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课标版八年级上册语文作文(材料作文)练习题
【VIP专享】人教课标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作文训练

人教课标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作文训练:战争与和平时间:2010-11-03 22:14:50 来源:来自网络作者:yiming[作文题目](1)“铸剑为犁”的雕像在联合国已经矗立了四十多个春秋,可是和平的钟声并未向全世界渴望和平的人们敲响,战争的硝烟还是时时燃起。
(2)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谈到维护全球和平时表示:只有在有关冲突各方真正希望和平解决分歧时,冲突才有机会停止。
请关注最近几年来发生的战争,了解其中的情况,以“战争与和平”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审题指要]世界走向多极化的今天,和平与安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放眼全球,不少地方的武装冲突逐步降温甚至平息,但也有一些国家和地区,局势持续动荡,战火连绵不断。
由于民族、宗教、领土、资源等因素引发的冲突此起彼伏,各种分裂势力、恐怖势力和极端势力给国际社会不断带来危害。
时至今日,仍有不少国家和地区的人民还在忍受战火的煎熬。
战火、冲突,始终是人类头顶上的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
地球需要和平,人类需要和平。
世界人民期盼着解决战乱和冲突,但和平需要创造,和平需要保卫。
真正崇尚和平,切实停止冲突,人民才能安宁,新世纪才能成为和平世纪。
本题写作时应注意选好切入点,善于“小中见大”。
可写成记叙类文章,虚构战争中某个家庭的变故来透射战争的罪恶。
可写成议论文,必要的史料是少不了的。
巴以冲突多年,炮火不断、生灵涂炭,世界瞩目。
2001年9月11日,“恐怖组织”轰炸了美国的世贸大楼,6000多人死亡,经济损失惨重。
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宣布,9月21日为“世界和平日”,这一天全世界一切战争停火,让人们过上一天和平的生活。
[思路发散]思路一:虚构一篇小小说,描写战火中一个大人和他的小孩的对话,或者描述一位妻子对已死丈夫的一番倾诉。
思路二:多方搜集材料,记写一位为和平而四处奔走的志士。
参考拟题:烽火频起,呼唤和平。
思路三:转换作文角度,从外星人的视角看地球上的不和平。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时事类素材作文题目解析及范文

时事类素材作文题目解析及范文(4则)一、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七月二十三日下午三时许,在北京延庆八达岭野生动物内猛兽区,一辆自驾游轿车突然在老虎区停下,一年轻女性擅自下车来开司机插门的瞬间,被躲藏在附近的老虎袭击,随后母亲为救女儿,不顾一切下车冲了过去,园内救险车及时赶到,但为时已晚,其中母亲被老虎咬死,女儿受重伤,野生动物园现在已被勒令停业整顿。
该园规定,游客在游园前,必须先行跟园方签订《自驾车入园游览车损责任协议书》,内容包括“本园内散放的动物属于野生动物,具有相当的野性”;“进入园内必须关好、锁好车门车窗,禁止投喂食物,严禁下车”。
猛兽内的警示语随处可见,广播时时告知相关事项。
请结合材料的内容,做出你的选择和权衡,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优秀作文:老虎,唤醒规则意识常言说:“无规矩,不成方圆”。
社会是由众多群体组成,规则的制定和遵守是必要的。
八达岭野生动物园发生老虎食人事件,园方和上级部门固然需要承担一定的责任,但我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女游客藐视规则。
因此,老虎再次唤醒我们的规则意识。
藐视规则,害人害己。
纵然事出有因,但你无视规则,任性下车,最终酿成悲剧。
国人常常视规则为儿戏,“中国式”过马路便是一个例证。
凑齐一撮人就大摇大摆的过马路,眼里丝毫没有对交规的敬畏,礼仪之邦的风范不复存在。
回到女游客身上,既然事先与园方签订协议,却轻易下车,归根结底还是规则意识的淡忘与藐视。
也许,她觉得自己一向违规都无大碍;也许,她只是一时冲动,但都不能成为藐视规则的借口。
最终被坚守动物规则的老虎咬死,这是对侥幸心理的惩罚,对藐视规则的讽刺,却搭上了自己的娘亲,何必呢?1生命,不能承受之轻。
