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老中医治崩漏案例

合集下载

老中医王幸福治疗妇女【崩漏验案】

老中医王幸福治疗妇女【崩漏验案】

【案例追踪】张某,女,37岁。

月经淋漓不尽半年有余,西医妇科诊断为功能性子宫出血,中西医用药多种仍然不止,特慕名前来就诊。

刻诊:中等身材,偏瘦,面色略红,月经每次量大,且持续半月之久,这次已经十余天了,还未停止,并伴有头晕。

寸脉浮大尺弱,舌淡苔白。

饮食一般,大便便头硬。

【辨证】:虚热崩漏。

【治则】:凉血止血化瘀,益气补血固脱。

【处方】:生黄芪30g 生地30g 当归30g 霜桑叶30g 三七块10g 仙鹤草60g白头翁30g 生地榆30g 生龙牡各30g 公英30g 卷柏30g 生白术30g 地骨皮15g生大黄10g。

7付,水煎服,日3次。

次诊患者反馈服药3剂后,崩漏已止。

【方解】此患者崩漏时间长达半年之久,久病多虚,久病多瘀,可谓是虚实夹杂,亦虚亦实,本虚标实之证。

《本草纲目》中云:“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本病的当务之急是迅速止血,而后再图其本。

治疗上则以,凉血止血化瘀,益气补血固脱为主。

崩漏血失固摄,气随血脱,方中用黄芪补气摄血,当归补血活血,两者合用亦有当归补血汤“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所当急固”之意。

方中生地、桑叶、白头翁、地榆、公英、地骨皮皆有凉血止血之功。

不同在于生地、桑叶能够滋阴润燥养血,能制约归芪之甘温;白头翁、公英清热解毒以止血。

三七、卷柏活血通经、化瘀止血,正所谓“瘀血不去,血不归经,新血不生”。

白术健脾益气,补中气而固脱,生用且有润肠通便作用。

龙骨、牡蛎、仙鹤草则取其收敛固涩之力以疗崩漏。

纵观全方集“塞流、澄源、复旧”于一体,以治标为主,辅以固本,标本兼顾。

【医案解读】:崩漏是妇科常见病之一,是指经血非时而至,或暴下不止,或淋漓不尽,前者称崩中,后者称漏下。

崩漏亦是疑难急重之证,历代医家在此方面论述颇多,其中著名的“塞流、澄源、复旧”三步法为临床广泛采用。

王幸福老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总结,认为治疗崩漏不能死守上述三步,应因时因人而异区别对待,提出“青年妇女多血热、中年妇女多郁瘀、老年妇女多虚损”。

何成瑶教授治疗崩漏病验案2则

何成瑶教授治疗崩漏病验案2则

何成瑶教授治疗崩漏病验案2则成瑶教授是一位国内知名的崩漏病治疗专家,多年来在崩漏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下面分别介绍成瑶教授治疗崩漏病的两个成功案例。

案例一:患者小明,男,36岁,主要症状为心悸、失眠等。

就诊前曾到多家医院就诊,但症状持续加重,治疗效果不佳,对生活产生了一定的困扰。

就诊时,小明的心率为110次/分钟,血压略有升高。

成瑶教授详细询问了小明的病史和生活习惯等,并仔细进行体格检查。

通过询问和观察,成瑶教授发现小明存在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如长期吸烟和暴饮暴食等,这些不良习惯可能是导致其病情恶化的主要原因。

成瑶教授还注意到小明表现出明显的焦虑和压力感。

根据患者的病史和体格检查结果,成瑶教授判断小明属于崩漏病的亚临床阶段。

他给小明进行了多方位的综合治疗,包括调整生活习惯,饮食规律、控制饮酒和戒烟等;针对焦虑和压力感,进行了心理疏导和放松训练;也给小明开了一些中药和保健品,以帮助调节身体的平衡。

