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品质改善计划书

合集下载

2015年品质改善计划清单书

2015年品质改善计划清单书

******公司2015年品质改善计划书编制:审核:审批:2014-12-29发布2015-1-1实施2015年品质改善计划书一、公司品质管理的现状通过对 2014年品质管理数据的统计分析,公司产品质量有了很大的提升,基础管理工作也有了实质的进步,但公司品质管理中仍然存在不少需要改进的地方,特别是与管理先进的客户相比,我们还有很多不足。

主要体现在人员的管理知识和水平不够先进和全面,管理控制措施的细节不够具体,具体执行不够灵活创新,系统性的管理还有所不足,需完善。

二、改进的目标运用QC管理工具,以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和客户的期望需求为原则,将以下工作事项作为品质改善的目标。

1.检验人员技能和意识的提升;2.管理控制措施的完善、细化并形成规范化;3.人员变动,现场机台自检能力参差不齐;4.现场作业有主动实施的工艺改进,但未形成系统管理;5.部分设备改造起到了品质管控的作用,需要进一步挖掘这方面的潜力;6.客户的要求不断提升,新材料的开发试用很重要;7.品质管理手段比较简单,科学手段少;8.样品的管理需要完善细节;9.现场品质标准可视化宣传较少;10.品质意识宣导力度仍要加强;11.完善品质考核制度。

三、成立品质改善小组成立品质改善小组,由主管生产的副总经理任改善小组组长,品质经理任副组长,小组成员包括:生产经理、印前研发经理、设备部经理、综合部经理、凹印车间主任、胶印车间主任、模烫车间主任、覆膜糊盒车间主任、检品车间主任、总经办及质量统计人员和机长等技术人员。

四、实施方案针对改善的目标,制定对应方案如下:1.品质人员培训1.1目标掌握品质相关知识,提高作业技能和品质意识。

1.2实施方法:1.2.1制定培训计划,培训计划包括:a.对原材料检验员产品标准、仪器操作、及不合格品管理的培训培训;b.对QC进行产品标准、各工序工艺原理及关键控制点的培训;c.对QC人员进行质量体系知识、处理问题方式方法的培训;d.以及对日常质量问题和客户投诉的总结培训。

品质改善计划书

品质改善计划书

01
02
03
生产效率低下
生产过程中存在瓶颈和浪 费,导致生产效率低下, 成本高。
原材料质量不稳定
原材料供应商质量管理不 严格,导致原材料质量不 稳定,影响产品性能。
设备维护不当
生产设备维护不当,导致 设备故障率高,影响生产 效率和产品质量。
03
品质改善计划
优化产品设计
减少产品设计缺陷
对产品进行全面的功能和性能 测试,以及安全性评估,确保 产品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达到
技术研发周期长
品质改善计划的实施通常需要进行技术研发,而研发周期可 能较长,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
技术更新换代快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品质改善计划所采用的技术可能面临 被淘汰的风险。
市场风险
市场需求变化
市场需求的波动可能导致品质改善计划无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影响产品的 市状分析
产品的主要问题
01
产品不良率高
由于生产过程中各种因素导致产品不 能达到规定的性能指标,如外观、尺 寸等。
02
产品性能不稳定
由于生产工艺和原材料等因素,产品 性能在不同批次和不同时间点表现不 一致。
03
产品可靠性差
产品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故障或寿 命短,影响客户满意度。
生产流程的问题
2023
品质改善计划书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产品现状分析 • 品质改善计划 • 实施品质改善计划的风险和挑战
01
引言
品质的重要性
提升产品和服务竞争力
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能够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从而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大的份额。
增加企业盈利能力
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能够提高售价和销售量,从而增加企业的盈利水平。

品质部质量改进计划

品质部质量改进计划

品质部质量改进计划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消费者不断提高对产品和服务质量的要求,我们品质部意识到质量的不断改进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因此,我们制定了一份全面的质量改进计划,以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客户满意度和提升市场竞争力。

