系统的维护方法的案例和实例。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通过展示一段机械设备故障的视频引起学生对润滑系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理论讲解(15分钟)- 介绍润滑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方式,包括减少摩擦、冷却、密封和清洗等功能。

- 讲解不同类型的润滑系统,如润滑油、润滑脂和润滑剂等,并介绍其特点和适用范围。

3. 实践操作(20分钟)- 展示实物或模型,演示润滑系统的组成和工作过程。

- 小组合作,让学生亲自操作润滑系统的装配和拆卸,加深对润滑系统的理解。

4. 讨论与总结(10分钟)- 引导学生讨论润滑系统在机械设备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 总结润滑系统的分类及其特点,并与实际案例进行对比和分析。

5. 拓展延伸(5分钟)- 提供一些润滑系统维护方法的案例和实例,鼓励学生思考如何应用这些方法来延长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

6. 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撰写一份关于润滑系统在某种机械设备中的应用和维护方法的报告。

教学评估:1. 对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进行观察和评价。

发动机润滑系统教案

发动机润滑系统教案

发动机润滑系统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发动机润滑系统的作用和构成2.了解不同类型的发动机润滑系统的特点和优缺点3.掌握发动机润滑系统的维护和保养方法二、教学内容1.发动机润滑系统的作用和构成a.发动机润滑系统的作用:减少摩擦,冷却发动机内部零件,清洗排出杂物,减少噪音b.润滑系统的构成:润滑油泵、滤清器、散热器、润滑油冷却器、油封等2.不同类型的发动机润滑系统的特点和优缺点a.干式润滑系统:特点是油气分离,发动机运行稳定,缺点是油温升高b.湿式润滑系统:特点是油气混合,油温稳定,缺点是油耗较高3.发动机润滑系统的维护和保养方法a.定期更换润滑油和滤清器b.保持润滑油的正常油位c.注意发动机冷却器的清洁和通风d.及时检修和更换发动机油封三、教学步骤1.导入:通过视频和图片展示发动机润滑系统的作用和重要性,引起学生兴趣2.讲解发动机润滑系统的作用和构成,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需要润滑系统以及润滑系统中的各个组成部分的作用3.讲解不同类型的发动机润滑系统的特点和优缺点,让学生对比分析不同类型的润滑系统的适用情况4.讲解发动机润滑系统的维护和保养方法,并通过实例分析维护不当可能导致的故障和损坏5.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讨论发动机润滑系统的重要性和维护保养方法,并形成小结6.作业: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发动机润滑系统的维护和保养方法的小论文,字数不少于500字7.课堂总结: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解答学生的问题。

四、教学手段1.多媒体课件:用于展示发动机润滑系统的图片和视频2.小组讨论: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学生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3.课堂互动: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问和解答问题五、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包括是否积极参与讨论,提问和解答问题的能力2.阅读学生的小论文,评估学生对发动机润滑系统维护和保养方法的掌握程度六、教学拓展1.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参观汽车修理店或汽车生产厂家,了解发动机润滑系统的实际运行和维护情况2.组织学生进行发动机润滑系统的维修和保养实验,培养学生实际操作的能力3.组织学生进行发动机润滑系统的案例分析。

