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漏中医治疗偏方
治功能性子宫出血(崩漏)秘方(1)

治功能性子宫出血(崩漏)秘方清热止血汤【来源】王云铭,《名医秘方汇萃》【组成】生地30克,黄芩、丹皮各9克,地骨皮15克,地榆、棕榈炭各30克,阿胶15克(烊化兑入),甘草9克。
【用法】①先将药物用冷水适量浸泡1小时,浸透后煎煮。
首煎武火(温度较高),煮沸后文火(温度较低),煎20~25分钟,二煎武火煎沸后文火煎15~20分钟,煎好后两煎药液混匀,总量以250~300毫升为宜,每日1剂,每剂分2次服用,早饭前及晚饭后1小时温服各1次。
②1日1剂,连服5~10剂为1疗程,待下次月经来潮时,原方如法再服1疗程。
【功用】清热止血。
【方解】方中生地、地骨皮清热养阴、使热去而不伤津;黄芩、地榆、丹皮清热凉血;阿胶补血止血;棕榈炭收敛止血。
诸药合用,共奏清热养阴,凉血止血之功。
【主治】崩漏(血热型)。
症见阴道骤然下血甚多,血色鲜红,烦热口渴,睡眠欠佳,面色潮红,腰酸,心慌气短,倦怠乏力,舌红苔黄,脉象数大。
【加减】如症见胸胁胀痛,心烦易怒,时欲叹息,脉弦数等证,则为肝经火炽。
治宜平肝清热,佐以止血,宜用丹栀逍遥散去生姜,加益母草、炒蒲黄、血余炭,以止血、活血调经。
【疗效】多年使用,疗效显著,一般服5~10剂可愈。
祛瘀止崩汤【来源】周鸣岐,《名医秘方汇萃》【组成】柴胡10克,赤芍12克,当归10克,生地15克,红花、桔梗各10克,牛膝、香附各12克,阿胶10克,栀子12克,丹皮10克,黄芩15克,甘草8克,鲜藕节3块为引。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分2次早饭前、晚饭后各温服1次。
其中阿胶烊化兑入。
【功用】活血逐瘀,凉血止崩。
【方解】崩漏即崩中漏下,指在非经期忽然阴道大量出血,或持续淋漓不断出血。
崩漏病的主要发病机理是脏腑气血功能失调,冲任损伤不能制约经血,经血从胞宫非时妄行,与肝、脾、肾三脏密切相关,不外乎肝不藏血,血热妄行,脾不统血(气不摄血),血不归经,肾虚亏损,冲任失调等。
常见病因有血热、肾虚、脾虚、血瘀等。
6大民间药方快速治疗月经崩漏

6大民间药方快速治疗月经崩漏女性经期崩漏主要表现在月经来后淋沥不断,经久出血不净。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中医表示女性崩漏主要由血热、肾虚、血瘀等病因所引起,想要快速治疗经期崩漏,需找出病因对症下药。
下面来看看这些药方吧。
[方一]乌梅肉15克,红糖适量。
将上二味加水.500毫升,煎至300毫升,去渣。
日内分2次服。
本方适用于虚热之崩漏。
[方二]豆腐250克,好醋120克。
将豆腐与醋同煮,煮熟即成,一次顿服,可连服数剂,血止后停服;要忌食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本方适用于血热崩漏。
[方三]狗头骨1个,煅龙骨、棉花籽、百草霜各18克,黄酒适量。
将猪头骨烧存性,龙骨煅,棉花籽炒与百草霜共研为细末,混合均匀即成。
每次服24克,用黄酒送下,微见出汗为好。
本方适用于肾阳虚的崩漏。
好文推荐:夜猫一族小心惹上妇科肿瘤女人月经早来晚去警惕卵巢癌来袭秋季寒凉易痛经12招让大姨妈不捣乱血型或将成为女性的健康杀手女性保健:常吃核桃助你远离乳腺癌小心!女性白带过少也是一种病女性經期崩漏主要表現在月經來後淋瀝不斷,經久出血不凈。
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中醫表示女性崩漏主要由血熱、腎虛、血瘀等病因所引起,想要快速治療經期崩漏,需找出病因對癥下藥。
下面來看看這些藥方吧。
[方一]烏梅肉15克,紅糖適量。
將上二味加水.500毫升,煎至300毫升,去渣。