一、背景分析为了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我们进行了对市场和产品质量的全面分析。

通过市场调研和客户反馈,我们发现客户对产品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他们希望我们的产品能够更加可靠、安全、耐用,并且提供更好的售后服务。

同时,市场竞争也日益激烈,我们必须通过不断提升产品品质,加强质量管理,才能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目标设定基于背景分析,我们制定了以下几项目标:1. 提高产品质量标准:设立更高的产品质量标准,使产品达到国内外同行业领先水平;2. 降低次品率:通过优化生产工艺,降低生产过程中的次品率,提高产品的合格率;3. 提升售后服务水平:建立快速响应机制,提高客户投诉解决速度,提供更好的售后服务;4. 加强供应商质量管理:与供应商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提高供应链的质量管控;5. 增强团队质量意识:通过培训和沟通,增强团队成员对质量的重视和责任感。

三、实施步骤为了顺利地完成上述目标,我们制定了以下的实施步骤:1. 制定详细的质量改进计划:根据目标,制定详细的计划,包括时间节点、责任人和所需资源等,确保计划的可行性和有效性;2. 强化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流程规范、工作指导和质量检测等,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连续性;3. 加强生产工艺控制:通过流程改进和工艺优化,降低次品率,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4. 完善售后服务体系:建立完善的客户投诉处理机制,提高客户满意度,提供优质的售后服务;5. 建立供应商管理体系:与关键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进行供应商评估和管理,提高供应品质的可控性;6. 加强团队培训与激励:组织培训和技术交流,提高团队成员的专业素质和质量意识,同时通过激励机制激发团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品质改善工作规划

品质改善工作规划

一、前言为了提升公司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满足客户需求,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特制定本品质改善工作规划。

本规划旨在明确品质改善的目标、措施、实施步骤和预期效果,确保品质改善工作的有序开展。

二、品质改善目标1. 提高产品一次合格率,降低不良品率;2. 提升客户满意度,提高市场占有率;3. 优化生产流程,降低生产成本;4. 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品质管理团队。

三、品质改善措施1. 建立健全品质管理体系(1)完善品质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职责;(2)加强品质培训,提高员工品质意识;(3)设立品质管理岗位,负责品质监控和问题整改。

2. 优化生产流程(1)优化生产工艺,降低生产过程中的不良品产生;(2)提高生产设备精度,减少设备故障;(3)加强生产现场管理,确保生产环境整洁、有序。

3. 加强原材料采购管理(1)选择优质供应商,确保原材料质量;(2)严格原材料检验,杜绝不合格原材料进入生产线;(3)建立原材料追溯体系,便于问题追踪。

4. 提升产品检测能力(1)加强检测设备投入,提高检测精度;(2)优化检测流程,缩短检测周期;(3)加强检测人员培训,提高检测水平。

5. 深入开展质量改进活动(1)开展品质月活动,提高员工品质意识;(2)设立品质改进奖励机制,激发员工参与积极性;(3)鼓励员工提出改进建议,及时解决问题。

四、实施步骤1. 第一阶段(1-3个月):开展品质管理体系建设,明确各部门职责,加强品质培训。

2. 第二阶段(4-6个月):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设备精度,加强生产现场管理。

3. 第三阶段(7-9个月):加强原材料采购管理,严格原材料检验,建立原材料追溯体系。

4. 第四阶段(10-12个月):提升产品检测能力,深入开展质量改进活动。

五、预期效果1. 产品一次合格率提高10%,不良品率降低5%;2. 客户满意度提高5%,市场占有率提高2%;3. 生产成本降低3%,企业经济效益提升10%;4. 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品质管理团队,为品质改善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2015品质改善计划

