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博士、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合集下载

中文一级学科授权点(含汉语国际教育)

中文一级学科授权点(含汉语国际教育)

中文一级学科授权点(含汉语国际教育)2007年5月31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下达《关于开展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试点工作和推荐全国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人选的通知》,批准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南开大学、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黑龙江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山东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四川大学、云南师范大学24所研究生培养单位开展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试点工作。

2009年6月9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下达《关于批准新增法律硕士等类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的通知》(学位办[2009]35号),中国传媒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天津师范大学、河北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辽宁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大连外国语学院、上海师范大学、苏州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厦门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郑州大学、河南大学、湖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西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广西民族大学、重庆大学、西南大学、四川师范大学、云南大学、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新疆大学、新疆师范大学、青岛大学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39所院校新增为专业学位培养单位。

目前共有63所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院校。

2011年新增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点(19)清华大学山西大学沈阳师范大学渤海大学吉林师范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大学徐州师范大学扬州大学安徽大学南昌大学鲁东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湖南大学中南大学广州大学重庆师范大学云南民族大学2012年安阳师范学院2014年新增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对外经贸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天津: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吉林:吉林华侨外国语学院上海:同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江苏:东南大学浙江:浙江科技学院福建:华侨大学山东: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烟台大学湖北:湖北工业大学海南:海南师范大学陕西: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安石油大学甘肃:兰州交通大学辽宁:沈阳大学河南:河南理工大学、安阳师范学院四川:西南交通大学、西南科技大学重庆:四川外国语大学贵州:贵州大学教育部2010年审核增列的“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和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名单“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名单天津师范大学河北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山西大学内蒙古大学辽宁大学黑龙江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上海大学安徽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厦门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河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大学四川师范大学云南大学西北大学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新疆大学扬州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硕士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名单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央财经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山西师范大学内蒙古民族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沈阳师范大学渤海大学大连外国语学院延边大学长春理工大学北华大学吉林师范大学牡丹江师范学院同济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东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江南大学南通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杭州师范大学温州大学安庆师范学院淮北师范大学厦门大学华侨大学集美大学漳州师范学院东华理工大学赣南师范学院中国海洋大学济南大学山东理工大学聊城大学鲁东大学河南师范大学信阳师范学院湖北师范学院中南民族大学吉首大学湖南科技大学长沙理工大学汕头大学海南大学深圳大学广西大学广西师范学院广西民族大学重庆大学西华师范大学四川外语学院西南民族大学贵州大学贵州师范大学贵州民族学院云南师范大学云南民族学院西藏大学西藏民族学院延安大学山西理工学院西安外国语大学西北民族大学青海师范大学青海民族大学宁夏大学新疆大学喀什师范学院伊犁师范学院青岛大学烟台大学三峡大学广州大学大连大学北方民族学院宁波大学海南师范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上海市社会科学院四川省社会科学院解放军外国语学院一级国家重点学科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四川大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安徽大学2011年新增安徽师范大学2011年新增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语言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新增河北大学2011年新增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新增河南大学2011年新增黑龙江大学2011年新增湖南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2011年新增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新增华中师范大学吉林大学暨南大学2011年新增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新增兰州大学2011年新增辽宁大学2011年新增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内蒙古大学2011年新增清华大学(含北京协和医学院)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新增厦门大学2011年新增山东师范大学山西大学2011年新增陕西师范大学上海大学2011年新增上海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四川大学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新增苏州大学天津师范大学2011年新增武汉大学西北大学2011年新增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新增西南大学2011年新增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新增新疆大学2011年新增扬州大学2011年新增云南大学2011年新增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央民族大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安徽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安庆师范学院2011年新增北方民族大学2011年新增北华大学2011年新增北京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2011年新增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2011年新增北京语言大学渤海大学2011年新增大连大学2011年新增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新增大连外国语学院2011年新增东北师范大学东华理工大学2011年新增东南大学2011年新增福建师范大学赣南师范学院2011年新增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1年新增广西大学2011年新增广西民族大学2011年新增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学院2011年新增广州大学2011年新增贵州大学2011年新增贵州民族学院2011年新增贵州师范大学2011年新增哈尔滨师范大学海南大学2011年新增海南师范大学2011年新增杭州师范大学2011年新增河北大学河北师范大学河南大学河南师范大学2011年新增黑龙江大学湖北大学湖北师范学院2011年新增湖南科技大学2011年新增湖南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侨大学2011年新增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淮北师范大学2011年新增吉林大学吉林师范大学2011年新增吉首大学2011年新增集美大学2011年新增济南大学2011年新增暨南大学江南大学2011年新增江西师范大学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11年新增喀什师范学院2011年新增兰州大学辽宁大学辽宁师范大学聊城大学2011年新增鲁东大学2011年新增牡丹江师范学院2011年新增南昌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南通大学2011年新增内蒙古大学内蒙古民族大学2011年新增内蒙古师范大学宁波大学2011年新增宁夏大学2011年新增青岛大学2011年新增青海民族大学2011年新增青海师范大学2011年新增清华大学(含北京协和医学院)曲阜师范大学三峡大学2011年新增厦门大学2011年新增山东大学山东理工大学2011年新增山东师范大学山西大学山西师范大学2011年新增陕西理工学院2011年新增陕西师范大学汕头大学2011年新增上海财经大学2011年新增上海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2011年新增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新增深圳大学2011年新增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新增首都师范大学四川大学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11年新增四川师范大学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新增苏州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2011年新增同济大学2011年新增温州大学2011年新增武汉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2011年新增西北大学西北民族大学2011年新增西北师范大学西藏大学2011年新增西藏民族学院2011年新增西华师范大学2011年新增西南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民族大学2011年新增湘潭大学新疆大学2011年新增新疆师范大学信阳师范学院2011年新增徐州师范大学烟台大学2011年新增延安大学2011年新增延边大学2011年新增扬州大学伊犁师范学院2011年新增云南大学云南民族大学2011年新增云南师范大学2011年新增漳州师范学院2011年新增长春理工大学2011年新增长沙理工大学2011年新增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2011年新增浙江师范大学郑州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新增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新增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南大学中南民族大学2011年新增中山大学中央财经大学2011年新增中央民族大学重庆大学2011年新增重庆师范大学新增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点名单:中国语言文学标签:社会2013-10-07 18:16 星期一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广西民族大学贵州师范大学海南师范大学西藏大学浙江师范大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宝鸡文理学院阜阳师范学院湖南理工学院绍兴文理学院太原师范学院重庆三峡学院。