日內分2次服。
本方適用於虛熱之崩漏。
[方二]豆腐250克,好醋120克。
將豆腐與醋同煮,煮熟即成,一次頓服,可連服數劑,血止後停服;要忌食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本方適用於血熱崩漏。
[方三]狗頭骨1個,煅龍骨、棉花籽、百草霜各18克,黃酒適量。
將豬頭骨燒存性,龍骨煅,棉花籽炒與百草霜共研為細末,混合均勻即成。
每次服24克,用黃酒送下,微見出汗為好。
本方適用於腎陽虛的崩漏。
好文推薦:夜貓一族小心惹上婦科腫瘤女人月經早來晚去警惕卵巢癌來襲秋季寒涼易痛經12招讓大姨媽不搗亂血型或將成為女性的健康殺手女性保健:常吃核桃助你遠離乳腺癌小心!女性白帶過少也是一種病。
老中醫秘方十、崩漏---中药偏方

老中醫秘方十、崩漏---中药偏方在行经期间或非行经期间,陰道大量出血,或持续出血叫崩漏。
其来势汹汹如山崩的叫“崩”,其来势缓慢而淋漓不断的叫“漏”,崩与漏在发病过程中,可互为转换,如久崩不愈,病热日轻,可转为漏,如漏而不止,病热日进,也可转为崩,由于二者都是子宫出血,所以在这里一并介绍其疗法。
1 .备金散治疗崩漏[方剂] 灸香附150克,当归45克,炒五灵脂30克。
[制用法] 上药共研成极细末,过120目筛。
每次服7.5克,用醋调,饭前30分钟开水送服。
每天3次。
一般服10天即大见好转,20 天即可治愈。
重者经2-3个月经周期即可巩固疗效。
[功效] 治崩漏诸证。
[验证] 刘x ,女,37岁。
诉:月经来潮时多时少,数月之久不断,色稍紫,小腹有时疼痛,某院诊为功能性子宫出血,屡治不效,友人介绍就诊。
查体面色苍白,症同上,并有时两胁胀,舌暗、苔薄白,脉涩略弦。
给予备金散,服7天大见好转,18天而愈,逐渐恢复健康。
2 .蒲氏老年血崩汤治疗陰道出血[方剂] 阿胶、熟地、当归、冬瓜仁各30克,红花20克。
[制用法] 上药加水4000毫升,文火煎至300毫升,将药汁倒出;再加水300毫升,煎至250毫升,倒出药汁;再加水250毫升浓煎,将药汁全部倒出。
把3 次药汁混合,每次服200毫升,每天服3次,饭前服,冬天加温后服,每天1剂。
[加减] 血热者熟地改生地,加黄芩12克;气虚加黄芪30克;陰虚加地骨皮15克;暴崩加地榆炭及白头翁30-60克;虚寒加艾叶15克;若鲜红,无瘀块者当归、红花各减10克。
[疗效] 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肌瘤出血等陰道出血54例,全部治愈。
其中77.8%患者服药1-3天即达止血效果。
对明显瘀滞证的止血疗效尤佳。
[验证] 赵x , 18岁,工人,1983年11月21日人院。
患者20天前月经量多,经用西药止血、输血治疗后出血逐步减少,但始终未干净。
近2天出血如崩,色紫暗,有如猪肝色样血癖块,下腹隐痛;伴头晕目眩,烦躁口干,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脉数。
26种偏方调治崩漏

26种偏方调治崩漏偏方一、山药山茱萸粥配方:山茱萸60克,山药30克,粳米100克,白糖适量。
制法:将山茱萸、山药煎汁去渣,加入粳米、白糖,煮成稀粥。
功效:补肾敛精、调理冲任,适用于肾虚型崩漏用法:每日分2次,早晚温热食。
因热致病者忌服。
偏方二、姜汁蚌肉汤配方:蚌肉150~200克,米酒20~30毫升、姜汁3~5毫升、花生油、精盐各适量。
制法:将蚌肉剖洗干净,用花生油炒香后加入米酒、姜汁及适量清水同煮,待肉熟后再加精盐调味。
功效:滋阴、补肾,适用于肾阴虚所致之崩漏。
用法:佐餐食用。
偏方三、淡菜猪肉汤配方:淡菜50~100克,猪瘦肉150克,黄酒、盐少许。
制法:将猪肉洗净、切块,淡菜洗净,二者一同入锅内加水及黄酒、盐,煮至肉酥。
功效:温肾散寒、补虚养肾,适用于肾虚型崩漏。
用法:佐餐食用。
偏方四、母鸡艾胶汤配方:母鸡半只、艾叶、阿胶各15克。