2015品质改善计划
2015年品质改善计 划
目录表
一 2014年出货河西品质实绩统计 二 14年度出货不良原因别统计分析 三 不良对策实施 四 2015年品质目标制定 五 2015年品质计划提升
一:1、12014年出货不良汇总
一:2、2014年出货不良汇总
一:3、2014年出货不良汇总
一:4、2014年出货不良汇总
组员 品质管理者 组长:肖云
组员 前期品质管理者
工程:陈鹏
组员 成型 A班生产保证者
组长:任芳芳
组员 成型 B班生产保证者
组长:曹和平
组员 成型 A班品质保证者
品管:黄丽
组员 成型 B班品质保证者
品管:谢球飞
组员 生产保证者 生管:陈小玉
组员 出货保证者 生管:易礼红
组员 容器清洁保证者 仓管:莫振余
三:1、变更异常强化管理与推进
4M与异常活动推行组织架构图
品质保证最高管理者(兼 异常管理组长) 总经理:吴伟栋
异常推行副组长 经理:张宪得
组员 制造保证 副经理:金良铁
组员 品质保证者 课长:李红友
组员 前期品质保证者 课长:袁养军
组员 成型 生产保证者
课长:韩荣权
组员 组立工程保证者
组长:马朝芬
三:二、改善方案
2-2 异品、白化、间隙改善与实施-----异品
2、生产时同时接触两种仕样部品与标签时(R-L)部品在投放在箱子时会混装
或贴附错误标签隐患,制定作业台在R/H方向放置标签仕样夹可以预防混装,并
水平展开到各机台
改善案示说明
1,成型生产时有固定
左右实物品治具警示
防呆混装
2,不同颜色仕样标签
改善说明 1,直纳标签看板示管理(专人作业) 2,仓储部品放定定位定架仕样式看 板管理 3,出货时品台帐式管理与追踪。 4,条码扫描防止作业

质量改善计划2015年最新版

质量改善计划2015年最新版

质量改善计划1.分析质量现状:线束车间质量现状仍处在SQC阶段目前线束车间采用主要的质量控制手段:1)依靠后道测试、全检将合格品和不合格品区分开,保证出厂产品质量2)如发生内部质量问题,对员工做简单培训,并进行月度绩效考核来约束员工。

3)如发生外部质量问题,通常通过附加工序来提高产品质量(如增加挑舌头保证包接端子到位,另增加人员来对包电线进行拉力测试来保证包接拉力等)。

以上都为事后把关检查,还处在SQC阶段,亡羊补牢,是基于废品已经出现,而废品既已出现,即使被检查出来也已经造成了损失,因此不是一种积极的方式。

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生产效率的不断提高,每分钟都可能产生大量废品,其带来的经济损失也会越来越大,公司会处在被动的状态。

2.SQC做法的弊端直通率60%图2.1 SQC弊端的图解SQC的做法显然比起正常工作流程,我们要耗费更多的时间和金钱。

1)成本浪费:增加人工费用、增加额外设备、原料的浪费、增加更多的质量控制工序、占用额外的场地等。

2)降低了生产效率:增加了返工作业时间、设备占用率无形增加、增加工序延长了工作周期等。

3.SPC管理原理SQC是针对产品的结果按规范进行检验工作,而SPC是针对过程中重要指标的变差进行控制。

1)分析过程本过程该做什么?会出现什么错误?本过程正在做什么?是否达到控制状态?确定过程能力。

2)维护过程监控过程性能,查找变差的特殊原因,并采取措施。

3)改进过程改进过程,从而更好的理解,普通原因变差,减少普通原因变差。

这样生产过程不断改进循环,慢慢消除特殊原因,使得过程渐变稳定,达到受控状态。

SPC优点:1)全员参与,包含全过程的质量控制系统。

2)SPC强调用科学的方法(主要是采用统计技术,尤其是控制图理论)来关注和全面保障过程的稳定。

3.改善计划总体思想:使得车间质量控制由SQC阶段过渡到SPC阶段,既要从宏观方面考虑月度和年度质量情况,又要通过细节方面,重点对过程中可能发生的质量问题进行控制,同时对各个层面进行分层审核,通过过程分层审核来确保始终严格遵守和执行标准,使各负其责,并依靠绩效考核方案来约束,从而真正达到降低品质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满足客户需求的目的。

