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字词表达效果
表达效果和赏析句子的区别

表达效果和赏析句⼦的区别1. 怎么区分句⼦表达效果品析句⼦的表达效果1.⽐喻:作⽤:将表达的内容说得⽣动具体形象,给⼈以鲜明深刻的印象,根据事物的相似点,⽤具体、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疏的事物解说,即打⽐⽅,帮助⼈深⼊理解。
(事物间有相似性)拟⼈:作⽤:把禽兽鸟⾍花草树⽊或其他⽆⽣命的事物当成⼈写,使具体事物⼈格化,语⾔⽣动形象。
夸张:作⽤:提⽰事物本质,烘托⽓氛,加强渲染⼒,引起联想效果。
排⽐:作⽤:加强语势、语⾔⽓氛,使⽂章的节奏感加强,条理性更好(更有⽓势),更利于表达强烈的感情(表达效果)。
5.对偶:作⽤:整齐匀称,节奏感强,⾼度概括,易于记忆,有⾳乐美感。
6.反复:作⽤:主要运⽤在诗⽂中,起到反复咏叹,表达强烈的情感的作⽤。
同时,反复的修辞⼿法还可以使诗⽂的格式整齐有序,⽽⼜回环起伏,充满语⾔美。
设问:作⽤:引起注意,启发读者思考;有助于层次分明,结构紧凑;可以更好地描写⼈物的思想活动。
反问(激问、反诘、诘问):作⽤:加强语⽓,发⼈深思,激发读者感情,加深读者印象,增强⽂中的⽓势和说服⼒。
9.引⽤:作⽤:使论据确凿充分,增强说服⼒,富启发性,⽽且语⾔精炼,含蓄典雅。
借代: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或事物,⽽是借⽤与它有密切相关的⼈或事物来代替。
借代种类:特征代事物、具体代抽象、部分代全体、整体代部分。
作⽤: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增强语⾔的形象性,使⽂笔简洁精炼,语⾔富于变化和幽默感;引⼈联想,使表达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动的效果反语:⽤与本意相反的词语或句⼦表达本意,以说反话的⽅式加强表达效果。
有的讽刺揭露,有的表⽰亲密友好的感情。
对⽐:⽤对⽐,必须对所要表达的事物的⽭盾本质有深刻的认识。
对⽐的两种事物或同⼀事物的两个⽅⾯,应该有互相对⽴的关系,否则是不能构成对⽐的。
作⽤:运⽤这种⼿法,有利于充分显⽰事物的⽭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这种⼿法可以突出好与坏、善与恶、美与丑的对⽴,给⼈极鲜明的形象和极强烈的感受联想:看到某事物,从⽽联想到⼀些事物,也就是想象。
专题16 古代诗歌鉴赏:鉴赏诗歌的语言(解析版)

专题16 古代诗歌鉴赏:鉴赏诗歌的语言一、考纲解析鉴赏诗歌语言,就是要了解诗歌语言的特点,并借此领悟诗歌的精妙之处。
分析诗歌语言的妙处,除了解语言的字面意思之外,还要分析语言的表达效果,进而把握好诗歌表情达意的语言特色。
从历年的高考试题看,对诗歌语言的鉴赏包括,赏析字词表达效果、赏析诗句表达效果、赏析诗歌语言风格。
二、考向分析考向一赏析字词表达效果(炼字)赏析古诗字词包括准确理解有关词语的特定意义、比喻意义、隐含意义、暗示意义,还包括准确理解重要词语的深层含义和言外之意,能够鉴赏字词的表达效果。
【技法梳理】1.关注字词的含义这里的含义包括字词本身的意思和在诗句中的语境义。
从字词含义的角度体会妙处。
2.关注字词的手法字词的常用手法包括比喻、拟人、拟物、双关、通感、夸张等修辞手法,也包括使动、形容词用作动词等文言活用现象。
3.关注字词的作用说作用时要从内容(突出描述对象的……特点)、情感(表达……情感)、结构(照应……、承上启下、线索等)三方面分析,尽量全面。