制法:将母鸡加水煮熟,取鸡汤一碗加艾叶煎煮,5分钟后下阿胶,待阿胶溶化即可。
功效:补血止血、滋阴安神,用治肾虚型崩漏,月经淋漓不断等症。
用法:立即饮服,每日1次。
偏方五、狗头骨粉配方:狗头骨1个,煅龙骨、棉花籽、百草霜各18克,黄酒适量。
制法:将狗头骨烧存性,龙骨煅、棉花籽与百草霜共研为细末,混合均匀即成。
功效:温中止血,补虚固涩,适用于肾阳虚的崩漏、产后出血或老年血崩。
用法:每次服24克,用黄酒送服,出微汗为好。
偏方六、雄乌鸡汤配方:雄乌鸡1只,糯米100克,葱白3条,花椒、食盐适量。
制法:将鸡毛去净,除内脏,洗净切块煮烂,再入糯米及葱白、花椒、食盐煮粥。
功效:益气养血、止崩安胎,适用于脾虚血亏而致的暴崩下血或淋漓不净,血色淡质薄,面色晄白或水肿,身体倦怠,四肢不温,气短懒言等。
用法:每日2次,空腹食。
偏方七、乌贼鸡肉汤配方:乌贼肉75克,鸡肉200克,大枣10枚,食盐、味精适量。
制法:将乌贼发开洗净切丁;鸡肉洗净切块;大枣去核,加清水适量同炖至鱼肉烂熟,加食盐、味精等调味。
治功能性子宫出血(崩漏)秘方(3)

治功能性子宫出血(崩漏)秘方归经汤【来源】刘炳凡,《中国中医药报》【组成】党参15克,白术、茯苓各10克,炙甘草5克,黄芪20克,当归10克,大枣5枚、桂圆肉12克,炙远志3克,酸枣仁、五灵脂炭、蒲黄炭各10克,荆芥炭5克。
【用法】每日1剂,上方用冷水浸泡后煎煮。
文火煎煮3次,每次150毫升,分3次温服。
【功用】益气宁神、化瘀止血。
【方解】脾主统血,脾旺则水谷精微充盈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即所谓“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
”脾虚则运化失常,五脏受累,冲任失养,即所谓“统摄无权,不能制约经血”。
故本方用四君(参、苓、术、草)健脾以增化源,脾旺则经行流畅;然有形之血不能自生,须赖阳气之温煦,而后才能补给,故以当归补血汤(归、芪)益气生血;气耗津伤,心气受损,故以大枣、桂圆肉、远志、枣仁以养血宁心;高凝出血,最忌见血止血。
刘氏以失笑散(五灵脂、蒲黄)加荆芥、三味炒炭(外焦内黄)活血以止血,亦即“通因通用”之法,其中五灵脂一味,朱丹溪最为赏识,半炒半生,每服三钱,水酒调服,名独行丸,治妇人产后“血冲心动”。
荆芥一味,华佗取其炒黑为“愈风散”,治产后血晕,清•吴仪洛在《本草从新》载:“本品能助脾消食、通利血脉,治吐衄、肠风、崩中、血痢、产后血晕。
”此乃刘氏之经验结晶。
【主治】月经过多,形成崩漏,腹痛有凝块、淋漓不断,或经期延长出现气血两虚症状。
【加减】凡体质素虚,因平时过劳致心脾虚损,使血失流摄,血量愈来愈多,有血崩之势者宜用本方,以扶养心脾为主,用三炭使血归其经乃立方主旨。
如出血过多,四肢厥冷,脉微欲绝者,加人参5克,黑附片3克,以防其虚脱;盖女子以肝为先天,肝主藏血,如郁怒伤肝、情绪易激动,宜加生地、白芍各15克,养血柔肝;如尿频、尿急、伴阴虚有热者,去远志、当归,加女贞子、仙鹤草、白茅根各15克养阴以清热;如小腹胀满、冷痛、舌质淡、苔薄白、脉缓,加炮姜、砂仁各3克以温中暖下助消化。
【疗效】临床屡用,疗效显著。
〖名医秘方〗崩漏功血8方

〖名医秘方〗崩漏功血8方【名医秘方】崩漏功血8方补益冲任汤(何任)【配方】小茴香3克、炒当归9克、鹿角霜6克、女贞子12克、沙菀蒺藜9克、党参15克、淡苁蓉9克、紫石英12克、枸杞子9克、旱莲草9克、补骨脂12克、淡竹茹15克【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服。
【功能】补冲任,益肝肾。
【主治】崩漏久治不愈(包括功能性子宫出血,或人流后出血量多如崩,或淋漓不净,或疑似子宫内膜异位致崩等)。
【方解】冲任损伤之因,有血热、血瘀、脾虚、肝肾不足等。