经过几个月的治疗,小明的症状明显好转。

他的心率下降到正常水平,血压也稳定在正常范围。

小明表示自己的睡眠质量有明显提高,精神状态更加稳定和放松。

他对成瑶教授的治疗效果非常满意,并积极推荐给有类似症状的朋友和亲人。

案例二:患者小红,女,45岁,主要症状为月经周期紊乱、月经过多等。

就诊前,小红感觉自己月经量过多,长期出现月经期延长和月经间歇期缩短等异常情况,多次去医院就诊,但治疗效果不佳。

成瑶教授询问了小红的病情和身体状况,对其进行了详细的妇科检查。

通过检查,成瑶教授发现小红存在子宫内膜增生和功能性子宫出血等问题。

在进一步了解小红的病史和生活习惯后,成瑶教授怀疑小红的崩漏病可能与身体内分泌紊乱有关。

成瑶教授给小红做了一系列的内分泌激素检查,确诊她的病情。

在综合了内分泌调节治疗和中医药治疗的方案后,成瑶教授制定了一套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在治疗过程中,他注重调整小红的饮食结构和生活规律,提倡适量运动,同时针对子宫内膜增生进行中药治疗。

何成瑶教授治疗崩漏病验案2则

何成瑶教授治疗崩漏病验案2则

何成瑶教授治疗崩漏病验案2则何成瑶教授是国内知名的中医专家,在治疗崩漏病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深厚的造诣。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何成瑶教授治疗崩漏病的两个成功验案。

验案一:患者张女士,34岁,崩漏病已有3年时间,多次到医院就诊,都未见好转。

主要症状为腰酸背痛、月经不调、经期多血块、腹痛、乳房胀痛等。

经过详细的望闻问切后,何成瑶教授认为此病为肝肾不足,气血不和所致。

教授为患者制定了中药汤剂和针灸治疗方案,并嘱咐患者调节心态,保持情绪稳定,调整饮食和作息习惯。

经过三个月的治疗,患者的月经不调情况明显改善,腰酸背痛减轻,乳房胀痛消失,经期的血块明显减少。

经过半年的治疗,患者的各项指标恢复正常,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升。

验案二:患者王先生,45岁,因崩漏病困扰已有5年时间。

主要症状为腰酸背痛、性功能下降、头晕乏力等。

经过彻底的中医辨证论治后,何成瑶教授认为王先生的崩漏病是肾阳不足,气血不足导致的。

教授为患者开具了中药方剂,并结合针灸疗法进行治疗。

治疗的教授还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和饮食调理。

经过半年的治疗,王先生的腰酸背痛明显减轻,性功能明显改善,头晕乏力的症状减轻。

一年后的复查显示,王先生的各项指标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生活状态得到了明显改善。

以上两个验案足以证明何成瑶教授在崩漏病治疗上的丰富经验和高超技术。

他善于综合运用中医理论和临床实践,因材施治,确立了一套独特的治疗方案。

何成瑶教授的治疗思路灵活,总结传统经验的基础上,还结合了现代医学的理论和方法,使其治疗效果更加显著和持久。

何成瑶教授在治疗的过程中,也非常重视患者的身心健康,注重患者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调理。

这种“以人为本”的治疗理念,更是赢得了患者的信任和赞许。

何成瑶教授治疗崩漏病的成功验案不计其数,他的专业精神和医术水平得到了患者和同行的一致认可。

希望何成瑶教授能够在日后的临床实践中,继续发挥自己的优势,为更多的患者带来健康和希望。

也希望更多的中医医生能够向何成瑶教授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为中医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李伟林治疗崩漏验案一则

李伟林治疗崩漏验案一则

•304 •浙江中医杂志2020年4月第55卷第4期李伟林治疗崩漏验案一则周靓陈显宏卢一颖李伟林°台州市中医院浙江台州318000关键词李伟林崩漏医案李伟林主任中医师为浙江省名中医,全国优秀中医 临床人才。