表达效果主要是生动形象,含蓄蕴藉,增强诗歌韵味或趣味等小贴士考向二鉴赏诗歌中的关键句(炼句)赏析诗句,这种题型综合性很强,自由度很大,可以从内容、形象、表达技巧、情感等角度赏析,有时也可以等同于词语鉴赏题、分析表达技巧题或句子情感分析题。
但毕竟不能完全等同,有时又因赏析角度的不固定性,答题的自由度很大,同时难度也较大。
【技法梳理】赏析诗句“4技巧”1.抓前提→读懂句子的内容着眼全篇,弄懂句子的内容和情感,是赏析句子的前提。
2.依类型→明特点倒装句,错位的美;互文句,开合的美;对仗句,整饬的美;炼字句,凝练的美。
3.抓特点→关注表达技巧一般而言,高考试题选取的句子,都是在表达上有特色的句子。
有的运用修辞手法,有的运用表现手法。
鉴赏时要分析其在表达上的特别之处。
4.看位置→分析作用或效果句子在诗中的位置不同,其作用或效果都会有所不同。
【答题步骤】小贴士不同诗句的作用或效果考向三鉴赏诗歌中的语言风格所谓语言风格,是指诗人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逐渐形成的独特的语言艺术个性,是诗人的个人气质、诗歌美学观念在作品中的凝结,是具有恒定性的、区别于其他诗人的艺术特色。
理解词语含义,赏析词语的表达效果(PPT)-2023年中考语文阅读理解之散文阅读重点难点汇编

赏析词语的表达效果xxx考点解读理解词语的含义及表达效果是理解和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也是中考语文的重要考点之一。
对词语的理解和分析,一定要结合语境,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
01 典型例题史铁生《秋天的怀念》(部编版七上)“积累拓展”四: 品味下列语句,体会加紫词蕴含的情感。
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答:“绝”和“竟”,说明作者当时对母亲病情的严重程度并不了解,对母亲永远的离去,毫无思想准备;如今想来,追悔莫及,肝肠寸断。
鲁迅《孔乙己》(部编版九下)“思考探究”三:联系上下文,揣摩下列语句,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既然是“大约”,为什么又说“的确”?)答:“大约”与“的确”在这里并不矛盾。
“大约”表估计推测,因为没有人说起过这件事,没有确凿的根据,只是估计。
根据“到现在终于没有见”这样的情况估计,孔乙己的确死了,因为在那样冷酷无情的社会中,孔乙己肯定活不下去,所以用“的确”表示猜测的结论。
这句话也流露出小伙计对孔乙己的同情。
02 答题模板题型:理解词语的含义①揣摩词语的深层含义:揣摩词语本义→体会词语语境义;②分析词语的指代义:指示代词、非指示代词;③把握词语的修辞义:修辞手法→结合语境分析其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④把握词语的感情色彩:判断该词的褒贬现象→挖掘作者的情感倾向。
题型:词语的表达效果(1)动词:“××”这个动词,生动传神(形象逼真)地表现(写出了)……(事物/人)的……特征,突出了……感情。
(2)形容词:“××”这个形容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有……的作用,生动传神地(写出了)……(事物/人)的……特征。
(3)叠词:“××”这个叠词,音韵和谐(节奏感强),使……(事物)的……特点跃然纸上。
(4)副词:“××”这个副词,准确生动地修饰(限制)了……(物体)的……特征。
最新中考语文阅读复习指导第三部分考点攻略——小说阅读之五赏析词句的表达效果

(2)我没有告诉母亲地窖里养了一朵雪花,只是每次都躲在