站在女子家人的角度思考,看到女子冒着生命危险下车,应该及时有效制止,即使她对自己的生命不重视,也应该重视别人的生命。
家人盲目施救,非但不能解决问题,还会搭上自己性命。
如果丈夫不够理性,岂不是一家三口都丧命虎口。
初中语文材料作文强化练习

(1)要自由、有创意地表达出真情实感。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3)不少于500字。
(4)文字和标点书写规范、整洁。
(5)文中不得出现考生姓名和学校名。
(6)行款格式:标题居中,分段需另起一行,空两格。
5.请从下面两个写作任务中任选一个,写一篇作文。
台湾知名广告“女王”、奥美全球董事会首位女性庄淑芬在北大演讲时说:“你就是你自己的品牌,你就是你人生的CEO。人生旅途千变万化,你的个人品牌就是你最大的资产。”
人生不怕熬,才能熬出智慧,熬出功力,熬出精粹,熬出境界。
【解析】
【详解】
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
1.审题与立意。材料围绕一个“熬”字展开,突出过程的艰难和时间的漫长,同时又强调了“熬”的结果。熬,是煎熬,是坚持,更是历练。顺境中的坚持是清醒,逆境中的坚持是执着向前,熬的是心态,熬的是功力,熬的是生存的智慧。所以“熬”字可理解为一种坚持的态度,一种不轻易妥协、直面困难的决心和勇气,一种处变不惊、不骄不躁、砥砺前行的人生境界。文章要表现熬中有“悟”,熬中有“进”的积极一面。在熬中蛰伏,聚集力量,一旦时机成熟,就昂扬勃发、蓬勃向上。
材料二:
伟大的抱负造就伟大的人。
——托·富勒
材料三:
人,一旦确定了自己的目标,就不应再动摇为之奋斗的决心。
——达·芬奇
三则材料给我们这样一些启示:人生需要有追求,生命才有意义;目标应当远大,理想应当崇高,才能引领我们走向卓越;树立了理想目标,就应该坚定不移地为之奋斗……
要求:(1)请按要求拟题,然后写作。(2)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3)说真话,抒真情,忌抄袭。(4)文中请不要使用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5)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
初二语文上册作文练习题

初二语文上册作文练习题一、命题作文1. 我的成长故事2. 最美的瞬间3. 感恩的心4. 我心中的英雄5. 难忘的校园活动二、半命题作文1. 放假了,我学会了______2. 身边的______让我感动3. 我与______的故事4. 如果我是一名______5. 那一次,我真______三、材料作文“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一个小男孩在沙滩上捡贝壳,他捡起一个,又扔掉一个,直到找到一个最美的贝壳。
他手中的贝壳并不是最大的,但对他来说,却是最美的。
(图片描述:一位老师正在耐心地辅导一名学生)四、话题作文1. 以“诚信”为话题,自拟题目作文。
2. 以“梦想”为话题,自拟题目作文。
3. 以“环保”为话题,自拟题目作文。
4. 以“友谊”为话题,自拟题目作文。
5. 以“创新”为话题,自拟题目作文。
五、应用文写作1. 请你给班主任写一封感谢信。
2. 请你为学校举办的运动会写一份倡议书。
3. 请你为班级举行的读书活动写一份活动方案。
4. 请你为学校举行的环保知识竞赛写一份海报。
六、想象作文1. 未来的学校2. 假如我是一名科学家3. 我心中的理想家园4. 一次奇妙的旅行5. 二十年后回故乡七、续写与改写1. 续写《皇帝的新装》之后的故事。
2. 改写《卖火柴的小女孩》,将其结局改编为一个幸福的结局。
3. 续写《草船借箭》之后,诸葛亮如何运用这些箭。
4. 改写《愚公移山》,让愚公采取另一种方法移山。
5. 续写《西游记》中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之后的故事。
八、景物描写1. 描述你最喜欢的季节2. 写一写校园的早晨3. 描绘一片丰收的田野4. 留住那一刻的美好:日落时分5. 我心中的美景九、人物描写1. 我的榜样2. 记忆中的那位老师3. 热心肠的邻居4. 父爱如山5. 最敬佩的清洁工十、记叙文练习1. 那次比赛,我学会了坚持2. 一件小事让我明白了诚信的重要性3. 一次难忘的旅行经历4. 父母的关爱5. 同学之间的真挚友谊十一、说明文练习1. 介绍我国的传统节日——春节2. 如何保护视力3. 我最喜欢的植物——荷花4. 珍惜水资源,从我做起5. 地球的“保护伞”——大气层十二、议论文练习1. 论电子游戏对青少年的影响2. 爱国主义教育的必要性3. 浅谈网络成瘾的危害4. 低碳生活,从我做起5. 