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初三物理鲁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考点考题精讲精练浮力1
物理八年级下册9_1《认识浮力》考点精讲-同步练习 - 答案解析(沪粤版)

9.1认识浮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浮力及浮力产生的原因,知道浮力的大小跟那些因素有关。
2.学习用弹簧测力计测浮力的大小。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与探究,感受浮力、认识浮力。
2.经历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过程,学习使用控制变量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亲身参与科学探究的过程,在活动中大胆提出自己的猜想,能实事求是地记录数据,并根据实验数据提出自己的见解,有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愿望。
教学重点 1.浮力的概念的建立。
2.“称重法”测浮力。
教学难点1.浮力产生的原因。
2.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学习目标】1.了解浮力的概念及方向;2.知道浮力产生的原因;3.理解浮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4.会利用称重法,测量、计算浮力。
【要点梳理】要点一、浮力1.概念:浸在液体(或气体)里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对它向上托的力叫浮力。
2.方向:竖直向上。
3.测量铝块浸没水中所受的浮力:(1)步骤:①如图甲,在弹簧测力计下悬挂一个铝块,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这就是铝块的重力G ;②把铝块浸没在水中(图乙所示),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拉。
(2)结论:①弹簧测量计的示数变小,说明浸没在水中的铝块受到浮力的作用。
②浮力的大小(图丙受力分析):=-F G F 浮拉4.浮力产生的原因: 完全浸没在液体里的物体,各个表面均受到液体的压力,由于它前后左右对应部分受到的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因此而平衡,物体的上下两面浸在液体中的深度不同,对应部分所受压力的大小、方向均不同,这两个压力的合力方向向上,液体对物体上、下两面的压力差,就是液体对物体的浮力。
用公式表示为:。
要点诠释:1. 浮力的施力物体就是“液体”,受力物体就是“浸在液体中的物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物体受到浮力的同时,液体也受到物体对它的压力作用,这个力的大小就等于物体受到的浮力,方向和浮力的方向相反。
2.根据浮力产生的原因,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力差。
+第八章第一节 浮 力2023-2024学年鲁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

10.(2021安丘一模)如图所示,盛有水的圆柱形容器,侧壁上固定了一块水平挡板,将密 度为0.5×103 kg/m3的干松木球放到挡板的下方,请对干松木球进行受力分析,并画出 受力示意图.
答案:如图所示
11.小明在探究物体的浮沉时,发现铁块放入水中下沉,塑料块浸没在水中后上浮.为进 一步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他找来了下列器材:弹簧测力计、一杯水、细线、铁块A、 塑料块B和塑料块C(B与A体积相同,C与A质量相同). (1)他按图(甲)和图(乙)进行了实验,测出铁块受到的浮力大小为 F1-F2 ,并与重力 比较,由此得出了物体下沉的条件.
(2)小王从圆柱体接触水面至接触容器底之前,分别记下h和F,并将测量的结果填写在 下面的表格中.
实验
1
2
34Βιβλιοθήκη 5678
9
次序
h/cm 0
2
4
6
8
10
12
14
16
F/N 9.0 7.8 6.6 5.4 4.2 3.0 1.8 1.8 1.8 ①依据表中数据,在图中画出F与h关系的图象.
答案:(2)①如图所示
知识讲解
一、浮力 1.定义: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 上 的力. 2.大小:用称重法测得物体浮力F浮= G-F . 3.方向: 竖直向上 .
4.施力物体: 液体 . 5.产生原因: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其上下表面受到液体对它的
F向下.
压力差
,F浮=F向上-
二、物体的浮沉条件
1.上浮,如图(甲)所示,F浮 > G. 2.下沉,如图(乙)所示,F浮 < G. 3.悬浮,如图(丙)所示,F浮 = G.
12.如图所示,底面积为80 cm2的圆筒形容器内装有适量的水,放在水平桌面上;底面积 为60 cm2、高为12 cm的实心圆柱形物体A用细线拴好并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小王要探 究圆柱形物体A逐渐浸入圆筒形容器内的水中时(水没有溢出容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F与圆柱形物体A下表面离水面的距离h的关系.(不计细线重,g取10 N/kg) (1)除图中的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刻度尺 .