2015年度品质目标改善计划

2015年度品质目标改善计划

五:结束语
一: 2015年品质目标改善计划(P)
针对2015年品质目标达成制定改善计划,计划进程如下:
项 执行类别 目
数据统 计分析
目标设定
2015年进程
主要过程
月别统计 不良别统计 2015年目标设定
1周
2周
3周
4周
5周
2月~3月
责任 第二季度 工站
MRB MRB 品保
责任人
赵冬冬 赵冬冬 胡兴亮
1200.00
998.62
90.00% 80.00% 70.00% 60.00% 50.00%
468.36
2015年重点改善 项目:
压折伤、金面污染、 油墨不良
1000.00 800.00 600.00 400.00 200.00 0.00
311.28 294.30 130.92 136.29
40.00% 30.00%
5
单双面板
*4月分因黑孔药水在持续测试稳定性,在测试过程中导致报废 5286#报废939PNL; 材、机 黑孔药水测试其稳定性 *4月天线蚀刻机台因拆迁厂内无法生产全部外发作业,因外发 厂商蚀刻机收板不能做到全自动,导致压折伤不良超标
6
1.化金药水由原来的硬镍改为软镍, 1.5月化金药水异常导致5657/4964#料号SMT打件后推力不足掉 测试已OK。 SMT、压 零件报废 18024pcs/525pcs。 2.单面料号装饰膜改加淘气孔,加大 单双面板 材、机 折伤 2.单面料号5557#首次开发量产,因装饰膜皱折不良导致超标 组装滚压的排气造成皱折,已改善OK 3.天线全部外发蚀刻,压折伤比例占40%,不良报废约108平方 3.蚀刻机台预计8月回厂,此项目待改 善 单面板 金面不良 材 1.7月天线信维料号因PET异常导致金面发红不良报废29K。 2.5031因压合转错工站导致漏印文字报废131PNL 此项目已在跟进测试新的PET,短期改 流程冲型后再人工贴料包装,避免金 面接触有胶面

产品品质改善策划书

产品品质改善策划书

产品“品质改善”活动策划书一、目的:基于2015年度客户报修率及外部故障损失成本,结合产品目前的质量现状,将“品质改善”融入产品实现全过程,以期提高产品符合性、质量保证绩效及有效性。

二、目标:下半年出厂车辆客户报修率达成指标:30%。

三、范围:1、涉及部门:技术部、制造部、品保部、采购部、客服部。

2、涉及产品:大通长轴Ⅱ型款旅居车。

3、涉及要素:人、机、料、法、环、测。

四、职责:1、技术部:主导研发过程,实施所策划的研发流程;主导工艺编制;引用、执行标准,对配置进行技术选型梳理,完善配件的采购信息输出,并按标准要求完成相应试验以确定配件及相互的匹配符合技术要求。

2、制造部:规范作业人员操作(主要:行为习惯方面);现场整顿;配置专用作业工具、设备及工装;对作业人员进行技能柔性度分析,以期将“适合人安置在适合的工位/工序”;进行工艺培训。

3、品保部:此次“品质改善”活动的总策划及总负责;配合产品试验并完善测试方法、测试仪器/工具。

4、客服部:外部故障项目的输入,并参与整改措施的确定;客户改进建议的输入,以便将“客户的关注点”融入到改善中。

五、策划内容及要求:(一)研发流程梳理1、策划依据:ISO9001:2015标准第8.3条款、ISO/TS16949:2009标准第7.3部分条款、我司研发阶段现状。

