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第三章 第五节 光合作用人教版必修一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 3-5-1光合作用概述、叶绿素课件必修1

高中生物 3-5-1光合作用概述、叶绿素课件必修1

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最后把不同的色素分离开。
(2)材料和用具选择 绿叶一定要新鲜的,颜色要深(既不能过老,也不能过嫩);干燥的
定性滤纸,不要用脏手或汗手直接触摸(手上可套上塑料袋);毛细
吸管(毛细吸管可用细线取代)。 (3)实验流程、操作注意事项及目的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步骤 方法 原因 (1)加入二氧化硅:有助于研磨 得充分; (2)加入碳酸钙:防止研磨中色 提取 绿叶 素被破坏; (3)加入95 %的乙醇:为了溶
质中所含化合物的成分不同,功能也不同。叶绿体中具有吸收光
能作用的四种色素只分布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在叶绿体的 基质中不含有色素。植物细胞中具有遗传作用的DNA存在于细胞 核、叶绿体和线粒体中。 答案 D
叶绿素和其他色素
1.叶绿体中的色素分布在 类囊体 的膜上,作用是吸收 可见光 。
2.叶绿体中含有的色素有 叶绿素 和 类胡萝卜素 ,前者主要包
活学巧记
叶绿体色素在滤纸条上的分布
叶绿体色素在滤纸条上的分布从上到下依次是胡萝卜素、叶黄素、 叶绿素a、叶绿素b。可用串字记忆法记忆为四个字:胡黄ab。
【巩固2】 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正确顺序应该是( A.进行纸层析→制取滤液→点样→制取滤液→再画线 B.制取滤液→进行纸层析→点样→制取滤液→再画线
技法必备
在高考题目中,与实验设计有关的题型主要有:①完成实验设地; ②补充完善实验步骤;③实验方案的评价与修改等三种类型,无
论是哪种具体类型的实验设计,都是以对照实验为诉命题方向,
因此,在充分学习了有关实验设计的理论之后,应及时对实验设 计的程序(步骤)进行总结归纳。 一般来说,对照实验均应有以下的基本步骤: ①合理的选择实验材料,分成若干组、编号、对实验材料进行预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总结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总结因为必修一的生物内容很多,为了不在复习的时候感到措手不及,我们平时每学完一个章节的知识就要进行总结归纳。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中生物必修一必备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用!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三章知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分离各种细胞器的方法:差速离心法一、细胞器之间分工(1)双层膜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能量转换站”,双层膜,分布在的叶肉细胞。

线粒体: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双层膜(内膜向内折叠形成脊),分布在动植物细胞体内。

(2)单层膜内质网:蛋白质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单层膜,动植物都有。

高尔基体: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单层膜,动植物都有,参与了植物细胞壁的形成。

液泡:主要存在与植物细胞中,内有细胞液,含糖类、无机盐、色素和蛋白质等物质,可以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充盈的液泡还可以使植物细胞保持坚挺。

单层膜。

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单层膜。

(3)无膜核糖体:无膜,合成蛋白质的主要场所。

中心体:动物和某些低等植物的细胞,由两个相互垂直排列的中心粒及周围物质组成,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无膜。

八大细胞器:内质网,液泡,线粒体,高尔基体,核糖体,溶酶体,叶绿体,中心体光镜能看到:细胞质,线粒体,叶绿体,液泡,细胞壁在细胞质中,除了细胞器外,还有呈胶质状态的.细胞质基质。

实验: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健那绿染液是将活细胞中线粒体染色的专一性染料,可以使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呈现蓝绿色。

材料:新鲜的藓类的叶二、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有些蛋白质是在细胞内合成后,分泌到细胞外起作用,这类蛋白叫分泌蛋白。

