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成立与生效
合同的生效与成立的案例

合同的生效与成立的案例案例一:小明卖自行车。
小明想把自己的自行车卖掉,他在小区的公告栏贴了个小广告,上面写着“出售自行车,500元,有意者联系电话123456789”。
同小区的小刚看到这个广告后,就给小明打电话说:“兄弟,我要你那自行车了,这就算成交啦!”小明说:“好呀。
”一、合同成立。
1. 要约与承诺。
在这里,小明贴出小广告的行为就是一个要约。
这个要约包含了明确的标的(自行车)、价格(500元)等合同的基本要素。
就好像小明站在那大喊:“我有个自行车要卖500元,谁要?”小刚打电话说要自行车,这就是承诺。
他对小明提出的要约表示完全接受,就像在说“我接受你的这个卖自行车的条件”。
当这个承诺到达小明那里的时候,他们之间就合同成立了。
这个过程就像两个人玩接球游戏,小明把球(要约)扔出去,小刚稳稳地接住(承诺),合同这个“游戏”就开始了。
二、合同生效。
1. 一般生效要件。
小明和小刚都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小明能决定卖自己的自行车,小刚也能决定买,不存在像小孩或者精神病人不能做这种交易的情况。
他们买卖自行车这个事是双方真实的意思表示,没有欺诈、胁迫等不良情况。
小明是真心想卖车换钱,小刚也是真心想买车来骑,不是被人逼着或者骗着做这个交易的。
而且,这个买卖自行车的行为也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也不违背公序良俗。
自行车又不是什么违禁物品,这种小区内的正常二手交易是完全合法合规的。
所以,这个合同在成立的同时也就生效了。
小刚这个时候就有权要求小明把自行车交给他,小明也有权要求小刚付那500元。
案例二:小花租房。
小花在网上看到一个租房信息,房东说有个一室一厅的房子要出租,月租1500元,可随时看房入住。
小花就联系房东去看了房,看完房后小花说:“这房子我租了,不过我得下个月1号才能搬进来。
”房东说:“行,那我们就这么定了。
”一、合同成立。
1. 要约与承诺。
房东在网上发布的租房信息就是一个要约邀请,就像是在邀请大家来和他商量租房的事儿。
合同的生效与成立的案例

合同的生效与成立的案例案例一:水果买卖合同的成立与生效。
老张是个水果批发商,小李是个水果零售商。
有一天,小李到老张的摊位前,看到老张新进的一批苹果又大又红,就说:“老张啊,你这苹果看起来不错,我想订个50箱,每箱100块钱,下周五给我送到店里。
”老张一听,乐了,说:“行嘞,就这么定了。
”一、合同的成立。
1. 要约与承诺。
在这里,小李说要订50箱苹果,每箱100元,下周五送到店里,这就是一个要约。
小李明确地向老张表示了自己想要购买苹果的数量、价格和交货时间等关键要素。
老张说“行嘞,就这么定了”,这就是一个承诺。
老张对小李提出的要约表示完全同意,这个时候,他们之间的合同就成立了。
就好比两个人拍手,“啪”的一声,达成了一致。
不需要什么复杂的书面形式,就这么简单的一来一往,双方的想法碰在一起,合同就像一个新生的小生命一样诞生了。
2. 主观意愿。
从主观上来说,小李是真的想要这批苹果来卖,老张也是真的愿意把苹果卖给小李。
他们都有建立这种买卖关系的真实想法,而不是在开玩笑或者随便说说。
如果小李是在开玩笑,说“我订50箱,哈哈”,然后老张也知道他是开玩笑,那就不存在合同成立的情况。
但在这个例子里,双方都是认真的,所以合同成立了。
二、合同的生效。
1. 一般生效要件。
这个水果买卖合同,没有违反什么法律法规。
买卖苹果是合法的商业活动,也没有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第三人的利益。
小李和老张都是成年人,具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
小李能够经营水果零售,老张能够批发水果,他们都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而且他们之间的约定内容很明确,50箱苹果,每箱100元,下周五交货,不存在模糊不清的地方。
所以这个合同在成立的同时就生效了。
就像火车已经启动,开始沿着既定的轨道运行,双方都得按照约定办事了。
如果说老张下周五没有把苹果送到小李店里,那小李就可以找老张理论,说:“老张啊,咱们可是说好了的,你这可不行啊。
”因为合同已经生效,双方都有履行合同的义务。
合同成立与合同生效的区别是什么?