发动机润滑系的维护教案

发动机润滑系的维护教案

任务5 发动机润滑系统的维护【技能目标】1.熟悉发动机润滑系统的维护。

2.学会正确检查发动机润滑油油面高度。

3.学会正确检查发动机润滑油质量。

4.学会正确更换机油滤清器。

【技能训练】一、发动机润滑系统的作用及组成发动机润滑系统主要有润滑、清洁、散热、密封和防锈等作用。

发动机润滑系统主要由油底壳、机油集滤器、机油泵、安全阀、机油滤清器、主油道、气缸体、缸盖上的分油道、机油压力传感器以及机油压力表或机油压灯等组成。

二、检查发动机润机油液位(1)起动发动机,并运行至正常工作温度,熄火后放置10 min 再进行检查。

(2)拔出机油标尺用干净的抹布擦拭干净后,插回原位,插到底停留片刻之后拔出。

检查发动机的油面高度是否在机油标尺“MIN”和“MAX”两个刻度线之间。

(3)如果机油量不足,需补充相同牌号机油到正常液位。

反之,则应抽取一部分机油,直到液位符合标准。

三、检查发动机润滑油质量发动机润滑油质量的鉴别方法有以下三种:1 搓捻鉴别法用机油标尺取出油底壳中的少许机油,放在手指上搓捻。

搓捻时,若有黏稠感觉,并有拉丝现象,说明机油未变质,仍可继续使用,否则应进行更换。

2 油尺鉴别法抽出机油标尺对着光亮处观察刻度线是否清晰,当透过机油看不清油尺上的刻线时,说明机油过脏,需立即更换。

3 油滴检查法在滤纸上滴一滴油底壳中的机油,若油滴中心沉积环很大,呈黑褐色且均匀无颗粒,周围黄色浸润很小,说明机油变质应更换。

若油滴中心沉积环小且颜色较浅,周围的黄色浸润痕迹较大,表明机油还可使用。

四、补充机油当发现机油量不足时,应添加相同型号的机油。

拧开发动机汽缸盖上的加油孔盖,将机油从注油口注入发动机,然后用机油标尺检查液位,切记机油液位不可超过机油标尺上限标记“MAX”。

五、检查发动机润滑系统是否漏油起动发动机从怠速到中速运转几分钟,关闭发动机后举升汽车,检查润滑系统(接头)有无漏油现象,若有渗漏,应按扭力要求(例如,铁制油底壳紧固螺栓扭力为0.5 N 左右)紧固各连接处螺栓,再起动发动机进行检查,必要时需拆检机油滤清器油封胶圈。

发动机润滑系的维护教案

发动机润滑系的维护教案

发动机润滑系的维护教案发动机润滑系统的维护教案【章节1:引言】1.1 教案目的本教案旨在向维修人员介绍发动机润滑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维护方法,从而提供他们正确维护发动机润滑系统的指导。

1.2 适用范围本教案适用于各类内燃机的润滑系统维护,包括汽车发动机、船舶发动机以及工程机械等。

【章节2:发动机润滑系统的工作原理】2.1 发动机润滑系统组成2.1.1 润滑油箱2.1.2 润滑油泵2.1.3 滤清器2.1.4 润滑油冷却器2.1.5 润滑油喷嘴2.1.6 润滑油管路2.1.7 润滑油压力传感器2.1.8 润滑油稀释器2.2 润滑系统工作原理2.2.1 发动机润滑油的循环过程2.2.2 润滑油的主要功能2.2.3 发动机润滑系统的工作参数【章节3:维护前的准备工作】3.1 工具和设备的准备3.2 安全措施的落实3.3 对润滑系统的检查【章节4:润滑系统的日常维护】4.1 润滑油的选择4.2 润滑油的更换周期4.3 润滑油滤清器的更换4.4 润滑油泵的维护4.5 润滑油冷却器的清洗4.6 润滑油喷嘴的清洗与调整【章节5:常见故障排除】5.1 润滑油过滤不良5.2 润滑油泵失效5.3 润滑油冷却器堵塞5.4 润滑油喷嘴堵塞5.5 润滑油稀释器故障【章节6:附件】6.1 发动机润滑系统维护记录表案例6.2 发动机润滑系统工作原理图【章节7:法律名词及注释】7.1 润滑油标准7.2 润滑油压力传感器检测方法7.3 润滑油稀释器的工作原理及检修方法【章节8:致谢】感谢专家们在本教案编写过程中提供的宝贵意见和支持。