中大校史

中大校史

中大校史建校初期-->>抗日战争胜利 (光辉历程之一)1924年-1927年(建校初期)中山大学,原名广东大学,是伟大的民主主义革命家孙中山先生于1924年创办的。

为了培养革命的军事、政治干部和科学人才,孙中山在创办黄埔军校的同时,把当时的国立广东高等师范学校、广东法科大学和广东省立农业专门学校合并,创立了广东大学,任命邹鲁为校长。

广东大学下设文、理、法、农、医5科16个学系。

校本部设在广州文明路。

1925年3月,孙中山先生逝世。

廖仲恺在国民党第一届中央执委会第七十一次会议上提议将广东大学改名为中山大学,以纪念孙中山先生。

8月,广东大学校务会议正式通过改名,得到国民政府批准。

1926年7月,国民政府正式明令将广东大学改名为中山大学。

1927年-1938年1927年至1937年,中山大学各方面都有发展。

1930年9月至12月朱家骅为校长。

1931年6月至1932年1月由著名教育家许崇清任校长。

1931年设有文、法、理、农、医五个学科,同年将学科改称学院。

1932年2月后校长仍为邹鲁。

1 934年成立工学院,1935年春成立研究院,开始招收研究生。

至此,中山大学设有文、法、理、工、农、医、研7个学院,23个学系,以及天文台、各研究所、医院、中小学等主要附属单位共19个。

中山大学校园建设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邹鲁校长等努力下,在广州市东郊白云山侧的石牌兴建了占地达12000亩的新校园。