八年级下册物理精讲精练专题10 浮力(教师版)

专题10.1 浮力课前预习1. 浸在液体(或气体)里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向上托的力。
叫做_____浮力____。
2.浮力的方向是___竖直____向上。
3.浮力产生的原因:浸在液体里的物体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力差。
用公式表示即______ F浮=F下- F上____。
4. 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越大、液体的密度越大,浮力就____越大____。
知识点解读与例题突破知识点1:什么是浮力当物体浸在液体或气体中时会受到一个向上托起的力,这个力就是浮力。
注:一切浸在液体或气体里的物体都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
【例题1】如图所示是正在水中上浮的木块,请画出木块在水中所受重力G和浮力F浮的受力示意图.【答案】如图所示:知识点2:产生原因由于液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产生的。
浮力的方向总是向上的,与重力的方向相反。
即F浮=F下- F上【例题2】边长为20厘米的正方体木块,其下表面距水面15厘米,试求:(1)上、下表面受到的液体的压力差;(2)木块排开的水重。
解:(1)F上=P下S下= ρgh下S下=58.8N (向上、向下)F下=P上S上= ρgh上S上=0NF上-F下=58.8N (2)G排=ρg V 排=58.8N 可见,部分浸入液体的物体所受的浮力,也等于液体对物体向上的压力和向下的压力之差。
知识点3:称重法测浮力浮力等于物体重减去物体在液体中的弹簧秤读数,即F浮= G—F弹注意: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跟它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越大、液体的密度越大,浮力就越大。
【例题3】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明用弹簧测力计、圆柱体、两个装有适量水和盐水的同样的烧杯,对浸在液体中的圆柱体所受的浮力进行了探究,实验装置和每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比较图甲、乙可知:乙图中圆柱体受到的浮力的大小为N .(2)比较图乙、丙,说明浮力的大小与有关.(3)通过图乙和戊的探究,不能得到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是否有关,原因是.(4)通过图中数据可知:圆柱体的密度是kg/m3(取g=10N/kg).【答案】(1)0.6;(2)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3)没有控制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4)1.5×103.一、选择题1.(2019山东临沂)被誉为“新世界七大奇迹”的港珠澳大桥(如图)由“水上桥面”和“海底隧道”两部分组成,其中海底隧道长5.7km,设计时速100km/h,隧道洞壁采用了让人视觉舒适的新型装饰材料。
九年级物理中考第一轮复习—浮力鲁教版知识精讲

九年级物理中考第一轮复习—浮力鲁教版【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浮力二、考点点拨本节主要考查的内容有:浮力,浮力产生的原因;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以及应用阿基米德原理计算浮力和解决简单的问题;物体浮沉条件的理解,应用浮沉条件解决简单的问题;轮船、潜水艇、气球、飞艇浮沉原理的理解。
三、跨越障碍 知识点1:浮力1. 浮力产生的原因: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总要受到液体对它各个面的压力(前后,左右两侧面受到的压力相等),液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之差,就是液体对浸入的物体的浮力。
即向下向上浮F F F -=。
压力差越大,物体所受浮力越大。
当物体处于漂浮状态时,浮力等于液体对物体向上的压力,即向上浮F F =。
(其中浸在包括全部浸在和部分浸在)2. 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
例1. 如图所示,物体A 浸没在水中,上表面受到的水的压力为20牛,下表面受到的水的压力为50牛,那么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是 牛,方向是 。