【附件】1. 发动机润滑系统维护记录表案例.docx2. 发动机润滑系统工作原理图.jpg【法律名词及注释】1. 润滑油标准:润滑油的性能指标和质量要求的规定。

根据国家标准GB/T 11115进行检测和评定。

2. 润滑油压力传感器检测方法:用于检测润滑油压力传感器是否正常工作的方法,一般采用电压法或阻抗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以小组为单位,通过查阅网络、参考资料、维护手册等方式,掌握资料收集、归类、分析、展示的方法,完成各项目检查工作。
资源
准备
宝骏630车辆、多媒体设备、机油回收机及常用工量具。
学习任务教学组织流程
一、明确任务、信息收集(学时:2学时)
1.组织教学:
(1)学生集合,师生问好,整理着装。
(2)小组考勤、教师说明场地要求与工作要求,强调6S管理。
汽车维护相关视频、课件、PPT
教学系审批
学习
目标
专业能力目标:
1.能描述更换发动机机油、工量具和设备的名称、种类、用途及其使用方法,并能正确使用;
2.能根据维修手册要求正确规范完成更换机油、机滤等作业。
职业素养目标:
1.能查阅维修手册,查找相关资料,采集维修任务所需要的信息。
2.能进行有效沟通,与他人合作,形成积极的工作态度、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一体化课程教学设计方案
课程名称:汽车维护
授课班级: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广西机电技师学院
年月日
一体化课程名称
汽车维护
学习任务名称
发动机润滑系统维护
学时
12学时
教学
时间
周次
专业组审批
教学
班级
年月日
学材
汽车维护工作页、多媒体、维护教材、整车
教学
方法
实践教学法、信息检索法、展示教学法、小组讨论教学法
视觉
教具
3.能按照6S管理要求,整理现场,归置物品。
年月日
学生情况分析
本课程的教学对象已经学习过汽车日常维护的基本知识与日常维护的操作方法。对汽车维护有所了解,本次课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因此对学生教学应首先进行相关的维护安全教育,在此基础上要求学习相关场地规范、6s管理要求。关注学生独立思考、主动学习、协作互助、自主创新、检索汇报能力的培养。
学材
分析
《汽车维护》教材及配套工作页,包括:①安全教育②发动机机油液面及品质的检查③如何检查机油有无泄漏等。
学习重点及其化解方法
重点内容:1.发动机机油液面及品质的检查2.机油的更换。
重点化解方法:
1.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观看视频资料,结合老师的讲解,能正确说出安全教育内容各项目检查内容、方法和操作步骤。
六、评价反馈(学时:1学时)
回顾机油更换的过程,各小组总结,对小组完成情况进行点评,工作组成员撰写心得。
考评方法
工作页、计划方案、实施流程、操作设备、职业素养等




课后反思
四、实施计划(学时:6学时)
1.学生以小组形式按制定的计划进行操作,在操作中学会安全规范。
2.教师巡回指导,监督安全,让学生在安全、规范的环境下完成操作训练。
五、检查控制(学时:1学时)
1.在分小组操作以后,对每个学生进行相应的考核。
2.检查职业素养的规范,个人的能力表现和团队合作精神方面。
3.将检查情况进行记录、整理。
2.明确任务:
(1)工作情景描述:一辆宝骏630从上次保养到现在已经行驶了5000KM,按照保养要求需要对该车的润滑系统进行保养,以保证车辆的正常、安全使用。如果作为维修技师的你,能完成这项任务吗?
(2)明确任务目标:通过学习,学生掌握机油的检查及更换操作。
(3)信息收集:收集汽车润滑系统保养的项目与步骤。
二、制定计划(学时:1学时)
各小组根据任务,通过查找相关资料,制订出检查发动机机油油量及品质、更换发动机机油和机油滤清器、检查发动机机油是否有泄露的方案、操作步骤以及注意事项。
三、做出决策(学时:1学时)
各小组展示操作计划,小组代表陈述操作计划,说明操作安全注意事项,所制订计划中的安全行为规范,明确团队及个人的工作任务,并进一步完善计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