从事中医临床工作30余年,对内妇儿科均有 独到见解。

现将崩漏案一则总结如下。

患者,梁某某,35岁。

月经淋漓不尽3月余,色淡质 稀,有少量血块,气短乏力,时有便溏。

先后在多家医院 诊治,西医诊断:子宫不规则出血,子宫内膜增厚。

予黄 体酮针等治疗,均疗效欠佳。

查体:面色咣白,舌淡胖大、边有瘀斑、舌苔白,脉沉细涩。

中医诊断:崩漏,辨证:脾 虚夹瘀,治法:养血健脾,化瘀止血。

处方:党参、麸白术 各15g,茯苓、山药、麦冬、石斛、山茱萸、牡丹皮各10g,熟地黄30g,三七粉(冲服)9g<37剂。

水煎,早晚分2次服 用。

7剂后,患者诉阴道出血明显减少,气短乏力改善。

二诊:原方再服7剂,诸症痊愈。

2月后随访患者月经恢 复正常,身体无明显不适。

按:女子脏腑气血俱盛,冲任二脉通盛,才能月经 正常。

且唐容川在《血证论》中指出:“女子胞中之血,每月一换,除旧生新,旧血即是瘀血,此血不去,便阻 化机。

”m故崩漏的主要病机为冲任二脉受损,气虚不 **基金项目:浙江省名老中医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计划李伟林名老中医专家传承工作室,编号:GZS2017028# 通讯作者:李伟林,E-mai1:tzszyyxh@163. com身疼痛有无、汗出与否、脉之紧与缓之三方面。

用桂枝汤 解肌祛风、调和营卫;而麻黄汤治太阳伤寒,有头痛、发 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等症状。

两方的主药区别在于 麻黄。

虽然引起头身疼痛的病因和病机有多种,但同属 外感太阳表证,选方用药的差别本质在于主药的功效。

故麻黄汤中的麻黄除祛风寒外邪功效之外,尚有较强的 辛温止痛功效,这是桂枝汤所不备。

故仲景有“无汗头身 疼痛”必用麻黄的用药特点,诸如大青龙汤、小青龙汤、葛根汤的运用均符合这一特点。

中医医案——崩漏(六)

中医医案——崩漏(六)

此医案仅证明中医可以治疗此类疾病,但医案仅供参考,切勿个人盲目用药,建议到正规中医治疗机构详细辩证论治。

益肾健脾、调经止血法治愈崩漏证病案:王某,女,20岁。

初诊:1981年12月22日。

主诉及病史:14岁月经初潮,周期四十天左右,但带经时间长,每次长达半月余(还须服中西药方止)。

此次月经11月26日行,至今未止,量时多时少,血色时红时黑,有小血块。

腰酸,下腹坠疼。

患者现面色萎黄,精神不振,五心烦热,头疼,睡眠差,多梦。

诊查:舌质稍淡,边有齿痕,脉细。

辨证:脾肾两虚,冲任不固。

治法:益肾健脾,调经止血。

处方:党参15g 白术12g 茯苓12g 山药15g 补骨脂20g 白芍10g 丹参15g 三七粉3g(分吞)7剂,水煎服。

二诊:服上方药后,血量明显减少,血色呈咖啡色,已无血块。

下腹仍有隐隐作痛。

睡眠好转,饮食及二便均调畅。

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

上方加山萸肉10g、女贞子12g、旱莲草12g,以增益肾止血之力。

1三诊:服上方药5剂后,月经已干净两天,腰酸腹痛已消失,睡眠亦佳。

又以二诊方为主,稍事加减,予以滋肾调脾,观察治疗两个月,其月经周期、经量、经色及带经期均恢复正常。

按语此案乃脾肾两虚、冲任失摄所致。

盖肾为天癸之源,任脉之本;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五脏之阴气,非此不能滋,五脏之阳气,也非此不能发。

因此,脾肾俱虚,冲任之脉亦必为之而虚,血失统摄,而致经水淋漓,长期不愈。

今许老细审病史,脉证合参,辨证为脾肾两亏,故六年余之崩漏病竟获痊瘥。

本医案摘自《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第4集,P546,许润三医案。

许润三,1926年10月生,江苏阜宁人,北京中日友好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北京中医学院教授,全国五百名名老中医药专家之一。

许氏19岁拜师学医,受教于阜宁名医崔省三门下,期满后悬壶于阜宁各地。

1953年进入盐城地区中医进修班,学习西医基础理论及临床课程。

1957年南京中医学院医科师资班毕业后分配到北京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先从事《诊断学》、《内科学》的教学和临床;自1961年起一直从事妇科的教学和临床工作。

崩漏治验(名医验案)

崩漏治验(名医验案)