F 浮= F 向上-F 向下①例2. 一个盛有盐水的容器中悬浮着一个鸡蛋,容器放在斜面上,如图所示。
图上画出了几个力的方向,你认为鸡蛋所受浮力的方向应是( ) A. F 1B. F 2C. F 3D. F 4解析:浮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上,与重力方向相反3. 物体在空气中的重与物体在液体中的重的差值等于浮力。
即示重差法浮液空F G G =-。
例3. 如图所示,物体A 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是 牛,在盐水中受到的浮力 大小是 牛。
或F 浮= F 空气-F 液体 ②例4. 空气中有一个物体挂在弹簧秤下示数为4.9N ,当把它放在液体里时发现弹簧秤的示数减少了2.5N ,则:(1)此时弹簧秤的示数是多少?(2)该物体在液体里受到的浮力是多少N ?知识点2:阿基米德原理1. 内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即:排液液排液浮gV G F ρ==。
2. 适用条件:各种液体和气体3. 如图所示甲,石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是 牛,如图所示乙,石块排开的水重_____________牛,石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石块排开的水重。
鲁教版(五四制)物理八年级下册 第八章 浮力 试卷1(解析版)

鲁教版(五四制)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浮力单元测试一、单选题1.陶瓷已经是广西藤县的特色产业,陶瓷工业园生产的陶质砖与瓷质砖是致密程度不同,有经验的师傅通过敲敲听听声音就能分辨,依据是A.音调B.响度C.音色D.频率2.下列科学家中,对“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做出巨大贡献的是()A.亚里士多德B.伽利略C.阿基米德D.张衡3.桌面上甲、乙两个圆柱形容器中分别装有水和酒精,实心木球和实心铁球的体积相等,如图所示.水、酒精、木球和铁球的密度分别为ρ 水、ρ 酒精、ρ 木和ρ 铁.将木球放入水中、铁球放入酒精中,静止时木球和铁球所受浮力的大小分别为F 1 和F 2 .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若ρ 木<ρ 酒精<ρ 水<ρ 铁,则F 1 >F 2B.若ρ 木<ρ 酒精<ρ 水<ρ 铁,则F 1 <F 2C.若ρ 酒精<ρ 木<ρ 水<ρ 铁,则F 1 =F 2D.若ρ 酒精<ρ 木<ρ水<ρ 铁,则F 1 <F 24.两个物体分别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将它们同时浸没到水中,发现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为零,但减小值相同.由此可以判断()A.两个物体一定处在液体中相同深度B.两物体所受的浮力相同C.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示数是相同的D.在空气中,弹簧测力计示数是相同的5.你还记起,当时你们在泳池偶遇了小强,他带了一个边长为10cm的立方体木块在玩耍,当木块静止在水面上时,露出水面部分高度为2cm,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若把水面以上部分切去,木块剩余部分会沉入水中B.木块静止时所受浮力为8NC.若要把木块压入水中,至少需要对它施加竖直向下10N的压力D.木块的密度为200kg/m36.金鱼吐出的气泡在水中上升(变大)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气泡受到水的压强变小、浮力变小B.气泡受到水的压强变小、浮力变大C.气泡受到水的压强变大、浮力变小D.气泡受到水的压强变大、浮力变大7.把一个密度为10.2×103kg/m3的实心合金块投入水银中,这时合金块浸入水银中的体积和总体积之比为()(已知水银的密度为13.6×103kg/m3)A.14B.34C.13D.以上答案都不对8.如图所示,压在杯底的乒乓球,上浮时会弹离水面后又落回水面。
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十章第一节浮力,知识点总结

⼋年级下册物理第⼗章第⼀节浮⼒,知识点总结初中物理《浮⼒》知识点第⼀节、浮⼒知识点⼀:浮⼒1、浮⼒的定义:⼀切浸⼊液体(⽓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叫浮⼒。
2、浮⼒⽅向:竖直向上3、浮⼒的施⼒物体与受⼒物体(1)施⼒物体:液体(或⽓体)(2)浮⼒的受⼒物体:浸在液体(或⽓体)中的物体。