母亲身后,提醒她取那些离雪花远的大白菜。
·
_“__躲__”__是__“__躲__藏__”__的__意__思__,__生__动__形__象__地__表__现__了__“__我__”__当__时__
_害__怕__母__亲__发__现__自__己__在__养__雪__花__这__个__秘__密__的__心__理__。____________
⑦白菜一棵一棵变少,冬天一天一天过去,我养在地窖 里的雪花却一直“开”得灿烂。
⑧直到一天黄昏,天空阴沉了许久,再一次飘起了雪花, 可没一会儿,就下起了淅淅沥沥的雨,这雨落在地上,顺着沟 沟坎坎四处流淌,最后,竟然顺着地窖的门缝流了进去。
⑨我为此忧心忡忡,待到雨势渐小,小心翼翼打开地窖 的门,竟然看到了不可思议的一幕:所有的大白菜都开满了晶 莹的雪花。是的,晶莹的雪花。原来,那些流入地窖的雨因为 地窖中气温极低,便在落下后迅速凝结。大白菜的菜叶上,
返回目录
6. 从描写手法的角度: (1)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人物描写手法(语言、动作、心 理、肖像、神态描写等)+描写内容+中心思想(作用、感情)。 (2)从景物描写的角度赏析:描写内容+景物描写的作用(渲 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表现人物性格等)。 7. 从修辞手法的角度: 运用修辞手法,能使句子表达的效 果更形象、生动、传神。常见的修辞手法有八种,它们在 不同的语境中所起到的作用各不相同。
返回目录
写法特点 《溜索》
写法特点
文章描写的是西南少数民族地区马帮溜索的场景。 小说选取了一个独特的视角, 运用对比、反衬等手 法,用凝练含蓄的语言,塑造了高山深涧中马帮首 领等人强悍勇猛的形象。
分析鉴赏诗歌中的字词表达效果

第三步:明作用 点出这两个字在渲染意境或表达情感方面的作用(若用了表现手法,也要点 出)。“过”字,把阵雨带来的清新宜人的气息、物色,轻松自然地突显出来, 同时也隐隐带出漫步山道的时间进程。“随”字导人神游,启迪丰富的“曲径 通幽”的想象。 参考答案:“过”字把雨后松树翠绿的景色显现了出来。(2 分)“随”字形 象地表现了山道峰回路转,人在随山转折、缘山寻找“水源”,令人有曲径探幽 的遐想。(2 分)
主要功用
动词
使诗词有动态之美,取得化凡为美的效果
形容词 化抽象为具体,变无形为有形,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
(修饰词) 触其物,如历其境
叠词
增强语言的韵律感,起强调的作用
特
拟声词
使诗词生动形象,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殊
表颜色
词
颜色一般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
的词
数量词
经作者精心提炼的数量词,能产生丰富隽永的诗情
【诗意助读】 一路上经过的地方,青苔小道留下鞋痕。白云依偎安静沙洲,春草环绕道 院闲门。新雨过后松色青翠,循着山路来到水源。看到溪花心神澄净,凝神相 对默默无言。
问题 请分别对第三联中“过”“随”两个字做简要赏析。(4 分)
思维建模 第一步:释含义 解释这两个字在句中的含义。“过”字表示雨刚刚下过,“随”字表示随着、 顺着。 第二步:描景象 展开联想,把两个字放入原句中描述诗中的景象,体会两个字的妙处。“过 雨”暗示忽然遇雨,着意于雨霁云收之后翠绿生新的松色。“随”字简洁,山道 迂回,峰回路转,随山探源。
(二)自主赏析 要求找出关键词并鉴赏:诗中的“诗眼”“关键字”是哪一个?为什么? (三)比较赏析 要求对诗句用词进行比较鉴赏:这个词与另一个词比较哪个更好?为什 么?