治崩漏常用止摄,此治标也,易于复作。
本病贵在治本,治后断根。
本方连服,在于治本。
冲任关于经、带、胎、产,和脾、胃、肝、肾亦有密切关系。
冲为血海,任主胞胎,若冲任功能正常,肝脾肾各有所司,则本病自愈,故本方以立论立方。
广收补冲任药及方,经数10年之临床采用,筛选成本方。
本方用于辨证属冲任虚明显者,一般不作大的加减。
补阳益气汤(韩百灵)【组成】熟地20克、山药15克、白术15克、巴戟15克、川断15克、寄生15克、菟丝子15克、黄芪40克、海螵蛸25克、炒地榆50克。
【功能】健脾益肾,固涩止血。
【主治】脾肾阳虚之崩漏。
【方解】方中以熟地、菟丝子、川断、寄生等,缓补肾中之生气;山药、白术健脾益肾;巴戟天温养命门;黄芪斡旋大气;海螵蛸、炒地榆塞流止血。
全方补阳益气,脾肾兼治。
【加减】若脾虚甚者,重用白术,酌加人参、云苓;肾虚甚者,加鹿胶、艾炭各15克,血多者,倍炒地榆。
参乌合剂(李衡友)【配方】党参20克、制首乌12克、山药15克、白及10克、川断10克、女贞子10克、旱莲草12克、仙鹤草12克、蒲黄炭10克、生甘草6克。
【用法】水煎温服,每日1剂。
【功能】益气养阴。
【主治】气阴两虚之青春期崩漏。
【方解】方中重用党参益气;制首乌、二至养阴;再益以山药、川断健脾固肾;仙鹤草、白及、蒲黄炭止血化瘀;甘草调和诸药,共奏益气养阴,固肾止血之功。
【加减】出血过多,加阿胶12克、田三七末3克;气虚重,加黄芪15-20克;肝火重,加白头翁10克、秦皮6克。
崩漏的偏方

崩漏的偏方
崩漏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是一种严重的病情,特别在青春期妇女和更年期妇女中多发,会严重影响月经,使女人在月经期会出现极不正常的现象,可能会导致月经紊乱,使女性感到更加不适,脾气也会更加的暴躁,现在很多患者会用以下的几种偏方来治疗崩漏,以下偏方确实有着很明显的治疗效果。
崩漏亦名崩中漏下,是指月经周期、经期、经量严重失常的病证。
经血非时而下,并量多如注,谓之崩、崩中或经崩;淋漓不断谓之漏、漏下或经漏。
崩漏在发病过程中常互相转化,如崩血渐少,可能致漏,漏势发展又可转变成崩,故临床常以崩漏并称。
本病以青春期妇女、更年期妇女多见。
多因血热、血瘀、气虚、气郁和肝肾阴虚等损及冲任,冲任气虚不摄导致。
以下是五个中医偏方帮助治疗崩漏:
1、艾叶30克,烧存性,以小米稀饭送服。
2、石榴皮100克,煎服浓汁,加蜂蜜调服,日1剂,连服3天。
3、棕搁炭、乌梅炭各15克。
研为细末,黄酒或淡醋进服,日2次。
4、荔枝壳50克,炒微黄,水煎服。
5、晚蚕砂100克,炒黄为末,每次服15 克,黄酒或淡醋送服,日2次。
这些就是治疗崩漏的几个偏方,患者可根据自己的病情及身体状况和经济条件选择适合自己的偏方。
需要注意的是,一般的妇科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都会使病情恶化,所以不管选用哪种方法,患者一定要时刻关注身体变化,对疾病及时的治疗。
崩漏当代妙方验方

崩漏当代妙方验方(一)血崩方一【处方】陈棕炭9~16g【用法】水煎服,或用黄酒、红糖各31g冲服。
【备注】本方各地应用较广。
又方治子宫大出血,小腹胀痛拒按,面色苍白,用陈棕炭31g煎服。
此外,陈棕炭还有炖蛋服,童便冲服等不同用法。
从各地献方来看,棕榈树除树皮外,其他许多部分均可入药以治血崩。
如:①用棕榈树花13g,水煎服;或以棕树花阴干,煅存性研末,每服9g,开水冲服。
亦有用棕树花炖猪蹄以治血崩者;②用棕树叶13g,烧存性研末,黄酒或开水送服;③用棕树嫩苗心31g,煮鸡吃;或以棕树心炖猪肉或炖陈腊肉吃;④用小棕树头适量,浓煎内服或炖肉吃;或用棕树嫩枝尖炖肉吃(不放盐,用冰糖);⑤用不嫩不老的棕子焙焦研末,每服16g,加酒服;或用棕树果31g,炒焦为末,童便送服;⑥棕树根1把,煅存性,每用6~9g,酒煎服;或以棕根125g炖肉服,均治崩漏。