论诚信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答案一、命题作文二、半命题作文三、材料作文四、话题作文五、应用文写作六、想象作文七、续写与改写八、景物描写九、人物描写十、记叙文练习十一、说明文练习十二、议论文练习1. 审题:确保理解题目要求,明确作文类型和主题。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半命题作文专题训练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半命题作文专题训练一.作文(40分)题目:那一片山水提示:可能你曾流连过桂林山水的奇异,可能你还沉醉于九寨山水的灵秀,也可能你更神往西藏雪山的神秘。
总之,生活在喧嚣的尘世中,我们仍钟情那自然界的山山水水。
因为它,人们终于发现了自己心灵深处的山水情结,听到了山水的自述和呐喊,陶醉于那山水一方的某个感人故事;因为它,我们的眼亮了,心活了,情也真了……也许我们会纵情山水;也许我们会感悟山水、寄情山水;也许,我们还会去赏山水之画,品山水之诗……联系自身生活积累和思想感情,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要求:(1)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除诗歌外)。
(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二.面两道作文题,任选一题完成写作。
(一)童真是花一样的年华,你曾一瓣瓣一朵朵地盛开过吗?童真是诗一样的岁月,你曾一行行一页页地书写过吗?也许,只有当你细数着流年,回首走过的路程,真正眷恋那花一样年华和诗一样岁月,你才能审视自己的内心,扣问自己的灵魂,从纷繁复杂与喧嚷浮躁中沉静下来,享受到单纯的阳光与率真的情愫——这是人生中已渐行渐远的温暖和韵味。
请以“童真”为话题,联系自己的人生感悟和社会生活写一篇不少于600字文章。
文体自定(诗歌除外),文题自拟。
(二)我美丽,因为我请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完成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体自定(诗歌除外),要有自己的体验和感悟。
三.下列两个作文,二选一写一个。
字数500字以上。
1.以《新班级的故事》为题目,写一篇作文,记录你进入初中后令你印象深刻的的班级故事。
2.在你的人生道路上,或许有那么一个人、一件事、一本书、一件物、一篇文、一句话对你的成长一直(或某个阶段)起到了推动和催进的作用。
请以《________引领我成长》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
中心明确,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
四.请从下列题目中任选一个:1.也是一种爱,(如沉默,放手,等待,尊重,严厉,唠叨,放弃,惩罚……),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
2021-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写作《学习描写景物》配套作业--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2021-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写作《学习描写景物》配套作业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学习描写景物》同步测试1.在《与朱元思书》文中找出从视觉和听觉方面描写景物的对偶句各一句,并说说它们的表达效果。
视觉:听觉:表达效果:2.初中三年,语文书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文学之门。
走进这扇门,我们增长了知识,提高了修养,丰富了情感。
毕业之际,初三(1)班举办了“语文书.聚宝盆”的语文实践活动,这次活动有“名著故事会”“写作方法探讨”“对联擂台赛”三个环节。
现在,请你去参加他们的活动吧。
【书中事】(1)语文书中精彩的名著故事吸引着第一小组的同学。
他们为“名著故事会”准备了【A】【B】两幅插图,请你任选一幅,为前来参加活动的家长们讲述图中的故事。
(80字左右)A图《汤姆索亚历险记》B图《儒林外史》我选【】图:【书中景】(2)语文书中生动的景物描写引起了第二小组同学的兴趣。
他们结合以下三个片断,围绕“如何描写景物”展开讨论。
请你参与讨论,并补充两点意见。
【片断一】“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