1937年夏,广东法科学院并入中大法学院。

1938年夏,广东省立勤大学工学院并入中大工学院,1938年秋设立师范学院。

至1938年全校发展为文、理、法、工、农、医、师、研等8个学院,31学系。

1938年-45年(抗日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期间,中山大学曾三易校址,辗转跋涉。

校舍、图书、仪器设备损失惨重。

1938年10月,日军侵入广州,中山大学初迁广东罗定,后改迁云南江。

1940年4月许崇清复任校长(代)。

同年秋,他主持由江迁校回粤北坪石。

中山大学博士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中山大学博士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0702
物理学
1006
中西医结合
0703
化学
1007
药学
0705
地理学1Leabharlann 09特种医学0706
大气科学
1011
护理学
0707
海洋科学
1201
管理科学与工程
0709
地质学
1202
工商管理
0710
生物学
1204
公共管理
中山大学具有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
二级学科(专业)
代码
二级学科(专业)名称
040201
基础心理学
080903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090402
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120501
图书馆学
附件1中山大学具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二级学科
一览表
中山大学具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共42个)
一级学科代码
一级学科名称
一级学科代码
一级学科名称
0101
哲学
0713
生态学
0201
理论经济学
0714
统计学
0202
应用经济学
0801
力学
0301
法学
0803
光学工程
0302
政治学
0805
材料科学与工程
0303
社会学
0810
信息与通信工程
0304
民族学
081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0305
马克思主义理论
0830
环境科学与工程
0501
中国语言文学
0831
生物医学工程
0502
外国语言文学
0835

1中山大学简介

1中山大学简介

一、中山大学简介中山大学是由孙中山先生亲手创立,有着一百多年办学传统的综合性重点大学。

今日的中山大学,由1952年院系调整后分设的中山大学和中山医科大学合并组建而成。

1835年,美国的伯驾医生在广州设立医局,培养了中国最早的西医医生,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博济医院,并于1866年设立医学堂,这是中国最早的医学专科教育机构;1888年,由美国人开设的格致书院在广州开学,后发展为私立岭南大学,博济医院及其附设的医学校成为岭南大学医学院。

博济医学堂和格致书院,开启了中国近代西式教育的先河。

1924年,孙中山先生亲手将清末以来在广州地区建立的实行近代教育模式的学校,包括国立广东高等师范学校、广东公立法科大学以及广东公立农业专门学校等整合为一体,创立国立广东大学,并亲笔题写校训:“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

孙中山先生逝世后,学校于1926年定名为国立中山大学。

其后,广东公立医科大学、国立广东法科学院、广东省立勷勤大学工学院先后并入。

至上世纪三十年代,国立中山大学设有文、理、法、工、农、医、师范等7个学院。

1935年设立研究院,开始招研究生。

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后,原中山大学的多个院系专业被分出,其中文理科院系与岭南大学相关院系合并,组成新中山大学;同时,两校的医学院分出后,另行合并组建专门的医科院校,后又将广州的光华医学院并入,几经易名,最后定名为中山医科大学。

这两所同根同源的大学,分别是教育部和卫生部直属的重点大学,共同继承了由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亲手创办的中山大学和开创中国近代教育体系的岭南大学的办学传统,形成了独特的办学特色和大学风格,为当代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2001年10月,原中山大学和中山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中山大学,进一步拓宽了学科结构,成为一所包括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工学、医学、药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等在内的综合性大学。

中山大学和中山医科大学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及学术传统。

中文一级学科授权点(含汉语国际教育)

中文一级学科授权点(含汉语国际教育)

中文一级学科授权点(含汉语国际教育)2007年5月31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下达《关于开展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试点工作和推荐全国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人选的通知》,批准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南开大学、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黑龙江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山东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四川大学、云南师范大学24所研究生培养单位开展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试点工作。