如消化酶(催化作用)、抗体(免疫)和一部分激素(信息传递) 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合成肽链) (加工成蛋白质) (进一步加工) (囊泡与细胞膜融合,蛋白质释放)分泌蛋白从合成至分泌到细胞外,经过了哪些细胞器活细胞结构?答:附和在内质网的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内质网鼓出由膜形成的囊泡,包裹着要运输的蛋白质,离开内质网到达高尔基体,与高尔基体膜融合,成为高尔基体膜的一部分。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1 光合作用与能量转换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1    光合作用与能量转换

(DADP++H++2e→NADPH)
讨论4.归纳总结该实验发生的反应式?
水的光解:H2O 光
NADAPDHP++OPi2
光 ATP

光合作用的原理
The principle of photosynthesis
一、探究历程
思考·讨论
探索光合作用原理的部分实验
20世纪40年代,美国科学家卡尔文等用小球藻(一种单细胞的绿藻)做了
入铁盐或其他氧化剂(悬浮液中有H2O,没有CO2),在光照下可以释放出氧气。 像这样,离体叶绿体在适当条件下发生水的光解、产生氧气的化学反应称
作希尔反应。
讨论:1、写出水的光解的反应式? 2、希尔的实验说明水的光解产生氧气,是否说明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氧 气中的氧元素全部都来自水? 不能说明。可能来自H2O和CO2 3、希尔的实验是否说明水的光解与糖的合成不是同一个化学反应?
光能
O2
2C3 固定
光解 酶
NADPH
供 能

多种酶
NADP+ ATP 供能

参加催化
CO2 C5

ADP +Pi
(CH2O)
条件:光、色素、酶
条件:CO2、多种酶、ATP、 [H]
场所:类囊体薄膜
场所: 叶绿体基质
物质变化:2H2O 光 4[H]+O2

物质变化:CO2+C5
C3
NADP++2e-+H+
实验结果3:实验表明,在酶的作用下,CO2与植物本身存在C5形成C3,同时 C3可还原成C5和(CC3

2C3
C5+(CH2O)

5.4.2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课件)-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一

5.4.2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课件)-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一

光合作用的过程
• 光反应阶段
• 场所:叶绿体内的类囊体膜上
• 条件:光、色素、酶 • 物质变化
+
+-
H + NADP + 2e
→NADPH
• 水的光解:H2O
→光能 酶
[H]
+
O2
• ATP的合成:ADP+Pi+能量(光能)→酶 ATP
• 能量变化:光能转变为AIP中活跃的化学能
光合作用的过程
• 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中的碳,是否来自CO2呢? • 20世纪40年代,美国科学家卡尔文 • 卡尔文循环(同位素示踪法)
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 实验器材 • 打孔器、 • 3个注射器 • 1个100W台灯、 • 4个小烧杯、新鲜绿叶、 • 富含二氧化碳的清水、皮尺
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 实验步骤 • 打出三十个小圆片。
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 注满水后,用手指堵住注射器前段的小孔并缓幔拉动活塞,让小 圆片内的气体逸出。步骤重复3次
→ •14CO2+ H2O 光能 (14CH2O)+O2
叶绿体
光合作用的过程 暗反应阶段:
[H]
还 原
2C3
多种 酶
CO2 C5
ATP 酶
ADP+Pi
光合作用的过程
• 暗反应阶段 • 场所:叶绿体的基质中 • 条件:多种酶、[H]、ATP • 物质变化 • CO2的固定:CO2+C5酶→ 2C3
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 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 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有哪些? • 植物自身因素 • 环境因素: • 1)光照 2)温度 3)二氧化碳浓度 4)水分 • 如何测定光合作用强度?

