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裤裳发展史

合集下载

二十世纪前西方男裤的演变及装饰艺术

二十世纪前西方男裤的演变及装饰艺术

浅析二十世纪前西方男裤的演变及装饰艺术摘要:经过长期各自独立的发展,中西方形成了不同的裤子文化,直到近现代,两种文化相碰撞,裤子的差异越来越小。

在这种趋势下,研究二十世纪以前的西方男式裤子的产生、形态的演化及装饰艺术,可以使我们更好的理解现代裤子文化,为现代裤子的发展创新注入新的元素。

关键词:西方;男裤;装饰艺术中图分类号:j7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1-0039-01现今多元化服装盛行的时代,裤子仍是现代服装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在今天看来最普通的服装形式,在漫长的发展道路上却遭遇到极大的坎坷曲折。

裤子不仅是一种物质形式,而且是文化的产物,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裤子文化。

随着现代裤子逐渐向着趋同的方向发展,追求个性的心理需求又使人们不断地挖掘着具有地域特征的裤子文化,在这种趋势下,研究二十世纪前西方裤子文化的主流—男裤,可以使我们更好的理解现代裤子文化,为现代裤子的发展创新注入新的元素。

一、西方裤子的产生“从人类服装的自然发展情况来看,最初以树叶或兽皮缠绕时,最方便的就是将腰下即两腿处都裹在一起,而当开始考虑两腿分开活动时,下装的外形走向复杂与成熟了。

”裤子究竟成形于何时,至今还难以确定。

由于服装是很难长久保存的物品,服装考证也只能从保存下来的岩画、雕塑中推测裤子产生的年代。

西班牙东部崖壁画中,刻有穿裤子的克罗马农人的形象,所以人类穿裤的历史大约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期。

二、西方男裤形态的演变(一)西方男裤的雏形———肖斯公元前6世纪以前,生活在气候寒冷的突厥斯坦山区的波斯人,用保暖、结实的兽皮来制作裤子,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裁剪出较为合体的裤子。

公元前5世纪起,长裤成为日耳曼男子的普遍装束。

长裤裆部适中合体,裤脚末端覆盖脚面,裤腰部分用绳子打上活结,穿脱十分方便。

并且当时流行在长裤外面,将小腿部分用皮革做的带子以十字交叉的方式缠绕束紧。

公元6世纪前后,出于作战实用的需要,拜占庭帝国的人也穿起了裤子,从而裤子形式慢慢得到了肯定。

西方服装发展史

西方服装发展史

• 男士服装造型为上后下轻。
西方服装发展史
• 女士服装恰好相反,重心下移,上身则收细腰,下身被夸大使身 体像铜钟。这种风格上加上东方丝绸、折扇,以及精巧的服饰配 件,构成了文艺复兴时期服饰的主旋律。
西方服装发展史
巴洛克服饰
• 巴洛克服饰特征——男装最艳丽最疯狂的时期
• 这个时期的男子视美如命,他们追逐一切刺激的颜色和饰物。(夸张的假 发、佩戴华丽的领饰、各种花边的大翻领、丝巾)这一时期服饰已舍弃了 文艺复兴时期的款式,全然进入了阴柔美的世界。
西方服装发展史
19世纪硬衬布式 用马毛交织而成的麻布与裙箍制成的、新型人造硬衬布,采用该硬衬布可以调 整裙子的外形,因此取名为硬衬布式。
西方服装发展史
19世纪后裙撑式
此时的服装臀部后部的重点设计 部分已经消失,后面搭拉着拖裙, 上半身采用紧绷绷的紧身胸衣。
西方服装发展史
穿晚礼服的男士,戴白色领结,而白天则载轻质、 挺括的长领带。
西方服装发展史
• 最具有拜占庭特色的是其发达的珐琅技术。色彩绚丽、华美。
西方服装发展史
哥特式服饰
• 哥特式服饰特点——新奇、怪诞和大胆 • 中世纪时期最具代表性的风格就是哥特式风格。它是以教堂的建
筑特点为代表命名的。
西方服装发展史
• 男子上衣下裤,头戴罩帽披肩,身后则垂吊帽尖。垂袖、下裤是 紧身的连裤长筒袜。
西方服装发展史
20世纪30年代女性服饰形象
西方服装发展史
克里思汀·迪奥的第一件设计作品
西方服装发展史
• 一、二十世纪50、60年代现代工业革命——现代工业成衣发展时 期。
• 高级服装统一天下的时代结束了,取而代之的是民主化、大众化、 多样化时代的来临。

