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小学音乐四年级《忆江南》王晓红课件教案教学设计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公开课获奖比赛人教
部编小学音乐四年级《忆江南》邢绰课件教案教学设计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公开课获奖比赛人教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忆江南》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感悟江南的美景,体会作者喜爱江南、眷恋江南的思想感情。
2.感受诗歌语言的魅力,体会诗歌优美词句的表达效果。
3.拓展词诗歌阅读,渗透整合学诗的方法。
【课前谈话】同学们,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都留连于江南的美景。
(出示PPT。
)(生读杜牧《江南春》。
)师:这是杜牧眼中的烟雨江南。
(生读两汉乐府《江南》。
)师:这是老百姓眼中的鱼米江南。
还有许多诗人的笔墨,描绘了如诗如画的江南。
江南和我们身边的景色不同,长江中下游地区,长年气候温润,河湖交错,风景宜人。
人们都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白居易记忆中的江南。
【教学过程】一、初读感知、了解大意1.读词,读准字音,把词读流畅。
2.同桌交流对诗的理解。
二、进入诗境,品读理解(一)情景陶醉——感悟“好”1.同学们,如诗如画的江南就在我们眼前了。
(出示配乐课件“梦江南”。
)2.对话:看你特别陶醉,觉得江南的风景怎么样?(生自由交流。
)3.引导:诗人把你们的千言万语,浓缩到了一句诗。
哪位同学想读一下?(生读“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设计意图]通过课件把北方的学生带入江南如诗如画的意境,为赞美铺垫情感。
(二)随文学习——理解“旧曾谙”过渡:哪一个字告诉我们,白居易熟悉江南?师:太熟悉了——(出示词卡:旧曾谙。
)我太了解江南了——(出示词卡:旧曾谙。
)(生读“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设计意图]通过反向思维,调动学生思考,加深对词语意思的理解,并通过多次的读词卡,落实记忆。
(三)顺势质疑、突破疑难1.学生质疑。
(预设:诗人为什么会对江南的风景如此熟悉呢?)2.引入阅读资料,生读资料。
3.有感情地朗读。
师:假如你就是诗人白居易,阔别江南后,你总是跟朋友夸赞江南一(生接读: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师:窗外开始结冰,你又想起了温润的江南——(生读: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师:有时,你在梦里又回到了醉人的江南——(生读: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部编小学音乐四年级《忆江南》曹飞晓课件教案教学设计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公开课获奖比赛人教

《忆江南》音乐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视,听,唱等学习活动,引导学生体验歌曲的意境美,学会歌曲《忆江南》,表达出对江南景色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2、引导学生参与,使每个同学都积极投入到音乐实践活动中去.感悟音乐与生活的联系,对江南文化有初步的感性认识。
教学重点:1、指导学生愉快地演唱歌曲《忆江南》。
2、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
教学难点:1、指导学生准确演唱,并学会用优美的声音背唱歌曲。
教学准备:多媒体,琴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学生观看《忆江南》幻灯片的同时听赏音乐。
2、简介作者:师:你们知道朗诵这首词吗?它的作者是谁?(生回答)师:你们真棒!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早年在江南生活,晚年时他回忆起江南的美景,写下了一首著名的词《忆江南》,忆江南的字里行间都流露出作者对江南风光的喜爱之情.江南风光秀丽,美景无限。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杭州是江南最美丽的地方了,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江南,去领略那江南的美景,细细品味诗人的情怀。