崩漏治验(名医验案)崩漏乃血热、脾虚、肾虚、血瘀等导致冲任不能制约经血,非时而下。

量多如注者为崩,量少淋漓不尽者为漏。

崩为漏之甚,漏为崩之渐,崩漏不止,经乱之甚。

崩、漏经乱可以交替出现,互相转化。

崩漏多见于子宫功能性出血。

笔者在临床实践中依据崩漏的病因病机,拟定清热固冲汤、补脾固冲汤、益肾固冲汤、活血固冲汤治疗崩漏,效果良好,介绍如下。

1 清热固冲汤1.1 方药组成及应用:方由煅龙骨、煅牡蛎各20 g,生地、黄芩、黄柏各15 g,阿胶(分2次烊冲),白芍、地榆炭、侧柏炭各10 g,大黄炭、升麻各6 g组成。

方中生地、黄芩、黄柏滋阴清热,白芍敛阴和血、阿胶、地榆炭、侧柏炭养血止血,大黄炭祛瘀止血,煅龙牡收敛止血,升麻升提气机。

全用具有清热固经、凉血止血的功效。

适用于热灼冲任,迫血妄行的崩漏。

在临证中,虚热者加沙参、麦冬、五味子;实热者加知母、黑栀子;兼气滞血瘀者加柴胡、益母草。

1.2 案例:林某,15岁,学生,1995-03-15初诊。

主诉月经13岁初潮。

2 a多来月经紊乱,始则30~40 d一至,近6个月月经先期,15~20 d一至。

量中等,色红。

3 d前又提前10 d余突然来潮,量是平时的2倍,色红,质稠。

口干烦热,心烦不寐,大便干结,小便如常。

舌红、苔少,舌心光剥,脉弦细。

诊为青春期功血。

证属阴虚血热,冲任不固,热迫经血,妄行无度。

治宜滋阴清热,固冲止血。

方拟清热固冲汤加沙参、麦冬各10 g。

连服3剂,月经量减少,继服5剂,血止。

后予知柏地黄丸20粒,1粒/次,2次/d,巩固疗效。

2 补脾固冲汤2.1 方药组成及应用:方由党参、黄芪各30 g,白术、淮山各15 g,熟地黄、阿胶(分2次烊冲)各12 g,血余炭、仙鹤草、升麻各10 g组成。

方中党参、黄芪、白术、淮山益气培元,熟地黄养血滋阴,阿胶、血余炭、仙鹤草补血止血,升麻升提气机。

合用具有益气摄血,补脾固冲的功效。

适用于脾虚失统,气虚下陷为主的崩漏。

马大正运用经方治疗崩漏验案4例

马大正运用经方治疗崩漏验案4例

方 中大 黄 一 味 有将 军 之 性 , 《 本经》 称其 “ 主 下 瘀 血
崩 漏 是 月经 周 期 、 经期 、 经 量严 重 失 常 的病证 ,
… …
破瘸瘕积聚” , 此 用 之 常也 , 大黄炒炭而减量 ,
是 指 经血 非 时 而 下 , 忽然 大下 谓 之 崩 中 , 淋 漓 不 断 此 用 之 变也 . 以行 气 之 枳 实 配 伍 活 血 之 大 黄 . 可 起 谓 之 漏 下Ⅲ 。崩 与漏 名虽 不 同 , 但 病机 类 似 , 故 临床 推 波 助澜之 功 。全方用 药谨 守病 机 , 丝丝入 扣 , 区 区 统 称崩 漏 。 崩 漏属 妇科 疑难 病证 , 亦 是急 重病 证 。 马 几 剂 , 即药 到病 除 。可 见马 老对 于经方 的运 用 , 已是 大 正 主任 医师 是全 国第 3批 老 中医药 专 家 . 上 海 中 知 常达 变 , 圆机 活法 。 医药大学硕士生导师 , 享 受 国务 院特 殊 津 贴 , 从 事 2 甘 麦 大 枣 汤 治 疗 漏 下 妇 科 临床 工 作 4 0余 年 , 擅 治妇 科 疑难 杂症 . 尤 其 对 经 方 的研究 造诣 颇深 。现 摘 录其运 用经 方 治疗 崩漏
羞 零 Biblioteka 虚、 实、 寒、 热 等不 同证 候 , 究 以热 证 为多见 。本案 症
见 经 期 过长 . 量多 色 鲜 夹块 , 腹 痛腰 酸 , B超 发 现 子
宫 肌 瘤 。分 析病 因 : 其 一病 家 年 近七 七 , 天 癸渐 绝 ,
马 大 正 运 用 经 洽 疗 崩 漏
验 案 4 j 『 ! j
黄某 , 4 6岁 。2 0 0 6年 8月 2日初 诊 。
患 者 经 水来 潮 1 8 d未 净 , 量多 , 色鲜 , 夹块 , 伴 血 ; ( 2 ) 失 眠症 。 治 拟养心 安神 , 缓急 止血 。 予 以甘 麦