合同成立与合同生效的区别是什么?合同是当事人或当事双方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关系的协议,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
对于合同那就涉及到成立或者生效问题,那么合同成立与合同生效两者的区别是什么呢?下面我在下文详细跟大家讲解。
一、先来看看什么是合同成立?什么是合同生效?(一)合同成立:合同成立是指订约当事人就合同的主要条款达成合意。
合同的本质是一种合意,合同成立就是各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一致,达成合意。
在中国合同法制定以前,中国的法律体系并未明确区分合同的成立与生效,如《保险法》只规定合同的成立,《技术引进合同管理条例》只规定合同的生效。
(二)合同生效:合同生效是指已经成立的合同具有法律约束力,合同是否生效,取决于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的有效条件。
合同生效与合同成立中《合同法》第44条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
”罗马法曾规定了“同时成立之原则”,认为法律行为的成立与效力同时发生。
长期以来,我国立法与司法实践对合同成立与生效以及相关的合同的不成立与无效未作出严格的区分,从而将合同的成立与生效等同起来。
简而言之,合同的成立是指合同订立过程的完成,也即主体对合同的基本内容达成一致意见。
合同的生效则指依法成立的合同为使其具有法律所赋予的约束力而产生的效力。
二、合同成立与合同生效的区别1、内容判断合同的成立是指合同订立过程的完成,也即主体对合同的基本内容达成一致意见。
合同的生效则指依法成立的合同为使其具有法律所赋予的约束力而产生的效力。
合同的成立与否属于事实判断问题,其着眼点在于判断合同是否存在,而合同的有效与否则是法律价值判断问题,其着眼点在于判断合同是否符合法律的精神和规定,能否发生法律上的效力。
判断合同是否成立,其结果只能是成立或不成立的事实,而判断合同是否有效,其结果则有生效、无效、效力待定、可变更、可撤销等多种情形。
合同的成立只需当事人对合同主要条款在表面上意思表示一致,而不问其意思表示背后的真实性和主要条款的合法性。
合同的成立与生效(精品PPT)

参考答案
〔6〕甲电子厂应对天地实业公司负违约责任而非缔约过失
缔约过失责任适用,应以一方(yī fānɡ)给另一方(yī fānɡ)造成损失为 前提。此种损失,是指另一方(yī fānɡ)因信赖合同成立和有效, 但由于合同不成立和无效的结果所蒙受的不利益。换言之, 如果一个合同已经成立、生效,并无适用缔约过失责任之余 地。
主体资格
第六页,共二十四页。
专题三 合同 的成立与生效 (hétong)
三、合同中的意思(yì 表示 sī) 意思表示不真实——可撤销和可变更的合同 如果当事人不以诉讼和仲裁的方式主张撤销
合同,合同便有效;如果当事人向法院或仲 裁机构申请撤销或者变更合同,那么合同可 以被撤销或者变更。
第七页,共二十四页。
承担(chéngdān)法律义务的合同中,可以作为合同当事人。
第五页,共二十四页。
专题三 合同 的成立与生效 (hétong)
〔二〕法人的订约能力问题 违反法人的目的事业——行为(xíngwéi)无效 超越业务范围——不当然无效,违反法律关
于特许营业的强制性规定而无效。 法人的分支机构——通常具有订约主体资格 〔三〕非法人组织的订约能力——具有 订约
例如,在房屋买卖合同中,应当办理登记手 续,但未规定登记后生效,为办理登记手续 的,所有权不发生转移,但并不影响房屋买 卖合同的效力。
第十页,共二十四页。
专题 三 (zhuāntí) 合同的成立与生效
六、附条件、附期限合同的效力 〔一〕附条件合同生效 附条件合同是指当事人以将来不确定实现
的事实的发生与否,限制其法律(fǎlǜ)行为效 力的发生或存续的意思表示而订立的合同。 〔假设甲的儿子不从外地回来结婚,甲将 房子租给乙;果实成熟时等〕 条件主要有生效条件、解除条件等。
合同生效和合同成立的区别案例分析