二、引入新课(吟江南)(1)师:从古至今,凡游过江南的人们,无不惊叹她的温柔、婉丽。
多少文人墨客都被江南美景所陶醉,借景抒情,留下了无数的美文和诗篇。
请大家静静地听老师朗诵一遍。
(诵词:出示词幻灯片,播放配乐,教师直接示范朗诵一遍。
)(2)师:此诗毫不掩饰地表明作者曾经去过江南,为江南的风景梦萦魂绕。
谁能像老师一样来朗诵这首词呢?(指名朗诵,师评价或生评价)(3)师:现在让我们一起轻轻地,有感情地朗读白居易的这首词,感受一下诗人对江南美景的热爱和赞美吧!。
(师生共同朗诵,播放配乐)三、学唱歌曲1、聆听教师范唱。
师:同学们读的真好!这么美的诗用朗诵还不足以表达它美的意境,现在这首诗已经被谱了曲,很好听,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它的旋律吧!2、聆听歌曲范唱。
师:这首歌让曲作者“戴于吾”谱了曲之后好听吗?老师唱得还不够好,让我们再来细细地欣赏一次(播放音乐)。
3、轻声哼唱歌曲。
(出示歌谱图片)(1)师:真好听!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歌,让我们试试一起跟着音乐,看着歌词轻声地哼唱一遍吧。
部编小学音乐四年级《忆江南》苗诗雨课件教案教学设计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公开课获奖比赛人教

盐城市第三小学小学音乐《忆江南》教学设计课题《忆江南》授课类型新授教学目标1.通过视、听、动、唱等活动引导学生充分体验歌曲意境;从诗、景、歌、乐、舞等方面让学生领略江南的美,激发学生对江南的热爱;2.用自然、轻柔的声音演唱歌曲,表现歌曲情绪;唱好附点节奏与一字多音;3.引导学生参与以小组为单位的创编活动,多元化表演歌曲。
教学重难点1.用轻柔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附点和一字多音的演唱技巧。
2.积极参与音乐活动,通过各种形式表现歌曲。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钢琴、舞蹈小道具教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走进江南师:不久前,在浙江杭州举行了全球最瞩目的G20峰会,而那场西湖湖畔的文艺晚会更是惊艳四座,让我们一起来回顾那唯美的画面吧!1.欣赏G20峰会文艺晚会——《最忆是杭州》的选段《采茶舞曲》。
2.引出古诗《忆江南》。
师:这么柔美的舞蹈,不禁把人的思绪牵到自古就享有人间天堂美誉的江南。
古代的大诗人也为它而谱写了一篇篇流传古今的诗作。
这首白居易写的《忆江南》就是其中的一首。
二、梦回江南1.学生有感情地朗诵古诗《忆江南》盐城市第三小学师:那么江南究竟是何等的美丽,使我们的诗人这么魂牵梦绕、流连忘返呢?今天,同学们就跟着老师坐上乌篷船,摇着撸,一起去那如诗如画的烟雨江南看一看吧。
2.欣赏江南风景视频,浏览江南风光。
3.师: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用舞蹈动作来勾画江南的美景吧。
师带领学生模仿表演江南的流水,小桥,杨柳树,江南女子,艄公。
(背景播放《忆江南》的伴奏旋律)三、流连江南1.教师范唱歌曲《忆江南》。
2.学唱歌谱。
3.体会附点给音乐带来的推动感。
(师生边唱旋律边摇撸,并感受哪一种唱法更合适?)4.了解“鱼咬尾”的创作手法。
“鱼咬尾”:是指前一句旋律的结束音和下一句旋律的第一个音相同的结构,也叫衔尾式、接龙式,是中国传统音乐的一种结构形式,也是音乐的一种创作手法,在我国很多的民歌中体现。
(学生接龙演唱歌谱,体会“鱼咬尾”的创作手法。
音乐课程《忆江南》的小学教案与教学设计

音乐课程《忆江南》的小学教案与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了解中国传统音乐曲调《忆江南》以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 能够正确演唱《忆江南》的歌曲,掌握基本的音乐技巧;-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通过合作演唱,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表演能力。
2. 教学内容- 介绍《忆江南》这首中国传统音乐的背景和意义;- 研究歌曲的歌词和曲调;- 研究正确的发音和唱法;- 进行合唱练;- 进行小组合作演唱。