2009年6月9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下达《关于批准新增法律硕士等类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的通知》(学位办[2009]35号),中国传媒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天津师范大学、河北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辽宁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大连外国语学院、上海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对外经贸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天津: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吉林:吉林华侨外国语学院上海:同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江苏:东南大学浙江:浙江科技学院福建:华侨大学山东: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烟台大学湖北:湖北工业大学海南:海南师范大学陕西: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安石油大学甘肃:兰州交通大学辽宁:沈阳大学河南:河南理工大学、安阳师范学院四川:西南交通大学、西南科技大学重庆:四川外国语大学贵州:贵州大学教育部2010年审核增列的“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和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名单“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名单天津师范大学河北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山西大学内蒙古大学辽宁大学黑龙江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上海大学安徽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厦门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河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大学四川师范大学云南大学西北大学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新疆大学扬州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硕士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名单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央财经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山西师范大学内蒙古民族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沈阳师范大学渤海大学大连外国语学院延边大学长春理工大学北华大学吉林师范大学牡丹江师范学院同济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东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江南大学南通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杭州师范大学温州大学安庆师范学院淮北师范大学厦门大学华侨大学集美大学漳州师范学院东华理工大学赣南师范学院中国海洋大学济南大学山东理工大学聊城大学鲁东大学河南师范大学信阳师范学院湖北师范学院中南民族大学吉首大学湖南科技大学长沙理工大学汕头大学海南大学深圳大学广西大学广西师范学院广西民族大学重庆大学西华师范大学四川外语学院西南民族大学贵州大学贵州师范大学贵州民族学院云南师范大学云南民族学院西藏大学西藏民族学院延安大学山西理工学院西安外国语大学西北民族大学青海师范大学青海民族大学宁夏大学新疆大学喀什师范学院伊犁师范学院青岛大学烟台大学三峡大学广州大学大连大学北方民族学院宁波大学海南师范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上海市社会科学院四川省社会科学院解放军外国语学院一级国家重点学科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四川大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安徽大学2011年新增安徽师范大学2011年新增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语言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新增河北大学2011年新增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新增河南大学2011年新增黑龙江大学2011年新增湖南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2011年新增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新增华中师范大学吉林大学暨南大学2011年新增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新增兰州大学2011年新增辽宁大学2011年新增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内蒙古大学2011年新增清华大学(含北京协和医学院)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新增厦门大学2011年新增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山西大学2011年新增陕西师范大学上海大学2011年新增上海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四川大学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新增苏州大学天津师范大学2011年新增武汉大学西北大学2011年新增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新增西南大学2011年新增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新增新疆大学2011年新增扬州大学2011年新增云南大学2011年新增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山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安徽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安庆师范学院2011年新增北方民族大学2011年新增北华大学2011年新增北京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2011年新增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2011年新增北京语言大学渤海大学2011年新增大连大学2011年新增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新增大连外国语学院2011年新增东北师范大学东华理工大学2011年新增东南大学2011年新增福建师范大学复旦大学赣南师范学院2011年新增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1年新增广西大学2011年新增广西民族大学2011年新增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学院2011年新增广州大学2011年新增贵州大学2011年新增贵州民族学院2011年新增贵州师范大学2011年新增哈尔滨师范大学海南大学2011年新增海南师范大学2011年新增杭州师范大学2011年新增河北大学河北师范大学河南大学河南师范大学2011年新增黑龙江大学湖北大学湖北师范学院2011年新增湖南大学湖南科技大学2011年新增湖南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侨大学2011年新增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淮北师范大学2011年新增吉林大学吉林师范大学2011年新增吉首大学2011年新增集美大学2011年新增济南大学2011年新增暨南大学江南大学2011年新增江西师范大学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11年新增喀什师范学院2011年新增兰州大学辽宁大学辽宁师范大学聊城大学2011年新增鲁东大学2011年新增牡丹江师范学院2011年新增南昌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南通大学2011年新增内蒙古大学内蒙古民族大学2011年新增内蒙古师范大学宁波大学2011年新增宁夏大学2011年新增青岛大学2011年新增青海民族大学2011年新增青海师范大学2011年新增清华大学(含北京协和医学院)曲阜师范大学三峡大学2011年新增厦门大学2011年新增山东大学山东理工大学2011年新增山东师范大学山西大学山西师范大学2011年新增陕西理工学院2011年新增陕西师范大学汕头大学2011年新增上海财经大学2011年新增上海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2011年新增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新增深圳大学2011年新增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新增首都师范大学四川大学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11年新增四川师范大学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新增苏州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2011年新增同济大学2011年新增温州大学2011年新增武汉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2011年新增西北大学西北民族大学2011年新增西北师范大学西藏大学2011年新增西藏民族学院2011年新增西华师范大学2011年新增西南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民族大学2011年新增湘潭大学新疆大学2011年新增新疆师范大学信阳师范学院2011年新增徐州师范大学烟台大学2011年新增延安大学2011年新增延边大学2011年新增扬州大学伊犁师范学院2011年新增云南大学云南民族大学2011年新增云南师范大学2011年新增漳州师范学院2011年新增长春理工大学2011年新增长沙理工大学2011年新增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2011年新增浙江师范大学郑州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新增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新增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南大学中南民族大学2011年新增中山大学中央财经大学2011年新增中央民族大学重庆大学2011年新增重庆师范大学新增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点名单:中国语言文学标签:社会2013-10-07 18:16 星期一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广西民族大学贵州师范大学海南师范大学西藏大学浙江师范大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宝鸡文理学院阜阳师范学院湖南理工学院绍兴文理学院太原师范学院重庆三峡学院。