1-1.2 西洋服装的发展历史

1-1.2 西洋服装的发展历史
巴斯尔时代服装 S型时代服装
服装设计基础—《西洋服饰的演变》
九:近代服装(19世纪)
服装设计基础—《西洋服饰的演变》
九:近代服装(19世纪)
服装设计基础—《西洋服饰的演变》
十:现代服装
1.牛仔裤
2.迷你裙
3.喇叭裤
服装设计基础—《西洋服饰的演变》
服装设计基础
西洋服饰的演变
公元前3000年--公元400年
一:古埃及服装(前3200-前525)
西洋服饰文化史的研究,跨越亚、非、欧三大洲,即自埃及、西亚和西 腊、罗马而向欧洲诸国转移,具有“世界性”
1、缠腰布:鲜提 (罗印.克罗斯)
2、卡拉西里斯
服装设计基础—《西洋服饰的演变》
一:古埃及服装(前3200-前525)
2:斯托拉;;3:丘尼卡;
服装设计基础—《西洋服饰的演变》
四:拜占庭(395-1453) 强烈的宗教色彩
1:达尔马提卡;
服装设计基础—《西洋服饰的演变》
五:哥特式(13世纪--15世纪)
1:豪伯莱德 2:椅达第亚(贵族服装:男--上衣下裤,女---连衣裙 )
服装设计基础—《西洋服饰的演变》
五:哥特式(13世纪--15世纪)
服装设计基础—《西洋服饰的演变》
六:文艺复兴时期(15世纪中--17世纪)
性别极端化: 男--倒三角 2、切口样式 女---三色造型
服装设计基础—《西洋服饰的演变》
六:文艺复兴时期(15世纪中--17世纪)
3、填充衬垫
服装设计基础—《西洋服饰的演变》
六:文艺复兴时期(15世纪中--17世纪)
性别极端化: 男--倒三角 女---三色造型 4、紧身胸衣和裙撑 (西班牙式a、英国式b、法国式c)

西方服装发展史(中世纪—至今)(格式整齐)

西方服装发展史(中世纪—至今)(格式整齐)
纺织品有浓厚的东方色彩并掺杂着大量基督教内容。 诸如圆象征无穷、羊象征基督、鸽子象征神圣的精神;色彩也被赋 予了宗教含义:白色--纯洁;蓝色--神圣;紫色--威严;绿 色--青春;金色--善行等等。
优质材料
4
中世纪 — 拜占庭时代
拜占廷时代初期的服装基本上延用罗马帝国末期的样式,但随着基督教文化的 展开和普及,其服装就逐渐失去了古罗马服装的朴素和单纯,造型变得呆板、 僵硬。男女服装样式差别不大,仅在裁剪和服装装饰上有细节上的区分。 而色彩绚丽、华美,流苏、滚边以及宝石装饰非常普遍。
在服饰上也一改以前灰暗而直板的艺术风格,把目光从人体移到了人与 自然的联系上。服装变得自然、松弛的同时,装饰得到了很大程度的重 视并趋向奢侈。
优质材料
14
近代前期 — 巴洛克时期
荷兰风格时代 (1620-1650) 服装的特色为3L -- 蕾丝、皮革、长发。
长统靴---像水桶型,靴 口很大,装饰有蕾丝边 饰,向外翻或口朝上, 很富有装饰性。
巴洛克后期开始时兴领饰,把一块 细布打摺围在脖子上,用花边缎带 扣住。这就是领带的前身。
优质材料
17
近代前期 — 巴洛克时期
法国风格 (1650-1715)
法国风格女装的特点是大量褶皱 和花边。无数的花饰。
领口边缘用花边镶嵌,或是系 一小段丝绸打上花结。衬衫肥大, 袖子有长有短,都镶着大量花边, 有时候袖子打成很多段,每段都 镶嵌花边,非常华丽。
优质材料
8
中世纪 — 哥特式服装
这一时期的服装显得样式复杂,种类繁多。从服装的细节设计、装 饰设计、风格设计都反映出这一时期设计者的奇巧别致,独出心裁, 体现了哥特式服装受到基督教教堂建筑的影响,在强化和夸张立体 感的同时强调整体的秀场效果。