福建省建瓯二中高中生物 基础知识 第三章 细胞的代谢 第五节 光合作用 新人教版必修1精编版

福建省建瓯二中高中生物 基础知识 第三章 细胞的代谢 第五节 光合作用 新人教版必修1精编版

第五节 光合作用一、新陈代谢:生物体内全部有序的化学变化的总称。

它包括:同化作用:合成自身是组成物质并贮存能量的过程。

其主要类型有:自养型、异养型、兼性营养型。

异化作用:分解自身的组成物质并且释放能量的过程。

其主要类型有:需氧型、厌氧型、兼性厌氧型。

二、光合作用的发现1、17世纪,比利时,海尔蒙特的柳苗栽培实验结论:植物的物质积累不是来自于土壤,而是完全来源于水。

2、1771年,英,普利斯特利的实验密闭玻璃罩+绿色植物+蜡烛\小鼠→蜡烛不易熄灭\小鼠不易窒息死亡 结论:植物可以更新空气。

3、1779年,荷兰,印根胡滋的实验,证明普利斯特利的实验只有在阳光照射下才能成功。

结论:只有在光下植物才能更新空气。

4、1864年,德,萨克斯的实验黑暗中饥饿处理的叶片→一半光照,一半遮光→碘蒸气处理→光照的一半变蓝,遮光的一半不变蓝结论:绿色叶片在光合作用下产生了淀粉。

5、1880年,美,恩格尔曼的实验水绵、好氧菌至于无空气、黑暗的环境下,当用极细光束照射水绵时,好氧菌向被光束照射部位集中;当暴露于光下,好氧菌分布在所有受光部位。

结论:氧气是叶绿体释放出来的,叶绿体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

6、20世纪初,英,布莱克曼的实验他发现温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与光照强度有很大的关系,他推断出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

7、20世纪初,德,瓦尔堡的实验“间歇光”下测定光合作用,结果发现:一定量的光间歇照射比连续照射的效率要高。

8、20世纪40年代,美,鲁宾和卡门的实验同位素标记法:放射性同位素可用于追踪物质的运行和变化规律。

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化合物,化学性质不会改变。

科学家通过追踪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化合物,可以弄清化学反应的详细过程。

这种方法叫做同位素标记法。

H 218O+CO 2→植物→18O 2H 2O+C 18O 2→植物→O 29、20世纪50年代,卡尔文利用放射性同位素14C 标记CO2,最终完全阐明了光合作用中C 的转变途径,即卡尔文循环。

高中生物学必修1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高中生物学必修1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3) 矿质元素对光合作用影响的实质是什么?
缺N会影响酶的合成,缺P会影响ATP、NADPH的合成, 缺Mg会影响叶绿素的合成等。
2.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1) 从光照强度角度考虑,遭遇连续阴雨天气,如何提高温室 大棚蔬菜产量?
遭遇连续阴雨天气时,光照强度较弱,适当补充光照可以提 高蔬菜产量。
(2) 从温度方面考虑,如何能有效提高大棚蔬菜的产量? 白天适当提高温度,保证光合速率较大;晚上适当降低温度, 以降低蔬菜呼吸速率,从而保证有机物积累较多,提高蔬菜的产 量。 (3) 从CO2浓度方面考虑,为何施用农家肥可以提高庄稼产量?
④____温__度_____的高低
3.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生长旺盛的绿叶 小圆形叶片30片
小圆形叶片内的气体溢出
充满了水
二氧化碳
强、中、 弱 小圆形叶片浮起的数量
1.下图是夏季晴朗的白天,某种绿色植物叶片光合作用强度的
曲线图。下列有关光合作用强度变化原因的分析,错误的是( B )
A.从A→B主要原因是光照增强,气温上升 B.从B→C主要原因是温度过高,酶失活 C.从C→D主要原因是气孔逐渐打开,CO2供应增加 D.从D→E主要原因是光照减弱,气温下降
② 应用:根据作物的需水规律合理灌溉。
(6) 多因子变量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
① 曲线分析 P点及P点之前:限制光合速率的因素应为横坐标所表示的因
子,随着因子的不断加强,光合速率不断提高。
Q点:横坐标所表示的因素不再是影响光合速率的因子,影响 因素主要为各曲线所表示的因子。
② 应用:
温室栽培时,在一定光照强度下,白天适当提高温度,增加 光合酶的活性,提高光合速率,也可同时适当增加CO2浓度, 进一步提高光合速率,当温度适宜时,可适当增加光照强度和 CO2浓度以提高光合速率。