中山大学考研之学校历史发展进程

中山大学考研之学校历史发展进程

中山大学考研之学校历史发展进程截止2013年12月,中山大学有4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个博士专业学位,25个硕士专业学位,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9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3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6个。

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于2012年组织开展的第三轮全国学科水平评估中,学校有16个学科进入前5,32个学科进入前10。

中山大学一级国家重点学科:生物学、工商管理中山大学二级国家重点学科:逻辑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人类学、思想政治教育、中国古代文学英语语言文学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基础数学、凝聚态物理、无机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人文地理学、药理学、内科学(内分泌与代谢病)、内科学(肾病)、神经病学外科学(普外)、眼科学、耳鼻咽喉科学、肿瘤学卫生毒理学行政管理、中山大学二级国家重点(培育)学科:中国哲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光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病原生物学学校使命: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振兴中华的领袖型人才和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建设勇于创新的学术重镇,促进国家社会文明事业进步,传承创新优秀文化。

战略目标:把中山大学建设成为文理医工各具特色融合发展,具有广泛国际影响的世界一流大学。

办学理念:中山大学倡导“人心向学”,用心做好大学“精心育人”和“追求学术”这两方面核心工作,提高学校教育质量和教师学术整体水平,学生勤奋学习,努力创新,提高能力和素质;坚持“教授就是大学”的理念,确立教授在学校事务中的学术主导地位;坚持“善待学生”,为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创造有利条件。

学校特色:综合性、创新性、开放性。

发展模式:综合性:多学科综合发展;研究型:突出学术研究的地位;开放式:对国际与海外、社会开放办学。

原中山医科大学岭南大学医学院1835年11月,美国公理会传教士伯驾( Peter Parker )在广州十三行开设眼科医局,并于1859年改称“博济( Pok Tsai )医局”。