◆4、浮⼒的测量⽅法⼀:称重法(1)⽤弹簧测⼒计测出物体的重⼒G(2)将挂在弹簧测⼒计下的物体浸在液体中,读出弹簧测⼒计的⽰数F(3)物体在液体中所受的浮⼒F浮=G-F【拓展延伸】称重法测物体所受浮⼒的原理将物体浸在液体中时,对物体进⾏受⼒分析,如图所⽰.当物体静⽌时,由图知F浮+F=G,即F浮=G-F.因此,只要测出物体的重⼒G和物体浸在液体中时弹簧测⼒计的⽰数F,即可根据公式F浮=G-F求出物体浸在液体中时所受浮⼒的⼤⼩。
◆5、浮⼒的测量⽅法⼆:浮⼒产⽣的原因(实质)液(⽓)体对物体向上的压⼒⼤于向下的压⼒,向上、向下的压⼒差即浮⼒。
F浮=F向上-F向下【关于浮⼒的⼏个问题】①浮⼒的⽅向总是竖直向上的.②⼀切浸⼈液体或⽓体中的物体,都受到液体或⽓体对它竖直向上的浮⼒;⽆论物体的形状如何,怎样运动,只要是浸⼈液体或⽓体中(除物体下表⾯与容器底紧密接触的情况),都会受到竖直向上的浮⼒。
③注意“浸在”包括“部分漫⼊”和“全部浸⼊(浸没)”两种情况,也就是说浸在液体内部和浮在液体表⾯的物体都受到浮⼒的作⽤。
当然浸在⽓体中的物体也受到浮⼒的作⽤。
④浸没在液体中的长⽅体六个⾯受到液体对其的压强和压⼒情况:6、两种特殊情况下的浮⼒1、当物体部分浸⼊液体中时,物体上表⾯受到液体对其向下的压⼒为0,此时F浮= F向上。
2、若浸在液体中的物体下表⾯和容器底部紧密接位置深度压强压⼒前、后两个⾯相等相等F向后、F向前是⼀对平衡⼒,合⼒为零。
左、右两个⾯相等相等F向左、F向右是⼀对平衡⼒,合⼒为零。
上、下两个⾯上表⾯深度⼩于下表⾯深度上表⾯所受压强⼩于下表⾯所受压强F向下F浮=F向上-F向下触,则液体对物体向上的压⼒F向上为0,物体将不受浮⼒的作⽤,即物体在浸没且与容器底部紧密接触的情况下,只受到向下的压⼒。
鲁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第八章《浮力》知识总结

浮力一、知识概述〔1〕知道浸在液体里的物体要受到一个向上的浮力,知道浮力产生的原因;〔2〕会用弹簧秤测量物体受到的浮力的大小,理解阿基米德原理,会用阿基米德原理计算浮力有关的题目。
二、重难点知识精析〔一〕浮力的大小与阿基米德原理1、浮力大小的测量。
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测出一个物体在空气中的重力G,再将物体浸入液体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那么前后两次的读数之差就是物体在该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即F浮=G-F′.2、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中所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这就是阿基米德原理。
3、浮力的计算:阿基米德原理用公式表示为:F浮=G排或F浮=ρ液V排g公式中符号的意义及单位:F浮—浮力—N;ρ液—液体的密度—kg/m3;V排—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m3.在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时,可用这个公式计算出物体受到的浮力。
例1、一均匀实心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称得其重力为,当把物体没入水中后,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减小到,求:〔1〕该物体没入水中时所受到的浮力F浮=?〔2〕该物体的密度ρ=?解析:由弹簧测力计先后两次读数G和F′可求物体受到的浮力F浮=G-F′。
进而先根据G=mg求出物体的质量,再由阿基米德原理的数学表达式F浮=ρ液gV排,求出,由于此物体是浸没于水中,所以,最后根据来求物体的密度。
〔1〕F浮=G--〔2〕由于物体浸没于水中,所以那么说明:F浮=G-F′是求物体所受浮力的一种方法,通常叫做“测量法〞,F浮=ρ液gV排是求物体所受浮力的另一种方法,通常叫做“公式法〞,而且它们的两个变式:常用于计算液体的密度;常用于在知道V排与V物的大小关系时,计算物体的体积V物,进而做物体密度ρ物等的计算。
此题第〔2〕问,显然可利用,来计算物体的密度更为简单:例2、一容积为3的气球,里面充满氢气,球壳的质量为800g,不计球壳的体积,问至少用多大的力拉住才能使其不至升空?〔ρ空气=/m3, ρ氢气=/m3,取g=10N/kg〕解析:气球在空气中要受到浮力,球内氢气和球壳要受到重力,设所求拉力为F,对气球作如下图的受力分析,依题意应有,F浮=G氢气+G壳+F.G壳=m壳g=×10N/kg=8NG氢气=ρ氢气gV球=/m3×10N/kg×3F浮=ρ空气gV球=/m3×10N/kg×3那么:F= F浮-G氢气-G壳--8N=46N即:至少需要46N的力拉住它才能使其不至升空。