2、主要工作内容:3、实施要求详见附件1《新品设计开发流程》(二)改进1、策划依据:重要质量特性和关键工序、客户抱怨(问题频发项及客户建议项)。

2、主要工作内容:3、实施要求:1)总要求:部门间工作信息以文件(记录)的形式进行传递。

如接口不明,由主导部门反馈品保部负责人,由其进行协调解决。

2)技术部:a、确定、形成“关键工序及关键工序重要质量特性清单”,以作为改进的重点关注项。

b、明确关键零部件及组件系统所引用的标准及其试验方法,提起试验需求,委外试验或自购、自制试验设备,并主导试验,形成试验记录,得出试验结论及由其引起的措施的落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司
2015年品质改善计划书
编制:
审核:
审批:
2014-12-29发布 2015-1-1实施
2015年品质改善计划书
一、公司品质管理的现状
通过对 2014年品质管理数据的统计分析,公司产品质量有了很大的提升,基础管理工作也有了实质的进步,但公司品质管理中仍然存在不少需要改进的地方,特别是与管理先进的客户相比,我们还有很多不足。

主要体现在人员的管理知识和水平不够先进和全面,管理控制措施的细节不够具体,具体执行不够灵活创新,系统性的管理还有所不足,需完善。

二、改进的目标
运用QC管理工具,以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和客户的期望需求为原则,将以下工作事项
作为品质改善的目标。

1.检验人员技能和意识的提升;
2.管理控制措施的完善、细化并形成规范化;
3.人员变动,现场机台自检能力参差不齐;
4.现场作业有主动实施的工艺改进,但未形成系统管理;
5.部分设备改造起到了品质管控的作用,需要进一步挖掘这方面的潜力;
6.客户的要求不断提升,新材料的开发试用很重要;
7.品质管理手段比较简单,科学手段少;
8.样品的管理需要完善细节;
9.现场品质标准可视化宣传较少;
10.品质意识宣导力度仍要加强;
11.完善品质考核制度。

三、成立品质改善小组
成立品质改善小组,由主管生产的副总经理任改善小组组长,品质经理任副组长,小组成员包括:生产经理、印前研发经理、设备部经理、综合部经理、凹印车间主任、胶印车间主任、模烫车间主任、覆膜糊盒车间主任、检品车间主任、总经办及质量统计人员和机长等技术人员。

四、实施方案
针对改善的目标,制定对应方案如下:
1.品质人员培训
1.1目标
掌握品质相关知识,提高作业技能和品质意识。

1.2实施方法:
,培训计划包括:
a.对原材料检验员产品标准、仪器操作、及不合格品管理的培训培训;
b.对QC进行产品标准、各工序工艺原理及关键控制点的培训;
c.对QC人员进行质量体系知识、处理问题方式方法的培训;
d.以及对日常质量问题和客户投诉的总结培训。

e.要求培训有记录,有效果验证。

f. 品控部负责培训计划的制定培训计划,由综合部联合总经办对培训工作进行检查考
核。

1.3实施节点:详见《培训计划表》
1.4负责人:品控部、综合部和总经办
2.完善作业指导书
2.1目标:规范作业标准和作业方法
2.2实施方法
,对实际执行情况进行验证,结合客户要求完善检验要求。

,完善作业的项目和作业方法。

,围绕关键控制图完善相关流程文件。

,有客户要求的按客户要求执行,没有客户要求的参照国标或行业标准进行完善,必要时,进行实际试验。

,将一些主观判定的项目,通过测试的方法进行量化,如无明显划伤,可对主观判定合格的划伤产品记性特性测试,包括划伤的长度、宽度、划痕间的距离、位置进行记录,用以量化划伤。

,将改善实施好的作业方法纳入文件要求,形成标准化。

2.3实施节点:每月
2.4负责人:各部门经理、总经办
3.机台自检能力的提升
3.1目标:提高作业人员发现质量问题的能力和意识。

3.2实施方法:
,确定问题多发工序及重点工序,对工序相关人员进行作业指导培训,纠正不好作业方法和习惯,宣贯培训产品的标准、作业方法和检验方法;
,机台自检要求应区别对待,机长负责全项目的自检,其他人员根据作业需要,针对性的自检重点项目,原则是便于机组人员在线自检控制;
,对机台人员自检情况进行随机抽查,目的验证作业人员是否掌握自检能力和是否按要求实施自检;
,要立即进行现场操作示范培训;对于未按要求进行自检的,由车间主任进行教育。