语言赏析专题之表达效果(一)

新村中心校:刘文豪
语言赏析专题之表达效果(一)
1、“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 2、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3、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
这样的事情很多, 像……
表示举例
语言赏析专题之表达效果(一)
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具体、形象 (化抽象为具体),使语言更生动形象, 帮助读者深入理解。
新村中心校:刘文豪
二、比拟
例:
语言赏析专题之表达效果(一)
把物当
作人来描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写,或者
桃树、杏树、梨树,
把人当作 你不让我,我不让你,
物来描写。
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朱自清《春》)
赋予事物人的特点与情态,使事物人格化, 语言生动、形象。
新村中心校:刘文豪
语言赏析专题之表达效果(一)
• 排比:增强文章气势(或感情),增加感染 力、说服力。
• 对比:突出描写对象的xx特点,反衬了xx。 • 夸张:突出事物xx特征,给读者以鲜明而强
烈的印象。 • 反问:增强xx语气,强烈抒发了xx感情。
新村中心校:刘文豪
一、比喻
语言赏析专题之表达效果(一)
(即“打比方”)
用一种事物 或道理去比 另一种事物 或道理。
新村中心校:刘文豪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 三两天,可别恼。看,像 牛毛,像花针,像细丝,
密密地斜织着……
(朱自清《春》)
比喻的种类
语言赏析专题之表达效果(一)
【阅读专项】专题03 赏析关键词句表达效果(试题) 六年级语文 部编版_学生版

专题03 赏析关键词句表达效果【典型例题(一)】①当万紫千红的春天到来的时候,柳绿桃红,春光明媚。
然而,每当这时,却很少有人想到那山坡上、大路旁的小草。
②小草虽然微小,但是有着坚强的性格和蓬勃向上的精神!寒冬刚过,小草便发出了嫩芽。
无论是高山,还是草原,到处都可以看到小草的身影。
它不怕狂风暴雨,不怕电闪雷击,不怕野火烧身,哪里有春风,哪里就有小草。
我爱那漫山遍野的绿茵茵的小草。
③小草一生,绿化大地,默默无闻装点着人们的生活,给人类带来了生命,带来了幸福。
它将一生献给了大地,但是它从来没有什么要求,怎么能不叫人敬念呢?就像那些为社会默默奉献的人,他们奉献着自己的一生,为了把社会变得更好而在自己的岗位上努力奋斗着。
我要赞美小草顽强的生命力,我更要歌颂具有像小草一样无私奉献的品格的人。
想一想:把末尾一段中加点的“更”字去掉好不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题模板赏析词语表达效果①“xx”词有…的意思,写出了…的情景,表达了…的思想感情;②“xx”词写出了...(结合文章内容),表达了…的思想感情;③“xx”词运用了…手法,表现/揭示/突出了事物/人物的…特点,表达了…的思想感情。
【典型例题(二)】大海①我爱海,爱海的博大,爱海的广阔,爱海的深沉,爱海的瑰丽。
海是那么的可爱、可亲、可敬。
②4岁时我去了烟台,第一次看到大海,当时感觉“海真大真蓝啊”。
10岁时,我又在大连见到了他,那时我还在幻想着和龙王一起玩耍。
中学时,在普吉岛我终于能够钻进他宽广的怀抱。
我与他有了更亲密的关系,我爱他爱到日思夜想。
今年夏天,我又故地重游看了烟台美丽的大海,又见到了久别的他。
湖南省语文高考专题辅导ppt (14)

规范答案:沉郁顿挫。(明确风格,2分)“一别”“长驱”点题, 抒写了深痛忧愤之情;“衰”“老”相呼应,写自己的飘零憔
悴;“思家”“忆弟”表现怀念亲人的无限情思。前三联悲凉