西方服饰简介

西方服饰简介

汇报人:日期:西方服饰简介古罗马服饰以豪华和炫耀为特点,如托加( toga)、斗篷( pallium)等,反映了古罗马帝国的强大和繁荣。

古代西方服饰的起源古罗马服饰古希腊服饰拜占庭风格哥特式风格中世纪西方服饰的变化文艺复兴时期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开始追求人体美和自然美,男装逐渐变得宽大,女装逐渐贴身,如长袍( robes)、背心( waistcoats)等。

工业革命时期工业革命时期,机器大生产代替了手工生产,服装开始变得标准化和普及化,如西装( suits)、衬衫( shirts)等。

同时,流行起了运动装、休闲装等新型服装。

现代西方服饰的演变男装女装文艺复兴时期的服饰巴洛克与洛可可风格的服饰巴洛克风格巴洛克风格的服饰强调豪华和壮观,男装以紧身、挺拔为主,女装则以巨大的褶皱和华丽的装饰为特点。

这种风格的服饰常用金银丝线和宝石点缀。

洛可可风格洛可可风格的服饰则更注重柔和、轻盈和精致的元素。

男装常采用柔软的面料和宽松的设计,而女装则以细致的褶皱、蕾丝和花朵等装饰为主。

工业革命后的服饰变革流行服饰时尚设计师装饰艺术运动随着爵士乐的兴起,时尚风格更加自由、奔放,强调个性和舒适度。

爵士时代20年代的时尚20世纪初的时尚变革50年代的时尚60年代的时尚70年代的时尚030201二战后的时尚发展80年代的时尚90年代的时尚21世纪的时尚现代时尚的多元化与个性化西方服饰在色彩运用上通常比较鲜明,喜欢使用对比色和饱和度高的颜色。

同时,一些经典的颜色组合如黑与白、红与绿等也经常被使用。

图案设计西方服饰的图案设计通常比较复杂,喜欢使用各种花卉、动物和抽象的几何图案。

这些图案不仅增加了服饰的美感,也表达了设计师的个性和情感。

色彩运用色彩与图案的设计VS面料与质感的选择面料选择质感表现款式与剪裁的特点款式设计剪裁特点西方服饰的文化内涵历史背景01艺术与工艺02象征与符号03文化交流通过服饰,人们可以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相似之处,如西方设计师常从东方文化中汲取灵感。

西方服装发展史

西方服装发展史

精品课件
近代前期服装
洛可可时期
艺术及服装风格
洛可可特点是在图案造型上运用凸起的贝壳 纹样曲线和呈锯齿状的叶子, C形、S形和 涡旋状曲线纹饰婉蜒反复。创造出一种非对 称的、富有动感的、自由奔放而又纤细、轻 巧、华丽繁复的装饰样式。
巴洛克那洋溢的生气、庄重的量感和男性的 尊大感,都洛可可的艳丽而纤弱柔和的女性 风格所取代。
两个重要历史事件给西方服装的发展过程带来一线曙光,从而促进了西 方服装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精品课件
中世纪服装
5-12世纪西欧
早期北欧服装
地处于严寒地带,首先从御寒的生 存目的出发,形成了封闭式的、窄 小紧身的、四肢分别包装的体行型 样式,为了便于活动,这种体形型 自然分成上衣和下衣二部式结构。
这是洛可可风结束、新古典主义服饰样式兴起的 转换期。
这个时期开始从洛可可“优美但轻薄”的文化向 “朴素、高尚、平静而伟大”的古典文化转移, 此倾向被称为新古典主义。
穿着大致分:全身包裹式、肩部固定 式、单肩式、双肩披挂式 毛织物上多有植物、动物图案和几何 图形。
精品课件
古代服装
古代欧洲
古罗马服饰