高中生物必修一光合作用笔记

高中生物必修一光合作用笔记

一、光合作用
1. 概念:光合作用是指在生物体内,利用太阳光能,将水分子及二氧化碳分子分解成高能的有机物质(如糖)和氧气的一种物质代谢过程。

2. 作用:光合作用是生物体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被称为生物体的“生命之源”,是植物体内的一种自然反应,也是植物体的重要生命活动,是植物体的“维生素”,是植物体的“呼吸”,是植物体“摄食”的主要途径。

3. 光合作用过程:光合作用分为光反应和呼吸反应,其中光反应是将水分子和二氧化碳分子分解为糖及其他有机物质,而呼吸反应则是将糖等有机物质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从而达到光合作用的目的。

二、光合作用的过程
1. 光合反应:光合反应是光合作用的主要过程,是植物体在细胞内利用太阳光能将二氧化碳分子和水分子分解成糖及其他有机物质的过程,是光能转化为化学
能的过程。

2. 呼吸反应:呼吸反应是在生物体内利用氧化糖及其他有机物质产生能量的反应,是光合作用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呼吸反应是糖类有机物质被氧化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的过程,是将化学能转化为光能的过程。

高中生物必修一光合作用总结

高中生物必修一光合作用总结

高中生物必修一光合作用总结光合作用是高中生物这门课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高中生物必修一光合作用总结,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生物光合作用知识点一、捕获光能的色素叶绿体中的色素有4种,他们可以归纳为两大类:叶绿素(约占3/4):叶绿素a(蓝绿色)叶绿素b(黄绿色)类胡萝卜素(约占1/4):胡萝卜素(橙黄色)叶黄素(黄色)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

白光下光合作用最强,其次是红光和蓝紫光,绿光下最弱。

因为叶绿素对绿光吸收最少,绿光被反射出来,所以叶片呈绿色。

二、实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1 实验原理:绿叶中的色素都能溶解在层析液(有机溶剂如无水乙醇和丙酮)中,且他们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绿叶中的色素随着层析液在滤纸上的扩散而分离开。

2 方法步骤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步骤要记准确)(1)研磨时加入二氧化硅和碳酸钙的作用是什么?二氧化硅有助于研磨得充分,碳酸钙可防止研磨中的色素被破坏。

(3)滤纸上的滤液细线为什么不能触及层析液?防止细线中的色素被层析液溶解。

(4)滤纸条上有几条不同颜色的色带?其排序怎样?宽窄如何?有四条色带,自上而下依次是橙黄色的胡萝卜素,黄色的叶黄素,蓝绿色的叶绿素a,黄绿色的叶绿素b。

最宽的是叶绿素a,最窄的是胡萝卜素。

三、捕获光能的结构——叶绿体结构:外膜,内膜,基质,基粒(由类囊体构成)。

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分布于基粒的类囊体及基质中。

光合作用色素分布于类囊体的薄膜上。

吸收光能的四种色素和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就分布在类囊体的薄膜上。

类囊体在基粒上。

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它内部的巨大膜表面上,不仅分布着许多吸收光能的色素分子,还有许多进行光合作用所必须的酶。

四、光合作用的原理1、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
b a
d e
呼吸作用放出的二 氧化碳量,只算从外 界吸收的二氧化碳
量,即是在光下测定
a—b: CO2 太低,农作物消耗光合产物; b—c: 随 CO2 的浓度增加,光合作用强度增强;
的二氧化碳的吸收 量。
c—d: CO2 浓度再增加,光合作用强度保持不变;
d—e: CO2 深度超过一定限度,将引起原生质体中毒或气孔关
学生通过看书,讲述 光系统Ⅱ和光系统 Ⅰ发生的主要物质 变化和能量变化。
成分
和作