陈棕的来源,还可以找一些废旧的棕制品,同样可以治崩漏。
如陈棕索125g,洗净后煅研末,作2次量,以酒冲服。
亦可用旧棕衣(蓑衣),旧棕垫,旧棕口袋,烧存性,以糖、酒、开水送服。
方二【处方】棉花子500g【用法】炒黄研末分14包,早晚加红糖服1包。
【备注】又方:①棉花13g研细末,开水1次顿服;②棉花子炒黑为末,每服9g,空腹好酒送服,③棉花子16g,焙存性研末,以桃树皮煎汤冲服。
方三【处方】木耳125g【用法】将木耳煮熟,加红糖63g拌匀,1次服完。
【备注】木耳用桑耳、槐耳等均可。
又方:①桑耳16g,炒黄研细末,淡醋送服;②木耳用炭火焙存性研末,轻症用热酒调服6~13g,重症用铁秤砣烧红投入酒内候酒热调服。
方四【处方】红鸡冠花或白鸡冠花(烧灰存性)【用法】开水或黄酒送服9~13g。
【备注】又方:①鸡冠花连根63g,水煎冲酒服;②鸡冠花63g,炒黑,用纸包好放地上去火毒,然后再用水煎服;③鸡冠花1株炒黑后,加水、酒、醋煮沸,再加入棕灰适量冲服。
方五【处方】血余炭【用法】研细末,每服3~9g,酒送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崩漏中医治疗偏方
中医讲“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
”如果来势凶猛,出血厉害,那就要先“塞流”,就是止血;如果脾气虚衰,久病不愈,就必须“清源”——补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这里给您介绍一个正本清源的方子——木耳红枣汤,对脾虚造成的崩漏疗效很好。
这个木耳红枣汤是从《太平圣惠方》里的木耳汤演变过来的,在其基础上添加了一味红枣。
黑木耳性味甘平,能补中气,《随息居饮食谱》里对它的功效这样介绍,“补气,和血,凡崩淋,血痢,常食可疗”。
中气足了,血就会循经而走,不再妄行,崩漏可止。
红枣性味甘温,更是补中益气的好食品,“囫囵吞枣”的故事,就向我们揭示了它“安中养脾”的强大功效。
二者合用,能够养脾气而助统血,补经气而和血脉。
饮用这个汤的时候,最好是在巳时(上午9~11时)和亥时(晚21~23时),巳时是脾经当令,亥时是三焦经当令,三焦经“主持诸气”,在这两个时辰补益脾气,吸收效果最好。
除了喝这个汤,平时还要尽量多吃一些五谷杂粮,如粳米、小米、玉米、大麦、黄豆、豇豆等,“五谷为养”,最能温养脾胃。
俗话讲得好,“有什么别有病,没什么别没精神”。
慈禧太后、王熙凤都称得上是人中俊杰,却都因为过分操劳患上了崩漏之症,尤其王熙凤,更因此而香消玉殒,命丧黄泉。
活得恬淡一些,为生活找一个平衡点,别让自己过分劳累,更别为了追求那些所谓的“更高,更快,更好”,最终却累倒在了奔跑的路上。
隐白穴一治疗崩漏的特效穴
隐白穴作为脾经首穴,最主要的功能就是止血,被称为治疗崩漏症的特效穴。
隐白穴的具体位置在人体的足大趾末节内侧,距趾甲角0.1寸处。
艾灸该穴位,对治疗崩漏有显著的效果。
具体方法是取艾条一根将其一头点燃后,悬于一侧隐白穴上1.5厘米处,每次悬灸15~20分钟,以隐白穴周围皮色转红有热感为度。
先灸一侧,然后灸另一侧,每日可灸3~4次,待出血停止后可再继续灸1-2天,以巩固疗效。
隐白穴不太好找,通常要用指甲掐一掐才能掐到这个穴。
也可用指尖点它,或者找一个细一点的按摩棒来点按。
崩漏的治疗原则-吃什么好-中医治疗偏方
补脾养血--木耳红枣汤
【方源】《太平圣惠方》
【用料】黑木耳10克,红枣20克,红糖1匙。
【制法】黑木耳、红枣用清水洗净,再用冷水浸泡20分钟;将泡好的木耳、红枣一同放入锅中煮熟,加入红糖调味即成。
【用法】一日两次,每次一碗。
【功效】补养脾气,养血脉而统摄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