古罗马服饰特点——豪华富丽、庄严
穿


古罗马十分崇拜紫色,但与希腊相同,以白

色和乳白色为主体。

穿


托加:它是世界上最大的衣服,同时罗马法

律规定只有罗马男公民才能穿。
巴比伦穿这种缠绕 式的衣服,衣长至膝下,称为卷 衣.
精品课件
古代服装
古代西亚
亚述服饰
种类繁多的服饰
精品课件
亚述服饰
这个时期的服装更加注意服装外表的装饰设计,流苏 装饰得到频繁的运用

西方服装发展史

西方服装发展史

古希腊服饰
• 古希腊服饰特点——优美、典雅 • 主要采用披挂方式、但以优美、典雅为目标,崇尚女性柔美。 • 古希腊服饰面料大多采用毛织物,其次为亚麻织物。白色为其主要
色彩,搭配红、蓝、黄、紫图案,图案纹饰涵盖各种植物、动物的 图形,还有几何图形。
古罗马服饰
• 古罗马服饰特点——豪华富丽、庄严
• 古罗马十分崇拜紫色,但与希腊相同,以白色和乳白色为主体。 • 古罗马人的服装 • 一般服装男士服装用羊毛织物,女士服装用亚麻布。 • 特尼卡:筒形长裙,相对宽松,在腰间扎带
20世纪服饰的发展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多元和多极特征: 流行的多中心性, 风格和表现手法的多样化
• 20世纪初的女装是讲求优雅的,尤其是一顶精心装饰的女帽为 着装者增添了光彩。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S型曲线裙子
20世纪初女性的日装
20世纪30年代女性服饰形象
克里思汀·迪奥的第一件设计作品
• 一、二十世纪50、60年代现代工业革命——现代工业成衣发展 时期。
第九、十、十一章
西洋服饰史是现代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一般泛指古代西亚、 罗马、希腊等时期服饰起源阶段,以及近代西方服饰的风格潮流与精 神。
1) 古代埃及服饰特点 2) 美索不达米亚服饰 3) 古波斯服饰 4) 古希腊服饰 5) 古罗马服饰 6) 拜占庭服饰 7) 哥特式服饰 8) 文艺复兴时期服饰 9) 巴洛克服饰 10) 洛可可服饰
洛可可服饰
• 洛可可服饰特征——将女人推到繁华至极的盛装 • 男装基本继承了巴洛克时期的形式,只是将繁复装饰去掉,渐渐吸
收英国绅士风格,简洁、严谨、实用。
• 女装强调温润柔艳、装饰琳琅,将浮华装饰于女子的服饰上。
第十二章 近代后期服装
19世纪无论是政治、经济,还 是从社会的状态直至文化、服装,都 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也是产业革 命的成果,转化为近代工业社会的变 革世纪。如与服装有关的新发现就有 1846年发明的缝纫机、1856年发现 染料、1884年发明人造丝等。