沉郁,最后一联感情由பைடு நூலகம்凉转为欢快,显示了诗人胸怀的广阔, 表达了希望早日平定叛乱的爱国思想。(结合诗句分析,2分)
【点题】失分警示,归纳技巧 1.用语不规范 如将“沉郁”答成“抑郁”。 2.概括不准确 如将本诗的风格错误地概括为“朴素自然”。 3.分析不具体 如只答本诗的风格,而未结合诗句进行分析。
【破题】抓住关键,迅速突破 1.看题目 “恨别”,揭示了诗歌表达离别之恨的主旨,这是理解语言 风格的参考。 2.看作者 杜甫的诗风是沉郁顿挫。所谓“沉郁”是指杜甫的诗歌反
映现实广阔深厚、意境雄浑、感情深沉;所谓“顿挫”是指与
“沉郁”相适应的艺术表现形式,主要指表达感情曲折跌宕,音 调起伏变化。
3.看注释 这是作者辗转异地时所写,思乡恋亲之情萦绕心头,内心的 沉郁可知,这样才会发而为沉郁之语。 4.看关键句 首联用“四千里”“五六年”等数量词体现出个人的困苦
(3)还原颠倒的语序,把握诗人的真实意图与情感侧重点。 (4)注意诗词中的省略,用想象和联想去填补诗人留下的空
白。
(5)通过体会诗中字词体现的色彩,理解诗人有意构筑的画 意与诗情。
2.答题步骤 赏析古代诗歌字词表达作用答题步骤 第一步:解释该字(词)在句中的含义(字面意义和深层意
义)或肯定哪一个字(词)更好或该字(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
规范答案:以景作结,(明确技巧,1分)“青山万里一孤舟”与
第二句的“水自流”相照应,而“青山万里”又紧承上句“更
远”而来,(结构作用,2分)既写尽了裴郎中旅途的孤寂,伴送他 远去的只有万里青山,又表达了诗人恋恋不舍的深情。(表达作 用,2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4/8
20
2、示例:一去二三里, 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 八九十枝花。(《山村咏怀》邵康节)
提问:体会诗中的数字之妙。 解析:把一到 十的数字嵌入诗中,形象、真实展现出一 幅静美如画的山村风景图。。
3、小结:数词的表达效果:①具体真实,符合情境。② 夸张渲染。
2020/4/8
21
诗词鉴赏四要关注叠词
24
咏柳
宋 · 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依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问:请分析鉴赏“依”字的艺术效果。
参考答案:“依”字有倚仗,依靠之意。(析义)写出
了柳条依靠东风飞舞地狂放之态。(述景)用拟人的修
辞手法,不仅写柳,更形象地讽刺了倚势猖狂得志的小
人。2020(/4/8作用)
25
二、鉴赏古诗词中的“诗眼”和句法
2020/4/8
27
(1)运用动词,神灵魄动。
例: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周邦彦《苏幕遮·燎
沉香》)
句中一个“举”字最为人称道,它把荷茎修长挺拔、
英姿飒爽的精神气表现得淋漓尽致,“风”造成左右
摇摆的力,“举”代表向上的力,荷在风中“举”,
具有动感,尤见精神。
2020/4/8
28
(2)名词用作动词。
2020/4/8
9
第二种类型
2020/4/8
10
参考答案
2020/4/8
11
第三种类型:
2020/4/8
12
2020/4/8
13
2020/4/8
14
2020/4/8
15
诗歌的炼字要注意哪些词?
在鉴赏诗歌时要重点关注动词
1、示例: ②“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念奴 娇·赤壁怀古》苏轼)
的加工的方法,就叫炼字。
2020/4/8
3
轻风( )细柳,淡月( ) 梅花。
摇 舞
2020/4/8
扶
映 隐
失
4
炼字题如何设问(命题角度)
1、诗中的某个词用得好不好?为什么?或某字历来
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直接鉴赏关键词)
2、诗中的“诗眼”“关键字”是哪一个?为什么?