中山大学中英文介绍

中山大学中英文介绍

中山大学中英文介绍(2013-01-10 23:52:41)英文Welcome to Sun Yat-sen University. SYSU is a comprehensive national key university founded in 1924 by Dr Sun Yat-sen, a revolutionary leader of the 20th century, and has a teaching tradition spanning over a century. Located in Guangdong, the frontier of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of China, the University has four campuses in two beautiful cities: Guangzhou, the city of mountain and river, and the coastal city of Zhuhai. It shows its cultural features in an open and practical style. Since its foundation, the University has followed its motto:“ Study extensively; Enquire accurately; Reflect carefully; Discriminate clearly; Practise earnestly” and educated many students who are committed to rejuvenating China and serving the mankind. Today, SYSU has become a cradle for talents, a center for knowledg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a pillar to serve society and a base for cultural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The University is now standing on a new starting point and striving to become one of the world-class universities.SYSU is the center of learning and culture in South China where great academic masters gather together. Many renowned scholars in early modern and modern China once taught at the University. Their strong characteristics and outstanding academic achievements have been influencing generations of students and have been urging them to advance the great academic traditions. We are proud that the University today has many distinguished scholars including academicians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and the Chinese Academy of Engineering, professors of Thousand Talents Program, chair professors of Chang Jiang Scholars Program, and recipients of National Science Fund for Distinguished Young Scholars. They carry on the traditions of the forerunners and become the academic pillars of the University. Faculty and students work together to create a liberal academic atmosphere for interdisciplinary studies, provide positive conditions for students to learn and grow, and build a harmonious academic environment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cultural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The aim of talent cultivation at SYSU is to nurture high-quality, interdisciplinary and top-notch students with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 a sense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innovative spirit. To achieve thisgoal, faculty and staff make unremitting efforts to innovate mechanisms of talent cultivation in accordance with the fundamental principle of “educating with love”.SYSU is what it is today thanks to the endeavors of generations of faculty, staff and students and the support of friends who care about SYSU. In the past decade in particular, the University has benefited from the joint construction mechanism of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Guangdong Province, the support of local governments, the advancement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in Guangdong and the generosity of local and international communities. We believe that the path of SYSU will be wider and its tomorrow will be better.Sun Yat-sen University, originally known as Guangdong University, was founded in 1924 by Dr. Sun Yat-sen (also called Sun Zhongshan), a great democratic revolutionary leader of the 20th century. The University is located in Guangdong Province, an area neighboring Hong Kong and Macao, which is at the forefront of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 up.Being one of the leading universities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Sun Yat-sen University is a comprehensive multi-disciplinary university, including the humanities, social sciences, natural sciences, technical sciences, medical sciences, pharmacology, and management sciences.It has about 5,300 students studying on four campuses in Guangzhou and Zhuhai. Benefiting from its location near Hong Kong and Macao and the regional advantage of opening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university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base for training high-level talents, scientific research, providing services to society and inheriting cultural traditions.The University has also successfully built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nd exchange relationships with many top universities in the world. According to the Times Higher Education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 for 2010-2011, Sun Yat-sen University was ranked in the top 200 in the world.At present, Sun Yat-sen University covers a total area of 6.17 square kilometers and has 4 campuses: Guangzhou South Campus, Guangzhou North Campus, Guangzhou East Campus, and Zhuhai Campus.University Motto"Study Extensively, Enquire Accurately, Reflect Carefully, DiscriminateClearly, Practice Earnestly"CampusesGuangzhou South CampusThe Guangzhou South Campus is the main campus,with a total area of 1.17 square kilometers. Thecampus is divided from east to west into threeregions of student dormitories and recreationalfacilities, teaching and research blocks and staff quarters. The campus grounds are also quite unique in its magnificent and historic foliage. The emphasis of the South Campus is fundamental subject education.Address: No. 135, Xingang Xi Road, Guangzhou, 510275, P. R. ChinaGuangzhou North CampusThe Guangzhou North Campus is located in downtownGuangzhou city and covers an area of 0.39 squarekilometers. The campus is divided into teaching and research area, student area and faculty and staff area (Zhusi Village). It is a campus mainly for disciplines in medical sciences.Address: No. 74, Zhongshan Er Road, Guangzhou, 510085, P. R. ChinaZhuhai CampusThe Zhuhai Campus covers an area of 3.48 squarekilometers and is divided into two neighborhoods:Li Garden and Rong Garden. It lies against theseaside hills, with captivating views of the sea.In order to continue to improve educational quality, Zhuhai Campus emphasizes new, emerging subjects and joint education with foreign universities as well as universities in Hong Kong, Macao and Taiwan.Address: Tang Jia Wan, Zhuhai, 519082, P. R. ChinaGuangzhou East CampusThe Guangzhou East Campus is located at theUniversity City (Higher Education Mega Center) inthe east part of Guangzhou city and covers an area of 1.13 square kilometers. The Guangzhou University City is a major development made by the People’s Government of Guangdong Province in an effort to strengthen Guangdong through science and education. The first batch of students started school there in September, 2004. The East Campus emphasizes applied sciences.Address: Xiaoguwei Island, Panyu District, Guangzhou, 510006, P. R. China中文中山大学是由孙中山先生亲手创立,有着一百多年办学传统的综合性重点大学。