3.3实施节点:每月
3.4负责人:生产经理和各车间主任、品控部
4.工艺作业方法改进
4.1目标:减少不良,提高质量和效率
4.2实施方法:
,对现场作业人员进行激励;
,将发生的主要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记录,提报到生产部经理处;
,各车间主任及相关技术人员参加,对月度问题和解决问题方法进行讨论,寻找改进机会,总结优秀经验并推广;
,并完善作业指导书。

4.3实施节点:每月
4.4负责人:生产经理和各车间主任。

5.设备改进:
5.1目标:通过优化设备功能,保证产品质量。

5.2实施方法:
,提升设备性能;
,提高设备作业质量和效率;
,并向公司领导提报引入可行性方案。

,细化对设备维护保养的管理细节,提高设备维护保养的质量。

5.3实施节点:每月
5.4负责人:设备部经理
6.新材料的试用
6.1目标:开发新材料的使用,提高原材料的质量。

6.2实施方法:
,将存在缺陷或指标不理想的材料信息告知供应部。

,必须寻找替代供应商或替代原材料。

,由生产在收到材料一周内安排上机试用,试用时印前研发部、品控部及相关生产技术人员共同参加,并记录试用情况。

,由参加试用的相关人员共同对材料进行评价,评价优于现用材料的,由供应部报告总经理批准进行更新。

,便于内部学习和规范使用。

6.3实施节点:每月
6..4负责人:供应部经理
7.导入品质工具
7.1目标:丰富品质管理的手段,提高分析改善的能力。

7.2实施方法:
,获取品质工具的学习资料,必要时,申请外部培训。

,不可操之过急,开始可每季度或半年引入一种品质工具,组织学习使用,应用熟练后,再导入新的品质工具。

7.3实施节点:每季度
7.4负责人:品控部经理
8.规范样品的管理
8.1目标:便于取用,避免误用。

8.2实施方法:
,重新制作样袋,使样袋便于储存和取用;
,更便于查找,避免归还时误存入;
,按客户进行分类,按编号进行登记,增加样品信息,使样品找起来快捷,随时能确认样品状态。

,装入塑料袋,增加颜色样的正常使用期限。

8.3实施节点:1月份
8.4负责人:样袋管理员、品控部经理。

9.标准宣贯方式的改进
9.1目标:增强现场人员的质量标准认识,提高发现异常的能力。

9.2实施方法:
,将不良品展示在现场区域,共现场人员学习。

,并伙同现场作业人员标注异常信息,如工序、问题点描述、初步原因分析;
,确定真正原因,并分析讨论改善对策。

,改善对策等信息连同不良样品装订起来,张贴于不良品展示区。

,并促进不良品展示的更新,选取典型不良样品;
,组织全体员工的学习培训。

9.3实施节点:每月
9.4负责人:品控部经理、QA
10.品质意识的提升
10.1目标:提升品质意识
10.2实施方法:
,提高人员对品质的重视;
,宣导品质意识;
,对品质要求进行重点宣导,强化作业人员的质量意识;
,部门管理人员必须做出教育处理,保证品质意识不被逐渐淡化;
,引起员工重视。

10.3实施节点:每日、每月
10.4负责人:品控部经理
11.现场品质稽核
11.1目标:纠正作业偏差、规范标准作业,提高品质意识。

11.2实施方法:

,各部门是否按规定作业进行检查,并对违反规定的进行考核.
,督促各部门进行改善,并对改善执行不符合的进行考核。

11.3实施节点:每日、每月
11.4负责人:品控部、总经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