西方服饰发展史

西方服饰发展史

• • • • • • • • • • • •
三、爱琴文明的服装文化 (1)克里特、迈锡尼的男装 1. 克里特安装极为单纯、朴素富有活力,一般只穿罗印•克罗斯。 2. 迈锡尼的男装的罗印•克罗斯略长,是有裆的短裤形。 3.袖子“T”字型构成的直线裁剪的丘尼克,领口有点弧,有边饰。 4.男子穿半长靴,克里特男子的装饰集中在勒细的腰身、**鞘和发型 的变化上。 (2)克里特、迈锡尼的女装 1.层叠式卡吾那凯斯。 2.利比亚风格的长裙(是无袖紧身上衣与裙子的组合,领子高耸,只 有袖窿没有袖子,系着粗壮的腰带,下穿向左右膨大化的裙子)。 3.象裤裙的裙子。 4.各种罗印•克罗斯。 5.迈锡尼第四节 关于人类穿衣动机的学说
• 一、物理的保护—保护说-气候适应说、人体 保护说。 • 二、心理的防护-道德性的-隐蔽说-羞耻 说、 礼仪说;宗教性的-护符说-巫术说、魔力说。 • 三、心理的表现-艺术性的-装饰说-猥亵说、 性的魅力说、拥有说、象征说。
第二章 古代服装 第一节 古代服装文化的特点
古希腊服装
古希腊服装
古希腊服装
古希腊风格服装
古希腊风格服装
• 第五节 古罗马的服装 • 一、罗马服装的特性 • 1.罗马人注重服装的象征意义,色彩单纯,边饰强烈,用服装表征人 的社会地位和阶级意识,有制服的作用。在古代世界,罗马人最先明 确在服装上表现阶级差别。 • 2.与希腊一样,罗马时代有了纺织业的行会组织,是经营者的组织。 • 3.紫色衣服在罗马是高贵的王权的象征。 • 二、伊特鲁利亚人的服装 • 尖头鞋、帽子、大胆的滚边装饰、女子长长的紧身丘尼克、螺旋状的 装饰。品种有: • 1.丘尼克:很短、有边饰;女性较长且紧身,领口和后面有开衩,肩 缝和腋下侧缝有编带边饰,刺绣的花纹。 • 2.泰本纳:是一种披肩或斗篷,后来发展成罗马的斗篷“帕鲁达门托 姆“。 • 3.菲莱特:是把泰本纳做成带状的饰物。 • 4.斗篷:类似希腊的希玛纯,有边饰的铅垂。 • 5.鞋:皮条凉鞋,半长靴,尖头鞋,有边饰。 • 6.男子头发短,女性头发长,戴尖角帽或圆锥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裤裳发展史(古代裤装、中世纪裤装、近代前期裤装近代后期裤装、20世纪裤装上、20世纪裤装下)一.古代西亚服装波斯人裤裳:他们的衣着由长至膝盖的束带紧身衣和长筒构成,而裤管刚好托至平底鞋上方。

就目前考古发现看,这是最早的筒状长衣袖和分腿裤。

如图:在公元3—4世纪时期,罗马女子穿了固定乳房的胸带和便于运动的三角裤衩,这种装束和两千年后出现的比基尼泳装极为相似,体现出罗马人对体育的开放观念和服装务实思想。

——《中西服装发展史》冯泽民刘海清著二.中世纪前期服饰波斯男子服饰中世纪服装是从古罗马的那种宽衣型文化而来,经拜占庭文化的淘洗和罗马文化,哥特式文化的锤炼,发展成为日耳曼人为代表的窄衣型文化诺曼底人的服饰。