八年级物理浮力考点专练(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浮力考点专练专练1. 比较浮力的大小有关比较浮力大小的题目是中考中的热点题型。
比较浮力大小的常用方法有:1.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比较:根据公式F浮=G排=ρ液gV排可知,当ρ液相同时,V排越大,则F浮越大;当V排相同时,ρ液越大,则F浮越大。
2.利用物体浮沉条件或漂浮条件比较:有些题目利用F浮=ρ液gV排不便比较,这时可以利用物体的浮沉条件或漂浮条件比较,通过比较浮力与物重的关系,间接比较浮力的大小。
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比较浮力大小1.如图所示,甲、乙、丙、丁四个体积相同的小球静止在同一液体中,它们所受浮力最小的是()A.甲B.乙C.丙D.丁2.体积相同的铁球甲、乙分别浸没在水和煤油中,它们受到的浮力大小是()A.甲球大B.乙球大C.甲、乙两球一样大D.无法比较3.水槽内盛有足够多的水,将质量相等的实心木球、铁球和铜球分别放入其中,它们静止时,三球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木、F铁、F铜,则它们的大小关系为()A.F木=F铁=F铜B.F木<F铁<F铜C.F木>F铁>F铜D.F木<F铁=F铜利用浮沉条件比较浮力大小4.如图所示,把一只鸡蛋分别放入装有清水的甲杯和装有盐水的乙杯,鸡蛋在甲杯中下沉,在乙杯中漂浮。
鸡蛋在哪个杯里受浮力较大()A.甲杯中大B.乙杯中大C.甲、乙两杯中一样大D.无法确定5.将质量相等的两个实心小球A和B轻轻放入水槽中,两球静止后的情况如图所示,此时两球所受浮力分别为F A、F B,则()A.F A>F B B.F A=F BC.F A<F B D.无法比较6.如图所示,把同一小球先后投入A、B、C三种不同的液体中,小球在A液体中下沉,在B液体中悬浮,在C液体中漂浮。
假设三种液体的密度分别为ρA、ρB、ρC,小球在三种液体中所受浮力分别为F A、F B、F C,则它们的大小关系为()A.ρA<ρB<ρC,F A<F B<F C B.ρA<ρB<ρC,F A<F B=F CC.ρA>ρB>ρC,F A>F B>F C D.ρA>ρB>ρC,F A=F B>F C7.(中考·福州)将一个重为G的鸡蛋放进盛有浓盐水的杯中,鸡蛋漂浮,然后逐渐向杯中加入清水,当鸡蛋下沉至杯底静止时停止加水,图中的图像能粗略描述这个过程中浮力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8.(中考·泸州)某潜水艇在海面下隐蔽跟踪某个目标,有时要上浮或下潜,但都未露出水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浮力(一)浮力一、重点难点解析
问:怎样正确理解阿基米德原理?
答:理解阿基米德原理应注意以下几点:
1.“浸在”的含义,包括两种情况
1)物体全部体积都在液体里
2)物体的一部分体积浸在液体里,而另一部分露出液面,
2. 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只跟液体的密度、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由F浮=G排得阿基米德原理的数学表达式也可以写成:F浮=ρ液gV排
因而浮力大小只跟液体的密度ρ液,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有关.
当液体的密度ρ液一定时,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决定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物体全部浸没在液体里时,V排=V物,这时物体受到的浮力最大.若物体一部分浸在液体中,V排<V物,这时物体受到的浮力小,由此可见,浮力的大小跟物体自身的体积无关.如果物体的休积很大,但浸在液体中的体积很小时,物体并不会受到多大的浮力.
当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一定时,根据F=ρ液gV排可知,液体密度大,物体受到的浮力就大;液体密度小,物体受到的浮力就小,即V排一定时,物体受到的浮力跟液体的密度成正比.
分析物体受到的浮力时,还要注意浮力的大小除了与物体的体积无关外,还与物体的密度,物体的自重G无关.全部浸没时,浮力还与物体所在的深度无关.浮力的大小还跟物体的形状以及物体在液体中的运动状态等因素无关.
3.阿基米德原理也适用于气体
问:怎样正确理解物体的浮沉条件?
答(1)物体的浮沉取决于它受到的重力和浮力的大小.
(2)当F浮>G物上浮;当F浮<G物下沉;当F浮=G物悬浮或漂浮
(3)比较实心物体的密度与液体密度的大小,也可以判断物体的浮沉.
当ρ物<ρ液上浮;当ρ物>ρ液下沉;当ρ物=ρ液悬浮
(4)应用: 潜水艇、飞艇、气球等是物体浮沉条件的实际应用.