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着。
(选自朱自清《春》)【片断二】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选自吴均《与朱元思书》)【片断三】处处干燥,处处烫手,处处憋闷,整个的老城像烧透的砖窑,使人喘不出气。
狗爬在地上吐出红舌头,骡马的鼻孔张得特别的大,小贩们不敢吆喝,柏油路化开,甚至于铺户门前的铜牌也好像要被晒化。
(选自老舍《在烈日和暴雨下》)小江:要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
小芸:要运用准确生动的词语和恰当的修辞手法来描绘景物。
你的补充:①:②:【书中情】(3)语文书中人物的真挚感情深深牵动着第三小组同学的心,在“对联擂台赛”活动中,他们根据下面语段的内容拟写了上联,请你揣摩语段所抒发的感情,对出下联。
【八年级】人教课标版八年级上册语文作文(材料作文)练习题

【八年级】人教课标版八年级上册语文作文(材料作文)练习题材料练习题1,根据下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500的。
一只蜗牛,很想要制成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
已经开始它想要东游泰山,一直爬到至山顶,可以一排序,必须同时实现这个计划,至少须要3000年时间,只好执意退出这个急于。
后来它又想要南下爬到至长江边上,看看B90的江水,可以一排序,至少也须要3000年时间。
蜗牛晓得自己的生命非常较长时间,不禁十分可悲,于是什么也不敢搞,最终逃进了野草丛中。
审题立意提示:蜗牛本身:蜗牛开始雄心勃勃,好高骛远,并立下“鸿鹄之志”,既而又自渐形秽,不思进取,最终一事无成,老死荒野。
蜗牛的悲剧原因是什么?一是立志不切实际,好高骛远;一是不肯脚踏实地,从平凡的小事入手来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这就是寓意,是材料的主旨.参照立意:1、确认目标必须恰当,敢于奋斗,永不退出;2、直面现实,笑对人生;3、干活大事必须从小事抓起;4、人便宜存有实干精神;心动不如行动。
5、做人首先必须存有自知之明,立下适度的志向,然后从点滴抓起,一步一个脚印就可以获得成功。
2,请根据以上材料,联系生活实际,引出一个有意义的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
一棵有害的树耸立在路旁。
第一种人大老远看了,赶紧绕道而行,他们一点也不愿接近,生怕不小心会中毒。
第二种人来到树边,看见这棵树,马上就想到它的毒素,急着要砍除它,以免有人受害。
第三种人有着不同的心态,愿意带着慈悲的心去思索:这棵树也有生命,不要轻易地毁掉。
于是在树旁圈上篱笆,注明有毒,以此避免危害到路人。
至于第四种人,在看见这棵树的时候,会说:“喔!一棵有毒的树,太好了,这正是我要的!”他们开始研究树的毒性,与其他药材的成分混合,制成了可以救人的新药。
审题立意提示信息:我们可以把“一棵有害的树”看做有缺陷、存有过失、对社会存有一定危害性的人例如失足青年、喷走私人员和各式各样的罪犯;也可以把“一棵有害的树”看做精华与糟粕并存的现象尤其就是文化现象。
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专题复习23全命题作文

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专题复习资料重点题型(常考知识点)巩固练习23全命题作文1.(2017贵州六盘水,二选一作文)题一:精彩的瞬间、美好的永恒。
点亮了我们生命的星空。
还记得吗?那无数次的遇见:曾经见过的那个人、那道景、那本书、那句话……请以“遇见”为题,写一篇文章。
(60分)要求:⑴写出真情实感⑵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
⑶不少于600字⑷文中不得出现与考生个人信息相关的真实人名、校名和地名。
2.(2017黑龙江哈尔滨,二选一作文)(50分)(1)(市区学生作答)命题作文那一步,可能是决定,可能是行为……迈出那一步,也许是深思熟虑的结果,也许是不断实践的必然……迈出那一步并不容易。
请以“终于迈出了那一步”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作文纸的第一行(题目前空四格)②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④不少于600字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2)(县(市)学生作答)命题作文纷繁的生活中,只要我们用心体会,总是不乏或幸福、或愉快、或舒适的甜蜜感受。