合同生效和合同成立的区别案例分析一、案例引入。
咱们先来讲个小故事啊。
小明呢,是个漫画迷,他特别想要一套限量版的漫画。
有一天,他在网上看到小强在卖这套漫画,标价500元。
小明立马就给小强发消息说:“兄弟,我想买你这套漫画,我现在就把钱转给你。
”小强回复:“好呀。
”这时候呢,他们就达成了一个关于漫画买卖的协议。
二、合同成立。
1. 分析。
在这个故事里,当小明说要买,小强说“好呀”的时候,这个漫画买卖合同就成立了。
就好像两个人搭伙做一件事,已经互相点头答应了。
合同成立主要看的是双方有没有对交易的主要内容达成一致的意思表示。
这里的主要内容就是小明要买小强的漫画,价格是500元,双方都认可这个事情了。
它就像盖房子,咱们把房子的框架搭起来了。
这个框架就是双方同意有这么个买卖的事儿,至于这个房子(合同)能不能住人(生效),还得看其他条件呢。
2. 总结合同成立的特点。
从这个案例能看出来,合同成立是比较基础的,只要双方的意思表示一致就可以。
不需要去管什么法律法规有没有特殊规定,也不用管这个合同是不是符合什么社会道德之类的额外要求。
只要两个人说好了要做这笔买卖,合同就成立了。
三、合同生效。
1. 分析。
但是呢,事情可没这么简单。
假设小强只有15岁,是个未成年人。
按照法律规定,未成年人进行这种比较大额的买卖,他的行为可能是效力待定的。
这时候,虽然他们之间的合同成立了,但是还不能生效。
就好比房子框架搭好了,但是没有拿到政府的许可(符合法律规定),还不能住人。
再假设,这个漫画买卖是在一个禁止买卖这种限量版物品的地方进行的,因为违反了当地的行政法规,这个合同即使成立了,也不能生效。
又或者,小强其实是在被小明胁迫的情况下才答应卖漫画的,那这个合同虽然成立了,也不应该生效,因为这违背了小强的真实意愿。
2. 总结合同生效的特点。
合同生效就要求更多啦。
除了合同成立(双方意思表示一致)之外,还得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不能违反社会公共利益,也不能有欺诈、胁迫等影响合同效力的情况。
论合同的成立与生效的区别

论合同的成立与生效的区别合同的成立与生效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严格区别两者在法律上的意义,有利于准确认定合同法律关系及合同效力。
合同的成立和生效在合同理论和实务领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新台同法第一次明确地将合同的成立与生效区分开来,体现了合同立法技术的进步,但二者仍然存在众多差异,需要进一步区分(一)合同的成立合同的成立是指订立合同的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而达成的协议,也就是通常所讲的法律约束。
此概念表明合同的订立主体必须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缔约能力的人,合同的成立只是合同订立的结果。
合意是合同成立的必要前提条件,基于此,確定合同是否成市要判断双方当事人的缔约能力、意思表示是否真实、是否达成合意。
而缔约的这一过程合同法将其表述为要约、承诺。
缔结合同主要遵循意思自治原则,当事人双方通过自由的协商,经过要约和承诺阶段,合同即告成立,甚至通过当事人能充分表明其合意的行为,合同也能成立。
(二)合同的生效合同的生效,是指合同具备一定条件并实际对当事人产生的法律约束。
因为合同成立并具备一定的要件后便能产生一定的法律效力,才能实现当事人在缔约时所期望达到的预期效果。
合同成立是合同生效的逻辑前提,不成立的合同当然不存在是否生效的问题(三)二者的区别1、二者的概念和性质等内容不同,合同的成立和生效在概念和本质上是不同的、合同的成立仅证明了双方当事人之间产生了合同关系。
它所解决的主要是合同的有无问题,属于对合同的事实上的判断。
一旦当事人根据特定合同的性质要求而就主要条款达成协议,合同便宣告成立,但是合同的成立只是解决了当事人之间是否存在合意的问题,并不意味着已经成立的合同都能产生法律约束力。
而合同生效则指已经成立的合同在当事人之间开始发生履行的效力。
合同的生效属于合同的效力范畴。
解决的是已经存在的合同是否符合法律规定,是否具有法律效力的问题,合同生效属于法律上的判断。
2、二者的要件不同。
就合同的成立条件来看,它是承诺的生效,即订立合同的双方或多方当事人就合同的主要条款达成合意。
合同成立与合同生效的区别