DOC 版.
..
光系统Ⅰ
光能
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蛋白质复合体 光系统Ⅱ 提供电子
叶绿素中低能电子被激发并呈高 能状态,色素缺失电子
NADP+与H+接受2个高能电 子生成NADPH
【小结】 光反应发生的变化
(1)水在光下裂解为 H+、O2 和电子 (2)光能被吸收并转化为 ATP 中的化学能 (3)水中的氢( H++e- )在光下将 NADP+还原为 NADPH
呼吸作用 C6H12O6 消耗量
【练习】
七、板书: 第三章 细胞的代谢 第五节 光合作用 一、光合作用的发现 DOC 版.
.. 二、光合作用的过程
三、影响光合速率的因素:光强度、温度、二氧化碳浓度、矿质元素、水 八、作业设计
DOC 版.
应。
观察。
光系统Ⅰ:NADPH 的合成
场所:类囊体膜上
光反应:需要水与
碳反应:NADPH 的合成
光,产物是 O2、ATP、
NADPH
细胞 壁的
光系统Ⅱ
光能
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蛋白质复合体 水分解 供电子
叶绿素中低能电子激发并呈高能 状态,色素缺失电子
ADP+Pi
获能
ATP 失能电子进入光系统Ⅰ
碳反应:需要 CO2 、 ATP、NADPH ,产物 是糖
菌都是依靠摄取外 界环境中的有机物 获得各种营养物质。
异养生物
结论:植物可以更新空气。
3、1779 年,荷,英根豪斯的实验
结论 1:只有在光下植物才能更新空气。
质 膜的 成分 和结 构的 探究
结论 2:植物体的绿叶在光下才能更新空气。 4、1864 年,德,萨克斯的实验 结论:绿色叶片在光合作用下产生了淀粉。 5、1880 年,美,恩吉尔曼的实验 结论:氧是叶绿体所释放的,叶绿体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场 所 6、20 世纪 30 年代,美,鲁宾和卡门的实验 结论: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水
【提问】碳反应的过程?
【提问】光反应和暗反应的比较?
光反应和碳反应的比较
进行 部位
条件
光反应
叶绿体基粒囊状结构 光、水、色素和酶
碳反应
叶绿体基质 CO2 、ATP 、NADPH和酶
物质 水的光解 H2O 光 2[H]+1/2O2 CO2的固定CO2+C5 酶 2C3
变化
合成ATP ADP+Pi 酶
光能
闭,抑制光合作用。
3. 矿质营养
N:光合酶及 NADP+和 ATP 的重要组分
P:NADP+和 ATP 的重要组分;维持叶绿体正常结构和功能
K:促进光合产物向贮藏器官运输
Mg:叶绿素的重要组分
4. 水
水作为反应物能影响光合作用,但作为原料的
水仅占到了植物吸收水的 1%~5%。绝大部分
的水以蒸腾作用散失掉。当蒸腾作用过强而使
的作用, 体现学生 在学习中 的主体地
人和动物、营 腐 位,激发 生或寄生生活的真 学生的学 菌、大多数种类的细 习兴趣。
质 膜的 取材
【提问】光合作用是如何被发现的? 1、17 世纪比利时 海尔蒙特柳苗栽培实验 结论:植物的物质积累不是来自于土壤,而是完全来源于水。 2、1771 年,英,普里斯特利的实验
8、 比较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的异同。 二、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光反应的过程及光系统的作用;碳反应的过程 三、教学方法:讨论 探究实验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教 学流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 图