中大各时期概况

中大各时期概况

中山大学前身为广东大学,是孙中山先生于1924年创办的,校址设在文明路215号。

为纪念孙中山,民国15年(1926年)7月改名为中山大学,后一度迁往天河五山(今华南理工大学和华南农业大学现址),1952年院系调整时将岭南大学部分院系并入中山大学,中山大学校址亦随之迁入岭大原址。

中大是教育部直属的文理科综合大学,全国重点高等学校之一。

中山大学历史悠久,知名度较高,师资力量雄厚。

丁颖、成仿吾、郁达夫、许德衍、俞平伯等许多著名教授和学者先后在校任教。

郭沫若曾任教授兼文科学长,鲁迅曾任文学系主任兼教务主任。

建国后在校任教的著名教授有陈寅恪、梁方仲、容庚、江静波、蒲蛰龙、商承祚、李岳生等。

继1978年调整、改革后,1996年设有研究生院、11个学院、30个系、23个研究所和35个教学科研中心。

2001年10月26日中山大学与中山医科大学合并,合并后仍称中山大学,从而成为华南地区最大、知名度最高的学府。

合并后的中山大学是一所包括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医学、技术科学和管理科学的多学科综合性大学。

共有11个博士、硕士授予权一级学科,99个博士学位授权专业,176个硕士学位授权专业和5个专业学位点。

还设立了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和31个广东省重点学科。

拥有6个国家文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和中国第一个大学生体育训练基地。

中山大学校址前身为美国基督教新教会办的大学――格致书院。

1927年收归国人自办,改名私立岭南大学,1952年经院系调整并入中大。

因此,今中大校院内有不少近代建筑是属于西洋古典建筑,其中最著名的应属建于清代的马丁堂。

中山大学是有优良办学传统的名牌大学。

1924年,世纪伟人孙中山先生亲手创办这所大学,亲笔题写了“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校训。