合同成立与合同生效的区别
合同成立与合同生效是合同法中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在法律效果和条件上有所区别。
1. 合同成立:
- 合同成立是指合同双方当事人就合同的主要条款达成一致意见,形成合同关系的过程。
- 合同成立的条件通常包括要约和承诺。
要约是一方提出的合同条件,承诺是另一方对这些条件的接受。
- 合同成立后,双方当事人之间形成了初步的权利义务关系,但合同尚未产生法律效力。
2. 合同生效:
- 合同生效是指合同在满足一定条件后,开始对当事人产生法律约束力的状态。
- 合同生效的条件可能包括但不限于:合同当事人具备相应的行为能力、合同内容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合同形式符合法律规定等。
- 一旦合同生效,当事人必须按照合同约定履行各自的义务,否则可能承担违约责任。
简而言之,合同成立是合同关系的开始,而合同生效则是合同法律效力的开始。
合同成立不一定意味着合同生效,只有当合同满足特定条件后,才能产生法律约束力。
合同成立与合同生效的区别

合同成立与合同生效的区别一、合同成立的定义合同成立是指当各方就合同的主要条款达成一致并表达出意愿,形成合同的过程。
合同成立是合同关系产生的起点,标志着各方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开始形成。
二、合同生效的定义合同生效是指合同成立后,合同的效力开始发生作用,各方根据合同的约定履行各自的权利义务。
合同生效是合同关系产生效力的时间点。
三、合同成立与合同生效的区别1. 时间点不同:合同成立是指当各方就合同的主要条款达成一致并表达出意愿的时候,合同即成立;而合同生效是合同成立后,根据合同约定的时间或条件,合同开始发生效力。
2. 条件不同:合同成立的条件通常包括主要条款的达成一致、双方意愿的表达等;而合同生效的条件通常是合同约定的时间、条件或者经过特定程序的确认等。
3. 法律效力不同:合同成立后,各方之间已经形成了法律上的权利义务关系,但在合同生效之前,各方不能要求对方履行合同约定的权利义务;只有合同生效后,各方才能依据合同的约定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4. 终止风险不同:合同成立后,尽管合同还未生效,但各方已经承担了一定的风险,例如因对方违约导致的损失;而合同生效后,各方更加有保障,可以依据合同的约定要求对方承担违约责任。
5. 附条件合同的区别:有些合同是附条件合同,即合同成立后还需要满足特定条件才能生效。
在这种情况下,合同成立是指达成一致并表达意愿,但合同的生效则取决于满足特定条件,如经过法定程序的批准或特定事件的发生等。
总结:合同成立是指各方就合同的主要条款达成一致并表达出意愿的过程,合同生效是合同成立后,根据合同约定的时间、条件或者经过特定程序的确认等,合同开始发生效力。
合同成立是合同关系产生的起点,合同生效是合同关系产生效力的时间点。
合同成立后,各方之间已经形成了法律上的权利义务关系,但在合同生效之前,各方不能要求对方履行合同约定的权利义务。
合同生效后,各方更加有保障,可以依据合同的约定要求对方承担违约责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同成立与生效
合同成立与生效是指在一定的法定条件下,双方达成协议并签订合同后,合同即具有法律效力,双方在合同约定的范围内具备相应的权利和义务。
下面将从合同的成立要件、生效条件和生效方式等方面展开阐述。
合同的成立要件主要包括合法对象、合法目的、合法形式和真实意思表示等。
合法对象是指合同当事人必须是具备法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合法目的是指合同的内容和约定必须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不得违背公共利益和社会公共秩序。
合法形式是指合同的成立需要依法采取特定的形式,如书面形式或者特定的见证等。
真实意思表示是指当事人在达成协议和签订合同时必须是真实、自愿和追求公平交易的。
合同的生效条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合同必须是在法定的程序和条件下签订的,双方必须遵守合同的约定和法律法规的规定。
其次,合同的内容必须明确、具体、完整,没有模糊和不确定的约定。
再次,合同的约定必须是合法、公平、公正的,不得涉及违法、违约或者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事项。
最后,合同必须经过双方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并且要求双方当事人达成一致的意见。
合同的生效方式主要有合同签订生效、履行约定条件生效和法定生效等。
合同签订生效是指当双方当事人达成协议并签订合同后,合同即具有法律效力。
履行约定条件生效是指根据合同的约定,合同在满足一定的约定条件后才生效,如支付一定的定金或者达到一定的交付条件等。
法定生效是指根据法律的规
定,合同在符合一定的法定条件后生效,如签订后经过法律认定、备案或者审批等程序后生效。
总之,合同的成立与生效是合同法中的重要内容,它规定了双方当事人在合同范围内的权利和义务,对于维护合同订立的公平和公正、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各方在签订合同时应该遵守合同法律法规的规定,确保合同的有效成立和生效,有效保障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