出现了用羊毛做的裤子乔塞斯,在踝部变瘦。

在许多书中对马裤和乔塞斯说法不一,但总体看马裤不论其长度如何,永远是在腰部用一连续的带子系住。

根据爱好,马裤可以做成紧身的或宽松的,若是宽松的,则用皮带等材料从膝部到踝部交叉缠缚。

我们现代人穿的长到膝部的短裤就是从这种裤子演变而来的。

诺曼底人的短裤是相当宽松的,以便能将其卷入大腿处,并可在上面的腰身处系住。

拜占庭中后期服装渐渐变得呆板和保守,衣身紧瘦,裹住全身,用长长的斗篷遮蔽身体,因此裤子成了人体的主要服饰。

霍兹则是其中之一。

霍兹像今天的紧身裤,有丰富的花纹和色彩。

如左图:诺曼底男子裤子早起北欧人服装。

男子上衣为皮制的无袖丘尼克,下体着长裤,扎绑腿。

哥特式服饰。

服装色彩和图案出现不对称的设计风格,初期是男子裤腿左右不同色,后来盛行女服中。

哥特式初期,男性服装还属“野蛮人”式样。

贵族穿的短裤是用绸缎做成并用金线刺绣。

而后出现了“布尔布安”,它是一种紧身的,前面用扣子固定,胸部用羊毛或麻屑填充,也就出现了与之相配的将脚和腿遮没的套袜和用呢和缎做的短裤。

后来统一成一条长裤,有时连臀部也遮不住,实际上它不成为裤子而称为袜。

如上图:哥特时期的服装(1)布莱是一种宽松裤,原是高卢人,日耳曼人和北欧人穿的一种裤子,最初裤脚宽松,无裆,腰节处用细绳系住。

(2)巧斯。

是一种紧身长裤,中世纪初为男女皆用的长筒袜,后来上伸至腰部,仍然左右分开,无裆,分别用细带与波尔普安的下摆或内衣连接。

原来宽松裤布莱变成内裤穿在里面。

巧斯长及脚踝或脚踵,常左右不同色,与波尔普安形成一种配色上的呼应。

1384年初,在先前的裤裆处增加了布料,成了高裤裆的开口长裤(也就是高卢的长裤以后变成了短裤。

形式随裤长的程度而定。

前期是灯笼裤,到后期,灯笼裤的名字改成马裤,在大腿部位宽大而打褶。

以后就采用高短裤的形式,裤子大而短,用天鹅绒或绣花织锦绸。

布尔不安和肖斯的组合成为后来欧洲男子服装中的西服上衣和西服裤的原型。

如左图:布尔不安和肖斯的组合在意大利,1450年左右,男子服装穿紧身有钮的短上衣和短裤,有些短裤下部的大部分是用棉布或皮子缝成的,在腰带开口,而另一些短裤缝合成马裤式样。

三.近代前期服装进入近代后的西方服装已摆脱了古代和中世纪样式,开始了全新的窄衣时代。

文艺复兴时期的服饰有了很大的发展,其整体面貌如同建筑风格一样。

意大利服饰:从1510年以后,腿部装束便成为两部分——短裤和筒袜。

短裤较短,但可以看到。

意大利男子的短裤填充南瓜形,长不过膝。

下脚穿紧身裤或连袜裤,并在色彩上有反差。

德意志服饰德国男子的腿部服装有别于意大利,男子穿的短裤是真正的马裤,有很多开衩,通常用布条拼成开口处镶边,里面衬里,并加衬垫使之隆起,长达大腿中部,同时也穿一种紧身的短到膝部的卡隆,在他外面穿长筒袜。

若短裤和卡隆同时穿,则长筒袜就系在膝部;否则就将长筒袜向上提到膝盖之上。

马裤中间用一块禊形挡住裆部,男性的第一性特征用这块兜意大利男子短裤布赤裸裸地表现出来;而且还大肆加以渲染和夸张,把它做成一个小口袋挂在两腿中间,里面塞进填充物,使其膨胀起来,并越来越大,极端的有大到像小孩头似的。