原校名为广东大学,1926年,正式改名为中山大学。

上世纪三十年代,中山大学设有文、理、法、工、农、医、师等7个学院。

1935年学校设立研究院,开始招研究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学
2011年3月
0305
马克思主义理论
法学
2006年2月
0402
心理学
教育学
2018年3月
0501
中国语言文学
文学
2000年12月
0502
外国语言文学
文学
2011年3月
0601
考古学
历史学
2011年8月
0602
中国史
历史学
2011年8月
0603
世界史
历史学
2011年8月
0701
数学
理学
1998年6月
0702
物理学
理学
1998年6月
0703
化学
理学
1998年6月
0705
地理学
理学
2000年12月
0706
大气科学
理学
2011年3月
0707
海洋科学
理学
2011年3月
0708
地球物理学
理学
2018年3月
0709
地质学
理学
2011年3月
0710
生物学
理学
1998年6月
0713
生态学
理学
2011年8月
0714
2011年8月
0839
网络空间安全
工学
2016年1月
0904
植物保护
农学
2011年3月
0909
草学
农学
2011年8月
1001
基础医学
医学
1998年6月
1002
临床医学
医学
2003年9月
1003
口腔医学
医学
2006年2月
1004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医学
2003年9月
1006
中西医结合
医学
2003年9月
1007
统计学
理学
2011年8月
0801
力学
工学
2011年3月
0803
光学工程
工学
2000年12月
0805
材料科学与工程
工学
2011年3月
0809
电子科学与技术
工学
2018年3月
0810
信息与通信工程
工学
2011年3月
081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工学
2011年3月
0815
水利工程
工学
2018年3月
0830
环境科学与工程
一级学科代码及名称
二级学科
(专业)代码
二级学科(专业)名称
授权时间
备注(批次)
0904
植物保护
090402
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2003年9月
第9批
备注:因教育部二级学科新目录未编制完成,此表仅列出我校博士一级学科授权点以外的博士学位授权点。
中山大学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共59个)
一级学科代码
一级学科名称
生态学
理学
2011年8月
0714
统计学
理学
2011年8月
0801
力学
工学
2006年2月
0803
光学工程
工学
2000年12月
0805
材料科学与工程
工学
2011年3月
0809
电子科学与技术
工学
2018年3月
0810
信息与通信工程
工学
2006年2月
081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工学
2006年2月
0814
土木工程
中山大学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共49个)
一级学科代码
一级学科名称
所属门类
一级学科授权时间
0101
哲学
哲学
2003年9月
0201
理论经济学
经济学
2006年2月
0202
应用经济学
经济学
2011年3月
0301
法学
法学
2011年3月
0302
政治学
法学
2011年3月
0303
社会学
法学
2006年2月
0304
民族学
工学
2003年9月
0831
生物医学工程
工学
1998年6月
0835
软件工程
工学
2011年8月
0839
网络空间安全
工学
2016年1月
1001
基础医学
医学
1998年6月
1002
临床医学
医学
2003年9月
1003
口腔医学
医学
2011年3月
1004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医学
2003年9月
1006
中西医结合
医学
2003年9月
工学
2018年3月
0815
水利工程
工学
2011年3月
0817
化学工程与技术
工学
2011年3月
0823
交通运输工程
工学
2006年2月
0827
核科学与技术
工学
2011年3月
0830
环境科学与工程
工学
2003年9月
0831
生物医学工程
工学
1998年6月
0833
城乡规划学
工学
2018年3月
0835
软件工程
工学
一级学科代码及名称
二级学科
(专业)代码
二级学科(专业)名称
授权时间
备注(批次)
0403
体育学
040303
体育教育训练学
2003年9月
第9批
0807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080701
工程热物理
2006年2月
第10批
0808
电气工程
080804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2003年9月
第9批
0811
控制科学与工程
081102
教育学
教育学
2011年3月
0402
心理学
教育学
2011年3月
0501
中国语言文学
文学
2000年12月
0502
外国语言文学
文学
2006年2月
0503
新闻传播学
文学
2011年3月
0601
考古学
历史学
2011年8月
0602
中国史
历史学
2011年8月
0603
世界史
历史学
2011年8月
0701
数学
理学
1998年6月
药学
医学
2006年2月
1009
特种医学
医学
2011年8月
1010
医学技术
医学
2018年3月
1011
护理学
医学
2011年8月
1201
管理科学与工程
管理学
2006年2月
1202
工商管理
管理学
2000年12月
1204
公共管理
管理学
2档案管理
管理学
2006年2月
中山大学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1998年6月
第7批
081104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2006年2月
第10批
1305
设计学
1305L1
设计艺术学
2006年2月
第10批
备注:因教育部二级学科新目录未编制完成,此表仅列出我校硕士一级学科授权点以外的硕士学位授权点。
1007
药学
医学
2006年2月
1009
特种医学
医学
2011年8月
1010
医学技术
医学
2018年3月
1011
护理学
医学
2011年8月
1201
管理科学与工程
管理学
2006年2月
1202
工商管理
管理学
2000年12月
1204
公共管理
管理学
2003年9月
1205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
管理学
2018年5月
中山大学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
所属门类
一级学科授权时间
0101
哲学
哲学
2003年9月
0201
理论经济学
经济学
2006年2月
0202
应用经济学
经济学
2006年2月
0301
法学
法学
2006年2月
0302
政治学
法学
2011年3月
0303
社会学
法学
2006年2月
0304
民族学
法学
2011年3月
0305
马克思主义理论
法学
2006年2月
0401
0702
物理学
理学
1998年6月
0703
化学
理学
1998年6月
0704
天文学
理学
2018年3月
0705
地理学
理学
2000年12月
0706
大气科学
理学
2006年2月
0707
海洋科学
理学
2011年3月
0708
地球物理学
理学
2018年3月
0709
地质学
理学
2011年3月
0710
生物学
理学
1998年6月
07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