3. 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5分钟)-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中国江南地区的美景,引发学生对江南文化的兴趣。
步骤二:介绍《忆江南》(10分钟)- 通过简短的讲解,介绍《忆江南》这首中国传统音乐的背景、作者以及表达的情感。
步骤三:研究歌词和曲调(15分钟)- 分发歌词和乐谱,让学生跟随录音或老师演示一起研究歌曲的歌词和曲调。
步骤四:发音和唱法练(15分钟)- 通过老师的示范和学生的模仿,指导学生掌握歌曲中的发音和正确的唱法。
步骤五:合唱练(20分钟)- 分成小组,让学生进行合唱练,老师辅导并纠正他们的错误。
步骤六:小组合作演唱(20分钟)- 让每个小组进行合作演唱,展示他们的合唱成果。
步骤七:总结和回顾(5分钟)- 回顾研究的内容,表扬学生的努力和进步。
4. 教学评估- 观察学生在研究过程中的参与度和表现;- 听取学生的合唱成果,评估他们的歌唱技巧和准确性;- 观察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表演表现。
5. 教学延伸- 组织学生进行小型音乐会,邀请其他班级或家长观看他们的演唱;- 继续研究其他中国传统音乐,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
6. 参考资源- 《忆江南》的音频录音;- 《忆江南》的歌词和乐谱;- 关于中国江南地区文化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音乐课程《忆江南》的小学教案与教学设计

音乐课程《忆江南》的小学教案与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忆江南》这首曲目,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 培养学生对江南地区的文化和风景的认识和理解。
-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通过合唱演唱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忆江南》这首曲目的背景和特点。
2. 学习歌曲的歌词和曲调。
3. 分组合作学习歌曲的演唱和动作设计。
4. 合唱演唱并展示给其他班级或学校。
教学步骤1. 创设情境,介绍江南的文化和风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听播放《忆江南》的音乐,引导学生聆听和感受音乐。
3. 学习歌曲的歌词和曲调,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曲目的基本要素。
4.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设计一段合唱的演唱和相应的动作。
5. 组织学生进行合唱排练,指导他们在演唱中表达情感和体现曲目特点。
6. 合并小组的表演,形成完整的合唱演唱。
7. 组织学生进行彩排和展示,可以邀请其他班级或学校观看。
8. 总结课程,鼓励学生分享他们的学习体会和感受。
教学评估- 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和合作能力。
- 评价学生合唱演唱的表现和动作设计的创意。
- 收集学生的反馈和学习体会。
教学资源- 《忆江南》音乐录音- 课堂教学投影仪- 歌曲歌词和曲谱以上是音乐课程《忆江南》的小学教案与教学设计。
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和欣赏中国传统音乐,培养他们的音乐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同时,通过学习《忆江南》,学生还能够了解江南地区的文化和风景,拓宽他们的视野和知识面。
希望这份教案对您有所帮助。
部编小学音乐四年级《忆江南》乌吉斯古课件教案教学设计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公开课获奖比赛人教

实验小学展示课堂学案授课年级一年级学科音乐课题保护小羊课型歌表演课时1设计教师乌吉斯日期5.15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从歌曲中感受团结的力量。
2.师生共同参与歌曲的表演与创编,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充分展示自己,提高创编、表演能力并从中得到快乐。
学习目标1.学唱歌曲《保护小羊》,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积极参与歌表演《保护小羊》。
教学难点了解歌曲由二个乐句组成,感受二个乐句基本相同的旋律和不同的结束音。