这种装饰在当时.的西班牙、法国和与英国服饰中均可看到,如左图:文艺复兴时期男子的短裤西班牙因国力强盛,具有豪华,威严感的服装。

裤子除了填充膨胀短裤外,还有一种称作布里彻斯的裤子。

因其与骑装大衣配套,又叫马裤俗称半截子裤。

布里彻斯有两种,一种造型肥大,呈南瓜状,表面以异色瓜瓣形凹凸条纹相间。

另一种是紧身的半截裤,在前裤裆处有一块楔形布遮挡,即下体盖片。

下体盖片的造型为袋状,里面有填充物使其膨胀,表面则有刺绣或缀上珠宝,有的则采用切口装饰露出白色衬裤。

巴洛克服饰这时出现了把衬裤也露在外面的穿法,这是和衬衫一样柔软肥大并有花边装饰的衬裤,可能为了与展露在外,因多处系结而流动多褶和华美的衬衫相呼应,衬裤也在裤脚以上系结如图:.有时,肥大的裤脚带有花边,系结后像两把张开的小伞,露在短短的裙式外裤之下,并在小腿外撒下许多飞散的褶裥,在外观上具有豪华的建筑般的结构,真不愧为巴洛克建筑在服饰上的体现。

但这种矫饰而俏丽的样式,具有女性的华美和艳丽风格。

使男子或多或少失去了大丈夫的阳刚之气。

巴洛克前期的男子服装。

裤子变的宽松,裤长过膝,用吊袜带或缎带扎住裤口,饰以蝴蝶结。

之后裤子变化至小腿肚,下蹬长筒靴。

巴洛克中后期的男服。

当时的裤子有两种:莱因伯爵裤。

裤长至膝,外形像裙子,基本形制是宽松的半截裤,有的也做成裙子,腰部有碎褶。

另一种叫克尤罗特,长度与鸠斯特科尔的下摆平齐,或略长于下摆,在膝下用缎带扎住,衣料与上衣相同,不饰刺绣。

洛可可时期男装的造型趋向纤巧,裤子大腿以下部分变得平整合体。

如左图:洛可可时期男子服装18世纪男子一般都穿短裤,裤长至膝盖处。

早期这种裤子常用黑色的天鹅绒做,但浅色缎子也非常时髦,裤子比较肥,由于时兴短马夹背心,所以裤子做的比较合体了。

这种短裤立裆较浅,而裤腰较宽,裤腰合口处有两三粒扣进行开合,后腰中间有可调的系带。

裤腿较瘦,两腿外侧下部有一排系扣,裤口处有扣带,如下图:洛可可时期男子短裤参考文献:——《中西服装发展史》冯泽民刘海清著——《西洋服装史教程》孙世圃著——《外国服装艺术史》张乃仁杨蔼琪著——《中西服饰艺术史》刘芳著——《服饰时尚800年》<英>琼娜著近代后期服装法国大革命冲击了贵族那种装饰过度的繁重的服装,平民阶级的服装成为时尚,裤子又叫庞塔龙,直筒长裤,裤脚肥大,腰、臀部较宽松,常用红蓝白3色条纹毛织物裁制,以象征革命。

革命党人在裤子上的解放,被以前只穿半截裤的没落贵族蔑称为长裤汉党。

革命革命党人的这种装束很快在当时的革命市民中流行开来,成为对旧式服装反叛的先驱。

(书266页)从1825——1850年政治上出现过几次风暴,革命斗争相当激烈,社会处于风云变幻的历史时期。

人们的服装出现新的变化,男装受女装的影响,其中庞塔龙变得紧身以与上衣协调,表现出现修长而优雅的情调。

在浪漫思潮和女性审美观的影响下,套装色调也出现亮色。

时尚的男子选用淡色的开司米或条纹织物做庞塔龙,甚至用白色针织物做成十分紧身的弹性长裤,加上裤脚在脚底带蹬,形同后来的健美裤。

19世纪40年代中期,庞塔龙有宽裤腿和锥形两种,多用条纹毛料制作。

(书267)1851——1870年庞塔龙变成和现在男裤相同的筒裤,长及鞋面,侧边有条状装饰,与晚礼服搭配的裤子侧缝上用同色缎带装饰。

从1870年---19世纪末可视为男装确定了现代形态之后的稳定期。

基莱不再是装饰的重点,人们的注意力转移到上衣和裤子的质地和颜色上,并以同色同质为美。

(270)1827年,时髦的纨绔子弟中出现了一种时尚装束。

他们服装怪异,高高的夫拉克领,细腰身,窄袖,条纹衬衫,一条腰部大有大量岁褶的白色裤子,裤筒肥大无比.18世纪80年代服装---此时裤子已经完全露在外面,并且十分紧瘦。