名中医张少聪崩漏验方

名中医张少聪崩漏验方

名中医张少聪崩漏验方李女士多囊功血10年,余以乌柴止血汤加减治疗,一剂血少,三剂血止,后月经逐渐正常。

特附按语及治疗心得,请同行斧正!此例为多囊功血,以余经验方乌柴止血汤调经止血,及好孕丸血肉有情峻补精血而取效。

乌柴止血汤乃余2008年大四时初定雏形,经不断临证实战,于2010年定制而成,其组成:乌梅15g,党参20g,柴胡10g,黄芩10g,法夏10g,炙甘草5g,大枣4枚,白及10g,仙鹤草20g,三七粉5g(冲服)。

次方有敛肝清热,收涩止血,益气养血,活血化瘀之功。

气虚甚者加黄芪,易党参为人参;血虚甚者加当归、阿胶;阴虚者加麦冬、生地、白芍;阳虚者加制附子、干姜、炒白术;血热者加青黛粉、栀子、大黄等。

主治出血诸症,尤对崩漏下血、痔疮下血等有捷效,对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白血病亦有佳效,曾以乌柴止血汤加减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数例,随访最久者5年血小板正常。

乌柴止血汤为小柴胡去生姜之辛散,复加白及、仙鹤草收涩止血,三七粉活血止血,乌梅敛肝止血。

宋医家杨仁斋《仁斋直指方》以小柴胡汤加乌梅,用“治男女诸热出血”,甚有巧思。

吾师陈潮祖先生于其著《中医治法与方剂》中详析此法,论曰:“出血原因虽多,却以肝经有热,迫血妄行;肝不藏血,疏泄太过;卫气虚损,血失统泻三种机理较为常见。

血热妄行,宜清肝止血;疏泄太过,宜敛肝止血;气不摄血,宜益气摄血,此方恰好一箭三雕,面面俱到。

方中黄芩为清肝要药,血因热迫而妄行,得此可收清热止血之功;人参、草、枣能补元气,是元气冲盛于脉外,阴血自能安守于脉中,气不摄血者而溢血者,得此可收益气摄血功效。

”妙在加入乌梅一味,以调理肝之疏泄,且敛肝止血,杨氏将治少阳气郁津凝之方变为止血之法,别出心裁,发前人未发,可谓尚用古方之典范也,非堆积大队止血药之方可匹比。

余遵此法以治崩漏诸血症,只加二三味止血药,常获捷效,迅止出血。

用之治血小板减少,亦可升血小板计数,信此法妙也。

至于随证加减之法,存乎一心,难以尽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老中医治崩漏案例
患者李女士,女,40岁,因为多年的月经不调和不孕症状,前往中医诊所求治。

病情表现:月经不调,经期长达10天,量较少,质稀,色淡,腰酸腹痛,小腹胀痛。

辨证分析:肝气郁结,脾虚湿滞。

治疗方案:疏肝理气,健脾祛湿。

处方:香附10克,柴胡10克,川芎10克,白芍10克,丹参10克,茯苓10克,白术10克,山药10克,炙甘草5克。

每日一剂,水煎服。

治疗结果:服药一剂后,月经量明显增多,颜色由淡变鲜红,经期逐步缩短至5天,疼痛明显减轻。

连续服药一个月后,经期正常,腰酸胀痛等症状也得到了明显缓解。

医生总结:中医治疗崩漏,关键在于辨证施治。

本病属于肝气郁结、脾虚湿滞,治疗从疏肝理气,健脾祛湿入手,选用香附、柴胡、川芎、白芍、丹参、茯苓、白术、山药和炙甘草等中草药,治疗效果显著,且没有药物副作用,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