教学重点通过参与歌表演《保护小羊》,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能力、即兴表演能力。
学习方法聆听法合作法教学方法游戏法听唱法学习准备电子琴多媒体课件过程与方法教学环节预设教师行为设计意图积累拓展自我展示(3分钟)1.课堂常规训练2.课堂律动练习3.师生问好培养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
创设情境目标展示(2分钟)一、谜语导入:同学们好,今天我们要学习什么歌曲呢?把谜语猜出来之后就知道学习有关谁得歌曲了。
老师的谜语是:年纪不算大胡子一大把爱吃青青草总是喊妈妈(羊)师:同学们,今天啊,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有关羊的故事.天气晴朗的一天,有一群小羊在山上吃草(多媒体出示图片1)师:突然来了三只狼,同学们能学学狼的叫声和动作吗?(多媒体出示图片2,并模仿动作)师:同学们模仿得真不错,小羊吓的连忙喊救命,救命(多媒体出示图片3)师:听到救命的声音,小动物们连忙过来帮忙(多媒体出示图片4)请你看一看,都有谁过来帮忙?(大象狗熊刺猬猎狗)师:通过小动物朋友的帮忙,终于把狼赶跑了,那小动物朋友是怎么帮忙的呢?谜语导入:谈话导入使学生对新课产生学习兴趣。
自学交流组内展示(5分钟)一、感受歌曲1.初听歌曲,感受旋律师:同学们的小耳朵太灵了,小动物们是团结起来才把大灰狼赶跑了。
2.复听歌曲,感受情感师:请同学们再次聆听歌曲,说一说歌曲的情绪是什么样的?师:优美抒情VS热烈激烈感受歌曲:初步感受歌曲。
复听歌曲感受歌曲情绪。
集体交流汇报展示(15分钟)生:热烈激烈3.三次聆听,熟悉歌曲师:再次聆听听歌曲,感受歌曲热烈激烈的情绪并找出歌曲不同的地方?师:歌曲由两个乐句组成,哪两个小节不一样?(告诉学生一个乐句有四个小节组成)小组合作:找出歌曲两个乐句中完全相同的小节与不同的小节。
部编小学音乐四年级《忆江南》王兴兴课件教案教学设计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公开课获奖比赛人教

退出客服电话:4008980910[全国]首页优课展示排行榜我晒的课我的已晒20079144课本年度3103797课我要晒课小学音乐>人教2011课标版(简谱)>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绿水江南>唱歌>忆江南>忆江南小学音乐人教2011课标版(简谱)2019年度王兴兴指导教师:无地区:河北省-石家庄-藁城市学校:藁城市增村学区杨马村小学发布时间:2019-05-3111:10(0次点评)教学设计课堂实录教学资源我要点评第一学时共1学时转码失败!点评全部(0)教师(0)教研员(0)其他人员(0)我要点评暂无评论教学设计【设计】忆江南课堂实录【实录】忆江南教学资源【资源】第一学时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运行维护:中央电化教育馆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版权所有京ICP备09059518号-3退出客服电话:4008980910[全国]首页优课展示排行榜我晒的课我的已晒20079144课本年度3103797课我要晒课小学音乐>人教2011课标版(简谱)>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绿水江南>唱歌>忆江南>忆江南小学音乐人教2011课标版(简谱)2019年度王兴兴指导教师:无地区:河北省-石家庄-藁城市学校:藁城市增村学区杨马村小学发布时间:2019-05-3111:10(0次点评)教学设计课堂实录教学资源我要点评第一学时共1学时转码失败!点评全部(0)教师(0)教研员(0)其他人员(0)我要点评暂无评论教学设计【设计】忆江南课堂实录【实录】忆江南教学资源【资源】第一学时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运行维护:中央电化教育馆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版权所有京ICP备09059518号-3。
音乐课《忆江南》:小学教育的精彩教案

音乐课《忆江南》:小学教育的精彩教案1. 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了解《忆江南》这首歌曲的背景、结构以及音乐特点。
- 培养学生对江南风光和文化的认识。
1.2 过程与方法- 通过聆听、演唱、演奏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表现力。