(5)物体的漂浮条件
①物体漂浮在液面的条件: 漂浮在液面上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受到的重力即F浮=G
物
;
②应用: 密度计、轮船. 其中轮船的排水量指轮船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
问:悬浮和漂浮有什么异同?
答:(1)相同之处: 物体受到的浮力都等于物体受到的重力. 即F浮=G物
(2)不同之处:
①排液体积不同:悬浮时,对实心物体而言,V排=V物;漂浮时,V排<V物.
②密度不同:对实心物体而言,悬浮时, ρ物=ρ液; 漂浮时ρ物<ρ液.
kg)。
他的实验操作步骤如图所示,实验过程如下.
A.
用细线将橡皮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测出橡皮的________
;
B.将水倒入溢水杯中;
C.将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橡皮浸没水中,让溢出的水全部流入小桶中,同时________________;
D.将盛有溢出水的小桶挂在弹簧测力计下,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E.记录、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
F.整理实验器材。
例题1 1题
请根据小雨的实验过程回答下面问题:
(1)指出小雨在实验操作中漏掉的一个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
(2)指出上面实验操作中的一处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用能够漂浮在水面的木块代替橡皮做此实验,那么与上述操作不同的一个步骤是_____。
考题训练一:
1.在探究“浮力大小等于什么”的实验中,小明同学的一次操作过程如图所示.
(1)测出铁块所受到的重力G铁
(2)将水倒入溢水杯中
(3)把铁块浸入溢水杯中,读出测力计示数F
(4)测出小桶和被排开水的总重G
(5)记录分析数据,归纳总结实验结论,整理器材。
分析评估小明的实验,指出存在的问题并修正。
2.某同学用弹簧测力计、量筒、水和石块做“探究浮力与物体所排开的液体的重力的关系”实验,实验中的几个情景如右图所示。
据此可以得出:
(1)石块所受的浮力N;
(2)石块排开的水的重力N;
A.随着金属块浸入水的深度的增加而不断增大
B.与水槽中的水多少有关
C. 与金属块的重有关
D. 在水完全淹没金属块前,随着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多,浮力越大,在完全淹没后,浮力保持不变
【例3】将重力相等的实心铜球、铁球、铝球浸没在水中,它们受的浮力()
A.相等 B.铜球最大 C.铝球最大 D.铁球最大
考题训练二:
1.如图所示,体积相等的三个小球静止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正确是
A.F A>F B>F c
B.F A<F B<F c
C. F A >F B=F c
D.F A < F B=F c
2.关于浸入某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漂浮的物体比沉底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
B.物体的密度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C.
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D.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与深度有关
【例4】在空气中用弹簧测力计测得某石块重5N;浸没在水中称量,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N,求该石块是密度(取g=10N/kg).
说明本题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测量密度大于水的密度的固体物质密度的方法.利用阿基米德原理还能计算液体的密度请看下面一题.
[变形题]在空气中用弹簧测力计测某石块重为5N;浸没在水中称量,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N;浸没在另一种液体中称量,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4N,求这种液体的密度.
考题训练三:
1.有一金属球,在空气中称得重3.9N,将它浸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时,有50ml水从溢水杯流入量筒,求:
⑴金属球的体积
⑵金属球所受浮力
⑶金属球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示数
⑷金属球的密度,它可能是由什么金属制成的?
2.如图是某同学自制的水上自行车。
她在普通自行车上安装8个密闭的空水桶(每个水桶体积为0.02米3),并在车后轮装上若干塑料片。
该同学在水面上骑自行车匀速前进时,平均每个水桶约有二分之一体积浸在水
中,不计车轮和塑料片排开水的体积,则此时水上自行车受到的浮力约为多少牛?(g=10 N/kg)
3.上周学校购买了一批水龙头,据商家说其材料铜质的,实验室的老师组织九年级的一些同学通过实验来验证商家的说法。
他们把一个水龙头用轻质细线捆好后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在空气中测得它的重力为1.6N,再把这个水龙头浸没在水中,如图所示,这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1.4N(ρ铜=8.9×103
kg/m3, g=10N/kg)。
求:(1)每个水龙头的质量是多少?
(2)这个水龙头浸没在水中时所受到的浮力有多大?
(3)这批水龙头的密度是多少?商家的说法是否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