请以“几分甜蜜在心头”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作文纸的第一行(题目前空四格)②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④不少于600字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3.(2017上海)题目:就这样,埋下一颗种子(60分)要求:(1)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2)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3)不得抄袭。
【审题指导】这是一道命题作文。
题目里的“种子”,更多的指向学生心理层面,“种子”是一个比喻,它可以指学生内心对自己的一个要求和期许,也可以指对他人的一个承诺,对未来生活的一个愿景,也可以指学生希望凭借这个来提醒自己,激励自己,引导自己去面对生活,迎接未来……写好这篇作文,考生应该确定的是:“就这样”,是指怎样?是因为什么人的什么事?这些要叙述清楚;其次,埋下什么种子?是美好理想的追求、是亲情友情的珍惜、是愈挫愈勇的坚韧、是对学业的严谨求实、是互助共进的合作精神等等,总之是和自己生命历程中的点点滴滴有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课标版八年级上册语文作文(材料作
文)练习题
材料作练习题
1,根据下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500的。
一只蜗牛,很想做成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
开始它想东游泰山,一直爬到山顶,可一计算,要实现这个计划,至少需要3000年时间,只好忍痛放弃这个打算。
后它又想南下爬到长江边上,看一看奔腾的江水,可一计算,至少也需要3000年时间。
蜗牛知道自己的生命非常短暂,不禁十分悲哀,于是什么也不肯做,最终死在了野草丛中。
审题立意提示:蜗牛本身:蜗牛开始雄心勃勃,好高骛远,并立下“鸿鹄之志”,既而又自渐形秽,不思进取,最终一事无成,老死荒野。
蜗牛的悲剧原因是什么?一是立志不切实际,好高骛远;一是不肯脚踏实地,从平凡的小事入手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这就是寓意,是材料的主旨.参考立意:1、确定目标要恰当,勇于拼搏,永不放弃;
2、正视现实,笑对人生;
3、干大事要从小事做起;
4、人贵有实干精神;心动不如行动。
5、做人首先要有自知之明,立下适当的志向,然后从点滴做起,一步一个脚印才能获得成功。
2,请根据以上材料,联系生活实际,引出一个有意义的话题,自定立意,自选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
一棵有毒的树矗立在路旁。
第一种人大老远看了,赶紧绕道而行,他们一点也不愿接近,生怕不小心会中毒。
第二种人到树边,看见这棵树,马上就想到它的毒素,急着要砍除它,以免有人受害。
第三种人有着不同的心态,愿意带着慈悲的心去思索:这棵树也有生命,不要轻易地毁掉。
于是在树旁圈上篱笆,注明有毒,以此避免危害到路人。
至于第四种人,在看见这棵树的时候,会说:“喔!一棵有毒的树,太好了,这正是我要的!”他们开始研究树的毒性,与其他药材的成分混合,制成了可以救人的新药。
审题立意提示:我们可以把“一棵有毒的树”看作有缺陷、有过错、对社会有一定危害性的人如失足青年、吸贩毒人员和各式各样的罪犯;也可以把“一棵有毒的树”看作精华与糟粕共存的现象尤其是化现象。
怎样对待这些人与物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做法。
联想到我们学过的课,鲁迅先生在《拿主义》一中,对传统化中的精华与糟粕共存的现象早就作过精辟的阐述,即存其精华,去其糟粕。
按照新型话题作“抓其一点不顾其余”的原则,我们可以只对其中一点立意。
参考标题:
1、远离毒品,小心交友(着眼于第一种人)
2、做人要有公德心(着眼于第二种人)
3、归吧,慈悲之心(着眼于第三种人)
4、我们要有创新精神(着眼于第四种人)
5、换个角度看问题(着眼于第四种人)
6、成功之道:化腐朽为神奇(着眼于第四种人)
7、答案是丰富多彩的(着眼于全部材料)
8、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着眼于全部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