- 运用图片、视频等资料,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歌曲内容。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自主探究的学习精神。
2. 教学内容2.1 歌曲简介《忆江南》是一首描绘江南风光的民歌,歌词简洁优美,旋律悠扬动人。
歌曲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描绘了江南的春、夏、秋三季景色。
2.2 教学步骤1. 导入:展示江南风光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对江南的印象。
2. 聆听:播放《忆江南》歌曲,让学生感受歌曲的美感。
3. 学唱:分析歌曲结构,教授歌词和旋律,引导学生演唱。
4. 演奏:学习歌曲对应的乐器演奏技巧,进行小组演奏。
5. 讨论:让学生谈谈对歌曲的理解和感受,分享学习心得。
6.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3. 教学资源- 图片:江南风光图片、歌曲乐谱。
- 视频:江南风光视频、歌曲演奏视频。
- 乐器:吉他、古筝等。
4. 教学评价- 学生演唱、演奏能力的提升。
- 学生对江南风光和文化的认识程度。
- 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积极参与和合作精神。
5. 教学建议- 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 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音乐学习中找到乐趣。
- 结合其他学科,如语文、美术等,开展跨学科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6. 课后作业- 学生回家后,向家人分享所学歌曲,感受江南风光的魅力。
- 学生自主学习一首关于江南的其他民歌,下周课堂上分享。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了解《忆江南》这首歌曲,感受江南风光的美妙,培养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同时,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忆江南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感受,体验江南歌曲的音乐风格,对其产生兴趣,并有继续探索的愿望。
认知目标:能用自然,流畅富有表情的声音演唱歌曲。
能力目标:能够准确合唱
歌曲,正确处理好两个声部在节奏、旋律上的补充与衔接,以及力度变化等。
重点难点
1、指导学生愉快地演唱歌曲《忆江南》
2、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创编活动。
3、指导学生准确演唱一字多音处并学会用优美的声音背唱歌曲。
4、二声部合唱。
教学过程
激情导入,引出课题
师:同学们,大家都喜欢旅游吗?
生:喜欢!
师:那有同学去过江南古城杭州,扬州等地吗?
生:去过,进行简单介绍
师:今天,我们就学习一首有关江南歌曲《忆江南》
合作交流
探究新知
初步感受歌曲
1、老师播放歌曲范唱录音,学生聆听并思考:这首歌曲的演唱形式是什么?歌曲的情绪、速度是怎样的?
2、老师提问:与唐诗相比,以诗为词所创作的这首歌曲给你们什么不同的感受?
学唱歌曲高声部
1、老师范唱歌曲高声部旋律,学生边听边数一数歌曲共有几个乐句,并说一说划分乐句的理由。
2、老师分乐句教唱旋律,学生边唱边思考:这个声部的节奏、旋律进行分别具有怎样的特点?
3、师生分乐句接唱旋律,学身边唱边找一找每一个乐句的结束音和下一个乐句的开始音之间有什么联系。
4、老师讲解“鱼咬尾”的基本概念。
5、老师弹琴,学生挥拍完整演唱旋律,注意附点节奏、长音,以及九度大跳的演唱。
学唱歌曲低声部
1、老师播放歌曲范唱录音,学生边听边思考:低声部是从什么地方进入的?
2、老师分乐句教唱旋律,注意唱准附点节奏和长音的时值。
3、老师提问:低声部的旋律与高声部的旋律有什么联系?
学以致用
深化知识
合唱歌曲的两个声部
1、老师提问:合唱时,低声部如何准确进入?
2、老师总结:有两种方法可以帮助同学们准确进入低声部演唱,一是数拍子,二是心里跟唱高声部的旋律。
3、师生合作:老师演唱高声部旋律,学生挥拍演唱低声部每个小节的第一个音,注意音准与声音的和谐。
分享收获
梳理知识
1、学生分成两个声部,试着完整合唱歌曲,注意音准。
2、学生自由组合,合唱这首歌曲。
3、学生设计新的演唱形式来表现这首歌曲。
分组进行歌曲展示、进行创编表演。
课后对其他两手《忆江南》进行搜集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