(找出关键词并鉴赏)
3、这个词与另一个词比较哪个更好?为什么?(比
提问:分析“润物细无声”中“细”字。
解析:一个“细”字,写出春雨脉脉绵绵,润物悄无声 息的特点,写的是自然造化发生之机,最为确切。
2020/4/8
18
②“春风又绿江南岸。”(《泊船瓜洲》王安石) 提问:此句中哪个词用的最好?请简要分析。
解析: “绿”写出了江南两岸在春风的吹拂之下一下子 变得到处绿油油的画面,把春天这种生机勃勃 的景象写 活了。作者借此景表达对家乡无限思念之情。
提问:此句中哪几个词用的好?请简要分析。
2020/4/8
16
解析:“穿、拍、卷”。穿,化静为动,写出山 高峻;拍,描绘出水石相搏 情状;卷,浪花四 溅,狂澜奔腾起伏的景象。整个画面雄伟壮丽, 富有动感。
2、小结:动词的表达效果:赋予画面动态感,形象生动, 意境特点更加鲜明
2020/4/8
17
在鉴赏诗歌时二要关注形容词 1、示例: ①“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春夜喜雨》杜甫)
例:有风自南,翼彼新苗。(陶渊明《时运(其一)》)
“翼”本是名词,指鸟儿的翅膀,此处用作动词,
“南风吹拂,有如鸟翼之爱抚新苗”。一个“翼”字将
新苗在南风吹拂下的形象和神态跃然纸上,使人感受到
它们富有感情和灵性,充满勃勃生机,从而反映出诗人
对春天的喜爱和归隐田园的愉悦心情。
2020/4/8
29
(3)形容词用作动词。
1、示例:“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声声慢》李清照)
解析:寻寻觅觅:动作,写出词人心中无定,如有所失,
反复寻找。
冷冷清清:写外在环境的寂寞。
凄凄惨惨戚戚:淋漓尽致地表达出经历不幸遭遇后的飘
零、孤寂心态。
2020/4/8
22
2、小结:叠词的表达效果: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 起强调作用。
例:云日明松雪,溪山进晚风。(陈师道形容词“明”用作动词,既表现了薄云遮掩
的日光照射松雪的静态,又描绘出青白交映的松雪在
阳光照射下明亮耀眼的动态。一“明”字,全句皆活,
令人如见雪景。
2020/4/8
30
(4)选用虚词,久久回味。 例:刘禹锡的《石头城》:“山围故国周遭在,潮 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诗中的“还”这个虚词就很有味道。当年的明月深 夜照过女墙来看到的是繁华的都城,是夜深仍如同白 昼的热闹;而今却只有荡来荡去的潮水,潮水的荡漾 声更显得整座石头城寂寞冷清,繁华不再。
2020/4/8
23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日即事
李弥逊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
车尘不到张罗地,宿鸟声中自掩门。
问:请对首句中的“网”字 进行赏析
参考答案:①网,有网子,网罗之意。②丝丝的小 雨被编成了网
子 ,想要网住春天,③诗人展开想象,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生
动、20新20/4奇/8 地表达了想要留住春天的思想感情。
2、小结:形容词的表达效果:突出事物的特征,营造氛
围,体现意境。
2020/4/8
19
在鉴赏诗歌时三要关注数词 1、讲解:齐己《早梅》的“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
郑 谷将“数”改为“一”,因为题为“早梅”,如果 开了数枝,说明花已开久,不能算是“早梅”了。一枝 孤梅迎寒怒放,更富意境,同时还能表现出诗人的惊喜 之情。因此,郑谷被称为“一字师”。
1.从诗句内容上鉴赏诗眼
例:身轻一鸟过,枪疾万人呼。(杜甫《送蔡都尉
诗》)
上句讲他善于腾越的轻身功夫,跳得又高、又快、
又轻,像一只鸟飞过那样毫无声息。“过”虽然是一
个平常的字,却是此联的诗眼。它把蔡的高超本领写
出来了。 2020/4/8
26
2.从词性上鉴赏诗眼 古诗词中的诗眼,以动词为多。因此古诗中的炼字, 特别重视对动词的推敲、提炼。如果是名词或形容词, 则往往改变词性,活用词语。或把名词用作动词,或 把形容词用作动词。
较鉴赏)
2020/4/8
5
【答题步骤】 1.鉴赏炼字型
2020/4/8
6
2.鉴赏诗眼型 第一步:指出该字(该词)在表达主旨上所起的作用。 第二步:结合诗句梳理,围绕该字(该词)写了哪些内 容。 第三步:分析该字(该词)在诗歌结构上所起的作用。
2020/4/8
7
第一种类型
2020/4/8
8
参考答案
第四节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
2020/4/8
1
考查类型一 赏析字词的表达效果——炼字
考查类型二 赏析诗句的表达效果——炼句
考查类型三 赏析诗歌的语言风格
2020/4/8
2
炼字
所谓炼字,就是为了表达的需要,在用字
遣词时进行精细的锤炼推敲和创造性的搭配,
使所用的字词获得简练精美、形象生动、含
蓄深刻的表达效果。这种对字词进行艺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