齐膝的马库渐渐变成长至脚踝的马裤。

也就是今天我们通常的长裤。

系有流苏的双层怀表袋悬吊与大腿部位,两侧各有一只,上面还有几个印章图案。

(132)18世纪末,最值得提及的服装是长而肥大的裤子。

在法国大革命时期,贫穷的革命者被称为‘非马裤阶级’。

几个世纪以来,劳动阶层一只为了实用而穿用盖过腿部的罩裤。

而劳动阶层的地位得到提高以后,这种‘非马裤’便受到尊重而最终演变成流行。

这一切都是法国大革命的结果。

(西洋服饰史教程135)帝政时期的服饰-——男装下身多穿绣花的半截裤及长长的袜子。

这种形象与路易十五、路易十六时代同出一辙。

男式服装的一个明显变化是裤管以加长至小腿,到了1800年,裤管长至踝部在19世纪最初30多年间,裤子通常是紧身的。

到了1815年,又出现了一种较为宽松的裤子,裤管下端的带子从靴地下穿过,裤子前面只有一处开口。

(西洋服饰史142)19世纪——男装以长裤代替了18世纪的齐膝短裤,并一直保持到今天。

18世纪男服上绣花,而19世纪男服无绣花服饰,但比较多的使用格子布料,尤其是做裤子。

151进入19世纪40年代中期,男装在以趋于简洁的基础上再一次向着更加精干洗练的样式演变,这时长裤有宽裤腿和锥形裤两种。

15418世纪的马裤仍以17世纪后期的样式裁剪,臀部的地方较宽,靠一根袋子收紧,并在背后用带扣调节松紧。

裤子前面开一排扣子,有的是不带遮纽的,也有的有个小的或是整个的垂边。

这种垂边到1750年之后成为主流。

大腿下部的裤子是十分贴身的,只刚刚盖过膝盖,用纽扣也可能是用带子和带扣在外层边缘上。

当要把长袜拉倒膝盖之上时,可以拿掉膝部的栓扣,这样穿着更合身更舒服。

而吊袜带可以藏到长袜的卷边里面去。

由于有先前不那个长外套和马甲,裤子只有一小部分是露出来可见的。

(服饰时尚800年82页)18世纪的女士穿着衬裤,与男士裁剪相似,只是裤腿相连,只是没有叉形垫布。

从1812到1840长直腿裤常被叫做马裤,长到小腿以下,有活褶和刺绣哔叽或蕾丝装饰,(服饰时尚800年123)20世纪服装上20世纪初期裤子相当窄,到了20世纪20年代,裤脚的褶边(裤子底下前后面明显的折痕)——在1910年时被认为是标新立异——尽管不如数年后普及,也逐渐被大众接受。

没有折边的裤子在微微盖过脚面处裁断,有折边的要短一点,在20年代早期甚至露出一点袜子。

在1912年左右,美国使法国梨形裤再度流行,并且在前面褶入一个腰带。

偶尔穿的加上皮带而不加背带的吊带裤开始更加流行,20年代皮带环被加上去缚住裤子或携带板球、围巾和领带。

20实际20年代早期,裤腿宽度增加,在1924到1925年达到最大值,在底部有24英寸,几乎——也许不是全部——盖住了脚,像一双在退周围飘动的裙子,他们被叫做牛津城袋子,可能源于大学生所穿的松垮垮毛巾布裤子。

然而像许多夸张的趋势一样,这种裤子很快超出了流行本身,虽然裤子在整个30年代一直相当宽。

灯笼裤也在膝部变得更松更宽,而在20年代被加四灯笼裤所取代,他们中得某些达到了荒谬的比例,大的可以把整个小牛退轻松装进去,但通常它们仍是灯笼裤的款式,只是轻微漂洗过且更长,一直流行到30年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