【创设情景】俗话说:“万物生长靠太阳”,为什么这么说
提高学
入 新 呢?我们来看一组数据:
生查找资

①地球表面上的绿色植物每年大约制造 4400 亿吨有机物;
料的能
②地球表面上的绿色植物每年储存的能量约为 7.11×
力。
第 1018kJ,这个数字大约相当于 240000 个三门峡水电站所发出 学生思考、回答: 课 堂 的
五 节 的电力。
光合作用
引入是由
光合 作用
【提问】太阳的光能又是通过什么途径进入植物体内的? 【提问】光合作用的含义?
学生自己 绿色植物通过叶 完成的, 绿体,利用光能,把
DOC 版.
..
CO2 和 H2O 合成储存 教师仅起
一、光 合 作 【提问】绿色植物是样获得各种营养物质的? 用的 含义
【提问】人和动物是怎样获得各种营养物质的?
能量的有机物,并且 到组织者
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和引导者
自身合成的, 绿色植物是自养 生物
间内进行多少光合作用(如释放多少氧气、消耗多少二氧化
碳)。
真正光合速率:是指
DOC 版.
..
影响因素:光强度、温度、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
植物在光下实际把
1. 温度:主要是影响酶的活性
二氧化碳转化成有 机物的 量,即在单
位时间、叶面积从外
界吸收和自身呼吸
2. CO2 浓度
释放二氧化碳的量。
表观光合速率:不算
ATP三碳的还原2C3
酶 ATP
三碳糖
NADPH
能量 光能转换成ATP中活跃的 变化 化学能
ATP中活跃的化学能变成有 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
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 NADPH和ATP
联系
暗反应产生的ADP和Pi为光反应合成ATP提供原料
CO2+ 核 酮 糖 二 磷 酸
【提问】什么是光合速率?
或称光合强度,是指一定量的植物(如一定的叶面积)在单位时
学生回答: 通过观察实验过 程,思考、讨论。
培养学 生动手能 力和协作 学习的态 度。
【提问】光合作用发生的场所? DOC 版.
叶绿体
及时纠
正错误, 叶绿体内有色素,
可吸收光能。
加深印
..
【提问】色素的种类和主要吸收的可见光区域?
象。 色素分叶绿素和
类胡萝卜素,叶绿素
分叶绿素 a 和叶绿
素 b;类胡萝卜素分
【提问】光合作用的过程?
【概述】光反应和碳反应相互联系。 【提问】光反应和碳反应的条件、产物和反应物分别是什么?
胡萝卜素和叶黄素。
步步设 类胡萝卜素主要
吸收蓝紫光
பைடு நூலகம்
疑,层层
深入,启 叶绿素主要吸收
红光和蓝紫光
发学生带
着问题去
【概述】光反应过程由光系统Ⅱ和光系统Ⅰ组成。
分光反应和碳反 思考、去
【概述】光系统Ⅱ:水的光解;ATP 的合成;
水分缺乏时,可以使叶片上的气孔关闭,从而
影响 CO2 的进入,降低光合作用。
5.光照强度
DOC 版.
..
↑ 吸 释放O2
f
d 阳生植物

CO2
阴生植物
0 吸收O2 释 c

a
光补 偿点
CO2
b 光照强→度
光饱 和点
光补偿点、光饱和点 : 阳生植物 > 阴生植物
二氧化碳浓度:二氧化碳含量很低时,绿色植物不能制造有机 物,随着二氧化碳含量的提高,光合作用增强;当二氧化碳含 量提高到一定程度时,光合作用的强度不再随二氧化碳含量的 提高而增强。 温度:光合作用有一个最适温度,一般温带植物的最适温度常 在 25℃左右 真正光合速率= 表观光合速率+呼吸速率 光合作用实际产 O2 量=实测 O2 释放量+呼吸作用耗 O2 量 光合作用实际 CO2 消耗量=实测 CO2 消耗量+呼吸作用 CO2 释 放量 光合作用 C6H12O6 净生产量=光合作用实际 C6H12O6 生产量-
..
必修 1 第三章 细胞的代谢
第五节 光合作用
一、教学目标: 1、辨别自养、异养两类生物。 2、说出光合作用的概念、反应式、阶段、场所、产物,认同同化作用与异化作用、光合作用与呼吸 作用、能量代谢和物质代谢之间是辨证的对立统一关系。 3、说出色素的种类、颜色和吸收光谱。 4、概述光反应的过程及光系统的作用。 5、概述碳反应的过程。 6、区别叶绿素与类胡萝卜素的吸收光谱图。 7、分析外界因素对光合速率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